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设计原理
- 格式:ppt
- 大小:152.00 KB
- 文档页数:42
矿山勘探与开发的地质学原理矿山勘探与开发是指对矿产资源的搜索和利用过程,而地质学则是对地球的物质、结构和历史进行研究的学科。
在矿山勘探与开发中,地质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地质学的角度探讨矿山勘探与开发的一些原理。
一、矿源定位原理矿源定位是矿山勘探的第一步,它通过对地质条件、矿床类型等因素的综合分析,确定可能存在矿产资源的地区。
矿源定位需要依据地质学原理进行,其中主要原理包括地壳运动和构造运动原理、岩石学原理、地球物理学原理等。
地壳运动和构造运动原理是指地球地壳的运动和变形过程,它对矿床的形成和分布起着决定性作用。
例如,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断裂和构造混乱常常与矿床的形成有关,因此可以根据地质构造特征来定位可能存在矿产资源的地区。
岩石学原理研究地质构成和岩石成因,通过对岩石类型和特征的研究,可以了解到不同岩石中可能存在的矿物资源。
因此,岩石学原理是矿源定位的重要依据之一。
地球物理学原理主要应用于地球内部结构和地下物质分布的研究,如地震、重力、磁法等方法。
这些地球物理学方法能够揭示地下物质的性质和分布特征,帮助勘探人员确定可能富含矿产资源的地区。
二、矿产资源评价原理矿产资源评价是对矿产资源量和质量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价的过程。
它是矿山勘探与开发的重要环节,对于采取合理的开发措施和保护矿产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矿产资源评价依托于地质学原理,其中主要包括床位学原理、矿床成矿规律原理、矿床富集规律原理等。
床位学原理研究矿床中矿石的分布规律、类型和特征。
通过床位学原理,可以了解到矿床中各种矿石的产状、扩展方式、空间分布等情况,从而对矿床的规模和含矿量进行评价。
矿床成矿规律原理研究矿床形成的原因和过程,通过对成矿规律的研究,可以判断矿床的形成机制和富集规律,从而为矿产资源的评价提供依据。
矿床富集规律原理研究矿石中金属元素的富集规律和相关因素。
不同类型的矿床存在不同的富集规律,通过矿床富集规律的研究,可以预测矿床中金属元素的分布情况和含量,为矿产资源的评价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目录1.课程设计概述 (1)1.1矿区概况 (1)1.2设计依据 (1)1.3设计内容 (1)2.矿山地质 (1)2.1概述 (1)2.2矿区地质 (2)2.3矿床地质 (3)2.4水文地质 (3)2.5工程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 (3)3.矿床开拓 (3)3.1概述 (3)3.2开拓方案的选择 (4)4.主井副井风井位置选择 (5)4.1主副风井数量和型式确定 (5)4.2混合井位置确定 (6)4.3风井位置确定 (8)5.井底车场平面布置 (8)6.阶段开拓巷道布置 (9)7.开拓系统综述 (9)附图1:开拓系统设计辅助图(矿体纵投影图、规定阶段平面图)A1幅1张;附图2:开拓系统图(纵投影图、横断面图、中段平面图)A1幅、A2幅各1张;附图3:坑内外复合图A 1幅1张;附图4:各井巷形状示意图汇总图;附图5:矿井通风系统示意图。
1.课程设计概述1.1矿区概况新寨里辉沸石矿地理坐标为:东径110°25′24″~110°25′46″,北纬26°18′52″~ 26°19′16″,矿山属中—低山地貌,矿山西部最高山为1391m海拔,最低处为625.4m,地形相对高差765.6m。
地势西高东低。
山间有小溪水由西向东流径矿山至巫山河,流量随季节而变化,春夏两季流量大,冬季多干枯(未作流量测试),最高洪水位630m。
地形坡度较大(多大于20°),地表溪水泻流而下,无压覆矿产倒灌矿坑的隐患。
在矿山东南部,距矿山约500m远处通有一条县级公路,交通一般。
1.2设计依据设计依据包括以下三部分:①课程设计基础资料:具体内容包括矿区地理位置和交通状况,矿区地质,矿体特征,矿山开采技术条件;②一套图纸:内容包括矿区地质地形图一张,0#至6#勘探线剖面图7张;③矿山开采技术参数:开采标高为+600m~+330m,采用留矿采矿法开采,阶段高度45m,脉内平巷放矿闸门装矿,矿床开采下盘移动角66°,上盘移动角60°,走向端部移动角72°,矿山规模为10万吨/年,井下采用有轨运输。
矿山法施工方法矿山法施工方法是一种适用于地下矿山建设和开采过程中的施工技术。
它主要针对矿山工程中的隧道、巷道等地下工程进行施工,以确保矿山的安全、高效开采和工程的顺利进行。
一、矿山法施工方法的基本原理矿山法施工方法通过合理的工程设计和施工规范,保证矿山工程的安全稳定。
其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质勘察:在进行矿山法施工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和勘察。
通过对地质条件的了解,可以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2. 施工方法选择:根据矿山工程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施工方法。
常见的矿山法施工方法包括切割法、爆破法、掘进法等。
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3. 施工设备和材料选择:根据矿山法施工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施工设备和材料。
施工设备应具备高效、安全的特点,材料应符合施工要求,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4. 施工过程控制:在矿山法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施工过程。
包括对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风险。
二、常见的矿山法施工方法1. 切割法:切割法是通过机械设备将地层进行机械切割,逐步推进地下巷道、隧道等地下工程的施工方法。
切割法适用于地质较好、稳定性较高的地区。
2. 爆破法:爆破法是利用爆炸能量将地层破碎,从而推进地下工程的施工方法。
爆破法适用于地质较差、岩石坚硬的地区。
在使用爆破法进行施工时,需要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3. 掘进法:掘进法是利用掘进机械设备进行地下工程施工的方法。
通过掘进机械设备的推进和挖掘,将地层逐步挖空,形成地下巷道、隧道等地下工程。
掘进法适用于较长、较深的隧道工程。
三、矿山法施工的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进行矿山法施工时,安全始终是第一要务。
施工单位和工人必须严格按照安全规范进行施工,做好防范地质灾害和事故的准备工作。
2. 施工监控: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施工监控。
包括对施工设备、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施工质量和工期的达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