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力资源会计现状及其应用(一)
- 格式:docx
- 大小:12.90 KB
- 文档页数:2
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企业运用中存在的问题的及建议人力资源会计是企业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涉及到员工薪酬、福利、培训等方面的核心内容。
在我国企业的运用中,人力资源会计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及时加以解决和改进。
本文将从人力资源会计的定义、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方面展开探讨。
首先,人力资源会计是指通过对员工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和记录,以支持企业决策、评估人力资源投入产出比、提高员工绩效等目的的一种会计管理方法。
在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人力资源会计则是评估和管理这种核心竞争力的工具之一。
然而,在我国企业的运用中,人力资源会计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目前许多企业对人力资源会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往往将其看作是一项简单的记录工作,缺乏对其战略性作用的认识。
这导致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缺乏科学性和战略性,难以有效利用人力资源优势。
其次,由于人力资源信息的内容复杂、数据量大,许多企业在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方面存在困难,导致人力资源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受到影响。
再次,当前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会计标准和方法相对滞后,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难以满足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国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企业领导应提高对人力资源会计的重视程度,将其纳入企业战略规划中,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其次,企业应加强对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效率,确保人力资源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再次,我国应积极吸收国际先进的人力资源会计理念和方法,将其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推动人力资源会计标准和方法的更新和完善。
梳理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企业的运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及时加以解决和改进。
通过对人力资源会计的认真研究和改进,可以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希望我国企业能够重视人力资源会计,不断完善和提升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为我国企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人力资源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杨磊河南省工业设计学校【摘要】无论从国家宏观管理层面,还是从行业发展层面以及企业内部经营控制层面,人力资源会计都体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
然而,从目前来看,我国大量的企业还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力资源利用率相当低,这就导致人力资源在实践中没有得到较好的应用。
本文分析了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的现状与问题,进而提出加强人力资源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对策。
【关键词】人力资源会计现状问题一、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的总体现状目前,我国正处于向国内介绍和引进人力资源会计的阶段,虽然现在还没有企业完全实行人力资源会计,但许多企业已在人力资源会计的某一些方面进行实践。
其一,对于我国一些企业管理较为落后的传统公司而言,许多企业都实行了职工绩效工资的方案,职工除获得基本工资外,如果实现了盈利或者创造了业绩,还会获得一些与之挂钩的“效益工资”。
本文认为。
对于上述这种职工参与分配企业利润的情况,是人力资源权益会计实行的先行方式,之所以仅仅称之为先行方式,是因为劳动者享有的权益只是分享利润这一点,对于企业的决策权、控制权和管理权等等都无从体现,但无论如何,这表明企业已经开始真正重视职工的“主人翁”地位。
其二,对于我国一些企业管理较为先进上市公司而言,也开始推行目前西方流行的“股票期权”计划和“员工持股”方案,本文认为,这实际上也是对劳动者权益的认可,不过其形式仍局限于拿出一部分原属于物质资本家的股权分给员工,而不是直接确认人力资源所有者投入企业的人力资产。
其三,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也被企业有意识无意识地应用,资料表明,某产权评估机构对杭州中泰合资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根宝进行评估,认为他的价值为1亿多元;2003年,一家知识产权评估机构评估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的无形资产价值高达1000多亿元等。
这些例子是人力资源价值会计货币性计量的一个计量应用,但还没有像传统会计那样进行会计信息反映。
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研发和应用论文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研发和应用论文一、研究人力资源会计的意义人力资源会计是会计学中的一个崭新的分支,虽然理论研究已经趋于成熟,但其实践应用相对滞后,严重地阻碍了人力资源会计在企业中的正常实施。
人力资源会计是通过会计核算的方法将人力资源的经济效果和价值活动等变动信息情况如实地反映给信息需求者,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有效地监管、决策判断提供着有力的依据。
首先,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大大促进了经济增长。
通过人力资源会计报告,可以清晰地反映出企业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状况,引起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重视,通过采取宏观调控的措施,科学的配置、开发,提升人力资源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
其次,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有利于企业资源的合理分配。
在知识经济发展的今天,企业的生存能力,取决于市场的认可。
由于企业有了人才,企业才具备竞争能力,才能立足于市场之中。
因此,企业通过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的反映,调整对人力资源的投入与产出比率,优化资源的配置,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主观能动作用,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最后,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发展与完善,更加丰富了会计学科的内容。
理论的研究最终要服务于实践,人力资源的应用为理论研究与创新起到推进作用,同时对市场经济与高科技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的现状目前,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已具备一定的雏形,也有部分企业也开始着手这方面的应用尝试。
例如,作为中国首例开展人力资源会计尝试性应用的公司-深圳华为、山西大同秦嘉实业等一些实力型的公司,通过实践操作,不仅对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了充分地肯定,也体现出人力资源会计对促进企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尽管如此,人力资源的应用始终仍然是处于应用中的探索阶段。
人力资源在计量方法上也存在差异。
在实际应用中最大的障碍就是缺乏统一的计量方法,导致无法准确地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其原因:一是,计量对象具有特殊性,主观能动性强、社会意识等不确定性因素复杂,企业不能够完全地控制与支配,计量信息无法准确地反映。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使用现状与改善对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指将企业的内部工作人员当作一种流动的资源来进行管理,企业的员工被当作企业的一项资源,由企业的管理人员来对其进行分配和管理,以使其效用得到最大的发挥,创造更多的价值,促进企业的发展。
但企业的利润率实际上是通过对企业的投入和产出进行计算得出的,因此,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得到获取更多的利益,需要将人力资源作为相应的资源来算入会计之中,并对其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一、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概述1.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概念人力资源指的是企业中所有的工作人员,包括企业各个部门的员工。
而成本会计是指使用会计的计算方式来将这些人力资源计入到企业的投入中,计算出相应的价值,并对其想对应的企业的效益等作出统计,从而计算出企业的成本。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最初起源于美国,是在美国会计学会上被提出的,有关学者认为,成本会计是用于确定人力资源数据的重要方法,其目的是为企业和相关的信息需求者提供更多有效的信息和数据。
我国目前各界对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理解并不统一,存在着一定的分歧。
但总的来说,所有对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定义都是围绕三个方面,即将人才作为企业的成本、对人力资源进行评价、以及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信息。
从以上可以看出,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实际上就是指将企业的人才作为成本的一部分,并运用会计的方法对其进行计算,评估其价值,为企业提供所需的数据。
2.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工作内容人力资源的成本会计工作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人力资源的成本进行确认,分析企业中人力资源成本的范畴,并根据人力资源成本来进行分类。
二是对人力资源的成本进行计量,也就是分析已经确认在人力资源成本中的结构和数量等。
三是计算人力资源成本的价值,将确认的人力资源进行详细的计算结果上报给相关的管理部门,使企业的经营者更好的管理企业的各类资源。
因此,企业要注意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确定工作的重要性。
论我国人力资源会计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其中,对于人力资源会计方面的研究是我们所不能轻视的。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也开始从工业经济时代逐步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蓬勃兴起带来了会计理论开发的巨大突破,由此产生了人力资源会计这一新型的会计分支。
人力资源会计为信息需要者提供所需信息,尤其是人力资源会计提供出的较为准确的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信息,将使企业经营者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趋势,因此,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的重要性在不断增强。
研究人力资源会计的目的在于达到人力资本理论与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在企业层面上的有机融合,从而更好的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本文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人力资源会计若干问题,希望能够对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经济;市场竞争1.人力资源会计的概述1.1人力资源会计的概念人力资源会计是在运用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原理基础上,与人力资源管理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所形成的一类专门会计学科,是对组织的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的一种程序和方法,是会计学科发展的一个全新领域。
美国著名人力资源会计学家埃里克·弗兰霍尔茨提出“人力资源会计是把人的成本和价值作为组织的资源进行计量和报告”,它明确指出,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是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内容,而且必须是组织的资源。
1.2人力资源会计在现代化企业中的重要作用首先,人力资源会计能够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信息。
人力资源是现代化企业的重要资源,如果不能正确地衡量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不能对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投资和收益情况进行客观的反映,就无法合理、高效地开展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
人力资源会计所提供的信息,能偶促使企业管理当局对人力资源投资的重视,进行合理的经营管理决策,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生存和发展。
其次,人力资源会计帮助正确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传统的会计将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支出同等的看作是成本,因此在企业的人力资源投资比较多时企业会表现出比较低的会计收益;而在大量消耗前期的人力资源投资时却表现为比较高的会计收益。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专业:系级班: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 职称:摘要21世纪是知识更新迅速的时代,也是知识经济爆发的时代!人力资源成为企业最重视的资源,人力资源会计也随着不断发展。
本文从人力资源会计产生的历史背景出发,分为三个部分介绍人力资源会计。
第一部分介绍人力资源的相关理论,其中包括人力资源会计产生的背景,定义以及我国建立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
第二部分介绍人力资源会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针对第二部分当中人力资源会计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模式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 human resources become enterprise resources which attached the greatest importance. As the same time,the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also continue to develop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creation start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describe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The first part describes relevant theory of human resources, including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background, defining and establishing the necessity of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The second section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problems. The third part against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total, the problems of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formulate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Key words :human resource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measure mode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前言 (5)一、人力资源会计概论 (6)(一)人力资源会计产生的历史背景 (6)(二)人力资源会计的定义 (6)(三)我国建立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 (7)二、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9)(一)人力资源会计发展现状 (9)(二)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9)三、人力资源会计的模式及其选择 (12)(一)当前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模式 (12)(二)我国人力资源会计模式选择 (13)四、解决我国人力资源会计问题的对策建议 (16)(一)完善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环境 (16)(二)发展完善人力资源市场明确人力资源成本内涵 (16)(三)转变观念建立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模式 (16)(四)明确劳动者权益 (17)(五)重视人力资源投资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18)(六)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加大人力资源会计实施范围 (18)结论 (19)注释 (20)参考文献 (21)致谢 (23)前言人力资源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得到历史的见证,它是一种无限开发的资源,创造利润的资源,竞争制胜的资源。
浅谈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分析现状[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也日渐突出,其中对于人力资源会计方面的研究也是不容轻视的。
本文主要介绍了人力资源会计的概念、产生的背景、产生的过程以及作用,又简要回顾和介绍了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现状。
本文的分析对企业管理人员了解和应用人力资源会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现状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已从工业经济时代逐步迈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因此,也开始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其中人力资源竞争已成为最为重要的竞争了。
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已是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
目前,我国正处于向国内介绍和引进人力资源会计的阶段,理论界对此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状态,实务中更没有得到应用,但已认识到在我国企业中建立健全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对它的研究兴趣日渐浓厚,研究也正在不断深入。
一、人力资源会计简介人力资源会计(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主要是计量人力资源、提供人力资源信息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
人力资源是能够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具有体力和智力劳动能力的人的总称。
我国对于人力资源研究的起步比较晚,到20世纪80年代后才逐步开始研究,研究水平相对而言也较低。
对于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涉及到会计以及其他跨学科领域的方法。
(一) 人力资源会计的产生背景及发展过程人力资源会计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开始逐步向中国引入,对于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的投资也日益引起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也日渐科学化、系统化,因此,要求企业财务部门提供比较真实可靠的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信息。
现阶段,以人力资源为主的第三产业已成为现代产业的重要支柱,其中人力资源是支持第三产业增长的重要引擎。
人力资源会计的产生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人力资源基本概念的产生。
1960年美国经济学会会长西奥多・W・舒尔茨阐述了关于人力资本的观点,并且明确提出了当今人力资本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
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论文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论文知识经济的框架和内容已经形成,二十一世纪注定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不仅改变个体的运用,也在以企业为集群的利益共同体下,以人为主体,从各方面推进生产力的发展。
在知识经济体中掌权的是企业的人力,把知识转变成生产力的催化剂也是人,所以说人就是知识经济中最具灵活性和重要性的代表。
准确的来说,人力资源会计是知识经济诉求的产物,它是一种组织和计算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的会计程序和方法。
在这个新的领域中,它与人力资源管理、传统会计学相互融合并形成具有“同一性”和独特性特点的会计学知识,而知识经济的到来则为其发展创造了契机。
一、人力资源会计的历史契机1、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属性究其本质来说,人力资源是可以被实际控制的,假设劳动者已经和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建立了雇佣关系,那么企业通过支付劳动者报酬的方式来获得对原属于劳动者的劳动资源的控制权,那么就说企业获得了这个劳动力的使用权。
所以说人力资源可以通过货币来加以计量,而花费的货币则可以反映在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招聘、管理、福利、培训、工作等相关的支出。
但同时人力资源也是可以为企业带来各种可预见性的经济收益,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时代下,生产的核心毫无疑问是知识,而企业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收益则是通过人力资源会计的流程和方法来计算或者预期的。
人力资源是忽略劳动者本身前提下对企业劳动力的反映,而通过合理的人力资源会计,必然可以为企业带来可预见性结合着不可预见性的巨大收益。
2、人力资源会计的时代契机人力资源会计是会计学研究史上的新的方向,它与人力资源管理、传统会计学“交相辉映”并形成独具特色的会计学知识。
在知识经济到来的今天,其存在的时代性和特殊性将共同为其发展创造契机。
作为一个会计学的新方向,它有鉴别和计量人力资源数据的程序和方法,并用一定的信息整合,将其重要信息提供给企业相关人员使用。
从严格意义上讲,人力资源其实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劳动者能力的总和,它是可以被企业所控制的,也能为企业带来显而易见的经济利益。
人力资源会计体系研究论文|人力资源会计现状论文摘要: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球经济竞争已从物质资源竞争向人力资源竞争转变,开发、利用与管理人力资源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个企业是否具备竞争力与发展前景,不仅受经营规模的影响,更离不开丰富的人力资源。
如将人力资源归于企业资产,通过会计方式确认、计量与报告人力资源情况,可满足企业管理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对企业信息的要求,这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要条。
通过对人力资源会计实施的必要性、人力资源会计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人力资源会计;账户设置;账务处理;会计信息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将成为全部财富创造的最基本要求。
“成功的组织都有积极的人不足为奇,人力资源才是一个公司真正能拥有的最有价值的资源。
”自1964年美国密歇根大学赫曼森将“人力资源会计”这一概念首次提出后,经大量学者、专家的不懈研究,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体系现阶段已较为完善。
人力资源会计是指在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原理充分运用的前提下,和人力资源管理学互相结合、渗透的会计学科。
是计量、报告组织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的一种程序、方法,是会计学科发展的重要领域。
现阶段,人力资源会计体系还不完善,在对国外先进经验充分吸收的前提下,需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会计体系。
一、我国实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一)有利于向使用者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决策信息根据人力资源会计提供的信息,现代企业可对人力成本节约与人力投资之间的问题进行有效处理。
并按照人力资源价值改变信息,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决策。
(二)有利于避免经济组织短期行为现行会计体系无法将人力资源信息提供给管理者,导致管理者对人力资源投资重视程度不足,致使企业选取培训费用降低的方式减少成本的短期行为,但这将严重危及企业长远健康发展。
(三)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极为有利企业人力资源投资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及全员素质水平提升具有关键作用。
[键入文字]
人力资源管理:浅谈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的应用
【摘要】小编为你提供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浅谈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的应用论文,大家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写出论文。
摘要
本文以西奥多?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为指导,首先对人力资源会计的涵义进行分析,说明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和现状,论述了在我国建立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
然后,从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人力资源投资会计、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人力资源权益会计四个方面阐述了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的运用。
最后分析了人力资源会计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人力资本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人力资源投资会计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人力资源权益会计
正文
一、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的现状和建立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
1。
对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现状的思考【摘要】近几年关于人力资源价值的确认、计量、归属报告等相关探讨的文章层出不穷,但在实践应用中,人力资源会计尚处于起步阶段。
本文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的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分析了目前应用不足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人力资源会计在国外的历史已有40年,在国内也有了20年的发展历程。
在我国目前,除了极少数企业,例如华为公司,中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等,在试验应用人力资源会计外,其他大多数企业还没有这方面的意向,很多企业甚至没有听说过人力资源会计。
这些企业的领导人和财会工作人员不仅重视财务会计,而且非常重视管理会计,与之相比,人力资源会计明显遭受冷遇,基本上形成了理论界一头热的局面。
为此,有必要探析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的现状,将有益的做法加以推行。
一、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现状的案例分析(一)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该公司成立于1988年,从事通信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员工中近85%具有大学本科以上的学历,华为公司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0%作为科研投入。
为更好地发挥和利用本地人力资源,公司相继在北京、上海、南京成立研究所后,又在西安、成都、杭州等城市筹建成立研究所。
华为公司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实践做法是把人力资源定为知识资本,确定人力资本增值的目标优先于财务资本增值的目标,认为知识只有资本化才能形成公司发展的原始动力。
据此设计的分配原则是,对知识劳动既给予记入成本费用的工资、奖金、福利等形式的报酬,又给予股权形式的报酬,使员工能参与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
华为对股权的分配依据是可持续贡献、突出才能、品德和所承担的风险,分配的重点是公司的核心层、中间层和优秀员工。
考虑到共同奋斗者的利益,对股权实行动态的调节,解决了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问题。
在人力资源会计的具体核算上,公司采用“双轨制”编制知识资本汇总表和购股权动态表,并使用货币与非货币两种尺度进行计量。
货币计量采用收益模型和成本模型。
人力资源会计在企业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知识经济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判断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未来的获利能力以及良好资金状况的依据已不是其财务资本的多少,而是一个企业能否拥有优质的人力资源,而人力资源会计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本文将从人力资源会计的重要性出发,重点探讨其在企业应用中的问题并积极探索应对之策。
关键词:人力资源会计成本计量信息披露一、人力资源会计相关概念及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一)概念人力资源会计是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会计相关知识在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基础上相互联系、相互结合产生的一种新兴会计的分支学科。
通过会计核算的方法确认、计量和报告人力资源成本和人力资源价值[1]。
它将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转换为更为直观的数字形式,使企业的经营状况更加清楚明了,有利于企业管理层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二)重要性1.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传统的财务报表将人力资源投资作为费用处理,使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数据失真。
企业可能会低估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和重置人员所发生的成本,进而使得企业管理层做出错误的决策。
而人力资源会计将人力资源看作一项重要的资产并计量其价值,那么在制定财务报表时将会在资产负债表中披露人力资源的有关信息,能够更加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状况[2]。
2.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企业需要加强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进而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
目前,大多数企业使用传统的方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这种方法不利于突出高级人才在企业中的积极作用。
将人力资源会计与管理会计相结合应用到企业管理中,可以使企业管理者更加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进一步关注员工的整体素质,促进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发展。
3.有利于建设人力资源会计专业团队我国的人力资源会计开始较晚,发展较慢,缺少人力资源会计相关的专业人才队伍。
而企业应用人力资源会计需要有一定的人力资源会计专业人才,这样可以促使企业尽快培养人力资源会计方面的高质量人才,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壮大规模、提升市场地位奠定基础。
论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现状及发展唐志富(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66)【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跨国公司的发展壮大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很大的发展压力,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
要想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取得竞争优势,关键在加强对于人力资源的会计管理。
要求企业中的管理者重视人力资源的会计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不能把人当做被动的生产工具,要注重发挥优秀人才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现状;发展一、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随着社会发展理念的变化,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地位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传统会计模式中,人力资源属于企业生产成本的一部分。
现在,人力资源已然成为企业资产的一部分,而且人力资源会计为人力资源的计量提供了确切的标准,这对于企业充分发挥人力资产的价值具有积极意义。
对于企业来说,应用人力资源会计,加强人资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客观需要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结构配置,充分发挥职工的个人价值,就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性策略。
有些企业并没有认识到劳动者的价值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以剥削员工作为盈利的一种方式,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对于提高企业对于职工价值认知极为关键,同时能够有效保护劳动者的权益,让职工的个人价值能够得到企业的认可,并且获得相应的酬劳。
(二)第三方产业发展的需求第三方产业是服务型产业,主要产品就是人力资源的劳务输出,正确衡量人力资源价值,对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对于这一类企业来说,加大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力度,正确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将之作为一种产品经营好,正视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影响,做好人才招聘工作,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记录人力资源的相关信息,对企业的人力资源到现实资产转化的过程进行优化,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人才优化体系。
(三)经济外交发展的要求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范围不断扩大,人力资源流通变得更为普遍,大量海外优秀人才被我国高端企业引进,我国的优秀人才尤其是科研型人才也被国外吸收在保证人才流通均衡性的层面上,人力资源会计有极为重要的应用价值。
论人力资源会计现状及其应用(一)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日益突出。
与此同时,人力资源会计也日益受到会计界的重视。
先阐述了人力资源会计的现状,然后论述了应用和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及可能性以及如何在我国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关键词:人力资源会计;人力资源理论;人力资源会计制度
1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现状
我国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人力资源会计的。
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发展速度相对迟缓。
在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运用中存在着人力资源的计量及其资本化,人力资源的折旧及其分期、人力资源的权益分派以及人力资源在报表上列示等四大难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人力资源会计信息不能满足公认会计原则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影响了企业管理者应用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的积极性,人力资源会计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了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系统的完善和人力资源会计在实务中的应用。
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的研究具有探索性和超前性,在国际上尚未形成定论,在国内更是因为触及了经济改革,尤其是国企改革的症结——个人产权问题,因而在实践上步履维艰。
目前,国内会计界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看法不一,分歧较大。
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应尽快设计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源会计制度,在具体的财务会计报表中计量和报告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目前尚不宜将人力资源会计纳入现行财务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体系之内,而主要应用在管理会计中。
原因主要有两个:目前我国尚无一套完整的、具体的、可操作的会计制度对人力资源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也没有相应的会计准则对此做出规范,而要在短期内建立一套完整的、成熟的会计规则也非易事;我国财务会计实务中已经存在惊人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加上人力资源的计量主观性偏大,引入人力资源会计更可能加剧虚报、谎报等情况,进一步扭曲单位的资产、权益、利润等信息。
2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
人力资源会计是会计学科发展的一个崭新分支,其目标是将企业人力资源变化的信息提供给企业和外界有关人士使用。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更为人力资源会计的推广创造了历史性的契机。
传统会计一直很重视对自然资源、资本资源的核算和控制,而到目前为止,对人力资源虽然在理论上承认它是生产经营活动中主导的,起决定作用的生产要素,但在会计核算和控制方面,远远落后于前两者。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人力资源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不提高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自然资源、资本资源的有配置就是一句空话,建立人力资源会计,开展人力资源会计核算,掌握人力资源信息,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源能力的建设已迫在眉睫。
因此,在我国发展人力资源会计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
完善人力资源理论体系,深入研究人力资源理论,是发展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重要前提。
在人力资源理论体系中,人力资源的确认和计量问题占有重要地位。
3我国实施人力资源会计面临的困难
在西方国家,人力资源会计尽管尝试性地实施已有30多年,但仍没有大规模地应用。
目前,我国正处于向国内介绍和引进人力资源会计的阶段,理论界对此问题的研究刚刚起步,实务中尚未得到应用。
(1)相关的概念界定有明,体系缺乏公认性
首先,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概念界定模糊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此后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概念的使用频率不断提高。
但是在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界,对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两者的关系一直没有统一的认识。
从有关人力资源的会计论着中不难看出,主流观点认为,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具有完全相同的主体—劳动者。
也就是说,企业所有的劳动力既是人力资源,同时也是人力资本。
企业录用员工一方面作为人力资产按评估价入人力资产账,同时入人力资本账。
其次,对人力资本与企业净收益关系认识不一。
目前人力资本会计的研究都是基于公司制企业的法律框架进行的,关于人力资本与企业净收益的关系,目前认识不一。
相关研究文献中有两种提法:对人力资本的激励和人力资本参与剩余收益的分配。
但既然人力资本是资本,它为何不能像财务资本那样参与收益的分配,而只是接受激励呢
(2)人力资源会计制度不完善。
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人力资源相关信息,有利于相关人员综合评价,作出客观判断和决策,是符合财务会计目标的。
但现今的人力资源会计尚不能纳入财务会计信息系统中来。
人力资源会计与现行会计制度有相当程度的差异,没有制度规定,财务人员无法也不敢将人力资源信息列入对外报表。
人力资源自提出后,未能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源会计制度,势必会影响人
力资源会计在我国的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