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柴汽车厂液压综合试验台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12 MB
- 文档页数:71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液压试验台设计全套图纸
抱歉,我不能直接提供任何论文或图纸的下载或复制。
这是违反学术道德和知识产权法律的行为。
建议你自行搜索相关资料或向导师、教授或图书馆咨询获取可靠的资料。
同时,我可以给你一些指导和建议来帮助你完成液压试验台的设计:
设计步骤:
1. 确定实验参数和目标:确定液压试验台的参数和目标,比如所需承受的压力、流量、温度、工作介质等等。
2. 选择液压元件和材料:根据实验参数和目标,选择适当的液压元件和材料,包括油泵、液压缸、油箱、阀门等。
3. 设计液压试验台的结构:根据实验要求设计液压试验台的结构,包括支架、托架、升降装置、夹具等。
4. 绘制3D图形和详细图纸:使用设计软件绘制液压试验台的三维图形和详细图纸,包括外观图、部件图、装配图等。
5. 完成装配和测试:将设计好的液压试验台进行装配和测试,并注意安全操作。
常见设计要点:
1. 确保液压试验台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选择并匹配适合实验要求的液压元件,包括油泵、液压缸、油箱和阀门等;
3. 保证液压试验台的密封性和耐腐蚀性;
4. 精确设计液压试验台的控制系统,包括仪表盘、操作面板等。
总之,设计液压试验台需要根据具体实验要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设计,同时需要充分考虑材料、装配工艺和安全要求等方面。
汽车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课程设计汽车变速箱液压加载实验台液压系统设计姓名:陈浩学号:1301050102班级:车辆工程13-1指导教师:吴博学院:机械动力工程学院学校:哈尔滨理工大学日期:2015年12 月18 日目录1. 主要功能结构 (3)1.1. 变速器试验台方案的选择 (3)1.2. 机械式变速器试验台的方案确定 (3)1.2.1. 变速器试验台架结构分析 (3)1.3. 液压加载原理 (4)1.4. 加载试验台的结构特点 (5)2. 液压系统及其工作原理 (7)2.1. 动力方式 (7)2.1.1. 驱动方式的选择 (7)2.1.2. 试验台加载设计原理 (11)3. 技术特点与推广 (17)3.1. 该变速器试验台设计优点 (17)3.2. 系统优点 (17)3.3. 系统特点 (17)4. 技术参数 (18)4.1. 变速器性能在线检测试验台的基本组成及功能简介 (18)4.2. 本试验台设计方案的实现与数据分析 (19)4.3. 该变速器试验台设计优点 (20)5. 各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21)5.1. 电动液压泵参数 (21)5.2. 截止阀 (21)5.3. 六通换向阀 (21)5.4. 安全阀技术指标 (22)5.5. 过滤器 (22)5.5.1. 过滤器原理 (22)6. 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 (23)6.1. 液压系统故障一般分析方法 (23)6.1.1. 简易故障诊断法 (23)6.1.2. 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法 (23)6.1.3. 其它分析法 (24)6.2. 系统噪声、振动大的消除方法 (24)6.3. 系统压力不正常的消除方法 (25)6.4. 系统动作不正常的消除方法 (26)6.5. 系统液压冲击大的消除方法 (27)6.6. 系统油温过高的消除方法 (27)7. 液压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和故障处理 (29)7.1. 液压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 (29)8. 参考文献 (30)1.主要功能结构1.1.变速器试验台方案的选择汽车变速器组装完毕后要在生产车间进行换挡性能及噪声等项检测,汽车变速器总成校验台即为用于汽车变速器组装完毕后,出厂钱模拟汽车实际工况的实验设备。
低压液压泵试验台设计与液压系统构建一、试验台设计低压液压泵试验台是用于测试和评估低压液压泵性能的设备。
在设计试验台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设备结构设计试验台的结构设计应该符合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并保证试验操作的安全便捷。
一般来说,试验台应该包括一个工作台面和一个液压系统组件。
工作台面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性,以承受试验过程中产生的压力和载荷。
同时,还应该考虑到工作台的稳定性和防震性,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液压系统组件包括液压泵、油箱、阀门、滤清器等。
设计时应根据试验要求确定泵的流量和压力等参数,并选择相应的阀门和滤清器来确保系统的有效运行。
2. 控制系统设计试验台的控制系统应该能够实现对液压泵的控制和监测。
通常可以采用PLC控制系统,通过编程实现对液压泵的启停、流量和压力的调节,以及对试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控制系统还应该要能够监测液压泵的运行状态,包括压力、温度和流量等参数。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系统故障或异常,保证试验的安全和准确性。
3. 安全措施设计在试验台的设计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方面之一。
为了保证试验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需要设计相应的安全措施。
首先,试验台应该具备防止泄漏和爆炸的措施,如安装安全阀和溢流阀等。
其次,必须配备安全警示标识,提醒操作人员遵守操作规程并佩戴相应的防护装置。
此外,还可以考虑设置紧急停机按钮和自动停机功能,以应对突发情况。
二、液压系统构建根据试验台的设计要求,开始进行液压系统的构建。
以下是液压系统构建的基本步骤。
1. 选购液压元件根据试验台设计中确定的参数和要求,选购合适的液压元件。
例如,根据流量和压力要求选择液压泵和阀门等。
2. 组装液压元件根据设计图纸和液压元件的说明,正确组装液压系统。
确保各个组件之间的连接正确紧固,并使用合适的密封圈和垫片以防止泄漏。
3. 安装油箱和滤清器将油箱安装到试验台上,并连接液压泵和管路。
同时,安装滤清器以清除油液中的杂质,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液压泵试验台系统设计摘要:设计了一种液压泵试验台系统,包括液压系统、电控系统和计算机测控系统,对系统的相关元件进行了选型,整个系统简单实用,能可靠、快捷地对液压泵的性能参数进行测试。
关键词:液压泵试验台;液压系统;电控系统;计算机测控系统;1、液压技术的背景我国的液压泵的发展与我国液压工业发展是完全同步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大致为12年左右。
第一阶段是从1965年到1978年左右,这一阶段为创建与自主开发阶段。
在70年末先后开发出通轴式轴向柱塞泵、内曲线式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高压齿轮泵、球塞马达、叶片泵等等。
上海液气总公司下属液压泵厂、液压件厂、高压油泵厂等生产了各种规格的斜盘式、斜轴式轴向柱塞泵、叶片泵、径向式马达等等。
在这一阶段开发的CY、ZB泵迄今仍在我国的液压产品市场中,中高压领域占据着一定地位。
第二阶段是1978~1990年这一阶段是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为标志。
在78至87年引进的27项中有17项是液压泵的项目,包括重型柱塞泵、轻型柱塞泵与马达、斜轴式柱塞泵与马达、高压叶片泵与马达、齿轮泵、内啮合齿轮泵、双斜盘液压马达等等。
这说明通过这些引进,将我国生产液压泵的性能、参数上了一个台阶,基本上进入25~31.5Mpa的额定压力范围。
当然也说明我国液压泵的发展中与国际差距相比,泵方面的差距比阀的差距更大些。
然而在这一阶段,尽管技术引进产品性能有了发展,但消化并进一步开发上有差距,产品质量上与国外产品有差距。
第三阶段是1990年至今,这一阶段是以与国外著名厂商合资、合作与提高质量为中心,在国内生产的液压泵在性能与质量上都有相当程度的提高。
工程机械液压泵是在工程机械液压系统中为液压缸和液压马达提供压力油的一种液压元件。
由于当前工程机械需求量日益增加,市场对工程机械液压泵,尤其是高品质的工程机械液压泵的需求越发迫切。
对生产高品质的液压泵而言,性能测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搭建性能良好的试验台非常关键。
第五章试验台液压系统设计根据以上分析,因飞机在跑道滑行时,起落架缓冲器的负载特性较复杂,只能按道路谱提取极限参数:如最大行程、最大速度、最大激振力以及最高频率等。
由图5.6可以看出最大速度(最大速度为0.2m/s)一定时,负载特性曲线。
图5.6 最大速度一定时的负载特性曲线5.2系统方案和液压系统图5.2.4液压系统图液压系统原理如图5.8所示。
它由液位计1、吸油滤油器2、电接点温度计3、液位继电器4、电机5、内啮合齿轮泵6、单向阀7、高压滤油器8、蓄能器9、防震压力表10、溢流阀11、直动式溢流阀12、电磁换向阀13、伺服阀14、作动器15以及油源组成。
图5.8 液压系统图5.2.5液压回路原理在图5.8所示的液压系统中,采用两组油泵电机(电机5和油泵6)并联共享一个油箱的结构,两组电机可以独立运行或并联运行,运行灵活,确保系统在小流量运行时节约能量。
泵采用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它的特点是,在液压行业被喻为“永不磨损的油泵”,用于高、精、尖液压系统。
与叶片泵、柱塞泵相比,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低噪音、无脉动、长寿命等卓越性能。
蓄能器9是用来减少压力波动。
这个蓄能器的作用主要的是在伺服阀打开时能向系统补充油液,使伺服阀进油压力少跌或基本保持不变。
如果没有蓄能器的补充,阀开启后的短时间内,阀的进口也就是泵的出口压力要低下去然后再升上来,这样就影响了阀的控制性能,这是一种稳定系统压力的主动设计。
伺服阀14属于典型位置控制系统,它的控制原理如图5.9所示。
伺服阀体与液压缸固结在一起,构成了反馈控制。
在控制过程中,首先由计算机给定输入指令,推动电液伺服阀的阀芯,液压油进行液压缸,推动其运动。
液压缸的输出位移和输出力能够不断地回输到阀体上,与滑阀的输入位移相比较,得出两者之间的位置偏差,即滑阀的开口量。
由于开口量的存在,油源的压力油就要进入液压缸,驱动液压缸运动,使阀的开口量(偏差)减小,直至输出位移与输入位移相一致时为止。
低压液压泵试验台设计与液压系统优化液压泵试验台是用于测试低压液压泵性能的专用设备,它对液压泵的工作状态和性能进行检测,为液压系统的优化提供参考。
本文将介绍低压液压泵试验台的设计以及液压系统的优化方法。
一、低压液压泵试验台设计1. 设计目标低压液压泵试验台的设计目标是能够准确测试液压泵的工作状态和性能。
因此,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测试范围:液压泵的最大流量、最大压力等参数;- 测试精度:要求达到较高的精度,可以通过使用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实现;- 安全性:设计过程中应考虑泄漏、过载和过热等问题的防范措施。
2. 设计要点液压泵试验台的设计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液压系统设计:包括油箱、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等组成部分。
设计时需要考虑流体的压力、流量和温度等因素,以保证液压系统的稳定工作。
- 试验台结构设计:包括工作台面、固定夹具等。
试验台的结构需要考虑测试泵的尺寸、重量和稳定性,以确保试验过程中不会出现倾斜、晃动等问题。
- 控制系统设计:设计试验台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面板、操作界面和数据采集系统等。
控制系统需要实现对试验台各部分的监测和控制,以确保试验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3. 设计步骤低压液压泵试验台的设计步骤如下:- 分析需求:根据试验需要确定试验台的参数和性能要求。
- 定义设计方案:根据分析结果制定设计方案,包括液压系统结构、工作台面和控制系统等。
- 详细设计:根据设计方案进行详细设计,包括液压系统的流程图、工作台的材料和尺寸等。
- 制造和安装:按照详细设计的结果进行试验台的制造和安装。
- 调试和测试:对试验台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其可以达到设计要求。
- 优化改进:根据测试结果对试验台进行优化改进,提高其性能和使用寿命。
二、液压系统优化方法设计好的低压液压泵试验台需要进行液压系统的优化,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液压系统优化方法:1. 优化液压元件的选型:选择合适的液压元件,如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等,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工作效率。
液压机械传动开式试验台设计设计目的:液压机械传动开式试验台是一种用于测试和验证液压机械传动器件性能的设备。
通过开式试验台可以对液压机械传动器件的动力性能、工作稳定性和运行安全性进行全面的测试分析。
本设计旨在设计一种稳定可靠、操作简便、适用于不同类型液压机械传动器件试验的开式试验台。
设计内容:1.结构设计:开式试验台由台架、工作台、液压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
台架采用高强度钢材焊接而成,确保试验台的结构稳定性和强度。
工作台采用梁式结构,上部安装液压机械传动器件,下部设置测量仪器和传感器。
液压传动系统包括液压泵站、液压缸、油箱等部分,用于提供试验台的动力源和传动力。
控制系统由PLC控制器和触摸屏组成,实现对试验台的参数控制和数据采集。
2.液压传动系统设计:液压传动系统是开式试验台的核心部分,负责提供试验台的动力和传动力。
液压泵站负责将电动机提供的动力转化为液压能量,液压缸通过液压能量驱动工作台上的液压机械传动器件进行测试。
液压泵站选用高性能液压泵,确保试验台具有足够的动力输出。
液压缸选用高性能液压缸,具备较大的推力和工作稳定性。
油箱设置于试验台的下部,用于储存液压油和冷却液。
3.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采用PLC控制器和触摸屏进行集中控制和参数监测。
PLC控制器负责控制液压泵站的启停和流量调节,确保试验台具有良好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触摸屏设置在试验台的控制面板上,用于设定试验参数、监测试验过程和显示试验数据。
触摸屏还具备数据采集和存储功能,可以将试验数据以报表形式输出。
4.安全设计:为了确保试验台的安全运行,设计中应考虑以下安全措施:-设置紧急停止按钮,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可以立即停止试验;-设置安全限位开关,防止试验台过行程或超载;-设置液压泄漏报警装置,当发生液压泄漏时及时发出警报并停止试验;-设置防护罩和护栏,保护操作人员免受试验台运动部件伤害;-设置过载保护装置,当试验台发生超负荷时自动停止试验。
低压液压泵试验台设计与液压系统优化方案一、试验台设计方案低压液压泵试验台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基本要素:1.泵试验装置设计试验装置主要是用于测试低压液压泵的性能和可靠性。
设计试验装置首先需要根据实际需求确定试验范围和条件,包括最大设计压力、流量范围、试验介质等。
其次,选择合适的仪器仪表进行试验数据的采集和记录,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最后,设计试验台的结构和支撑系统,确保试验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液压系统设计液压系统是低压液压泵试验台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液压泵、油缸、阀门、管道等。
设计液压系统首先需要根据试验装置的需求确定液压系统的工作参数,包括额定压力、流量、压力曲线等。
其次,根据这些参数选择适当的液压元件和阀门,保证系统的工作安全可靠。
最后,设计合理的管道布局和连接方式,确保油液的流动顺畅和泄漏的最小化。
3.安全系统设计试验台操作过程中涉及高压油液,必须考虑安全问题。
设计时应采取以下措施:设置液压系统的过载和过压保护装置,确保系统在超出安全范围时能够及时停机;设置泄漏报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泄漏问题;设计合理的密封系统,确保油液不外泄并防止外界污染;设置紧急停机装置,以应对突发情况。
二、液压系统优化方案为提高低压液压泵试验台的性能和效率,可以考虑以下优化方案:1.选择适当的液压元件和阀门根据试验范围和工作参数的要求,选择高质量的液压元件和阀门。
优质的元件和阀门具有更好的密封性、抗压性和耐磨性,能够提供更稳定和可靠的工作性能。
2.优化液压油的选择和使用选择合适的液压油可以减小系统的摩擦阻力、降低温度和噪音,提高系统效率。
同时,定期更换液压油,并定期检测和维护液压油的污染程度,确保油液的清洁度和稳定性。
3.加强系统的泄漏检测和预防泄漏是液压系统常见的问题之一,会导致能量损失和系统不稳定。
为此,可以加强泄漏的检测和预防措施,定期检查和修复管道连接处、密封件和阀门的泄漏问题,确保系统的紧密性。
低压液压泵试验台及液压系统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低压液压泵试验台及液压系统一、产品概述低压液压泵试验台是一种用于测试低压液压泵性能的测试设备。
本设计说明书旨在提供它的设计、组成和工作原理的详细说明,以及液压系统的设计要求。
二、试验台设计1. 结构设计低压液压泵试验台由泵体支撑架、负载阀、流量计、压力表、油箱等组成。
根据实际使用要求,支撑架采用优质钢材制作,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负载阀和流量计可通过调节控制流量和压力,以模拟实际工作条件。
2. 控制系统设计为了实现对试验台的控制和监测,该系统配备了电控部分和液压部分。
电控部分包括控制面板和电气控制箱,通过按钮、开关和显示器等实现对液压系统的控制和参数监测。
液压部分由电机、泵、油路、阀门和传感器等组成,提供液压动力。
三、液压系统设计1. 液压元件选择在设计液压系统时,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液压元件。
泵可以选择柱塞泵、齿轮泵或螺杆泵,并根据所需流量和压力进行合理匹配。
阀门可以选择手动控制阀、电磁控制阀或比例阀等,以满足流量和压力的调节。
2. 液压油设计选择适合的液压油是保证液压系统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
根据系统工作压力和温度,选择合适的液压油黏度等级。
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测液压油的质量,并根据需要进行更换和补充。
3. 油路设计合理的油路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在设计过程中,应避免细长的油路,以减小流动阻力和压力损失。
同时,应考虑液压系统的安全性,设置适当的溢流阀、安全阀和过滤器,以防止液压系统的超压和污染。
四、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1. 性能指标设计说明书中应明确低压液压泵试验台的性能指标,如最大流量、最大压力、压力稳定性、流量稳定性等。
这些指标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 测试方法设计说明书还应提供低压液压泵试验台的测试方法和步骤。
测试方法可以包括负载试验、流量试验、压力稳定性试验等。
同时,还应提供相应的测试设备和实验装置。
综上所述,本设计说明书详细描述了低压液压泵试验台及液压系统的设计要求和组成结构。
低压液压泵试验台及液压系统设计与实验一、设计和原理低压液压泵试验台是用于测试和验证低压液压泵性能和工作状态的设备。
液压泵是液压系统中的核心组件,它负责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提供动力给液压系统的各个执行元件。
低压液压泵试验台的设计旨在模拟实际工作条件,以确保泵的性能和质量。
设计液压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流量要求:根据使用环境和液压执行元件的需求,确定所需的泵流量。
泵的流量应能满足系统中所有执行元件的需求。
2. 压力要求:根据液压执行元件的工作压力要求,选择合适的泵。
泵的工作压力应大于液压系统中任何一个执行元件的工作压力。
3. 安全性能:液压系统设计中,需要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选择合适的泵和相关元件,以防止系统的超负荷运行和故障。
4. 节能性能:选择高效的液压泵和与之搭配的液压元件,以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
5. 维护和维修:设计液压系统时,应考虑系统维护和维修的便利性。
选择易于维护和更换的液压元件,以降低系统维护成本。
低压液压泵试验台的设计和实验过程如下:1. 确定试验台的主要参数,包括流量范围、压力范围、工作温度等。
2. 选择合适的低压液压泵和控制元件,搭配液压回路和配管系统。
3. 搭建试验台框架,安装液压元件。
4. 进行静态试验,验证泵的性能和输出能力。
通过测量流量和压力的变化,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
5. 进行动态试验,模拟实际工作条件下的泵性能。
通过改变负载条件和工作状态,测试泵的响应和稳定性。
6. 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泵的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7. 进一步优化液压系统设计,以提高泵的性能和工作效率。
二、注意事项在设计和实验低压液压泵试验台及液压系统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重要事项:1. 安全性:在进行液压实验时,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安全操作要求。
避免超负荷运行和高压操作,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数据准确性:在进行试验时,需要使用合适的仪器和设备进行数据测量和记录。
关于液压综合实验台的设计综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张宝春指导老师:陈秀宏摘要:传统的手工测试系统,结构复杂、成本高、故障率高,测试过程及结果受较多人为因素影响,精度低。
远不能满足现代液压元器件的测试需求。
随着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及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液压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CAT),虚拟仪器技术等现代测试技术,已经成为当今液压测试系统发展的方向。
本文设计并开发了一套用于液压多功能综合试验平台的PLC实时测控系统。
该系统以PLC控制核心,辅以触摸屏提供良好的人机交互平台,通过与上位工控机的通讯,实现数据的高速采集、处理和分析。
这种控制模式,既发挥了PLC控制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好的特点,有充分利用了工控机良好的数据分析和处理的能力,两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关键词:液压实验台液压回路和元件性能 PLC 参数测量前言:液压实验台是机械专业学生学习液压系统知识的重要实验设备 ,是学生在学习液压理论知识时进行实践论证和综合应用开发的主要手段。
这个液压综合实验台能够比较容易的对常见液压回路和液压元性能进行实验,并且能够对压力、温度、流量、位移、转速等参数进行测量。
多功能液压实验台能全面模拟液压系统常见的各类故障,并可运用嵌入在其中的加速度、压力、流量、温度、液位、污染度、位移等多种传感器检测液压系统在正常或异常状态下的各种信息,可为液压系统、元件的故障机理分析、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积累信息,提供数据。
多功能液压实验台用来模拟液压系统及液压元件在工作中发生的常见故障,并对其运行的状态信息、故障征兆进行检测。
液压原理:在一定的机械、电子系统内,依靠液体介质的静压力,完成能量的积压、传递、放大,实现机械功能的轻巧化、科学化、最大化。
液压回路的基本机能在于以液体压力能的形式进行容易控制的能量传递。
从能量传递方面看:液压技术大致处于机械式能量传递和电气式能量传递之中间位置。
从传动特性方面看:机械传动和液压传动装置可以说有固定的特性,与此相反,液压传动装置和电气传动装置相同,具有无级变速装置的特性,除了恒功率外,还容易实现恒速和恒转矩等特性。
低压液压泵试验台及液压系统设计与分析液压系统是一种利用液体传动能量的技术系统,在各种工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低压液压系统主要指工作压力在16MPa以下的系统,通常被用于一些小型机械设备和轻载工作条件下。
低压液压泵试验台的设计与分析是为了验证低压液压泵的性能和稳定性,同时为液压系统的设计和研发提供参考。
下面将从试验台的设计要求、系统参数分析以及性能测试等方面进行详细讨论。
1. 试验台设计要求低压液压泵试验台的设计要求如下:(1) 可调节流量和压力:试验台应能够精确调节液体的流量和压力,以满足不同试验需求。
(2) 准确度和稳定性:试验台应具备高准确度和稳定性,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3) 压力和温度监测:试验台应具备压力和温度的实时监测功能,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4) 安全性:试验台应有完善的安全设计,防止泄漏、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2. 系统参数分析(1) 流量:根据液压泵的额定流量和使用要求,确定试验台所需的最大流量。
同时要考虑管路损失和系统压力的波动对流量的影响。
(2) 压力:根据应用需求和低压液压泵的额定压力,确定试验台所需的最大压力。
同时要考虑系统的最小压力和压力控制的稳定性。
(3) 温度:液压泵试验台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很高的摩擦热,并导致液体温度升高。
因此,要合理选择液压油的类型和冷却方式,以控制液体温度在可接受范围内。
(4) 外界条件:在试验台的设计中,还要考虑外界环境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如温度变化、湿度和振动等因素。
3. 性能测试为了验证低压液压泵试验台的性能和稳定性,可以进行以下测试:(1) 流量测试:通过安装流量计,实时测量系统流量,与试验设定值进行比较。
(2) 压力测试:通过安装压力传感器,实时测量系统压力,与试验设定值进行比较。
(3) 温度测试:通过安装温度传感器,实时测量液体温度,并记录在试验过程中的变化。
(4) 耐久性测试:通过长时间运行试验,验证系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编号无锡太湖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锡柴汽车厂液压综合试验台设计信机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高级工程师)(职称:)2013年5月25日无锡太湖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诚信承诺书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锡柴汽车厂液压综合试验台设计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其内容除了在毕业设计(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表示致谢的内容外,本毕业设计(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集体已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班级:学号:作者姓名:2013 年5 月25 日I无锡太湖学院信机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一、题目及专题:1、题目锡柴汽车厂液压综合试验台设计2、专题二、课题来源及选题依据本课题是对自卸车上所有液压元件进行综合试验装置,以满足工厂质量控制的要求。
由于试验台已制造完成,并经多年使用,故在完善液压电控原理的基础上,加以改进。
学生在设计中还须对现有液压电控系统进行分析,须重新设计液压电控原理。
故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可掌握较强的实际工作经验,完成从设计到实际生产及运行调试的整个过程,这样一来就能很好的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提高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工作打下极好的基础。
三、本设计应达到的要求:1.达到技术指标所规定要求,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2.整机结构简单实用,加载机架部件需作应力变型分析。
3.PLC全自动控制,要有较高的工作可靠性;安全性。
4.工作时噪音小,发热较小,设备外形美观及操作方便。
实习地点:无锡。
按照用户提出的完整技术要求,写出液压及电气的技术数据,并经用户确I认。
工作量要求:1..总装图:试验台装配图;液压站装配图;油缸加载设备装配图。
2.主要部装图:液压原理图。
重要零件图:油缸加载设备重要零件图及液压集成块图2#等。
3. 油缸加载设备的应力应变分析; 液压集成块三维图4.完整的设计及使用说明书(电液选型;参数计算)。
5.必要的技术资料翻译(8000字符)。
四、接受任务学生:机械91 班姓名康海成五、开始及完成日期:自2012年11月12日至2013年5月25日六、设计指导:指导教师签名签名签名教研室主任〔学科组组长研究所所长〕签名系主任签名2012年11月12日摘要液压实验台是进行液压元件检测的关键设备,是集机、液、电为一体的现代化高技术设备。
本文针对实验室和生产的需求,提出了设计题目。
并对该机的机械系统、液压系统、控制系统进行了全面设计。
液压系统设计中,首先分析液压实验台的工作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液压系统原理图的设计,确定了液压系统的执行元件。
计算了整个液压系统的流量,并根据流量和压力进行了液压阀的选型、油箱的设计和各个辅助元件的选择。
计算了核个系统的的功率,据此选择了电动机的型号,最后绘制了液压泵站的装配图。
由于传统液压实验台采用继电器等元件作为控制系统的控制元件,存在可靠性、灵活性差等缺点。
文中通过实例说明利用PLC对其进行改造电气控制系统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作为整台机器的控制器,并对PLC的工作过程进行了介绍,对PLC及相关元件进行了选型,实现了整机的自动化。
本设计己经应用于实际生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液压实验台;可编程控制器;液压阀;液压系统;控制系统Abstracthe hydraulic experimental stand is the critical equipment of testing hydraulic organ, which is a modernize technique equipment which centralizes the machinery, hydraulic and electric.Aiming at the requirement of laboratory and producing ,the aulhor puts forward the topic and devises the hydraulic system and controlling system thoroughly.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ice of hydraulic system, firstly,process of hydraulic experimental stand working were analyzed. Based this, the principle plot of hydraulic system was devised;furthermore, the performing elements were decided. At the same time, the author Computed the flux of the whole system, And then, based on the flux and the pressure, the author accomplished the choices of valves, the design of gasoline tank and the choices of assistant components. And then,computed the power of the whole system and chose the model of electromotor. At last,the component plot of hydraulic station drawn.The traditional hydraulic experimental stand using relays as control elements shows some disadvantages such as low reliability and flexibility.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roved design of hydraulic experimental stand based on PLC.The controlling system adopts the PLC as the controller of the entire machine. It introduced the working process of' the PLC, chose the model of the PLC and related elements. At the same time, This design has already been applied to practice, and has gained a very good effect.Key Words: hydraulic experimental stand,;PLC;hydraulic pressure valves;hydraulic system;controlling systemIV目录摘要 (III)Abstract ......................................................................................................................................... I V 目录.. (V)1 绪论 (1)1.1 概况和发展趋势 (1)1.1.1 锡柴汽车厂简介 (1)1.1.2 国内外自卸车的概况和发展趋势 (1)1.1.3 液压检测技术的概况和发展趋势 (2)1.2 课题的提出与意义 (3)1.3 课题的主要内容 (4)2 总体方案的确定 (5)2.1 设计依据 (5)2.2 确定液压系统方案 (6)2.3 确定控制系统方案 (6)2.4 确定外观及机械附件的设计方案 (6)2.5 总体配置设计 (6)3 液压系统的设计及其校核 (7)3.1 液压系统的组成 (7)3.1.1 能源装置 (7)3.1.2 执行元件 (7)3.1.3 调节控制元件 (7)3.1.4 辅助元件 (7)3.2 液压系统的主要优缺点 (7)3.2.1 液压传动的优点 (7)3.2.2 液压传动的缺点 (8)3.3 液压系统方案设计 (8)3.3.1 液压系统原理图设计 (8)3.3.2 液压系统参数设计和液压件的选择 (12)3.3.3 液压辅助元件的设计与选择 (25)3.3.4 液压元件的安装和键校核 (29)4 机械附件设计 (32)4.1 自卸钢架的设计 (32)4.1.1 方案的拟定 (32)4.1.2 方案的确定及部件分析 (34)4.2 油箱的设计 (35)V4.3 实验台操作面板及控制电柜的外形设计 (37)4.3.1 设计依据与问题的提出 (37)4.3.2 设计方案的确定 (37)5 控制系统的设计 (39)5.1 PLC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比较 (39)5.2 PLC与微型计算机的比较 (39)5.3 PLC可靠性高的原因 (40)5.4 PLC的安装与抗干扰措施 (40)5.5 PLC系统的调试和运行 (41)5.5.1 通电前的检查 (41)5.5.2 调试运行主要过程 (41)5.6 PLC系统的维护 (42)5.7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42)5.7.1 设计内容 (42)5.7.2 控制流程的拟订 (43)5.7.3 PLC控制电路元气件的选用 (43)5.7.4 PLC的编制 (44)6 UG有限元分析方法 (46)6.1 有限元分析方法简介 (46)6.2 进行有限元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46)6.3 活塞杆的受力变形情况进行分析 (47)6.3.1 分析步骤 (47)6.3.2 分析载荷 (47)6.3.3 分析结果 (47)6.4 自卸钢架端板受力变形的分析 (48)6.4.1 分析步骤 (48)6.4.2 分析载荷 (48)6.4.3 分析结果 (48)7 活塞杆的最优化设计 (49)7.1 优化设计简介 (49)7.2 活塞杆的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 (49)7.2.1 活塞杆的工况分析 (49)7.2.2 选择设计变量、建立目标函数 (49)8 液压综合实验台测试实例 (51)8.1 自卸油缸试验 (51)8.1.1 空载的往复运行 (52)8.1.2 全行程长度 (52)8.1.3 满载的往复运行(最大推力(慢速)对顶) (52)VI8.1.4 内泄漏及外泄漏 (53)8.2 单向阀(DF-F20A1)试验 (53)8.2.1 内泄漏 (53)8.2.2 耐压试验 (53)8.2.3 正向压力损失 (54)8.2.4 开启压力 (54)9 液压原理改进设计 (55)9.1 液压系统现状 (55)9.2 液压系统的改造 (55)9.3 液压系统改造原理图的绘制 (55)10 结论与展望 (57)10.1 结论 (57)10.2 展望 (57)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