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高考》2019届高考政治人教版必修2总复习真题演练:第一单元第二课 Word版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76.50 KB
- 文档页数:1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7年在某地的村委会选举中,有的实行确定候选人的差额选举,有的实行“海选”(不确定候选人的选举)。
对“海选”与差额选举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海选”使村民投票更能反映自己真实的意愿②确定候选人的差额选举有利于选民意愿的集中③“海选”有利于调动选民的积极性,应取代其他选举方式④确定候选人的差额选举有利于减少选举人之间的竞争,节约成本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海选”有利于调动选民积极性,但不能取代其他选举方式,故③表述错误;确定候选人的差额选举同样能使选举人之间形成竞争,故④错误;“海选”会使每个社区居民选举自己心中合适的人选,但不利于集中选民的意愿,而确定候选人的差额选举却能克服这种情况,故①②符合题意,选A。
2.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空心村”问题凸现。
数量庞大的农村青壮年涌入城市打工,使三年一次的村委会换届选举出现了诸如干部抱着选票箱走街串巷“拉选票”、由家庭留守人员统一“代投”选票等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要求( )①公民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②国家严格依法规范选举过程和程序③公民自觉履行选举村干部的义务④国家与时俱进,创新投票选举方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①表述与题意无关。
③错误,选举权是公民的权利。
题目中,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空心村”问题凸现,要解决“拉选票”、由家庭留守人员统一“代投”选票等问题,需要国家严格依法规范选举过程和程序,同时要求国家能够创新投票选举方式,故②④入选。
3.在生活中,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多种多样。
下列属于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是( )A.高三部分适龄学生参加县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B.众多网民对某市政府出台的公交票价调整方案提出意见C.某中学生帮助当地居委会出黑板报D.通过“政风行风热线”,反映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问题【答案】B【解析】众多网民对某市政府出台的公交票价调整方案提出建议,属于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故B符合题意,应选;A属于公民参与民主选举,排除;C属于民主管理,排除;D属于民主监督,排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近年来,在县(区)、乡两级人大代表同步进行的换届选举中,不少县(区)组织人大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让每位候选人“登台亮相”,发表“竞选演说”。
可见,县(区)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是() A.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B.直接选举和等额选举,有助于选民规范选举C.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有利于提高候选人素质D.间接选举和等额选举,有利于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解析:选A。
县(区)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是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这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提高选举积极性,A项正确。
B、C、D三项说法有误,应排除。
2.目前,在我国村民委员会的选举中,有的实行确定候选人的差额选举,有的实行“海选”(不确定候选人的选举)。
与“海选”相比,确定候选人的差额选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①节约选举成本②减少候选人之间的竞争③有利于选民意愿的集中④有利于增强选举结果的合理性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选D。
实行确定候选人的差额选举,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候选人的人数,这有利于选民意愿的集中、增强选举结果的合理性,③④正确。
①说法不符合题意;②错误,差额选举形成了有效竞争,有利于比较和鉴别候选人。
3.为保障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的顺利进行,中央指出严禁“贿选”现象的发生。
为防止发生“贿选”现象,作为选民应()A.完善选举监督机制,防止贿选发生B.提高社会管理能力,维护公平正义C.提高政治素养,珍惜选举权利D.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依法规范选举解析:选C。
为防止“贿选”现象的发生,作为选民应提高政治素养,珍惜和正确行使选举权利,应选C 项。
A项的主体是国家,B、D两项的主体是政府,应排除。
4.为加强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管理,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2017年9月7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就《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这有利于()①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进一步拓宽民意反映渠道②国务院通过广泛征求民众的意见努力提高立法质量③我国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④尊重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解析:选B。
第一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一、选择题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发展,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是因为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 )A.保证生产者合理有效利用资源B.引导经营者自觉遵循行业规范C.改变市场规律,优化资源配置D.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市场能够通过价格信号,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故选D项;A、B两项与价格涨落变化无关;C项错误,市场规律是客观的,不能改变。
2.2018年10月10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的通知》要求,全面改革审批方式,精简涉企证照,大幅减少行政审批,使企业办证更加快速便捷高效,着力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
“证照分离”改革意在( )①避免政府干预经济②取消市场准入限制③打造公平营商环境④激发市场主体活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旨在减少行政审批,营造公平的营商环境,发挥市场作用,故选③④;市场经济发展需要遵循市场准入规则,不能取消,故舍去②;推行“证照分离”改革是为了厘清政府和市场关系,不是为了避免政府干预经济,故排除①。
3.电商平台刷单、OTA行业“搬运”点评、餐饮外卖行业商家证照造假、网约车司机驾驶证和车牌造假,已经成为以互联网平台进行经营的一些商家利益链的一部分。
对此,政府相关部门应( ) ①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②加强对互联网平台的监管③保护市场竞争,维护消费者权益④维护市场规则,优化市场环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是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导致的结果,它违背了市场规则,追逐不正当利益,因此,需要政府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规则,优化市场环境,故选②④,排除①;政府应保护正当的市场竞争,打击不正当竞争,故舍去③。
4.中医在康复、养老、预防保健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但是,目前我国中医诊疗服务的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公立医院,市场化程度不高。
为促进中医发展,可以积极引入社会资本的力量,这是因为( )①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有利于促进中医诊疗资源优化配置②相对于公有资本而言社会资本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③适当引入社会资本能够激活公立医院的市场竞争活力④不同的所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可以积极引入社会资本的力量,这是因为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有利于促进中医诊疗资源优化配置,①正确;国有经济是与较高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所有制形式,非公有资本和公有资本只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都能促进生产力发展,②说法错误;引入社会资本进入中医诊疗服务领域,有利于激活公立医院的市场竞争活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经济取长补短,共同发展,③正确;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④表述错误。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近年来,在县(区)、乡两级人大代表同步进行的换届选举中,不少县(区)组织人大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让每位候选人“登台亮相”,发表“竞选演说”。
可见,县(区)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是()A.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B.直接选举和等额选举,有助于选民规范选举C.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有利于提高候选人素质D.间接选举和等额选举,有利于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解析:选A。
县(区)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是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这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提高选举积极性,A项正确。
B、C、D三项说法有误,应排除。
2.目前,在我国村民委员会的选举中,有的实行确定候选人的差额选举,有的实行“海选”(不确定候选人的选举)。
与“海选”相比,确定候选人的差额选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①节约选举成本②减少候选人之间的竞争③有利于选民意愿的集中④有利于增强选举结果的合理性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选D。
实行确定候选人的差额选举,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候选人的人数,这有利于选民意愿的集中、增强选举结果的合理性,③④正确。
①说法不符合题意;②错误,差额选举形成了有效竞争,有利于比较和鉴别候选人。
3.为保障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的顺利进行,中央指出严禁“贿选”现象的发生。
为防止发生“贿选”现象,作为选民应()A.完善选举监督机制,防止贿选发生B.提高社会管理能力,维护公平正义C.提高政治素养,珍惜选举权利D.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依法规范选举解析:选C。
为防止“贿选”现象的发生,作为选民应提高政治素养,珍惜和正确行使选举权利,应选C项。
A项的主体是国家,B、D两项的主体是政府,应排除。
4.为加强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管理,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2017年9月7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就《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这有利于()①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进一步拓宽民意反映渠道②国务院通过广泛征求民众的意见努力提高立法质量③我国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④尊重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解析:选B。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考纲展示]考点一影响价格的因素易错提醒(1)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2)等价交换要求交换双方的商品价值量相等。
但是具体到每个交换过程,并不一定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与价值完全相符。
从一段时间看,等价交换只存在于商品交换的平均数之中。
1.引起价格变动的多种因素2.商品的价值量、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考向1 影响价格的因素典例1 (2017·浙江4月选考)随着二孩政策的落实,劳动力市场上月嫂的工资迅速上涨,月薪达到近万甚至几万元。
这表明( ) A.价值增加,价格上涨 B.价格上涨,需求减少 C.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D.价格上涨,供给增加答案 C解析 随着二孩政策的落实,月嫂的需求量增加,月薪上涨,说明供不应求会引起价格上涨,C 项符合题意。
考向2 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典例2 (判断)(2017·浙江4月选考)小明爸爸的公司采用“机器换人”后,生产效率提高,但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 )答案 T 。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小明爸爸的公司提高生产效率,属于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1.(判断)市场上不同商品有些价格高,有些价格低,这主要说明供求影响价格。
( ) 答案 F 。
市场上不同商品有些价格高,有些价格低,这主要说明价值决定价格。
2.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价值规律表现形式的是()答案 A解析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A 符合题意;其他选项都是错误的,排除。
3.(2016·浙江4月选考)近年来,我国苹果产业的供需发生了一些变化:从需求方面看,消费者对苹果质量安全的关切与日俱增;从供给方面看,“大路货”苹果产量大增,而高品质苹果却非常稀缺。
这常常让苹果生产经营者陷入“价低卖难”的困境,并对苹果产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1.(2015·10月浙江选考)根据《浙江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决定》,那些“拍脑袋”、“一言堂”的决策者,将终身背负随时可能被追责的“包袱”。
因此,该规定的实施能够()①杜绝决策的随意性②提高决策的科学性③增强决策的民主性④消除决策的盲目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C。
①杜绝决策的随意性、④消除决策的盲目性的说法太绝对,所以不选。
②③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2.(2014·7月浙江学考)在W村,由村民选举产生的村委会管理村务,财务、土地等重大村务事项由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村委会定期向村民代表和村民汇报村务工作。
在这里()①选举产生村委会是村民自治的基础②村民能够监督村委会的工作③村民广泛参与村务决策和管理④村务管理制度已经成熟完善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选A。
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①正确。
村民自治中村民可以监督村委会工作,广泛参与村务决策和管理,②③正确。
村务管理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④错误。
应选A。
3.(2013·浙江会考)人民网等国内一些主要网站在首页开设了网络监督专区,链接纪检监察机关12388举报网站,网友可以通过这些正规渠道反映问题。
这有利于人民群众行使()①监督权②表达权③提案权④质询权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选A。
③④中的两项权利属于人大代表,而题干要求的行为主体是人民群众,所以选择①②。
4.(2013·浙江会考)从2013年6月1日起,G省所有涉及民生的重大决策,必须100%听证,并要经过民意调查程序。
这一做法有利于()①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民主性②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科学性③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增强社会责任感④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实施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选B。
③中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的说法是错误的,排除;①②④符合题意。
2019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第2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规范特训(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1.[2014·课标全国卷Ⅱ]某地乡村的“民主恳谈会”大致经历了从公民对具体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对话型恳谈”,到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管理的“决策型恳谈”,再到参与政府财政预算的“参与式预算恳谈”三个发展阶段。
该地“民主恳谈会”的发展表明( )①公民行使预算监督权成为基层民主发展的方向②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基层民主发展的重要基础③公民参与基层政府预算决策是基层民主建设的目标④沟通交流、参与决策和管理是基层民主的重要内容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基层民主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民主恳谈会”发展的三个阶段,反映了我国基层民主的发展,表明了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是基层民主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体现了沟通交流、参与决策和管理是基层民主的重要内容,故②④正确,选D项。
①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基层政府不属于基层民主组织,故③不正确。
2.[2014·课标全国卷Ⅰ]近年来,某地按照“意见收集、公开听证、民主决策、执行督办、群众评议”的原则创新社区民主管理办法,让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参与、监督。
社区居民提出合理化建议5200余条,近千名居民代表直接参与了社区重大民生事项的决策。
该社区民主管理办法( )①扩大了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决策参与范围②创新了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组织体系③突显了社区居民在自我管理中的主体地位④消除了社区居民消极参与社区管理的现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基层民主制度的有关知识。
创新社区民主管理办法,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社区管理,充分体现了社区居民在自我管理中的主体地位,①③正确,B项应选。
②中“创新了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组织体系”材料未体现;④中“消除”的提法错误,排除。
3.[2014·江苏高考]货车司机任某不同时间在同一路段,因为相同的违法行为被处以不同额度的罚款,他对此感到不满,便将几张罚单传到市长信箱。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最新考纲] 1.民主选举与民主决策: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2.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公民要负责任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
考点1| 民主选举与民主决策(对应学生用书第81页)1.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1)我国实行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制度。
(2)我国的选举方式a.从选民的角度分为直接选举和①间接选举。
b.从候选人角度分为等额选举和②差额选举。
提醒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不能笼统地说哪种方式更好,各有优缺点。
(3)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确定的依据提醒决策权属于决策机关而非公民。
3.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提醒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其意义可以从对决策者和对公民两个角度来分析。
回答意义型题目,一定要阐明对谁有意义,有何意义,由近及远,由内到外,由个别到一般,运用发散思维来分析。
解题金手指(1)知识点“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用于回答“公民怎样参与民主决策”类问题。
(2)知识点“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用于回答“民主决策有何作用”或“为什么要进行民主决策”类问题。
[理解—重点难点探究][问题导引]在最近一届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期间,某市开展候选人与选民见面活动,4 536名县级人大代表候选人、4 314名镇级人大代表候选人依法参加了活动。
(1)材料中的选举采用的是何种选举方式?采用何种选举方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2)让候选人从“纸上”来到选民面前接受“面试”的做法有什么好处?[提示](1)直接选举、差额选举。
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2)有利于促使当选代表更加重视肩负的责任和选民的重托;有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更好地行使选举权利。
[规律总结]1.几种选举方式比较[问题导引]共享单车自出现以来就争议不断。
1.(2018·10月浙江选考)根据《浙江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决定》,那些“拍脑袋”、“一言堂”的决策者,将终身背负随时可能被追责的“包袱”。
因此,该规定的实施能够( )
①杜绝决策的随意性
②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③增强决策的民主性
④消除决策的盲目性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选C。
①杜绝决策的随意性、④消除决策的盲目性的说法太绝对,所以不选。
②③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2.(2018·7月浙江学考)在W村,由村民选举产生的村委会管理村务,财务、土地等重大村务事项由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村委会定期向村民代表和村民汇报村务工作。
在这里( )
①选举产生村委会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②村民能够监督村委会的工作
③村民广泛参与村务决策和管理
④村务管理制度已经成熟完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选A。
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①正确。
村民自治中村民可以监督村委会工作,广泛参与村务决策和管理,②③正确。
村务管理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④错误。
应选A。
3.(2018·浙江会考)人民网等国内一些主要网站在首页开设了网络监督专区,链接纪检监察机关12388举报网站,网友可以通过这些正规渠道反映问题。
这有利于人民群众行使( )
①监督权②表达权
③提案权④质询权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解析:选A。
③④中的两项权利属于人大代表,而题干要求的行为主体是人民群众,所以选择①②。
4.(2018·浙江会考)从2019年6月1日起,G省所有涉及民生的重大决策,必须100%听证,并要经过民意调查程序。
这一做法有利于( )
①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民主性
②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科学性
③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增强社会责任感
④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实施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选B。
③中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的说法是错误的,排除;①②④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