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扶贫知识要点

扶贫知识要点

安岳县脱贫攻坚工作政策指南及知识要点

一、基本情况

(一)国家扶贫日。每年10月17日。

(二)《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由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15年4月1日通过,自2015年6月1日起施行。

(三)基本数据。2014年经建档立卡精准识别,确定我县贫困户45091户,贫困人口11.8万人,贫困人口发生率为8.3%;贫困村162个,贫困村发生率为17%。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我县通过实施扶贫开发,共减少贫困人口9.3万余人,完成84个贫困村退出任务,贫困人口发生率降至1.7%。按照“四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总体要求,2018年,我县还有2.5万余名贫困人口需脱贫,44个贫困村需退出。

二、贫困户脱贫

(一)贫困户识别标准。以2013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736元(2010年2300元不变价)的省农村扶贫标准为识别标准,低于标准的列为贫困户。(注:凡是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且未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对象,均应纳入;凡是收入高于国家扶贫标准且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对象,均应退出。)

(二)贫困户识别程序。程序由原来的“两评议两公示一公告”调整为“两评议两公示一比对一公告”。

(三)贫困户脱贫标准。贫困人口脱贫以农业户籍人口户为单位,实行整户识别、整户脱贫。以简称“一超”、“两不愁”、“三保障”、户“三有”(省标)为主要脱贫指标及标准。

1.“一超”,指脱贫人口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2018年现行扶贫标准为3600元人民币。2018年贫困户纯收入计算时间为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贫困户家庭人均纯收入计算方式。家庭人均纯收入仅作为贫困户脱贫验收评估的辅助标准,脱贫户家庭人均纯收入应超过国家扶贫标准。退出时,以下项目计入家庭人均纯收入:一是家庭经营收入。主要包括种养殖业收入、经果林经营收入和其他家庭自主经营收入(家庭经营超市、商店、小卖部、饭店、幼儿园、养老院、工厂、建筑队、火车运输、客车运输等收入),自产自食部分算作收入。纯收入计算要扣除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税金和上交承包费用等。二是工资性收入。指家庭成员受雇于单位或个人,靠付出劳动而获得的收入。简要理解为务工或其他工资性收入。外地务工,要扣除房租、日常生活支出等相关花费。三是财产性收入。指家庭向其他机构单位提供资金或将有形非生产性资产供其支配,作为回报而从中获得的收入。主要包括利息、股息、租金、红利、土地征用赔偿等。四是转移性收入。计入家庭人均纯收入的项目,包括:1.离退休金;

2.赡养金;

3.五保金和一年及以上低保金;

4.养老金;

5.长期抚恤金;

6.稳定性的补贴收入(如退耕还林还草补偿款、生态林补贴、农业综合补贴等);

7.残疾补贴;

8.三年以上资产性收入(如土地整治、旅游园区、光伏、设施农业、水利发电、矿产等);10.其他具有稳定长期的转移性收入。不计入家庭人均纯收入的项目,包括:1.政府为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发放的现金及实物,如产业项目补助资金、奖励资金等,种子、种苗、种畜,化肥、农药等;2.危房改造补助;3.易地扶贫搬迁补助;4.扶贫小额信贷;5.保险赔付资金;6.临时性慰问金;7.临时救助金;8.帮扶干部给予的帮扶资金;

9.社会各界给予的帮扶赠与、捐助资金;10.亲友偶尔赠与的资金;11.医疗报销、大病救助补助资金;12.教育补贴;13.“雨露计划”补助;

14.“两后生”职业培训专项计划补贴;15.一年期以下的低保;16.农户牲畜存栏;17.其他。农户因易地扶贫搬迁负债人均超过2500元的或因危房改造发生大额负债的,不能作为脱贫处理。

2.“两不愁”,指不愁吃、不愁穿,是对“一超”的补充。脱贫人口家庭拥有的粮食、副食、

蔬菜等食物满足基本需求,全年无缺粮、缺水情况;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齐备,全年无缺换季衣服情况。

3.“三保障”,指脱贫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1)义务教育有保障,指脱贫人口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无未读和辍学现象(不含教育部门认定的特殊教育子女)。

(2)基本医疗有保障,指脱贫人口有户籍和身份证的基础上,脱贫人口参加新农合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合(保)率分别达到100%;县域内住院和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个人支出控制在10%以内。

(3)住房安全有保障,指贫困户因住房不安全,通过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生态移民、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等措施,使脱贫户达到有安全住房并实现功能区分配套;脱贫户住房实体质量须经验收(认定)合格,有验收(认定)报告(表)。其中,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户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户均自筹资金不超过1万元,还须经县级发改(以工代赈)部门验收合格。

4.户“三有”,指脱贫户家中有安全饮用水、有生活用电、有广播电视。

(1)有安全饮用水,包括四个指标:①水量:贫困人口每人每天可获得水量不低于60升。

②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水质标准。③方便程度:正常成人取水的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10分钟(人力取水往返时间10分钟,大体相当于水平距离400米或垂直高差40米的情况)。

④保证率:供水保证率不低于95%。

(2)有生活用电,指脱贫户家中通生活用电且能满足照明、能保障基本家用电器用电需求。(3)有广播电视,指脱贫户家中有广播电视或能接收广播电视信号(我市要求有电视)。(四)贫困人口退出程序。贫困人口退出严格按照“拟选对象、精准扶持、民主评议、公示公告”程序办理。

(五)贫困户属性。一般贫困户、低保贫困户两种类型。

(六)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因灾、因病、因残、因学、缺技术、缺劳力、缺发展资金、缺土地、缺水、交通条件落后和自身发展动力不足。

(七)贫困户“四个好”。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三、贫困村退出

(一)贫困村识别标准是:指无集体经济收入、全村农民人均收入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贫困发生率明显高于全省贫困发生率的行政村。即“一高一低一无”的标准识别贫困村:行政村贫困发生率比全省贫困发生率(8.6%)高一倍以上(>17.2%),行政村2013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7895元)的 60%(<4737元=7895元×0.6),行政村无集体经济收入。

(二)贫困村退出标准

贫困村退出以行政村为单位,退出当年达到“一低五有”。

1.“一低”,指贫困村退出当年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下。

2.村“五有”,指贫困村退出当年有集体经济、有硬化路、有卫生室、有文化室、有通信网络。

(1)有集体经济,指按贫困村退出年度村集体经济经营性累积收入计算,以收入账户和银行流水账为依据,村集体经济经营性累积收入为农业人口人均6元以上。2018年拟退出贫困村集体经济计算时间为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

(2)有硬化路,指乡(镇)政府所在地或上级路网至建制村村委会驻地(村小学)通硬化路。通村硬化路路面类型包括有铺装路面(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路面)、简易铺装路面(沥青贯入式、沥青碎石、沥青表面处治路面)和其他硬化路面(石质路面〔含弹石、条石等〕、混凝土预制块路面、砖铺路面等)。

(3)有卫生室,包括两个指标:①业务用房建筑面积50平方米以上。②至少有1名合格乡村医生/执业(助理)医师或巡回医生。

(4)有文化室,包括两个指标:①有多功能文化活动室,建筑面积不低于50平方米,具备党员远程教育—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功能;具备电视机、音响、电脑等基本文化器材;具备应急广播功能的村级广播系统;具备一定的可供阅读的出版物;规章制度健全。

②有室外文化活动场地,有宣传栏(内容能及时更新);具备条件的聚居点有相应的体育器材或健身器材。

(5)有通信网络,指以窄带(拨号上网、GPRS等)或宽带(ADSL、3G、4G、光纤等)方式,实现至少有一处有互联网覆盖。

3.贫困村退出程序:按照“初选对象、精准扶持、退出审批、公示公告”的程序办理。(三)贫困村建档立卡“六有”。有贫困村建档立卡和村情档案,有问题台账,有需求清单,有村级规划,有联系领导、帮扶单位、干部驻村工作台账,有村级增收计划和脱贫时限。四、工作思路及措施

(一)县脱贫攻坚工作思路。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扶贫开发会议精神,坚持贫困群众如期脱贫与提高脱贫退出质量相结合、贫困村全面发展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建设成渝中部特色县域经济强县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结合,突出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紧紧围绕贫困退出标准,按照“四个一批”和“六个精准”要求,靶准“攻坚”方向、下足“绣花”功夫,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确保脱贫攻坚政策落实、工作落实、责任落实,实现脱贫攻坚连战连胜,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

(二)突出“十大精准发力”,实现脱贫攻坚重大突破。一是围绕基层组织建设精准发力。二是围绕贫困户脱贫精准发力。三是围绕贫困村退出精准发力。四是围绕扶贫专项工作精准发力。五是围绕驻村帮扶工作精准发力。六是围绕激发内生动力精准发力。七是围绕“回头看”“回头帮”工作精准发力。八是围绕基础工作精准发力。九是围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精准发力。十是围绕扶贫资金管理精准发力。

(三)省五个一批。低保兜底一批,医疗保障一批,发展生产和就业扶持一批,易地扶贫搬迁一批,灾后重建一批;县四个一批:低保兜底一批,医疗保障一批,发展生产和就业扶持一批,易地扶贫搬迁一批。

(四)三个一驻村帮扶。每户贫困户落实1名结对帮扶责任人;为非贫困村安排1个农业技术巡回服务小组;对仍未脱贫的贫困户超过20户的非贫困村,全覆盖选派1名第一书记。目前已选派236名非贫困村第一书记。

(五)五个一驻村帮扶。有一个联系领导;有一个帮扶部门;

有一个驻村第一书记;有一个驻村农技员;有一个驻村工作组。

(六)省四大基金。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卫生扶贫救助基金;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

(七)县两大基金。特困户帮扶基金和贫困户内生动力基金。

(八)省六有。贫困对象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档、市有卷、省有库。

(九)扶贫开发“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扶贫项目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扶贫措施精准;驻村帮扶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十)“四到县”。目标、任务、资金、权责到县。

(十一)县扶贫小额信贷“两免一补”。免担保、免抵押,政府补贴息、风险补偿。

(十二)三率一度。贫困户漏评率、错评率、错退率均不得高于2%;群众对“五个一”帮扶力量的满意度要高于95%以上(既要抓好贫困户满意度,又要抓好非贫困户满意度)。(十三)我县集体经济发展主要模式。一是集体股份分红型,二是盘活集体资产型,三是开

发集体资源型,四是土地经营型,五是兴办实体经济型,六是探索服务创收型,七是发展物业经济型。具体采取“养殖大户+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集体经济”、“基地+集体经济”等多种模式。

(十四)我县开展的贫困户“三个一”活动。一是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着力实施贫困户“产业+技能+就业”活动:通过各级各部门帮扶和贫困户主观努力,实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有一致富产业、一致富实用技术、一就业人员。二是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着力实施贫困户“社会保障+机制扶贫+救济救助”活动:通过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帮扶,使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有一社会保障作兜底,一机制扶贫作支撑,一救济救助作补充。

(十五)我县开展的贫困村“四个一”活动。一是建强一个基层党支部;二是发展一项致富主导产业;三是培育一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四是建设一个新村聚居点。

(十六)我县开展的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五大活动”。一是感恩奋进教育活动;二是幸福美丽家园建设活动;三是“文明家庭”评比活动;四是特困户帮扶活动;五是文化体育活动。(十七)我县实施的贫困户“六个一”帮扶措施。要求所有结对帮扶干部做到:一是共学一次扶贫政策;二是共商一次扶贫措施;三是共叙一次农家话语;四是共干一次农家活儿;五是共吃一次农家饭菜;六是共解一件农家困难。

(十八)我县实施的特困户帮扶措施。①设立县、乡镇、村级特困户帮扶基金;②根据特困户的困难程度,科学合理确定特困户帮扶基金收益分配比例,对特别困难的特困户如一户多个重特大疾病、一户多个重度残疾人家庭等进行特别倾斜。在资金、股权量化和物资安排上是一般贫困户的1.5倍以上。

(十九)我县实施的月重点工作推进制度。通过建立脱贫攻坚月重点工作推进制度,明确各乡镇及相关部门在工作推进各环节中的工作职责和重点工作任务,切实解决攻坚工作中存在的任务不清、责任不明、推进不力等问题,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进程,有效增强脱贫攻坚工作实效。

(二十)22个扶贫专项实施方案。交通建设扶贫专项实施方案;水利建设扶贫专项实施方案;电力建设扶贫专项实施方案;信息通信建设扶贫专项实施方案;农村能源建设扶贫专项实施方案;农业产业扶贫专项实施方案;工业产业扶贫专项实施方案;旅游扶贫专项实施方案;商务扶贫专项实施方案;农村土地整治扶贫专项实施方案;科技扶贫专项实施方案;新村建设扶贫专项实施方案;教育扶贫专项实施方案;贫困家庭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扶贫专项实施方案;生态建设扶贫专项实施方案;易地扶贫搬迁专项实施方案;健康扶贫专项实施方案;文化惠民扶贫专项实施方案;社会保障扶贫专项实施方案;社会扶贫专项实施方案;财政扶贫专项实施方案;金融扶贫专项实施方案。

(二十一)易地扶贫搬迁。指将生活在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安置到其它地区,并通过改善安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调整经济结构和拓展增收渠道,帮助搬迁人口逐步脱贫致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