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江西语文中考模拟卷一
- 格式:docx
- 大小:40.31 KB
- 文档页数:5
江西省2017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说明: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粗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感慨.(kài)哺育孜.孜不倦(zī)头晕目炫B、静谧(mì)荒缪龙吟凤哕(suì)囊萤映雪C、荣膺(yīn)辐射恍然大悟(huǎng)锋芒必露D、门楣(méi)剽悍周道如砥(dǐ)诚惶诚恐2、下列句子加粗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
C、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裂之势。
D、他忠人之事,急人之难,爱听些受恩者的恭维,虽不见得乐此不彼,却也习以为常。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C、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D、恐龙灭绝事件认为是由约6600万年前的一颗陨石撞击地球所导致。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出,就是一幅画。
②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
③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④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
⑤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画。
⑥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A、③①②④⑥⑤B、③②①⑤④⑥C、②①⑤④⑥③D、②③①④⑥⑤5、下来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这种年轻女子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
B、清国留学生头顶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C、他总结失败的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作为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金属梯子。
D、老信客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练习(2017)中考复习最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
指导复习的教师,应给学生一种乐观、镇定、自信的精神面貌。
要扎扎实实地复习,一步一步地前进,下文为大家准备了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练习的内容。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给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恣睢( ) 迤逦( ) 抽噎( ) 踅回( ) 田塍( )匆jù( ) 葳ruí( ) lán褛( ) jié据( ) xī落( )2.找出词语中错别字并修改。
(4分)斩钉接铁( ) 无精打采( ) 狼狈不勘( ) 声名狼藉( ) 虚张生势( ) 怡笑大方( ) 竭斯低里( ) 颠三到四( )3. 指出下面二重复句的层次关系( )(2分)如果一篇文章所讲的道理错误,引用的材料虚假,即使文笔再通畅,也不会被认作是好文章。
第一层次关系为关系,第二层次关系为关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A.这部小说成功地塑造了江华等人的英雄事迹。
B.通过老师的教育,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C.我常想,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从九十年代的源头出发,向那个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
D.我们所说的两岸关系的坚冰能不能打破,打破的时机是否恰当,关键在于我们双方坚持“九二公识”。
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A.成才的关键有三条:一是身体健康;二是作风塌实;三是耐得住寂寞。
B.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跨进大门!(长时间热烈的鼓掌)C.这就是令世人震惊的“一二?九”事件。
D.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6. 把下列句子组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
(2分)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
③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④90年代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机。
江西省2017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说明: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感慨.(ài)哺育孜.孜不倦(ī)头晕目炫B.静谧.(mì)荒缪龙吟凤哕.(suì)囊萤映雪C.荣膺.(yīn)辐射恍然大悟.(huǎng)锋芒必露D.门楣.(méi)剽悍周道如砥.(dǐ)诚惶诚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感慨ǎi 头晕目眩B.荒谬龙吟凤哕huìC.荣膺yīng 锋芒毕露【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
B.在人迹罕至....C.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驰下山,犹如天崩地裂之势。
....,却也习以为常。
D.他忠人之事,急人之难,爱听些受恩者的恭维,虽不见得乐此不彼....【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首当其冲:当:承当;冲:要冲,交通要道。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并不是指冲锋陷阵。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C.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D.恐龙灭绝事件认为是由约6600万年前的一颗陨石撞击地球所导致。
【答案】C【考点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出,就是一幅画。
②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
③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④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
江西省2017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卷说明: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感慨(kài)哺育孜孜不倦(zī)头晕目炫B、静谧(mì)荒缪龙吟凤哕(suì)囊萤映雪C、荣膺(yīn)辐射恍然大悟(huǎng)锋芒必露D、门楣(méi)剽悍周道如砥(dǐ)诚惶诚恐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
C.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裂之势。
D.他忠人之事,急人之难,爱听些受恩者的恭维,虽不见得乐此不彼,却也习以为常。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C.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D.恐龙灭绝事件认为是由约6600万年前的一颗陨石撞击地球所导致。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出,就是一幅画。
②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
③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④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
⑤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画。
⑥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A.③①②④⑥⑤ B.③②①⑤④⑥C.②①⑤④⑥③ D.②③① ④⑥⑤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这种年轻女子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
B.清国留学生头顶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C.他总结失败的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作为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金属梯子。
绝密★启用前江西省2017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 文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感慨.(k ài ) 哺育 孜.(z ī)孜不倦 头晕目炫 B .静谧.(m ì) 荒缪 龙吟凤哕.(su ì) 囊萤映雪 C .荣膺.(y īn ) 辐射 恍.(hu ǎn g )然大悟 锋芒必露 D .门楣.(m éi ) 剽悍周道如砥.(d ǐ) 诚惶诚恐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 .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
C .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
D .他忠人之事,急人之难,爱听些受恩者的恭维,虽不见得乐此不...疲.,却也习以为常。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读经典作品,会拓宽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 .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C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D .恐龙灭绝事件认为是由约6 600万年前的一颗陨石撞击地球所导致。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
②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
③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④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
⑤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画。
⑥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A .③①②④⑥⑤ B .③②①⑤④⑥ C .②①⑤④⑥③D .②③①④⑥⑤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
B .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2017年广丰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题号一二三四总得分得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阴晦.(huì)凄惨人才济.济(jǐ)鹤立鸡群B. 鄙.夷(bǐ)戳穿衣衫褴褛.(lǚ)萎糜不振C. 昳.丽(chì)澄澈歇.斯底里(xiē)气吞斗牛D. 窸窣.(sū)犀利惘.然若失(mǎng)与日剧增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如果年轻人对影视明星顶礼膜拜....,不能持有理性的态度,就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B.湖南卫视着力打造的大型国防教育节目《真正男子汉》寓教于乐,让观众获益匪...浅.。
C.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都是光明的孩子,他们像一对孪生兄弟,长得惟妙惟肖....。
D.在八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力量的中流砥柱....,担负起抗日救亡的历史责任。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中国体育健儿斗志昂扬,一举囊括了13 枚金牌中的11枚,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B、电门一关,就可以阻止电流不再进来。
C、过去这个学校不执行“学生以学为主”,所以学生的学习水平很低。
D、凡事要依靠群众,否则就做不成什么大事。
4.下列组句成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最起码的友情储蓄,是不可以单向支取的。
②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
③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也会丧失殆尽。
④而是要通过彼此的积累加重其分量。
⑤这储蓄,是患难时的倾囊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擦去泪水的一抹春风。
A.③①④⑤②B.②⑤③①④C.②⑤①④③D.③⑤②①④5.依照下列画线句,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困境无可避免。
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穿过的原始森林,它常常让你迷失方向,步入歧途;_______________……走出困境,要有冷静从容的气度,________________……中/华-资*源%库A.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半途而废;要有自我审视的智慧B.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要有机智应对的智慧C.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半途而废;要有机智应对的风范D.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不能自拔;要有自我审视的风范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
2017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3分)下列字形和加下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感慨(kài)哺育孜孜不倦(zī)头晕目炫B.静谧(mì)荒缪龙吟凤哕(suì)囊萤映雪C.荣膺(yīn)辐射恍然大悟(huǎng)锋芒必露D.门楣(méi)剽悍周道如砥(dǐ)诚惶诚恐2.(3分)下列句子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B.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C.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裂之势D.他忠人之事,急人之难,爱听些受恩者的恭维,虽不见得乐此不彼,却也习以为常3.(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C.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D.恐龙灭绝事件认为是由约6600万年前的一颗陨石撞击地球所导致。
4.(3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出,就是一幅画。
②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
③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④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
⑤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画。
⑥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A.③①②④⑥⑤B.③②①⑤④⑥C.②①⑤④⑥③D.②③①④⑥⑤5.(3分)下来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这种年轻女子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B.清国留学生头顶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C.他总结失败的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作为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金属梯子D.老信客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38分)6.(11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2017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 下列字形和画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感慨(kài)哺育孜孜不倦(zī)头晕目炫B.静谧(mì)荒缪龙吟凤哕(suì)囊萤映雪C.荣膺(yīn)辐射恍然大悟(huǎng)锋芒必露D.门楣(méi)剽悍周道如砥(dǐ)诚惶诚恐【答案】D【考点】常见易错字易误读常见字【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A项,“感慨”中的“慨”应读作“kǎi”,“头晕目炫”应为“头晕目眩”;B项,“荒缪”应为“荒谬”,“龙吟凤哕”中的“哕”应读作“huì”;C项,“荣膺”中的“膺”应读作“yīng”,“锋芒必露”应为“锋芒毕露”。
故选D。
2. 下列句子画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
C.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裂之势。
D.他忠人之事,急人之难,爱听些受恩者的恭维,虽不见得乐此不疲,却也习以为常。
【答案】C【考点】成语的使用【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A项,开卷有益:打开书本,总有益处。
多读书就会有得益。
使用正确。
B项,人迹罕至:罕,少。
人很少到的地方。
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
使用正确。
C项,首当其冲:当,承当;冲,要冲,交通要道。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并不是指冲锋陷阵,与对应的语境不符。
D项,乐此不疲: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使用正确。
故选C。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C.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D.恐龙灭绝事件认为是由约6600万年前的一颗陨石撞击地球所导致。
【答案】C【考点】病句辨析【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A项,搭配不当,“视野”可以“拓展”,但是“感受”不能“拓展”,只能是“增强”,可改为“拓展我们的人生视野,增强我们的人生感受”。
江西省2017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说明: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感慨.(kài)哺育孜.孜不倦(zī)头晕目炫B、静谧.(mì)荒缪龙吟凤哕.(suì)囊萤映雪C、荣膺.(yīn)辐射恍然大悟.(huǎng)锋芒必露D、门楣.(méi)剽悍周道如砥.(dǐ)诚惶诚恐答案:D解析:A、感慨kǎi 头晕目眩B、荒谬龙吟凤哕huìC、荣膺yīng 锋芒毕露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
C、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裂之势。
D、他忠人之事,急人之难,爱听些受恩者的恭维,虽不见得乐此不彼....,却也习以为常。
答案:C解析:首当其冲:当:承当;冲:要冲,交通要道。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并不是指冲锋陷阵。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C、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D、恐龙灭绝事件认为是由约6600万年前的一颗陨石撞击地球所导致。
答案:C解析:A、搭配不当,视野可以拓展,但是感受不能拓展,只能是增强。
B、成分残缺,婆娑多姿为形容词,属于定语,后半句成分是谓语+定语,缺少宾语,后面加“的身影”。
D、句式糅杂,从结构上看,“由”的出现导致主语的残缺,把“由”删掉。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出,就是一幅画。
②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
③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江西省2017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答案】D【解析】A.“慨”应读“kǎi”,“头晕目炫”应为“头晕目眩”;B.“荒缪”应为“荒谬”,“哕”应读“huì";C.“膺”应读“yīng”,“锋芒必露”应为“锋芒毕露”。
【考点】常用字字音与字形的辨识记忆。
2.【答案】C【解析】A.开卷有益:只要读书就会有所收益。
B.人迹罕至:人的足迹很少到达。
形容地处偏僻。
C.首当其冲:首先受到对方的攻击。
也指首先遭受灾难。
不合语境。
D.乐此不疲: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
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3.【答案】C【解析】A.搭配不当,“视野”可以“拓宽”,但是“感受”不能“拓宽”。
B.成分残缺,“折映”缺少宾语,应在“婆娑多姿”后面加“的身影”。
D.成分残缺,应在“认为”前加“被”。
【考点】辨析、修改常见病句。
4.【答案】B【解析】排序时先看选项确定首句范围,可知本语段首句为②或③其中一个。
按照“总括性句子放在前面”的原则,可判断③的总括性更强,是对园林艺术中窗子的一个总的概括,因此可确定③为首句,排除C、D 两项。
③句强调了窗子的重要作用,接下来应对窗子的具体作用做阐述,故第二句应为②句,故选B。
【考点】语言表达连贯流畅5.【答案】A【解析】B.暗喻,本体:头上高高耸起的部分(或头顶盘着的大辫子和上面的制帽);喻体:富士山。
另外,本句也有夸张成分。
C.比拟(拟物),把“失败”比拟为“尼龙绳子”和“金属梯子”。
D.排比,三个相同句式: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
【考点】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6.【答案】D【解析】“颈联描写了烘茶的过程”错,颈联描写了茅舍飘出的烘茶蒸茗的气味和隔着竹篱传来的缫丝声,并未直接描写烘茶的过程。
作答时要关注诗歌中的写景、抒情及表现手法。
【考点】诗歌内容的理解7.【答案】C【解析】诗人描写山行时在村里村外的所见所闻,选取了“山当日午”“草带泥痕”两种寻常景物,以及暮春山村最具特色的事物——烘茶与缫丝来开拓诗歌的意境。
江西省2017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样卷试题卷(三)说明:1.本卷共四大题,24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B)(2分)A.庖.代(bāo)卑微人迹罕.至(hǎn)一泄千里B.荣膺.(yīnɡ)仄歪吹毛求疵.(cī)穷愁潦倒C.稽.首(jī)契机广袤.无垠(mào)不容制疑D.沉淀.(diàn)妖饶锲.而不舍(qì)断壁残垣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B)(2分)A.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攻坚克难,定会迎来柳暗花明....的一天。
B.网传天然气要涨价,争先恐后前往燃气公司营业厅购气的市民济济一堂....。
C.吃过早饭,年少的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奔向了海边。
D.面对大家的斥责,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2分)A.时至今日,那天发生的事对我还有很深的印象。
B.在努力建设法治社会的今天,无论领导还是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纪守法。
C.他一回到老家就感受到热烈的气氛和乡亲们一张张快乐的笑脸。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正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活动。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D)(2分)①这是它和航空模型的重要区别,也是全世界科技从业者重点研究开发的方向。
②这让人不禁纳闷:这玩具一样的东西能有啥用?③通过装载不同部件,无人机能实现航拍、勘察等特定任务。
④其实,这小玩意儿的本领大着呢。
⑤从外型上看,民用的无人机像是从科幻电影里飞出来的古怪玩意儿,有些甚至只有巴掌大小。
A.④③⑤①②B.④①⑤②③C.⑤③①④②D.⑤②④③①5.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C)(2分)A.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孔子、墨子都是在行走游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流派。
B.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孔子、墨子,不都是在行走游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流派吗?C.谁能否认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孔子、墨子都不是在行走游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流派的呢?D.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孔子、墨子的思想流派都是在行走游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题。
(4分)青玉案元夕辛弃疾(宋)东风夜放花①千树,更吹落,星②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③光转,一夜鱼龙④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⑤,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①花:这里指元宵夜的花灯。
②星:这里指烟火。
③玉壶:明月。
一说指灯。
④鱼龙:鱼形、龙形的彩灯。
⑤蛾儿雪柳黄金缕:蛾儿、雪柳、黄金缕都是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装饰品。
6.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2分)A.上阕中,词人以生花妙笔描绘渲染出元宵夜晚绚丽多彩、热闹欢腾的景象。
B.上阕第一句以花喻灯,表明灯的灿烂多姿;而“千树”又说明彩灯数量多。
C.“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从听觉、视觉等角度,将热闹的场面写得有声有色,动感十足。
D.“众里寻他千百度”极言词人寻觅意中人的乐此不疲,词人非常享受寻找的过程。
7.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2分)A.这首词写夜景和打扮华丽的女游客,其实都是在为“那人”的出场布置背景。
B.上阕最后的“一夜”为“寻他千百度”做了铺垫,暗示词人“寻他千百度”花费的时间之长。
C.这首词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表达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追求。
D.此词表现出曼妙婉约的风格特征。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8~12题。
(12分)书谢御史吴敏树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
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①张。
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
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曳②下奴,笞之。
奴曰:“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③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
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④屐⑤迎。
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御史”。
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
(有删改)【注】①权焰:权势,气焰。
②曳:拖,拉。
③九衢:四通八达的道路。
④筇(qióng):竹杖。
⑤屐(jī):登山用的鞋。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D)(2分)A.当/乾隆末B.巡城/遇之C.遂/焚烧其车D.此真/好御史矣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分)(1)假()(2)卒()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1)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
有一个和珅宠爱的奴仆经常乘坐和珅的车外出,人们都躲避他,没有谁敢责问他。
(2分)(2)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这辆车怎么还能让宰相乘坐呢!(2分)11.“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一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2分)侧面描写(1分),用百姓对谢御史的尊重和敬仰来烘托谢御史的文学造诣之高(1分)。
12.文中的谢御史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不畏权贵,执法严明(1分);文学造诣深厚,钟情山水(1分)。
(三)古诗文积累。
(8分)13.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每空1分)(1),一览众山小。
(2)人生自古谁无死?。
(3)不畏浮云遮望眼,。
(4)不应有恨,?(5),,盖竹柏影也。
(6),,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4~17题。
(16分)爱菊说李雪娇“秋来谁为韶华主,总领群芳是菊花”。
当桂香渐渐飘散,在山长水阔、落叶飘零的秋天,幸而有菊花,清冷中伫立,霜天里芬芳,像寒士一般,在秋风起兮的园中、路边悄然开放。
菊仪态万方,纤细的、婉约的、婀娜的、娇羞的,冰肌玉骨,茎疏叶微,恰到好处。
花瓣是纤细长条的一缕缕,层层叠叠的柔条蜷曲散开,像玉质纤纤的江南女子缓缓展开手指,欲群舞一曲千手观音。
菊花的造型变化丰富,或偃或俯,若舞若翔,如歌如诗,摇曳多姿。
春情奔放,秋思静默,而万千朵菊花组成的菊之海则繁盛于烂漫春花。
菊花之所以有淡雅之名,除了花色,还与生长的季节和习性相关。
春秋两季,对追求阴阳和谐的中国人来说,天气不冷不热,适中平和,菊花备受四气而不凋零,尽显冲和淡然的品性。
菊花的清贞高洁与梅兰松竹齐名,但更具亲和力。
古人认为久服菊花可轻身延年,汉魏时人们在九月九日,便佩戴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
每当菊花枝叶舒展之时,人们采其茎叶,且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故谓菊花酒,也称“长寿酒”。
酒的名字也很讲究,白菊酿的叫“延年”,黄菊酿的称“日精”。
菊花,它太像一种仪式了,华妙、庄严、神圣,让人生出千缕绪、万斛情。
遥想一千多年前那位归隐田园躬耕垄亩的东晋大诗人五柳先生陶渊明,与酒与菊融为一体。
一提到陶渊明,心底自然而然会涌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
后人赠他“菊圣”的雅号,明人陈洪绶画中的渊明像,几乎是菊不离身,要么头戴黄菊,要么白菊绕竹杖。
率真纯朴的陶渊明这样写自己的归田生活:“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多么美好的归隐田园图画。
时间之河里,菊花插满头的陶渊明先生早已驾鹤杳然,但“采菊东篱下”的悠然高洁已经深深渗入一代代文人士子的心中,不论春夏秋冬,都能品出菊花那淡雅清冷的芬芳。
自古以来,曹州苦寒的黄土地上盛开的春牡丹、秋菊花在唐代已名声壮阔。
黄巢,一个出生在曹州的私盐贩子,一个秀才,一把剑啸,胸怀大志。
在科举落榜后,他站在长安城门前,惆怅之余,豪气丛生,吟成一首《咏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在黄巢的笔下,菊披上黄金甲之后,幽香成了杀伐的阵势。
他又一反文人以菊象征孤高脱俗感怀悲秋的老套,在《题菊花》中义愤填膺地抒发了改天换地的伟大抱负:“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读着这样的诗句,你无法置信,是菊花濡染了黄巢,还是黄巢成就了菊花?霜降节气后,城市乡村菊花浩大盛开,赏菊成了一种时尚。
漫步菊花丛中,我的心里充满了珍惜与喜悦。
菊花是秋日的精灵,是寒素大地焦灼盼望的一种美艳,是一种不畏严寒不惧风霜的精神气质。
在走过一段绚丽芬芳后,它也会庄严谢幕。
与菊深情对视,我仿佛听到微风中一朵朵端庄秀雅的菊花对我说: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是生命的最高境界。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我爱菊花,最爱菊花的“淡”。
淡为五味之中,君子之交淡如水,平平淡淡才是真。
君子比德如菊。
天地万物皆可为我师,以菊花观照自我,以陶渊明观照自我,学会一个“淡”字,真正看淡名利得失,也就为生命找到了一个安祥的所在。
(选自《江西日报》,有删改)14.菊花为何有淡雅之名?(4分)花色淡雅(2分);生长于适中平和的秋季,备受四气而不凋零,尽显冲和淡然的品性(2分)。
15.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画线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将菊花的花瓣比作江南女子缓缓展开的手指(1分),凸显其层层叠叠蜷曲散开的美丽姿态(1分),想象奇特,形象生动(1分)。
16.结合诗作,说说黄巢笔下的菊花和人们一般理解中的菊花有何不同。
(4分)《咏菊》中的菊花,斗志昂扬,甚至幽香也成了杀伐的阵势(2分);《题菊花》中的菊花,突破了菊花象征孤高脱俗感怀悲秋的老套,寄寓着黄巢改天换地的伟大抱负(2分)。
17.君子比德如菊,文中的陶渊明淡雅平和,俨然是菊花的代言人。
你所知道的古今名人中,还有谁也拥有菊花一样淡雅的品质?请结合其事迹,简要说一说。
(4分)示例:庄子的朋友惠子做上梁国宰相后,以为庄子想取代自己的位子,便派人搜捕他。
庄子知道后,主动去见惠子,并将宰相的官位比作腐臭的老鼠,以此表明自己对名利的不屑。
庄子正如菊花,淡雅,高洁。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8~22题。
(14分)①现在有很多人担忧新技术正在让阅读变得浅表化、碎片化,或是挤占了读书的时间。
这样的担心当然不无道理。
早在互联网技术诞生之初,关于“书的末日”的话题,技术至上主义者和文化复古主义者就开始争论不休了;甚至更早,广播电视发明时,对人们不再读书的担忧就已经产生。
②然而,这样的情况并没有发生。
或许正如艾柯在《书的未来》中所说:人们总是容易产生“一种对新技术成就将杀死我们认定的珍贵而有益之事的恐惧”。
在文化史上,从来没有一物简单地杀死另一物的事例,当然,新发明总是让旧事物发生深刻的变化。
③调查显示,数字时代依然有相当比重的读者不太认可“数字阅读会取代纸质阅读”;虽然资讯需求提升明显,但知识需求依然是第一需求,思想需求和审美需求也并未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