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4
生态文明环保教案(优秀3篇)生态文明建设主题教案篇一一、歌曲导入:1. 上课之前,老师想先让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播放歌曲《要让星空闪亮》。
2.教师提问:同学们,很多人小时候都会像歌曲里唱的那样梦想长大后飞到银河上,去追逐蓝天和太阳,摘颗星星一起飞翔,但是现在,很多地方我们都看不到星星了,这是为什么呢?3. 学生讨论发言,进入班会主题“生态文明,从我做起”。
二、环保知识小竞答:本节课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小组激励法,对各组成员各个环节的表现进行评价,积分进入本组总分。
1. 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吗?“6月5日。
”2. 那么我国今年的环境日主题是什么呢?“共建生态文明,共享未来”3. 谁能说说为什么我们要将环境日主题定为“共建生态文明,共享未来”呢?同学们组内讨论之后全班交流。
大家可能会有的答案:因为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已经非常严重,例如,滥垦滥伐、乱捕乱杀、破坏臭氧层、乱扔垃圾、尾气排放?4. 教师小结:从同学们的谈话中,我们可以看到环境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三、保护环境,人人有责:1. 教师配乐朗诵《人类,你将走向何方?》,学生欣赏。
2. 学生讨论交流感受。
3. 下面我们再来听听一组数据,请同学们听完之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1)10月1日,国庆节清晨,来自全国各地约11万名群众冒雨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
仪式结束后,广场留下了5吨垃圾。
(2)10月6日,黄金周第六天,北京八达岭长城累计游客人数达35.66万人,产生垃圾共计109吨。
这些数字给大家什么启示呢?学生讨论交流,最后总结:如果每个人都能随手把自己的垃圾带走,那么就不会有这惊人的数字。
生态文明,不仅在大处,更在我们身边,从小事做起,不乱丢垃圾,随手关灯,节能减排,植树造林,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四、我们的环保宣言:1. 现在我们都已经认识到了环境问题的严峻,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请大家认真思考,制作一份“绿色决心书”,写下自己的环保誓言。
2023年生态文明教育主题教案(通用10篇)生态文明教育主题教案1教学活动目标:1、迁移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和保护环境的情感。
2、通过竞赛活动,丰富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1、多种形式的环保题目若干:四块题板;《哭泣的地球》课件2、太阳队、星星队、月亮队、蓝天队的卡通形状牌子各一块;乐器各一只;贴纸小红花若干活动过程:一、创设智力竞赛情景,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1、师:小朋友,欢迎来到“快乐转转转”,今天我们要以环境保护为话题开展智力竞赛,希望小朋友们开动脑筋,取得胜利。
2、介绍参加《快乐转转转》的四队队员。
二、以竞赛活动形式开展活动,丰富学生的环保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师:我宣布,《快乐转转转》现在开始。
幼:快乐转转转、转呀转呀转!1、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判断破坏环境的现象。
师:第一轮比赛是单人选答题。
每组请一位选手上来答题,答对的可得一朵小红花。
教师出示四组题板,请各队派一名学生选题答题。
(1)、看看图中哪些物品大量使用会破坏森林资源?(2)、看看哪些物品是用一种特殊塑料做成的,会造成白色污染?(3)、你在哪里见过这些标志,请找出有关环境保护的标志?(4)、图中哪些行为你认为做的不对,会破坏环境?2、观看课件,了解破坏环境所开来的危害,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
师:第二轮是小组必答题,比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必答,各队要一起讨论,做出回答。
(1)、播放课件《哭泣的地球》捕杀鸟等动物片段,请学生讨论:人们大量捕杀动物会造成什么后果?(2)、播放课件乱倒污水、垃圾片段,请学生讨论:乱倒垃圾、污水会有什么后果?(3)、播放课件乱砍树、工厂排废气片段,请学生讨论:还有哪些现象会破环环境?(4)、播放课件土地干裂、水灾片段,请学生讨论:环境遭到破环会带来什么危害?3、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一些保护环境的方法,激发学生环境保护的情感。
师:第三轮比赛是抢答题,选手在老师说完问题后敲响乐器进行抢答。
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我国实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原因和具体的做法。
2、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
掌握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3、了解美丽中国的目标。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理解美丽中国建设的必要性。
2、增强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责任感,自觉践行低碳生活.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自觉地贡献.教学重点:深入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如何才能更好的建设美丽中国教学方法:四环节一总结教具: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
展示禁烧秸秆图片。
环节二: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的环境状况。
2、了解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
3、掌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4、正确理解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环节三:自主学习阅读课本75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生1:针对环境问题国家采取的方针是什么?生2:生态文明的理念是什么?生3:我国的环境状况如何?环节四:能力提升解决上述一系列问题。
生1:为什么要建设美丽中国?生2:怎样建设美丽中国?环节五:测评反馈1、多选:①、春节,小健由“放炮族"变为“弃炮族”,让两串电子鞭炮承担了一家人热闹过春节的重任,你认为小健的这种做法( )A、是安全意识增强的表现,可以减少意外伤害B、是“年味儿"变淡了,阻碍了民俗文化的传承C、是环保意识增强的表现,为减少空气污染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D、显示了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值得我们学习②、为了更好的实现美丽中国的建设梦想,各社区各街道纷纷开设环保课程,这样做()A、有利于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B、能够加强城市的环保意识C、可以杜绝环境违法行为D、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2、中华文明蕴含的生态智慧为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哪些启迪?①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②树立发展和保护相适应的理念③树立保护自然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理念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⑤贯彻科学发展观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⑦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⑧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⑨养成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习惯环节六:环保倡议:不乱扔废弃物。
2024年生态文明教案完美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态文明的概念、内涵及其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引导学生掌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4.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生态文明的概念、内涵及其重要性。
难点: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三、教学准备1.生态文明相关资料、图片、视频等。
2.学生分组,每组准备讨论材料。
3.黑板、粉笔、PPT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展示地球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2)提问:你们认为地球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原因是什么?2.理解生态文明(1)讲解生态文明的概念、内涵及其重要性。
(2)举例说明生态文明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3.探讨生态文明建设(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建设生态文明?(2)分组讨论,每组提出至少三条建议。
4.生态文明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参观学校附近的生态环境,了解生态环境现状。
(2)开展“我为生态环境献一策”活动,让学生提出保护生态环境的金点子。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建设措施,谁能简要介绍一下?2.深入探讨生态文明建设(1)讲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挑战。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这些挑战?3.生态文明案例分析(1)展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案例。
(1)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生态文明的概念、内涵及其重要性,引导学生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六、教学评价1.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的掌握程度。
2.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等。
生态文明主题教案8篇生态文明主题教案篇1生态文明,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活动目的:1、本次班会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丰富生态环保知识,逐步形成“善待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良好风尚。
2、通过搜集资料、观察讨论等多种活动方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搜集、积累、整理、运用资料等能力3、通过班会让学生理解:节约资源必须从我做起,让学生真正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环保自觉性,提高环保实践能力,增强环保责任感,激发热爱共有家园的情感。
4、为环保问题出谋献策,培养主人翁意识。
活动重点:通过班会让学生理解:节约资源必须从我做起,让学生真正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环保自觉性,提高环保实践能力,增强环保责任感,激发热爱共有家园的情感。
活动步骤:一、地球在哭泣。
二、生态文明我们在行动:1、清明节前组织一次义务植树,浇灌校园植物的活动(拍摄活动中鲜活场面,并对学生采访录音)。
2、安排学生收集低碳生活小窍门,选择几条让学生讲讲。
让他们在班上讲述环保真实故事。
3、政治老师讲一讲我省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政治常识,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三、低碳环保倡议。
活动和过程:班主任:社会在不断进步,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今天我们的班会主题是《生态文明,从我做起》。
请主持人上场。
一、地球在哭泣。
管芯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环境在不断恶化,资源越来越短缺。
我们的蓝天不在蔚蓝,江河不在明澈,空气不在清新,请看小品《地球在哭泣》。
小品表演《地球在哭泣》,表演者吴地发等。
邱芸:刚才的表演真是惟妙惟肖,我们美丽的地球不见了,地球的惨状让人心痛不已。
其实,我们也派了小记者出去,我们周边的环境也不容乐观,看看他有什么发现吧!有请钟志霖同学上场。
(钟智霖):同学们好,我是调差环境污染现象的小记者钟智霖,在调查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触目惊心的现象,把它拍下来了,请看大屏幕。
(钟智霖边说自己的见闻边出示自己收集的图片。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教案第一章:了解生态文明建设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和意义。
2. 让学生了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挑战。
教学内容:1. 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为什么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生态文明建设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3.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4.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挑战: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问题。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播放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短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讲解概念:教师讲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
3. 分析现状:教师展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实际情况。
4. 探讨挑战:学生分组讨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挑战,分享讨论成果。
作业: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2. 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
第二章: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与原则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2. 让学生掌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
教学内容:1.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构建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 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教学活动:1. 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2. 讲解目标:教师讲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让学生理解并记忆。
3. 掌握原则:教师讲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4. 案例分析:学生分组讨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案例,分析是否符合原则。
作业: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如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第三章: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与实践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2. 让学生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案例。
教学内容:1. 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政策法规、技术创新、环境治理等。
2.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案例: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案例。
保护生态环境的教案8篇只有将实际教学进度融入教案中,才能确保教师在课堂上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情况,一个好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和愿景,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保护生态环境的教案篇1活动目标:1、通过讨论,使幼儿知道树木的多种用途。
2、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树对人,对环境的主要作用。
3、激发幼儿爱护树木的感情。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发动幼儿搜集关于树的多种用途的资料;录象资料。
活动过程:1、教师请幼儿自由讲述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树的用途的一些知识。
2、组织幼儿观看搜集到的一些图片,引导幼儿讨论树各部分的作用。
教师小结:树根可以吸收、储藏水分和养分,抓住泥土,使树干牢固;树根可以雕刻成工艺品,有的可以入药、治病。
树干能为树叶输送养分;树干可以做家具、工具、造纸,有的树干还有奇特的作用,如橡胶树的树干汁可以做胶鞋、轮胎。
树叶可以给草食动物做食物,还可以遮阳、做书签、做肥料。
果子可以吃,有的可以做肥皂、有的可以做药、有的可以做种子。
3、引导幼儿讨论森林与人类、动物及环境的关系。
(1)与动物的关系:提供丰富的食物和舒适的居住场所。
(2)与人类的关系:调节温度,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木材、药材、食物。
(3)改善环境:防风固沙、防暑降温、减低风速、保持水土、净化污水、减少噪声等。
4、组织幼儿观看录象,进一步了解树木的作用。
教学反思: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
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
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保护生态环境的教案篇2活动目标:1、教育幼儿讲究卫生,懂得环境的美、要靠我们自己去创造和保护,萌发幼儿的环保意识和做环保小卫士的愿望。
在班会中,我们常常聚焦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育问题,但是在这服务于学生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也不可忽略生态环境和家园建设的问题。
毕竟,只有保护好自然环境,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美丽、安全、适合学习生长的环境。
因此,在班会中,我们也应该开展相关的活动和教育,让学生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建设美丽家园。
一、生态环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1.1 生态环境与学习生态环境的恶化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都会造成很多不良影响。
例如,水质污染和空气污染会导致体弱多病和缺乏精力,噪音污染则会影响学生的集中力和学习效率。
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抵制各种形式的污染行为,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
1.2 生态环境与社会责任保护生态环境不仅仅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
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减少浪费,垃圾分类,节约水电等等,这些习惯可以培养我们对环境的关注和爱护之心,为将来的生态保护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二、建设美丽家园要从自己做起2.1 校园环境美化班会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校园环境美化活动,比如进行集体植树、捡垃圾、打扫卫生等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保证校园的整洁和卫生,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对校园环境的维护意识。
2.2 文明饮食科学的饮食习惯不仅关乎我们的身体健康,也关系到我们的精神健康与活力。
我们应该努力推广健康饮食、文明用餐、垃圾分类等良好的习惯。
只有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才能打造更加美丽、健康的家园。
总而言之,环境保护和家园建设问题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思考和付出行动的责任。
班会作为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应该充分发挥作用,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家园意识。
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尽自己的一份力,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2024年生态文明教育课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生态文明教育》教材第五章“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详细内容包括:生态环境的定义与重要性,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内涵,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案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生态文明理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案例分析。
重点: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生态环境现状的短片,引发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学习:① 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介绍。
② 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③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案例分享。
3. 例题讲解: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讲解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案例,并进行小组讨论。
六、板书设计1. 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概念2. 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3.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案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关系。
(2)以我国为例,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案例。
2. 答案:(1)生态环境是指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整体,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二者关系密切,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最终目标。
(2)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案例包括: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生态补偿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案例的分享,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3.2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
第三课时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
目标要求
知识与能力
1、知道知道我国的资源、环境现状
2、知道节约资源国策、保护环境国策;
3、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意义;
4、增强学生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参与实践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有关资料,利用课件丰富教学内容,形成对相关内容的感性认识,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感情,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科学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
生态文明建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图片与诗句的对比,展示我国的资源、环境现状,引入新课题
二、目标展示
三、自主学习
自学第三小节,提出问题,找找答案,勾画重点。
四、合作探究、展示提升
教材内容探讨(多媒体课件)
(一)我国的环境、资源现状
通过课件展示图片,归纳出我国的环境资源现状。
资源: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合理,浪费损失现象严重。
环境: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二)针对我国的环境资源现状,国家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
1、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三)生态文明的内涵、意义
内涵:1.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理念,也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
2.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拒绝对大自然进行野蛮和粗暴的掠夺,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意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是关系到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总布局——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五)怎样建设生态文明中国?(从国家、社会、企业、个人角度思考)学生思考、讨论并发言
老师归纳总结
国家:1.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3.制定和完善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4.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的关系
5. 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社会:1.加强社会监督
2. 建立广泛的公众参与制度
3.树立良好的社会氛围
企业:加强技术革新,节能减排降耗
个人:1.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增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自觉性。
2.积极宣传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及国家相关的方针政策。
3.从身边小事做起,响应低碳生活,节约用水用电,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等。
4.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不盲目追求奢侈,不攀比、不浪费
(六)建设美丽中国,从我做起。
反思日常行为,我们该如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学生分组讨论发言,教师归纳总结
随手关水龙头、节约用电、一水多用、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不随手乱扔垃圾、使用环保袋,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尽量乘坐公共汽车、向有关部门举报破坏环保的不法行为等
设计说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开拓自己的思维,学会倾听,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认识到“建设美丽中国”需要从我做起,从
身边小事做起。
五、检测反馈
通过习题,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师生评价——有需要分析解惑
六、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