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二年级下册5.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20
第五单元四边形的认识第1课时长方形的特征教学内容:教材第41、42页教学目标:1、认识长方形的长和宽.知道长方彤的对边相等、4个都是直角。
2、在观察、验证、交流等活动中,经历探索长方形特征的过程。
3、在用已有数学活动经验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长方形的特征。
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的特征。
教学用具:每人准备一张规则的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复习旧知,引入新知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这些图形,请同学们找一找你周围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让学生自由发言,学生指出教室中的黑板、门、课桌、深本等物体的面是长方形。
)师:同学找得很正确,我们这么熟悉长方形,那你们知道长方形有什么特点吗?今天我们就来探索长方形有什么特点。
板书:长方形的特征二、自主探索,掌握新知1.师:请同学们拿出你准备好的长方形纸,数一数它有几条边个几个角。
(学生取出长方形纸后,数边和角的个数,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使学生了解长方形有4条边,4个角。
)2.师:我们知道了长方形有4条边,4个角,那它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呢?(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观察、思考和交流,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只要学生说得合理,都要给予肯定。
)学生可能想到以下几方面:(1)长方形有2条长边,2条短边。
(2)长方形的两条长边可能相等,两条短边也可能相等。
(3)长方形的4个角可能都是直角。
3.师:你们的想法是否正确呢?长方形是不是对边相等呢?4个角是否都是直角?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用自己的方法验证一下。
(小组合作进行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想出的方法。
)学生想出的方法可能有:(1)用直尺测对边的长度验证对边相等。
(2〉用对折的方法验证对边相等。
(3)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和长方形的四个角比-比验证4个角都是直角。
(学生想出的方法只要合理,都要给予肯定。
)师:全班讨论、交流自己的方法,通过你们的验证,得出什么么结论?(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得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个角都是直角。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是冀教版数学第十册的内容。
教材以学生常见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彩图为切入点,贴近生活,给教师留下了充分的创造性地利用教材的机会。
教学中可采用观察彩图和实物、观看动画课件、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智力比拼等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材还注重了知识的整体性,把长方体和正方体放在同一节中呈现,有利于对学生分析、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学生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较丰富的生活经验,这些感性经验是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正是让学生的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经验的过程,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
在这一过程中,能使学生体会到认识事物和归纳事物特征的方法,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
设计理念:1、以活动为主,把学生“学数学”变成为“做数学”,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
2、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
“体验”是学生内心知识的形成过程,它是课堂的灵魂,是教学的手段也是教学目的之一。
3、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教师是“主导者”为“引导者”。
教学目标:1、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联系生活经验,感受数学价值。
3、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交流,增强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并对知识进行内化。
4、培养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想象力.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实物、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具、长方体框架、学生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
教学流程:活动一【导入】欣赏课件复习导入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忆看看我们学习过哪些图形,好吗?(出示课件)在放映的过程中,请同学们说说它们的名称。
先介绍平面图形,然后介绍立体图形。
由此引入,说明本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学习立体图形中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
【通过师生对话,可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心理安全的状态下进入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