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史上最有趣化学知识记忆方法

史上最有趣化学知识记忆方法

史上最有趣化学知识记忆方法
史上最有趣化学知识记忆方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的显著特点就是需要记忆的东西特别多,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化学实验现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化学基本规律等都需要记忆,而且都是要精确记忆的知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掌握化学知识也是可以通过比较有趣的方法来进行的。

一、比喻记忆法。

化学知识专业性很强,也就意味着学生理解识记起来,可能会觉得晦涩,所以就可以用比喻记忆法,将这种晦涩转换为通俗。

例如:

1、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改变,记忆上述“三个不变”时,

将此与同学们调座位加以类比,可增强记忆的趣味性:在调座位的过程中,学生的类型——男生、女生不变(与原子的种类不变对应);人数不变(与原子数目不变对应);每人的体重不变(与原子质量不变对应)。

2、不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划分的依据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能否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浓溶液、稀溶液的区分标准是:溶液中溶质含量的相对多少。由于两者的认识角度不同,所以彼此间存在着“不一定”的关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这一关系可通过下列类比去加以记忆:吃饱了的人不一定吃得多,没吃饱的人不一定吃得少”。

二、谐音记忆法

就是把需要记忆的化学知识跟日常生活中自己十分熟悉的东西或者词汇进行谐

音配对。熟悉的东西自己早已深植脑海,那么通过谐音,就能联系化学知识,大大降低了识记的难度。谐音记忆法的原理就是,化学知识与熟悉的东西或词汇便成双结对输入大脑,并分别与大脑中已有知识结构的不同层次相结合,等到回忆提取时,自然就多了一条渠道。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可以对某些零散的、枯燥的、毫无意义的化学知识地进行谐音处理,以形成新奇有趣的语句,这样就容易输入和方便提取了。

例如:

1、地壳中所含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大的四位元素的顺序为:氧、硅、铝、铁。可以谐音记忆为“养闺女贴(是应)该的”。

2、液态氮的沸点为-196℃,液态氧的沸点为-183℃,谐音记忆为“一把伞,依旧漏”(183-196)。

3、如电解水时,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且质量之比是1:8,谐音记忆为“父亲正想置一琵琶”。

三、会意记忆法

会意记忆法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进行自我理解和再加工处理,然后去巧记。比如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开始时,先通气后加热,实验的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气。若用会意记忆法可这样记作,“气体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

又如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别记为“一分为二”(分解反应)、“合二为一”(化合反应)、“取而代之”(置换反应)、“相互交换”(复分解反应)。

四、歌诀记忆法。

歌诀记忆法,语音和谐,节奏鲜明,顿挫有致,琅琅上口,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便于存储,又利于检索。是一种科学的记忆方法,它是利用谐音汉字,把识记材料编成“顺口溜”,或合辙押韵的句子,通过歌诀形式来加以记忆的方法。

歌诀记忆法的主要特点是:趣味性强、易于诵读、方便记忆。

1、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口诀:固体需匙或纸槽,一送二竖三弹弹;块固还是镊子好,一横二放三慢竖。液体应盛细口瓶,手贴标签再倾倒。读数要与切面平,仰视偏低俯视高。托盘天平须放平,游码旋螺针对中;左放物来右放码,镊子夹大后夹小。使用酒精灯,莫忘加酒精,点燃用火柴,切莫灯点灯,加热用外焰,切莫放灯心,熄灭盖灯帽,不可口吹灯。酸入水,沿内壁,慢慢倒,不断搅。

2、碱盐类溶解性表的规律可编成如下口诀记忆:溶碱钾钠钡钙铵,其余属碱都沉淀。钾、钠铵盐硝酸盐,都能溶于水中间。盐酸盐不溶银亚汞,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酸盐很简单,能溶只有钾钠铵。

3、制氧气口诀:二氧化锰氯酸钾;混和均匀把热加。制氧装置有特点;底高口低略倾斜。

4、集气口诀:与水作用排气法;根据密度定上下。不溶微溶排水法;所得气体纯度大。

5、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口诀:氟氯溴碘负一价;正一氢银与钾钠。氧的负二先记清;正二镁钙钡和锌。正三是铝正四硅;下面再把变价归。全部金属是正价;一二铜来二三铁。锰正二四与六七;碳的二四要牢记。非金属负主正不齐;氯的负一正一五七。氮磷负三与正五;不同磷三氮二四。硫有负二正四六;边记边用就会熟。

五、概括记忆法

概括记忆法,是在对知识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将所学的内容加以系统总结和高度概括,使它变成一个或一组简单的“信息符号”。经过概括的内容记住了,在使用时,就会有助于联想它的具体细节。它的特点是简化系统,处理信息,大大减轻记忆负担,提高记忆效率。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记忆方法。

比如:

1、顺序概括。把识记材料按原顺序概括,记忆时突出顺序性。这样概括起来顺口,记起来便当,需要回忆时,再添上内容就行了。如:实验室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步骤概括为:一检二装三固定,四满五热六收集,七移导管八熄灯。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概括为:一排顺序二标价,第三约简再交叉。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为:一写二配三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为:设、方、关、比、算、答。鉴别物质的过程归纳为:一取样,二配液,三操作,四现象,五结论。

2、数字概括。就是用数字来概括识记材料。例:催化剂概念要点是“一变两不变”。过滤应注意事项为“一帖二低三靠”。化学药品取用要遵守“三不”原则。酒精灯的使用应做到“两个绝对”等。

3、字头概括。例如溶解度的概念记作温、饱、百、克。

六、浓缩记忆法

浓缩记忆法就是抓住主要头绪,紧扣关键的字眼,把较繁杂的识记材料加以概括和压缩来进行记忆的一种方法。运用浓缩记忆法,只要牢记要点,结合联想,并加以必要的扩充就能较全面地再现完整的内容。

如实验室制氧气的七个实验步骤记为:“查、装、定、点、收、利(离)、息(熄)”。再如,过滤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可浓缩为:“一贴,二低,三靠”。稀有气体的用途:

用作电光源时,发出不同色彩的光可浓缩为;氩:紫蓝,氦:粉红,氖:红光,穿雾强,小太阳,是氙灯。

总之,趣味记忆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在不改变教学设备和经济投入的前提下,不改变教师原来的教学模式,教师只要在自己的教学中随时应用,可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记下有方,忆起有术,寓巧于记,寓趣于记,摆脱记忆困境,变苦记为乐记,变易忘为牢记,使教与学走科学之径、乘艺术之舟达到奇妙的化合,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历史知识_历史记忆与民族创伤_读柯文Spe_省略_wentieth_Centur

书评与文评 历史知识、历史记忆与民族创伤 读柯文Speaking toH istory :The Story of K i ng G ouJian in Tw entieth Century Chi na *邓京力 20世纪70 80年代,伴随着新文化史的兴起,西方历史研究中出现了所谓 记忆的转向 。 大批史学家开始重新审视历史与记忆的关系,并逐步将普通民众对历史的记忆纳入史学研究,对其加以记述、分析和解释。这种趋向尤其突出地表现在关于历史创伤问题的讨论中,其焦点是大屠 杀、世界大战、大灾难等所造成的社会或集体性的创伤记忆。 1988年,法国年鉴派代表学者雅克 勒高夫还专门出版了 历史与记忆 一书,在反思西方史学思想史上的古今之争中探讨历史与 记忆之间的复杂关系。 在此学术转向的背景下,美国当代中国研究学者柯文推出了一部力作 历史的言说:越王勾践故事在20世纪的中国 ,书中以一种跨文化视角对中国家喻户晓的越王勾践故事进行了一番颇 20世纪中国社会的流播,将其与现代中国所经历的重,反映出故事本身所蕴含的民族与政治的通用性,以及广泛的文化寓意与现实功能。该书表达出既往历史在社会现实中的被讲述、发掘、演绎,以致产生民族共鸣,形成社会与文化认同的流转过程。这可能为我们反思历史与记忆的分分合合,及史学专业化与历史知识社会化之间的关系提供某些启示。 139 *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 历史学对后现代主义挑战的回应与分析 (09YJ A77004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相关研究,可参见王晴佳 新史学讲演录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七讲,第84 95页。由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大学编、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的 历史与记忆 (H ist ory and M e m ory )专业期刊,登载了大量大屠杀与创伤记忆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国内学界对此专题的有关介绍,可参见陈恒、耿相新主编 新史学 第8辑 纳粹屠犹:历史与记忆 (大象出版社2007年版);美国后现代主义学者拉卡普拉(Do m i n i ck La C apra)也有多部关于历史记忆与创伤研究的理论性著作,如Represe n ti ng t he H olocau st :H istory ,Theory ,T rauma (Ithaca :CornellUn ivers i ty Pres s ,1994),H istory and M e mory afte r Au schw itz (It haca :CornellUn ivers i ty Press ,1998),W riti ng H ist ory ,W riti ng Traum a (Ba l ti m ore :Th e Johns and H opk i ns Un i vers i ty Press ,2001)等。 法 雅克 勒高夫著,方仁杰、倪复生译: 历史与记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Pau lA.Coh en ,Speaki ng toH ist ory:The S t ory of K i ng GouJ i an i n Tw e n tiet h Cen t ury C hina (Berkel ey :Un i versit y of Califor n ia Press ,2009).

适合用奇特联想记忆法记忆的古诗文利用联想记忆法记忆初中历史知识

适合用奇特联想记忆法记忆的古诗文利用联想记 忆法记忆初中历史知识 心理学把因时间相关的联想叫作接近联想。根据它,可以将年代作支点,通过某一史事的时间,联想到有关的历史事件。这种方法,大别之有三种: ①同时联想法:这是一种把发生在同一年代的史事结合起来联想的方法。通过“历史大事年代”,可以看到许多这类史事。如由 1689年彼得一世开始独掌大权,就可联想英国通过《权利法案》和 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的史事。其作用,可对史事作横向比较, 以发现不同地区的发展动向。 ②近时联想法:这是一种把时间相近的史事连接起来联想的方法。如义和团运动的年代,可先复习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再联想四年 后的戊戌变法,然后又联想到“两年后”。 ③时距联想法:这是一种利用史事发生时间距离相等的偶合来进行联想的方法。如1689年英国制订《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人 民攻占巴士底狱、1889年第二国际成立,是百年为距的例子。这种 方法,能够提高历史知识的熟记程度。 把空间上有关联的现象连接起来回忆。这类联想,因支点不同,也可分为三种: ①同地联想法:它以同一地点为基础,联想不同时代发生的史事。如北京,联想的史事,包括郭守敬开凿通惠河、元朝大都繁荣景象、明初营建北京、李自成攻占北京等等。这样联想,既可掌握有关的 历史知识,又能了解该地的历史发展概况。 ②类似地点联想法:它以同类地点为基础,以联想相关的历史事件。如三国时期的都城,提及魏都洛阳,就联想到蜀都成都,以及 吴都建业。又如两宋都城,在说到南宋临安时,就可能联想到北宋 的东京。这样联想,可以将同类历史现象展示出来。

③空间移进联想法:它以史事发生地点的移动变化为基础,联想相关史事的发展过程。如红巾军起义的主要过程,可以将颍州起义、毫州建宋和汴梁定都提出来联想,以揭示其发展趋势。这种方法, 可结合历史地图复习时使用,有助于相关史实内在联系的展现。 按照历史人物的成败、得失、功过、是非,可以将这类联想分为两种: ①人物活动归类联想法:一个历史人物,如教材记述其史迹较多,就可依托其人归类联想其事。一生活动性质一贯的如李大钊,他参 加新文化运动,领导“五四”运动,筹建共产党和第一次国共合作,这些史事就可以他为基点进行联想。有些历史人物功过并存,这就 需要分类进行联想,以便给以正确评价;如左宗棠,他镇压过太平天 国和捻军,但又参与洋务运动和收复新疆,就应用这种方法联想。 ②人物活动类比联想法:不同的历史人物,可能活动相同或类似,可能作用一样或相反,于是就有连接起来进行类比联想的可能。如 通过玻利瓦尔活动的作用,也就可以联想到圣马丁的事迹。再如辛 亥革命准备时期的孙中山和康有为,他们的活动是沿着不同轨迹行 进的,回忆时自然应当采用对比联想的方法。 从史事内容着眼联想,有类似定律、对比定律,以及因果关系为基础的因果定律。现分述如下: ①类似事件联想法:这是一种以某事引起对与之相同、相似或相近史事进行联想的方法。如纳西比战役、萨拉托加战役、瓦尔密战 役和阿亚库巧战役之间的联想,就是以其各自所处的关键地位所决 定的。这样联想,有助于对历史事件共同特征的认识。 ②对比事件联想法:这是一种将相反或相异史事连接起来回忆的联想方法。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与俄国十月革命的联想是相反史事之例,对比的结果可以摆明因阶级属性不同而产生的特征。中国戊戌 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的联想可以看作同中有异史事之例,对比以后 可以找到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 ③因果事件联想法:这是一种从史事因果关系入手的联想方法。史事之间,存在着因此之故与紧密相承的关系,务必要同在此之后

高中化学需要记忆的知识总结

高中化学需要记忆的知识总结 1、化学史: (1)分析空气成分的第一位科学家——拉瓦锡; (2)近代原子学说的创立者——道尔顿(英国); (3)提出分子概念——何伏加德罗(意大利); (4)候氏制碱法——候德榜(1926年所制的“红三角”牌纯碱获美国费城万(5)国博览会金奖); (6)金属钾的发现者——戴维(英国); (7)Cl2的发现者——舍(8)勒(瑞典); (9)在元素相对原子量的测定上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我国化学家——张青莲;(10)元素周期律的发现,(11)元素周期表的创立者——门捷列夫(俄国);(12)1828年首次用无机物氰酸铵合成了有机物尿素的化学家——维勒(德国); (13)苯是在1825年由英国科学家——法拉第首先发现,(14)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定为单双健相间的六边形结构; (15)镭的发现人——居里夫人。 (16)人类使用和制造第一种材料是——陶 2、俗名3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 小苏打:NaHCO3 大苏打:Na2S2O3 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 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 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 、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 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 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 铁红、铁矿:Fe2O3 磁铁矿:Fe3O4 黄铁矿、硫铁矿:FeS2 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 菱铁矿:FeCO3 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 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 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 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 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 水煤气:CO和H2 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 溶于水后呈淡绿色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尿素:CO(NH2)2 有机部分: 氯仿:CHCl3 电石:CaC2 电石气:C2H4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酒精、乙醇:C2H5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2、CH4、乙烯、CO等。醋酸:CH3COOH 甘油、三醇:C3H8O3 石炭酸:苯酚蚁醛:甲醛CH2O 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蚁酸:甲酸 CH2O2 葡萄糖:C6H12O6 果糖:C6H12O6 蔗糖:C12H22O11 麦芽糖: C12H22O11 淀粉:(C6H10O5)n 硬脂酸:C17H35COOH 油酸:

2020年大学生趣味化学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400题)

2020年大学生趣味化学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 (共400题) 1.春节前,妈妈用大锅煮肉时,我问她为什么不先放盐,那样盐味不是浸得更透吗?她回答说先放盐不容易煮烂。请问这样的回答是否有道理? 2.在农家燃烧的煤炉旁,会有青色火焰,并闻有刺鼻气味且厨房旁一株观赏盆景新叶变黄,请解释原因。 答:煤由古动植物遗体碳化而成。因此煤中含有硫磷等元素,燃烧室硫元素生成二氧化硫,并伴有青色火焰,二氧化硫被生物吸收之后使组织死亡而发黄。 3.丝袜在冰箱里放一天就不易抽丝? 答:纤维冷却后强度就会变大,不容易抽丝. 5.煤在燃烧,家里的炉子,为什么当通风口关住时,炉火小,当通风口打开时炉火大?向热旺的炉火上加点水,炉火会瞬间变旺? 答:当通风口关注时,氧气缺少,发生反应 2C + O2 = 2CO,反应不完全;当通风口打开时,发生反应C + O2 = CO2,反应完全;当向热旺的煤上加点水时C + H2O = CO + H2 ;2CO + O2 =2CO2 ;2H2 + O2 = 2H2O .因此炉火变旺. 6.在一次不经意的国路中发现一座老桥下面的钢管很特别,因下桥下以前有很深的水,不知如今干了.钢管就出来了,仔细看是钢管的下方比上仿佛是更严重,根据以前的知识:上面得与氧气接触较多,,下面几乎没有氧气,上面应发上电化学腐蚀更严重些.带着这个疑问,通过

着参考书得知:这种腐蚀叫”差异充气腐蚀”因下面水中总含氧气的压强大,而上面小,下面形成正极,上面形成负极,故下面腐蚀严重.原电池的电极电势与电解质的压强也有关系.以前看到过一件趣事:古人将葱或大蒜挤出的水写在白纸上可以做成密信.看似没有任何字的白纸,放在火上一烤,就会出现字迹.感觉很好奇,但不知其中的缘故? 7.电池的正负极用线接出来的水面上可场上一种淡黄色的物质,这种物质是什么? 利用食醋除水垢的原理是什么? 答:是利用酸与水垢反应出去的原理. 8.煤球路中煤的碳元素是经过怎样的一系列反应生成CO2的? 答:(1)C+CO=CO2 (2)2C+O2=2CO2 2CO+O2=2CO2 (3)C+O2=CO2 CO2+C=2CO 2CO+O2=2CO2 (4)如果上面的煤球是湿的可能有2C+O2=2CO,CO+H2O=CO2+H2 9.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无机化肥占有很大的比重。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氮元素尿素是含氮量高的化肥,碳酸氢铵的含氮量相对尿素较低。在一切情况相同的条件下,施等量氮元素的尿素和碳酸氢铵,哪种化肥对玉米的生长更有利? 10.绿茶中对人体有好处的是那些物质? 答:绿茶中的茶多酚有很强的清除活性氧和自由基、抑制氧化酶等作用,保护和促进VE,Vc、谷胱甘肽等抗氧化剂再生,防止心血管疾病,癌症。

常用的历史知识记忆技巧

常用的历史知识记忆技巧 记忆技巧一、记数记忆法: 就是通过记住数字,运用联想,从而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这里所谓的数字并非书本中的数字,而是经过学习和归纳后发现的数字,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运用得法,可以大大减轻记忆的难度。 【例1】关于戊戌变法的内容,可以这样记忆:四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 十五点:四个方面分别有3、4、5、3个要点。 其中经济方面的内容可这样记忆: “三局”:京师设立铁路矿务局和农工商总局,设置××局。 “两算”: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 “一奖”:奖励创造发明。 【例2】关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内容可以这样记忆:五次重大的帝国主义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四次重大的人民革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三次中国社会性质的重大变化:鸦片战争──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两个阶级的诞生: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一个中国的命运:不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 这“五、四、三、二、一”就基本上概括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内容。 【例3】抗日战争初期抗日的情况: 两个不同的党派:国民党和共产党。 两个不同的战场: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的敌后战场。 两条不同的路线: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和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 两种不同的结果:国民党溃败,丢失大片国土;共产党开辟大片抗日根据地,威胁着敌人后方。 【例4】关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概况,可以这样记忆:五个年头:1789~1794年。 四个资产阶级派别: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 三个阶段:1789~1792年;1792~1793年;1793~1794年。 记忆技巧二、顺序记忆: 这种记忆是最普通的记忆方法,它是指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如: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就可以这样记:1、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第一次大陆会议召开。2、1776

速记历史:初中历史的几种记忆方法

速记历史:初中历史的几种记忆方法一、顺序记忆法: 就是按照事件本身发生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这种记忆法最为普遍。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1.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马恩河战役。 2.1915年,意大利参战。 3.1916年,凡尔登、索姆河战役。 4.1917年,美中参战;俄国革命。 5.1918年,奥匈帝国瓦解;德国投降。 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 1.爆发: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2.建军:1776年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 3.建国:1776年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 4.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5.胜利:1781年约克镇英军投降。 6.和约: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如记忆“陈胜、吴广起义”这一历史事件时, 可实行记忆三步走: 第一步,掌握起义的背景; 第二步,掌握起义的经过;

第三步,掌握事件的历史意义。在分别掌握的基础上,再根据事件的内在联系,进行整体把握,综合记忆。 二、归纳记忆法 一方面,可以把不同时间的同类事件进行归纳。如:近代前期西方列强连续发动的5次大规模侵华战争、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中国制造的5次事变、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4次重大远航、二战中同盟国首脑召开的4次国际会议、中国工农红军5次反“围剿”、中国共产党召开的15次代表大会,等等。 另一方面,也可以把同一时间的不同事件进行归纳。如:1927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李大钊被害、“马日事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宁汉合流”、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广州起义。 三、规律记忆法 在学习中,我们可以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来记忆。如: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英国、法国、美国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都是:反动的政治统治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要发展资本主义,就必须起来推翻反动的政治统治。而三国的革命,又都有导火线、爆发标志、主要领导人、文件的颁布等。在发展资本主义方式上,俄国和日本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来完成的,意大利和德意志则是通过完成国家统一来进行的。 四、比较记忆法 将类似的事物进行比较,以加深印象。如:中国的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的抗战路线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的开辟的比较。德、意统一的相同与不同的比较。对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性质、规模、影响等进行比较,从而达到记忆的目的。 如中国近代史上的《辛丑条约》,你可联想到《中英南京条约》、《中日马关条约》,这三个条约的共性都是丧权辱国的条约,其影响一个比一个严重。第一个是使中国“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个是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深”;第三个是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家国家。 如在复习“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两部分内容时,在比较的基础上,你就会发现这两个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 其相同点是: ①原因相同,都是在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背景下爆发的。

掌握五种有效记忆方法 让你轻松玩转历史学科

掌握五种有效记忆方法让你轻松玩转历史学科 1、框架记忆法 要形成知识框架,首先要背好课本的章节目录,这是最粗的线条,也是最基础的内容。比如本册书共包括七个单元,可归纳为三个大框架:古代的中国(第一单元)和世界(第二单元);近代的世界(第三单元)与中国(第四单元——旧民主主义革命;第五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及其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当代的中国(第六单元)和世界(第七单元)。有了基本的框架,再向其中填充相应的内容,逐渐细化,最后,书本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在框架之中。走向考场的一刹那,虽然脑海中只有一个知识框架,但实际上它包含了若干子目录。 2、联想记忆法 (1)时间上的联想 就是利用事物在时间上或空间上的接近关系,由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 我们可以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展开联想,如: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开始长征;1935年10月,陕北会师;1936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结束。 我们还可以抓住某一时间,联想到同时发生的几件大事。如:1861年,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俄国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中国开始了洋务运动。 (2)空间上的联想 我们可以对发生在同一地点的历史事件产生联想。例如,南京是一座历史名城,由南京这座城市我们可以联想到本学期学过的有关的知识点:①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②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称天京。 ③1937年,南京大屠杀。④1940年,汪精卫成立了南京伪国民政府。⑤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3、比较记忆法 就是从众多的历史现象中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共同点中寻求规律性,从不同点中探索出矛盾的特殊性。 本册书中可以比较的知识点有很多,比如,可以比较古代的中国和西方政体的不同;古代的希腊和罗马的民主政体的不同;古代的民主政体与近代民主政体的不同;近代英、美、法、德政体的不同;现代中外政体的不同等。 再比如,我们还可以把1848年中外两个事件联系起来进行比较,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使国际工人运动有了先进的思想武器;而1848年,洪秀全以“拜上帝教”组织发动群众,说明农民阶级革命纲领的落后性,不能领导近代的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4、归纳记忆法 就是对知识的横向或纵向的分析和归纳,也是记住线索和要点的过程。 比如,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可以归纳为三个“一”:一弱(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一强(无产阶级革命性强)、一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 对俄国十月革命的经过,可以归纳为四句话:“二月革命推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在掌握了革命的基本史实后,可以得出结论:二月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历史知识点记忆顺口溜

历史知识点记忆顺口溜 [中国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一、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 一百七十万年前,云南“元谋人”出现, 会造工具能用火,因此称为类人猿。 (二) 北京人在周口店,手脚分工已明显, 群体劳动和生活,打制石器已出现, 保存火种用途广,原始社会已显见。 (三) 山顶洞人一发现,距今一万八千年, 磨光钻孔新技术,人工取火史无前, 血缘关系成氏族,没有贫富和贵贱。 二、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 长江流域“河姆渡”,磨制石器有进步, 耒耜耕地种稻谷,干栏房子共居住, 挖井养畜造陶器,简单玉器和乐器。 (二) 黄河流域有“半坡”,地穴房子同居住, 粮食最早种植粟,副食蔬菜鱼和肉, 早期文字出雏形,还会纺线和织布。 三、华夏之祖 “人文初祖”是黄帝,禅让制度尧舜禹, 第一夏朝禹建立,奴隶社会从此起。 四、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 夏朝开国是夏禹,早期国家已建立, 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此变世袭, 夏朝经历470(年),暴君夏桀被商取(消)。 (二) 商汤灭夏建商朝,盘庚迁都到殷商, 有名暴君是纣王,武王伐纣灭掉商。 (三) 武王伐纣灭掉商,西周定都镐京上, 分封制度定国策,天子统治有加强, 暴君厉王无人道,前771(年)周灭亡。 五、灿烂的青铜文明 (一) 原始社会到末期,我国已有青铜器, 夏朝种类渐增多,商朝青铜灿烂期, “司母戊鼎”造型巨,“四羊方尊”精工艺, 举世闻名“三星堆”,“青铜立人”有新意。 (二) 奴隶生活多悲惨,非人待遇好辛酸, 戴着枷锁搞生产,没有自由和饱暖, 生命不如牛和马,人祭人殉任屠杀。 六、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 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 “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 第二霸主晋文公,城濮之战称英雄, “退避三舍”诱楚军,大败楚军城濮中。 (二) 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多战争, 齐王军师名孙膑,围魏救赵战桂陵, 前二六0战又起,秦赵之间战长平, 赵括纸上来谈兵,四十六天粮草尽, 赵军大败秦军胜,从此六国难抗衡。 七、大变革的时代 (一) 春秋出现铁农具,战国时期遍大地, 春秋末年用牛耕,农业史上大革命。 (二) 李冰修筑都江堰,消除水患灌农田, 治水功劳胜大禹,造福人民几千年。 (三) 孝公治国有心计,商鞅变法最有力, 承认私人有土地,奖励耕战免徭役, 废除贵族的权力,建立县制搞治理,

利用联想记忆法记忆初中历史知识

利用联想记忆法记忆初中历史知识 方法一、依据时代的联想 心理学把因时间相关的联想叫作接近联想。根据它,可以将年代作支点,通过某一史事的时间,联想到有关的历史事件。这种方法,大别之有三种: ①同时联想法:这是一种把发生在同一年代的史事结合起来联想的方法。通过“历史大事年代”,可以看到许多这类史事。如由1689 年彼得一世开始独掌大权,就可联想英国通过《权利法案》和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的史事。其作用,可对史事作横向比较,以发现不同地区的发展动向。 ②近时联想法:这是一种把时间相近的史事连接起来联想的方法。如义和团运动的年代,可先复习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再联想四年后的戊戌变法,然后又联想到“两年后”。 ③时距联想法:这是一种利用史事发生时间距离相等的偶合来进行联想的方法。如1689 年英国制订《权利法案》1789 年法国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889 年第二国际成立,是百年为距的例子。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历史知识的熟记程度。 方法二、依据地点的联想把空间上有关联的现象连接起来回忆。这类联想,因支点不同,也可分为三种: ①同地联想法:它以同一地点为基础,联想不同时代发生的史事。如北京,联想的史事,包括郭守敬开凿通惠河、元朝大都繁荣景象、明初营建北京、李自成攻占北京等等。这样联想,既可掌

握有关的历史知识,又能了解该地的历史发展概况。 ②类似地点联想法:它以同类地点为基础,以联想相关的历史事件。如三国时期的都城,提及魏都洛阳,就联想到蜀都成都,以及吴都建业。又如两宋都城,在说到南宋临安时,就可能联想到北宋的东京。这样联想,可以将同类历史现象展示出来。 ③空间移进联想法:它以史事发生地点的移动变化为基础,联想相关史事的发展过程。如红巾军起义的主要过程,可以将颍州起义、毫州建宋和汴梁定都提出来联想,以揭示其发展趋势。这种方法,可结合历史地图复习时使用,有助于相关史实内在联系的展现。 方法三、依据人物的联想 按照历史人物的成败、得失、功过、是非,可以将这类联想分为两种: ①人物活动归类联想法:一个历史人物,如教材记述其史迹较多,就可依托其人归类联想其事。一生活动性质一贯的如李大钊,他参加新文化运动,领导“五四”运动,筹建共产党和第一次国共合作,这些史事就可以他为基点进行联想。有些历史人物功过并存,这就需要分类进行联想,以便给以正确评价; 如左宗棠,他镇压过太平天国和捻军,但又参与洋务运动和收复新疆,就应用这种方法联想。 ②人物活动类比联想法:不同的历史人物,可能活动相同或类似,可能作用一样或相反,于是就有连接起来进行类比联想的可

高中化学知识点口诀记忆

高中化学知识记忆口诀完全版--经典必看帮助记忆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固体需匙或纸槽, 手贴标签再倾倒。 读数要与切面平, 仰视偏低俯视高。 试纸测液先剪小, 玻棒沾液测最好。 试纸测气先湿润, 粘在棒上向气靠。 酒灯加热用外燃, 三分之二为界限。 硫酸入水搅不停, 慢慢注入防沸溅。 实验先查气密性, 隔网加热杯和瓶。 排水集气完毕后, 先撤导管后移灯。 解释: 1、固体需匙或纸槽:意思是说在向试管里装固体时,为了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试管壁上,可试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的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滑落到底部。 2、手贴标签再倾倒:意思是说取液体药品时应将瓶上的标签贴着手心后再倾倒(以免倒完药品后,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3、读数要与切面平:仰视偏低俯视高:这句的意思是说取一定量的液体时,可用量筒或移液管(有时也可以用滴定管),在读数时,应该使视线刻度与液体凹面最低点的切线处于同一平面上。否则,如果仰视则结果偏低,俯视则结果偏高。 4、试纸测液先剪小,玻棒沾液测最好:"玻棒"指玻璃棒。意思是说在用试纸检验溶液的性质时,最好先将试纸剪下一小块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沾有待测液的玻璃棒点试纸的中部,试纸就会被湿润,观察是否改变颜色,由此就可以判断溶液的性质。 托盘天平的使用 螺丝游码刻度尺, 指针标尺有托盘。 调节螺丝达平衡, 物码分居左右边。 取码需用镊子夹, 先大后小记心间。 药品不能直接放, 称量完毕要复原。 解释: 1、螺丝游码刻度尺,指针标尺有托盘:这两句说了组成托盘天平的主要部件:(调节零点的)螺丝、游码、刻度尺、指针、托盘(分左右两个)。 2、调节螺丝达平衡:意思是说称量前应首先检查天平是否处于平衡状态。若不平衡,应调节螺丝使之平衡。 3、物码分居左右边:"物"指被称量的物质;"码"指天平的砝码。意思是说被称量物要放在左盘中,砝码要放在右盘中。 4、取码需用镊子夹:这句的意思是说取砝码时,切不可用手拿取,而必须用镊子夹取。 5、先大后小记心间:意思是翟谔砑禹缆胧保 ο燃兄柿看蟮捻缆耄 缓笤诩兄柿啃〉 捻缆耄ㄗ詈笤僖贫 温耄 ?nbsp;

高中化学趣味知识竞赛题目(超级实用)

化学知识竞赛 学海步步攀,学习本无止境,而校园科技文化节以学以致用的宗旨,为我们那颗贫瘠的心补充知识营养;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星光大舞台.而化学也为文化节划上炫灿的一笔. 其实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夜幕下的流岚虹霓闪烁;点缀大江南北的有色玻璃;神奇精彩的魔术表演;丰富多彩的家居生活都与化学密切相连.且不说日月星辰,斗转星移的宏观宇宙,也不说瞬息万变,千千万万的微观世界,就单这阳光明媚;河流纵横;花香鸟语;姹紫嫣红;生机勃勃的地球小自然,就有化学那”剪不断,理还乱”的种种情愫. 你知道千奇百怪的岩洞是怎样形成的;摩登大厦是怎么建起来的吗?你知道水银不是银;干冰不是冰吗?如果你想知道更多,尽在这跳动音符--------化学世界中.接近它;走进它,这部百家辞典将能满足你的求知欲. --------------------筹备组编导语 筹备组名单 顾问: 傅鸿彬林开洪叶泉伟王松龄林柳明 执行总监: 吴联合林牧阳廖永裕林子旭廖华美林宏振 执行导演: 林荣河林志阳 现场监督: 林见春谢乃然陈淑华林淑华黄金城许伟宏肖宇霞 仲裁组: 吴联合林牧阳林见春林荣河林志阳陈淑华黄金城 安全保卫: 林玉川林嘉庆各班主任保安1人 音响灯光: 黄河泉吴镇守廖海墉 摄像: 林良冬 主持人: 4人 (一)竞赛规则: (1)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年四个年段参加角逐(每年段四名). (2)比赛分为:必答题(每题10分,共7题),蒙眼猜仪器及猜词秀(每猜对一个得10分,满分80 分),组装仪器(总分50分),看谁拼得快(每拼对一个得10分,满分50分),抢答题(每题20分,共10题),风险题等六个环节. (3)在必答题环节,参加选手若答不上,有一次形式转换的机会(可由本人或同年段的同学表演 节目,但节目应以化学知识有关),然后由仲裁组决定得分,但最高不能得满分20分. (4)仪器组装题由参赛选手进行组装,然后由仲裁组根据情况给分. (5) 仲裁组由化学组老师组成.

初中历史知识速记巧记法

中学历史知识速记巧记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应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准确记忆基础知识是学好历史的是第一步。但对于没有入门的同学来说,历史知识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简直无从下手。如何使学生会记、记熟,真正提高学习效率?其实这里边是有很多技巧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了几种方法,如果活学活用,做到举一反三,就可以既记得准、又记得狠。 一、字头法。抽出核心字(多为首字),串在一起,押韵更好,然后多念几遍即可。 例1.清朝有十位皇帝,其中最后的九个皇帝依次为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可记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 例2.1842年签定的中英《南京条约》中开放的中国第一批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由南向北),记为“广厦福宁上”。 例3.“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记为“谭刘林,杨杨康”。 例4.1931年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可记为“靠贫联中限富,保中小灭地主” 二、谐音法。基本方法同于“字头法”,只不过要精选核心字及其谐音,使其既押韵,又有一定生动的意义。 例1.洋务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共八人——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沈葆桢、丁日昌,编为“新(訢)翻(藩)译(李)坐(左)洞审(沈)日昌”。 例2.八国联军侵华的八个国家——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奥匈帝国),可以编为“奥匈帝国,饿(俄)得(德)没(美)法,依(意)靠英日” 例3.我国对外开放的五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可以编为“生(深圳)猪(珠海)三(汕头)下(厦门)海(海南岛)”

初中化学趣味知识

初中化学趣味知识 化学谜语 1.水上作业(打一化学元素). 2.杞人忧天.(打一化学操作). 3、有条变色鬼,原和人比美;变化十几种,比前先下水。(打一化学用品) 4、加上一点点,作用大无边,功成不居功。(打一化学名词) 5、杞人忧天。(打一化学名词) 6、抵押石头。(打一化学元素) 7、取而代之。(打一化学反应名称) 8、唐僧师徒往西行,一股妖气扑面迎;路旁鲜花全变白,胸闷气紧泪淋淋;悟空慌忙腾空望,远处山顶呈烟云;请君帮忙想一想,到底是个啥妖精? 9、老汉生来脾气躁,每逢喝水发高烧;高寿虽已九十八,性情依旧不可变. 简答 10、生活中常用的小打、打、大打,分别为哪三种化学物质。请分别说出它们的化学名称。 11、水晶、玛瑙、粘土等物质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12、世界十大垃圾食品 答案:1汞 2过滤 3 PH试纸 4 催化剂 5过滤 6 碘 7置换 8二氧化硫 9浓硫酸 10碳酸氢钠、碳酸钠、硫代硫酸钠

11 一是硅酸盐二是碳酸盐 12 一、油炸类食品 二、腌制类食品 三、加工类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肠等) 四、饼干类食品(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 五、汽水、可乐类食品 六、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 七、罐头类食品(包括鱼肉类和水果类) 主 八、话梅蜜饯类食品(果脯) 九、冷冻甜品类食品(冰淇淋、冰棒和各种雪糕) 主 十、烧烤类食品 趣味数学 1、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只鸡,9块钱卖掉了,然后他觉得不划算,花10块钱又买回来了,11块卖给另外一个人.问他赚了多少? 2、假设有一个池塘,里面有无穷多的水.现有2个空水壶,容积分别为5升和6升.问题是如何只用这2个水壶从池塘里取得3升的水. 3、一个农夫带着三只兔到集市上去卖,每只兔大概三四千克,但农夫的秤只能称五千克以上,问他该如何称量. 4、有只猴子在树林采了100根香蕉堆成一堆,猴子家离香蕉堆50米,猴子打算把香蕉背回家, 每次最多能背50根,可是猴子嘴馋,每走一米要吃一根香蕉,问猴子最多能背回家几根香 答案:1 2元 2 在再将5升壶装满向6升壶里到,使6升壶装满为止,此时5升壶里还剩 4升水,将6升壶里的水全部倒掉,将5升壶里剩下的4升水倒进6升壶 里,此时6升壶里只有4升水,再将5升壶装满,向6升壶里到,使6升壶

初中学科之历史知识点记忆口诀大全

初中学科之历史知识点记忆口诀大全 中国历史七年级记忆歌诀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记忆歌诀 学习历史有诀窍,掌握方法最重要, 认真读书不可少,联系实际多思考。 历史脉络要理清,人时地事记分明, 前因后果多分析,情景实践加创新。 一、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 一百七十万年前,云南“元谋人”出现, 会造工具能用火,因此称为类人猿。 (二) 北京人在周口店,手脚分工已明显, 群体劳动和生活,打制石器已出现, 保存火种用途广,原始社会已显见。 (三) 山顶洞人一发现,距今一万八千年, 磨光钻孔新技术,人工取火史无前, 血缘关系成氏族,没有贫富和贵贱。 二、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 长江流域“河姆渡”,磨制石器有进步, 耒耜耕地种稻谷,干栏房子共居住, 挖井养畜造陶器,简单玉器和乐器。 (二) 黄河流域有“半坡”,地穴房子同居住, 粮食最早种植粟,副食蔬菜鱼和肉, 早期文字出雏形,还会纺线和织布。 三、华夏之祖 “人文初祖”是黄帝,禅让制度尧舜禹, 第一夏朝禹建立,奴隶社会从此起。 四、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 夏朝开国是夏禹,早期国家已建立, 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此变世袭, 夏朝经历470(年),暴君夏桀被商取(消)。 (二) 商汤灭夏建商朝,盘庚迁都到殷商, 有名暴君是纣王,武王伐纣灭掉商。 (三)

武王伐纣灭掉商,西周定都镐京上,分封制度定国策,天子统治有加强,暴君厉王无人道,前771(年)周灭亡。 五、灿烂的青铜文明 (一) 原始社会到末期,我国已有青铜器,夏朝种类渐增多,商朝青铜灿烂期,“司母戊鼎”造型巨,“四羊方尊”精工艺,举世闻名“三星堆”,“青铜立人”有新意。 (二) 奴隶生活多悲惨,非人待遇好辛酸,戴着枷锁搞生产,没有自由和饱暖,生命不如牛和马,人祭人殉任屠杀。 六、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 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第二霸主晋文公,城濮之战称英雄,“退避三舍”诱楚军,大败楚军城濮中。 (二) 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多战争,齐王军师名孙膑,围魏救赵战桂陵,前二六0战又起,秦赵之间战长平,赵括纸上来谈兵,四十六天粮草尽,赵军大败秦军胜,从此六国难抗衡。 七、大变革的时代 (一) 春秋出现铁农具,战国时期遍大地,春秋末年用牛耕,农业史上大革命。 (二) 李冰修筑都江堰,消除水患灌农田,治水功劳胜大禹,造福人民几千年。 (三) 孝公治国有心计,商鞅变法最有力,承认私人有土地,奖励耕战免徭役,废除贵族的权力,建立县制搞治理,经济得到大发展,军队有了战斗力,战国后期秦最强,商鞅变法了不起。 八、九、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 文字可考在商朝,甲骨文字算最早,青铜器上刻金文,周晚大篆形成了。 (二) 古人观天很注意,日食月食书中记,

人教部编版高中化学高一必修一知识记忆口诀

人教部编版高中化学高一必修一知识记忆口诀 分离提纯方法口诀 (1)过滤操作口诀 漏斗烧杯玻璃棒,三样仪器不能少。 一贴二低三要靠,滤渣记得要洗涤。 解释: 1、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角一样:斗指漏斗;架 指漏斗架。这两句说明了过滤操作实验所需要的仪器:漏斗、漏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并且强调滤纸折叠的角度要 与漏斗的角度一样(这样可以使滤纸紧贴在漏斗壁上)。 2、过滤之前要静置:意思是说在过滤之前须将液体静 置一会儿,使固体和液体充分分离。 3、三靠两低不要忘:意思是说在过滤时不要忘记了三 靠两低。三靠的意思是指漏斗颈的末端要靠在承接滤液的烧 杯壁上,要使玻璃棒靠在滤纸上,盛过滤液的烧杯嘴要靠在 玻璃棒上;两低的意思是说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的边缘, 所倒入的滤液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2)蒸发操作口诀 皿架玻棒酒精灯,加热搅拌不放松。 液体少时停加热,熄灯之后余热干。 (3)蒸馏操作口诀

隔网加热冷管倾,上缘下缘两相平。 碎瓷用来防暴沸,热气冷水逆向行。 解释: 1、隔网加热冷管倾:冷管指冷凝管。意思是说加热蒸 馏烧瓶时要隔石棉网(防止蒸馏烧瓶因受热不均匀而破裂),在安装冷凝管时要向下倾斜。 2、上缘下缘两相平:意思是说温度计的水银球的上缘 要恰好与蒸馏瓶支管接口的下缘在同一水平线上。 3、热气冷水逆向行:意思是说冷却水要由下向上不断 流动,与热的蒸气的流动的方向相反。 (4)萃取操作口诀 萃剂溶剂互不溶,溶解程度大不同。 充分振荡再静置,下放上倒要分清。 解释: 1、萃剂原液互不溶,质溶程度不相同:萃剂指萃取剂; 质指溶质。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萃取操作实验中,选萃取剂 的原则是:萃取剂和溶液中的溶剂要互不相溶,溶质在萃取 剂和原溶剂中的溶解度要不相同(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要大 于在原溶液中的溶解度)。 2、充分振荡再静置:意思是说在萃取过程中要充分震 荡,使萃取充分,然后静置使溶液分层。 3、下放上倒要分清:这句的意思是说分液漏斗的下层

化学趣味知识竞赛题

化学趣味知识竞赛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40×2=80) 1.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到物理变化的是( )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 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D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 A . 分子很小 B . 分子是可分的 C . 分子之间有间隙 D.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3.特大洪水过后,受灾地区的水源常被严重污染,下列物质中能对被污染的饮用水起杀菌、消毒作用的是( ) A、生石灰 B、明矾 C、绿矾 D、漂白粉 4. 误食重金属盐会引起中毒,下列不能用于解毒的措施是( ) A. 服大量鸡蛋清 B. 服用豆浆 C. 喝大量牛奶 D. 喝食盐水 5. 炒菜时,食油加热到250℃后会产生大量的油烟,其中含有危险的( ) A、煤焦油 B、脂肪 C、CO和CO2 D、致癌物 6.不粘锅内的涂层是什么物质( ) A、聚氯乙烯 B、聚异戊二烯 C、聚四氟乙烯 D、聚苯乙烯 7.胃穿孔不能服用含哪种主要成分的抗酸药( ) A. NaHCO3 B. Na2CO3 C. Al(OH)3 D. Mg(OH)2 8.烧菜时,又加酒又加醋,菜就变得香喷喷的,这是因为( ) A. 有盐类物质生成 B. 有酸类物质生成 C. 有醇类物质生成 D. 有酯类物质生成 9.在饮料和果酱的生产中,为了增加酸味和控制,常要加入酸味剂,下列物质中常用作食品酸味剂的是( ) A. 盐酸和磷酸 B. 柠檬酸和乳酸 C. 甲酸和磷酸 D. 硫酸和硝酸 10. 存在于烟草中的生物碱毒物是( ) A. 奎宁 B. 安茶碱 C. 咖啡因 D. 尼古丁 11.为了鉴别某白色纺织品的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通常选用的方法是( ) A. 滴加浓硝酸 B. 滴加浓硫酸 C. 滴加酒精 D. 火焰上灼烧 12.从1950年开始,日本水俣镇发现了水俣病,原因是由海水污染造成的。请选出水俣病是由下列哪种元素引起的( ) A.铅 B.镉 C.铁 D.汞 13.下列科学家中,为我国化学工业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 A.邓稼先 B.李四光 C.华罗庚 D.侯德榜 14.引起煤矿矿井发生爆炸的气体主要是( ) A.氢气 B.一氧化碳

初一历史知识点背诵口诀

初一历史知识点背诵口诀 学习历史知识是一定要背诵知识点的,那么,同学们知道历史知识的背诵口诀吗?下面由为大家整理的初一历史知识点背诵口诀,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初一历史知识点背诵口诀一大变革的时代 (一) 春秋出现铁农具,战国时期遍大地, 春秋末年用牛耕,农业史上大革命。 (二) 李冰修筑都江堰,消除水患灌农田, 治水功劳胜大禹,造福人民几千年。 (三) 孝公治国有心计,商鞅变法最有力, 承认私人有土地,奖励耕战免徭役, 废除贵族的权力,建立县制搞治理, 经济得到大发展,军队有了战斗力, 战国后期秦最强,商鞅变法了不起。 初一历史知识点背诵口诀二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 文字可考在商朝,甲骨文字算最早,

青铜器上刻金文,周晚大篆形成了。(二) 古人观天很注意,日食月食书中记, 夏朝历法叫“夏历”,战国二十四节气。(三) 最早名医是扁鹊,针刺汤药和按摩, “望闻问切”诊疾病,中医沿用真不错。(四) 楚国诗人叫屈原,上了世界名人篇, 抒情长诗有《离骚》,思想艺术传千年。 初一历史知识点背诵口诀三“秦王扫六合”(一) 前230 ; 221(年),秦灭六国大统一, 始皇咸阳来登基,至高无上大权集。(二) 丞相、太尉和御史,地方推行郡县制, 全国统一度量衡,还有货币和文字, 为了思想大控制,“焚书坑儒”有得失。(三) 抵御匈奴筑长城,开发南疆修灵渠, 开疆拓土好疆域,世界大国了不起。 初一历史知识点背诵口诀四“伐无道诛暴秦”

(一) 秦朝暴政民愤激,戍卒大泽揭竿起,势如破竹建政权,陈吴败后项刘继。 (二) 项羽领兵创奇迹,巨鹿大败秦主力,刘邦率兵逼咸阳,短命秦朝就灭亡,楚汉之争又四年,刘邦长安建政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