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有理数的除法2
- 格式:ppt
- 大小:447.00 KB
- 文档页数:24
《有理数的除法》知识点解读知识点1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一)(重点)1、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点拨:与乘法法则类似,先确定商的符号,再确定绝对值。
2、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注意:0不能作除数。
【例1】计算:11111(1)(16)(2);(2)2(1);(3)(1)(2).36422-÷-÷--÷-÷ 解析:先确定商的符号,再确定商的绝对值,第(3)题有两步除法,按运算顺序先算前面的商。
答案:(1)(162)8.77(2)() 2.3655111(3)() 1.42222=+÷==-÷=-=+÷÷=÷=原式原式原式 【类型突破】化简下列分数:437(1);(2));(3).81528------ 答案:41(1)48;82311(2)[3(15)]();155571(3)[(7)(28)].284-=-÷=--=-÷-=--=---=--÷-=-- 知识点2 求一个有理数的倒数(难点)用1除以一个数,商就是这个数的倒数.正数的倒数是正数,负数的倒数是负数,0没有倒数。
【例2】求出下列各数的倒数:41(1)3;(2);(3)1(4)0.2.72----; 分析:(1)(2)相对简单,(3)要化成假分数,(4)要把小数化成分数。
解:147(1)3;(2);37412(3)1(4)0.2 5.23-------的倒数是-的倒数是的倒数是;的倒数是 【拓宽】求下列各数的倒数,并用“〉”连接。
21,2,,3, 1.32--- 解析:用“1÷此数"的方法,求这个数的倒数,再将所有的倒数从大到小连接起来. 答案:23231(),;3232÷-=---即的倒数是 111(2),2;221111,12,2;222211133331(1)1,1 1.11321.322÷-=---=÷=÷=÷-=--->>->->-即的倒数是即的倒数是,即的倒数是;即的倒数是所以 知识点3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二)(难点)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2.10 有理数的除法【基本目标】1.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倒数的意义;2.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除法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除法运算;3.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及运算能力.【教学重点】有理数除法法则. 【教学难点】1.商的符号的确定;2.0不能作除数的理解.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有理数乘法法则是什么?2.计算:(1)(―6)×21; (2)(-0.5)×(-1)×163×(-8)×113; (3)(―3)×(+7)―9×(―6);(4)256÷(45). 【教学说明】学生回顾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计算,对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通过(4)的计算,回顾除法运算的方法,为后面的探究奠定基础.二、合作探究,探索新知1.问题探究“一个数与2的乘积是-6,这个数是几?”你能否回答?这个问题写成算式有两种:2×( ?)=-6(乘法算式)也就是 (-6)÷2=( ?)(除法算式)由2×(-3)=-6,我们有(-6)÷2=-3.另外,我们还知道: (-6)×21=-3. 所以,(-6)÷2=(-6)×21.这表明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来进行. 【教学说明】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的探究,找到除法和乘法的关系,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来进行.2.探索填空:8÷(-2)=8×( );6÷(-3)=6×( );-6÷( )=-6×13; -6÷( )=-6×23. 【教学说明】让学生自主探究,计算出相应的结果,思考其中蕴含的规律.3.总结:让学生总结倒数的概念、除法法则.(1)倒数的概念: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例如,2与12、(-32)与(-23)分别互为倒数. (2)对有理数除法,一般有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注意:0不能作除数.【教学说明】让学生根据探究和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教师及时给予补充和强调,归纳出有理数除法的法则.三、示例讲解,掌握新知例1 计算:(1) (-18)÷6; (2) (-15)÷(-52); (3) 256÷(-45).解:(1)原式=(-18)÷6=-(18÷6)=-3; (2)原式=(-15)÷(-52)=-15×(-25)=21; (3)原式=256÷(-45)=256×(-45)=-103. 【教学说明】学生在初次使用法则时不太熟练,尤其是对于含有负数的除法运算,在变为倒数时容易出现错误,教师要及时予以强调.例2 化简下列分数:(1) -123; (2) 1624--. 解:(1)原式=-312=(-12)÷3=-(12÷3)=-4; (2)原式=1624--=(-24)÷(-16)=24÷16=112. 【教学说明】教师可提示学生可以将分数的化简转化为分子除以分母来进行化简.例3 计算:【教学说明】让学生在计算时先进行观察怎样计算最简便,可以先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再按照乘法的法则和运算律进行计算. 四、练习反馈,巩固提高 1.填空: (1)(-27)÷9= ;(2)(-259)÷(-103)= ; (3)1÷(-9)= ;(4)0÷(-7)= ;(5)34÷(-1)= ; (6)-0.25÷34= . 2.化简下列分数:3.计算:(1)(-11312)÷4; (2)(-24)÷(-2)÷(-115); (3)(-0.75)÷45÷(-0.3). 【教学说明】让学生独立完成,使学生对法则的使用更熟练,同时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符号错误,教师及时进行纠正和强调.【答案】1.(1)-3 (2)56 (3)-91 (4)0 (5)-34 (6)-13 2.(1)-8(2)-14(3)9 (4)30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有理数除法法则:(1)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注意:0不能作除数.(2)有理数的除法有与乘法类似的法则: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2.引导学生归纳有理数除法的一般步骤:(1)确定商的符号;(2)把除数化为它的倒数;(3)利用乘法计算结果.【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加深法则和解题过程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教师也对学生出现的易错点进行强调,使学生在今后的计算中更准确.完成本课时对应的练习.“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我们进行数学教学,不能只给学生讲结论,因为任何数学理论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数学活动,应该暴露数学活动过程.也只有在数学活动的教学中,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得以发挥.这节课,从有理数除法问题的产生,到有理数除法法则的形成,以及归纳有理数除法的解题步骤等,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结论和方法,然后进行大量的重复性练习,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去思索、判断,自己得出结论,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能力的目的.。
体现应用C.a>-1D.-1<a<0 或a>1学生自主解答,教师做好指导,并指出解答问题的易错点和方法.【达标测评】1. 细心填一填:(1)当a______ 时,||aa=1;当a______ 时,||aa=-1.(2)两数的积是-1,其中一个数是-123,那么另一个数是________.2.精心选一选:(1)两个有理数的商是正数,这两个数一定()A.都是负数B.都是正数C.至少一个是正数D.两数同号(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B.互为倒数的两数的积等于1C.互为倒数的两数符号相同D.1和-1互为负倒数(3)两数的商为正,那么这两数()A.和为正B.差为正C.积为正D.以上都不对3.用心算一算:(1)⎝⎛⎭⎫-34×⎝⎛⎭⎫-112÷⎝⎛⎭⎫-214;(2)⎝⎛⎭⎫-32÷(-7)×⎝⎛⎭⎫-75.学生进行当堂检测,完成后,教师进行批阅、点评、讲解.学以致用,当堂检测及时获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益、有所提高,明确哪些学生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达到全面提高的目的.活动四:课堂总结反思1.课堂总结:(1)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学习了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2)本节课还有哪些疑惑?说一说.2.布置作业:教材P55练习.注重课堂小结,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与表现创造机会.【知识网络】提纲挈领,重点突出.活动四:课堂总结反思【教学反思】①[授课流程反思]这一节课,从有理数除法问题的产生,到有理数除法法则的形成,以及归纳有理数除法的解题步骤等,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结论和方法,然后进行大量的重复性练习,而是在教师的指导反思,更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