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 第三、四章 血液 血液循环 名词解释
- 格式:docx
- 大小:14.86 KB
- 文档页数:4
血液循环名词解释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体内不断循环的过程。
它是一种动力循环系统,通过心脏的泵血作用和血管网络的结构,将含氧的血液从肺部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将含有废物和二氧化碳的血液从组织和器官运送回肺部,完成气体交换和养分供应的过程。
血液循环主要包括心肺循环和体循环两部分。
心肺循环,又称小循环,是指血液从心脏到肺部的循环。
当身体代谢的产物和二氧化碳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血液通过体循环将这些废物和二氧化碳运送到肺部,并在肺毛细血管与肺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即将体内多余的二氧化碳换取氧气。
然后,富含氧气的血液从肺脉络血管回流到心脏的左心房,再由左心房经过左心室泵入主动脉,通过主动脉分支进入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体循环是指富含氧气的血液通过主动脉分支进入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提供养分和氧气,同时携带废物和二氧化碳返回心脏。
血液通过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构成的血管网络在全身形成一个庞大的循环系统。
在组织和器官中,血液通过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氧气和养分输送给细胞,并收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
经过毛细血管的连接,血液最终回流到心脏,重新进入心肺循环。
血液循环的主要器官包括心脏、血管和肺部。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中枢,通过收缩与舒张的运动将血液推送到体内各处。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组织和器官,静脉将含有废物和二氧化碳的血液从组织和器官带回心脏,而毛细血管连接了动脉和静脉,实现了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
肺部则通过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为血液提供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总而言之,血液循环是人体内血液通过心肺循环和体循环不断循环的过程,确保了氧气和养分的供应,并清除了废物和二氧化碳。
它依赖于心脏、血管和肺部等多个器官的协同工作,维持了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器官功能。
生理学各章作业习题、讨论习题和思考题总汇王国卿第四章血液循环生理一.名词解释:1 心动周期2 每搏输出量3 心输出量4 心指数5 射血分数6 心力储备7 正常起搏点8 窦性心律9 期前收缩10 代偿性间歇11 血压12 收缩压13 舒张压14 脉压15 平均动脉压16 中心静脉压17 微循环18 有效滤过压19 缩血管神经纤维20 血-脑屏障21 血-脑脊液屏障22 减压反射23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24 心电图25 有效不应期二.填空题:1 一个心动周期中,包括一个——期和一个——期,其中——期长。
2 第一心音标志——,而第二心音标志——,前者衡量——的功能,后者衡量—-。
3 心房在心脏泵血中的作用是——————————————,而心室在心脏泵血中的作用是——————————————————。
4 心肌细胞可分为——————————和————————————两种。
5 心肌工作细胞(心房、心室肌)动作电位的特征是————————,而心肌自律细胞(窦房结、铺氏纤维)动作电位的特征是————————————。
6 窦房结细胞作为心脏正常起搏点是由于其——————————————。
7 心肌的生理特性有————、————、————和————。
其中属于电生理特性的是——————————————,属于机械生理特性的是————。
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分为——期,其中0期是由于——————引起,2期是由于————————————引起,——期是典型特征期。
9 决定和影响心肌兴奋性的因素是——————、——————和——————。
10心肌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依次是——————、——————和——————。
11决定和影响心肌自律性的因素是—————、——————和——————。
12心肌传导性的最大特点是有—————现象,保证房、室活动功能步调一致。
13心电图中P波表示————————,QRS波群表示————————,T波表示——————,PR间期表示————————,ST段表示———————。
第四章血液循环Blood Circulation血液循环系统(blood circulation system) 可分为心脏(heart)和血管(blood vessel)两部分。
其中心脏是动力器官, 为血液循环提供动能, 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
血管则是输送血液、分配血液的管道,也是机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物质运输功能是血液循环的主要生理功能。
机体通过血液循环将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的原料和代谢产物运送到各有关器官,以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运送激素,使其作用到相应的靶器官或靶细胞,实现体液调节; 通过物质运输和热量运输,保证机体内环境理化特性的相对稳定。
此外,血液的免疫功能也赖于血液循环,心血管也有内分泌功能。
血液循环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生理现象如心率血压心音心电图等等对临床诊断治疗都有重要价值。
第一节心脏泵血功能Function of Cardiac Pump心脏的节律性舒缩活动,以及相应的心瓣膜开启和关闭,使血液获得动能在循环系统中沿着单一方向流动。
心脏起着泵一样的作用,是由心肌和瓣膜等构成的泵血器官,因此称其为心泵(heart pump)。
心脏的节律性舒缩活动是周期性的,它是血液循环功能活动的基础。
也是分析心脏泵血功能时的基本单位。
一、心动周期(Cardiac Cycle)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为一个心动周期。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的机械活动分为收缩期(systole or contraction)和舒张期(diastole or relaxation)。
心房收缩在先,心室收缩在后,二者的时差约为0.12~0.20s。
因为心脏泵血功能过程中,心室起主要作用。
通常所指的心动周期是指心室的舒缩活动周期(见图4-1)。
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为心率(heart rate)。
心动周期时程长短与心搏频率有关。
如成年人平均心率75/min, 则每一心动周期的时程应为0.8s。
在此情况下,心房的收缩期约为0.1s,舒张期约为0.7s。
生理学4血液循环在人体生理学中,血液循环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过程。
它负责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将废物和二氧化碳带走,以保持身体的正常运转。
这一过程是由心脏、血管和血液共同完成的。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中心。
它负责泵血,将血液输送到全身。
心脏由四个部分组成: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和右心室。
其中,左心室负责将血液泵入主动脉,而右心室则负责将血液泵入肺动脉。
血管是血液循环的通道。
它们由平滑肌和内皮细胞组成,负责输送血液。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动脉负责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静脉则负责将血液从身体各部返回到心脏。
毛细血管是动、静脉之间的微小通道,它们负责将血液输送给细胞。
血液是血液循环中的液体成分。
它由血浆、红细胞和白细胞组成。
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和维生素等。
红细胞则负责输送氧气,而白细胞则负责消灭病菌和清除废物。
肺循环:血液从右心室泵入肺动脉,经过肺部将二氧化碳排出,吸收氧气,然后返回左心房。
体循环:血液从左心室泵入主动脉,经过全身各部,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给细胞,同时将废物和二氧化碳带走,最后返回右心房。
微循环:血液通过毛细血管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淋巴循环:淋巴系统中的淋巴管负责输送淋巴液,清除废物和过多的液体。
物质交换:血液循环为身体的各个部位提供了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也将废物和二氧化碳带走。
免疫防御:白细胞在血液循环中巡逻,可以发现并消灭病菌和其他外来入侵者。
温度调节:血液循环帮助维持体温稳定,当身体温度过高时,血液流动加快以散热;当温度过低时,血液流动减慢以保持体温。
激素调节: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靶细胞,调节生理功能。
例如,胰岛素帮助细胞吸收葡萄糖,甲状腺激素调节新陈代谢的速度等。
维持内环境稳态:血液循环有助于维持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以及酸碱平衡,确保身体各系统的稳定运行。
神经传导:神经系统通过血液循环将信号传递给身体各部,指挥并协调身体的活动。
第四章血液循环一、名词解释1.心肌自动节律性2.窦性心律3.异位心律4.房室延搁5.期前收缩6.中心静脉压7.心率8.心动周期9.每搏输出量10.心输出量11.射血分数12.心指数13.动脉血压14.收缩压15.舒张压答案:1.心肌细胞在没有受到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
2.指在窦房结所控制下的心脏节律性活动。
3.指由窦房结以外的心肌潜在起搏点所引起的心脏节律性活动。
4.兴奋通过房室交界时,传导速度较慢,延搁时间较长,称之为房室延搁。
5.心室肌被一次额外刺激所引起的一次提前的兴奋和收缩,因该次兴奋和收缩是在下一次窦房结的兴奋到达之前,故又称早搏或期前收缩。
6.胸腔大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称为中心静脉压。
7.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
8.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心脏机械活动周期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9.一侧心室每次搏动所射出的血液量,称为每搏输出量,简称搏出量。
10.每分钟一侧心室排出的血液总量,称为每分输出量,即心输出量。
11.每搏输出量占心舒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
12.一般是指在安静和空腹状态下,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
13.是指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
14.心室收缩射血时,动脉血压快速上升,达最高值称为收缩压。
15.心室舒张,动脉血压降低,于心舒末期降至最低值称为舒张压。
二、填空题1.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1 期复极是因______外流产生的。
2.心室肌细胞的阈电位相当于______通道的激活电位。
3.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有______、______ 、______和______ 。
4. ______自律性最高。
其原因是由于______期自动______速度快,被称为正常心脏______ 。
5.窦房结细胞0 期去极化是由______ 负载内向离子流所致,3 期是由______ 外流所致。
6.决定和影响自律性的最重要因素是______ 。
7.决定和影响传导性的最重要因素是______。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
1.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血细胞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正常成年男性为40%~50%,成年女性为37%~48%
2.红细胞沉降率(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将新采集的含有抗凝血的血沉管垂直静置,观察第一小时末红细胞下沉的距离。
正常值男性为0-15mmh,女性为0-20mm/h。
3.红细胞渗透脆性( rythrocyte osmotic fragility):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
脆性越大,抵抗力越小;脆性越小,抵抗力越大。
4.生理性止血( hemostasis):正常情况下,小血管损伤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就会自行停止的现象。
5.血液凝固( blood coagulation):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其实质就是血浆中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可溶性的纤维蛋白的过程。
6.血浆pasm抗凝血超速离心后上层的淡黄色液体,即全血去除血细胞后的液体部分。
7.血清( serum):血液发生凝固以后12小时,因血凝块中的血小板激活,使血凝块回缩,释出淡黄色的液体,称为血清。
8.红细胞凝集( erythrocyte agglutination):若将血型不相容的两个人的血液混合,其中的红细胞即凝集成簇的现象。
9.凝集原(agglutinogen):镶嵌在红细胞膜上的一些特异性抗原,因其可以引起红细胞凝集,故称之为凝集原。
10.凝集素 (agglutinin)能与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起反应的特异性抗体110型( (blood group):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
第四章血液循环
1.正常起搏点( normal pacemaker):正常情况下,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它产生的节律性兴奋是主导整个心脏兴奋和收缩的正常部位,故称为正常起搏点。
2.期前收缩( premature systole):正常心脏按窦房结的节律而兴奋,如果在心室有效不应期之后(相对不应期或超常期内)受到人为刺激或窦房结以外的病理性刺激时,则可在下一次窦房结正常冲动传来之前产生一次正常节律以外的兴奋和收缩,分别称为期前兴奋和期前收缩。
3.代偿间歇( compensatory pause):期前兴奋也有它自己的有效不应期,当紧接在期前兴奋之后的一次窦房结的兴奋传到心室时,如果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内则不能引起心室兴奋和收缩,形成一次兴奋和收缩的“脱失”必须等到再下一次窦房结的兴奋传来时才能引起兴奋和收缩。
这样,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会出现一段比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隙。
4.心动周期( cardiac cycle):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5.每搏输出量( (stroke volume,SV):一侧心室每次搏动输出的血液量,称为每搏输出量,简称搏出量。
6.每分输出量( minute volume,MV):一侧心室每分钟输出的血液量,称为每分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
心输出量等于心率与搏出量的乘积。
7.心指数 cardiac index, CD):以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
8.射血分数( ejection fraction,EF):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
9.心肌收缩能力( myocardial contractility):心肌不依赖于前负荷和后负荷而能改变其力学活动(包括收缩的强度和速度)的内在特性,称为心肌收缩能力。
10.心力贮备( cardiac reserve):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称为心泵功能贮备或心力贮备。
11.血压( blood pressure:血压是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
通常以毫米汞柱(mmHg)或千帕(kPa)来表示血压数值。
mmHg等于0.133kPa。
12.收缩压 systolic pressure,SP):心室收缩时,主动脉压急剧升高,在心室收缩中期达到最高值,这个血压值称为收缩压。
13.舒张压( diastolic pressure,DP):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在心室舒张末期动脉血压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
14.平均动脉压( mean arterial pressure):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
15.动脉脉搏( arterial pulse):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发生周期性的波动,这种周期性的压力变化可引起动脉血管发生搏动,称为动脉脉搏。
16.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 mean circulatory filling pressure):当
心室颤动或停跳时,血流停止,此时循环系统各处的压力相等,这一压力数值即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
17.中心静脉压( central venous pressure):通常将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称为中心静脉压。
18.有效滤过压 effective filtration pressure)滤过的力量(即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和重吸收的力量(即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之差,称为有效滤过压。
19.动脉压力感受器 (arterial baroreceptor):压力感受性反射的感受器是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血管外膜下的感觉神经末梢,称为动脉压力感受器。
20.膜反应曲线( membrane response curve:定量地分析钠通道的效率(用0期最大去极化速度反映钠通道开放的速度)与静息膜电位的函数关系曲线,为S型曲线。
21.动作电位时程( 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APD):从0期去极化开始到3期复极化完毕的时间称为动作电位时程。
心室肌细胞的APD 约为200-30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