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血压操作流程图
- 格式:doc
- 大小:16.17 KB
- 文档页数:1
(完整版)⾎压测量操作流程⾎压测量操作流程1.核对⾎压测量医嘱。
双⼈核对付治疗上测⾎压医嘱和电⼦医嘱内“医嘱核查”的医嘱,核对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测⾎压频次。
注意事项:双⼈唱念法核对,⼀⼈看电脑医嘱,逐⼀念出,另⼀⼈看付治疗。
2.评估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及合作程度,询问患者30min内有⽆剧烈活动、进⾷、洗澡、情绪不稳定等情况。
如有这些影响因素应稳定后再测量。
3.个⼈准备。
⾐帽整齐,六步洗⼿法洗⼿,戴⼝罩。
4.物品准备及环境准备付治疗、⾎压计、听诊器、笔、记录本。
5.操作前查对核对床头卡,反向核对,让患者说出床号、姓名。
6.操作中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将⾐袖卷⾄肩部露出上臂,伸直肘部,⼿掌向上外展 15度,保持⾎压计零点、肱动脉与⼼脏同⼀⽔平。
放平⾎压计,⽔平放稳,打开⽔银槽开关,观察⽔银柱是否在零点。
排尽袖带内空⽓,平整⽆折地缠于上臂中部,下缘距肘窝 2--3cm,松紧以能放⼊⼀指为宜。
询问患者有⽆不适,嘱患者测量⾎压时暂时保持安静。
戴好听诊器,摸到肱动脉最明显处,将听诊器胸件紧贴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打⽓⾄肱动脉搏动⾳消失,再上升 20--30mmHg,;然后以每秒 4mmHg 的速度慢慢放⽓。
双眼平视⽔银柱刻度,听诊器出现的第⼀声搏动⾳,此时⽔银柱所指的刻度为收缩压;当搏动⾳突然减弱或消失时,此时⽔银柱所指的刻度为舒张压。
测量完毕,排尽袖带余⽓,缠好放⼊⾎压计盒内,将⾎压计右倾 45°⾓,使⽔银回流槽内,关闭⽔银槽开关,关闭⾎压计。
协助患者穿好⾐服,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
7.操作后整理⽤物,听诊器胸件⽤酒精棉球擦拭后备⽤,洗⼿,记录。
流程图双⼈核对医嘱(付治疗+电脑医嘱)↓评估患者,取得配合携付治疗和⾎压计⾄床旁缠好袖带,放好听诊器再次核对,测量⾎压测量结束,解开袖带,整理⾐袖,核对洗⼿记录。
简述测血压的操作流程
内容:
1. 准备血压计和血压计袖套。
选择合适的袖套,袖套内径应该与被测人的上臂周长匹配。
2. 让被测人坐在椅子上,将袖套缠绕在被测人裸露的左上臂,袖套的箭头应指向心脏方向。
袖套下缘应约在肘窝上2-3cm的位置。
3. 将血压计的气管连接到袖套上,调整袖套使其不要过松或过紧。
放松手臂肌肉,手掌向上,将手臂支撑在一个支架上或放在桌面上。
4. 按下血压计的开关,让袖套充气到足以阻断血流的压力。
注意聆听血压计的心跳声。
5. 缓慢放气,同时用血压计监测压力下降。
记录出现第一个心跳时的压力值,即收缩压。
6. 继续放气直到听不到心跳声,记录此时的压力值,即舒张压。
7. 重复测量2-3次,间隔1-2分钟,取几次测量的平均值。
8. 测量完成后,打开袖套排出 remaining 气体,取下血压计。
量血压操作流程一、准备工作。
1. 确保测量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干扰。
2. 选择合适的血压计,确保其准确性和完好无损。
3. 坐下休息5-10分钟,放松身心,保持心情愉快。
二、测量前的准备。
1. 拿出血压计,检查气囊和软管是否完好,确保无漏气或损坏。
2. 确保被测者的手臂裸露,松开袖口,避免衣袖束缚血流。
3. 让被测者保持坐姿,双脚平放,胳膊自然垂下,手心向上,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
三、测量操作。
1. 将血压计袖带绕在被测者的上臂上,袖带下缘应紧贴肘关节上缘,袖带中心位置应与肘关节正对。
2. 调整袖带松紧度,适当松紧,能插入一指为宜。
3. 开始充气,用手按住气囊,打开气阀,使气囊充气,直到听到心跳声后再多充气20-30mmHg。
4. 缓慢松开气阀,使袖带缓慢放气,每秒放气速度为2-3mmHg。
5. 观察指针或数码显示器,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
四、测量后的处理。
1. 记录测量结果,包括测量时间、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
2. 如果需要多次测量,间隔5-10分钟后再次测量,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3. 根据测量结果,进行相应的健康指导或医疗建议。
五、注意事项。
1. 测量时避免说话或移动,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2. 避免在饭后、饮酒后、运动后等特殊情况下测量,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3. 如果被测者情绪不稳定或处于紧张状态,应等其情绪平复后再进行测量。
六、结束语。
以上就是量血压的操作流程,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测量血压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也要定期测量血压,及时发现和控制高血压等疾病,保障自身健康。
血压测量操作流程1.核对血压测量医嘱。
双人核对付治疗上测血压医嘱和电子医嘱内“医嘱核查”的医嘱,核对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测血压频次。
注意事项:双人唱念法核对,一人看电脑医嘱,逐一念出,另一人看付治疗。
2.评估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及合作程度,询问患者30min内有无剧烈活动、进食、洗澡、情绪不稳定等情况。
如有这些影响因素应稳定后再测量。
3.个人准备。
衣帽整齐,六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
4.物品准备及环境准备付治疗、血压计、听诊器、笔、记录本。
5.操作前查对核对床头卡,反向核对,让患者说出床号、姓名。
6.操作中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将衣袖卷至肩部露出上臂,伸直肘部,手掌向上外展15度,保持血压计零点、肱动脉与心脏同一水平。
放平血压计,水平放稳,打开水银槽开关,观察水银柱是否在零点。
排尽袖带内空气,平整无折地缠于上臂中部,下缘距肘窝2--3cm,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
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嘱患者测量血压时暂时保持安静。
戴好听诊器,摸到肱动脉最明显处,将听诊器胸件紧贴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打气至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再上升20--30mmHg,;然后以每秒4mmHg 的速度慢慢放气。
双眼平视水银柱刻度,听诊器出现的第一声搏动音,此时水银柱所指的刻度为收缩压;当搏动音突然减弱或消失时,此时水银柱所指的刻度为舒张压。
测量完毕,排尽袖带余气,缠好放入血压计盒内,将血压计右倾45°角,使水银回流槽内,关闭水银槽开关,关闭血压计。
协助患者穿好衣服,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
7.操作后整理用物,听诊器胸件用酒精棉球擦拭后备用,洗手,记录。
流程图双人核对医嘱(付治疗+电脑医嘱)↓评估患者,取得配合携付治疗和血压计至床旁缠好袖带,放好听诊器再次核对,测量血压测量结束,解开袖带,整理衣袖,核对洗手记录。
无创血压测量技术操作流程1.0 目的:规范无创血压测量技术的操作流程,以确保其规范性、安全性。
2.0无创血压测量技术操作重点步骤2.1掌握评估时机。
根据患者主诉、临床表现、情绪、治疗及用药反应、环境等,决定测量的时机、频率:2.1.1入院时、送手术前常规测量血压。
住院期间每周测量血压 1 次。
2.1.2高血压、危重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连续测清晨血压以便对照:2.1.3患者病情发生变化,调整升压或降压药前后,需测量血压。
2.2 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血压计符合计量标准的水银血压计,或经国际标准(BHS 和AAMI.ESH)检验合格的电子血压计,袖带、听诊器符合要求。
2.3选择合适的测量部位。
一般选择右上臂:偏瘫、动静脉瘘、大动脉炎、肢体外伤或有手术的患者应选择健侧肢体测量血压。
不选择静脉输液肢体测量血压,以免影响液体输入。
2.4选择合适的测量体位。
一般取卧位或坐位,被测肢体(肱动脉)与心脏、血压计“0”点应在同一水平。
2.5测量方法正确。
注意血压计的位置,袖带的松紧度等。
测量血压听不清或有异常时,将水银柱降到“0”点或电子血压计气体放完,间隔 1-2 min 重新测量。
2.6测量血压前要求患者安静休息 5-10 min。
排除影响血压客观值的因素,若患者吸烟、喝咖啡、进食、运动、洗澡、情绪激动、紧张等,霈让其休息 30 min 后行血压测量。
2.7病房内保持环境安静,以便清楚地听诊患者的血压。
2.8为确保血压测量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应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2.9发现患者血压过高时,应观察有无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心悸、肢体活动异常等伴随的症状和体征;血压过低时,观察有无脉搏细速、心悸、头晕等伴随的症状和体征,及时与医生和上级责任护士沟通,调整或制订医疗护理措施。
2.10评估结果准确记录在护理记录单或体温单上。
2.11做好血压计的消毒和保养。
3.0 无创血压测量技术操作流程图及要点说明(附操作流程图)4.0 无创血压测量技术操作考核评分表(附考核评分表)附:无创血压测量技术操作流程图及要点说明操作流程要点说明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年龄等评估1.根据患者的主诉、临床表现、情绪、环境、治疗及用药反应等,确定测量的时机和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