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地球自转与时间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256.50 KB
- 文档页数:6
(三)速度角速度:除了南北两极为零,角速度全球都相等线速度: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直至为(四)昼夜交替小时为周期、晨昏线、昼弧夜弧昼长=昼弧/15°(小时)夜长=昼弧/15°(小时)、典型例题当东半球是昼半球时,求北京时间是多少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9月23日这一天升旗的时刻应该是()。
A、北京时间6点16B、北京时间6点04C、北京时间6点整D、北京时间5点44某学校(110°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杆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太阳正午高度。
)、该小组每天测量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A、12:00B、12:40C、11:20D、11:00)、3月21日,当该小组进行测量时,下列哪个城市即将迎来旭日东升()。
A、英国伦敦B、匈牙利布达佩斯(约19°E)C、土耳其伊斯但布尔(29°E)D、夏威夷檀香山(约158°W)时区计算:某时区区数=某地经度÷15° 若余数小于7.5°,所得商即为时区数;若余数大于7.5°所得商加1为时区数敦港的时间为当地时间6月20日10时。
则轮船航行时间为:【例】我国某企业在伊斯兰堡(33.7°N,73.1°E)、利雅24.6°N,46.7°E)、东京(35.7°N,139.8°E)、悉33.9°S,151.2°E)、底特律(42.4°N,83.0°W)和23.95°S,46.64°W)等城市设有分支机构。
假定总部和各海外分支机构的办公时间均为当地时间9时,并计划召开1小时电话会议。
为了保证总部和至个海外分支机构的人员能在办公时间参加会议,会议的时间应为北京时间 ( )时 B.14~15时16时 D.20~21时由于地球自转,绝大多数上,地球上有2个日期)地方日期变更线(自然日界线)——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人文日界线)——180°经线重要结论:从0时经线开始往东到180º经线为新的一天,往西到180°线重合时,全球属于同一天。
高考地理时间计算复习策略地理时间计算问题,历来是高考的重点。
时间计算涉及到地球运动、地理位置和计算技巧,知识点多,难度大,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一、理解地方时有关的基本概念地方时:因经度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 °,地方时相差4分钟。
)时区与区时:由于使用地方常会造成时间上的混乱,给交通和通信带来许多不便。
国际规定,把全球按经度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统一使用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做为本时区的区时。
二、掌握时间计算的技巧时间计算方法:1. 地方时的计算,日照图上应注意特殊点、线的地方时:太阳直射点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如图一中的A点),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如图二中的B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如图二中的D点),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如图二中的NC经线),平分夜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如图二中的NA经线)。
在读日照图时必须判断晨昏线,判读晨线和昏线的方法有两种:①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②位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位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
2. 区时的计算。
首先根据经度计算时区,经度除以15 (四舍五入,取整数)。
第二步求时差。
第三步和第四步与地方时计算相同。
3. 公式法计算时间。
地方时计算:已知A地的经度LA,地方时TA, B地的经度LB,求B地的地方时TB。
可用公式:TB=TA+(LB—LA)?4'。
应用公式时,东经取正,西经取负。
最后校正答案。
将此公式变形,反过来利用时差计算经度,确定某点的地理位置LB=(TB-TA)/4 ' +LA利用时,东经取正,西经取负。
经度差换成分钟。
校正结果,0°—180°为东经,-180°—0°为西经,大于180°则减360°,小于-180°则加360°区时的计算,已知A地的时区NA区时TA B地的时区NB,求B地的区时TB。
时间的计算在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中,时间的计算是考察的重点及难点,其主要的考向有两个,一个是地方时/区时的计算,一个是时间范围的计算。
两个考察方向,其实都可以用一个解题模式进行解答,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在于掌握解题模式。
一、地方时/区时的计算地方时:是每个地方自己的时间,与经线挂钩。
经线相同则地方时相同。
时区:将一定区域范围(15°)进行统一时间,共同使用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区时(特定的时间,如东八区共同使用区域最中间120°的地方时)。
【经度换时区】:经度÷15,看余数:>7.5,商+1;<7.5,商不变解题模式:【构建思维】由已知找未知,根据材料提供的已知时间及地点,确定已知点和待求点之间的(东西)位置关系,算出经度差,得到时间差,进行东加西减。
【东西方向的确定技巧】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东经度是变大的,西经度是变小的。
【计算单位】计算单位:15°=1h;1°=4min【计算法则】东加西减【注意】注意:如果计算出的结果超过24,则表明有比材料给的已知日期更新的一天出现了。
如果计算结果为负,则表明比材料给的已知日期要慢一天,就是昨天。
二、日期范围的计算(新旧一天)(一)构建模式图理解新旧一天的分布全球世界上新的一天是当两条日界线(0时所在经线,180°经线)重合时开始的。
由0时所在经线(可理解为夜半球中央经线)不断向西移(因为太阳东升西落,不断自东向西运动)而范围不断扩大,新旧一天的比例不断变化。
0时所在经线向西扩大的新的一天范围可换算成时间理解,即向西移动了多久(多少时间的范围),这个移动的时间长度也是180°经线度过的时间长度。
因此:求新的一天的范围多大,就转化为求180°是几点。
材料会有已知地点的时间,也就是转化为地方时的计算了。
新的一天范围大小=180°经线的地方时新一天占全球范围比=180°地方时/24h注意:该题解题技巧在于用时间范围理解并计算新旧一天,提高效率。
高三地理时间计算知识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地理学科也逐渐成为高中生重视的一门学科。
其中,时间计算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在高三地理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时间计算的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地理问题的解答中。
本文将介绍高三地理时间计算的知识点,并解析其应用。
时间计算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计算某个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
在地理学中,时间计算常常涉及到日、月、年的计算。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些日、月、年的基本知识。
日是地球绕其自转轴旋转一周的时间。
通常采用“时:分:秒”的形式表示,如8时30分15秒。
地球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即1天。
月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
通常采用“年-月-日”的形式表示,如2023年5月20日。
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约为365天,即1年。
年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
一般将1年分为四个季节,即春、夏、秋、冬。
每个季节的长度不同,春季和秋季分别约为92天,夏季和冬季分别约为93天。
接下来,我们来看几个时间计算的实例。
首先是日数计算。
在地理学中,常常需要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的天数差。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计算:1. 先将两个日期转化为同一年的某一天,再进行计算。
例如,计算2023年5月13日与2023年6月1日之间相隔的天数:首先,我们可以将2023年5月13日转化为该年的第133天(即5月1日是该年的第121天,5月13日是该年的第133天);然后,我们可以将2023年6月1日转化为该年的第152天(即6月1日是该年的第91天,加上5月份的31天);最后,我们可以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的天数差为152-133=19天。
其次是年数计算。
在地理学中,常常需要计算两个年份之间的年数差。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计算:1. 直接相减计算。
例如,计算2023年5月13日与2026年9月30日之间相隔的年数:我们可以将2026年减去2023年,得到年数差为3年。
最后是年龄计算。
在地理学中,常常需要计算一个人的年龄。
高考总复习:地球自转与时间计算 编稿:王艳欣 审稿:李永华 考纲解读 考点提示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地方时和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复习建议 1.判断与计算地方时、区时、日期范围 2.利用地转偏向力来判断自然现象 知识清单 1.产生时差 (1)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________的经线地方时为正午12时。 (2)区时:全球共分为________个时区,每个时区以本时区的________的地方时作为本时区的区时。 2.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偏移规律:北半球向________偏转,南半球向________偏转。 (2)影响:在________和气流的水平运动中表现最为明显。 参考答案 1.太阳直射点、24、中央经线 2.右、左、水流 考点聚焦
地方时、区时和日界线 地方时与区时: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经过某地上中天时为此地的地方时12点,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跨经度15度的区域使用同一时间为区时(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全世界所用的同一时间是世界时(0度经线的地方时)。区时经度每隔15度差一小时,地方时经度每隔1度差4分钟。
地方时的判读: 将昼半球等分的经线,其地方时为正午12点;与其相对的经线,地方时为0(或24)点。在赤道上,与晨线相交的经线其地方时为6点,与其相对的经线(昏线)的地方时为18点。赤道上日出时刻是6点、日落时刻是18点。其它纬度地区,与晨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日出时刻,与昏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日落时刻(如右图)。 北京时间:我国通用的标准时,是120°E经线的地方时。即东八区的区时。我国领土辽阔。东西跨了62个经度,分属五个时区。但现在全国(除新疆采用东六区的区时,称乌鲁木齐时间外)都采用“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比北京(116°19′E)的地方时早约15分钟。
【典型例题】 【高清课堂:高三总复习 地球自转与时间计算续】 天安门广场(东经116°)上的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9月23日这一天升旗的北京时间(东经120°)应是: A.北京时间6点16分 B.北京时间6点04分 C.北京时间6点整 D.北京时间5点44分 解析:这道题目是考察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的区别,北京的时间是北京的地方时,北京时间是指我国通用的标准时,即东八区是区时。9月23日是秋分日,所以北京天安门广场(116°E)升旗时间是6:00,那么北京时间(东经120°)为6:00+(120-116)*4分钟=6:16。 答案:A■ 有关时间的计算 已知某一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 公式:已知地方时±4分钟/1°×经度差=所求地方时 注意:①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东侧为“+”,西侧为“-”。 ②以0°经线为准,同侧两地经度差为“-”;异侧两地经度差为“+”。 已知某一地的经度,求另一地的经度 公式:已知经度±1°/4分钟×两地地方时差数(分钟)=某地经度 注意:①当所求经度地点的时刻比已知地点的时刻早时,已知地点位于东经度和零经度时用“+”,已知地点位于西经度时用“-”。 ②当所求经度地点的时刻比已知地点的时刻晚时,已知地点位于东经度和零经度时用“-”,已知地点位于西经度时用“+”。 ③地方时差的计算:用两地地方时的大数减去小数。 已知某地经度,推算时区的方法 公式:(某地经度+7.5)÷15=该地所在的时区数(取商的整数) 注意:东经度为东时区,西经度为西时区。 已知某地时区序数,推算时区中央经线的方法 公式:某地时区序数×15°=该时区中央经线度数 注意:①除零时区外,时区序数乘以15°所得的积为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东时区为东经度,西时区为西经度(东经180°和西经180°合称为180°经线)。 ②将某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分别加、减7.5°。所得的和与差即为该时区的范围。 已知某一时区的区时,求另一时区的区时 公式:已知地的区时±两地的时区差数=所求地的区时 注意:①若所求地区在已知地的东边,则要用“+”;若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边,则要用“-”。 ②两地的区时差数,即为两地的时区差数。 ③求得的时间是0至24,为当日时间。24点也可写作次日0时。求得的时间大于24时,则是第二天,因此,钟点要减去24小时,日期则要加一天;求得的时间是负值时,则是前一天,因此,钟点要加上24小时,日期要减一天。 【典型例题】 例题1(2015年 课标全国卷II)1996年我国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下图示意M国的位置,读图完成下题。
如果都以当地时间8:00~12:00和14:00~18:00作为工作时间,在M国的中资企业若在双方工作时间内向其总部汇报业务,应选在当地时间的 A. 8:00~9:00 B. 11:00~12:00 C. 14:00~15:00 D. 17:00~18:00 解析:读图可以看出啊M国大部分国土在东一区,应该采用东一区时间,总部在中国,采用东八区时间,两个地方相差7个小时,四个时间段加7个小时换算成北京时间,仍在工作时段是8:00~9:00,故选A。 答案:A 例题2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我国对外联系得到不断加强,开辟了不少国际航线。读“极地航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开辟“极地航线”前,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飞机在北京时间7月8日下午3时从上海直飞洛杉矶(西八区),到达时当地时间是7月8日上午10时,该飞机的飞行时间是____。 A.19小时 B.1l小时 C.8小时 D.15小时 (2)现在东航公司成功地开辟了从芝加哥飞越北极地区直达上海的新航线,它的最大好处是什么? (3)看图判断极地航线经过了下列哪些国家的领空(双选) ( ) A.瑞典 B.日本 C.俄罗斯 D.加拿大 (4)该“极地航线”示意图原刊登于某报,运用你学过的地理知识,改正图中经度注记的错误之处:①________;②________。 解析:根据两地的时差以及题目已知条件可知,飞机起飞时洛杉矾时间为7月7日23:00,而飞机7月8日10:00到达,所以在途中飞行了11小时。极地航线可以大大缩短运输距离。亚欧大陆的中部应为90°E,而北美东海岸应为60°W。 答案:(1)B (2)缩短了航线和飞行时间。 (3)CD (4)90°W应改为90°E,120°E应改为60°W。 日期界限 地球上划分日期的界限有两条,一条是人为规定的180度经线(又称国际日期变更线),另一条是0点(或24点)所在的经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的特征 国际上规定,以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实际的日界线并不与180°经线完全重合,而是有几处折曲(俄罗斯楚克奇半岛、美国阿留申群岛、太平洋中部斐济群岛附近)。 由东十二区向东越过日界线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去一天;由西十二区向西越过日界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加上一天。
日界线西侧 日界线东侧 时区 东十二区 西十二区 经度 东经度 西经度 时刻 相同 相同 日期 今天 昨天 日期变更 见图 见图 地球自转方向 ——→ ——→
日界线的应用 ①根据已知条件判断今日范围 在地球上分隔日期的界线有两条:一是国际日期变更线,它是地球上新一天的起点和终点;二是地方时为0时(或24时)的那条经线,此界线两侧日期的变化与日界线恰好相反,即0时经线以东日期早,以西日期晚。 随着地球自转,0时经线是不断向西移动的。当180°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时,全球处在同一日期,随后,0时经线不断西移,新一天的范围不断扩大,旧一天的范围不断缩小。 ②关于人为日界线(180°经线)和自然日界线(0时经线)的区别 人为日界线(180°经线) 自然日界线(0时经线) 固定不变 不固定,可以是任何一条经线 钟点不固定,从0时→24时 钟点固定,0时或24时 线的东侧,日期要晚一天 线的东侧,日期要早一天 线的西侧,日期要早一天 线的西侧,日期要晚一天 注意:自然日界线与人为日界线有可能重合(全球属同一日期);两条日界线有可能分开,将全球分为两个不同的日期:①当零度经线是零点时刻,全球平分成两个日期;②当零点所在经线在东经度范围内,地球上新的一天少于一半③当零点所在经线在西经度范围内,地球上新的一天多于一半。 【典型例题】(2014年 湖北省·武汉中学·月考) 下图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读图回答1~2题。
1. 图中,与新的一天范围较吻合的是( ) A.90°W~0° B.90°E~90°W C.180°~0° D.90°E~180° 2. 若图示日期前后,图中的白昼范围缩小,则该日期最可能是( )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解析:本题考查相邻日期分界线问题。 1.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0时所在经线向东至180°经线是理论上新的一天的范围。国际日界线是一折线,与180°经线不完全重合。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此时0°经线为18点,所以0点经线为90°E,新的一天范围为90°E~180°,D正确。 2. 从图中看出,太阳光直射赤道,昼夜等长且昼开始缩小,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时间为9月23日前后。C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