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机结构与原理
- 格式:doc
- 大小:429.50 KB
- 文档页数:24
注塑机工作原理注塑机是一种常用的塑料加工设备,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的生产过程中。
它通过将塑料颗粒加热熔化后,将熔融塑料注入模具中,通过冷却和固化形成所需的塑料制品。
以下是注塑机的工作原理的详细介绍。
1. 注塑机的结构注塑机主要由注射部份、固化部份和控制系统组成。
1.1 注射部份注射部份包括注射缸、螺杆、喷嘴和加热器。
塑料颗粒经过加热器加热后,进入注射缸内。
螺杆负责将塑料颗粒推进到喷嘴处,并通过喷嘴将熔融塑料注入模具中。
1.2 固化部份固化部份由模具组成,模具普通由两个部份组成:上模和下模。
当注射完成后,上模和下模会合并在一起,形成一个封闭的空腔,使熔融塑料冷却和固化。
1.3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注塑机的运行,包括温度控制、压力控制、注射速度控制等。
通过调整控制系统中的参数,可以实现对注塑机的精确控制。
2. 注塑机的工作流程注塑机的工作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闭模、注射、冷却、开模和排料。
2.1 闭模注塑机开始工作时,上模和下模会闭合,形成一个封闭的空腔。
上模和下模的闭合通过液压系统实现,确保模具的稳定性。
2.2 注射注射过程中,螺杆开始旋转,将预热的塑料颗粒推进到注射缸中。
当塑料颗粒被推进到一定位置时,注射缸内的压力会增加,使得螺杆后退,塑料颗粒被螺杆推到喷嘴处。
同时,注射缸内的加热器会持续加热,使塑料颗粒熔化成熔融塑料。
2.3 冷却注射完成后,上模和下模会合并在一起,形成一个封闭的空腔。
在这个过程中,模具外表面会通过冷却系统降低温度,使得熔融塑料迅速冷却和固化。
2.4 开模当熔融塑料冷却和固化后,上模和下模会分开,形成一个空腔。
此时,注塑机会通过液压系统将模具分开,并将成品从模具中取出。
2.5 排料成品从模具中取出后,会通过传送带或者其他设备进行排料,以便进一步加工或者包装。
3. 注塑机的工作参数注塑机的工作参数对于塑料制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工作参数:3.1 温度控制注塑机的温度控制是通过控制系统实现的。
第一章 注塑机工作原理及构造第一节 注塑机工作原理一、注塑机工作原理 注塑成型机简称注塑机,其机械部分主要由注塑部件和合模部件组成。
注塑部件主要由料筒和螺杆及注射油缸组成示意如图1-19所示。
注塑成型是用塑性 的热物理性质,把物料从料斗加入料筒内,料筒外由加热圈加热,使物料熔融。
在料筒内装有在外动力油马达作用下驱动旋转的螺杆。
物料在螺杆的作用下,沿着螺槽向前输送并压实。
物料在外加热和螺杆剪切的双重作用下逐渐的塑化、熔融和均化。
当螺杆旋转时,物料在螺槽摩擦力及剪切力的作用下把已熔融的物料推到螺杆的头部,与此同时,螺杆在物料的反作用力作用下向后退,使螺杆头部形成储料空间,完成塑化过程。
然后,螺杆在注射油缸活塞杆推力的作用下,以高速、高压,将储料室的熔融料通过喷嘴注射到模具的型腔中。
型腔中的容料经过保压、冷却、固化定型后,模具在合模机构的作用下,开启模具,并通过顶出装置把定型好的制件从模具顶出落下。
塑料从固体料经料斗加入到料筒中,经过塑化熔融阶段,直到注射、保压、冷却、启模、顶出制品落下等过程,全是按着严格地自动化工作程序操作的,如图1-20所示。
1-模具 2-喷嘴 3-料筒 4-螺杆 5-加热圈6-料斗 7-油马达 8-注射油缸 9-储料室 10-制件 11-顶杆图1-19 注塑成型原理图注射座动作选择第二节 注塑机组成注塑机根据注塑成型工艺要求是一个机电一体化很强的机种,主要由注塑部件、合模部件、机身、液压系统、加热系统、冷却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加料装置等组成,如图1-21所示。
第二节注 塑 机 结 构注塑机总体结构公司目前主力机型为HTFX 系列,该机型主要可分为注射部分(01注塑机注塑部件塑化装置 注射座 注射油缸 螺杆驱动装置 注射座油缸 螺杆 料筒 螺杆头 喷嘴合模部件合模装置 调模装置 制品顶出装置机身液压系统泵、油马达、阀蓄能器、冷却器、过滤装置 管路、压力表冷却系统 入料口冷却、模具冷却 润滑系统 润滑装置、分配器电器控制系统动作程序控制;料筒温度控制;泵电机控制安全保护;故障监测、报警;显示系统机械手加料装置图1-21 注塑机组成示图部分)、合模部分(02部分)、安全防护门(03部分)、液压传动部分(04部分)、润滑部分(05部分)、电器控制部分(06部分)和机身部分(07部分),括号内为公司内部简称。
注塑技术知识点总结一、注塑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1. 注塑机的组成注塑机主要由注射系统、熔化系统、成型系统、冷却系统、开模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组成。
注射系统包括进料装置、螺杆和筒体,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塑料颗粒熔化后注入模具中。
熔化系统由加热器和温控系统组成,用于加热和维持塑料的熔化温度。
成型系统包括模具和模具的锁紧机构,用于塑料的成型和冷却。
冷却系统主要是通过水循环系统来冷却模具和塑料,以确保成型后的产品质量。
开模系统是用于打开和关闭模具的机构,以及取出成型后的产品。
电气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整个注塑机的运行和参数调节。
2. 注塑机的工作原理注塑机的工作过程主要包括螺杆运动、熔化塑料和注射成型三个步骤。
首先,在螺杆的作用下,将塑料颗粒从进料装置中输送到筒体中,并在加热器的作用下熔化成熔体。
然后,在一定的压力下,熔化的塑料被注入到模具中,通过成型系统进行冷却,最终得到成型后的产品。
二、注塑模具的设计和制造1. 注塑模具的设计要点注塑模具设计的关键是要根据产品的结构特点和注塑工艺要求,确定模具的结构形式和尺寸。
在注塑模具设计中,需要考虑产品壁厚、尺寸精度、表面光洁度和成型后的产品结构等因素。
模具设计时需要遵循合理的结构原则,保证模具的刚度、强度和耐磨性,以及方便加工和维护。
另外,注塑模具的设计还需要考虑模具的冷却系统、排气系统和脱模系统等配套设施,以确保成型后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2. 注塑模具的制造工艺注塑模具的制造工艺主要包括模具材料选择、模具加工和热处理等环节。
在模具材料选择方面,需要根据成型产品的要求和模具的使用条件,选用合适的模具材料。
模具加工包括模具结构部件的加工和装配,以及模具表面的加工和调整。
模具的热处理是为了提高模具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三、塑料材料的选料和加工性1. 塑料材料的选料原则在注塑加工中,塑料材料的选料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成本。
塑料材料的选料需要考虑产品的用途、结构要求、机械性能和耐用性等因素。
注塑机工作原理一、概述注塑机是一种用于将熔融塑料注入模具中形成所需产品的机械设备。
它是塑料加工行业中常用的设备之一,广泛应用于制造塑料制品,如塑料零件、容器、玩具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注塑机的工作原理,包括注塑机的组成部分、工作步骤和工作原理。
二、注塑机的组成部分1. 锁模机构:用于固定模具和保持模具的闭合状态。
通常由锁模板、活动模板、模板导柱和锁模机构组成。
2. 注射装置:包括注射缸、注射头和螺杆。
注射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将塑料颗粒加热融化,并将熔融塑料注入模具中。
3. 压力系统:包括油泵、油箱和液压阀。
压力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所需的注射压力和保持模具的闭合状态。
4. 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注塑机的各项操作,包括温度控制、压力控制、注射速度控制等。
三、注塑机的工作步骤1. 开模:首先,注塑机的锁模机构通过液压系统将模具保持在闭合状态。
然后,模具的模板分离,以便取出已注塑成型的产品。
2. 注射:在模具闭合的状态下,注塑机的注射装置开始工作。
首先,注射缸中的塑料颗粒被螺杆推入注射头中。
然后,注射头将熔融塑料注入模具的腔室中。
3. 压力保持:在注射完成后,注塑机的压力系统开始工作,提供所需的注射压力,以保持模具的闭合状态。
这样可以防止熔融塑料从模具中溢出。
4. 冷却:在塑料注射完成后,模具中的塑料开始冷却和固化。
通常,注塑机会通过冷却系统来加速冷却过程。
5. 开模和脱模:在塑料完全冷却和固化后,注塑机的锁模机构再次工作,打开模具并取出已成型的产品。
四、注塑机的工作原理注塑机的工作原理基于熔融塑料的流动性和热胀冷缩特性。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1. 加热和熔化:注塑机的注射装置中的螺杆将塑料颗粒推入注射缸中。
在注射缸中,塑料颗粒受到加热器的加热,逐渐熔化成熔融塑料。
螺杆的旋转将熔融塑料推入注射头中。
2. 注射:在注射头中,熔融塑料受到注射缸中的高压力推动,通过注射嘴进入模具的腔室中。
在注射过程中,注射速度和压力可以根据产品需求进行调整。
注塑机的工作原理注塑机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加工设备,主要用于将熔化的塑料通过模具注入到模具腔中,冷却后形成所需的塑料制品。
它是塑料制品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之一。
下面将详细介绍注塑机的工作原理。
一、注塑机的基本构造注塑机主要由注射系统、熔化系统、冷却系统、液压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
1. 注射系统:注射系统由注射缸、螺杆、喷嘴和进料口等组成。
当注塑机工作时,螺杆通过电机的驱动旋转,将塑料颗粒从进料口吸入注射缸中,然后螺杆向前推进,使塑料颗粒逐渐熔化并形成熔融塑料。
2. 熔化系统:熔化系统由加热器和熔化腔组成。
加热器通过电加热将注射缸中的塑料加热到熔化温度,使其成为熔融状态。
3.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主要包括冷却水管和冷却风扇等。
在注塑过程中,冷却系统通过冷却水和冷却风扇对模具和注射腔进行冷却,以便快速冷却和凝固塑料制品。
4. 液压系统:液压系统由液压泵、液压油箱、液压阀和液压缸等组成。
液压系统通过液压泵产生高压液压油,并通过液压阀控制液压油的流动,驱动液压缸实现注射和开合模动作。
5. 电气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由电控柜、PLC和触摸屏等组成。
通过电气控制系统可以对注塑机进行参数设定、运行控制和故障诊断等。
二、注塑机的工作过程注塑机的工作过程主要包括模具闭合、注射、保压、冷却和模具开启等步骤。
1. 模具闭合:首先,注塑机的模具需要闭合,确保模具腔与注射腔紧密贴合。
模具闭合通常通过液压系统实现,液压缸会驱动模具的合模板和动模板进行闭合。
2. 注射:当模具闭合后,注塑机开始注射过程。
注射过程中,螺杆向前推进,将预先加热并熔化的塑料从注射缸中注入到模具腔中。
注射过程通常由液压系统控制,液压泵提供高压液压油,驱动液压缸实现螺杆的前进和后退。
3. 保压:注射完成后,注塑机会进行保压过程。
保压的目的是保持注射腔内的塑料在一定的压力下,以确保塑料充分填充模具腔,并保持一定的冷却时间,使塑料充分凝固。
保压过程通常由液压系统控制,液压泵提供一定的压力,驱动液压缸保持一定的注射压力。
注塑机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注塑机,听上去有点高大上的样子吧,但其实它可真是个不起眼的小家伙,默默地在工业界大显身手。
想象一下,你家里那些漂亮的塑料玩具、日用品,甚至汽车零件,很多都是通过这位“无名英雄”造出来的。
它的工作原理其实也不复杂,简单说就是把塑料颗粒加热融化,然后通过模具压制成型。
这就像是做糖果,把糖加热后倒进模具里,等它冷却就成了各种形状。
说到结构,注塑机一般有几个重要的部分。
首先是料斗,听名字就知道,它负责把塑料颗粒装进去。
这里的颗粒就像是注塑机的“食物”,没有它,机器可就饿着呢。
接下来是加热筒,这里是注塑机的“厨房”,温度得掌握得当,不然塑料融化得不均匀,就像是火锅没煮熟,味道差得很。
然后是螺杆,这个小家伙就像个搅拌器,把融化的塑料不断搅拌、推进,最后通过喷嘴把塑料推入模具。
模具可是个关键角色,没它就没法成型。
想象一下,模具就像一个模特,给塑料提供了一个个性化的“衣服”,不同的模具能做出不同的产品,简直是“千变万化”。
注塑机的工作过程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温度、压力、时间,各个环节都得配合得当,才能跳出一曲完美的“塑料舞”。
还有哦,注塑机的操作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得需要经验丰富的操作者。
想象一下,就像开车一样,刚上路的小白和老司机的差别可大了。
老司机一看就知道哪个地方该加油,哪个地方得减速。
而注塑机的操作者得时刻关注温度、压力和注塑速度,稍有差池,产品就可能出现瑕疵。
你知道吗,注塑机的应用范围可广泛得很。
家居用品、电子产品、汽车配件,各种各样的东西都离不开它。
就拿我们的手机来说,外壳、按钮,很多都是用注塑工艺做出来的。
可以说,注塑机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小帮手。
它把简单的塑料颗粒变成了生活中五花八门的物品,真是个魔术师。
注塑机也有它的“脾气”。
如果操作不当,或者材料质量不好,可能会出现一些“状况”。
比如说,塑料制品表面出现气泡、变形,甚至断裂。
这就像是做饭时没掌握火候,结果做出的菜肴惨不忍睹。
注塑机工作原理注塑机是一种常用于塑料加工的设备,它通过将熔化的塑料注入模具中,经过冷却后形成所需的塑料制品。
注塑机工作原理如下:1. 注塑机构成注塑机主要由注射系统、熔化系统、冷却系统、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等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2. 注射系统注射系统由注射缸、螺杆和喷嘴组成。
在工作时,塑料颗粒经过加热和熔化后,通过螺杆的旋转被注射缸推进到模具中。
注射缸具有一定的压力,以确保塑料能够顺利进入模具。
3. 熔化系统熔化系统主要由加热器和熔化缸组成。
加热器将塑料颗粒加热到熔化温度,熔化缸则将熔化的塑料保持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以便顺利注射到模具中。
4.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主要由冷却水路和冷却器组成。
在注塑过程中,塑料进入模具后会迅速冷却,以使其固化成为所需的塑料制品。
冷却系统通过循环冷却水来控制模具的温度,以保证塑料制品的质量。
5. 液压系统液压系统主要由液压泵、液压马达和液压阀组成。
液压系统提供所需的压力和动力,使注射缸和模具能够正常工作。
通过控制液压阀的开关,可以实现注射、保压和回程等动作。
6.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主要由电气控制柜和人机界面组成。
电气控制柜负责控制整个注塑机的运行,包括各个系统的启动、停止和调节。
人机界面提供操作者与注塑机进行交互的界面,可以监控和调整注塑机的各项参数。
注塑机工作原理的基本流程如下:1. 开机准备:启动注塑机的电源和液压系统,并进行相关的预热和调试工作。
2. 加料和熔化:将塑料颗粒加入熔化缸中,通过加热器将其熔化成为可注射的熔体。
3. 注射:通过控制注射系统,将熔化的塑料注入模具中,填充整个模腔。
4. 保压:在注射完成后,保持一定的压力,使塑料在模具中充分冷却和固化。
5. 回程:注塑机回程将注射缸退回到初始位置,准备进行下一次注射。
6. 开模和取件:打开模具,取出成品,进行后续的处理和包装。
注塑机工作原理的优势:1. 生产效率高:注塑机可以实现连续、自动化的生产过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一)注塑机结构分析及其工作原理一、注塑机的工作原理注塑成型机简称注塑机。
注塑成型是利用塑料的热物理性质,把物料从料斗加入料筒中,料筒外由加热圈加热,使物料熔融,在料筒内装有在外动力马达作用下驱动旋转的螺杆,物料在螺杆的作用下,沿着螺槽向前输送并压实,物料在外加热和螺杆剪切的双重作用下逐渐地塑化,熔融和均化,当螺杆旋转时,物料在螺槽摩擦力及剪切力的作用下,把已熔融的物料推到螺杆的头部,与此同时,螺杆在物料的反作用下后退,使螺杆头部形成储料空间,完成塑化过程,然后,螺杆在注射油缸的活塞推力的作用下,以高速、高压,将储料室内的熔融料通过喷嘴注射到模具的型腔中,型腔中的熔料经过保压、冷却、固化定型后,模具在合模机构的作用下,开启模具,并通过顶出装置把定型好的制品从模具顶出落下。
注塑机作业循环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注塑机工作程序框图二、注塑机的分类按合模部件与注射部件配置的型式有卧式、立式、角式三种(1)卧式注塑机:卧式注塑机是最常用的类型。
其特点是注射总成的中心线与合模总成的中心线同心或一致,并平行于安装地面。
它的优点是重心低、工作平稳、模具安装、操作及维修均较方便,模具开档大,占用空间高度小;但占地面积大,大、中、小型机均有广泛应用。
(2)立式注塑机:其特点是合模装置与注射装置的轴线呈一线排列而且与地面垂直。
具有占地面积小,模具装拆方便,嵌件安装容易,自料斗落入物料能较均匀地进行塑化,易实现自动化及多台机自动线管理等优点。
缺点是顶出制品不易自动脱落,常需人工或其它方法取出,不易实现全自动化操作和大型制品注射;机身高,加料、维修不便。
(3)角式注塑机:注射装置和合模装置的轴线互成垂直排列。
根据注射总成中心线与安装基面的相对位置有卧立式、立卧式、平卧式之分:①卧立式,注射总成线与基面平行,而合模总成中心线与基面垂直;②立卧式,注射总成中心线与基面垂直,而合模总成中心线与基面平行。
角式注射机的优点是兼备有卧式与立式注射机的优点,特别适用于开设侧浇口非对称几何形状制品的模具。
三、注塑机的组成结构分析注塑机根据注射成型工艺要求是一个机电一体化很强的机种,主要由注射部件、合模图2 注塑机组成示意图(一)注塑部件的典型结构1.注射部件的组成目前,常见的注塑装置有单缸形式和双缸形式,我厂注塑机都是双缸形式的,并且都是通过液压马达直接驱动螺杆注塑。
因不同的厂家、不同型号的机台其组成也不完全相同,下面就对我厂用的机台作具体分析。
立式机和卧式机注塑装置的组成图分别如图3和图4。
工作原理是:预塑时,在塑化部件中的螺杆通过液压马达驱动主轴旋转,主轴一端与螺杆键连接,另一端与液压马达键连接,螺杆旋转时,物料塑化并将塑化好的熔料推到料筒前端的储料室中,与此同时,螺杆在物料的反作用下后退,并通过推力轴承使推力座后退,通过螺母拉动活塞杆直线后退,完成计量,注射时,注射油缸的杆腔进油通过轴承推动活塞杆完成动作,活塞的杆腔进油推动活塞杆及螺杆完成注射动作。
图3 卧式机双缸注射注塑装置示意图(a)是俯视图;(b)为注射座与导杆支座间的平视图1-油压马达;2,6 -导杆支座;3-导杆;4-注射油缸;5-加料口;7-推力座;8-注射座;9-塑化部件;10-座移油缸我厂用的角式注塑机的注射部件与卧式机注塑机一样。
图4 立式注塑机注射装置示意图1-液压马达;2-推力座;3-注射油缸;4-注射座;5-加料口;6-座移油缸;7-塑化部件;8-上范本2.塑化部件塑化部件有柱塞式和螺杆式两种,下面就对螺杆式做一下介绍。
螺杆式塑化部件如图5所示,主要由螺杆、料筒、喷嘴等组成,塑料在旋转螺杆的连续推进过程中,实现物理状态的变化,最后呈熔融状态而被注入模腔。
因此,塑化部件是完成均匀塑化,实现定量注射的核心部件。
图5 螺杆式塑化部件结构图1-喷嘴;2-螺杆头;3-止逆环;4-料筒;5-螺杆;6-加热圈;7-冷却水圈螺杆式塑化部件的工作原理:预塑时,螺杆旋转,将从料口落入螺槽中的物料连续地向前推进,加热圈通过料筒壁把热量传递给螺槽中的物料,固体物料在外加热和螺杆旋转剪切双重作用下,并经过螺杆各功能段的热历程,达到塑化和熔融,熔料推开止逆环,经过螺杆头的周围通道流入螺杆的前端,并产生背压,推动螺杆后移完成熔料的计量,在注射时,螺杆起柱塞的作用,在油缸作用下,迅速前移,将储料室中的熔体通过喷嘴注入模具。
螺杆式塑化部件一般具有如下特点:①螺杆具有塑化和注射两种功能;②螺杆在塑化时,仅作预塑用;③塑料在塑化过程中,所经过的热历程要比挤出长;④螺杆在塑化和注射时,均要发生轴向位移,同时螺杆又处于时转时停的间歇式工作状态,因此形成了螺杆塑化过程的非稳定性。
(1)螺杆螺杆是塑化部件中的关键部件,和塑料直接接触,塑料通过螺槽的有效长度,经过很长的热历程,要经过3态(玻璃态、黏弹态、黏流态)的转变,螺杆各功能段的长度、几何形状、几何参数将直接影响塑料的输送效率和塑化质量,将最终影响注射成型周期和制品质量。
与挤出螺杆相比,注塑螺杆具有以下特点:①注射螺杆的长径比和压缩比比较小;②注射螺杆均化段的螺槽较深;③注射螺杆的加料段较长,而均化段较短;④注射螺杆的头部结构,具有特殊形式。
⑤注射螺杆工作时,塑化能力和熔体温度将随螺杆的轴向位移而改变。
(ⅰ)、螺杆的分类注塑螺杆按其对塑料的适应性,可分为通用螺杆和特殊螺杆,通用螺杆又称常规螺杆,可加工大部分具有低、中黏度的热塑性塑料,结晶型和非结晶型的民用塑料和工程塑料,是螺杆最基本的形式,与其相应的还有特殊螺杆,是用来加工用普通螺杆难以加工的塑料;按螺杆结构及其几何形状特征,可分为常规螺杆和新型螺杆,常规螺杆又称为三段式螺杆,是螺杆的基本形式,新型螺杆形式则有很多种,如分离型螺杆、分流型螺杆、波状螺杆、无计量段螺杆等。
常规螺杆其螺纹有效长度通常分为加料段(输送段)、压缩段(塑化段)、计量段(均化段),根据塑料性质不同,可分为渐变型、突变型和通用型螺杆。
①渐变型螺杆:压缩段较长,塑化时能量转换缓和,多用于PVC等热稳定性差的塑料。
②突变型螺杆:压缩段较短,塑化时能量转换较剧烈,多用于聚烯烃、PA等结晶型塑料。
③通用型螺杆:适应性比较强的通用型螺杆,可适应多种塑料的加工,避免更换螺杆频繁,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常规螺杆名段的长度如下:螺杆类型加料段(L1)压缩段(L2)均化段(L3)渐变型25~30% 50% 15~20%突变型65~70% 15~5% 20~25%通用型45~50% 20~30% 20~30%(ⅱ)、螺杆的基本参数螺杆的基本结构如图6所示,主要由有效螺纹长度L和尾部的连接部分组成。
图6 螺杆的基本结构d s—螺杆外径,螺杆直径直接影响塑化能力的大小,也就直接影响到理论注射容积的大小,因此,理论注射容积大的注塑机其螺杆直径也大。
L/d s—螺杆长径比。
L是螺杆螺纹部分的有效长度,螺杆长径比越大,说明螺纹长度越长,直接影响到物料在螺杆中的热历程,影响吸收能量的能力,而能量来源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料筒外部加热圈传给的,另一部分是螺杆转动时产生的摩擦热和剪切热,由外部机械能转化的,因此,L/d s直接影响到物料的熔化效果和熔体质量,但是如果L/d s太大,则传递扭矩加大,能量消耗增加。
L1—加料段长度。
加料段又称输送段或进料段,为提高输送能力,螺槽表面一定要光洁,L1的长度应保证物料有足够的输送长度,因为过短的L1会导致物料过早的熔融,从而难以保证稳定压力的输送条件,也就难以保证螺杆以后各段的塑化质量和塑化能力。
塑料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从料斗中滑进螺槽,螺杆旋转时,在料筒与螺槽组成的各推力面摩擦力的作用下,物料被压缩成密集的固体塞螺母,沿着螺纹方向做相对运动,在此段,塑料为固体状态,即玻璃态。
h1—加料段的螺槽深度。
h1深,则容纳物料多,提高了供料量和塑化能力,但会影响物料塑化效果及螺杆根部的剪切强度,一般h1≈(0.12~0.16)d s。
L3 —熔融段长度。
熔融段又称均化段或计量段,熔体在L3段的螺槽中得到进一步的均化,温度均匀,组分均匀,形成较好的熔体质量,L3长度有助于熔体在螺槽中的波动,有稳定压力的作用,使物料以均匀的料量从螺杆头部挤出,所以又称计量段。
L3短时,有助于提高螺杆的塑化能力,一般L3=(4~5)d s。
h3 —熔融段螺槽深度,h3小,螺槽浅,提高了塑料熔体的塑化效果,有利于熔体的均化,但h3过小会导致剪切速率过高,以及剪切热过大,引起分子链的降解,影响熔体质量,;反之,如果h3过大,由于预塑时,螺杆背压产生的回流作用增强,会降低塑化能力。
L2—塑化段(压缩段)螺纹长度。
物料在此锥形空间内不断地受到压缩、剪切和混炼作用,物料从L2段入点开始,熔池不断地加大,到出点处熔池已占满全螺槽,物料完成从玻璃态经过黏弹态向黏流态的转变,即此段,塑料是处于颗粒与熔融体的共存状态。
L2的长度会影响物料从玻璃态到黏流态的转化历程,太短会来不及转化,固料堵在L2段的末端形成很高的压力、扭矩或轴向力;太长则会增加螺杆的扭矩和不必要的消耗,一般L2=(6~8)d s。
对于结晶型的塑料,物料熔点明显,熔融范围窄,L2可短些,一般为(3~4)d s,对于热敏性塑料,此段可长些。
S —螺距,其大小影响螺旋角,从而影响螺槽的输送效率,一般S≈d s。
ε —压缩比。
ε=h1/h3,即加料段螺槽深度h1与熔融段螺槽深度h3之比。
ε大,会增强剪切效果,但会减弱塑化能力,一般来讲,ε稍小一点为好,以有利于提高塑化能力和增加对物料的适应性,对于结晶型塑料,压缩比一般取2.6~3.0。
对于低黏度热稳定性塑料,可选用高压缩比;而高黏度热敏性塑料,应选用低压缩比。
(2)螺杆头在注射螺杆中,螺杆头的作用是:预塑时,能将塑化好的熔体放流到储料室中,而在高压注射时,又能有效地封闭螺杆头前部的熔体,防止倒流。
螺杆头分为两大类,带止逆环的和不带止逆环的,对于带止逆环的,预塑时,螺杆均化段的熔体将止逆环推开,通过与螺杆头形成的间隙,流入储料室中,注射时,螺杆头部的熔体压力形成推力,将止逆环退回流道封堵,防止回流。
表1 注射螺杆头形式与用途形式结构图特征与用途无止逆环型尖头形螺杆头锥角较小或有螺纹,主要用于高粘度或热敏性塑料钝头形头部为“山”字形曲面,主要用于成型透明度要求高的PC、AS、PMMA等塑料止逆型止逆型环形止逆环为一光环,与螺杆有相对转动,适用于中、低黏度的塑料爪形止逆环内有爪,与螺杆无相对转动,可避免螺杆与环之间的熔料剪切过热,适用于中、低粘度的塑料销钉形螺杆头颈部钻有混炼销,适用于中、低粘度的塑料分流形螺杆头部开有斜槽,适用于中、低粘度的塑料对于有些高黏度物料如PMMA、PC、AC或者热稳定性差的物料PVC等,为减少剪切作用和物料的滞留时间,可不用止逆环,但这样的注射时会产生反流,延长保压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