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历史史料教学问卷调查表

初中历史史料教学问卷调查表

初中历史史料教学问卷调查表
初中历史史料教学问卷调查表

初中历史史料教学问卷调查表

1. 课堂上哪一类型的史料你最喜欢? [单选题]

A. 纪实类

B. 影视类

C. 图像类

D. 文字类

2.你学习历史过程中的史料来源是?[多选题]

A. 教师课堂教学中所引用的

B.教材中有关内容

C. 阅读课外书

D.网络等其他媒介

3.对教材中的历史史料,你的阅读情况是?[单选题]

A.详细阅读

B.粗略浏览

C.阅读感兴趣的内容

D.根本没看过

4.对于教师课堂上展示的历史资料,你[单选题]

A. 能看得懂

B.看懂一部分

C. 几乎看不懂

5.教学中引入一些史料,有助于你更好的学习历史吗?[单选题]

A. 非常有帮助

B. 有一些帮助

C. 不太清楚

D.没有帮助

6.你喜欢老师用以下哪一种教学方式进行史料教学?[单选题]

A. 教师先讲解,再展示相关史料内容

B. 教师先展示史料,再就相关内容讲解一番

C. 教师先展示史料,后提出问题,再展开讨论

D. 教师先提出问题,再阅读史料,进而解决问题

7.你喜欢老师在课堂中采用史料辅助教学吗?[单选题]

A.喜欢

B.不喜欢

C.有时觉得好有时觉得不好

8.利用史料辅助学习,你的收获是[多选题]

A.我概括史料的能力提高了

B.我分析史料的能力提高了

C.我没有任何收获

9.你对课堂史料教学的具体建议和要求有哪些?[问答题]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基本流程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基本流程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为(“自主共研式”五步教学法):创设情境,巧妙导入——自读 课文,建构知识——质疑问难,合作共享——拓展探究,深化主题——反馈总结,评价提高。 1、创设情境,巧妙导入 本环节主要是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设置情境,渲染气氛,帮助学生尽快走进相关历史阶段。这种情境的 设置或通过总结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自然地联系本节课的内容;或利用相关的文化背景,制作相应的课 件;或通过设置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吸引学生“好奇”地进入课文;或通过出示材料,联系实际, 利用联系法链结本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也就是说,将文本信息形象化、情境化、经验化,巧妙地将问题 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引起学生的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并萌生问题和想法。 本环节应注意的问题是:①所创设的情境必须与本节课的内容密切相关,不能强拉硬扯,牵强附会。②情境不宜太长,能起到潜移默化最好,切忌拖泥带水,费时太多,喧宾夺主。 2、自读课文,建构知识 这是一个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的关键环节,关注的是学生的学法。此环节主要是引导学 生自主学习课文内容,了解相关知识。此时应指导学生读的方法:首先浏览大小标题,知道本课主要内容。其次,让学生自由阅读教材及相关资料,把感悟出的问题和想法叠加、碰撞、搅拌,然后过滤,加 工成自己的观点和意向。为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教师要在教材资料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必要的 文字与图片等各种补充资料,让学生从中捕捉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并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必要的时间与空间。同时,结合文中插图或补充内容有重点地边读边勾画出相关内容(历史时间、人物、 地点等,可用不同的符号标出)。再次,根据勾画的内容要点尝试编列知识提纲(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习 惯或用图表式,或用表格式,或用图示法等等)。最后,根据自己读书的结果,找出自己的质疑点。 本环节应注意的问题是:①学生自读时,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读书不能“走马观花”,,粗读和 细读相结合,能充分理解课本插图、图表及补充史料的作用。勾画知识点内容应抓住关键词句,切忌对 课文基本内容全圈全画②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要有针对性,且最好一次性交代完毕,切忌随意打断学生读书的思路。③对学生所列提纲不要强求一律,不要求全责备。④对于起始年级的授课,教师可以列出其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史料教学

浅谈中学历史课堂中的史料教学 [内容摘要]史料是历史科学的生命。在历史教学中引进史料可以使历史课堂更具有生命与活力。本文就史料的释义、分类以及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作一简单的探讨,以期能够为历史教学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史料教学应用注意事项 近些年,全国各省市纷纷把历史纳入中考考试科目,并且逐步使中考历史试卷在命题方式、考查方向等方面与高考接轨,加大史料分析、史料评价的占有量比例,这样史料教学成为当前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史料的释义、分类、应用、注意事项等方面作一简单探讨。 一、史料的释义与分类 史料是指可以据以为研究或讨论历史时的根据的东西。按照获取的途径和保存状态可以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和口述(传)史料。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这类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文献史料主要表现为史书资料、档案材料、思想或学术著作、文学作品、日常生活中的文字遗留、报刊杂志等,是我们研究历史的主要资料来源。口述史料是人们对往事的口头回忆而写成或整理成文字的资料,多用于现代史的研究,借由对尚在人世的当时人访问口述而获得对历史更直接深入的了解。按照史料价值的不同,史料又可分为原始史料和转手史料。所谓原始史料是指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遗迹遗物;所谓转手史料就是就是史学家凭借直接或者间接的原始史料,论述他们没有亲见的事件。在我们历史教学中,常见的史料主要有文字资料、实物图片、人物图片、图表、示意图、战争形势图等,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按不同分类方法对这些史料进行区别分类,掌握简单的史料甑别、辨伪方法以及通过不同史料对比从不同角度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方法。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小编整理了关于初中历史教学设计,希望对于各位老师的教学计划的制定有所帮助,同时希望老师们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案的设计和教学目标的规划,关于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一起来分享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简要了解与概括周王室衰败的原因; 2、齐桓公率先称霸的条件及其历史意义;(重点) 3、秦国异军突起并后来居上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重点) 4、争霸的过程也是一种民族融合与历史进步的表现;(难点) 5、改革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条件。(拓展/难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问题教学法; 2、故事讲述法; 3、小组讨论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周王室衰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概括能力;

2、通过对齐桓公与管仲、越王勾践以及秦孝公与商鞅等事迹,培养学生树立"有志者事竟成"自信心; 3、通过齐国率先称霸与秦国最后称雄,让学生了解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教学准备: 1、请学生查阅"退避三舍"、"秦晋之好"、"问鼎中原"及"卧薪尝胆"等历史故事; 2、编排历史短剧:商鞅力说秦孝公进行变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幽王烽火戏诸候 西周末年,国家连年灾荒,而周幽王却不理朝政,终日吃喝玩乐,醉心于女色。当时周有一个诸候国叫褒国,其国君褒珦因规劝幽王而被关进大牢。褒珦之子为救父王不惜重金买得一年轻美貌少女,取名"褒姒",并教给她宫廷礼仪,然后将她送给周幽王,从而褒珦被释。褒姒生得妩媚动人,深得幽王专宠并立为王后,但她有个怪脾气,就是从来不笑,不管多有趣的事,她都不露一丝笑容。于是,幽王贴出告示:谁能让王后一笑,赏金一千。结果,众人白费心机,褒姒无动于衷。幽王手下有个爱逢迎拍马的大臣叫虢石父,他给幽王给了个坏主意,即烽火戏诸侯,……,幽王死于犬戎之手。 二、新课分享 (一) 课堂准备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 南康市凤岗中学王新平 在学习《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课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上课铃响后,我走进教室上课,打开多媒体课件,一幅“黄海激战”图出现在学生的面前——中日双方战舰在海面上战斗,两侧慢慢出现一句诗“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接着我向同学讲述:“同学们,这副挽联是人民为哀悼民族英雄邓世昌而撰写的。在中日海战中,邓世昌带领致远舰不幸舰体受伤,弹药断绝。他沉着镇静,指挥部下“快车”冲向日先锋指挥舰吉野,决计同归于尽。吉野大怖躲避,并以快炮及鱼雷攻击致远,没入黄海。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亲自为他撰联,以歌颂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伟大业绩而作的。这是我想起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岳母为其刺字“精忠报国”(也用动画效果打了上去)。想用历史名句来衬托突出邓世昌的业绩,又能自然的导入新课。 正在这是,一学生举手要求发言,说“老师,错了,精忠报国不是赐给邓世昌的”。可能是他的发言激发了另一位同学的勇气,另一位也站起来说:“我知道精忠报国是南宋初期的抗金名将岳飞母亲在他后背刺的字,那岳飞和邓世昌有什么相同的呢?”

对这半路杀出的“程咬金”,我一面用较慢的语速表扬他们能思考和大胆提问,一面则以飞快的速度思考应付的办法,如果与他们讨论这个问题,教学任务很难完成,这也不是全班同学感兴趣的话题,我的教学计划中根本没有这一环节。如果用以前惯用的手段“这个问题我们课后讨论好吗?”显然是对学生的“外交辞令”(实际是老师不允许讨论)而继续把学生引入我精心预设的教学程序之中,这样做,学生学习的热情、好奇心、学生的创造思维很可能被扼杀了!我当机立断放弃了已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我想我们只要学习一定能弄清所有的问题。现在我提议分小组学习,你们俩(我真诚地微笑着对刚才两位提出问题的学生)如果愿意就带一小组从挽联入手,兼考察黄海的地理环境,了解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所克服的困难,理解邓世昌在打击日本帝国主义时的爱国情操,并把你们的收获给同学们汇报;第二小组从清王朝国家安全的角度来考察黄海在我国海防中的地位从而理解邓世昌为什么坚持打击日本帝国主义,与战舰共存亡以及此举的重要意义?(小组成员自由搭配);第三小组考察黄海及朝鲜半岛的历史地位,看能否用你们的考证事实来告诉同学日本侵略的史实:黄河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不容你们践踏和侵略!朝鲜是清王朝的附属国,受清朝保护!第四小组,考察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的历史过程,要求把海战中的路线、措施、经过、结果搞清楚,各小组形成书面材料,老师作必要的补充或更正,并对学生的成果作恰如其分的肯定,有些地方与学生再一起讨论。就这样,总共只有两目、图文、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旧的历史教学观念,我们称为教本主义,课堂即书本,书本即课堂,书本是课堂教学的凭据,以谈古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没有论今的韵味,教学没有走出书本,成了古代说书的先生。为 此有的人认为就是故事课,识字能说者皆为其师,不要什么专业培训,任找一人代上都得行。其实历史教学只要走出课堂、深入社会、结合实际,仍对学生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是当今 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课堂。正如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说明史学有一定的现实教育意义。 如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一课《鸦片战争》新课完后,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凭借自己的 见闻说出:当今世界你还知道那些是毒品?对于今天的毒品违法犯罪,作为新世纪中学生的 我们能听之任之,估息养奸,任其危害?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引导学生回答:珍爱生命,远 离毒品并与其作斗争,难道这样的历史课不是一节德育课吗? 2.社会课堂化,提高学生学史的能力,培养学史的兴趣 传统的历史教学观,仅与一些图文资料为教材,枯燥无味,远离学生的实际和生活。学生的 史学来源较为狭窄,学得费劲而难得提高。渐渐失去了学史的兴趣。我认为历史课堂应就地 取材、就近取材,历史教学生活化。如教学八下中国历史:人民政权的巩固一课:抗美援朝 知识点时,作为贵州松桃的老师可以世昌广场为教材,进行教学。先亮出龙世昌塑像,然后 可问:这是谁呢?此处和此人对于这里的中学生是众所周之的,这样即可激起学生的课堂主 动性和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气分,然后问此人是在那次战争?哪个国家牺牲的?为什么作为 松桃人的他要到朝鲜去打仗呢?引导学生参考并齐读课本的第10页最后一段回答,再一次 激发学生的兴趣,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孔子说过:乐之者不如好之者。皮亚杰说过: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先决条件。 有时我们可以把热播的影视剧带进课堂,如电视剧《汉武大帝》可用来教学七上:西汉政权 的进一步巩固。因为现在的影视基本在农村普及,这拓宽了师生史学的来源。同样的可以用 学生看过的三国演义教学七上中国历史的:三国鼎立。为此社会课堂化,就地取材,就近取 材这就要求历史老师要关注当地,关注当时,深入社会实际,深入学生的生活。 3.课堂地图化,增强直观性,便于学生掌握史学知识 涉及到地点的史学,利用简易图进行教学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如上图是教学七上第三课 所用的地图,一看就知道半坡氏族是黄河中上游陕西境内的原始居民,为此也可以知道他们 的农作物是高粱和玉米,气候干燥,半地穴住房;河姆渡氏族却位于长江下游的江浙地区, 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气候潮湿,干栏式住房。但历史课堂地图有三个特点: 3.1简易:只要把以本课堂相关的省、地点,河流画好即可,不能过于繁杂,否则费了功夫没 效果,那样只能在学生眼前密密麻麻,不知所讲之地在何处,以上教学图只画了长江、黄河 两条主要河流,也只标注于陕西、江浙两地。这样便于学生一目了然本课的知识点。又如九 年级世界史:英国大革命一课时只要画爱尔兰(左)、苏格兰(中上)、英格兰(右),其 间都是河流。在英格兰主要也只要标明马斯顿、普雷斯顿、纳斯比和伦敦即可,这样就把整 节课的知识点现于图中,便于学生对英国大革命的掌握。 3.2以本节课无关的,不要画出来,多了、宽了反而不利学生堂屋。如英国大革命教学如拿 原版的世界地图或地球仪可能还很难在地图上讲请楚。 3.3可以相当于板书设计,课完时复述概括时也较为简单,便于学生掌握。如右图只要加一 个课题:英国大革命,那不是一个很好的板书设计吗? 4.历史课堂形式多样化、活动化,但不失重点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正确开展史料教学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正确开展史料教学 发表时间:2013-06-17T10:57:41.56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3年8月总第143期供稿作者:齐发萍 [导读] 在历史教学中,如果离开了基本的历史材料,教学只能是空谈。 齐发萍新疆石河子市第十九中学832000 在历史教学中,如果离开了基本的历史材料,教学只能是空谈。历史知识的重要特点是其研究对象早以消失,也不可能再次出现,所以难以被直接观察。历史是从史料所提供的“证据”中构建关于过去的论述,历史教师普遍认为在历史课堂中运用了史料即是符合了历史教育改革的需要,在选择史料时首先考虑的是史料能否激起学生兴趣、能否充分论证教科书上的某个结论,这些说明教师在利用史料时功用心过强。 但是我们细读教科书,就会发现除了少量原始史料外,其余大部分内容都是教材编写者自身的研究结果或结论性的语言,其自身是否可以作为“二手史料”尚且不论,作为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思维能力也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教师们在教学时运用史料仅仅是印证教科书的结论,而不是把重点放在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上,这显然背离了教学的初衷。 “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史学的基本方法,也是义务教育历史课标的要求。英国历史教学法专家汤普森指出:“学校的历史学习,不是把焦点集中在历史本身发生了什么上,而是集中在我们如何具有对历史的认识。”“论从史出”,要尽可能地搜集各方面的史料,对这些史料进行全面分析,才有可能接近历史事实。 以义和团运动的评价为例,在选取史料时我引用了陈独秀先生在不同的报刊有截然相反的两段论述:1918年,陈独秀先生在《新青年》发文,痛骂义和团:“我国民要想除去现在及将来国耻的纪念碑,必须叫义和拳不再发生——现在世上有两条道路:一条是向共和的科学的无神的光明道路,一条是向专制的迷信的神权的黑暗道路。我国民要是希望义和拳不再发生——到底走哪条路而行才好呢?”1924年,陈独秀却在《向导》中高度赞扬义和团:“还幸亏‘野蛮的’义和团少数人,保全了中国民族史上的一部荣誉。”该如何评价义和团运动呢?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和材料内容,经过分析讨论得出了义和团运动具有爱国的积极性和愚昧落后的消极性。我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又补充了部分社会背景:1918年陈独秀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倡导新文化运动,义和团的盲目排外、愚昧落后被陈独秀无限夸大了;而1924年作为中国共产党领袖的他,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里,更多关注的是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的积极作用。由此我引导学生得出了一个结论:动机、倾向、利益和目的不同,即使是同一个人,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解释也会不同。通过这种教学我教给了学生新的学习方法:要搜集、比较不同的史料;不要轻易下结论;要有质疑的精神;要培养解释历史的方法和能力。 初中学生的历史知识比较贫乏,缺乏必要的历史思维能力,不会辨析材料,在读完前引的两段材料后,可能会出现思想混乱,甚至得出与事实截然相反的结论。前引张静轩老师关于史料教学现状的调查,也提及这一情况,张老师分别针对教师和学生设计了两个问题: 1.你(教师)认为下列哪一种说法正确? A.史料是客观历史的真实记载。 B.对同样的史料,可能存在不同的解释。 C.针对同一历史事件的史料大致相同。 D.事件当事人的记录最全面、最客观。 受访教师的答案分别是:A占8%;B占85%;C占7%;D为0。 2.你(学生)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同一事件的记载,不同的史料可能完全不同。 B.对同一个史料,可能会有多种解释。 C.历史事件当事人的记载是完全真实和可信的。 D.所有历史结论都必须依靠史料才能得出。 受访学生的答案分别是A占13%、B占19%、C占54%、D占14%。 在这一调查中,对于当事人的记录是否最全面、最客观,学生和老师形成了巨大的差距。而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应该是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忽略了辨析史料真伪能力的训练,甚至可以说这是我们教师自己种下的苦果。 在读完张静轩老师的文章后,我也尝试着在教学中加强学生这一能力的培养。例如《戊戌变法》中,梁启超《戊戌政变记》中:“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属,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哺乃罢。” 这段材料一直作为人们拥护戊戌变法的证据,我在讲述时,向学生提了几个问题: 1.这段材料是“戊戌变法”亲历者的记载,那么它是否是真实可信的? 2.以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材料所描述的内容是否真的能够实现? 3.如果内容不真实,作者的目的又是什么? 学生经过讨论得出这则材料并不完全真实,因为当时能够上书的只有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其目的是为了抬高戊戌变法的地位。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我进一步为学生补充:《戊戌政变记》写于变法失败后,当时光绪帝被囚,“六君子”被斩,康、梁流亡海外,海内外舆论纷纷斥之为误君误国。为了进行辩论,争取舆论支持,同时游说日本政要干预解救光绪帝,梁启超匆匆写成此书。所以此书的背景及目的都具特殊性。所以,争论亲历者记载是否属于信史,一方面可以鉴别史料,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知道: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才是史论结合。 当然,要把史论结合立即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具有一定的困难。这就意味着,这种具有一定反思性的史料教学法,只有持续地进行,才能有效地改进课堂教学行为。

初中历史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江夏区初中历史学科课时集体备课教案 江夏区初中历史学科课时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思路: 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第四单元“步入近代”中很重要的一课,在世界近代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地位。 1、本课的教学目标的确定,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方面分别确定为: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包括革命前夕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革命的经过;《权利法案》的颁布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等基本史实。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探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克伦威尔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 2、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从原因上来看,应该从当时英国社会现象和社会矛盾的分析,概括出英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苏格兰人民起义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也就是直接原因。 3、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教学中,教师应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的讲解,帮助学生认识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历经多次的反复,最终才取得革命的成功。 4、教学方法采用区教研室历史导-预-议-讲-练五步教学法。首先对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相关知识点的复习,从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的影响导入本课的学习。通过预习让学生对本课所讲知识有个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教师讲解应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预习情况有重点的讲解,体现有针对性,不能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能面面俱到。师生共同探究是历史导-预-议-讲-练五步教学法中的重点,也是课堂教学的精彩环节,教师应巧设问题,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概括总结历史结论的能力。 5、练习是对学生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一个检查,练习的设计应抓住重点,不能面面俱到,求多求全。教师要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精心选编,力求事半功倍。

(完整word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黄文渊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如何在历史课堂上吸引学生,让学生乐学,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助推器。下面我谈一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建议: 一、在课堂上吸引学生 1、用微笑亲近学生。微笑是心灵的阳光,微笑让人互相亲近。课堂上教师的微笑,给学生的学习送去了好心情,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流畅,探究会更加积极,学习的效益当然会大大提高! 2、用激情和幽默感染和吸引学生。教师的激情是学生的“氧气“一个充满激情的老师,能够深深的感染学生,让学生情绪昂扬、节奏铿锵。一个充满激情的老师能够让课堂活跃、进度流畅。如果一个老师的讲课干瘪乏味,学生只能昏昏欲睡,怎能有高效课堂而言。一个幽默的老师能够吸引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润滑剂,学生的困倦和紧张,或许会因为老师一句幽默的话语、一个历史故事、一个夸张的表情而烟消云散,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提高了知识和能力,课堂肯定高效! 3、创设情境,以趣取胜。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化被动为主动,是提高课堂效益的有效途径。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则是首选的法宝。以初中历史为例,我在进行《宋代的城市生活》教学时,为了突破一个重点和难点——北宋东京的市坊制度,向

学生创设了一个情景:“假如你乘坐时空穿梭机,回到一千多年前的北宋东京的家里。晚上你饿了,想去隔壁的餐馆吃点宵夜可不可以呢?为什么?学生讨论热烈,争得面红耳赤,最终达成了共识——不行,在专门的“夜市”里,要吃宵夜,在“夜市”里解决。又比如在进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教学时,我设计了一个情景:“如果一个人因赋税过重,生活困难,偷走了邻人的钱财。假如你们是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的派出的代表,面对窃贼,你们会主张如何处理”?学生代表们纷纷扮演不同的思想家,在趣味盎然的“判决”中,深深的理解了各家的思想精髓。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 课堂这片肥沃的土地,必须让学生亲自耕耘和播种,才能有属于学生自己的收获。如果老师老是越俎代庖,久而久之,学生们离开你就会饿死。所以,提高课堂效益的根本之路是把课堂还跟学生。要真正的把课堂还跟学生,除了必须转变理念之外,还要争取在课堂上做一个“懒惰”的老师。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记得有一位专家说过:“勤劳的老师会教出懒惰的学生。”一个老师在课堂上越是辛苦,讲的越多,学生反而收获的越少。我们每位老师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一个孩子能学好,能成才,绝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学出来的,老师只能起到指导、引路的作用。知识不让学生主动去感悟获取,问题不让学生自己去探讨解决,错误不让学生自己去反思总结,疑难也是老师包办,这样你的学生就不是他自己,他们就会被惰性绑架,他们就像一个在饭店等吃等喝的客人,慢慢地就没有了学校的主动性,

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史料教学的观点很早就提出了,新课改以来,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和在试题中的出现率就更多了。那么,中学生运用史料作为证据,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诠释历史的能力、历史思维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探索和创造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处理信息的能力。 【关键词】历史教学;历史材料 新课改形势下,连云港历史中考试题的历史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大量使用了文字材料、历史表格材料和图表材料。题目设问角度灵活、能力层次分明、答案简单浓缩,有效地考查了考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历史考试的进步中,因为历史学科的学习很容易陷入空洞的说教和纯粹知识记忆中,试题中大量材料的引入,使历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历史学习是对现成知识的记忆的传统模式,即“贝多芬(背多分)”,也摆脱了过去死抠教材命题的困境。 因此,对历史材料题的解答既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内容。如何突出这一重点,突破这一难点,如何利用好历史教材中提供的各种材料组织教学,使教学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是摆在我们历史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经常被使用的历史资料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来自于教科书,另一种来自教科书以外各种原始资料历史典籍、历史书籍。历史材料包括文献典籍、图表、实物图片、笔记碑文、考古资料、影视等。 历史教科书中提供的历史资料是历史教学的主要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历史教科书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有文字、图表、地图等,这是历史教科书的一大进步。教科书提供的资料一般是与教科书内容紧密联系的原始资料。例如,八年级上册《近代工业的兴起》这一课有这样一段材料: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引自李鸿章。这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李鸿章对自己兴办洋务的一番感叹。正文只是提到洋务运动的目的口号措施及评价,而这段材料却是对正文的阐释和补充,教学中如果重视了这些,会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大有裨益。 原始材料又分为两种:一是最权威和最科学的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当事者的第一手资料;二是所能看到的相关历史事件最早、较早的记录。一般说来这些材料在教学过程中被直接利用,可加强教学的科学性。如:在讲《辛亥革命》这课时,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只是简单的一句话,教师可适当补充《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一些原始条款。 第十九条十一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第二十二条参议院议决事件,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实施。 第二十三条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得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覆议。但参议院对于覆议事件,如有到会参议员三分之二以上仍执前议时,仍照第二十二条办理。 通过补充的材料使学生了解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第一手材料,学生对这个约法的性质也就有更深的理解。那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历史材料呢? 首先,读懂材料,逐步分析。在材料的运用中首先要通读材料,从整体上把握,对于不能理解的句子,教师要指导学生“细嚼慢咽”,逐句过关。如,八年级上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一课中有这么一段材料: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法兰西,占广州,窥视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这中国,那一点,还有我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引自陈天华的《猛回头》。接下来这样设问:说一说这是学过的哪一幅图描绘的情况?它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一种社会状况?清政府成为洋人的“守土长官”是在哪一条约签订后?这段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社

如何评价一节历史课

如何评价一节历史课 张金平 最近一段时间听课很多,收获也很多,同时还要评课。从哪些方面去评课呢?我查阅很多资料,现将我的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首先要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历史课程标准》是教育部制定的指令性文件,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必须重视对《历史课程标准》的学习,掌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历史课程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应面向全体学生”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使之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据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先要熟悉《课程标准》的规定和要求,再结合教材的具体叙述,最后制定详细的教学方案。比如,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在“世界古代史”“上古人类文明”的内容标准中明确规定“知道古代埃及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它给人们的初步印象是原来所熟知的四大文明古国历史。但是,仔细读来,就会发现这是《课程标准》根据新的时代要求,对初中学生的学习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从文明起源来了解人类文明与环境的关系。《课程标准》中还有不少“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教师只有认真研读、发掘,才能完成教学任务。《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的依据,是传授历史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依据,是考核学生的依据,也是评估教学成果的重要依据。

它对于教师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历史教师只有在《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下,设计、整合、讲授历史课,才能符合新课程的科学性原则。 二、正确处理师生之间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这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又一重要理念。具体地说,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完整的信息主体,必须体现学科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活动,是整体育人活动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必须关注受教育者富有个性的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学实践中主动地发挥主体作用。所以,主体与主导是统一不可分割的。现在,提倡学生为主体就是让主导有落脚点,说明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以学生主体为前提而存在的。同样,没有教师的主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也无法发挥主体作用,自然也不会有优质的历史课。就具体教学过程而言,教师理所当然地要发挥主导作用,要把每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进程和教学方法安排恰当,从而引发学生主动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正确处理了主体与主导的关系是评定优质课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一节优秀课的重要因素。 三、要落实三维目标并处理好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知识是提高能力的载体。没有知识,就不可能形成较好的能力,也不可能产生丰富的历史思维。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历史知识的传授。同样,能力是知识的升华,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能忽视能力的培养。历史知识“浩如烟海”,一个学生不可能学完人类的全部历史知识。为此,我们必须把中学生的历史知识限定在“普及性、基础性和

中学历史史料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中学历史史料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愈益突出重要,可以说史料已日益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2003年新颁布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史料的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和建议。课题组根据中学历史史料教学现状,调查问卷主要围绕当前中学历史教学方式、史料的定义、分类、史料教学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设计。调查对象为本校的老师和部分校外历史老师及高二、高三80名文科学生。通过调查发现,许多老师和学生对史料及史料教学与学习的相关知识仍相当缺乏,没有能够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对史料案例研究更缺乏分析研究。这种状况应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 下面是对调查问卷及调查结果作一简要的描述与分析。 1.您认为“史料”这一概念应定义为:(选项及调查结果如下。下同) A.与历史学习有关的一切资料:26% B.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35% C.人类社会发展中保留下来的文献材料:39% 关于“史料”学界一般认为,史料“亦即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痕迹”。从调查结果来看,许多教师和学生不是扩大(选择A项)便是缩小了(选择C项)“史料”这一概念的内涵。这表明,许多教师和学生至今仍不清楚“史料”这一概念的准确含义,因而也就很难在实践中开展全面、完整的史料教学。 2.您在选择史料时首先考虑的是: A.史料是否真实:20% B.史料是否有趣:10% C.史料能否充分论证教科书上的某个结论:70% 从调查结果来看,认为应首先考虑史料是否真实的只有20%,大部分的教师和学生关注的只是史料本身某方面的功能——是否有趣,是否能证明某个结论。这说明在利用史料时,功心过强,值得注意。 3.您主要从哪些地方获取文献史料?(可多选) A.教学参考书:77% B.互联网:62% C.学校图书馆:45% D.其它:29% 从调查结果来看,教师获取史料的最主要来源为教学参考书。这一结果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教学参考书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教师宏观的课程资源的概念的缺失。当然,这种现象的出现应与中学特殊的条件与环境——图书及设备等的不足、升学压力等直接相关。 4.您在课堂上一般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A.主要是以讲为主的方法:40% B.指导学生进行自学:8% C.设计问题情境,师生共同进行探究:52%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课题: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 授课教师:严力学校:椑南中心校 教材:____七年级历史_____第__二__章(单元) 第__5__节(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简要了解与概括周王室衰败的原因; 2、齐桓公率先称霸的条件及其历史意义;(重点) 3、秦国异军突起并后来居上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重点) 4、争霸的过程也是一种民族融合与历史进步的表现;(难点) 5、改革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条件。(拓展/难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问题教学法; 2、故事讲述法; 3、小组讨论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周王室衰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概括能力; 2、通过对齐桓公与管仲、越王勾践以及秦孝公与商鞅等事迹,培养学生树立“有志者事竟成”自信心; 3、通过齐国率先称霸与秦国最后称雄,让学生了解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教学准备: 1、请学生查阅“退避三舍”、“秦晋之好”、“问鼎中原”及“卧薪尝胆”等历史故事; 2、编排历史短剧:商鞅力说秦孝公进行变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幽王烽火戏诸候 西周末年,国家连年灾荒,而周幽王却不理朝政,终日吃喝玩乐,醉心于女色。当时周有一个诸候国叫褒国,其国君褒珦因规劝幽王而被关进大牢。褒珦之子为救父王不惜重金买得一年轻美貌少女,取名“褒姒”,并教给她宫廷礼仪,然后将她送给周幽王,从而褒珦被释。褒姒生得妩媚动人,深得幽王专宠并立为王后,但她有个怪脾气,就是从来不笑,不管多有趣的事,她都不露一丝笑容。于是,幽王贴出告示:谁能让王后一笑,赏金一千。结果,众人白费心机,褒姒无动于衷。幽王手下有个爱逢迎拍马的大臣叫虢石父,他给幽王给了个坏主意,即烽火戏诸侯,……,幽王死于犬戎之手。 二、新课分享 (一)课堂准备 学生快速阅读(3分钟),用最简单的话或词概括阅读后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老师在黑板注明关键词) 学生概括:“国家”、“改革”“商鞅”、“战争”、“动荡”、“争夺”…… 教师:(询问:能否再简单一些,用一个字?)“乱”(板书大写的“乱”字?学生表示认同)(二)围绕“乱”字展开话题并设问,请学生再次思考并进行小组讨论。 1、为什么会“乱”? 2、怎么“乱”的?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与分析历史案例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与分析 教学案例与分析不是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论文,而是一个真实 而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既有对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也有对这一事件的反思和分析。此次征集的教学案例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标题:要能反映这个教学案例的主题。 2.针对问题:这个教学案例针对的是课堂教学中的 什么问题。 3.案例:包括背景,即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如时 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细节或情节,即故事发生的过程,如学生出现 的问题,教师采取的措施;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 和教师的感受等等。 4.反思: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学的指导 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是这样完成教学任务的: 第一步:课件展示一些宗教人物:学生知道猪八戒戒、玉皇大帝、如来佛祖、唐僧、丘处机等这些在影视中经常出现的人物。 要求学生判断这些人物是哪个宗教中的人物,学生基本上能辨别出来。导入今天要学习的宗教方面的内容:佛教和道教。这种学习的方式贴进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下一步的教学工作。 第二步:展示与这两种宗教有关的俗语:转世投胎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回头是岸,人生无常,修身养性,清净无为,得道成仙,长生 不老,炼制丹药 要求学生判断这些俗语来源于哪种宗教。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肯定和更 正,指出这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宗教与这些俗语有关,这节课主要了解佛教和道

教。让学生对这两种宗教的教义有一个粗浅的认识。不要求学生全部掌握,但至少在有限的课堂中了解这两种宗教的教义。 教师板书:佛教道教要求学生找出以下知识点: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西汉末 年传入中国,道教兴起于东汉时期,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并要求学生区别于道家学派。 教师简单的介绍一下两种宗教的教义,并要求学生思考佛教广泛传播和道教兴起 的原因。 第三步:教师讲解佛教起源传说和故事,并强调佛起源于印度在西汉的末年传入中国。道教的兴起与道家学派的区别。 提问:佛教道教的哪些说法满足了统治者的要求?引导学生思考 在学生思考的基础,教师小结:佛教由于宣传生死轮回和因果报应,消磨了人们的反抗意志,为统治阶级维护统治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因而广泛传播开来。 道教宣扬通过修身养性潜心修道就可以得道成仙,长生不老。这不仅满足了统治者超凡脱俗、长生不老、永享富贵的愿望,对普通老百姓也是一个极大的诱惑, 因而得到广泛的传播。 在有限的课堂里学生只能对两种宗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不可能作更深入 的学习。因此我在教学的过程中设计了一个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小调查。第四步:要求学生实地了解一下,我们附近有没有佛教寺院和道教胜地?想一想,现实生活中人人有哪些思想观念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①活动主题:调查道教佛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②活动目标:学会调查和处理调查结果的方法,了解宗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③活动动准备:笔纸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在历史课程教学中的基本应用程序 1、导入、板书、示标。(3分钟以内) 【目的】 让学生总体上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目标要求。 【步骤】 (1)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2)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注意事项】 (1)指定目标要准确,例如,这节课要了解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认识什么,会运用什么知识解决那些问题等。 (2)交代目标时,语速要慢,让学生理解并能记住学习要求。 2、学生自学前的指导。(1分钟左右) 【目的】 让学生知道在多长时间内,自学什么,怎么自学,必须达到什么要求,届时怎样检测自学效果等。 【步骤】 (1)布置自学任务; (2)指导自学的方法; (3)明确自学的要求 【注意事项】 (1)明确自学内容。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有的教材内容单一,安排一次自学。有的教材内容多,可视情况分几次中学。每一次自学前都要交代清楚从哪里学到哪里。 (2)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例如看书,是独立围绕思考题看书找答案;还是边看书,边与同桌讨论,边解决疑难。 (3)明确的提出自学要求。即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3、先学。(10分钟左右) 【目的】 (1)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自己却阅读、思考,自己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对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质疑。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动眼、动口、动脑,品尝获得知道的愉悦,使学生成为学生的主题,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2)通过口答、笔答、板演等形式,检查叙述自学的效果,充分暴露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归类整理,确定教的内容、方式。 【步骤】 (1)学生自学 (2)完成检测性练习 【注意事项】

(完整版)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进行教学

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进行教学 康平教师进修学校:初中历史教研员:宋学杰 在新课程中,史料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更为突出。史料是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和重建过去的媒介。任何历史结论都是建立在史料基础上的,离开了史料,历史知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理论教学也只能是空谈。因此,要让学生真正的学习、感悟历史,就必须积极正确的运用史料,使史料教学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提供相关的图片、老照片、史料和音像资料,再现历史场景,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与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思考结合起来,这将有助于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掌握,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感悟。一史料的主要类型 所谓“史料”,是指研究和谈论历史时所根据的材料,它包括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实际上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其一为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之二分法(以下简称二分法),其二为实物、文献、口传之三分法。教学中的史料可以分为文字史料、图画型史料、数据型史料三大类。 二.史料运用的目的 新课程倡导史料教学,最基本的目的有以下两个方面: (1)加强培养学生学习历史能力 历史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探究历史的方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来进行历史的研究活动。显然,运用史料是使学生学习去做历史学家所做的事,直接去运用各种一手和二手的史料。当然,这并不涉及将学生培养成历史学家的层次,只是使学生借着某些运用史料的特定练习,学到历史学家的一些态度和方法。 从历史研究的程序来说,史料在史学中的地位体现为先有史料而后有论点。史家每叙一事,每提出一个论点,都必须于史有据,信而有证。《课标》的“课程目标”“搜集和整理简单直观的史料,提取信息,用以了解和解释史实”和“内容与要求”提出的培养“搜集史料”、“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等学科能力要求皆指向学生“史由证来,证史一致”的意识与思维的培养。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读懂读通史料的基础上对

初中历史优秀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优秀教学设计《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教学设计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教材和教法分析《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是八年级历史岳麓版第四单元第16课的教学内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安排在学生学习了民族团结的加强后。让学生知道我们的党和政府不仅能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也在努力寻求实现祖国统一的途径和方式。本节教学中,我采用探究式教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人人参与讨论、探究;使学生在学习上获得主动权,摆脱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满堂灌的陈旧模式。在学生预习自学的基础上,将学生分成若干个组,在组内讨论交流,再分组展示讨论结果,教师给予肯定、补充和点评。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和学习、探究的兴趣,实现教学目标学习目标知识目标: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铺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驶主权及港澳回归的意义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①通过对“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历史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的能力②②通过回顾台湾的历史和分析海峡两岸关系的现状,培养学生透过想象抓本质的能力过程方法:①通过情景体验,感知港澳回归的过程,“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俄基本方针,加深对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的理解②运用讨论法,感知台湾两次被外国侵占又两次回归的史实及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的现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情感目标:①“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圆满解决历史遗留问

题的最佳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精神的具体体现②通过了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和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决心学习重点香港、澳门的回归,台湾与祖国大陆关系的发展学习难点怎样理解“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教学方式讨论法、学生自讲法课型新课教具与媒体多媒体辅助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设计依据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随着音乐播发的歌曲《七子之歌》齐唱,之后问同学们这首歌是在什么背景之下创作的?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指出:《七子之歌》是闻一多1925年3月创作的,诗人以比拟的手法将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怀抱的七个孩子,用小孩的口吻哭诉他们被迫离开母亲的襁褓,感受异族的欺凌,渴望重回母亲怀抱的强烈感情。提问: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有什么重大意义?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领土除台湾和其他一些海岛及香港、澳门等地外,全部获得解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党和政府是怎样谋求解决港澳台地区的。学生唱歌学生思考学生回答齐唱歌曲,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温故知新 二、进入新课,自学探究(一)“一国两制” 的构想与实践问题探究:1949年,新中国成立但祖国统一大业并未完全实现,半个世纪以来,新中国历代领导人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做了哪些大量工作?学生自学、探究、讨论、展示教师用多媒体显示:①毛泽东、周恩来的肖像及其关于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主张②《告台湾同胞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