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技术方案白皮书
- 格式:docx
- 大小:374.58 KB
- 文档页数:40
智慧校园方案PPT课件•智慧校园概述•智慧校园核心技术•智慧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化管理与服务创新目录•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探索•师生信息素养提升途径研究01智慧校园概述定义与发展趋势定义智慧校园是指通过信息化手段,将校园内各项服务进行智能化升级,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便捷服务。
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智慧校园正在向全面感知、智能决策、精准管理和个性化服务方向发展。
智慧校园建设意义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通过智慧校园建设,可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智慧校园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促进教育信息化整体发展。
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智慧校园可以实现学校各项工作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国内外智慧校园现状对比国内现状国内智慧校园建设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已经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如在线教育、数字化校园管理等。
国外现状国外智慧校园建设相对较早,发展较为成熟,注重个性化服务、学生参与度等方面的提升。
02智慧校园核心技术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校园内各种设备的接入和管理,包括智能照明、空调、安防等系统。
设备接入与管理数据采集与传输远程控制与执行利用物联网传感器,实时采集校园内环境、设备状态等数据,并通过网络进行传输。
通过物联网平台,实现对校园内设备的远程控制和自动化执行,提高管理效率。
030201物联网技术应用03数据可视化与报表生成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将分析结果以图表、报表等形式展示,便于理解和决策。
01数据存储与处理采用分布式存储和计算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高效存储和处理。
02数据分析与挖掘运用数据挖掘算法,对校园内各类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发现潜在规律和趋势。
大数据分析与挖掘云计算服务支持云计算基础设施提供弹性可扩展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包括服务器、存储和网络等资源。
软件即服务(SaaS)提供各类应用软件服务,如在线教育、办公自动化、学生管理等。
平台即服务(PaaS)提供开发和运行平台,支持自定义应用开发和部署。
智慧校园平台总体设计技术方案V2智慧校园平台总体设计技术方案V2是为优化校园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而开发的一项技术方案。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现步骤,详细地阐述智慧校园平台总体设计技术方案V2。
1.实现智能化的人脸识别系统。
通过安装摄像头,对校内师生进行人脸识别,实现考试、考勤等管理功能。
同时,使用AI算法对分析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和高效管理。
2.基于云计算的平台建设。
在校园内建立一个基于云计算的平台,用于存储和处理校内数据。
通过运用云计算技术,将校内数据储存在云端,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开发配套APP应用。
为方便学生和教师使用,设计开发一个配套的APP应用。
针对学生、教师分别开发不同的功能项,如学生端可以查询课表、成绩、考试时间等信息,教师端可以进行考勤、布置作业、发布公告等功能。
4.引入物联网技术。
通过在校园内安装传感器等设备,实现智能电子门禁、空调、灯光等设备控制。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的远程控制,提高系统的智能化程度,无需人工干预。
5.数据可视化展示。
在平台系统中添加数据可视化展示功能,通过图表形式展示校园大数据。
为管理人员提供数据分析的工具和方法,让管理更具有指导性和科学性。
在实现上述功能的过程中,可以考虑使用Java、Python等编程语言,采用Spring、Mybatis等框架,关系型数据库MySQL、Oracle等作为数据存储平台,同时使用微服务架构实现模块化管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智慧校园平台总体设计技术方案V2,通过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实现全方位的校园智能化管理,为学生、教师、管理人员提供更加高效、合理的管理服务。
同时,系统在数值分析、人脸识别、数据可视化等方面也展示了其技术实力。
XX学院智慧校园技术方案(V 1.0)福建卓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侵权必究文档目录1智慧校园建设背景 (4)2智慧校园需求分析 (6)3智慧校园总体目标 (7)73.2项目建设要求 (8)3.3网络设计思路 (9)3.4项目建设价值 (10)4智慧校园方案设计 (11)4.1方案设计原则 (11)4.2网络总体拓扑设计 (13)4.3智慧校园出口设计 (15)4.4智慧校园核心设计 (17)4.5智慧校园无线设计 (19)4.5.1无线网信号覆盖指标 (19)4.5.2无线AP部署方案设计 (21)4.5.3无线控制器方案设计 (23)4.5.4无线网供电方案设计 (24)4.5.5无线网汇聚方案设计 (24)4.6运营保障平台方案设计 (25)4.6.1分区域精细化管理 (26)4.6.2用户终端权限控制 (26)4.6.3用户访问时间控制 (27)4.7智慧校园服务器设计 (27)5智慧校园工程方案 (29)5.1工程实施概述 (29)5.2引用文件标准 (29)5.3工程项目管理 (30)5.3.1项目范围管理 (30)5.3.2人力资源管理 (30)5.3.3项目进度管理 (32)5.3.4项目工作规划 (33)5.4工程材料选择 (33)5.5综合布线设计 (34)5.6附件一、设备清单 (40)1 智慧校园建设背景XX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是建于1938年的广西省立田西师范学校,至今已经有70多年不间断的办学历史。
截止2015年10月,XX学院有东合、澄碧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873.59亩,另有市政府在百东新区预留用地1840亩。
有19个二级学院、一个继续教育学院、一所附属中学和一所职业中专,39个本科专业、36个专科(高职)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
随着无线应用及移动终端的普及,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师生,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促进校园信息化建设成为学校育人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校园无线网络,建设高速、稳定、可靠、可运营、可管理的无线网络对于塑造学院新一代智慧校园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信锐技术智慧校园拓展技术建议书深圳市信锐网科技术有限公司目录一.整体方案架构 (3)二.智慧校园方案分模块说明 (4)2.1.空调控制系统 (4)2.2.护眼灯升级改造系统 (5)2.3.电教设备控制系统 (6)2.4.教室环境监测系统 (7)2.5.用电安全系统 (7)2.6.智能窗帘控制系统 (10)2.7.智能门锁系统 (10)2.8.更多传感器拓展 (11)三.平台特点 (12)3.1.管理简单化 (12)3.2.数据可视化 (13)3.3.策略智能化 (14)四.成功案例介绍 (16)4.1.学校发展背景 (16)4.2.物联网组网拓扑 (17)4.3.方案功能概述 (17)4.4.方案价值 (17)五.售后服务保障 (18)一. 整体方案架构信锐智慧校园物联网方案,整体方案架构如下: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教、学一体化系统,让学生在互动、实操中体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正在走进现代化教学。
学校的教室、办公室、会议室、功能室等场景,需要实现场景化的智能电器管控,在教室等各个场景下实现对电灯、空调、投影仪、智能门锁等电器设备智能化管理。
除了电器设备的智能化操作,还包括了各自电器设备的用电管理,记录设备能耗。
可以对教室的过流、过载等不安全情况时进行自动保护,并对大功率用电进行限制等。
为了实现教育行业的物联网智慧场景,信锐推出了智能调光电源、智能光照传感器、情景控制面板、灯光开关、智能窗帘套装、智能空开套装、多合一环境传感器、红外控制网关、智能门锁、一体机对接模块、智能插座、智能排插等类型终端,满足教室、宿舍、办公室、植物角、机房、设备间等物联网建设需求。
智慧教室的建设不仅是上述对各种传感器的管理建设就结束了,还需要通过大屏展示,向管理人员、学校领导、校外参观人员展示学校整体智慧校园物联网设备运行状态,包括教室各个场景设备应用情况(在线率、离线率、使用率),用电统计、能耗管理、用电安全,空间管理中学校各个场景的设备运行、告警情况等信息,数据通过友好的UI大屏形势呈现,整体学校情况一目了然,真正实现管理可视化,将建设成果可视化。
智慧校园技术方案建议书目录1背景和需求 (51.1概述 (51.2校园信息化需求演进 (5 1.2.1安全需求 (51.2.2承载基础 (61.2.3简易管理 (71.2.4小结 (72智慧校园信息化系统简介 (8 2.1智慧校园承载网络 (82.1.1网络承载方案 (82.2一卡通管理系统 (102.2.1门禁系统 (102.2.2消费系统 (102.2.3图书管理系统 (112.2.4水控系统 (112.3迎新管理系统 (112.4RFID出入校门记录系统 (112.5自动识别学生平安短信服务系统 (12 2.6视频监控系统 (122.7周界防护系统 (142.8智慧校园建设方式 (143通讯智慧校园解决方案 (153.1一卡通解决方案 (153.1.1总体架构 (153.1.2软件架构 (163.1.3网络结构 (173.1.4卡片规划 (173.1.5RFID出入校门记录系统 (183.2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203.2.1校园监控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 (20 3.2.2视频监控系统组网 (263.2.3视频监控视频存储方案 (283.3周界防卫 (293.3.1周界防范系统介绍 (303.3.2报警主机设备选型及配置 (313.3.3电子围栏系统设计 (323.4系统联动融合 (333.4.1一卡通和监控联动 (333.4.2周界防护与视频监控系统联动 (344通讯解决方案优势 (354.1通讯承载网络系统的优势 (354.2基于RFID的一卡通管理系统的优势 (354.3视频监控系统优势 (364.4通讯方案融合优势 (385主要设备简介 (395.1承载网络主要设备介绍 (395.1.1交换机产品--ZXR10 8900系列万兆MPLS路由交换机 (39 5.1.2交换机产品--ZXR10 5950系列全千兆智能路由交换机 (42 5.1.3交换机产品--ZXR10 5250系列全千兆智能交换机 (485.1.4交换机产品--ZXR10 2950系列安全接入交换机 (525.1.5WLAN--AC产品ZXV10 W901 V2 (585.1.6WLAN--AP产品ZXV10 W811N (615.1.7WLAN--AP产品ZXV10 W812N (645.1.8安全产品--ZXSEC US515 防火墙 (675.2一卡通主要设备介绍 (685.2.1挂式消费机(TCP/IP (685.2.2台式消费机(TCP/IP (695.2.3门禁控制器 (715.2.4电插锁(窄 (725.2.5TCP/IP考勤机 (725.2.6读卡器 (735.2.7水控一体机 (735.2.8车载刷卡机 (745.2.9停车场控制器 (745.2.10信息显示屏 (755.2.11翼闸 (755.2.12充值机 (765.3视频监控主要设备介绍 (775.4周界防护主要设备介绍 (835.4.1发卡机 (835.4.2高压电子脉冲围栏及辅助设备 (83 5.4.3防区现场控制主机及辅助设备 (86 图目录图3-1 “校园卡系统”的整体结构 (16图3-2 “校园卡系统”软件结构 (17图3-3 楼道监控示意图 (22图3-4 教室安全监控示意图 (23图3-5 多媒体教室接线示意图 (24图3-6 教学观摩教室接线示意图 (25图3-7 网络视讯“校园监控”系统组网图 (27图3-8 周界防卫组网图 (30图3-9 一卡通和监控联动图 (33图3-10 周界安防应用平台结构图 (34图5-1 电子脉冲围栏 (84图5-2 现场控制主机 (86表目录表5-1 ZXR10 8900系列万兆MPLS路由交换机规格与参数表 (40 表5-2 ZXR10 5950系列全千兆智能路由交换机规格与参数表 (45 表5-3 ZXR10 5250系列全千兆智能交换机规格与参数表 (50表5-4 ZXR10 2950系列安全接入交换机规格与参数表 (55表5-5 AC产品ZXV10 W901 V2规格与参数表 (60表5-6 ZXV10 W811N规格与参数 (63表5-7 AP产品ZXV10 W812N规格与参数 (66表5-8 ZXSEC US515 防火墙规格与参数表 (67表5-9 视频监控主要设备 (771 背景和需求1.1 概述校园信息化历经了计算机房、校园网、数字化校园网几个发展阶段,根据当前的信息化的形势,又形成了新的需求。
推荐完整版互联网智慧校园技术方案建议书解决方案尊敬的各位领导: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互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都得到广泛应用,教育行业也不例外。
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人才的培养需要,数字化、智能化的教育方式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构建智慧校园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催生的。
为满足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需求,我们推荐如下互联网智慧校园技术方案建议书。
一、基础设施建设(1)网络建设互联网智慧校园的核心在于网络建设,无论是无线还是有线网络都需要得到优化和改进,以达到高速、稳定、安全的目标。
学校可以使用软件定义网络(SDN),统一管理和控制全校网络,使网络更安全、可靠、可控。
(2)安全系统建设安全系统包括网络流量控制和信息安全两部分。
对于网络流量,建议学校引入高效的网络加速器,提高网络的响应速度和网速,同时利用高质量的网络防火墙,加强对网络流量控制,防止不法分子入侵网络。
对于信息安全方面,建议学校引入PSN管控系统,实现信息的有效管理和保护。
(3)硬件设施建设硬件设施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交换机和路由器等设备。
建议学校在硬件选择上,考虑到使用的场景和需求,选择性能更强、稳定性更好、易于维护和管理的设备。
同时,建议学校对硬件设备进行分类管理,以便更好地管理和维护。
二、教学资源建设(1)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学校增加教学资源的采集和构建力度,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数字化资源系统,包括课程教案、教学设计、知识点讲解、视频教学、网络资源等。
同时,建议学校将数字化教学资源与校园信息化平台进行有效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和互用。
(2)多元化教学方式建设多元化教学方式包括MOOC、在线互动学习、数字化仿真实验等。
建议学校依托OES平台,在线引入MOOC课程资源,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教育数据挖掘,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行为。
同时,通过在线互动学习和数字化仿真实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智慧教育顶层设计白皮书目录1、前言 (3)2、教育信息化现状和需求分析 (5)2.1教育信息化发展已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总体战略 (5)2.2教育信息化经费保障日益充足 (6)2.3区域教育信息化成为趋势 (7)2.4教育信息化基础网络设施日趋完善 (8)2.5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需求迫切 (9)3、智慧教育建设愿景 (10)4、智慧教育建设理念 (11)4.1先进性 (11)4.2实用性 (11)4.3开放性 (12)4.4标准化 (12)4.5可伸缩性 (13)4.6移动性 (13)4.7安全性 (14)5、智慧教育建设目标 (15)5.1支撑学校发展战略 (15)5.2夯实基础设施建设 (16)5.3丰富业务应用 (17)5.4支持不断扩展 (18)6、智慧教育建设原则 (20)6.1.顶层设计、统一规划的原则 (20)6.2.完善基础的原则 (20)6.3.遵循标准、协调发展的原则 (20)6.4.实用优先的原则 (20)6.5.灵活拓展的原则 (20)6.6.先易后难的原则 (20)6.7.分步实施的原则 (21)6.8.高层主导的原则 (21)6.9.选择专业合作的原则 (22)7、结束语 (24)1、前言智慧教育是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教学高度融合的信息化校园环境。
通过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整合和应用,实现信息终端广泛感知,提供多域融合共享的智慧服务。
智慧教育技术能实现以教育教学为主的多领域间资源及其业务的融合和共享,是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等领域的充分融合,实现无所不在的信息服务综合化和智慧化。
其基本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
按照国家《智慧教育总体框架》标准,智慧教育建设包括智慧环境、智慧管理、智慧资源和智慧服务等四大部分。
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教育大数据的深度挖掘。
作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制定《智慧教育总体框架》国家标准的参与单位,积累了20余年在教育行业持续耕耘的经验,聚合业界优秀的企业,融合自身的云存储,云安全,云架构,以及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和智慧教育应用,从智慧环境,智慧管理,智慧资源,智慧服务到教育大数据,形成一套完整、实用、可扩展、深度融合的一站式智慧教育解决方案,其产品布局与整体架构如图:2、教育信息化现状和需求分析2.1教育信息化发展已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总体战略教育信息化已经纳入国家信息化整体战略——中长期发展纲要,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从教育部到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形成的共识是: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推进智慧教育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智慧校园技术方案智慧校园技术方案旨在将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校园管理和教育教学过程中,提高校园运行效率、教育质量和校园安全。
以下为一些常见的智慧校园技术方案:1. 校园网络建设:建设高速稳定的校园网络,实现全校范围内无线覆盖,支持师生使用互联网进行学习、交流和信息获取。
2. 智能化教室:配置智能教学设备,如交互式白板、投影仪、智能投影等,提供强大的教学辅助功能;同时,配置智能教室管理系统,方便教师调控教室设备和学生的注意力。
3. 电子教案系统:建立电子化教案管理平台,让教师可以在线设计和共享教案,方便教学内容的沟通和共享。
4.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学籍管理、课表管理、成绩管理等功能,实现学生信息的集中管理和查询。
5. 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利用人脸识别技术代替传统的门禁卡,提高校园出入口的安全性和管理便利性。
6. 校园安全监控系统:在校园内设置高清摄像头,配备智能监控系统,实现对校园各个区域和角落的监控,以确保师生的安全。
7. 车辆管理系统:利用车辆识别技术,建立车辆管理系统,对校园内进出的车辆进行自动识别和管理,提高校园的交通管理效率。
8. 无纸化办公:推广和应用电子签名、电子表单等技术,实现校园各类文件的电子化和无纸化,提高办公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9. 智能图书馆管理系统:利用RFID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实现图书自助借阅、智能图书定位、图书馆座位预约等功能,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率。
10. 学生刷脸考勤系统: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实现学生刷脸考勤,提高考勤效率和准确性。
11. 学生学习数据分析系统:通过对学生成绩、学习行为等数据进行分析,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评价,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智慧校园技术方案,具体的方案和实施细节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需求进行定制。
智慧校园技术方案白皮书 目 录 一、 数字校园建设目标 ................................................................................................ 4 二、 信息化现状和需求 ................................................................................................ 5 1. 信息化现状 ......................................................................................................... 5 2. 需求分析 ............................................................................................................. 6 2.1. 一站式服务需求 ...................................................................................... 6 2.2. 标准化需求 .............................................................................................. 6 2.3. 开放性需求 .............................................................................................. 6 2.4. 数据共享需求 .......................................................................................... 7 三、 建设方案 ............................................................................................................. 8 1. 总体设计 ............................................................................................................. 8 1.1. 设计原则 .................................................................................................. 8 1.2. 设计思路 .................................................................................................. 9 1.3. 总体架构 .................................................................................................. 9 2. 建设内容 ............................................................................................................. 9 2.1. 信息标准 .................................................................................................. 9 2.2. 共享数据中心平台 ............................................................................... 10 2.3. 数据清洗与整合平台 ........................................................................... 11 2.4.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 13 2.5. 统一信息门户平台 ............................................................................... 13 2.6. 智慧校园平台 ........................................................................................ 20 2.7. 综合信息查询系统 ............................................................................... 23 2.8. 学生生命周期业务系统 ....................................................................... 25 2.9. 教师管理与服务业务系统 ................................................................... 32 2.10. 安全设施 ............................................................................................ 36 2.11. 信息集成 ............................................................................................ 37 四、 建设步骤规划 ................................................................................................... 39 4
一、 数字校园建设目标 在国家教育行业信息化的政策背景下,数字校园的建设水平体现了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程度,也反映了决策者的对现代教育发展趋势高瞻远瞩的水平;更是衡量学校办学能力和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关于“加强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利用先进网络和信息技术,整合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高等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的要求,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开展本期数字校园建设。实现学校信息化跨越式发展,充分提升学校的管理和服务能力。 数字校园建设的主要目标是: 1.实现校园内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办学效益和科研水平; 2.实现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的合理规划、合理分配、合理利用; 3.提高学校管理过程和管理系统的质量、效益、效率; 4.保证资源和服务的可靠性、安全性、科学性。 5
二、 信息化现状和需求 1. 信息化现状 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目前学校完成建立校园骨干网络建设。已经完成部分应用系统建设,这些信息化建设内容在学校取得了许多很好的实际应用效果,也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传统的信息化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1. 存在信息孤岛,教务处、财务处、人事处等系统及数据各自独立,部门数据不能有效及时交互,导致财务收支存在漏洞。 ➢ 新生数据不能及时同步到各部门,导致各部门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 学籍变动、人事变动,信息缺乏互通,造成财政收支漏洞; ➢ 学生处和后勤部门信息不统一,学生突发状况很难处理; ➢ …… 2. 缺乏校园信息化集中应用与展示平台,各自独立的应用系统导致缺乏协同工作能力,也缺乏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能力。重管理轻服务,为师生提供的信息服务没有良好的应用体验。 ➢ 学生入学时:对于报到注册流程不能及时获取,迎新现场无序; ➢ 学生在校时:各类申请服务需要填写大量的重复信息,十分繁杂; ➢ 学生离校时:不清楚离校手续审批情况,仍然需要到每个业务部门排队盖章; ➢ 老师年底时:年终总结填写,仍要到各个系统去统计自己的工作量、科研情况,不能通过系统统一获取和生成; ➢ …… 3. 单个部门的信息系统(如教务管理、图书馆管理、资产管理等),很难站在自己这个信息集上,进行整个学校的全面信息查询和决策分析,各个应用系统能够发挥的效益没有更好地利用和挖掘。 ➢ 全校总体情况统计信息,不全面、不及时、不准确; ➢ 招生率、就业率统计难,教师职称统计难,欠费统计难; ➢ 教师评奖金了,工作量、科研无法统计; 6
➢ 学生奖助贷评定,没有参考数据; ➢ 辅导员缺少所管理班级的整体信息统计,掌握班级“奖学金、贷款、欠费、考勤、成绩”等全面情况; ➢ ……
2. 需求分析
2.1. 一站式服务需求 现有应用重管理轻服务现象严重,为师生提供的信息服务不够全面 原有模式按照管理信息化系统和教学信息化系统的分类来投资和组织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项目。 “技术导向”的思维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重建设、轻应用”偏向,不仅导致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率不高,而且对促进教育改革、推动学习方式变革、提高教育质量影响不大。 需要实现业务的整合贯通,通过信息门户,提供面向师生的一站式服务。
2.2. 标准化需求 缺少统一的技术体系标准及详细的整体建设规划,不利于长期发展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业务系统由各个部门主导完成,缺少技术及功能的长期规划,主要解决当期的、局部的需求满足,各部门独立建设、独立维护,没有形成统一管理,有的甚至造成系统的重复建设,不利学校信息化的长期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需要通过统一的标准和体系建设,进行长远的规划。
2.3. 开放性需求 业务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模式不统一,更新维护困难 学校各应用系统的开发平台、数据库和运行环境千差万别,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考虑。随着校园网上应用和资源越来越多,应用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技术升级存在风险,从而也带来业务系统维护成本不断增加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