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法配合神灯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69例
- 格式:pdf
- 大小:82.27 KB
- 文档页数:1
2O12年9月第19卷第11期
电针法配合神灯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69例
周晓琼
周围性面瘫俗称“口眼歪斜”,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
青壮年多见。该病起病突然,每在睡觉醒来之际发现一侧面 部板滞、麻木,抬眉受限,额纹变浅或消失,眉毛较健侧低,
睑裂变大,眼泪有时外溢,鼻唇沟变浅。患者示齿或笑时,口
角向健侧牵引,口呈斜卵圆形。进餐时食物常停滞于颊部与
牙龈之间,以致患者必须用筷子掏出食物,给生活带来极度 不便。笔者于2009年2月至2011年3月,采用电针法配合
神灯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69例,获较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I.1一般资料69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其中女41例,男
28例;年龄2.3~89.0岁;病程最短l天,最长半年。左侧 面瘫38例(55.1%),右侧面瘫31例(44.9%)。所有病例均符
合第5版 耳鼻咽喉科学》中周围性面瘫诊断标准。
1.2治疗方法 1.2.1取穴主穴(均取患侧):地仓、牵正、颊车、阳白、
四白、颧骼、攒竹、丝竹空、下关。配穴:足三里(双)、合
谷(双)、风池(双)、翳风(患)、丰隆(双)。 1.2.2针刺方法①急性期(发病1周以内),局部少取穴,
应浅刺,避免强刺激,配合多取远道穴,取翳风、足三里、风
池、合谷,留针30分钟,每天1次。②恢复期(发病1周至 3月内),根据面瘫具体部位及辨证选取主穴和配穴,使用5230—
1I型电针,每次取一组放到两个主穴上,输出强度以患者感
到舒适、面部有轻微跳动为度,通电l0分钟,留针30分钟,
每天1次。③后遗症期(3个月以上),刺激手法应重,或电 针加重刺激量。上述治疗10天为1个疗程,休息2天后再
进行下1个疗程。各期患者局部均用神灯照射。治疗期间局 部避免吹风受寒,必要时戴口罩、眼罩防护。
1.3疗效标准痊愈:症状全部消失,表情自如,谈笑时
无口眼歪斜,饮食正常;显效:面部静观基本无异常,做 轻度鼓腮或龇牙动作时有轻微口歪表现;好转:症状较前
改善,但额纹消失不对称,谈笑时仍有口眼歪斜症状;无
效:症状无改善。痊愈、显效与好转合计为总有效。 1.4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按上述标准评定疗效,痊愈58
作者单位:324400浙江龙游县中医院针灸科 通信作者:周晓琼,Email:lyzxq88@sina.corn 例(84.1%),显效6例(8.7%),好转4例(5.8%),无效l
例(1.4% 总有效率98.6%。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副作用。
2讨论
周围性面瘫多由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寒及风热
之邪侵入面部阳明少阳脉络,以致气血阻滞、筋脉失养、肌 肉纵缓不收而成。及早进行针刺治疗可以控制炎症的发展,
减轻神经缺血、水肿、变性,不使其发展到完全至损程度, 十分重要。当然,早期针刺时不可在面部使用强刺激手法,
因为急性期面神经正处在水肿期,过强的刺激有加重神经
损伤的可能。此时,给一个很弱的良性刺激,可使神经产生 兴奋,增强肌纤维的收缩,加速血液循环,增加新陈代谢,
使炎症渗出物得到吸收,从而改善神经冲动的传递,促进纤 维的再生,使支配肌肉收缩的神经功能得到恢复。
本病以祛风、活血通络为治则。取穴原则是以手足阳明
经穴为主,手足太阳、少阳经为辅。手足阳明经是循行于面 部的主要经脉,受病邪侵犯可导致面部经气运行障碍。因此,
面瘫发生时手足阳明经的穴位如四白、地仓、颊车及足三里、 合谷,均为针灸处方的重要穴位。主穴以面部局部取穴为主,
直接作用于面瘫的病灶部位,可调解面部局部经气血脉,使
之充和条达,经脉得养,面瘫自复。配穴中合谷系手阳明大 肠经之原穴,《四总穴歌》里概括为“面口合谷收”一语,说
明本穴治头面的疾病有突出的功效。足三里穴在膝以下,为
胃经之合穴,具有疏通经络、调节阴阳的作用,根据“经脉
所过,主治所及”的治疗原则,能够治疗足阳明经循行部位 的疾病。翳风、风池配颊车、合谷,能调畅气血,疏散风邪。
丰隆为化痰特效穴,面瘫内有痰湿时针刺。 神灯属于物理治疗仪,通过产生特定电磁波达到治疗
作用,具有操作简便等特点。磁疗作用的机制有:①降低末 梢神经兴奋性;②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渗出物的吸收消
散,解除炎症引起的肿胀对神经末梢的压迫,有明显改善微 循环作用;③磁疗可促进组织细胞的营养和新陈代谢。有利
于受损神经纤维的修复。 本文结果显示,电针法配合神灯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
效果良好,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副作用。 (收稿:201 2-02—22) (发稿编辑:杨海陆)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