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型龙飞船:“龙”2代的风采
- 格式:pdf
- 大小:2.07 MB
- 文档页数:4
关于中国航天梦的演讲稿(15篇)关于中国航天梦的演讲稿(精选15篇)关于中国航天梦的演讲稿篇1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的主题是“向航天英雄致敬”当我们仰望星空,面对满天繁星,你是不是心中也会感叹宇宙的浩瀚,人类的渺小,以及对地球之外的好奇。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世界上只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的灿烂星空。
”1961年4月12日,苏联航天员加加林勇敢地搭乘东方一号飞船进入地球轨道,开创了人类载人航天的历史。
经过前期充分的论证与试验,七次试射中的最后两次才得以成功。
人类这首次的太空之旅并不顺利,加加林绕地球一周108分钟的太空之旅可以说是险象环生。
也正因为经历了如此多的不易,人类的首次载人航天才更加值得铭记与纪念。
加加林的壮举实现了自古以来人类飞天的梦想,开启了人类探索太空的新纪元。
联合国大会年4月7日作出决议,将每年的4月12日确定为国际载人航天日。
载人航天发展迄今已整整60年了,人类的载人航天技术取得了飞速的进步。
这60年来,我们国家的先辈们披荆斩棘,不懈拼搏,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实现了我国航天技术从无到有,又经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默默付出,将我国的通天之路修筑得足够宽广。
年国务院通过确定每年的4月24日为航天日,以此纪念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
年4月24日,我国迎来了第六个“航天日”。
当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的音乐声响遍全球,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同时也拉开了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的序幕。
年10月15日,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
如今,开启迈向空间站的时代,触角伸向更远的星际。
杨利伟:首次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驾乘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飞行21小时23分,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
年9月25日,神舟七号飞天,翟志刚和刘伯明、景海鹏组成神舟七号飞行乘组,开始了他们的.第一次太空之行,也是人第一次手持红旗,漫步太空;刘洋:于年6月16日搭乘神舟九号顺利升空,成为第一位女航天员,她说:“被国家需要是最大的幸福”;景海鹏:三次出征太空的航天员,年6月,圆满完成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年6月,他再次奉命担任指令长,执行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完成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王亚平:我国首个“太空教师”……成为一名航天员,他们需要经过严苛的训练。
载人航天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深空探索一直是人类的梦想,而载人航天作为人类进一步探索宇宙的重要手段,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从载人航天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当前的载人航天发展现状载人航天几十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阿波罗登月计划和国际空间站等。
然而,近年来,场景发生转变,私营企业也加入到这一行业中,改变了传统载人航天的格局。
首先,私营企业在载人航天中的崛起是当前的一个重要现状。
SpaceX公司成为私营企业中的佼佼者,成功地进行了多次载人航天任务。
他们的龙飞船成为了第一个商业航天器,将NASA的宇航员送上太空。
私营企业的出现不仅打破了原有的垄断局面,也增加了航天技术的竞争和创新力度。
其次,载人航天的无人化发展现状也值得关注。
近年来,无人载人航天器的发展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例如,中国的嫦娥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为未来载人航天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参考。
未来载人航天的发展趋势载人航天的未来发展趋势将在技术和探索目标两个方面展示。
在技术方面,火箭技术的进步将是重点。
当前,可重复使用的火箭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SpaceX的猎鹰重型火箭是目前世界上最重的运载火箭,其可重复使用的特点大大降低了航天成本。
未来,猎鹰星系火箭有可能成为载人航天的重要工具。
另外,新能源火箭技术也值得研究和发展。
目前,火箭燃料主要依赖推进剂和氧化剂的化学反应,但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可能实现利用太阳能或其他可再生能源进行推进,提高载人航天的可持续性。
在探索目标方面,载人航天将逐渐扩大到更远的太空领域。
目前,火星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实现人类登陆的行星。
不仅中国、美国等国家有计划进行火星探测,私营企业也表达了登陆火星的愿望。
载人航天的发展将逐步向更远的星球延伸,为人类的深空探索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载人航天的发展还将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好处。
航天技术的应用已经涉及到资源利用、环保监测等领域,同时也促进了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马斯克失败了多少次如果单纯指发射火箭,马斯克失败了3次才活得成功!五百年前“大航海”,将西方和人类世界推入资本主义时代。
人类未来“太空大航海”,私人资本也已开始介入,而其终极目标,必是难以想象的超级利润。
在当今世界,Elon Musk在各方面的成就和失败,都堪称人类级话题,稍具规模和一定水准的科技研发与制造产业,都不可能忽视对其的关注、追踪、研究,以选择与之进行合作,或者竞争、对抗。
2002年,当贝宝被收购了之后,马斯克决定先成立一个公司来研究怎样降低发射成本,这就是SpaceX公司,计划自行研究专门运载小型卫星的中型火箭,将成本降低到规划水平。
在此后的6年,马斯克共发射了3次火箭,但都经历了失败,此时,马斯克的个人资产山穷水尽,SpaceX和Tesla公司都面临着关门大吉的可能。
另外公司还要承担猎鹰9号、龙飞船的研发,以及大量的人力成本支出。
在2008年底,SpaceX赢得了NASA向国际空间站提供12次补给服务的大订单,合约金额高达16亿美元,依靠这笔交易,Musk成功渡过了财务危机。
而在2014年9月,SpaceX又成功从NASA手里拿到了两份合同,金额26亿美元,他要完成的任务是,在2017年底之前运送NASA宇航员往返国际空间站。
NASA之所以选择Space X,除了成本可以降低之外,SpaceX没有大批的股东,相对于大公司,SpaceX在决策时非常灵活,更可以倾全力完成合同。
如果SpaceX取得成功,那么NASA在的巨大投资之后,未来将可以实现低成本的太空旅行,SpaceX也将担负起载人航天的使命。
2008年,SpaceX第四枚火箭终于发射成功,这为Space X接下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以Space X研发的猎鹰9号为例子,猎鹰9号它是SpaceX公司研制的可回收式中型运载火箭。
猎鹰9号于2010年6月4日完成首次发射,于2015年12月21日完成首次回收,一枚猎鹰9号火箭的总造价约为5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4亿。
2022中国航天日“航天点亮梦想”主题观后感心得体会7篇中国航天不断刷新高度、攻破难关的过程中也培育出了一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中国航天日“航天点亮梦想”主题观后感心得体会7篇,希望大家喜欢!中国航天日“航天点亮梦想”主题观后感心得体会1我喜欢夜空,特别是夏夜的星空。
每当夏天的夜晚,我就会趴在阳台上仰望星空,它是那么的神秘,那么的深邃,看着看着,我产生了一个念头——飞入太空,去探索其中的奥妙。
当我看到一篇课文《梦圆飞天》这种欲望,就更强烈了,假如我也能像杨利伟叔叔一样,坐着宇宙飞船到一望无际的太空看看,那该有多好啊!这样我也能在里面自由的穿梭,也可以在里面做一些有趣的实验了,例如,在太空种花,花儿能不能成活,如果活了,那花儿又是什么样的呢?我想飞上太空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在太空舱里,我可以自由地浮动,尽管有工作要做,但我依然觉得这是个快乐的工作。
想着想着,我的思绪从地球飞到了太空,在太空上,外星人用汉语和我交谈,他请我到家里做客,还和我一起玩飞行器,他告诉我,飞行器的玩法和地球的飞行棋是一样的,只是棋盘比较大,我和外星人津津有味的玩了起来。
我还告诉他,我们的地球是蓝色的,人们是美丽善良的。
我一摇头,才发现,这里原来是地球,不过,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这个梦想终究会实现的。
中国航天日“航天点亮梦想”主题观后感心得体会2小时候,我爱看天上的星星,喜欢在夏天的夜空,找猎户座的“腰带”和金牛座的“右眼”。
长大后,我知道了天上还有很多其他星球,我一直很好奇,九大行星究竟是怎样运行的?我还想知道,木星真的是体积最大的吗?金星真的是温度最高的吗?后来,我知道进入太空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
当我来到北京,走进中华航天博物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我了解了从火龙出水、浑仪,到万户的火箭载人飞行实验,从近地轨道的小型“长征一号”火箭到我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
航天新闻消息2022年作文【三篇】空间飞行,又称空间飞行、空间飞行、空间导航或空间飞行,是指进入、探索、开发和利用空间即地球大气层外的空间,又称外层空间以及地球外天体的各种活动。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航天新闻消息2022年作文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搞强国一代崭新青年“两弹一星”精神是老一代航天人于困苦中开拓,于筚路蓝缕中以启山林的精神。
他们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让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不再凌空蹈虚。
忆往昔,前辈航天人于困苦中拓展,可说是我辈青年表率。
罗曼·罗兰曾言:“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他,赴美留学,仅用22月就获得了博士学位。
然而,美国的丰厚收入没有留住他,锦绣灿烂的前程也没有羁绊住他。
他毅然决然投身到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
他,就是邓稼先。
当文革时期研究院两派互相打闹之时,他说服两派继续工作。
当戈壁滩上黄沙漫漫,气温低至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时,他只留下一句话:“我不能走。
”古有十年磨一剑,今有二十年塑天眼。
为了选址,他不分日夜地走访;为了寻求技术合作,他东奔西跑不停歇;为了建造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望远镜,他耗费二十二年光阴。
他就是“fast之父”——南仁东。
他们,发愤图强、埋头苦干,只为助力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
同学们,我们理应学习前辈航天人于困苦中开拓的精神,做强国一代新青年。
看看今朝,我辈青年unclear前辈精神,可说是强国一代崭新青年。
梁任公“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的铮铮呐喊萦绕耳畔,张之洞“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的谆谆教导言犹在耳。
我辈青年理应担当强国重任。
看,在卤菜店案板下上网课的柯恩雅眼里对知识充满渴求,那么强烈,那么灼热。
空间再狭仄,也阻挡不了发愤图强的心。
听,独臂励志篮球少年张家城运球撞击地面的声音,那么激烈,那么热血。
【中考真题】四川省自贡市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阅卷人一、语言知识与运用(20分)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呐.喊(nà)荣膺.(yīn)哗.众取宠(huá)B.憋.闷(biē)惆怅.(chàng)不屑.置辩(xuè)C.侍.候(sì)夹.袄(jiá)栩.栩如生(xǔ)D.驾驭.(yù)诡谲.(jué)两肋.插刀(lè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哄笑旷远异想天开取义成仁B.捷报惋惜心旷神怡人情事故C.涉猎寂寥无精打彩吹毛求疵D.谚语苍芒味同嚼蜡喃喃自语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无论..是对自然、社会的赞颂,还是对理想的追求、信念的坚守,都.可用诗歌表达。
B.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青少年应学会接受不同的观点,而不是拘泥..于自我的认知。
C.不求甚解....的态度在工作中会导致失误,只有深入地了解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D.城里新建了多个“口袋公园”,即使浮光掠影....,也给广大市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神州十八号载人飞船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32次飞行任务,计划于2024年10月下旬返回东风着陆场。
B.十五年后,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获救的“敬礼娃娃”郎铮,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收到了北大录取通知书。
C.2024年春节黄金周,自贡中华彩灯大世界共接待游客近45万余人次,成为全省门票收入排名第一的景区。
D.随着数字技术的迭代发展,让一批又一批的新农人正“跳回农门”,成为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
班级将举行“生物学与文学”跨学科学习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面任务。
5.【知识储备】请根据图,概括扩写的基本要求。
6.【知识运用】请按照图1中“说明性文章”的扩写方法,完成下面一段说明文字的扩写任务,为活动主题发言做准备。
俄罗斯的抗微重力宇航服36新视点·前沿科技SpaceX点燃了美国对于载人航天的热情,商业化太空无论是乘坐飞船遨游太空,还游客都需要特种服装的助力。
月球服:外星游必备装备图/邱林37新视点·前沿科技舱内活动的宇航服不同,月球服的表面喷有特殊涂层,能抵御高温、严寒、辐射乃至灰尘,能在布满灰尘的外星球地表环境中保护穿着人员,确保游客可以安全进出太空站或外星球基地;查尔斯·斯塔克·德雷珀公司的实验室为该服装设计了安装在手臂和大腿处的电子陀螺仪系统,它能让游客在微重力环境中辨别上、下、左、右;月球服还配有由电力驱动的人工肌肉纤维,它可以增强人员的力量和耐力;最后,月球服内置通信设备、传感器等。
军事应用前景美国《流行科技》杂志援引NASA太空装备专家迪普的话称,以游客宇航服为基础开发的月球服除了服务于未来的太空游市场以外,还具有一定的军事应用潜力。
在未来战争中,空间站是“战略制高点”及“军事前哨”,因此,如果能夺取敌方的空间站,就将对其士气造成重大打击。
特种作战人员如果身着军用版月球服,就能成为身手灵活的太空步兵。
他们不需要像专业宇航员那样,先接受长期的抗微重力训练再进入太空,而是能迅速搭乘飞船从地球上起飞,登陆敌方的空间站实施突袭。
此外,月球服如果作为作战服装来使用的话,还可以协助部队夺取敌方的外星球基地,如月球基地、火星基地等。
据悉,美国国防部下属的高级研究计划局有意参与月球服的研发和改进工作。
该机构的专家还有一个设想:利用仿生学原理,开发能够根据周边环境让月球服表面改变颜色的技术。
这种军用月球服特别适用于外星球的地面作战。
穿着它的作战人员能与月球或火星上的地表环境融为一体,使得敌方基地的人员难以察觉到他们的行动。
编辑:姚志刚 winter-yao@锻炼两小时左右,以避免身体遭受失重环境的影响。
显然,对于科研人员和普通的太空游客来说,这是很难做到的。
我们开发的游客宇航服采用的是前沿科技及材料,在测试中的表现受到了欧美太空机构的一致认可。
用乌龟精神,追上龙飞船(任正非2013年12月30日在华为年度干部工作会议的讲话)古时候有个寓言,兔子和乌龟赛跑,兔子因为有先天优势,跑得快,不时在中间喝个下午茶,在草地上小憩一会啊!结果让乌龟超过去了。
华为就是一只大乌龟,二十五年来,爬呀爬,全然没看见路两旁的鲜花,忘了经济这二十多年来一直在爬坡,许多人都成了富裕的阶层,而我们还在持续艰苦奋斗。
爬呀爬……一抬头看见前面矗立着“龙飞船”,跑着“特斯拉”那种神一样的乌龟,我们还在笨拙地爬呀爬,能追过他们吗?一、大公司不一定会死亡,也不一定会惰怠保守,否则不会成为大公司。
宝马追不追得上特斯拉,一段时间是我们公司内部争辩的一个问题。
多数人都认为特斯拉这种颠覆式创新会超越宝马,我支持宝马不断地改进自己、开放自己,宝马也能学习特斯拉的。
汽车有几个要素:驱动、智能驾驶(如电子地图、自动换档、自动防撞、直至无人驾驶……)、机械磨损、安全舒适。
后两项宝马居优势,前两项只要宝马不封闭保守,是可以追上来的。
当然,特斯拉也可以从市场买来后两项,我也没说宝马必须自创前两项呀,宝马需要的是成功,而不是自主创新的狭隘自豪。
华为也就是一个“宝马”(大公司代名词),在瞬息万变,不断涌现颠覆性创新的信息社会中,华为能不能继续生存下来?不管你怎么想,这是一个摆在你面前的问题。
我们用了二十五年的时间建立起一个优质的平台,拥有一定的资源,这些优质资源是多少高级干部及专家浪费了多少钱,才积累起来的,是宝贵的财富。
过去所有失败的项目、淘汰的产品,其实就是浪费(当然浪费的钱也是大家挣来的),但没有浪费,就没有大家今天坐到这儿。
我们珍惜这些失败积累起来的成功,若果不固步自封,敢于打破自己既得的坛坛罐罐,敢于去拥抱新事物,华为不一定会落后。
当发现一个战略机会点,我们可以千军万马压上去,后发式追赶,你们要敢于用投资的方式,而不仅仅是以人力的方式,把资源堆上去,这就是和小公司创新不一样的地方。
人是最宝贵因素,不保守,勇于打破目前既得优势,开放式追赶时代潮流的华为人,是我们最宝贵的基础,我们就有可能追上“特斯拉”。
空间对接机构技术综述张崇峰;刘志【摘要】对空间对接机构及其技术进行了综述.将空间对接机构分为载人大型对接机构和非密封小型对接机构两大类,阐述了空间对接机构的物资补给与人员轮换、大型航天器或平台在轨装配、航天器在轨服务,以及探测器飞行过程构型优化等主要用途.将空间对接技术划为早期探索、实用、发展成熟和深入发展4个阶段.归纳了主要空间对接机构的特点.分析了空间对接技术中的总体设计、关键部件研制、对接力学仿真、对接机构试验等难点.回顾了我国空间对接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突破的总体技术方案、捕获与缓冲设计、连接设计,以及其它设计要素等关键技术.给出了我国空间对接机构应用取得的重大成就.介绍了国外载人弱撞击式对接机构、停靠性对接机构和卫星对接机构等新型空间对接机构的研究背景、进展和涉及的关键技术.提出了未来我国空间对接技术发展路线,建议开展弱撞击对接系统、卫星对接机构的研究,并将合作目标对接技术向非合作目标捕获方向拓展.【期刊名称】《上海航天》【年(卷),期】2016(033)005【总页数】11页(P1-11)【关键词】空间对接;空间对接机构;捕获;缓冲;异体同构对接机构;周边式对接机构;弱撞式对接机构;通用停靠机构;卫星对接机构【作者】张崇峰;刘志【作者单位】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上海201109;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上海2011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V526空间对接使两个航天器在空间轨道上结合,并在结构上连接成一个整体。
空间对接技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长期运行的空间设施提供服务,包括物资补给、设备回收、燃料加注和人员轮换;二是大型空间建筑的在轨建造和运行服务,如组装空间站等;三是航天器在轨重构,实现系统优化以降低对运载能力的要求[1]。
航天器对接机构作为复杂也是关键的空间机构,一直是航天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各航天大国争相发展的核心技术。
空间对接需解决航天器的捕获,缓冲碰撞能量,避免发生硬碰撞,减少对接的冲击力,形成航天器间的刚性连接以及安全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