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81.00 KB
- 文档页数:13
2015—2016学年度南昌市八一中学高二数学10份月考试卷命题人:刘娟 审题人:胡文敏第Ⅰ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图中的直线l 1,l 2,l 3的斜率分别为k 1,k 2,k 3,则( ).A .k 1<k 2<k 3B .k 3<k 1<k 2C .k 1<k 3<k 2D .k 3<k 2<k 12.方程322x xy x +=所表示的曲线是( ).A.一个圆B.一条直线 C 一个点和一条直线. D.一条直线和一个圆3.点A(-1,2)关于直线03=-+y x 的对称点B 的坐标是( )A. (1,4)B. (2,5)C. (-1,2)D.(-2,1) 4.已知直线02=+-a y ax 与直线0)12(=++-a ay x a 垂直,则实数a 的值为( ) A. 1 B. 1 或-1 C. 0或2 D.0或15.直线y x =绕原点逆时针方向旋转 15后所得直线与圆22(2)3x y -+=的位置关系是( )A. 相离B. 相交C. 相切D.无法判定 6.已知圆C :0322=++++Ey Dx y x,圆心在直线01=-+y x 上,且圆心在第二象限,半径为2,则圆的一般方程为( )A . 032422=+-++y x y xB .032422=++-+y x y x C . 032422=+--+y x y x D .034222=+-++y x y x7.已知直线l 经过坐标原点,且与圆22430x y x +-+=相切,切点在第四象限,则直线l 的方程为 ( )A.3y x =-B.y = C.y = D.3y x = 的倾斜角的范围是直线的交点在第一象限,则和直线若直线12142:2:..8l y x l k x y l =+-=A. )4,6(ππ B.)2,4(ππ C.]2,4(ππ D.]3,4(ππ9.直线 01=++y x 截圆 222=+y x 所得的两段弧长之差的绝对值是( )A .32πB .32πC . 322π D .π22 10.圆(x -2)2+(y+1)2=9上到直线3x +4y -12=0的距离等于1的点有(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11.若点P 在直线04:1=++y x l 上,过点P 的直线2l 与曲线076:22=+-+x y x C 相切于点M ,则PM 的最小值为( )A . 245B .233C .263D .210312.若点(,)M a b 在由不等式组002x y x y ≥⎧⎪≥⎨⎪+≤⎩确定的平面区域内,则3125+-+a b a 的最大值为( )A . 59B .34C . 320D .1第Ⅱ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资料概述与简介 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出题人:高二语文备课组审题人:高二语文备课组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任务-3题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韦凑,字彦宗,京兆万年人。
永淳初,解褐婺州参军事。
徙资州司兵,观察使房昶才之,表于朝,迁杨州法曹。
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
入为相王府属,时姚崇兼府长史,尝曰:“韦子识远文详,吾恨晚得之。
”六迁司农少卿。
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
睿宗立,徙太府,兼通事舍人。
景云初,作金仙等观,凑谏,以为:“方农月兴功,虽赀出公主,然高直售庸,则农人舍耕取顾,趋末弃本,恐天下有受其饥者。
”不听。
凑执争,以“万物生育,草木昆蛟伤伐甚多,非仁圣本意”。
帝诏外详议。
中书令崔缇、侍中岑羲曰:“公敢是耶? ”凑曰:“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朝廷为减费万计。
出为陕、汝、岐三州刺史。
开元初,欲建碑靖陵,凑以古园陵不立碑,又方旱不可兴工,谏而止。
迁将作大匠。
诏复孝敬皇帝庙号义宗,凑谏曰:“传云:‘必也正名。
’礼:祖有功,宗有德,其庙百世不毁。
历代称宗者,皆方制海内,德泽可尊,列于昭穆,是谓不毁。
孝敬皇帝未尝南面,且别立寝庙,无称宗之义。
”遂罢。
迁右卫大将军,玄宗谓曰:“故事,诸卫大将军与尚书更为之,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寻徙河南尹,封彭城郡公。
会洛阳主簿王钧以赇抵死,诏曰:“两台御史、河南尹纵吏侵渔,《春秋》重责帅,其出凑曹州刺史,侍御史张洽通州司马。
”久之,迁太原尹,兼北都军器监,边备修举,诏赐时服劳勉之。
及病,遣上医临治。
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新唐书·韦凑传》) 4.下列对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
? B.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
绝密★启用前2015-2016学年江西南昌八一中学等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6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一直得到人们的好评。
,,。
,,。
可以说,在关于西湖的吟咏中几乎没有超越苏轼这首诗的。
①这首诗还微妙表达了一个美学原则 ②而且用拟人手法将西湖比作美人 ③人们读了它会对美有更清晰的认识 ④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它的丽质都无法掩盖 ⑤诗人不但表现出西湖的形象特征 ⑥美的形式是天然与雕饰的统一 A .⑤④②③①⑥ B .③①⑥⑤②④ C .③⑥①④⑤② D .⑤②④①⑥③试卷第2页,共10页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2015年3月1日正式实施了《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是我国首部关于全民阅读的地方政府规章,普通人的阅读权益因此获得了法律保障。
B .“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其形成与繁荣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C .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D .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白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3、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超女经济”的烘烤下,现在的“超女”已经不再是第一届第二届里那种简单的“想唱就唱”了,它已经成了一条走进娱乐圈演艺界的终南捷径。
B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同学们在参观了一张张让人触目惊心的南京大屠杀图片后义愤填膺,纷纷表示以后将更加努力学习,为振兴中华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5-2016学年江西省南昌三中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9分)1. 守住传统文化的精气神人们说,老物件儿是有灵气的。
因为手艺人把双手的温度、沉淀的时间、行事的规矩,统统给了它们。
然而,现在不少“手工艺品”,经过流水线加工、规模化生产、简单性复制,看起来东西还是那个东西,作用还是那个作用,却很难承载起“很家乡”“很传统”“很中国”的那股子精气神了。
前不久在湖北仙桃举办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剪纸交流研讨会上,剪纸艺人、专家学者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一把刻刀十年功”的技艺正被机器扰乱节奏;对生活的琢磨正在被投机取巧的速成法挑战;对好材料的坚守正在被新工艺猛烈冲击;“北方重浑厚、粗犷,南方尚灵秀、精美”的异彩纷呈也正在被渐渐同化。
诚然,文化产品既然走入了市场经济大潮,就必然逃不开市场规律的制约,生产效率、材料革命是大势所趋。
但是,工业化和商业化并不意味着粗制滥造,更不意味着放弃对艺术品质的坚守。
今年岁的工艺美术师陈由明,曾创作了驰名中外的沔阳雕花剪纸《八仙图》,多年来,他一直创作不息、佳作频出。
谈到创作诀窍,陈老说:“我要搞出一个作品,就是吃饭也在想,睡觉也在思考。
现在的好多东西,功夫不到,火候差得远呐。
只想着赚钱,没有心心念念、反复推敲,哪里出得来好作品呢?”的确,一味追求生产速度和经济效益,必然伤害到以传统手工艺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统文化样式的传承和发展。
试想,如若数千年文明沉淀下来的传统审美和文化追求遭到蚕食,历史将会何等唏嘘嗟叹?话说回来,坚守古法、传承古意并不意味着泥古不化,而是在保留传统底色、坚持文化特色的同时,顺应历史规律、结合新的生活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将经济效益和文化价值统一起来。
比如,世纪年代,陈由明整理创作的剪纸《八仙图》风靡欧洲,出口近万套。
而现在非遗传承人的作品,愈发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
又比如,从天津泥人张彩色泥塑、杨柳青年画、河北蔚县剪纸等传统文化中获取创作灵感和素材,赋予了“中国梦•梦系列”公益广告更强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资料概述与简介 丰城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范围:必修五全册总分值:150分 考试时间:2015-11-11、12 考试时长: 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古代传统教育的文化生态分析 孙和平 ①中国文化精神的结构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价值观、世界观、教育原则等,是中国文化机制最核心的部分,而中国的文化机制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国教育的内在机制。
所以,研究中国古代教育,必须将其置于中国文化的整体框架之中,才能充分认识其规律和内涵。
从文化生态入手审视古代传统教育,不仅可以更为准确而深刻地把握其传统生成、发展的文化背景、原因及趋势,也对当前我们实现传统教育现代化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中国古代传统教育中,教育目的作为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受中国文化精神生态的滋养最深,唯有从古代传统教育的文化生态出发,才能深刻理解古代传统教育的目的。
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的目的,众说纷纭,归纳起大概有“明伦”说、“成人”说等,而这些教育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精神在传统教育中的折射。
②“诗书教化,所以明人伦也。
”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明人伦,即使人明了做人做事的道德标准之意。
孟子认为,人伦有五伦。
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古代传统教育的本质目的就是使人懂得五伦,懂得那个时代做人做事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促使大家成为遵纪守“伦”的社会成员,促进社会的和谐。
从古代传统教育的文化生态去分析,“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和价值取向无疑受到中国文化精神特别是伦理精神的深刻影响。
③中国古代社会系统框架是以家族为中心的系统体系,所以,在本质上决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血统文化。
以此为出发点形成了宗法专制的社会结构,而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正是理解传统教育中的教育目标的关钮。
④因此,正是在这文化的影响下,传统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个体的自我、全面发展,不是对自由、平等、民主与人权的追求,个体也不是为了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而有价值和意义,而是为了封建伦理纲常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资料概述与简介 南昌二中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3题。
赵鑫珊 ”就是用智慧的解剖刀解剖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科学。
“心理学”就是当人类的意识返回到自身,对内观察,。
“心理学”就是自己认识自己,就是对人类种种意识状态的描述和解释。
”就是解释人的各种心理活动现象的原因,。
“意识状态”就是指人的各种心理活动现象。
,。
,,”心理学”。
,。
,。
,。
“郑武公”中的武”是谥号。
谥号,是死后,帝王给予的评价性的文字.长短字数不定,或有一两字二十无定数“五月辛丑”中的辛丑”是干支纪日法。
此法同纪年一样,六十日一循环。
“颖谷封人”中的封人”为古官名,掌管修筑王畿,封国,都邑四周疆界上的封土堆和树木。
“都城过百雉”中的雉”是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
。
。
。
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无使滋蔓。
,。
2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6分) 9. 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
(6分) 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和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杜牧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说明大自然美景召唤而相聚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4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4)题。
4分) 夜归人 (美)爱伦·坡 年轻的妇人静静站在窗台前面,她像是盼望着什么似的,倾听着屋外的动静。
屋子里只有她一个人。
窗外在下着大雪,这是今年冬季的第一场喜雪,大雪覆盖了窗外那荒寂的大草原。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南昌市八一中学高一文理分科考试高一语文(全卷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鱼纹和人面鱼纹,一直到今天民间各种剪纸里的鱼,这个“鱼”的源头符号在中华大地上绵延承续,没有间断。
“鱼”有两个基本含义,这两个基本含义又是相连相通的。
第一个含义是繁殖和生存。
鱼产子极多,象征着繁殖、生存,与此紧密联系,鱼代表着也象征着男女情爱,它是神圣的生命颂歌。
人的生命欲求和生存意志,通过客观社会性的文化符号显现出来,自此“鱼”开始。
许多民族都有与生存含义有关的“鱼”的符号,中华文化则将它从远古延续不断地保存到今天。
与代表繁殖、生存紧相连的“鱼”的派生意义,是将“鱼”同音地等同于“余”。
今天民间过旧历新年贴在大门口的“鱼”,经常与丰满谷穗连在一起,所指向的便是人的物质生存、生活的富裕和快乐。
它象征的不仅是人丁兴旺,也是五谷丰登。
这个包含“有余”的“鱼”呈现出人类已走出动物世界:人不仅维持、延续生存,而且生活开始富裕、丰足,不必像其他动物日夜苦于觅食求存。
余食余粮使人类有了更多的快乐和自由。
“鱼”的第二个含义是交往和语言。
“鱼腹藏书”“鱼雁相通”等,是中国古代流传的成语和故事。
从而,“鱼”所代表的不仅是人的繁殖和生存,而且也是人的主体间的交往。
这交往既包括知识经验的信息沟通,也包括情深义真的感情传达。
人的生存使语言成为人的语言,“鱼”也就被赋予了从属于人的语义:它保存并传达了人从生活到生产中的大量知识、经验和情感。
过年过节时,乡村宴席的中心赫然摆着一条不许动筷的大鱼,或者干脆就摆一条木制的鱼。
它代表着神圣的欢欣和生命的祝福,从而也就不许去打扰它。
它与仰韶陶器上的神秘的人面含鱼到马王堆帛画上把整个宇宙托起来的大肥鱼,到汉画中代表人类始祖伏羲女娲的鱼鳞状的身躯,以及后世八卦图中由双鱼代表阴阳所组成的“太极”中心一样,“鱼”在这里绝不止于生存、交往的一般含义,而且是将这含义与巫术信仰、沟通神明紧紧结合在了一起,呈显着生的祝福中充满着神秘和神圣,而这神圣性就在现实性之中,也就是说,“鱼”给人的生存和生活本身以神圣。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从陶渊明看现代人的生存困境鲁枢元“樊笼”是陶渊明诗文中的核心意象之一,象征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人类自己创造的文明,支撑了人类的现实生存,却把人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
卢梭(1712—1778)的《社会契约论》开篇第一句话便是:“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国际歌》曾唱遍全世界:“让思想冲破牢笼”“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
从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看,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倒不是太难,“新世界”要完全冲破牢笼却难办得多,哪怕仅仅是冲破思想的牢笼。
如果说陶渊明生活的农业时代“樊笼”(“樊”字从木)还是由“木头”制作的;那么,到了工业时代,在马克斯•韦伯(1864—1920)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木笼”变成了“铁笼”:“这个铁笼是机器般的非人格化的,它从形式理性那里借来抽象力量将人禁锢其中”,它“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它最终要无情地吞噬一切”,“一直持续到人类烧光最后一吨煤的时刻”。
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人对自然的控制力在不断加大;但更糟糕的是,人们对自然、对他人的控制力量越是强大,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
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确实有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能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使囚犯忘记自己还是囚犯,使囚犯们积极踊跃地甘当囚犯。
牢笼固然可恶,对于现代人来说,更可怕的是失去了“走出牢笼”与“回归自然”的自觉意识。
现代人普遍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
这种进步论若是以地球生态的尺度来衡量,是不足以证实的。
我们的地球生态不但现在不比过去好,未来更让人担忧。
尽管如此,现代人还是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
诗人陶渊明则不同。
陶渊明的一声长啸“归去来兮”,实乃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豫章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投奔.(bèn)赍.(jī)发拮据.(jù)茕.(qióng)茕孑立B.糍.(cí)粑央浼.(miǎn) 喧阗.(tián) 轻鸢.(yuān)剪掠C.叫嚣.(xiāo) 毗.(pí)邻拱券.(xuàn)数见不鲜.(xiān)D.岑.(cén)寂迤.(yǐ)逦接榫.(shǔn) 一蹴.(cù)而就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仓敖萧索笑眯眯完璧归赵 B.缔造颦蹙穹窿顶不落言荃C.讥诮付梓万应锭哀声叹气 D.蕴藉平添膨胀率臭名昭著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近年来,国家启动中西部教育振兴计划,加大投入,夯实基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有效提升了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
B.在“双十一”连年火爆的背后,充分反映了互联网经济的强大活力及其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巨大能量。
C.自古及今,流传下来的关于“忠”“孝”的文章非常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人们常说的“忠则《出师》,孝则《陈情》”是得到人们公认的。
D.立春是中国古代最早形成的八个节气之一,居二十四节气之首,我国在春秋时就有隆重的迎春礼,并在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踏春等众多节俗。
4.给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多文化、多元素的共存。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我喜欢清晨在晨雾细雨中漫步它的小巷,领略它的市井生活。
也喜欢呆在旧宅里翻阅它的古老和从前。
①仿佛穿越在以往和现在,两种时代的文化对比和碰撞,才让你体会经久不衰的凤凰②它的巷子有多深,它的多元素民间艺术就有多广③凤凰的墙有多老,它的故事就有多长④它的宅子有多老,它的文化底蕴就有多深⑤我爱凤凰,爱它的古老和现在A、⑤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⑤C、⑤③②④①D、③②④①⑤二、阅读(24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第5~7小题。
丰城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段考试题语文命题人:欧阳爱荣审题人:黄放2015.10.8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汉唐精神对中国艺术的启示尚辉①汉唐是中国历史上多民族统一最伟大的辉煌时代。
这个辉煌的时代,不仅奠定了中国的国家版图,而且奠定了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的国家文化形态。
处于国家鼎盛时代的汉唐美术,是以一种罕有的文化自信,包蕴与融合各种外来文化的美术样式,从而形成了简朴浑厚、刚健质实、恢弘雄壮、雍容华贵的中国艺术典范。
②今天,中华民族在历经近代的贫弱与苦难之后,也开始迎来了国家与民族的伟大复兴时代。
应当说,从汉唐美术文化萃取的汉唐精神对于当代中国美术建设,也无不具有启示意义。
20世纪是中华民族从被动到主动学习西方文化的一百年,由此也形成了中国美术在引进、移植、参照与融合外来美术的过程中,开始了中国美术现代性与当代性的历史性转型。
西方与东方、传统与现代、大众与精英,几乎构成了这百余年来中国美术演进的矛盾运动。
③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形成了这30余年来中国美术多元多样的艺术生态,但我们在勇于学习、借鉴西方现当代艺术理念的同时,也在思想理论上自觉与不自觉地完全追随欧美现当代艺术的发展轨迹,用欧美艺术史的演进逻辑来替代对于中国问题的研究与对于中国美术自主发展道路的探索。
自信心的缺失,或许是当代中国美术建设的最大症结。
自信,既不是盲目的自大,更不是消解自我存在的民族虚无主义和自我矮化的民族自卑,而是以关注整个人类的人文精神为艺术发展的思想内核,像汉唐美术那样在借鉴与整合中创造自己的民族艺术。
中国美术的现当代性,只有不断地回到这个民族的元文化中,才能真正找到属于这个民族与国家的现当代性的推进支点。
2015—2016学年度南昌市八一中学高二语文10份月考试卷 命题人:冷金辉 审题人:罗娟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和“爱”构筑的理想王国》 ——读《边城》 沈从文先生的名作《边城》叙述了一个情节简单的故事:一个山水如画的古渡头,有一户独处的人家,住着摆渡的老船工和外孙女。老船工年逾古稀,小孙女翠翠情窦初开。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都那么好,那么俊,都爱上了翠翠。大老托人说媒,老船工满心欢喜,可翠翠不高兴,翠翠对二老动了情。大老下船跌进了激流,二老也出走了,老船工在误会中大病一场,在风雨之夜归天了,只留下翠翠守在山水如画的古渡头。 故事结束了,山依然青,水依然绿,人依然那么美。如果要用两个字来概括《边城》,那就是:“美”和“爱”。 边城中无处不美,山美、水美、人美。“小溪流下去,绕山阻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大河„„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是大片石头所为。静静的河水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都可计数。”作者用简简单单的文字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丽的桃源。在这样美的环境中孕育出来的人自然更美。“翠翠在风日里成长着,皮肤黑黑的,触目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如水晶,自然抚养着她,教育着她。”翠翠天真善良,淳朴活泼,具有大自然赋予的活力。在读者面前,她是这样一个生动透明的“美”的形象,“美”的化身。忠厚善良的老祖父,五十年如一日撑船摆渡,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端阳龙舟,令人神往,他却忠于职守,寂寞地守着渡船。过渡的人感激老人的热诚尽责,馈赠他,他却“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他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静静地忠实地在那里活下去。”正是在平凡的生活中,老船工显现出与众不同的“美”。边城中的人都那么美,慷慨好义的顺顺、热诚质朴的杨马兵„„ 正由于这些具有美好的心性的人们,才形成了边城淳厚的民风,安静和平的空气。 可是沈从文说:“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花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人事牵在一处时,各人应有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边城》中的“美”是集中通过“爱”来表现的。两性之爱、兄弟之爱、亲子之爱、朋友之爱。 《边城》本来就是讲述翠翠的爱情,傩送放弃了碾坊,“意思还在渡船”。翠翠在傩送走后,静静地等待,“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他们的爱是纯洁无瑕、忠贞不渝的。天保、傩送兄弟情深,天保宁愿牺牲自己成全弟弟,傩送愿意代哥哥对歌。虽是爱情的竞争对手,却也襟怀磊落。顺顺对儿子的爱和赞赏也溢于言表,顺顺本是泅水的好手,待得傩送能氽水捉鸭子时,这做爸爸的便解嘲似的说:“好,这种事有你们来作,我不必再下水和你们争显本领了。”老船工对翠翠的关心自然是无微不至的;老船工死后,杨马兵主动来照顾翠翠:以及老祖父与过河客、卖肉的争执谦让,都显示了边城人以诚相待、相互友爱的美好情怀。 《边城》隽永的文字弥漫着边地山村的浓郁气息。在三十年代那喧嚣的都市阁楼上,祖父与过河客、卖肉的争执谦让,都显示了边城人以诚相待、相互友爱的美好情怀。 《边城》隽永的文字弥漫着边地山村的浓郁气息。在三十年代那喧嚣的都市阁楼上,沈从文无限深情地为我们展示出一幅原始自然的风俗画,画中是一个海市蜃楼般飘渺美丽的桃源,那是沈从文的梦中世界,理想王国。 1.对原文第三段中有关内容的阐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溪流下去,绕山阻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大河”,这片大自然是美丽的桃源。 B.天保、傩送兄弟情深,天保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成全弟弟,傩送愿意代哥哥对歌。虽是爱情的竞争对手,却也襟怀磊落。这也是“美”的化身。 C.老船工忠厚善良,五十年如一日撑船摆渡,忠于职守,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这也是个“美”的化身。 D. 翠翠天真善良,淳朴活泼,具有大自然赋予的活力。在读者面前,她是这样一个生动透明的“美”的形象,“美”的化身。 2.以下不属于作者阐明《边城》“爱”与“美”所用的证据的一项是( ) A.静静的河水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都可计数。 B.正由于这些具有美好的心性的人们,才形成了边城淳厚的民风,安静和平的空气。 C. 过渡的人感激老人的热诚尽责,馈赠他,他却“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 D.翠翠在风日里成长着,皮肤黑黑的,触目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如水晶。 3.以下不属于作者对沈从文先生《边城》一文主旨概括的一项是( ) A. 文章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由于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不同而形成的各有的一分哀乐。 B. 文章中的“爱”与“美”是被一件事牵在一处,那就是讲述翠翠的爱情故事。 C.《边城》中的“美”是集中通过“爱”来表现的。两性之爱、兄弟之爱、亲子之爱、朋友之爱。 D.文章的主旨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爱”与“美”。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一)、(二)两个文言文语段,完成4-7题。 (一)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二) 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又六七里,乃止。 见有妇人,牧羊于道畔。毅怪视之,乃殊色也。毅诘之曰:“子何苦而自辱如是?”妇始楚而谢,终泣而对曰:“贱妾不幸,今日见辱问于长者!”。然而恨贯肌骨,亦何能愧避?幸一闻焉。妾,洞庭龙君小女也。父母配嫁泾川次子。而夫婿乐逸,为婢仆所惑,日以厌薄。舅姑毁黜以至此。"言讫,歔欷流涕,悲不自胜。又曰:“长天茫茫,信耗莫通。心目断尽,无所知哀。闻君将还吴,密通洞庭。或以尺书寄托侍者,未卜将以为可乎?”毅曰:“吾,义夫也。闻子之说,气血俱动,恨无毛羽,不能奋飞,是何可否之谓乎!然而洞庭深水也。惟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致负诚托,又乖恳愿。子有何术可导我邪?”女悲泣且谢,曰:“洞庭之阴,有大橘树焉,乡人谓之‘社橘’。君当解去兹带,束以他物。然后叩树三发,当有应者。因而随之,无有碍矣。幸君子书叙之外,悉以心诚之话倚托,千万无渝!”毅曰:“敬闻命矣。”女遂于襦间解书,再拜以进。东望愁泣,若不自胜。毅深为之戚,乃致书囊中,引别东去。不数十步,回望女与羊,俱亡所见矣。月余到乡,还家,乃访友于洞庭。洞庭之阴,果有社橘。遂易带向树,三击而止。俄有武夫出于波间,再拜请曰:“贵客将自何所至也?”毅不告其实,曰:“走谒大王耳。”武夫揭水止路,引毅以进。夫曰:“此灵虚殿也。”语毕而宫门辟,景从云合,而见一人,披紫衣,执青玉。夫跃曰:“此吾君也!”乃至前以告之。君望毅而问曰:“岂非人间之人乎?”对曰:“然。”因取书进之。洞庭君览毕,以袖掩面而泣曰:“老父之罪,不能鉴听,坐贻聋瞽,使闺窗孺弱,远罹构害。公,乃陌上人也,而能急之。幸被齿发,何敢负德!”须臾,宫中皆恸哭。因命酌互举,以款人事。 (《柳毅传》节选)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越国以鄙远”中的“鄙”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夜缒而出 B.阙秦以利晋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D.秦伯说,与郑人盟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3分)( ) A.妇始楚而谢。 楚:凄楚 B.致负诚托,又乖恳愿。 乖:违背 C.语毕而宫门辟。 辟:打开 D.使闺窗孺弱,远罹构害。 罹:离开 6.下列各句中“于”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 ) A见有妇人,牧羊于道畔 B今日见辱问于长者 C还家,乃访友于洞庭 D 俄有武夫出于波间 7.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3分) 译文: (2)或以尺书寄托使者,未卜将以为可乎?(3分) 译文: (3)女遂于襦间解书,再拜以进,东望愁泣,若不自胜。(4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8--9题。
采桑子 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8、“好梦频惊"是全词点睛之笔,词中引起“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词分条简答。(5分) 答: 9、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选择其中两种进行分析。(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 (1)王勃《滕王阁序》中流传千古的写景名句是 , 。 (2)陶渊明《饮酒》(其五)中“ , ”两句写出了他在傍晚与飞鸟结伴的诗意生活。 (3)《归去来兮辞》中深信自己为官错误,归隐正确的两句诗是“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
零用钱 R·W·威尔 当潜在的雇主翻看他的简历时,乔·巴斯托恩坐在那里,尽可能让自己的双腿不要发颤。他知道,那些记录对他不利,但他在心里默默祈祷,别让那些缺点被读到,毕竟是圣诞节了。 威斯科特先生停下来,抬起头问道:“巴斯托恩先生,这里说你曾经因为盗窃被判入狱,是吗?” 乔感到喉咙干涩、胃部收缩,他知道接下去是什么结果,他无力地说:“是的,但是„„有环境因素——” “总是有环境因素的,巴斯托恩先生,然而——”又来了„„ “——我们是家庭生意,不需要增加人手了,我希望你好运,早日找到工作。这年头,大家都不容易” “我知道”乔说完,站起来握了握威斯科特先生伸出的手。威斯科特先生送乔到门口,好像怕他顺手偷走东西似的。 乔咬着嘴唇,不知道怎样跟阿贝说,他没能为她买一份圣诞礼物,因为没人愿意雇用他,或者跟她说两年前他在上班的地方偷100美元是为了圣诞节能取暖,说这些都没有什么意义。阿贝只知道爸爸今年圣诞节没有给她买礼物。 走到威斯科特的店门口,乔想再努力一下。他对挡在门口的威斯科特说:“求求你了,今天是圣诞节,我有一个8岁的女儿„„” “很抱歉,巴斯托恩先生”威斯科特挥了挥手,打断了他的话,“你应该知道,没有人会信一个小偷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