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应对反倾销策略浅析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9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的毕业论文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改革开放至今,随着国际分工和世界经济联系的进一步加强,国际贸易的地位日益增强,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本文首先研究了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现状,之后从我国较低的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水平、出口农产品竞争力弱、农产品出口企业抗风险能力差、贸易壁垒这四方面陈述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积极推广农业产业化,加大农产品贸易信息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完善法律体系,加大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支持,提高农产品企业贸易竞争力、积极应对贸易壁垒,实施全程安全质量管理,早日与国际同歩等对策。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贸易;贸易壁垒目录1前言 1 2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 1 2.1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 1 2.2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 12.3农产品出口贸易区域分布 23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面临的问题 3 3.1较低的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水平制约农产品出口 3 3.2出口农产品竞争力弱 3 3.2.1出口农产品比较优势下滑3 3.2.2农产品出口加工程度低,缺乏品牌优势4 3.3农产品出口企业抗风险能力差4 3.3.1农产品企业融资难4 3.3.2农产品企业规模小5 3.4贸易壁垒越来越高,农产品出口难度大5 3.4.1关税壁垒和农业补贴 5 3.4.2绿色壁垒6 3.4.3技术壁垒 6 3.4.4反倾销的滥用 6 4推动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对策7 4. 1积极推广农业产业化,加大农产品贸易信息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74. 2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7 4. 3完善法律体系,加大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支持,提高农产品企业贸易竞争力7 4. 4积极应对贸易壁垒,实施全程安全质量管理,早日与国际同歩85结论8参考文献10 致谢111前言中国加入WTO以来,许多业内人士认为,首先受到冲击的是农业,当然我们不容置否,由于其他国家的地方保护政策,我国农产品面临着新的挑战,如技术壁垒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困境与对策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农产品对外贸易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面临着一系列困境,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一、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面临的困境1、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是影响对外贸易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些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农药残留超标、化肥使用不当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农产品的品质,也容易引发贸易伙伴的担忧和限制。
此外,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水平较低,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难以满足国际市场的高标准要求。
2、贸易壁垒的增加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纷纷设置贸易壁垒,给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了巨大压力。
例如,一些国家对我国农产品实施严格的技术标准、检验检疫措施和绿色壁垒,增加了出口的难度和成本。
同时,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摩擦也时有发生,使得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环境更加严峻。
3、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我国农业生产大多以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产业化水平较低。
这种经营模式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不高,难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生产。
同时,农产品供应链不够完善,物流成本高,保鲜技术落后,影响了农产品的及时供应和品质保持,降低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4、品牌建设不足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知名品牌,品牌附加值低。
很多农产品只是以初级产品的形式出口,缺乏品牌包装和市场推广,难以获得较高的价格和市场份额。
相比之下,一些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品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
5、市场信息不对称在农产品对外贸易中,市场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至关重要。
然而,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往往难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价格波动和竞争对手的动态等信息,导致决策失误,错失市场机会。
此外,国内农业生产者与出口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也影响了农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安排。
二、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对策1、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生产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管理,推广绿色、环保的生产技术和方法,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我国的反倾销措施有哪些
我国的反倾销措施有哪些
1、熟悉国际惯例,依法应对反倾销。
反倾销在本质上就是一个法律问题,我们应从法律的角度去寻找外国对华反倾销的原因与对策,企业要了解有关国际反倾销方面的法律知识,了解反倾销协议及有关国家的反倾销依据和程序,熟悉反倾销的国际惯例,才能更好的采用应对措施。
2、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改善出口市场布局。
为避免进口国对华反倾销,就要不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大科技投入,不断研制开发新商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名牌战略。
3、规范企业财务制度争取有利的技术条件。
在进行反倾销调查时,无论确定是否存在倾销以及倾销幅度如何,都需要企业提供大量详实的有关产品生产成本的数据。
健全的企业财务制度是提供正确数据的根本保证。
4、加强政府的调控和监管。
一是积极争取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二是建立健全反倾销应诉机制,三是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1。
我国农产品出口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我国农产品出口在当前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位置,但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在文章指出论题的重要性,并简要介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现状。
在文章详细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出口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市场需求变化、质量安全、运输物流和政策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因素。
在文章总结了我国农产品出口问题的启示,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包括加强质量管理、优化物流运输、调整政策环境等方面的改进措施。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探讨,可以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关键词】关键词:农产品出口问题、市场需求、质量安全、运输物流、政策环境、对策分析、建议和改进措施、农产品出口的现状。
1. 引言1.1 我国农产品出口问题及对策分析的重要性农产品出口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升级和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面临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市场需求变化快速、质量安全问题突出、运输物流瓶颈等诸多挑战的情况下,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
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我国农产品出口问题,可以深入了解当前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和对策。
加强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问题的分析,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更好地制定政策和措施,提高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深入分析我国农产品出口问题,有助于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2 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现状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现状可以说是呈现出一些积极的趋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我国农产品出口规模在逐渐扩大,出口额不断增加。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产品出口额已经连续多年保持增长势头,出口市场也逐渐多元化,出口产品种类也在逐渐增多。
农产品滞销案例分析及10大营销方法滞销年年有,解决农民的困境是靠市场还是靠爱心?约束买卖双方是靠机制还是靠道德?本文是本站小编精心编辑的倾销与反倾销案例,希望能帮助到你!农产品滞销案例分析天气热了,各地瓜果又到了丰收的时节,不过,对一些地方的农民来说,丰收却不意味着增收,农产品滞销的情况时有发生。
在互联网发展迅猛的今天,走电商助农这条路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也有过不少成功的案例,不过前几天,有这么一条新闻,让人看了很心塞。
一家生鲜电商称,广东徐闻的八万亩菠萝滞销,价格降到1毛多。
店主出于爱心,帮助当地在电商平台卖菠萝,一天卖了60万斤,但遭遇农民“坐地涨价、掺杂劣质菠萝”,店家无奈停止一切业务,专注理赔,损失超50万元,面临破产。
消费者评价说,收到的菠萝多是烂的,而店里挂出的公告写得很悲情:仔细看这几个公告,可以看出,店家认为此事主要是因为徐闻当地的果农“不诚信”,“太坏了”,但是,中国之声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徐闻当地的果农、行业协会以及农业局负责人,他们又有不同的说法。
果农真的“坐地涨价”吗?徐闻县位于广东省西南角,中国大陆的最南端。
当地有将近三十万亩菠萝,国内每出产十个菠萝大约就有四个来自徐闻。
今年徐闻菠萝滞销的新闻在四月下旬就已经出现,有报道形容,最低一毛二一斤,都无人问津。
网络商家支援农民的销售活动,由此引发。
徐闻当地有近三十万亩菠萝徐闻县菠萝协会会长吴建连说,菠萝的价格也是分等次的,一毛二只能买到质量很次的菠萝,徐闻县一家菠萝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也是果农的陈如约则介绍,采摘菠萝的人工成本,就要一毛二。
一毛二一斤的收购价是明显亏本的生意,果农都不会去采摘的,市场上大部分的菠萝价格是三到五毛一斤,品质好一点的是六七毛,但是,六七毛也还是亏本,成本在八毛左右。
徐闻县菠萝协会会长吴建连还说,把涨价的责任完全推给果农,也不太公平,毕竟电商和果农之间还有一些代办和中间商存在,价格上涨跟他们也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毕业论文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摘要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外贸发展迅速,贸易额显著增加,但情况不容乐观。
首先我国的农业自身有所不足,国内政策在这方面也有所薄弱。
其次,贸易额出现逆差,而且有逐步稳定甚至扩大趋势。
同时我国农产品出口除了遭遇关税壁垒外,还遭遇了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一系列的非关税壁垒。
最后由于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的农产品贸易更是不利,所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至关重要。
关键词农产品对外贸易现状问题解决措施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trade in China rapidly, trade volum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ut the situation is not optimistic. First, the agriculture of our country's inadequate, domestic policies in this aspect also has weak. Secondly, the trade deficit, and has gradually stable or even increasing. At the same time, China's expor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addition to encounter the tariffs, also encountered green barriers, technical barriers and a series of non tariff barriers. Finally, due to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RMB exchange rate,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trade of our country is adverse, so how to deal with these problems is very important Key words Agriculture products Foreign trade Present situation The problem The measures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贸易一直是我国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入世后我国农产品外贸发展很快,但近年来我国的农产品外贸形式不容乐观。
中国农产品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目录摘要 (2)引言 (3)第一章中国农产品进口现状 (4)1.1 中国农产品种植及生产概况 (4)1.2农产品进口的种类 (4)1.3农产品进口量大于农产品出口量 (5)1.4农产品出口环境恶化 (5)1.5转基因农产品进口初步形成 (6)第二章中国农产品进口所存在的问题 (7)2.1 农产品进口贸易的现状 (7)2.2农产品进口量过高有碍国内农产品的发展 (8)2.3 贸易自由化趋势下农产品贸易保护意识不强 (9)2.4农产品市场准入门槛过低,加剧贸易逆差 (10)2.5农产品进口关税消减和配额增加 (10)2.6转基因农产品进口检验存在问题 (11)第三章发展农产品进口的对策 (12)3.1调整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战略 (12)3.2 建立国家农产品进口预警机制 (12)3.3严格控制农产品的进口量 (13)3.4加大农业“走出去”的战略力度 (13)3.5政府完善相关农业支持政策 (14)3.6加强农产品贸易保护意识 (14)3.7提高对转基因农产品进口的检验检测 (14)3.8发展中国大型的农业跨国经营企业 (15)总结 (16)致谢 (17)参考文献 (18)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内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日益成熟,中国农产品进口贸易额都一直处于稳定增长状态。
2004年,我国已从农产品净出口国转变为农产品净进口国,净出口国的地位出现逆转,国外优势农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冲击效应已开始显现。
通过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及其比较优势与劣势的分析,引出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提出了应该加强对国际农产品市场及国际贸易规则的了解,对其进口贸易进行战略性调整,以促进中国农产品贸易健康稳定的发展的基本应对策略。
并结合实际情况,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字:农产品贸易,现状,应对策略,前景展望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我国农产品应对反倾销策略浅析摘要: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深,反倾销已经成为反对不公平竞争和保护国内产业的重要手段。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各种农作物种植历史悠久,劳动力密集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明显。
我国连年贸易顺差,许多国家处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考虑,使得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的反倾销案件逐年增加,损失很大。
本文从我国农产品遭遇反倾销的现状和我国农产品的特点及自身产品优势入手,分析了农产品遭遇反倾销的特点以及成因,并从政府、农产品企业自身以及制度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我国具体应对农产品反倾销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农产品反倾销现状特点及原因对策自从加入WTO以来,我国遭受的反倾销案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回避风险,减少损失,保护本国贸易。
恶意反倾销就成了许多发达国家进行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而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受害者。
其中,我国农产品遭受的反倾销也尤为严重。
1 我国农产品反倾销现状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各种农作物种植历史由来已久,长期以来由于劳动力价格水平偏低,因此,在国际竞争中也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
然而,随着新一轮农业保护浪潮的兴起,各国为了保护本国相对脆弱的农业产业,纷纷对我国出口的农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
据不完全统计,自从1980年美国对我国薄荷醇提出反倾销诉讼以来,世界各国先后对我国农产品提起的反倾销诉讼达39起。
1980年至1990年,我国平均每年遭到农产品反倾销指控0.4件,农产品年出口额平均增长率为22.42%;而1990年至2000年,我国平均每年遭到农产品反倾销指控1.7件,农产品年出口额平均增长率为1.8%,1999年首次出现了负增长;2000年至今,我国平均每年遭到农产品反倾销指控3件,农产品年出口额平均增长率为5.72%。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目前反倾销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非关税壁垒之一。
2 我国农产品遭遇反倾销的特点纵观外国对我国提起的农产品反倾销案件,我国农产品遭遇的反倾销由如下特点。
(1)国外对我国农产品实施反倾销的次数增多,且同一农产品屡次遭受指控。
(2)我国被诉讼的农产品范围不断扩大,只要国外认为我国的农产品危害了或将要危害他们的农业竞争力,就都会被列入清晰调查的范围。
(3)对我国农产品反倾销的征税幅度大。
西方一些国家反倾销税的征收幅度很大,从百分之十几到百分之几百不等。
(4)反倾销给我国涉案农产品和企业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5)国外对我国农产品倾销的确定带有很强的主观性。
西方一些国家所确定的倾销并不完全具备甚至根本不具备任何倾销的条件,在确定哪些是倾销产品方面带有严重的主观性。
(6)对我国的农产品反倾销有连锁效应。
一方面,在我国某一出口农产品在一国遭受到反倾销指控后,其他国家担心这一产品会大量地涌入本国,因而将采取相同的反倾销指控进行预防;另一方面,国外对我国某一产品反倾销成功后,将会助长他们对我国其他农产品的反倾销。
3 我国农产品遭遇反倾销的原因分析我国农产品遭遇到的反倾销原因,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同时,还与农产品自身的特殊性有关。
3.1 内部原因(1)我国的出口企业缺乏必要的国际营销理念和国际营销经验,不能很好地把握国际市场和进口国的农产品行动和动向、及时地调整出口产品的价格和数量,致使对某一国家的同类产品出口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这势必会冲击当地的市场秩序和当地农产品生产者的利益,促使其提出反倾销指控。
(2)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结构失衡,特色产品少,竞争性产品多,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低,产品对进口国市场是替代,而不是补充。
在这种情况下,出口企业缺乏自律,一旦看好进口国的市场行情,便蜂拥而入,采取竞相压价的恶性竞争手段,客观上也容易引发反倾销指控。
(3)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在遭到反倾销指控时,往往采取逃避的方式,这助长了国外反倾销手段的使用。
这主要和我国的传统观念和传统思想有关,我国几千年来的文化就是认为打官司、告状是不光彩的事情、是丢人的事情,所以出现反倾销指控时,不积极应诉。
(4)反倾销调查时效性强,立案后的调查程序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一旦做出裁决,很难更改。
而我国企业缺乏快速反映能力,在反倾销调查前,大多数对参与应诉持观望态度,总是把希望寄托在对方不起诉上,既不能请律师也无法开展前期的答案准备工作,由此丧失有力时机,往往导致败诉。
3.2 外部原因(1)在世界市场上,农产品价格的疲软和农业增收的压力,导致许多发达国家大幅度追加农业补贴和提高农产品的进口税。
因此,反倾销就成了国外贸易保护主义者合法排挤我国的一种重要方式。
(2)在全球反倾销案件中我国首当其冲,这些案件多来自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欧盟,而来自美国和欧盟的这些案件中,最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就是所谓的“非市场经济国家”问题。
3.3 农产品本身的特殊性(1)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在各国历来都是受高度保护的特殊产业。
一方面,许多国家特别是欧美、日本等工业化国家,从本国利益出发,对国内农产品的生产采取支持、保护的措施,对国外农产品的进口却持限制的态度;另一方面,我国出口的农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成本低,在国际市场上很有优势,这就导致了各国频繁利用反倾销手段对我国的农产品提起反倾销指控。
(2)我国农产品大多数生产分散且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在遭遇反倾销时,尽管大宗农产品的出口会涉及更多的农民及关联产业利益,但是,将他们组织起来并出资应诉,是相当困难的。
(3)农产品自身的特点会显著影响反倾销的结果。
农产品具有下列特点:对收获的时间和产量缺乏控制;对出售的时间缺乏控制;易腐蚀;易发生价格波动;不规范、过于简单的财务记录;大量的企业;常以低于生产成品的价格销售产品;采用合同和流动散工的生产方式;易于腐烂,使你哦该产品的倾销幅度可能被确定得较高;许多产品的产量有季节性变化。
凡此种种,都会导致农产品极易遭受到反倾销。
4 我国应对农产品反倾销的措施及方法在应对国外农产品反倾销的问题上,我国一向反对滥用反倾销进行不公正、不合理的贸易保护做法。
但我们应该保持理性的态度,理性的应对,依法办事,总结经验,以达到应对反倾销的目的。
(1)政府部门应加大力量,加强对国外反倾销法的研究工作。
目前,我国法学界对国外反倾销的研究,特别是法律技术和诉讼实务层面的应用性研究还比较薄弱,针对农产品反倾销法律的研究就更是少之又少。
要将更多的法学界人士和更多国内企业组织起来,加强研究,加强应对反倾销的能力。
(2)政府部门应加强应对国内外反倾销的协调工作。
首先是应诉方面的协调,鼓励企业积极应对,出台相应政策使得获胜的企业优先享受胜诉的果实。
其次是出口价格方面的协调,协调好同行业的企业,不要因为我国的农产品生产成本有相对优势就低价销售,何况低价销售极易引发国外反倾销,应协调好各企业,以合理的高价出售农产品。
(3)政府部门应加强应对国外反倾销的后援工作。
首先是政府后援,包括政府依法对外国政府或公司对我国农产品滥用反倾销制裁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其次是法律后援和新闻媒体的舆论后援。
再次是公关后援,充分争取我国的驻外机构、海外学子、爱国侨胞和外国友好人士的帮助,获得国际舆论和国际氛围上的外交优势,以达到反倾销的目的。
(4)政府应尽快建立农产品反倾销的预警机制。
我国企业由于掌握市场以及竞争对手的信息不足,或出口企业没有及时、有效地掌握进口国的市场动态,出口缺乏自律,经常被动地应对国外反倾销的调查和起诉,而不能做到提前预警,其结果往往是被裁定较高的税率。
即使胜诉,反倾销调查给涉案企业所带来的后果往往也是非常严重的。
例如:发生在2004年的苹果汁反倾销一案中,虽然经过四年多的努力,有6家企业最终获得“零税率”,但是,在整个反倾销调查过程中,这些企业所遭受到的损失也是很惊人的,仅诉讼费用支出一项就高达3000万元人民币。
所以,有必要从源头上做好反倾销预警工作,尽量把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5)农产品经营企业要加快国际化的经营管理力度。
一是要构建农产品反倾销信息平台。
农产品经营企业构建应对农产品出口的反倾销信息平台,以收集并分析竞争对手的相关信息。
一方面掌握国内竞争对手的情况,以便协调同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另一方面掌握国际竞争对手的情况,有助于企业应付国际竞争、迎战反倾销诉讼。
二是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农产品出口企业要严格按照WTO规范进行管理和监督,以保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6)我国农产品经营企业要把握好农产品价格底线,用好我国农产品的价格优势。
首先,要在吃透国外反倾销法的基础上把握我国产品出口价格的合理底线,不要轻易采用降价的方法来销售。
其次,要改善经营,提高质量,创建名牌,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树立我国出口产品的良好信誉。
再次,要加强同行企业间的合作,整合资源,将同行业做大、做强,共同走向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以取得更大的国际市场份额,使得同行业企业能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总之,在应对我国农产品反倾销的问题上,应该加强政府的指导和支持力度,农产品经营企业要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在WTO相关法律的框架下,竭尽全力,应对反倾销,保护企业利益,保护国家利益,以便在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取得更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1] 黄军,李岳云.对中国农产品遭遇反倾销的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2002(1).[2] 张雪绸.我国农产品出口应对反倾销的对策思考[J].农村经济,2003(10).[3] 中国农产品为何遭遇反倾销.[4] 邵桂兰,高环玲,宋祖德.全球视角下农产品反倾销摩擦的成因和解决途径[J].[5] 马述忠,黄祖辉.农产品反倾销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J].[6] 赵红娟.中国农产品遭遇反倾销对策分析[J].[7] 如何应对国外对我国农产品反倾销.[8] 马述忠.中美浓缩苹果汁反倾销案及其启示[J].国际贸易问题,2004(6).[9] 张根能,徐瑞平,廖春良.企业如何应对美国反倾销——陕西苹果汁企业案例[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10).[10] 于维军.国外反倾销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制约[N].国际商报,2003.[11] 李洁.“四体联动”提高企业应诉反倾销积极性[N].中国企业报,2004.[12] 李跃武,邢莹,丛抒冰.中国农产品反倾销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