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倾销与中国企业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5
试论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反倾销摘要: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由于国际市场需求快速萎缩,各国企业都面临着争夺国际、国内市场的双重压力。
许多国家为扶持和保护本国产业,防范国际市场萎缩导致的贸易转移,纷纷出台各种贸易保护措施。
这使中国这个世界第三贸易实体和第二大出口国深受其害。
世界各国纷纷对中国进行反倾销贸易,因此,我国企业必须要采取措施保护对外贸易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中国;企业;倾销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4-0083-01反倾销(anti-dumping)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
一般是对倾销的外国商品除征收一般进口税外,再增收附加税,使其不能廉价出售,此种附加税称为“反倾销税”。
一、倾销的特征1、倾销是一种低价销售产品的行为。
这种低价是相对于正常价值而言的,通过这种低价倾销的方式,出口国可以快速占领进口国市场份额,获取高额利润。
同时,进口国的相关工业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倾销是一种人为的低价销售行为。
倾销是由出口商根据不同的市场特点、供求关系而自己强行压低其产品在另一国市场上销售价格的措施。
倾销产品的价格不能客观地反映经济价值,从而,它很可能扰乱进口国的市场经济秩序。
3、倾销是一种不公平贸易的行为。
倾销往往是出口商凭借自己在国内市场上的优势地位而获得在另一国市场的竞争优势。
从而可看出,倾销是出口国的优势企业把自己的优势从本国又扩张到进口国的过程之一,因此,倾销不仅会影响进口国的经济发展,而且还扰乱了国际市场正常竞争秩序。
二、反倾销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分析1、我国企业国际经营策略失误受到我国出口企业产品大多集中在产品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很容易形成过度的竞争;国家鼓励出口的政策产生了负向激励的效果,很多出口企业在出口价格里已经将出口退税等因素考虑进出口成本中去,因而有恃无恐地压低出口价格;出口商会的功能尚未健全,对那些违规的企业不能有效地制约,他国进口商很容易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来压低我国的出口价格。
浅析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措施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反倾销措施。
针对这一问题,我国企业应该如何有效地应对呢?本文将从企业合规意识、产品质量管理、国际市场拓展和相关部门支持等方面进行浅析。
首先,企业应当建立起健全的合规意识。
反倾销措施是国际上保护贸易秩序的手段之一,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国际贸易规则,不得通过倾销等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
只有通过自身合规经营,企业才能避免被他国反倾销措施的打击,确保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企业应该重视产品质量管理。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只有通过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竞争力,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在面对反倾销措施时,高品质的产品往往能更好地脱颖而出,避免受到贸易伙伴的打压。
因此,企业需要加大对产品质量管理的投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此外,企业还应该主动拓展国际市场。
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不应只关注国内市场,而应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分散风险,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通过拓展国际市场,企业可以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性,减少受到反倾销措施的影响。
同时,多元化的市场布局也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利用全球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最后,相关部门在应对反倾销措施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关注企业所面临的反倾销调查情况,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协调国际关系、参与反倾销谈判等方式,为企业争取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权益保障。
同时,相关部门还可以通过国际贸易的调整,帮助企业规避反倾销措施的影响,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梳理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面对反倾销措施,我国企业应该树立合规意识,重视产品质量管理,主动拓展国际市场,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只有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规避反倾销措施的影响,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学院:法学院专业班级:09级3班课题名称从奥康胜诉反倾销案看中国企业反倾销应诉的现状与对策1、本课题的的研究目的和意义:长期以来,,国际社会频繁的反倾销调查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商,是欧盟、美国等征收反倾销税的最大受害者。
而中国企业面对来自外国的反倾销投诉往往应诉不力,致使长期承受反倾销之苦。
通过对中国企业应诉外国反倾销诉讼状况进行研究,分析我国反倾销应诉的障碍和对策,帮助中国企业在反倾销诉讼中取得胜利。
策思考》上海杉达学院商学院 201209本文以我国企业反倾销应诉的核心正常价值和结构价格为切入点,分析了我方面临的中外成本核算的两类差异:中外国情政策不同导致的差异,成本会计制度和方法不同导致的差异。
建议以政府或行业协会出具相关的政策证明文件的形式应对第一类差异,以成本会计账务处理与成本核算“两条腿走路”的形式应对第二类差异。
此文的切入点很新颖,值得借鉴。
(3)魏琦刘亚卓《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日落复审的两则案例及策略分析》兰州理工大学2012.02本文对几个案例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企业联合积极应诉是成功日落的基础;2.行业协会的帮助为成功日落提供了后盾;3.抗争到底是成功日落的支柱;4.积极应对现场核查是成功日落的保证。
日落复审这个专业词汇很新颖。
3、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提纲)和成果形式:1、反倾销概念2、当前我国反倾销面临的形势以及国外反倾销给我国外贸带来的危害3、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特点4、以奥康胜诉反倾销案看我国企业应诉现状5、我国企业应对国外反倾销的对策4、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我国频繁遭受反倾销的原因2.为什么众多的企业对反倾销应诉采取“避让”的态度,即使有时参加应诉也多以失败而告终*5、研究思路、方法和步骤:1.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1)通过文献阅读与资料查找,明确“反倾销”概念,了解反倾销的原因以及当前中国企业应诉现状(2)结合奥康公司胜诉反倾销个案,提出应对外国对华反倾销策略。
我国企业应对国外反倾销的会计策略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加速,我国企业对外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
然而,在对外贸易中,国际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出现了一些国外针对我国企业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等行为,给我国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负担。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企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会计策略来应对国外的反倾销呢?首先,在应对国外反倾销时,我国企业应该合理运用成本会计的原则。
一方面,我国企业应当根据实际经营状况,合理计算产品的成本;另一方面,也需要按照国际通行的财务会计原则,正确填报公司的财务报表,避免虚高或虚低成本的情况发生,从而被外方利用来对我国企业发起反倾销调查。
其次,我国企业还应该积极参与反倾销调查,将自己的财务状况向有关方面进行公示。
企业应该主动披露其成本、销售价格和申诉理由等信息,提高国外有关部门和公众对企业真实财务状况的了解,从而消除一些误解和偏见,减轻反倾销调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三,企业还可以采取调整内部成本结构的方法,降低反倾销的风险。
通过调整企业生产中的内部成本结构,合理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也可以降低产品被反倾销的可能性。
例如对供应商与采购方的成本进行详细分析,判断采购方是否存在倾销行为。
通过内部优化的方式,我国企业可以尽可能地降低自己的成本,同时提高产品品质,进一步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从而应对国外的反倾销调查。
最后,企业还可以与国内政府和外交部门合作,共同应对反倾销行为。
企业可以积极地向政府部门反映情况,争取政府的支持和帮助。
政府在国际贸易问题上有着更广泛的资源和优势,在应对国外反倾销时可以为企业提供更有效的支持和帮助,减轻企业的压力和负担。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应对国外反倾销的会计策略主要包括:合理运用成本会计原则,积极参与调查,调整内部成本结构,与政府和外交部门合作。
通过这些策略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减少国外反倾销对企业的负面影响,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地位,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措施和对策探讨引言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反倾销已成为许多国家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之一。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之一,企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反倾销压力。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措施和对策,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抵御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
反倾销的基本概念和原因反倾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进口商品采取贸易限制措施以应对倾销的行为。
倾销是指出口国以低于市场价格出售商品,从而对进口国的本土产业造成损害。
反倾销措施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倾销的影响,但也容易引发贸易争端。
反倾销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维护本国产业利益:反倾销措施能够防止低价倾销对本国产业造成伤害,维护本国产业的正常运营。
2. 调整贸易失衡:一些国家通过反倾销措施来调整贸易失衡,减少进口商品的数量,以保护本国产业和就业机会。
3. 提高本国产业竞争力:通过反倾销,国家可以限制低价倾销产品的进口,以保障本国产业的竞争优势。
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措施和对策我国企业面临着日益增加的反倾销压力,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应对这一挑战。
1. 加强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企业应加强对目标市场的调研,了解目标市场的经济、政策和法律环境,了解反倾销政策的相关规定和适用条件。
同时,企业还应进行风险评估,对可能面临的反倾销调查和诉讼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
2. 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企业能够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减少对低价倾销的依赖。
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改进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
3. 寻求多元化市场和客户减少对某个市场或客户的依赖,通过拓展多元化市场和客户,降低企业遭受反倾销惩罚的风险。
企业可以寻找新的出口市场或扩大国内市场,在多个市场间分散风险。
4. 合规经营和维权意识企业应加强合规经营的意识,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和法律法规。
当企业面临反倾销调查或措施时,应积极维权,合法合规地应对调查和诉讼程序。
中国企业面临反倾销的现状及应对措施摘要中国入世以来成果辉煌,然而,也成为世贸成员中遭受反倾销投诉最多的国家。
反倾销(Anti-Dumping)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
一般是对倾销的外国商品除征收一般进口税外,再增收附加税,使其不能廉价出售,此种附加税称为“反倾销税”[1]。
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的反倾销制度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欧盟模式,其特征是制定反倾销的专门立法,且立法框架与<1994年反倾销守则>十分相近,设置单轨型的反倾销主管机构:另一种则是美国模式,其特征是反倾销的规定见诸于对外贸易的各项法规之中,设置双轨型的反倾销主管机构。
我国的反倾销制度基本上属于欧盟模式。
据统计,自1979年欧盟对中国糖精和闹钟提起反倾销指控以来,截止2011年12月底,我国出口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821起,涉案金额累计超过几百亿美元,位居全球之冠。
【2】究其原因,其中不乏国际贸易保护、出口秩序混乱、涉案企业不积极应诉等。
这些反倾销事件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弄清楚反华倾销案如此高频的原因,提高反倾销意识,寻找解决办法通过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一起努力,对付这些不正当的国际贸易竞争手段,维护本国和本企业的利益。
关键词:中国企业反倾销现状应对措施Abstract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since brilliant achievement, however, has also become a WTO member of anti-dumping complaints than any other country. Anti dumping ( Anti-Dumping ) refers to the foreign products in the domestic market has taken actions against dumping. In general is the dumping of foreign goods imposed a general import taxes, and taxes, it can not be cheap to sell, such a levy known as the" anti-dumping" [1]. So far, all the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o the anti-dumping system there are two main models: one is the mod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making anti-dumping legislation and legislative framework, and <1994 anti-dumping code is very similar, setting the monorail type anti-dumping institutions: another is the American pattern,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anti dumping rules found in the foreign trade regulations, setting the track type anti-dumping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 China's anti-dumping system basically belongs to the European Union mode.According to statistic, since 1979, the European Union on China saccharin and alarm filed anti-dumping charges since, by the end of 2011at the end of 12, China's export products launched anti-dumping investigations in 821 cases, involving a total of more than tens of billions of dollars,ranked the world. [2] to investigate its reason, including the protec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export order is confused, the enterprise should appeal to not actively etc.. These anti-dumping incident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clarify the anti-China dumping case, so the cause of HF, improve the consciousness of anti-dumping, to find a solution through the government, enterprises, industry associations to work together, against the unfair competition in international trade means, safeguard national and the enterprise benefit.Keyword:China enterprise anti-dumping curr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1 我国出口商品频遭反倾销的现状自加入WTO 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外贸进出口总额快速增长,成为继美国和德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
浅析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措施1. 反倾销措施的背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贸易竞争日益激烈,各国企业为了保护本国产业,采取了各种贸易保护措施。
其中,反倾销措施是一种常见的贸易保护手段。
反倾销是指一个国家企业向另一个国家出口商品时,受到进口国相关部门采取反倾销措施的制约。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大国之一,也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反倾销压力。
2. 反倾销对我国企业的影响2.1 市场准入受限当我国企业面临反倾销调查时,进口国相关部门往往会对这些商品实施限制性措施。
这些限制性措施包括提高关税、限制进口数量、实行配额等手段。
这些措施会导致我国企业在进入该市场时遇到更多障碍。
2.2 品牌形象受损反倾销调查往往会引发媒体关注和公众讨论。
一旦涉及到质量问题或违规行为,企业的品牌形象将受到严重损害。
此外,反倾销调查的过程本身也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使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度降低。
2.3 生产成本上升反倾销调查会导致企业面临更高的成本压力。
一方面,企业需要投入更多资源来应对调查,包括人力、财力等;另一方面,限制性措施会使得原材料和生产成本上升。
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
3. 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措施的策略3.1 加强自身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品牌形象等是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通过加强研发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加强售后服务等方式,能够增强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3.2 多元化市场布局我国企业在面临反倾销压力时,可以通过多元化市场布局来分散风险。
在开拓新市场时应注意选择具备发展潜力和优势资源的国家和地区,以降低反倾销调查的风险。
3.3 积极应对反倾销调查当我国企业面临反倾销调查时,应积极应对,与进口国相关部门和企业进行沟通和合作。
通过参与调查程序、提供相关证据、积极维护自身权益等方式,能够有效地应对反倾销措施。
3.4 寻求相关部门支持我国企业可以通过与相关部门合作,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
相关部门可以提供相关信息、法律援助和贸易谈判等支持,帮助企业克服困难。
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如何应对美国反倾销问题引言美国反倾销措施对我国纺织品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国际贸易存在激烈竞争,美国反倾销行动使得我国纺织品出口面临更多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探讨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在面对美国反倾销问题时的应对策略。
美国反倾销背景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市场之一,其反倾销措施对中国纺织品出口具有重要影响。
美国通过采取反倾销举措,旨在保护本国纺织品产业不受竞争冲击。
这些举措包括对进口纺织品征收高额关税、实施配额限制和技术壁垒等。
应对策略多元化市场纺织品企业在应对美国反倾销问题时,首先应考虑多元化市场策略。
当前,我国纺织品出口主要依赖美国市场,过度依赖单一市场容易受到反倾销措施的影响。
因此,纺织品企业应积极开拓其他市场,如欧洲、东南亚、南美等国家和地区,以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
通过拓展多元化市场,企业可以分散风险,避免受到美国反倾销措施的冲击。
提升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附加值是纺织品企业应对美国反倾销的关键策略之一。
传统的纺织品产品主要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容易被美国低成本产品替代。
因此,企业应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等方式,提升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如功能性纺织品、环保纺织品等,能够提高产品竞争力,减少被美国反倾销措施所影响的可能性。
加强合规管理加强合规管理是纺织品企业应对美国反倾销问题的基础。
企业应确保产品符合美国相关贸易要求,如采用合格原材料、遵循产品标准等。
同时,建立健全的内部合规管理体系,加强对供应链的管理和监控,避免违规行为的发生。
通过合规管理,企业能够提高在美国市场的信誉度,降低美国反倾销行动对企业的影响。
开展国际合作在应对美国反倾销问题时,纺织品企业应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通过与其他国家的纺织品企业合作,共同应对美国反倾销措施。
可以通过联合组织,加强信息交流、合作研发等方式,共同应对美国反倾销的挑战。
此外,纺织品企业还可以借助国际组织和贸易促进机构的平台,寻求政策支持和资源共享,提升自身抵御美国反倾销的能力。
反倾销与中国企业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以每年7%的速度稳定增长,国内市场的消费增长也相应提高,消费需求旺盛,13亿人的巨大消费市场,对世界各国的生产无疑具有极大的市场吸引力,在客观上造成国外产品倾销的动机。同时随着中国正式成为WTO正式成员,在享有WTO赋予我们权利的同时,也承担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降低的义务。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履行入世前的所有承诺,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使越来越多的国外产品进入中国市场,这必使国内不可避免的遭到外国产品冲击。在这些产品中,有些确实是通过正常贸易方式和适当价格出现在国内市场,但也会有些外国公司出于占领中国市场的目的,对中国进行低价倾销,损害中国的民族产业,这时就需要中国拿起反倾销的法律武器,对付这些不正当的国际贸易竞争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贸易。 一、倾销的概念及认定倾销,英文为dumping,根据词典解释为:将国内不需要的货物向国外根据《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94》(GATT1994)第6条的规定:各缔约国认为:用倾销的手段将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办法挤入另一国贸易内,如因此对某一缔约国领土内已建立的某项工业造成重大的损害或产生重大威胁,或者对某一国内工业的新建产生严重阻碍,这种倾销应该受到谴责。倾销的定义第一次在我国法律中出现是在对《外贸易法》中,《外贸易法》第30条规定: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方式进口,并由此对国内已建立的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的威胁,或者对国内建立相关产业造成实质阻碍时,国家可以采取必要措施,消除或者减轻这种损害或者损害的威胁或者阻碍。 我国《反倾销条例》第三条规定,“倾销,是指在正常贸易过程中进口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出口价格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 根据上述条文分析:只有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才构成可以采取反倾销措施的倾销:(1)进口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其正常价值;(2)对国内已建立或建立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损害威胁或实质障碍;(3)倾销与损害存在因果关系。 (一)倾销事实的确定根据《关于实施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6条的协定》(以下简称《WTO反倾销协定》)第2条的规定:“就本协定而言,如一产品自一国出口至另一国的出口价格低于在正常贸易过程中出口国供消费的同类产品的可比价格,即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的商业,则该产品被视为倾销。”可以分为三个步骤:(1)确定出口产品的正常价值;(2)确定出口产品的出口价格;(3)合理比较正常价值与出口价格。 进口产品的正常价值,应当区别不同情况,按照下列方法确定:1.进口产品的同类产品,在出口国(地区)国内市场的正常贸易过程中有可比价格的,以该可比价格为正常价值;2.进口产品的同类产品,在出口国(地区)国内市场的正常贸易过程中没有销售的,或者该同类产品的价格、数量不能据以进行公平比较的,以该同类产品出口到一个适当第三国(地区)的可比价格或者以该同类产品在原产国(地区)的生产成本加合理费用、利润,为正常价值。 进口产品不直接来自原产国(地区)的,按照前款第(一)项规定确定正常价值;但是,在产品仅通过出口国(地区)转运、产品在出口国(地区)无生产或者在出口国(地区)中不存在可比价格等情形下,可以以该同类产品在原产国(地区)的价格为正常价值。进口产品的出口价格,应当区别不同情况,按照下列方法确定:1.进口产品有实际支付或者应当支付的价格的,以该价格为出口价格;2.进口产品没有出口价格或者其价格不可靠的,以根据该进口产品首次转售给独立购买人的价格推定的价格为出口价格;但是,该进口产品未转售给独立购买人或者未按进口时的状态转售的,可以以外经贸部根据合理基础推定的价格为出口价格。进口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其正常价值的幅度,为倾销幅度。 (二)损害的确定:根据《WTO反倾销协定》第3条的规定:就GATT1994第6条而言,对损害的确定应依据肯定性证据,并应包括对下述内容的客观审查:(a)倾销进口产品的数量和倾销进口产品对国内市场同类产品价格的影响,及(b)这些进口产品随之对此类产品国内生产者产生的影响。我国《反倾销条例》第7条的规定:损害,是指倾销对已经建立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威胁,或者对建立国内产业造成实质阻碍。在确定倾销对国内产业造成的损害时,应当审查下列事项:1.倾销进口产品的数量,包括倾销进口产品的绝对数量或者相对于国内同类产品生产或者消费的数量是否大量增加,或者倾销进口产品大量增加的可能性;2.倾销进口产品的价格,包括倾销进口产品的价格削减或者对国内同类产品的价格产生大幅度抑制、压低等影响;3.倾销进口产品对国内产业的相关经济因素和指标的影响;4.倾销进口产品的出口国(地区)、原产国(地区)的生产能力、出口能力,被调查产品的库存情况;5.造成国内产业损害的其他因素。 对实质损害威胁的确定,应当依据事实,不得仅依据指控、推测或者极小的可能性。 在确定倾销对国内产业造成的损害时,应当依据肯定性证据,不得将造成损害的非倾销因素归因于倾销。 (三)倾销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按照《反倾销协定》的规定,进口产品被征收反倾销税,不仅要证明该产品存在着倾销以及进口国国内产业存在着损害,而且还要证明上述倾销与损害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即证明进口国国内相同或类似产品,产业的损害是由于进口产品的倾销造成的。 《反倾销协议》第3条规定:倾销进口产品引起的本协议所指的损害必须得到事实证明。可能同时会有损害进口国产业的其他因素,由于其他因素引起的损害不能归咎于倾销进口产品。 进口国有关当局在考虑该国相同或类似产品国内产业是否受到损害时,除了考虑进口产品倾销因素外,还应考虑许多其他因素,如未以倾销价格的进口产品的数量和价格,需求和消费模式的变化,劳资纠纷争议,国内产业的出口实绩和生产率,限制性贸易做法,技术的发展以及公平价格的进口产品的数量等.但是,有关当局在决定损害与倾销的因素关系时,并不一定企图倾销的进口产品是造成损害的主要原因,而是只要证明倾销的进口产品是造成损害的一个原因,即可以认为它们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二、中国在应对反倾销时的问题 (一)需要增强反倾销意识外国产品在华倾销由来已久,但没有引起我们应有的重视,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对倾销和反倾销在思想认识上存在错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是对倾销及其危害性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国外产品对中国大规模低价销售的目的不是为了给中国老百姓带来实惠,而是为了挤垮中国同类产品的生产,消灭与其竞争的中国民族工业,占领中国市场,已图获取最终超额利润。 2.内对反倾销存在着一些错误认识,主要是表现在以下方面:(1)。国内遭受外国商品倾销危害的认为反倾销虽然能够保护自己的利益,但同时也保护了国内同行的,而反倾销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
、物力,却要本单独承担,对反倾销消极等待,指望别的反倾销,自己搭便车(2)。国内消费者认为,一旦采取反倾销措施,自己便买不到廉价的洋货,对反倾销持反对态度 (二)反倾销不是生产力落后的保护伞我们不能一味指责外国产品对我国的倾销,应当注意到我国产业自身存在的严重缺陷,生产力落后,产业组织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下。即产业竞争力不强。诉诸于反倾销法,并成功地得到反倾销保护,然而这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国家的反倾销措施,可以使这些暂时得到一个恢复的机会。但是,如果我们的不能励精图治,卧薪尝胆地苦干几年,最终还是要在外国同类产业的竞争下跨掉。应当牢记,反倾销不是永远的有力武器,更不能成为落后的保护伞。如果一个国家的某个产业,要始终在保护中生存,那么,这个产业就永远也不能成长起来,就永远无法形成自己的竞争力。所以反倾销只能是暂时的保护措施。 (三)需要建立自身的预警机制如果一个自身没有很好的预警机制,就不可能在第一时间得到自己“已经或正在遭受倾销”。在产品销售量下降之前的前三年产量一直平稳上升,但在此销售年度或由于非的原因造成产量突然下降,同时国外的同类产品销售却持续上升,或由于国外产品的迅速进入市场,而使本的产品占有率下降速度较快,严重影响了本的销售,销售量下降。这时就需要自身的预警机制发挥作用,展开调查。 (四)加强与反倾销调查部门的多与调查部门,能够更详细了解进行反倾销的具体实务,再提起反倾销诉讼后更有胜诉的把握,最好到商务部的反倾销调查局和国家经贸委产业调查局进行咨询和沟通,以便更好地做好各种准备工作,确定反倾销策略,组织好各种材料,以及其他准备工作。 (五)加强与本行业协会或商会的沟通和按照《反倾销条例》的规定:一个要想提起反倾销申诉,必须具有一定的资格。如第13条:国内产业或者代表国内产业的自然人、法人或者有关组织(以下统称申请人),可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向外经贸部提出反倾销调查的书面申请。第17条:在表示支持申请或者反对申请的国内产业中,支持者的产量占支持者和反对者的总产量的50%以上的,应当认定申请是由国内产业或者代表国内产业提出,可以启动反倾销调查;但是,表示支持申请的国内生产者的产量不足国内同类产品总产量的25%的,不得启动反倾销调查。从上述条文可以看出:要想启动反倾销调查,申请人在国内产业中的产量占支持者和反对者的总产量的50%以上的,应当认定申请是由国内产业或者代表国内产业提出,可以启动反倾销调查或国内生产者的产量必须占国内同类产品总产量的25%,才可以启动反倾销调查。要想聚集这么多的生产者,就必须依靠本行业协会或商会的力量,促使国内生产者达成共识,一同申诉启动反倾销调查。这时需要防止被调查的国外利用给国内许愿、提供技术支持、共同投资等手段来破坏调查。 (六)需要组成一个申诉小组来负责申诉要提起反倾销申诉,必须要组成一个申诉小组来完成相应的申诉程序。小组成员应当包括:一名律师,一名会计师,一名熟悉本行业的申诉的代表和秘书。 律师协助完成相应的法律程序,他必须经验丰富,除了熟悉一般的法律知识外,还要熟悉有关的反倾销专业法律及反倾销国内立法和国际立法,如:WTO的《反倾销协议》,我国的《对外贸易法》和《反倾销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最好代理过国内的反倾销诉讼,有进行反倾销的经验,这样,才能为我方胜诉打好基础。 会计师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律师完成搜集证据的任务。做好申诉时出口价格、正常价值、价格的调整、数据计算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