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合闸功能及其与继电保护的配合
- 格式:pptx
- 大小:2.02 MB
- 文档页数:21
实验八:三相一次自动重合闸一、实验目的1、掌握三相一次重合闸的基本原理。
2、了解三相一次重合闸与继电保护之间如何配合工作。
二、实验设备及器材1、TQXDB-IB多功能继电保护实验培训系统2、DL-31电流继电器3、DZY-202中间继电器4、JCH-4A型三相一次重合闸装置三、实验原理JCH-4A型三相一次重合闸装置主要用于电力系统二次回路中,作为实现三相一次重合闸的主要元件。
JCH-4A型三相一次重合闸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1。
图中各符号含义如下:HQ——断路器合闸线圈DL1~DL2——断路器的辅助触点TQ——断路器跳闸线圈SJ——时间继电器ZJ——中间继电器⑦⑧③⑥②I ①SJ④ZJSJHQDL1 DL2KM+KM-图1 重合闸用于单侧电源线路的接线示意图1、正常运行处于合闸状态。
在投入前应将重合闸放电(端子3、6短接一次)完毕。
当线路正常运行断路器处于合闸时,对充电回路的电容器充电,此时如果输电线路存在故障,则断路器很快又被切除。
由于电容器充电时间短没有达到门坎电压,中间继电器控制回路不能接通,避免了断路器发生重合闸。
若线路正常,则经15~25s后,电容器充满电,重合闸准备动作。
2、断路器由保护动作或其它原因而跳闸。
此时断路器的辅助触点DL1返回接通,启动时间继电器SJ。
经延时后,接通中间继电器控制电路,ZJ(V)动作后,接通断路器合闸电路(KM+→端子②→SJ1→ZJ(I)→DL2→HQ →KM-),HQ通电后,实现一次重合闸。
由于ZJ(I)的作用,ZJ1能保持直到断路器完成合闸,其辅助触点DL2断开为止。
如果线路上是瞬时故障,则重合闸成功后,电容器自行充电,经15~25s 后,重合闸重新处于准备动作状态。
3、线路上存在永久性故障。
此时经一次重合闸后,断路器第二次跳闸(重合闸不成功),SJ 仍启动,但这段时间小于恢复时间(15~25s ),不能接通控制电路使ZJ (V )动作,因而保证重合闸只动作一次。
考点5:输电线路自动重合闸的作用和要求1、自动重合闸的作用在电力系统中,线路是发生故障最多的元件,故障分为瞬时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两种。
运行经验表明,架空线路故障大多数为瞬时性的,永久性故障一般不到10%。
瞬时故障有雷击过电压引起的绝缘子表面闪络、大风引起短时碰线、线路对树枝放电、鸟害或风筝线索等落在导线上引起短路等。
对瞬时性故障,当故障线路由断路器跳闸与电源断开后,故障点经过去游离,电弧可以熄灭,绝大多数情况下绝缘可以自动恢复,故障随即自动消除,这时如果重新使断路器合闸,往往能够恢复供电,从而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永久性故障有绝缘子击穿或损坏、线路倒杆或断线等引起的故障。
对永久性故障,即使故障线路与电源断开,故障仍然存在,如果重新使断路器合闸,继电保护会再次动作将已合闸的断路器再次跳开,供电不能得到恢复。
线路上发生瞬时性故障时,重合断路器的工作如果由运行人员手动操作进行,则停电时间太长,降低了供电的可靠性和重合闸的成功率,因此在电力系统中广泛采用自动重合闸装置。
线路上发生故障,继电保护动作使断路器跳闸后,使断路器自动合闸的装置称为自动重合闸装置,实际上,自动重合闸装置是将非正常操作断开的断路器按需要自动重新合闸的一种自动装置。
自动重合闸成功次数除以重合闸应该动作的总次数的百分数为重合闸成功率。
运行统计资料表明,线路重合闸成功率很高,约在60%~90%。
线路采用自动重合闸装置后,其作用可归纳如下:1)发生瞬时故障时自动恢复正常供电,提高供电可靠性;2)弥补继电保护选择性不足,纠正各种情况造成的断路器的误跳闸;3)与继电保护配合,在很多情况下能够加速切除故障;4)对双侧电源供电的线路,提高并列运行的稳定性。
但是,当断路器重合闸于永久性故障时,故障电流再次出现,继电保护再次动作跳开断路器切除故障,这一过程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主要有:1)使电力系统以及一些电气设备再次受到故障冲击;2)断路器负担加重,在很短时间内两次切断短路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