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断面单线铁路特长隧道施工通风技术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7
小断面长隧洞TBM施工独头通风技术探讨发布时间:2022-05-09T02:22:51.072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第41卷第1月2期作者:朱浩男[导读] 以台州市朱溪水库工程土建II标为背景,线路总长26.32km,其中详细的介绍了TBM施工段独头朱浩男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辽宁辽阳 111000内容提要以台州市朱溪水库工程土建II标为背景,线路总长26.32km,其中详细的介绍了TBM施工段独头掘进12km的通风系统,计算了风机风量,风压和通风功率,对怎样选取正确的风机型号,风筒直径及每节风筒的长度进行了优化匹配。
关键词小断面长距离 TBM 通风设计1.工程概况本标段为土建Ⅱ标,主要包括输水系统桩号K2+000.000m后的所有土建工程(包括但不限于:采用TBM+钻爆法施工的输水隧洞、调压井、遥岩埋管、三份管桥、长潭跨库管桥、上朱管桥、上朱埋管、长潭埋管、放水阀室等,线路总长26.32km)、TBM设备以及相应的措施项目和其他项目。
其中,TBM施工段洞长15.72 km(桩号:5+697.57~16+844.244段11.15km,17+499.244~22+071.019段4.57km),TBM始发洞430m和中间检修洞段655m(上游55m、下游600m)为钻爆法施工段,中间连接检修段长滩支洞长560m。
TBM掘进至检修洞段贯通后进行风机转场,所以整个通风方案的设计长度为TBM施工段(桩号:5+697.57~16+844.244段)、检修洞段上游和长滩支洞长度之和11.76km,按12km计算。
小断面长距离水工隧道施工难度大,且本工程独头通风距离是国内较长之一,且是长距离断面较小隧洞。
最长通风距离约12km,同时由于隧洞成洞断面小为4m,且考虑机车运行空间,安装风管的剩余空间不足以安装大断面的风管,小断面风管长距离大流量通风又需要高压力的通风机、高强度和低漏风率的风管,因此,为保证施工人员身体健康,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安全有序地开展,施工通风系统至关重要。
小断面隧洞施工技术应用探讨摘要:本文主要结合某小断面隧洞施工实例就小断面隧洞的施工技术的应用做了进一步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小断面;隧洞;施工技术小断面隧洞施工常见于油气管道工程隧道及跨越工程,由于开挖断面小,工作空间有限,在装渣及运输机械配型困难,各个工序施工相互干扰,如开挖支护与二衬施工。
此外,如若遇到地质条件复杂,如富水、高地应力、溶岩等施工难度更要加大,一些隧道多级边坡,陡坡斜井施工长度长,使得小断面隧洞施工技术的应用必须更有针对性。
本文将结合某小断面隧洞施工实例就小断面隧洞的施工技术做进一步的探讨。
一、工程概况隧洞断面Ⅳ、Ⅴ级围岩为3X3.8m的直墙单心圆拱,Ⅵ级围岩为3.0×3.8m 加仰拱的三心圆曲墙断面。
为利用隧道转弯来实现跨越管道补偿,隧道采用折线型平面布置,纵向采用多级斜下坡,进口高出口低,坡度分别为24.9%(14.0°)、0.3%(0.17°)、166%(59°)和0.3%(0.17°)。
隧道穿越处天然气管道设计压力为10Mpa,采用X80直缝埋弧焊钢管,钢管规格:D1016X22.9;石油管道设计压力为14.7MPa,采用X70直缝埋弧焊钢管,钢管规格:D813X28.6。
天然气管道和原油管道并行共用同一隧道,气、油管道同时敷设施工。
隧道围岩等级主要为Ⅳ、Ⅴ、Ⅵ级,各级围岩累计长度及所占比例如表1:隧道围岩统计一览表。
表1隧道围岩统计一览表围岩等级长度/m 所占比例Ⅳ级1029.3 52.5%Ⅴ级502.2 25.6%VI级429.3 21.9%合计1960.8 100%二、主要施工作业对策1、开挖作业由于隧洞断面小,多功能作业平台无法施展,风钻作业考虑两套应对方案:(1)爆后碴堆可供蹬碴打上部眼。
即爆破排烟后,先找顶,然后开始出碴,当出碴约一半时适当修整余碴碴面,开始上半断面支护作业,完成后紧接着打上部炮眼,打完眼再将这一循环的碴出完,然后开始下半断面的支护和打眼作业。
试论引水隧洞小断面长距离的施工通风技术摘要:断面小、距离长是引水隧洞施工的特点,钻爆法、喷锚施工产生的烟尘、运输车辆排出的有害气体,无疑是影响隧洞施工人员及车辆行驶安全的最大隐患。
如何更高效率地排出洞内烟尘及有害气体,保证施工安全,使选择适用的通风方式及设备成为重点。
文章以某水电站引水工程为切入点,就施工通风技术的作业难点,以及具体的通风方案设计,做了细致的探讨研究,期望为各小断面长距离类型引水隧洞施工通风的有效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引水隧洞;小断面;长距离;施工通风技术引言在隧洞施工中,通风技术是隧洞施工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设计通风系统时不仅要考虑如何将新鲜空气送至施工掌子面,还要重点考虑当排出洞内污风时,通风系统应达到的供风能力及受到的阻力和损失。
所以,为了能使通风达到理想效果,就要寻找行之有效的小断面长距离引水隧洞的施工通风技术,以解决相应的工程通风问题,提升整个隧洞工程的建设效率与安全。
因此本文以某一具体引水隧洞工程为示例,对其工程中隧洞施工通风技术的方案设计、实施方法与改进要点做逐一地阐述研究。
1 小断面长距离引水隧洞施工难点1.1 小断面隧洞爆破施工小断面隧洞爆破施工是工程中的难点之一,这主要是由隧洞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决定的。
爆破施工是隧洞掘进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控制不好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后期开展。
如果爆破效果不好或爆破没有达到要求,硬质围岩就会产生坍塌现象,影响后期施工,同时也威胁到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因此,必须要选择合适的爆破方法,保证爆破工程的质量,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1.2 小断面隧洞出碴隧洞出碴是隧洞爆破之后的一道工序,如果隧洞出碴工作没有做好,会影响到后期的施工。
过多的碴堆放在隧洞中占用大量的空间,会影响到其他项目的正常施工。
由于隧洞施工的地质条件不稳定,且隧洞工程的区域较小,因此大型的挖装机无法进入,导致出碴相对困难,如果仅仅依靠人力或者是小型机械则很难在短期内清理完毕。
工 程 技 术74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DOI:10.16661/ki.1672-3791.2017.30.074微探小断面长距离隧洞开挖通风技术余全英(青海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 青海西宁 810001)摘 要:现在我们国家的工程数量在逐渐增多,对于小断面的隧道来说,开挖通风相关技术是重点也是难点。
本文就某一个工程的实际案例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给相关工程的施工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断面隧道 长距离 通风技术中图分类号:U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10(c)-0074-02现在我们国家的工程建设非常多,交通运输业越来越发达,各地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
在对道路的施工中,有一种情况是小断面、长距离隧洞的施工。
众所周知,隧道施工的难度相对来说很大。
在小断面长距离隧道施工里面也有很多技术的难题。
我们国家的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上述工程里面的通风就是非常困难的问题。
在对隧道进行施工的时候,通风的技术难点通常表现在:第一,一般情况下,隧洞的设计断面比较小,大概在1~2m,断面的面积在十几平方米,施工面积不大。
在施工时用到的运输设备的平面面积也是在十几平米,比隧洞的面积小几平米,所以,剩下的空间就很小了。
对于抽风筒和风机的要求比较高,尺寸要足够小,进而通风量也很小。
第二,在隧洞的一头上有特别长的掘金,能够达到2k m。
掘金速度一定的情况下,通风的要求就比较高。
第三,施工完成以后,要把产生的碎渣运输出去,这其中使用的运输设备也会产生烟气,从而延长了通风的时间,给隧道里面的排烟工作增加了任务。
现在国家的工程在不断建设当中,为了保障大多数人的生活需要,水电工程向偏远的地方建设开来,工程所在地的自然环境也非常恶劣。
在偏远的地区出现了一些小型引水式电站,这种水电站里面的引水隧道特别长,有十几公里。
在水电站建设的时候,引水隧道占用了很长的时间。
高原单洞单线特长铁路隧道施工通风流场模拟高原单洞单线特长铁路隧道施工通风流场模拟近年来,高原地区的铁路建设迅速发展,为了满足交通需求,越来越多的特长铁路隧道被修建。
然而,高原地区的气候条件特殊,存在着气候干燥、气压低、氧含量稀少等问题,给铁路隧道施工带来了困难。
特别是施工过程中的通风问题,对工人们的安全和工作效率至关重要。
在高原单洞单线特长铁路隧道的施工中,通风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气候条件,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通风流场模拟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可以评估和优化隧道通风系统的设计。
在模拟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通风系统的布局和参数。
通风系统包括进风和排风设备,其布局需要考虑到高原地区的气候条件和施工要求。
进风口通常设置在隧道的入口处,排风口设置在隧道的出口处或适当的位置,以保证通风的效果。
接下来,需要确定通风风速和风量。
高原地区的气候条件独特,气压较低,氧含量较稀少,通风风速和风量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通过模拟计算,可以确定合适的风速和风量,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通风效果。
通风流场模拟的核心是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数值计算。
模型可以采用流体力学的方法,根据连续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等进行求解。
模型的建立需要考虑到隧道的几何形状、通风设备的布局和参数,以及气候条件的影响。
在模拟过程中,可以通过计算隧道的风速分布和风量分布,评估通风系统的效果。
模拟结果可以提供给工程师参考,以指导通风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同时,模拟还可以通过人员安全、进度和施工效率等方面的评估,为施工提供科学的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高原地区的特殊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可能会对模拟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模拟计算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修正。
同时,模拟结果只能作为参考,需要结合经验和实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综上所述,高原单洞单线特长铁路隧道施工通风流场模拟是解决通风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
通过模拟计算,可以评估和优化通风系统的设计,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小断面单线铁路特长隧道施工通风技术摘要:本文以单线铁路准朔铁路六狼山特长隧道施工通风为例,介绍特长隧道施工分阶段通风研究过程、技术成果及取得的效果,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隧道;通风;阶段;效果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single-track railway railroad six in long tunnel construction ventilation as an example, introduces the super long tunnel construction stages ventilation research process, technology and obtained result,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engineering.Key words: tunnel; ventilation; stage; effect1、工程概况准朔铁路线六狼山隧道位于峙峪车站和六狼山西车站之间,隧道通过该区最高山黑驼山边缘,黑驼山最高高程为2147m,隧道最大埋深为443m,设计单线隧道,起讫里程为改DK20+575~改DK35+750,全长15175m。
其中,隧道进口至改DK23+928.18位于半径1200的右曲线上,从改DK23+928.18至改DK35+304.53隧道位于直线上,从改DK35+304.53至改DK35+650.88隧道位于半径1200的左曲线上,从改DK35+650.88至出口位于直线上。
隧道内线路纵向设计坡度从进口至改DK35+450以14‰的坡度上坡,从改DK35+450至出口以9‰的坡度上坡。
六狼山隧道设5座斜井,斜井总长4650.89m。
斜井均设于线路前进方向右侧,其中1#斜井、4#斜井作为运营期间紧急出口,其它斜井按临时工程设计。
六狼山隧道1#斜井为双车道斜井,斜井设计情况见表1。
小断面长距离引水隧道施工通风技术小断面长距离隧道施工通风中,受多方面因素制约,施工通风难度比较大,效果难以保证。
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设备性能的不断增强,管道通风正在普遍的被用在施工通风过程中。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就引水隧洞小断面长距离的施工通风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为做出科学、合理、经济的通风施工方案提供参考。
标签:小断面长距离隧道;施工通风;通风方案一、前言近年来,我国修建的长大隧道较多,所采用的施工通风方式也多种多样。
如秦岭隧道以管道独头压入式为主,还涉及高地温影响;圆梁山隧道成功采用了射流隧道式通风;乌鞘岭隧道涉及深竖井和长斜井通风;其他隧道主要是斜井辅助坑道通风,如太行山隧道7#斜井采用了主副井通风,包家山隧道模拟了单斜井双正洞新型通风,在建的关角隧道采用新型的斜井中隔板风道式通风,解決了斜井断面小、距离长的难题。
施工通风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从多方面综合考虑,制定出科学、经济的通风方案,合理的选用通风设备,配合严格的现场管理等才能保证通风效果。
本文结合山西省中部引黄工程实践,较详细地介绍了小断面、长距离引水隧洞施工通风除尘方案的确定和实施。
二、工程概况本标段为山西省中部引黄工程施工20标段,施工范围交汾灵支线2#隧洞交33+159.88-交45+152.9,以及交汾灵支线9#-11#施工支洞、回龙渡槽、相应临时工程等。
隧洞为城门洞型,净宽2.5m,净高3.04m,直墙段高2.2m,顶拱中心角135度,半径1.35m。
设计流量为1.30m3/s(调水期流量5.0m3/s),设计水深为0.68m (调水期水深1.81m)。
施工支洞为城门洞型,宽3.65m,高3.2m。
其中9#施工支洞长360m,与交汾灵支线2#隧洞相交于交37+316.21;10#施工支洞长421m,与交汾灵支线2#隧洞相交于交40+928.87;11#施工支洞长471m,与交汾灵支线2#隧洞相交于交44+269.02。
小断面长隧洞通风排尘研究第1章引言地球表面以下是一层很厚的岩石圈,岩石圈不断风化形成了土层。
岩层和土层在自然状态下都是实体,只有在外部条件作用下才能形成空间。
在岩层或土层中天然形成或经人工开发形成的空间称为地下空间;人工采用各种技术开挖出来的空间称为地下建(构)筑空间。
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历史是与其文明史相呼应的,经历了一个自从发到自觉的漫长过程。
而推动这一过程发展的动力是人类的自身发展,人类繁衍和智能的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远古时期〜公元前3000年,人类就利用天然洞穴作为栖身住所,1万年前的“新洞人”、“山顶洞人”居住的就是自然条件较好的天然岩洞;黄河流域,公元前8000〜前3000年的洞穴遗址就有7000 多处,其中住房多为浅穴,在日本、西亚、中东、欧洲、美洲、北非也都发现了古人类居住洞穴。
公元前3000 年〜5世纪,世界进入了铜、铁器时代,劳动工具的进步和生产关系的改变,导致了生产力有很大的发展,从而出现了古埃及、希腊、罗马及古中国的高度文明,人类对地下空间的利用从单纯的居住进入了更广泛的领域。
埃及的金字塔下的墓穴、巴比伦幼发拉底河引水隧道等均为这一时代地下建筑的典范。
我国秦汉时期(公元前221 年~公元前220 年)的陵墓、采矿、军事、地下粮仓等也已具有相当的技术水准和规模。
5世纪〜14世纪,欧洲由于文化低潮,地下空间的发展基本停滞。
这一时期,我国地下建筑的开发多用于陵墓的建造和满足宗教的一些特殊要求,以及用于屯兵和储粮的军事目的。
其中,在洛阳北发现的面积达600m*700m的近200个地下粮仓、河北峰峰建造的军用地道(长约40km)、著名的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石窟和甘肃麦积山和河北邯郸响堂山石窟等,这些石窟岩洞形成了大型的雕刻艺术空间。
近代和现代,欧洲文艺复兴、产业革命的出现,,科学技术开始走在了世界地道前列,地下工程迅速发展。
1613 年的伦敦地下水道;1681年的地中海比斯开湾170m的链接隧道;1863年伦敦的越河隧道和世界上第一条城市地下铁道;1871年穿越阿尔卑斯山链接法、意全长12.8km的公路隧道到了20世纪90 年代末,世界已有70 多个国家和地区80 多个城市修建地下铁道,其中,日本的青函隧道长(53850m)、英法海峡隧道长(500000m)、我国的大瑶山铁路隧道(14295m)、我国第一条海底隧道厦门“东通道” (9000m)等无不表现了地下工程建设的迅猛发展。
引水隧洞小断面长距离的施工通风技术摘要:在进行地下工程实施施工阶段,普遍都会遇到长距离小断面的隧洞通风施工,然而伴随着技术不断的进步,设备性能不断的增强,管道通风正普遍的被用在施工通风中。
基于此,本文就结合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进行入手,对引水隧洞小断面长距离的施工通风技术进行探讨,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引水隧洞;小断面;长距离;通风技术前言:在水电站处修建引水工程,其主要功能能够增强其工程效益,解决入库水量的短缺问题,在整个工程施工中起着主导型的作用就是引水隧洞,其隧洞中长度为12.59千米。
在隧洞的进口处施工总长度为2092.5米,施工方法是钻爆法,对全部断面展开挖掘,用电瓶车作为牵引,进行有轨运输等,进行有轨运行等,最终将顺利的完成小断面长距离隧洞的单面通风。
1 通风施工难度的分析隧道通风施工技术的难点主要在下面两点:第一,隧洞策划断面挖掘的面积小,高×宽是4.93米×4.2米,在洞中用电瓶车作为牵引,进行有轨运输,其中,运输装置的高×宽是1.03米×1.12米,还有部分其他的装置需要安排,能够留下的空间实际上是非常小的,这就使得通风筒以及风机的大小受到限制,也就是通风量受到限制;第二,单口通风需要很长的距离,其中输送的间距应该保持在2000米之上。
掘进的速度以及通风的时间一都要做严格的规定,因此,说这项工程具有很大的技术困难。
2 选择出合适的通风方案2.1 选取通风方案的注意问题第一,按照其隧洞施工策划,分段策划对施工通风效果就更加的明显,其主要是从洞口至泄水洞,泄水洞到下一个标段的集合处应实施单独策划。
第二,针对每个阶段中的通风策划而言,使用管道压人式的方案更好,倘若有需要可以增加局扇。
第三,大直径的风筒被用在长距离的通风过程中更加合适,这主要是因为隧洞的空间有限,而在这个洞中,能够使用的风筒的长度不能超过800毫米。
因为风筒的半径不大,那么就会有较强的阻力,所以风筒的设计就应该将漏风率以及风阻进行控制,这样才能增强通风的能力。
高海拔特长小断面公路隧道快速施工技术研究发布时间:2021-06-04T14:59:04.88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作者:苟涛[导读] 摘要:雀儿山隧道平导净断面尺寸为4m×5m,隧道施工中各个工序因施工空间小难度大进度较慢,通过对出渣施工,二衬施工工序进行合理的穿插配置并优化原有断面设计,与原施工方法及工艺进行对比,加快了小断面隧道施工进度,而且提高了施工效率,达到提前竣工的目的。
中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712000摘要:雀儿山隧道平导净断面尺寸为4m×5m,隧道施工中各个工序因施工空间小难度大进度较慢,通过对出渣施工,二衬施工工序进行合理的穿插配置并优化原有断面设计,与原施工方法及工艺进行对比,加快了小断面隧道施工进度,而且提高了施工效率,达到提前竣工的目的。
关键词:小断面隧道特长公路隧道快速施工高海拔1、工程概况雀儿山隧道是世界第一高海拔超特长公路隧道,隧道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境内。
隧道进口端洞口海拔4300m,出口端洞口海拔为4232m。
主洞长7079m,平导长7108m,平导断面尺寸仅为4m×5m,隧道采用双头掘进,隧址区属典型的高原越岭高寒气候。
主要特征是:热量条件不足,气候寒冷,气温年差较小,日差较大;2、快速施工的改进2.1、开挖出渣施工的改进由中铁一局四公司承建的雀儿山隧道出口端平导设计断面为4.5×5.0m,长3576m,设计出渣采用无轨运输方式进行施工。
综合考虑效率及能力问题,选择ZL40装载机配合12m3自卸车出碴,若采用更小的装载机,会装不起大一些的石头,采用更小的自卸车,会大大降低效率。
而ZL40装载机宽度为2.8m,12m3自卸车宽度为2.4m,再考虑车与洞壁、车与车之间的3个间隙0.2X3=0.6m,则需要的宽度至少为2.8+2.4+0.6=5.8m>4.86m(隧道初支后的底宽),故无法完成装碴作业,经过分析可以看出,只要将曲墙开挖变成直墙开挖后,即可以满足出渣需要。
小断面隧道施工通风技术摘要:结合重庆主城排水工程鸡冠石隧道,介绍城市小断面隧道施工通风技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断面隧道施工通风技术一、工程概况及特点鸡冠石隧道为重庆市主城排水工程的一项控制工程,隧道正洞全长3689米,另有通风斜井、施工通风斜井、进出口竖井等附属工程。
隧道围岩类别为Ⅲ、Ⅳ、Ⅴ类。
1、洞身较长:隧道全长3689米,独头掘进大达到1200米。
2、断面小:开挖支护后断面面积仅为16.4m2。
3、设计出碴通道:进出口为两竖井,进口竖井设计深13米,出口竖井设计深34米,中间设有一通风斜井和一施工斜井。
4、隧道设计坡度小,自然通风气压小。
5、采用无轨运输,增大通风的困难。
6、春天施工,内外温差较小,风向不稳定,造成隧道通风困难。
二、通风要求1、坑道中工人呼吸的氧气含量按体积计不低于20%2、空气中有害气体允许值:CO为30mg/m3,NO2为5mg/m3,CO2为0.5%3、洞内风量需求按每人需供新鲜空气3m3/min计。
内燃机械每kw消耗空气3.9m3/min,洞内风速不小于0.15m/s,不大于6m/s。
三、风机及风管选择1、风量的计算1)、按洞内同时工作最多人数20人计算Q1=3mk=3×20×1.25=75m3其中m为洞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k为风量备用系数,取1.1-1.25。
2)、按最多两台内燃机机械(功率为55kw)同时工作计算:Q2=Q0N=3.9×55×2=429m3Q0为单位功率所需风量指标,拟采用3.8-4.0m3/min.kwN为各种内燃机械设备同时使用总功率。
3)、按最小风速计算:Q3=17×0.15×60=153m3/min4)、按洞内爆破石方稀释炮烟计算Q4=7.8 A.S2.L2 /t=7.8 (45×16.42×9002)/30=556m3/ minA为一次起爆所需炸药量,S为隧道开挖断面积L:隧道通风长度,取最不利为900米t为通风时间取30minQ1+Q2可同时发生,Q3、Q4均为单独计算Qmax= Q4=556m3 /min考虑风阻和百米漏风率,上述供风量再乘以1.2的系数,故洞内需最大供风量为Q总=1.2Q =556×1.2=667m3 /min根据上述计算可知选择风机时其额定供风量应不小于667m3 /min。
小断面长隧洞高效通风排烟技术探讨随着基础设施的建设隧道工程数量的日益增加,特别是水利水电工程的小型隧洞通风尤为困难,如何高效对隧洞内的有害气体与粉尘进行处理,并将新鲜的空气送入掌子面是本文的重要内容。
结合本人实践的情况对其进行探讨,目前在隧洞施工通风中大部分采取的是管道压入式通风,因断面大可采用多台风机同时供给,供给风量特别大,满足洞内施工用风要求,但介于小断面受运输车辆、装运设备高度限制,留给供风排烟的管路的空间非常狭小。
尤其是对于小、长的隧洞施工而言高效的隧洞通风技术是保障施工作业人员的生命线,也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需要结合具体的地质特点制定科学的通风施工技术。
1、小断面长隧洞通风施工的特点因设计及经济性不需要特别大断面,因此小断面长隧洞特点的隧道工程日益增多,小断面长隧洞是指断面面积小于3~10m2,独头开挖长度在1000m以上的隧洞内进行施工的,隧道具有开口小、隧道长的特点,空气量随着隧道长度的增加而不断减少,隧洞通风提出新的挑战和研究。
结合实践工作经验主要有几个难点,一是施工难度大,小断面受工期、机器、技术等的制约和限制,操作面的工序多,干扰大。
例如,既要有钻孔,又要考虑爆破,还要同时考虑运出渣石,清理工作面等。
因受工作面的限制,无法把许多技术程度高、机械化程度高的设备,运进隧洞作业,无疑会降低了施工效率和速度。
例如多臂钻、装载机和运渣汽车等,都无法进洞工作。
二是长距离隧洞条件下的通风。
除了断面小不利于施工之外,隧洞距离长也增加通风难度,影响施工质量、效果和速度,长隧洞小则几百米,长则几千米,在这样的条件下施工,会带来一系列的困难,例如供电、采光、通风、排水、排烟和出渣等。
特别是在爆破之后,烟尘多,如通风不良,会导致烟尘久久不散,严重影响施工,也会带来突出的安全问题。
所以,基于断面小、隧洞长等客观因素,所产生的施工通风技术难点,就显得比较突出。
要高速度、高质量、安全地做好隧洞施工,就必须认真解决施工通风技术问题。
6~10km单线非电气化铁路长隧道运营通风分项研究报告目录1、概述1.1 国内非电气化铁路隧道通风概况1.2国外非电气化铁路隧道通风概况2、非电气化铁路隧道运营通风特征2.1 隧道内风流运动的特点2.2 隧道内风流运动的空气动力学方程2.3 非电气化铁路隧道运营通风的特点及基本要求2.3.1 内燃牵引的运营铁路隧道内有害气体的防治2.3.2 多机内燃牵引的铁路隧道内机车降热要求2.3.3 内燃牵引的铁路隧道内机械通风特点2.3.3 非电化铁路隧道内机械通风的要求2.4 常用的几种通风方式2.4.1 全射流通风2.4.2 洞口风道式通风2.4.2 辅助坑道分段式通风2.5 列车活塞作用及隧道通风所需风量2.5.1 列车活塞作用2.5.2 隧道所需风量3、全射流纵向式通风3.1 射流风机纵向式通风空气动力学特性3.2 不提前通风时全射流纵向式通风计算理论与设计3.3 提前通风时全射流纵向式通风计算理论与设计3.4 射流风机选型3.5全射流纵向式通风时风机在隧道内的布置4. 辅助坑道分段式通风4.1 辅助坑道分段式通风特点和适用范围4.2竖井吸出式纵向通风4.3 竖井吹入式纵向通风4.4竖井送排式纵向通风5. 洞口风道式通风5.1 概述5.2 洞口风道轴流风机和隧道内射流风机联合通风6. 赣龙线蛟洋隧道运营通风设计方案研究1、概述1.1 国内非电气化铁路隧道通风概况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山区铁路的修建日益增多,长隧道不断出现。
由于初期运量和电力设施配套等问题,一般较少采用电力牵引,大都采用内燃牵引。
在内燃机车运行的铁路长隧道中,隧道通风系统是长隧道不可缺少的部分。
若在隧道中不设置运营通风系统,仅靠列车运行时产生的活塞风或自然风很难将机车排出的废气完全从隧道内排出,则列车(尤其是上坡列车)通过隧道后产生的有害气体将使养护人员、乘务人员、旅客有可能受到身体健康的危害,也可能对隧道内各种设备和隧道衬砌造成腐蚀。
单线铁路小断面长大隧道通风技术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大瑞铁路单线隧道传统巷道式通风方式的改进和优化,探索出了一种小断面、单线长大隧道通风技术,实践证明,此通风技术可有效解决长大隧道难以解决的通风难题,同时节约通风成本,经济技术可行。
关键词:小断面;长大隧道;通风;技术研究;1.引言长大隧道通风在隧道施工中至关重要。
通风不良,洞内空气污浊影响洞内施工人员职业健康;洞内环境温度过高,造成机械设备寿命期缩短;洞内能见度降低,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以上问题在小断面长大隧道尤为严重。
传统压入式通风轴流风机布设在隧道洞口,压入新鲜空气至掘进掌子面形成洞内负压排出污浊空气,此种通风方式适用于单洞隧道设计。
对于采用平导与正洞并行,正洞与平导有横通道联通的隧道设计,由于横通道沟通,形成空气正负压风压相互消减,往往随着掘进是深度的加大,通风效果显著降低。
如何解决小断面平导正洞并行单线长大隧道通风问题,是我们工程技术人员必须面对和努力寻求解决的难题。
2 .工程简介新建铁路大瑞线大保段站前Ⅱ标段杉阳隧道,位于云南省永平县境内,设计为单线二级电气化铁路。
隧道设计为正洞与平导并行,平导为Ⅱ线预留线,正洞与平导轴线间距30m,设置横通道沟通平导与正洞,横通道间距400m~500m。
正洞长13.39Km,最小开挖断面50.14㎡,最大开挖段面55.6㎡,衬砌后断面46.14㎡。
平导长13417.78m,最小开挖段面27㎡,最大开挖断面34.5㎡。
该隧道采用两头掘进,每工作面施工长度6695m,平导先于正洞开挖,采用钻爆法施工,出碴、洞内施工资源采用无轨运输方式。
进口为反坡施工,同时因掌子面裂隙水发育,裂隙水对爆破烟尘起到吸收降尘作用,烟尘向外排放顺畅,洞内施工环境相对较好。
出口段为顺坡施工,随着掘进深度加大,施工环境难以满足施工作业环境要求。
3 .传统压入式通风对施工的影响本文在引言部分对平导正洞并行隧道通风效果低的原因已作分析,即随掘进深度加大,横通道的数量增多,采用传统压入式通风效果降低明显,对施工带来诸多影响:一是随着掘进深度的增加,通风效果降低,洞内热量难以及时传送至洞外,温度持续升高,经实测洞内温度最高达52°C,二衬处温度36°C左右。
长距离小断面隧道独头掘进中的施工通风设计胡天国(中铁十八局集团三处)=摘要>长距离小断面隧道独头掘进中的施工通风很重要。
文章结合工程实例,介绍施工通风设计和通风设备选型。
=关键词>隧道长距离小断面施工通风设计1工程概述湖北省清江水布垭左岸灌浆平洞共5条,总长6000m,分别分布在200m、240m、300m、350m、400m高程上,其中300m高程上的支洞平洞全长1600m,独头掘进1200m,开挖断面尺寸为313m@319m。
断面小、距离长,而且采用无轨运输方式,因此通风排烟成为本工程的主要技术难题。
2通风设计211设计参数(1)开挖断面积A=1119m2(2)一次开挖进尺215m(3)一次爆破用药量G=75kg(4)洞内最多作业人数35人(5)爆破后的通风排烟时间t=30min(6)通风管(筒)直径d=016m(7)空气质量密度C=112kg P m3(8)重力加速度g=918m P s2(9)风管(筒)一个接头的漏风率P t=01003 212通风方式与布置通风方式与布置应根据施工方法、设备条件、掘进长度、开挖面积以及污染物质的含量与种类等情况确定。
选择通风方式的一般原则:(1)有轨运输施工的的隧道宜采用吸出式或混合式通风。
(2)无轨运输施工的的隧道宜采用压入式或变换式通风。
(3)有平行导坑施工的隧道宜采用巷道式通风。
(4)自然通风因其影响因素较多,不稳定且不易控制,对长距离掘进的隧道应避免采用。
通风方式的选择应针对污染源的特性,且有利于快速施工。
本隧道的主要污染源为爆破产生的炮烟及内燃机产生的有害气体。
因此,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压入式通风,风管末端距掌子面的距离小于5A,A为隧道开挖断面面积。
213风量计算洞内施工所需通风量应根据洞内同时工作的最多工作人员所需要的空气量、或使同一时间爆破的炸药用量产生的有害气体降低到允许浓度所需的空气量、或使同时在洞内作业的柴油机产生的有害气体稀释到允许浓度所需要的空气量、或满足洞内最小风速要求等条件进行计算确定。
小断面单线铁路特长隧道施工通风技术研究
摘要:本文以单线铁路准朔铁路六狼山特长隧道施工通风为例,介绍特长隧道施工分阶段通风研究过程、技术成果及取得的经济效果与社会效益,通过研究表明,单线铁路特长隧道施工通风技术采取相应的措施后,能为隧道施工阶段通风提高通风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创造经济效益,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隧道;通风;阶段;效果;
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
准朔铁路线六狼山隧道位于峙峪车站和六狼山西车站之间,隧道通过该区最高山黑驼山边缘,黑驼山最高高程为2147m,隧道最大埋深为443m,设计单线隧道,起讫里程为改dk20+575~改dk35+750,全长15175m。
其中,隧道进口至改dk23+928.18位于半径1200的右曲线上,从改dk23+928.18至改dk35+304.53隧道位于直线上,从改dk35+304.53至改dk35+650.88隧道位于半径1200的左曲线上,从改dk35+650.88至出口位于直线上。
隧道内线路纵向设计坡度从进口至改dk35+450以14‰的坡度上坡,从改dk35+450至出口以9‰的坡度上坡。
六狼山隧道设5座斜井,斜井总长4650.89m。
斜井均设于线路前进方向右侧,其中1#斜井、4#斜井作为运营期间紧急出口,其它斜井按临时工程设计。
六狼山隧道1#斜井为双车道斜井,斜井设计情况见下图。
图1隧道任务划分图
2 通风工艺原理
2.1 通风量的计算
需风量的计算分别按运碴车辆功率需风量、排尘需风量、爆破气体排出需风量、工作人员需风量来计算,取最大值,一般来说的,单线隧道主要是运碴车辆功率需风量,也是其最大值。
另外考虑其断面小,设有斜井,风管弯折及过二衬台车变径影响,将其计算需风量放大为1.5~2倍。
①运渣车辆功率,每kw配3m3/min风量,按实际所需车辆计算:q=p×n×w(m3/min)
②排尘需风量计算:q=v×s×l(m3/min)
③隧道一公斤炸药产生有害气体统计(l)
按一次爆破最大炸药用量验算:
工作面风量计算:
2.2 风管阻力的计算
按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计算。
根据通风阻力(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引起的压力损失,选择适当功率的风机设备,以保证将所需新鲜空气送到工作面。
压力损失可用下式表示:
风管是圆断面的,故r=
隧道总风压(h总)
h总=h摩总+h局总+h其他(dapa)
(1)管道摩擦阻力(h摩总)
h摩总= (dapa)
(2)局部阻力
局部性的压力损失,是由于影响风流的各种局部原因所引起的,如风道缩小、扩大、转弯等、局部阻力h局可用下式计算:
h局=(dapa)
(3)其他局部阻力(h其他)
隧道使用风管通风,可考虑其他局部阻力增加5%~10%
当坑道内停放斗车时,每辆局部阻力增加0.5%,如数量斗车同时停放在主风道内,每辆车之间距离不超过1m,可按1辆计算,如超过1m则逐辆增加。
3阶段性通风方法
通风阶段为分初期(第1阶段,一般为斜井部分及进出口直接施工正洞1000m范围之内)、中期(第2阶段,一般为斜井进正洞后800m 及进出口直接施工正洞1000~1500m范围之内)和后期(第3阶段,一般为斜井进正洞后800~2000m及进出口直接施工正洞1500~2000m 范围之内)3个阶段。
隧道洞口150m范围采取自然通风。
第1阶段:采取单机单管压入式通风,即能满足作业面供风需求。
第2阶段:直接施工正洞采取在浅埋段开挖通风竖井;通过斜井施工正洞时,长斜井的情况,在斜井底部增加1套风机往外抽风,加
强斜井回风系统、短斜井的情况,在正洞内二衬台车前,增设1套风机、风管,压入式往远离掌子面送风,加强正洞回风系统。
第3阶段:通过斜井施工正洞,已贯通地段将风机移到正洞,设挡风帘,直接送风、采取在洞口增加1套风机、风管压入式通风。
通过各阶段措施调整,改善通风效果,加快施工进度。
4阶段性通风措施调整
4.1通风分阶段进行,阶段的划分根据隧道的设计及实际通风效果来进行判定。
第1阶段一般为斜井部分及进出口直接施工正洞1000m范围之内。
第2阶段一般为斜井进正洞后800m及进出口直接施工正洞
1000~1500m范围之内。
第3阶段一般为斜井进正洞后800~2000m及进出口直接施工正洞1500~2000m范围之内。
4.2第1阶段通风:
直接使用单机单管压入式通风,不需要采取其他任何措施调整。
一般根据通风计算,配置2×37kw或2×55kw风机1台,直径1.2m 或1.4m的塑料风管。
图2直接施工正洞通风平面布置图
图3 斜井通风平面布置图
4.3第2阶段通风:
直接施工正洞的进、出口地段,一般位于浅埋地段或埋深较浅,可以采用设置1~2个临时通风竖井,并安设抽风机往洞外抽风。
通风
竖井直径为1.2m,另外在竖井内增加1×5kw的轴流风机往洞顶抽风,能更好的排风,加强回风系统。
图4竖井通风平面布置图
通过斜井施工正洞的通风措施:
斜井较短的情况下(1000m):在斜井底部,增设1台风机、风管往洞外抽风,加强斜井内的回风系统。
风机配置为1×55kw风机1台,直径1.2m或1.4m的塑料风管沿斜井全长。
图6 斜井底部增加一套风机抽风平面布置图
4.4第3阶段通风:
通过斜井施工正洞时,隧道内没有工作面贯通,在洞口增加1套风机、风管分别压入式通风,增加通风量,冲销漏风过大的情况。
增加的风机一般配置为2×75kw或2×55kw风机1台,直径1.4m或1.6m的塑料风管。
图7斜井洞口增加风机平面布置图
通过斜井施工正洞,部分工作面如已经贯通的情况下,可将风机从斜井口移到正洞内,增设挡风帘或墙,直线通风,减少斜井处风管弯折造成的风力损耗。
图8风机移到正洞设挡风帘平面布置图
5 气体检测
5.1隧道通风气体浓度的环卫标准:
氧气(o2)不低于20%;
二氧化碳(co2)不得超过0.5%;
一氧化碳(co)不得超过30 mg/m3;
二氧化氮(no2)不得超过5 mg/m3;
瓦斯(ch4)浓度进风流中不得超过1%,总回风道或一翼回风道风流中,不得超过0.75%。
洞内供风量:按每人每分钟供给新鲜空气3m3/min。
风速要求:全断面(包括斜井)开挖时应不小于0.15m/s,坑道内不小于0.25m/s,均不应大于6m/s。
5.2气体检测方法
检测仪器可以采用cd4气体检测仪。
安排专人进行定期检测。
检测高度设在隧道拱部,检测时间分钻眼中、装药时、爆破后30分钟、出碴中,检测位置距离掌子面20m、二衬台车处、正斜相交处、斜井距洞口100m处,通风措施调整后,各洞口要分别在阴雨天与晴天对气体进行检测对比分析,总结经验。
6 取得的效果
六狼山隧道于2008年5月30日开工,前期通风状况一直良好,2010年8月,1#斜井大里程施工到1000m、3#斜井大里程施工800m、4#斜井小里程施工到600m(第2阶段后期)、5#斜井小里程施工到600m 时,均遇到严重通风问题,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1、通风时间长达1个小时左右;
2、正洞粉尘大,能见度低至5m不到;
3、斜井洞内粉尘无法排出,特别是遇到阴雨天气,能见度更低。
通过通风措施调整:在进出口增加通风竖井、1#斜井将风机移到正
洞,并设挡风帘、3#斜井在正洞的二衬台车附近增加1台风机,接30m风管往远离掌子面送风,加强回风系统、4#斜井在洞口增加1套风机风管,同时往洞内送风,加大供风量,冲销漏风、5#斜井在斜井底部增加1套风机风管,往洞外抽风,加强回风系统。
隧道洞内通风得到明显改善,工序间通风时间减少,加快了施工进度。
单机单管压入式通风方式是最经济的通风方式,费用分别为双机单管、三机单管得74%、53%。
施工的后期,通过现场通风措施调整,有效的改善了洞内通风质量,减少了工序间通风时间,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了大量的机械设备租赁费、人员工资及管理等费用。
阶段性通风调整较采用同一种通风方式较为经济,节约了成本。
通过比较节约总共成本约264.8万元。
六狼山隧道经济效益分析比较如下表:
表1 通风方法经济效益分析表
7 结论
特长隧道通风技术在国内是普遍存在的一个技术难题,通过六狼山隧道的现场实践与总结,基本解决了小断面特长隧道施工通风技术难题,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了施工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为以后类似工程施工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