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语文:多则材料作文审题训练指导
- 格式:ppt
- 大小:86.00 KB
- 文档页数:25
2011年高考命题作文审题立意写作指导(合集五篇)第一篇:2011年高考命题作文审题立意写作指导2011年高考命题作文审题立意写作指导一、近五年高考命题作文分析: 1.2006年各地命题作文上海卷:我想握住你的手天津卷:愿景湖南卷:谈意气(定体:议论文)辽宁卷:肩膀(诗歌除外)江苏卷:人与路(诗歌除外)北京卷:北京的符号 2.2007年各地命题作文四川:一步与一生上海卷:必须跨过这道坎福建卷:季节湖南卷:诗意地生活天津卷:有句话常挂嘴边安徽卷:提篮春光看妈妈江西卷: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辽宁卷:我能江苏卷:怀想天空 3.2008年各地命题作文上海卷:他们广东卷:不要轻易说“不” 安徽卷:带着感动出发天津卷:人之常情浙江卷:触摸城市、感受乡村重庆卷:在自然中生活江苏卷:好奇心4.2009年各地命题作文北京卷: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湖南卷:踮起脚尖福建卷:这也是一种四川卷:熟悉山东卷:见证天津卷:我说九零后湖北卷:站在____门口江苏卷:品味时尚重庆卷:我与故事5.2010年各地命题作文北京卷: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广东卷:与你为邻江苏卷:绿色生活湖南卷:早江西卷:找回童年浙江卷:角色转化之间宁夏卷:诚信善良天津卷:我生活的世界上海卷:难题【命题类型】(一)从结构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 1.词语式命题作文命题是一个词或者是词语。
如《尝试》《肩膀》等等。
审题可以采用的方法不外是如下几点:①审读词语含义②化实为虚、化虚为实法③大题小作、小题大作法。
审好了题,我们就要确定文体。
一般来说,独词式作文的体裁选择比较宽,可以是讲一个道理,写成规范的议论文;可以是抒一段情,写成散文;可以是记述一件事,写成记叙文;当然也可以写成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性强的文章。
如这“新”。
这是个形容词,它的含义是刚出现的或刚经历到的。
这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具体的词语,我们可以联想到物之新,联想到人之新,联想到事之新;也可以是一些抽象的新,如创新,新颖、新潮等。
2011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及解析第一篇:2011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及解析2011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及解析全国Ⅰ卷(河北、河南、山西、广西、西藏):期待成长全国1卷:期待成长。
基本上,这是一个北京中考难度的题目。
与2009年北京“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给他希望、飞向远方也相当接近。
估计文章立意雷同的会相当多,看对“成长”是否有足够个性化的理解了。
我曾经在学而思高二语文课上谈过人生规划问题,要明确,要细致,作文才能得到青睐。
全国Ⅱ卷(贵州、云南、甘肃、新疆、内蒙古、青海):诚信2010年9月12日,北京一家体育彩票专卖店的业主为某彩民垫资购买了一张1024元的复式足球彩票,第二天他得知这张彩票中了533万元大奖,在第一时间给购买者打电话,并把中奖彩票交给买主。
他成为又一位彩票销售“最诚信的业主”。
有人据此在互联网上设计了一项调查:“假如你垫资代买的中了500万元大奖的彩票在你手里,你怎么做?”调查引来16万人次的点击,结果显示,有29.9﹪的人选择“通过协商协议两家对半分”;有28.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留给自己”;有22.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给对方”;还有19.9﹪的人没做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立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全国卷:关于代买彩票。
今年的春晚已经呈现出导向来了,这篇作文重要的事情不在于就事论事,而在于呈现每种选择背后的价值观与当下社会形态。
选把500万给别人的不会少,但谈得深或浅还是会有很大的不同的,选这种观点当然最安全,但不是以一种“显然得证”的方式去写。
其实我觉得这个事儿挺简单:号是人家选的,500万当然归人家。
但作为让人垫付的一方,也应该给人家一定的酬谢。
500万对不对半分,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应该讨论的问题,说到头,给你多少钱,那是人家得主想的事,你要做的就是把钱原封不动给人家送过去,这才是关系到你的事,关系到做人的事。
提示:这个材料作文一个是信息含量大,直接面对现实生活,你替一个彩民垫资中了500万大奖,怎么处理,各种形式,直击人心,在今天这个商品经济的社会里,500万摆在你面前,面对这样的考验,人性会是什么样的反应。
2011多则材料类作文的审题立意训练请仔细审读下列四道材料作文题,把握材料的内涵,分别写出各材料的立意。
1、①马克思23岁被誉为当时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
②恩格斯21就著文批判当时德国哲学家谢林。
③列宁17 岁就开始革命活动。
④毛泽东26岁主编《湘江评论》。
⑤徐特立48岁留法,克服困难,学会法语。
立意:2、①一根木头搁在山涧之上,下面深不见底,则敢于走过去甚少,但若横木置于地,则常人皆能步其上而过。
②小李第一次演讲,他事先也作好了充分准备,但一走上台,看到下面一礼堂黑压压的人,便浑身冒汗,脑子里一片空白,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了。
立意:3、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立意:全面理解下述三则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确定立意,4、【2007年高考】①著名歌手丛飞节衣缩食,捐赠300多万,资助了178名贫困学生。
当他自己病危住进医院经济困难时,几位受助完成学业就在本地工作的年轻人,竟然没有一个来看望他。
这件是被媒体披露后,有一个受助者居然还埋怨说,这让他很没面子。
丛飞说,不要责怪他们,我已经不再需要医疗了。
②华农大的学生小李和同学们将买废品的钱捐给了一所希望小学。
不久,小李被查出得了白血病,这所希望小学的师生给小李捐款,一个四年级的女生捐了10元,问她为什么把春节压岁钱全部捐出来,她说:“只要做到小李姐姐说的那句话就满足了。
”问她那是一句什么话,她说:“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
”立意:5、(08重庆)①“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宗璞《紫藤萝瀑布》)②“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冰心《谈生命》)③“生命不光有风和日丽,也有苦雨和凄风。
面对风雨,我们要坚信:黑暗过后是黎明,严冬过后是阳春。
用你的激情点燃生命的一把火,去迎接生命的挑战。
2011年高考作文指导:新材料作文的审题2011年高考作文指导: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一、文题回顾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心理学家罗伯特在地铁车站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男子一动不动地躺在台阶中间,而赶地铁的人们都像没有看见他一样,匆匆走过,个别人甚至从男子身上跨过。
罗伯特感到非常震惊,于是他停下来,想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就在他停下来之后,耐人寻味的变出现了:一些人也陆续停了下来。
很快,这个男子身旁聚集了一小圈关心他的人,有人给他买了食物,有人给他送来了水,有人打叫来了救护车。
为什么人们对这个男子的态度会有这么大的改变呢?罗伯特认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有一个人的,致使情况发生了改变。
一个人改变了,身边的一些人就可能跟着改变;身边的一些人改变了,很多人可能会跟着改变;很多人改变了,世界就可能会改变。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选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作文题型相关知识1、明确题型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
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意)提供给考生了。
与其他作文题型相比较,材料作文的特点是难度更大,同时具有限制性和开放性。
2、材料作文的形式一般来说,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材料按形式分,有记叙性材料(寓言、事例、史料等)、引语式材料和图画式材料。
三、审题立意指导1、审题指导从一个人改变了到一些人就可能会跟着改变,再到世界就可能会改变,这是一个由少到多、由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当然,不能因为文字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相对)而将主题仅仅局限于好人好事和社会风气的改变,无论个人的努力,国家的变革,还是人类历史的进步,都是一个由少到多、由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11年高考作文审题导引演练2011年高考作文审题导引演练文题展示一题目:人生关怀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可以发表你的见解,记叙你的经历;也可以表达你的渴望,抒发你的畅想。
审题导引这是一道命题作文。
必须先搞清题目的内涵:人生关怀就是对生命意义的揭示,对人的尊严的维护,对人的个性的尊重,对人的价值的提升。
作文时应让文章大气一些,意境开阔一些,立意深远一些。
这是一道开放性比较强的题目,首先要放飞联想和想象,搜寻自己生活、阅读中所积累的素材。
我们可以寻找不同的切入话题的角度:我们可以把人生关怀定位在对自我,可以把大题目缩小为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自立自己对自己负责;也可以定位在对别人。
我们还可以按照怎样做到人生关怀的角度,从善良真诚正直宽容等方面去写。
还可以写一些特例,比如对失学儿童的关怀,对走向人生终点的老人,对残疾人,对艾滋病人等的关怀,都可展开诠释题目。
人生关怀如潺潺的溪水,渗透在人的整个生命旅程中。
它不汹涌张扬,它不凝固死寂,它就那样倾泻着。
你成功辉煌时,它是那样的平静与静寂,仿佛鲜花掌声后甜甜的微笑,让你在兴奋之余重归理智与从容;你失意衰败时,它还是那样的博大与热情,以碧海晴天的湛蓝拥抱你,让你在最无助时又挺起了脊梁重新找回生活下去的勇气。
它就那样流淌着,不求,不求回报,坚守着奉献的幸福。
写记叙类的文章,首先要注意材料的选择。
当你从亲身经历中选取某一事件展开叙述时,可以就近联想相类似的其他事件,用其他事件的细节丰富完善作文的内容;也可以写几件事,用一条线索贯穿;或者用相反事件进行反衬,强化文章的表现力。
其次要讲究结构的安排。
写议论文,除了论点鲜明,论据典型,论证的思路清晰之外,最好能写出一定的文采。
其中关怀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精神品格,往往也是一种人生智慧这几句话可以作为展开议论的基点。
选择恰当的材料是审题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审选材。
就这个文题看,可供选择的材料很多。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①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潜)②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杜甫)③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陆游)④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⑤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⑦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屈原)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七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提示】一、评价过程中要紧抓任务指令:1.“以两、三句为基础”,多或少都要降类。
2.“合理引用”,不引用者降类,引用生硬者酌情扣分。
二、题目要求分析诗句或名言来源不同,含义也各异,题目要求是以两三句为基础立意,要合理引用。
首先,数量上,要采用两句或三句,不能只用一句,或超出三句,否则就是不按要求作文,是要降档给分的。
其次,不能两三句孤立使用,各写两三段凑字数,内容上没多少关系,行文上没有连贯性。
引用的两三句必须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表达一个明确的中心或一个确定的论点。
这就要求我们对诗句或名言进行分类组合。
要进行分类组合,就要对几个材料各自的含义有比较准确的理解。
含义可以是诗句在原诗中的意思,也可不拘泥于原诗含义,而作更大范围的解说。
理解了意思,就可分类组合来确定立意了。
如何分类?基本方法就是前面说的“求同存异”法。
所谓“求同”,就是把内涵相同相近、可适用于相同话题的两三句名句组合在一起,来表达一个相同的观点,这叫近义组合法。
所谓“求异”,就是把内涵不同甚至对立的两三句名句组合在一起,但是这些名句还是必须适用于相同的话题,这叫做“反义”组合法。
反义组合应当注意对立的意思或观点适用的不同情境,要符合对立统一、辩证统一、中心统一原则,做到水乳交融,否则就造成了“分家”甚至真正成了互相对立,使文章没有了统一的中心,成了孤立地引用诗句。
2011年高考作文新材料作文审题详解2011年高考作文新材料作文审题详解【新材料作文审题】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逐渐递增。
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新材料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
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
于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出开放性,又加强限制性,成为高考作文命题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2006年全国高考试题的甲、乙卷,在作文命题方面有了悄然的变化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这种材料作文,它一般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可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能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
它不同于以往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材料作文,也不同于有明确话题的话题作文,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有人把它叫做“新材料作文”、“后话题作文”或“新材料作文”,即必须与材料内容意义的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有联系。
这里姑且叫它“新材料作文”。
1.话题作文与新材料作文的区别(1)话题作文有话料,新材料作文有材料,话料和材料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二者一致。
所不同的是,话题作文的话料已提炼为话题,新材料作文的材料没有提炼为明确的话题,还须自己从中提炼。
(2)话题作文出示有明确的话题,范围边界明显,不可越雷池半步;新材料作文没有出示明确话题,范围的边界模糊。
(3)新材料作文常是由事(材料)入理的升华(契合),话题作文是由一(话题)到多的发散(相关)。
(4)新材料作文以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为特征,让审题不是从“题目”(话题或标题)出发,而是从“材料”出发,调动学生的发现能力、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便于考生多角度立意。
2.新材料作文的一些特征通过转换比较,可以看出这种新材料作文的一些特征(1)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
2011高考材料作文审题训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汇总一、提炼中心法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
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
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
”“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分析】分析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
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二、抓关键句法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
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材料】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
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
”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
”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
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
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分析】通过分析这则材料,学生会发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材料】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