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案 湘教版必修3

  • 格式:doc
  • 大小:31.43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案湘教版必修

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

2.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

3.初步认识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2-7大致了解我国湿地的分布。

2.通过学生对洞庭湖湿地资源重要作用的讨论,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学生对湿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问题的大辩论,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整理收集有关湿地资料,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2.结合案例分析,强化学生资源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及防灾、减灾意识,引导学生正确开待我国基本国情,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1.湿地的重要价值

2.湿地的保护

[教学难点]

湿地的保护措施

[教学媒体与教具]

1.洞庭湖区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图片或投影片、幻灯片、多媒体课件

2.我国湿地等方面的数据、图表

[课时安排]

2课时

[讲授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课件展示幻灯片一二)这么秀丽的风景反映的是什么景观?

生:湿地。

师:许多的鸟类、植物和农田都与湿地有关。什么是湿地?它对自然环境有什么作用?这是我们这节课要一起探讨的问题。

【板书】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一、湿地的概念及分布

1.湿地的概念和特点

【讲解】湿地是指带有静止或流动、咸水、淡水、半咸水水体,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其还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换句话说,湿地不仅包括我们传统认识上的沼泽、泥炭地、滩涂等,还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以及退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水区。概括地说湿地是水位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湿地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天然湿地(包括滩涂、沼泽、河流、湖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水区)人工湿地(水库、稻田、鱼塘、人工河、人工湖等)。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共同特点是: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图片展示】珊瑚礁、滩涂、沼泽、河流、湖泊、红树林、人工湿地

【读图思考】读教材图2-7,分析我国湿地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点拨】1.分布广泛,类型多样:从热带到寒温带、沿海到内陆、平原到高原都有湿地的分布。2.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只有常年或者经常有水的地方才能成为湿地。我国的降水分布特点决定了我国的湿地分布特点。

【板书】二、"地球之肾"

【读图思考】阅读教材42-43页"阅读"总结湿地的价值。思考以下问题:

(1)假如我国没有长江、黄河、珠江等大江、大河,我国将会怎样?

(2)假如继续在洞庭湖地区大面积围湖造田,结果将会怎样?

(3)假如在东北地区再一次大面积开垦沼泽,后果如何?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湿地是自然界中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湿地的重要价值主要表现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因此,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鸟类的天堂。

【探究活动】请同学们讨论完成43页"活动"。提问:

(1)如果失去湿地,鸟类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2)谈一谈你对洞庭湖区是天然生物基因库的理解?

(3)有人说,“湿地水分的蒸发,可在附近地区形成降雨,具有调节区域气候的作用”。你赞成这种说法吗?

【点拨】(1)许多鸟类会失去栖息环境,生存面临威胁。(2)洞庭湖区为许多生物物种提供了生存栖息的环境和场所,分布着多种湿地植被类型、多种鸟类和水生动物,生物种类繁多,被称为天然生物基因库。(3)赞成。因为湿地水分的蒸发,能增加周围地区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形成降雨,从而调节局部地区的气候。

【讲解】湿地是许多鸟类的栖息地、繁殖地,没有湿地就会使多数鸟类灭绝。另外,自然基因是存在于生物身体中的,湿地的生物钟类繁多,基因丰富,所以我们可以说湿地是天然基因库。洞庭湖生物钟类丰富,所以刚才同学说的话也是有道理的。还有,湿地为周围环境提供水汽,增加周围地区的大气湿度,增加降水,所以也是具有调节区域气候的作用。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湿地。要求了解湿地的概念,并掌握湿地的生态功能。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人口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的承载量逐年增大,自然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近半个世纪以来,自然灾害愈演愈烈。有人说,这与湿地的破坏是有关系的。你怎样认为?我国在湿地的利用中到底有哪些问题存在?怎样解决呢?

【板书】三、湿地资源的利用

【探究活动】展示幻灯片“不同时期的洞庭湖“及教材44页阅读材料,看一看洞庭湖的面积有什么变化?引起变化的原因是哪些?危害有哪些?对策呢?

(2)洞庭湖区为什么会出现围湖造田的现象?围湖造田对湖区社会经济有什么影响?

(3)有人说,“保护湿地会阻碍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因为湿地是很好的耕地后备资源。在我国耕地短缺的形式下,湿地应开垦为耕地,以弥补耕地的不足”。针对这种说法,谈一谈你的认识。

(4)读图 2-10 、 2-11 ,说出其含义,并针对这些现象谈一谈你的看法。

(5)请你分析以下湿地中产生情况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a.滨海滩涂、湖泊、天然沼泽湿地消亡;

b.水生动植物减少;

c.水污染。

【点拨】(1)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丰富;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湖密布,水产养殖发达。(2)洞庭湖区20世纪50—80年代,人口迅速增长,诱发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对经济的影响:一方面,围湖造田能够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粮食产量的增加对湖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好处(增加口粮、经济收入等);另一方面,围湖造田使湖泊湿地面积减少,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导致水患的可能性加大,湖区生态环境恶化,对湖区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隐患。(3)我国人多地少,耕地短缺,这是事实。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把一部分湿地开垦为耕地,可以增产粮食,满足人类需要。但如果把湿地当作后备耕地资源,大面积开垦,势必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并造成经济损失,是得不偿失的。(4)图2—10:过度捕捞,造成鱼类资源的枯竭。图2—11;捕杀珍稀动物,导致一些物种的灭绝,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措施:应当采取休渔制度,限制网眼等措施,以保证鱼类的再生产能力,满足后人的需要。严禁滥捕滥猎,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5)原因:对滩涂、湖泊围垦;对水生动植物过度捕捞;任意排放污染物。治理措施:退耕还湖;有计划地实行休渔;禁止捕杀珍稀动物;合理利用水生植物;控制环境污染。

【承转】湿地资源的破坏,严重威胁带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的持续发展。因此,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综合效益,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在这情况之下,我们就要保护湿地。

【板书】四、保护湿地

【读图思考】阅读教材图2-10和图2-11,思考:为什么说保护湿地刻不容缓?保护湿地的主要措施有哪些呢?

【点拨】一方面湿地对地理环境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人们对湿地的破坏相当严重。湿地资源的破坏,会导致气候恶化,生物物种减少,威胁到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发展。所以说保护湿地刻不容缓。保护湿地的主要措施有: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退耕还林还草、防止水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课堂小结】湿地是重要的生态资源,它的利用与保护关系到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请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关注这个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板书设计】

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