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记忆开题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3
工作记忆是指什么工作记忆是指我们在进行认知活动时暂时存储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它是我们大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的学习、思考和决策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工作记忆包括对信息的临时存储和处理,是我们进行各种认知活动时所必需的。
工作记忆是我们进行日常活动时所必需的认知功能之一。
比如,当我们在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时,需要将题目中的信息暂时存储在脑中,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最后得出答案。
又如,当我们在进行一场演讲时,需要暂时记住我们要表达的内容,然后加工这些信息并进行表达。
这些都离不开工作记忆的支持。
工作记忆与长期记忆是不同的。
长期记忆是指我们对信息的永久存储,而工作记忆则是对信息的暂时存储和处理。
工作记忆的容量相对较小,但它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塑性。
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认知活动,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工作记忆的能力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比如,个体的年龄、性别、学习经历、认知能力等都会对工作记忆产生影响。
此外,情绪、压力、注意力等因素也会对工作记忆产生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并加强自己的工作记忆能力,以更好地应对各种认知活动。
对于学习者来说,工作记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暂时存储和加工信息,比如课堂上老师的讲解、课本上的知识点等。
而且,工作记忆还与阅读理解、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密切相关。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工作记忆能力,比如通过阅读、思维训练、记忆训练等方法来加强自己的工作记忆能力。
除了学习者之外,工作记忆对于从事知识工作的人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比如,对于研究人员、工程师、设计师等专业人士来说,他们需要不断地处理各种复杂的信息,因此良好的工作记忆能力对他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他们也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工作记忆能力,以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提升自己的工作记忆能力。
工作记忆名词解释心理学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个体在进行认知活动(如学习、问题解决等)时暂时存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工作记忆相当于人类大脑的“大脑后台”,负责临时存储和处理多个相关信息,在认知任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工作记忆的能力不仅与学习和智力表现密切相关,还与注意力、情绪调节和决策等认知过程紧密相连。
工作记忆的主要组成包括:中央执行系统(Central Executive)和两个辅助系统,即视觉空间和语音循环(Visuospatial Sketchpad)以及音频循环系统(Phonological Loop)。
中央执行系统负责规划、控制和调节信息的处理,它能够集中注意力、抑制干扰,对信息进行综合和处理。
而视觉空间和语音循环系统则分别负责临时存储和处理视觉空间和语音相关的信息。
音频循环系统主要负责处理语言表达和听觉信息。
工作记忆的容量和能力是有限的,个体在进行认知任务时需要不断地调配和分配资源,以完成信息的暂时存储和处理。
容量和能力较高的个体往往具有更好的学习、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同时还能更好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注意力。
然而,当个体在面对过多、复杂、冲突或干扰的信息时,工作记忆的负荷就会增加,性能可能会下降。
因此,提高工作记忆能力对于个体在认知任务中的表现至关重要。
通过工作记忆的训练和提高,个体可以增加临时存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效果、注意力控制和认知灵活性。
例如,通过记忆游戏、认知训练、刺激控制等方式可以锻炼和增强工作记忆的容量和能力。
不仅在学习和学业中,工作记忆的提升也对职业发展和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处理和决策有积极的影响。
因此,个体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工作记忆,提高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的表现。
关于工作记忆容量测定的心理学实验报告1.实验背景:工作记忆容量的大小不仅影响长时记忆的存储,同时对其他的许多认知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对工作记忆容量的测量显得尤为重要。
2.实验名称:工作记忆容量测定3.实验目的:1.通过测定相同数量排列成一行的字母和分散在各个角落上的字母,测定工作记忆容量,对比分析同一种材料的不同排列方式对工作记忆容量的影响;通过测定相同数量排列成一行的数字和分散在各个角落上的数字,测定工作记忆容量,对比分析同一种材料的不同排列方式对工作记忆容量的影响。
2.对比分析相同数量相同的排列方式但不同的材料之间对工作记忆容量的影响。
3.测定人的工作记忆容量特点。
4.实验方法:4.1 被试:被试甲,男,20岁;被试乙,男,20岁4.2 材料:字母:随机排列成一行和分散排列的相同数量大写英文字母(A~Z) 长度4~14;数字:随机排列成一行和分散排列的相同数量的0到9的数字,长度4~14在连续计算广度任务中,实验分为两部分,分别字母与数字的实验,材料长度从4~14逐渐递增。
4.3 程序:(1)对数字的测定采取一行和分散的实验方法,具体操作如下:第一步,向被试者呈现,呈现时间为1s,要求被试者迅速回忆出数字(顺序必须一样,下同),接着向被试者呈现,呈现时间为1s,要求被试者迅速回忆出数字(顺序一致从左往右,从上至下,下同)。
第二步,向被试者呈现,呈现时间为1.5s,要求被试者迅速回忆数字,接着向被试者呈现,呈现时间为1.5s ,要求被试者迅速回忆出数字。
第三步,向被试者呈现,呈现时间为2s,要求被试者迅速回忆数字,接着向被试者呈现,呈现时间为2s,要求被试者迅速回忆数字。
接下来时间依次逐渐递增,数字量依次逐渐递增(注:从长度7开始,若一次不能完全记住所有数字,可再获得一次机会,但所测数字必须重新选取。
长度7之前的若一次不能按顺序完全记住所有数字则实验停止,长度7以后的若第二次也还无法按顺序完全记住所有数字则实验一样停止)(2) 对字母的测定也采取一行和分散的实验方法,具体操作如下:第一步,向被试者呈现,呈现时间为1s,要求被试者迅速回忆出数字,接着向被试者呈现 ,呈现时间为1s,要求被试者迅速回忆出数字。
工作记忆常用的实验范式工作记忆是指在短时间内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存储的能力。
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学习、思考还是解决问题,都需要依赖于工作记忆的支持。
为了研究和了解工作记忆的运作机制,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系列实验范式来测试和评估工作记忆的表现。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实验范式。
一、数字回忆实验数字回忆实验是最常用的工作记忆实验之一。
在实验中,被试需要记住一串数字,并在一定时间后进行回忆。
这个实验可以测量工作记忆的容量和持久性。
通过改变数字串的长度和延迟时间,研究人员可以了解工作记忆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
二、N-back实验N-back实验是另一种常见的工作记忆实验范式。
在这个实验中,被试需要根据先前呈现的信息,判断当前呈现的信息是否和之前的某个位置相同。
例如,被试需要判断当前呈现的字母是否和前两个位置的字母相同。
这个实验可以用来测量工作记忆的更新和保持能力。
三、空间记忆实验空间记忆实验是测试工作记忆中空间信息处理的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被试需要记住一系列空间位置的信息,并在一定时间后进行回忆。
通过改变位置数量和延迟时间,研究人员可以了解工作记忆在处理空间信息时的表现。
四、句子理解实验句子理解实验是用来测试工作记忆在语言理解中的作用的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被试需要记住一个或多个句子的内容,并根据句子的要求进行回答。
通过改变句子的复杂性和长度,研究人员可以了解工作记忆在语言理解中的贡献程度。
五、干扰实验干扰实验是一种用来测试工作记忆抗干扰能力的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被试需要记住一些信息,并在有干扰的情况下进行回忆。
例如,在记忆数字的同时,被试需要忽略背景噪声或其他视觉干扰。
通过改变干扰的类型和强度,研究人员可以了解工作记忆在干扰条件下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这些实验范式不仅可以用来评估工作记忆的表现,还可以用来研究不同因素对工作记忆的影响。
通过使用这些实验范式,研究人员可以进一步了解工作记忆的特点和机制,为工作记忆的训练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提升工作记忆的方法一、理解工作记忆。
1.1 工作记忆就像大脑里的一个小工作台,我们在处理各种信息的时候,它就在那忙活着。
比如说你要计算一道数学题,一边读题,一边把数字和运算符号在脑子里摆弄,这时候工作记忆就起作用了。
它的容量有限,就像一个小盒子,装不了太多东西。
很多人工作记忆不好,就像一个小工匠,工具不全还地方小,活儿就干不利索。
1.2 工作记忆要是不给力,生活里可就麻烦事儿多了。
你可能正听着别人说话呢,突然就忘了前面讲的啥,这就像断了线的风筝,飘得没影了。
或者在做事情的时候,老是丢三落四,脑子像一团浆糊,这可不行啊。
二、提升工作记忆的具体方法。
2.1 多做记忆训练。
2.1.1 像玩数字游戏就是个不错的法子。
你可以试着去记一些电话号码,或者是随机的数字串。
这就好比是给大脑做俯卧撑,锻炼它的肌肉。
刚开始可能记不住多少,但是坚持练下去,你会发现自己能记住的数字越来越长,就像你的小盒子慢慢变大了一样。
这时候你就会感觉自己脑子像开了窍,一下子灵光起来。
2.1.2 还有记忆扑克牌顺序也很有趣。
这可不是简单的事儿,就像攀登一座高峰。
但是当你一次次尝试,把那些花花绿绿的扑克牌顺序记在脑子里的时候,你的工作记忆就在悄悄提升。
这就好比是打铁,得一下一下来,不能急于求成。
2.2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2.2.1 睡眠是重中之重。
你要是天天熬夜,大脑就像没加油的汽车,跑不动。
充足的睡眠能让大脑像充满电的电池一样精力充沛。
就像老话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睡好了再去工作学习,那工作记忆也好使。
2.2.2 饮食也不能马虎。
多吃点富含营养的食物,像坚果类的,那可是大脑的好朋友。
别整天吃那些垃圾食品,那对大脑就像毒药一样。
健康的饮食能让大脑像肥沃的土地,种啥长啥,工作记忆也能茁壮成长。
2.3 学会集中注意力。
2.3.1 找个安静的环境很关键。
如果周围乱糟糟的,就像在菜市场看书一样,你很难集中精力,工作记忆也没法好好发挥。
你得像个老和尚一样,能静下心来。
《脑力觉醒:工作记忆养成手册》阅读记录目录一、基础理念 (2)1. 工作记忆的重要性 (3)2. 认知科学视角下的工作记忆 (4)3. 提升工作记忆的益处 (5)二、工作记忆模型与结构 (5)1. 工作记忆的多层次结构 (6)2. 工作记忆的关键组成部分 (7)3. 不同类型的工作记忆及其特点 (8)三、养成策略 (10)1. 视觉化技巧 (11)2. 分块技巧 (12)3. 故事法 (13)4. 推理法 (14)5. 定时复习与间隔重复 (15)四、实际应用 (17)1. 学习与工作场景中的应用 (17)2. 提升注意力的策略 (18)3. 增强记忆力的方法 (20)4. 管理压力的心理技巧 (20)五、案例分析 (21)1. 成功提升工作记忆的案例分享 (22)2. 学习障碍人士的工作记忆训练 (24)3. 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工作记忆特点 (25)六、常见问题解答 (26)1. 工作记忆与大脑的关系 (27)2. 如何判断自己的工作记忆水平 (27)3. 工作记忆训练的长期效果 (28)七、结语 (30)1. 阅读总结 (30)2. 持续提升工作记忆的建议 (32)3. 鼓励与期待 (33)一、基础理念工作记忆与认知能力的关系:工作记忆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存储,更是处理信息和思维的重要场所。
提升工作记忆能力有助于提升注意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认知能力。
工作记忆的机制与特性:了解工作记忆的机制对于提升它有着关键作用。
书中详细介绍了工作记忆的组成要素及其运作方式,让我了解到通过训练和实践可以优化工作记忆的表现。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单纯的理论学习不足以提升工作记忆,必须通过实践中的训练和应用才能真正实现工作记忆的提升。
书中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方法和技巧,鼓励我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实践。
持续学习与适应变化的重要性: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变化。
工作记忆的提升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意识到持续学习和适应变化的重要性,并决心努力提升自己的工作记忆能力。
增强工作记忆力:提高注意力与思维能力引言工作记忆力是人脑进行高级认知任务的关键能力之一。
它涉及到短期记忆、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的协同作用。
拥有强大的工作记忆力可以帮助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更高效地完成任务。
但是,许多人在面对繁忙的日常生活和信息爆炸的时代,常常感到记忆力不佳、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不足。
然而,幸运的是,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增强工作记忆力,提高我们的注意力与思维能力。
理解工作记忆力在深入讨论如何增强工作记忆力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工作记忆力。
工作记忆力是指我们在短时间内存储和操作信息的能力。
它是我们在处理认知任务时,暂时存储并操作相关信息的心理系统。
例如,当你在听老师讲课时,需要暂时记住所听到的信息,同时还要进行思考和理解。
这就是工作记忆力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
工作记忆力包含一种主存储功能,被称为中央执行系统。
中央执行系统负责信息的处理、维持和操作。
同时,它还与注意力和思维能力密切相关。
因此,增强工作记忆力的同时也会提高注意力与思维能力。
分析注意力与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注意力和思维能力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两大重要方面。
注意力决定了我们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和集中程度,而思维能力则影响了我们对信息的理解、分析和创新能力。
只有充分发挥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的潜力,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挑战和解决问题。
1. 保持身心健康身心健康是增强工作记忆力、提高注意力与思维能力的基础。
当我们身心疲惫或不健康时,我们的大脑无法充分发挥其潜力。
因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调整心态是提高工作记忆力的第一步。
1.1 睡眠的重要性睡眠对于大脑和记忆力的恢复非常重要。
充足的睡眠可以帮助我们巩固和整理已经学习的信息,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注意力和思维能力。
研究发现,睡眠不足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工作记忆力下降。
因此,每晚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对于提高工作记忆力和注意力是至关重要的。
1.2 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对我们的健康和大脑功能有着直接的关系。
心理学中的工作记忆与长期记忆的区别与联系心理学中工作记忆与长期记忆的区别与联系心理学中,记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人类的记忆功能对于学习、认知和情感体验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在记忆过程中,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它们在功能和时间上存在着不同,同时也彼此相互联系。
一、工作记忆的概念及特点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是指一个人在进行复杂认知任务时,短期存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它主要由三个组成部分构成:中央执行系统、语音循环和视觉空间手册。
中央执行系统负责协调和控制信息的处理,语音循环负责语言信息的处理,视觉空间手册负责空间信息的处理。
工作记忆有以下几个特点:1. 容量有限:工作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一般只能同时处理5-9个信息单元。
如果超出了这个限制,就会出现信息的丢失或混乱。
2. 持续时间短暂:工作记忆的持续时间很短,只有几秒钟。
如果没有及时被转化为长期记忆,工作记忆中的信息就会很快消失。
3. 高度操作性:工作记忆不仅仅是存储信息,还包括对信息的操作和处理。
通过工作记忆,人们可以对信息进行加工、组合和转换。
二、长期记忆的概念及特点长期记忆(Long-term Memory)是指将信息储存并保持时间较长的能力。
它是通过重复学习和加工信息而形成的。
长期记忆有以下几个特点:1. 容量巨大:相对于工作记忆,长期记忆的容量是无限的。
人们可以把大量的信息存储在长期记忆中。
2. 持续时间长久:长期记忆的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可以延续数月、数年或者更久时间。
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回忆和提取这些信息。
3. 分为显性记忆和隐性记忆:长期记忆可以进一步分为显性记忆和隐性记忆。
显性记忆是指可以主动回忆和意识到的记忆,如事实、事件和语义等。
隐性记忆是指无意识下产生的记忆,如技能、条件反射和情绪等。
三、工作记忆与长期记忆的联系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虽然在功能和时间上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1. 工作记忆是建立和维持长期记忆的关键:在学习和记忆过程中,工作记忆起着临时存储信息的作用,并通过对信息的加工和组织来帮助长期记忆的形成。
工作记忆的概念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工作记忆这个挺有意思的玩意儿。
你说工作记忆像啥呢?咱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超级厉害的小助手。
咱平时工作、学习、生活,不就跟演一场大戏似的嘛,而这个小助手就在后台忙前忙后,帮咱记着各种台词、动作啥的。
比如说你在做数学题,那些公式、数字啥的,不就得靠这个小助手帮你记着,你才能一步步往下算呀。
或者你跟人聊天,对方刚说的话,也是靠工作记忆帮你记着,你才能接着往下聊,不然一会儿就忘啦,那多尴尬呀!工作记忆就像你的手机内存似的,要是内存满了,那手机运行起来就慢吞吞的,还容易卡。
咱的工作记忆也一样啊,如果一下子塞进去太多东西,它也会“累”呀,就可能记不住或者记错啦。
你有没有过这种时候,正干着一件事呢,突然被别的事情打断了一下,然后回来就发现自己忘了刚才干到哪儿啦?这就是工作记忆在“闹脾气”呢!咱可得好好对待这个小助手呀。
怎么对待呢?首先得让它别太累啦,别一股脑给它塞太多东西。
就像咱不能同时干好多特别复杂的事儿,得一件一件来。
然后呢,咱还得时不时给它“充充电”,锻炼锻炼它。
咋锻炼呢?多学习新知识呀,多解决难题呀,这样它就会越来越厉害。
就像咱锻炼身体一样,越锻炼越强壮。
还有啊,咱得保持好心情。
你想啊,你要是心情乱糟糟的,那这个小助手估计也没心思好好工作啦。
所以呀,开开心心的,让工作记忆也跟着高兴高兴。
哎呀,工作记忆真的太重要啦!它就像我们生活中的隐形伙伴,默默地帮着我们。
要是没有它,我们的生活得乱成啥样呀!所以呀,大家一定要重视工作记忆哦,别亏待了它。
让它好好地为我们服务,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这场大戏中演得更精彩呀!这就是我对工作记忆的看法,你们觉得呢?。
心理学工作记忆的名词解释心理学工作记忆的名词解释及其重要性心理学工作记忆,是指人脑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对信息的临时存储和处理能力。
它是人类认知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工作记忆是在短时间内对信息进行加工和控制的能力,能够维持和操作有关信息,进而影响人的决策、学习和规划等行为。
工作记忆的几个重要概念:1. 测试:测试可以通过不同的任务和实验手段对工作记忆进行量化测量。
典型的测试任务包括数字短暂存储、空间顺序记忆、n-back任务等。
通过这些测试任务的表现,可以间接推断出个体的工作记忆容量和特点。
2. 容量:工作记忆的容量是指个体能够维持和操作信息的数量。
一般来说,工作记忆的容量有限,诸如“魔幻数字7±2”即意味着大多数人最多只能同时处理7个左右的项目。
然而,个体的工作记忆容量并非一成不变的,它可以通过训练和实践进行提升。
3. 操作:工作记忆的操作是指对信息进行编码、保持、操纵和检索等过程。
个体能否高效地对信息进行操作,直接关系到工作记忆的有效性和效率。
例如,通过把信息进行分块处理,可以提高记忆的容量和质量。
4. 存取:存取是指将已储存的信息从工作记忆中取出并援用的过程。
存取的效果会受到干扰和干扰处理的影响。
对于信息的正确存取,需要进行灵活的注意控制和抑制其他干扰信息的能力。
工作记忆在人类认知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对学习、决策和实现目标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首先,工作记忆对学习和知识获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学习新信息和知识时,个体需要通过工作记忆将信息暂时存储起来,并用于后续的加工和理解。
工作记忆容量的大小和操作效能的高低,能直接影响到新知识的习得速度和质量。
此外,在学习过程中,工作记忆还能帮助个体进行信息的筛选、整合和推理等高阶认知活动。
其次,工作记忆对决策有重要影响。
决策是人们在面对选择时做出的判断和决策。
工作记忆在决策过程中起到了筛选、处理和综合不同信息的作用。
容量较大和操作效率高的个体,能够更好地使用信息,做出更优的决策。
感覺記憶SMS、短期記憶STM、長期記憶LTM工作记忆理论背景记忆三级加工模型受到挑战:▪它的基本假设是,长时记忆是材料在短时记忆中保持时间长度的直接函数。
但研究表明,仅仅在STM中复述的信息并不能保证进入长时记忆,由此产生了加工水平说,认为记忆痕迹的持久性是加工深度的函数。
▪它的基本假设是STM对学习来说是关键的工作记忆系统,那么STM受损将带来学习困难。
然而,Shallice和Warrington(1970年)发现,STM有缺陷的病人虽然数字记忆的广度有所下降,但仍能进行正常的长时学习,且在日常生活中的认知技能也没有什么损害。
工作记忆的提出1974年,Baddeley巴德莱和Hitch辛奇在模拟短时记忆障碍的实验基础上提出了工作记忆的三系统概念,用“工作记忆”代替了原来“短时记忆”的概念。
Baddeley认为工作记忆指的是一种系统,它为复杂的任务比如言语理解、学习和推理等提供临时的储存空间和加工时所必需的信息,工作记忆系统能同时储存和加工信息,这和短时记忆概念仅强调储存功能是不同的。
另外工作记忆模型认为STM不是一个单独的系统,二是一个由很多独立成分组成的复杂系统。
基本观点: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 WM)是一个容量有限的系统,它用于暂时存储和操纵加工信息,以完成复杂任务。
它是由英国心理学家Baddeley等人于1974年提出的一个记忆模型。
Baddeley提出的工作记忆包括三个部分1、基于语音的语音环。
负责以声音为主的基础信息的存储与控制。
2、视觉空间模板。
负责加工视觉和空间信息。
3、中央执行系统。
是工作记忆模型的核心,负责各子系统之间以及它们与长时记忆的联系,也负责注意资源的协调和策略的选择与计划。
工作记忆的三个组成部分语音回路:语音回路和短时记忆大部分是重叠的,这是一个包含着语音形式的信息的容量有限的系统,主要用于言语复述,负责以声音为基础的刺激信息的存储与控制。
包含两个成分:保持语音信息一两秒的记忆存储;另一个是对声音的调节与控制过程。
工作记忆训练方法工作记忆是指在进行复杂认知任务时所需的临时存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它是实现注意力、思维和学习的关键组成部分。
良好的工作记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信息、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
然而,许多人常常在应对复杂任务时遇到工作记忆不足的问题。
为了提高工作记忆,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训练:1. 分解任务:将复杂任务分解为更小的部分,逐个完成,可以减轻工作记忆的负荷,使其更容易处理。
通过分解任务,我们可以逐步提高工作记忆的负荷能力。
2. 注意力训练:提高注意力水平可以增强工作记忆。
参与一些需要高度集中的活动,如解决难题、进行思维训练、阅读复杂文章等,可以锻炼和加强我们的注意力,并提高工作记忆水平。
3. 记忆游戏:玩一些记忆游戏,如卡片翻转、数字顺序、图形记忆等,可以帮助我们训练和加强工作记忆。
这些游戏可以锻炼我们的观察力和专注力,提高信息存储和检索的能力。
4. 多任务训练:学会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可以提高工作记忆的能力。
可以尝试做两件或更多不同类型的任务,如看一段视频同时记住细节、同时进行听力和阅读理解等,这样可以增加工作记忆的负荷,并锻炼我们的分配注意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5. 创造信息关联:将信息与已有的知识和记忆进行关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存储和检索信息。
可以尝试将新学的知识与已经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网络。
这种关联思维可以提高工作记忆的整合和联想能力。
6. 注意记下重要事项:在处理复杂任务时,及时将重要的信息记录下来可以减轻工作记忆的负荷,不仅能提醒我们有关的细节,还可以将记忆转化为物理形式,从而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来支持我们的工作记忆。
7. 规划和组织:在处理任务之前,先制定一个计划,并将任务进行组织和排序,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管理信息,避免信息的混乱和遗漏。
规划和组织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利用工作记忆。
8. 注重休息和休闲:长时间的连续工作会消耗大量的工作记忆资源。
定期休息和娱乐可以恢复我们的注意力和工作记忆,并缓解疲劳。
TED演讲:“⼯作记忆”如何理解世界来源:⽹络“⽣活向我们奔涌⽽来,我们要经历各种事物,从中提取意义。
”在这段幽默且令⼈深省的演讲中,教育⼼理学家Peter Doolittle详细讲述了“⼯作记忆”的重要性和限制。
⼯作记忆是⼤脑的⼀部分,让我们理解当前⾝边发⽣的事有什么意义。
How your 'working memory' makes sense of the world'Life comes at us very quickly, and what we need to do is take that amorphous flow of experience and somehow extract meaning from it.' In this funny, enlightening talk,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Peter Doolittle details the importance — and limitations — of your 'working memory,' that part of the brain that allows us to make sense of what's happening right now.Peter Doolittle is striving to understand the processes of human learning.Why you should listen:Peter Doolittle is a professor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 of Education at Virginia Tech, where he is also the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Center for 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He teaches classes such as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Constructivism and Education, Multimedia Cognition and College Teaching, but his research mainly focuses on learning in multimedia environments and the role of 'working memory.'Doolittle has taught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round the world. He is the executive editor of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co-executive editor of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ortfolio.第⼀页英⽂第⼆页中⽂0:11 So yesterday, I was out in the street in front of this building, and I was walking down the sidewalk, and I had company, several of us, and we were all abiding by the rules of walking down sidewalks. We're not talking each other. We're facing forward. We're moving. When the person in front of me slows down. And so I'm watching him, and he slows down, and finally he stops. Well, that wasn't fast enough for me, so I put on my turn signal, and I walked around him, and as I walked, I looked to see what he was doing, and he was doing this. He was texting, and he couldn't text and walk at the same time. Now we could approach this from a working memory perspective or from a multitasking perspective. We're going to do working memory today.0:59 Now, working memory is that part of our consciousness that we are aware of at any given time of day. You're going it right now. It's not something we can turn off. If you turn it off, that's called a coma, okay? So right now, you're doing just fine.1:16 Now working memory has four basic components. It allows us to store some immediateexperiences and a little bit of knowledge. It allows us to reach back into our long-term memory and pull some of that in as we need it, mixes it, processes it in light of whatever our current goal is. Now the current goal isn't something like, I want to be president or the best surfer in the world. It's more mundane. I'd like that cookie, or I need to figure out how to get into my hotel room. Now working memory capacity is our ability to leverage that, our ability to take 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can hang onto and leverage it in ways that allow us to satisfy our current goal.1:56 Now working memory capacity has a fairly long history, and it's associated with a lot of positive effects. People with high working memory capacity tend to be good storytellers. They tend to solve and do well on standardized tests, however important that is. They're able to have high levels of writing ability. They're also able to reason at high levels.2:19 So what we're going to do here is play a little bit with some of that. So I'm going to ask you to perform a couple tasks, and we're going to take your working memory out for a ride. You up for that? Okay.2:31 I'm going to give you five words, and I just want you to hang on to them. Don't write them down. Just hang on to them. Five words. While you're hanging on to them, I'm going to ask you to answer three questions. I want to see what happens with those words. So here's the words: tree, highway, mirror, Saturn and electrode. So far so good? Okay. What I want you to do is I want you to tell me what the answer is to 23 times eight. Just shout it out. (Mumbling) (Laughter) In fact it's -- (Mumbling) -- exactly. (Laughter) All right. I want you to take out your left hand and I want you to go,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10.' It's a neurological test, just in case you were wondering. All right, now what I want you to do is to recite the last five letters of the English alphabet backwards. You should have started with Z. (Laughter)3:42 All right. How many people here are still pretty sure you've got all five words? Okay. Typically we end up with about less than half, right, which is normal. There will be a range. Some people can hang on to five. Some people can hang on to 10. Some will be down to two or three.3:57 What we know is this is really important to the way we function, right? And it's going to be really important here at TED because you're going to be exposed to so many different ideas. 4:06 Now the problem that we have is that life comes at us, and it comes at us very quickly, and what we need to do is to take that amorphous flow of experience and somehow extract meaning from it with a working memory that's about the size of a pea. Now don't get me wrong, working memory is awesome. Working memory allows us to investigate our current experience as we move forward. It allows us to make sense of the world around us. But it does have certain limits.4:36 Now working memory is great for allowing us to communicate. We can have a conversation, and I can build a narrative around that so I know where we've been and where we're going and how to contribute to this conversation. It allows us to problem-solve, critical think. We can be in the middle of a meeting, listen to somebody's presentation, evaluate it, decide whether or not we like it, ask follow-up questions. All of that occurs within working memory. It also allows us to go to the store and allows us to get milk and eggs and cheese when what we're really looking for is Red Bull and bacon. (Laughter) Gotta make sure we're getting what we're looking for. Now, a central issue with working memory is that it's limited. It's limited in capacity, limited in duration, limited in focus. We tend to remember about four things. Okay? It used to be seven, but with functional MRIs, apparently it's four, and we were overachieving. Now we can remember those four things for about 10 to 20 seconds unless we do something with it, unless we process it, unless we apply it to something, unless we talk to somebody about it.5:43 When we think about working memory, we have to realize that this limited capacity has lots of different impacts on us. Have you ever walked from one room to another and then forgotten why you're there? You do know the solution to that, right? You go back to that original room. (Laughter) Have you ever forgotten your keys? You ever forgotten your car? You ever forgotten your kids? Have you ever been involved in a conversation, and you realize that the conversation to your left is actually more interesting? (Laughter) So you're nodding and you're smiling, but you're really paying attention to this one over here, until you hear that last word goup, and you realize, you've been asked a question. (Laughter) And you're really hoping the answer is no, because that's what you're about to say. All of that talks about working memory, what we can do and what we can't do. We need to realize that working memory has a limited capacity, and that working memory capacity itself is how we negotiate that. We negotiate that through strategies.6:48 So what I want to do is talk a little bit about a couple of strategies here, and these will be really important because you are now in an information target-rich environment for the next several days. Now the first part of this that we need to think about and we need to process our existence, our life, immediately and repeatedly. We need to process what's going on the moment it happens, not 10 minutes later, not a week later, at the moment. So we need to think about, well, do I agree with him? What's missing? What would I like to know? Do I agree with the assumptions? How can I apply this in my life? It's a way of processing what's going on so that we can use it later. Now we also need to repeat it. We need to practice. So we need to think about it here. In between, we want to talk to people about it. We're going to write it down, and when you get home, pull out those notes and think about them and end up practicing over time. Practice for some reason became a very negative thing. It's very positive.7:46 The next thing is, we need to think elaboratively and we need to think illustratively. Oftentimes, we think that we have to relate new knowledge to prior knowledge. What we want to do is spin that around. We want to take all of our existence and wrap it around that new knowledge and make all of these connections and it becomes more meaningful. We also want to use imagery. We are built for images. We need to take advantage of that. Think about things in images, write things down that way. If you read a book, pull things up. I just got through reading 'The Great Gatsby,' and I have a perfect idea of what he looks like in my head, so my own version.8:23 The last one is organization and support. We are meaning-making machines. It's what we do. We try to make meaning out of everything that happens to us. Organization helps, so we need to structure what we're doing in ways that make sense. If we are providing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we need to structure that.8:39 And the last one is support. We all started as novices. Everything we do is an approximation of sophistication. We should expect it to change over time. We have to support that. The support may come in asking people questions, giving them a sheet of paper that has an organizational chart on it or has some guiding images, but we need to support it.8:59 Now, the final piece of this, the take-home message from a working memory capacity standpoint is this: what we process, we learn. If we're not processing life, we're not living it. Live life. Thank you.9:17 (Applause)0:11 昨天呢,我出门⾛在这幢楼前的⼤街上。
工作记忆负荷对注意捕获的影响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工作记忆是指我们短期存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它对于我们进行学习、思考、决策等认知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任务的复杂度增加,工作记忆的负荷也会增加。
而人类的工作记忆是有限的,当负荷过大时,可能会影响注意力的捕获能力,进而影响认知的执行。
因此,探究工作记忆负荷对注意捕获的影响,对于深入了解人类认知过程并提高认知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工作记忆负荷对注意捕获的影响。
具体研究问题为:在工作记忆负荷较大情况下,人们的注意捕获能力是否会受到影响?工作记忆容量对注意捕获能力的影响是否有差异?三、研究目的和方法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方法来验证工作记忆负荷对注意捕获的影响,并分析工作记忆容量对此影响的差异。
具体实验设计如下:1.参与者:招募20名大学生作为实验参与者;2.实验任务:选用视觉搜索任务为实验任务。
参与者需要根据预设条件寻找到在一个矩形中随机分布的目标物并进行操作;3.负荷设定:在任务进行过程中,实验者会通过不同的干扰方式来增加工作记忆负荷。
例如,在视觉搜索任务进行时,实验者会加入或不加入额外的数字要求参与者记忆,来测试不同负荷下注意捕获是否存在差异;4.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实验者使用眼动仪检测参与者在视觉搜索任务进行时的注意点,并将参与者在不同负荷下的注意捕获能力进行比较,以验证工作记忆负荷对注意捕获的影响。
四、预期结果和意义本研究的预期结果是:在工作记忆负荷较大情况下,注意捕获能力将会存在变差的情况,工作记忆容量越大则需要的注意捕获能力越高。
研究结果将为我们深入分析人类的认知机制提供实证基础,并在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工作记忆内容对选择性注意的导向作用的开题报告
研究背景:选择性注意是人类认知过程中关键的组成部分,可以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在复杂的环境中快速找到目标信息。
先前的研究表明,工作记忆是选择性注意的基础之一。
然而,工作记忆对选择性注意的导向作用尚不清楚。
研究问题:工作记忆内容对选择性注意的导向作用是什么?
研究方法:我们将通过两个实验来研究工作记忆内容对选择性注意的导向作用:
实验一:参与者在视觉搜索任务中,需要选择性地寻找两个目标数字,每个数字的颜色和位置都是不确定的。
我们会使用一个数字干扰任务来妨碍参与者的工作记忆能力,以确定工作记忆负荷对选择性注意任务的影响。
实验二:参与者需要在一个需要分类任务的环境中工作,以判断一个特定的符号是正确还是错误的。
在任务开始前,参与者会被问及之前的两个数字干扰任务中的数字序列,以判断他们是否记住了数字序列。
我们会检查工作记忆内容对符号分类任务的选择性注意导向作用。
预期结果:我们预计,在两个实验中,高工作记忆负荷的参与者比低负荷的参与者表现更好。
结果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工作记忆如何影响选择性注意和执行任务的能力,这对于设计认知训练和治疗干预可能有启示。
工作记忆短期记忆在问题解决中的重要性工作记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进行问题解决和认知活动所必需的一种认知能力。
它是在短时间内处理和管理信息的能力,可以帮助我们存储、操作和恢复相关信息。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工作记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本文将探讨工作记忆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首先,工作记忆在问题解决中起到了信息存储和操作的关键作用。
在面临问题时,我们需要从环境中提取相关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然后运用这些信息来选取和执行策略。
工作记忆充当了这个信息处理过程的承载者。
通过存储、操作和恢复相关信息,工作记忆帮助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快速访问必要的知识和信息。
其次,工作记忆有助于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决策制定。
在问题解决中,我们需要权衡不同的选项,并选择最佳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同时考虑多个因素,并进行思维上的操作和分析。
工作记忆的容量和效率决定了我们在信息处理和决策制定中的灵活性和效果。
如果我们的工作记忆容量有限或者处理效率低下,可能会导致决策制定的错误或者受限。
此外,工作记忆还在问题解决中帮助我们进行信息的监控和调节。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调整和修改我们的思维策略,以适应问题的变化和需求的变化。
这就需要我们对问题状态和解决策略进行监控和控制。
工作记忆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确保所选取的策略是适用的,并根据需求进行灵活的调整和修正。
另外,工作记忆还对于解决复杂问题和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复杂问题需要我们同时处理多个信息和多个任务。
只有通过充分利用和管理工作记忆的资源,我们才能够有效地进行任务组织和信息处理。
创造性思维则需要我们将不同的知识和信息进行联想和组合,形成新的解决策略和观点。
工作记忆的功能和容量决定了我们在创造性思维中的灵活性和创造力。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工作记忆与学习能力和智力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工作记忆的发展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对新知识和信息的获取和利用能力。
一个良好的工作记忆能够帮助我们更加高效地学习和记忆知识,提高学习成绩和学术表现。
一、研究综述
近年来,有关情绪与工作记忆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成为研究的热点。
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 WM)最早是由英国心理学家 Baddeley 和Hitch 于 1974 年提出的一个记忆模型,主要由三个子系统构成,分别是中央执行系统、语音回路和视空间模板,指一种对信息进行暂时性加工和存储的能量有限的记忆系统。
多年的研究表明,工作记忆不仅在表象、言语、学习、推理、思维、问题解决和决策等高级认知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在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和发展心理学等领域中也有很大影响。
情绪影响人的各种认知活动,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持久且具有渲染性的情绪。
它的显著特点是不具有特定的对象性,即不针对任何特定的事物,是一种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
心境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它们都影响着个体各方面的行为,使个体戴着一副过滤镜对事物进行认知。
很多研究表明,情绪影响认知活动可能是通过影响工作记忆来完成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热衷于情绪与工作记忆关系的研究,取得很多成果。
有关情绪和记忆的关系,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如阿诺德的情绪评价——兴奋理论、鲍维尔的情绪网络理论、情绪和记忆的建构和背景理论、情绪和记忆的动机理论、情绪和记忆的神经心理学理论等。
关于情绪对记忆的影响,研究者们也做了很多实证研究,提出了心境一致记忆和心境依存记忆,也就是情绪性质和记忆内容的关系。
但以往研究多集中在消极情绪对工作记忆的影响上,而忽视了积极情绪。
情绪究竟如何影响工作记忆的不同理论解释,每种理论都有优缺点,仍需进一步验证。
以往研究者采用的情绪诱导方式、工作记忆范式、工作记忆任务材料、情绪与工作记忆任务结合的方式都有所不同,以致研究结果出现分歧。
二、问题提出
(一)认知资源理论认为认知资源有限,情绪都会引起相关想法的广泛激活,而这些对工作记忆来说,当用于记忆任务的资源较少时,工作记忆的结果必然下降。
所以,不管是什么效价水平的情绪,都会对工作一记忆任务产生干扰作用,特别是任务比较难或负荷量大的时候。
该理论符合人们的最直观的看法,即积极或者消极的情绪均会影响当前的任务。
与情绪有关与当前任务无关的想法会争夺认知资源,使得用于任务的资源减少。
(二)孟昭兰(1989)通过实验证实了情绪的组织作用,即情绪可以调节认知的加工过程和人的行为,影响知觉中对信息的选择,监视信息的流动,促进或阻止工作记忆。
(三)在情绪记忆效果和状态依存性上的研究中表明,个体的记忆主要依赖于当前的情绪,情绪在事件的编码对过去事件的提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情绪依存性记忆非常明显。
(四)工作记忆作为认知加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其与情绪状态的关系一直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
大量的研究表明, 心境与记忆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心境会对记忆的偏向性产生影响, 如心境一致性记忆效应( mood- congruent memory effect) 、心境依赖性记忆效应( mood- dependent memory effect)等。
(五)针对不同的情绪刺激对工作记忆的影响是否一致呢?Kensinger与corkin通过给予被试不同的工作记忆任务进行实验,探讨了情绪性刺激对工作记忆贮存激活信息的影响。
结果发现,情绪性刺激并没影响工作记忆。
(六)情绪对工作记忆的影响,主要包括情绪状态和情绪刺激对工作记忆的影响。
情绪状态对工作记忆的影响主要集中于负性情绪对工作一记忆的影响,己有的大多数研究主要是先通过外显刺激诱导被试进入负性情绪状态中,然后再进行实验任务。
近年来,正性情绪也逐渐作为一个因素纳入到研究中来,尽管不同的学者或理论对正性情绪有不同的解释,但是都认为正性情绪是指个体由于体内外刺激、事件满足个体需要而产生的伴有愉悦感受的情绪。
情绪究竟如何影响工作记忆的不同理论解释,每种理论都有优缺点,仍需进一步验证。
以往研究者采用的情绪诱导方式、工作记忆范式、工作记忆任务材料、情绪与工作记忆任务结合的方式都有所不同,以致研究结果出现分歧。
以往研究多集中在消极情绪对工作记忆的影响上,而忽视了积极情绪。
本实验既对消极情绪进行研究也对积极情绪进行研究。
在已有情绪对工作记忆的影响研究中,诱发情绪或将情绪作为任务的材料主要有图片、词语、字母、视频、声音(音乐)、面孔等。
不同的刺激材料在不同的实验范式下,其实验结果也是有差异的。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时每刻都接收着不同的刺激,产生相对应的反应。
所以每个人的情绪状态不可能都处于中性状态,为避免诱发情绪材料给实验带来的差异,本实验采用简明心境量表对被试此时此刻的情绪状态进行研究。
三、研究方法(实验法)
(一)被试
从包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随机抽取60名被试,其中男生20名,女生40名。
(二)工具
1、简明心境量表
心境量表(Profile Of Mood States, POMS)是用来测试个体心境、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良好工具。
它经过多次修订后形成了内容全面并且具有较高信、效度的成熟量表,在国外广泛应用于临床评估、药效学、运动和科研等领域。
简明心境量表(Brief ProfileOfMood States, BPOMS)将POMS的65个项目精简为30个,使之应用更加简便易行。
目前专门用于测查心境状态的量表在我国并不多见,主要为情绪评定量表,而且这些量表多局限于单一情感或情绪的评定,如SDS, SAS,或者情绪的测试仅为量表结构的一部分,如症状自评量表(SCL-90),而BPOMS是测查多种心境状态的独立量表,它避免了上述两方面的不足, 使其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
BPOMS来源于McNair所编写的POMS,问卷共由30个项目组成,每个项目均用一个描述心境的形容词表达。
原量表共包括紧张(T)、生气(A)、抑郁(D)、疲劳(F)、活力(V)和困惑(C) 6个维度,每个维度均由5个项目组成。
项目的回答分为0~4 (0=一点也不; 1=有一点; 2=中等程度; 3=相当程度; 4=非常地) 5个等级,评分标准为0~4分。
每个维度的计分方法为该维度5个项目的粗分相加,其中维度V中的所有项目和维度C中的项目26表示正性心境,因此反向计分,量表总分为30个项目的粗分相加。
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是测量个体心境状态简便易行的工具。
2、工作记忆广度测验
工作记忆广度测验部分使用的是崔耀的工作记忆广度材料。
由于崔耀的这个材料已经有广泛的使用,所以该材料可以直接作为本实验的材料。
测验的理论依
据是工作记忆的加工——贮存双功能模型要求被试在判断判断句与测试句是否一致同时记住最后句子最后的词语。
全部工作记忆广度任务包含60个项目。
实验中被试需要将记住的词语填写在答题纸上,计分时如果该被试在某长度水平的一组实验中有两个词语不能回忆,则该长度水平就是被试的工作记忆广度。
该测验是用E-prime编程。
(三)施测
1、被试首先进行简明心境量表测验,大约15分钟,量表收起,立即进行工作记忆广度测验。
2、工作记忆广度测验需要在计算机上完成,其操作步骤如下:被试坐在计算机前,屏幕上首先显示指导语,接着是练习,让被试明白这个实验如何操作。
然后进行正式试验。
首先,屏幕上会出现一个测试句,显示时间为5000ms,然后呈现判断句,在进行判断的同时,要记住题目最后的那个词(不能立刻写在纸上)。
只要被试点击“是”或“否”按钮,下一组题目和词汇就会自动呈现出来,被试继续做判断……直到屏幕上出现“请回忆”提示时,被试就把前边看到的几个词一起回忆出来。
回忆最好按顺序进行,如果实在不能按顺序回忆,那么能回忆出几个就写出几个。
把回忆出来的结果写在记录卡上。
最后以被试在哪一题没有写出两个词,这一题作为被试工作记忆广度的指标。
四、研究假设
90 年代初,Eysenck 和Calvo 提出加工效能理论,该理论是解释消极情绪影响工作记忆的重要理论。
它的提出是建立在工作记忆系统存在的假设基础上的,认为个体工作记忆系统的资源是有限的,消极情绪的产生会占用一部分工作记忆资源,使得个体用于进行认知操作的工作记忆资源相对减少。
所以当个体产生消极情绪时,认知操作的效率就会下降。
根据这一理论可以推测出本实验的研究假设:负性情绪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正常的任务加工,表现出工作记忆容量降低,从而对工作记忆广度的影响非常显著。
反之,正性情绪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正常的任务加工,表现出工作记忆容量升高,从而对工作记忆广度的影响非常显著。
通过实验验证该假设是否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