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可爱的地球

可爱的地球

可爱的地球
可爱的地球

《可爱的地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地球的可爱之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激发学生对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懂得地球的可爱。

2、学会善意地看待事物,客观地评价事物。体会全文简练的结构和精练的语言。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师: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母亲。一齐说,它是——地球。(板书:地球)

2、师:在你的眼中,地球是怎样的?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地球?

3、师:这是我们对地球的认识,那飞出地球的宇航员他们是怎样看地球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七课《可爱的地球》(板书:7、可爱的地球)。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曾经登上过月球的美国宇航员——鲁斯.坎贝尔.(板书)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35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读之前,你想对自己提点什么要求呢?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词。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2、反馈交流。

1)出示下列词语,指名读一读。

师刚才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非常不错!

下面老师想检查一下大家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认为自己已经牢牢地记住了本课生字词的同学请举手。

好!

老师出示词语,请你迅速地、大声地将这个词语念出来,能做到吗?

2)全班一起读读。

师:很好,我们全班同学来一起读一读。

3、师: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之后,我们就要开始学习课文了。你觉得应该抓住课题中的哪个词展开今天的学习?

(在“可爱”一词下面标上重点符号)

请同学们再次齐读课题,注意突出“可爱”一词。

4、师: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它的可爱之处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5、学生结合课文的语句,自由地反馈。

师: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

三、再读感悟

师:地球这么可爱,你喜欢地球吗?喜欢它的哪一方面?谁来说一说?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感悟地球的可爱。

(二)1、欣赏图片展示美丽的地球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的情形。

师:哦!你喜欢地球有美妙的大气层。

看,这是可爱的地球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的情形,你看到它那美妙的大气层了吗?

2、师:让我们听听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的介绍。

3、师:大气层不仅看起来美丽,而且还有很大的作用,通过读书你知道了吗?

4、读这个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齐读第二自然段,共同领悟大气层的美妙。

(二)学习第三、四自然段,感悟地球的可爱。

1、师:哦!你喜欢地球有自转和公转,那老师想来考考你?

2、欣赏课件(地球公转与自转)

师: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畅想如果我们生活在土星上会怎样呢?

师:多么神奇的自转和公转呀!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世界才会如此的丰富多彩!正因为地球的公转,才有四季更替,才可以“绿叶之后赏红叶,毛衣之后穿夏装”。正是因为地球的自转,才有白天和黑夜的交替。说到自转呀,土星也有自转啊!土星自转一周是多长时间?想象如果我们生活在土星上会怎样呢?

4、分男女生读三、四自然段。

师: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真是神奇又可爱,

下面请男同学读第三自然段,

女同学读第四自然段,注意读的时候体会地球的可爱。

(三)学习第五、六自然段,感悟地球的可爱。

1、辩论赛

师:我们都觉得地球是可爱的,可有的人认为地球引力太强人很容易摔伤;还有地球气候也不好,冬天太冷,夏天太热。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能说说你提出反驳的理由吗?

2、读这两个自然段。

师:下面请一、二大组的同学读第五自然段,三、四大组的同学读第六自然段,让那些认为地球不好的人听听我们的意见。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1、师:刚才我们交流了地球的可爱之处,但“人无完人”,地球也有它的缺点,但是人类为什么还是选择地球,而不去其他星球居住呢?

2、生交流、归纳。

3、师:这里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拿地球和月球、金星、火星作比较,在比较中,我们再次感受到地球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

四、答疑解惑

1、师:地球是我们“永世的乐土”,可为什么曾绕月飞行的宇航员安德斯上校却说它是颗“微小”而“脆弱”的星球呢?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理解“脆弱”、“微小”。

师:接下来,老师请大家静静地、认真地观看一段视频,看完后,相信你会对安德斯上校的

这句话有更深刻的理解。

五、升华情感

1、师:地球是最美丽、最可爱的星球,可是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它是多么的微小,面对人类的肆意破坏,它又是多么的脆弱。它毫无保留,无私地提供着各种资源,哺育着我们人类。然而,我们人类又是怎样对待我们的地球母亲的呢?请一个同学来说说都有哪些环境污染问题?

2、善待地球,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近几年,世界各地都重视环保,制定了一系列的环保措施以及各种环保纪念日,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保护我们可爱的地球!

六、作业设计

1、设计保护地球的广告语。

2、办一期以“可爱的地球”为主题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

7 可爱的地球

总写感受——对地球的爱更深了

具体介绍——美妙的大气层

四季的更替

自转的速度

引力的作用

气候的变化

情感升华——爱护地球,保护地球

[知识]六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案全册

[知识]六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案全册第一课可爱的地球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能力。 3(通过收集材料,展开主题活动,使学生能从中发现并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教学准备: 1(请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相关报道和资料。 2(让学生收集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有关材料。 3(地球的图片,地球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看看说说,认识地球 1(出示杨利伟的图片资料。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有关报道和资料。

2(从卫星上看,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3(看书上插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天地对话——“我看到咱们美丽的家了”。 4(提出疑问:杨利伟从神州五号飞船上看到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组织小组讨论,得出地球形状的初步结论。 二、探究学习——地球的形状与面貌 1(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那么古代人类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球体的呢,时至今日,我们能在自然界找到那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 2(学生交流。 3(对比实验:模拟“海边看船”。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地球是一个球体。 4(出示地球仪: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 学生观察总结,教师补充。 引导学生说说地球仪的主要构成。 学生发言后,简单介绍地球仪上的地轴、经线、纬线、赤道、北极、南极。 5(地球表面真实的原貌是怎样的呢, 读加加林的描述,讨论。 6(小组比赛:在地球仪上找大洲大洋。 三、知识拓展——复习与巩固 活动:《科学畅想,遨游太空》 分若干小组,每小组模拟乘坐一架飞船,飞船名称由各组自定。要求将本课学习的只是进行串联,模拟宇宙飞行,说说看到的情况。必须反映的内容是:地球形状特点,宇宙中的星球。 第2课时

可爱的地球教学设计

可爱的地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能力。 3通过收集材料,展开主题活动,使学生能从中发现并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 重点难点: 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教学准备: 1.在课前收集有关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相关报道和资料。 2.让学生收集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有关材料。 3.地球的图片,地球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看看说说,认识地球 1.出示杨利伟的图片资料。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有关报道和资料。 2.从卫星上看,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3.看书上插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天地对话——“我看到咱们美丽的家了”。 4.提出疑问:杨利伟从神州五号飞船上看到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组织小组讨论,得出地球形状的初步结论。 二、探究学习——地球的形状与面貌 1.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那么古代人类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球体的呢?时至今日,我们能在自然界找到那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 2.学生交流。 3.对比实验:模拟“海边看船”。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地球是一个球体。 4.出示地球仪: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 学生观察总结,教师补充。 引导学生说说地球仪的主要构成。 学生发言后,简介地球仪上的地轴、经线、纬线、赤道、北极、南极。 5.地球表面真实的原貌是怎样的呢? 读加加林的描述,讨论。 6.小组比赛:在地球仪上找大洲大洋。 三、知识拓展——复习与巩固 活动:《科学畅想,遨游太空》 分若干小组,每小组模拟乘坐一架飞船,飞船名称由各组自定。要求将本课学习的只是进行串联,模拟宇宙飞行,说说看到的情况。必须反映的内容是:地球形状特点,宇宙中的星球。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课《童年的朋友》导学案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课《童年的朋友》导学案1.感受童年时外祖母给予“我”的爱心(重点); 2.学习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难点); 3.体会细腻而饱含深情的语言。 二、自主预学 1.一读课文,依据书下注释或查词典完成下列各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发绺()马鬃()诅()咒() 惩罚() 脸颊()腔()调() (2)文学常识填空。 《童年的朋友》选自,作者是(国籍)作家,他的自传体三部曲是、和。 2.二读课文,在文中划出描写外祖母头发、眼神、声音、动作的句

子,摘要如下: 头发: 眼神: 声音: 动作: 3.三读课文,说说在“我”的眼里外祖母是怎样的一个人? 4.疑问摘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互动探究 (一)交流讨论“自主预学”内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感受外祖母慈爱的形象。 1.用心朗读课文,思考外祖母“嘴唇歪扭着,黑眼珠儿闪耀着气愤

的光芒”“她今天的样子很凶”的原因是什么。 2.反复朗读课文中外祖母的语言,揣摩该怎样读才符合要求。 (三)品读课文,合作探究,感受外祖母独特的人格魅力。 1.文中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请根据示例完成下面的表格。 描写的语句描写 方法人物形象 如:她的头发多得出奇,密密地盖着两肩、胸脯、两膝,一直垂到地上,乌黑乌黑的,泛着蓝光。外貌 描写突出她的头发“多”、“密”、“长”、“黑”、“厚”的特点,说明外祖母身体很健康。 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2.文中祖孙对话有几层意思?从这段对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你是如何理解外祖母“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这句话的? (四)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对外祖母的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表现外祖母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对“我”深厚的爱以及对“我”一生的影响,抒发了“我”对外祖母这个童年的朋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四、课堂练习 (一)同步反馈训练 根据拼音,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写出正确、规范的汉字。

山东人民出版社六年级下册品社知识点梳理

品社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 第一课:放眼看世界 1.在地球5.1亿平方千米的表面上,海洋约占71%,陆地约占29%。 2.大陆与其相近的岛屿和起来成为大洲。 3.全世界共有七个大洲,它们是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共有四大洋,分别是太 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4.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世界最大的盆地: 刚果盆地;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南极;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5.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之外的六个大洲。 6.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面积最小的国家是梵蒂冈,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它有13亿人口。 7.袖珍国家有“梵蒂冈、摩纳哥、瑙鲁。” 第二课:多彩的世界 1.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国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 2.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其中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 3.古埃及人除了在建筑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外,还在农业、手工业、文字、历法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4.埃及金字塔的石块这么重,当时人们是怎样垒上去的? 答:当时埃及人已经懂得杠杆、斜面等科学原理,许多工人就利用杠杆、滚轴和滑撬把大石头拖到斜坡上,逐渐垒高金字塔。 5.人们说,尼罗河是古埃及文明的摇篮。想一想为什么? 答:位于非洲东部的尼罗河,长约6670多千米,是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水的定期涨落造就了两岸肥沃的土壤。自古以来,古埃及人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凭着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人们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6.公元前3000多年,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人建立了强大的巴比伦帝国,它建造了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巴比伦空中 花园,创立了世界第一部法典-----汉谟拉比法典,还建造了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楔形文字。 7.在文学方面,古印度人民留下两部著名的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 8.古印度还诞生了佛教。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佛教徒尊称他为“释迦牟尼”。 9.古代印度人生活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最早种植棉花。 10.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的大多数国家,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通用阿拉伯语。这些国家被称为“阿拉伯国家”。 11.阿拉伯国家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出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 12.印第安人是美洲的土著居民,属黄种人,使用印第安人语。 13.独具一格的印第安艺术至今仍是现代美洲人民艺术发展的基础。 14.根据人类体制方面的特征,可以分为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三个主要人种。 15.为什么生活在非洲的人主要是黑种人呢? 答:非洲大部分地区处于热带,太阳照射很强烈,一年四季气温都很高,大部分地区雨水较少。非洲也被称为“热带大陆”、“干旱大陆”。生活在非洲的黑人皮肤内色素含量较高,可以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保护皮肤;鼻子低而宽,体毛少,便于散热。 第三课:与世界通行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今天的中国正迈开大步从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全面走向世 界。 2.我国大量引进先进技术,与外国许多企业联合办厂,生产的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地。 3.中国是联合国创始成员国之一。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中国还是五个常任 理事国之一。

《童年的朋友》课内外阅读练习

《童年的朋友》课内外阅读练习 童年的朋友》课内外阅读练习撰稿湖北孙维彬一、知识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噗噗()发绺()惩罚()马鬃()诅咒()两頬()镶银()驼背()2、弄懂“自言自语”“五光十色”的意思,并分别造句。3、文学常识填空。高尔基,前苏联作家。列宁曾称他为“无产阶 级艺术最伟大的”。1906年高尔基最著名的长篇小说问世。本文节选自他的自传体三部曲之一的《童年》,另外两部是,。二、整体感悟1、浏览课文,理清脉络。全 文共分三部分,找出各部分的起止,并用最简洁的语言 概括大意。(不超过10字)2、细读课文,说说你对“外祖母”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是什么?3、再读课文,你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吗?4、课文中运用了很多叠词,摘抄下来,并挑出几处,体会一下这些叠词的表达效果。三、分析揣摩。这篇课文是节选,文字精短,值得我们再三 品读。精读全文,弄清下面几个问题:1、研读第1段,这段对外祖母的外貌描写,主要突出了外祖母外貌上的 一个显著特点,这个特点是什么?2、研读2——6段, 外祖母说话时的腔调给了“我”怎样的感觉?3、“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点声说!”这句话删掉“你小点声说!”好不好?说说理由。4、本文从哪些方

面描写了外祖母的形象?5、外祖母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四、探究质疑1、作者为什么把外祖母看作是童年的朋友?2、本文并没有写具体的事,所以有人说,这篇文章内容空洞,不能突出“外祖母”是我终身的朋友,给人 印象不深,你对此有何高见?五、读写结合写人要抓住 人物的外貌特征,把外貌描写得生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学习本文描写外貌的方法,给你最熟悉的一个人也 画画像,字数不限。参考答案:一、1、2、略3、代表者;《母亲》;《在人间》、《我的大学》二、(1)︱(2)——(6)︱(7)大意:(一)描写外祖母的外貌,(二)描写外祖母的形象,(三)叙述外祖母的影响。2、可以是头发,可以是说话的腔调或脸部表情等3、刻画 外祖母的形象,表达作者对外祖母的崇敬和怀念。4、如:“明晃晃、密密、乌黑乌黑”等等,表达效果:示例:“密密”“乌黑乌黑”极写外祖母的头发浓密而且非常 有光泽。三、1、头发多得出奇,长得出奇2、温暖柔和。 3、不好,这句话突出了外祖母对我的疼爱。 4、语言、 外貌、神情、动作5、温柔和蔼。四、1、外祖母的温和 善良,温暖了作者一颗冷漠黑暗的心,使其走出了黑暗,走向光明。2、有道理即可。姊妹篇童年方敬说起到外祖家里去,我就乐极了。那座朗敞的院落,是我儿时的乐园,其中畅茂的花木至今还是我记忆里的一种装点。一

苏教六下品社复习提要年月整理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提要 2014年4月整理 第一课可爱的地球 一、填空题 1、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杨利伟。我国进入太空的宇航员还有:费俊龙、聂海胜、景海鹏、刘旺、刘洋。 2、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说:从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水球”。地球表面分为陆地和海洋,其中海洋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0%,陆地还不到30%。 3、地球上有七大洲和四大洋,七大洲是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其中亚洲面积最大,大洋洲面积最小,南极洲目前无人定居。四个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其中太平洋的面积最大,北冰洋的面积最小。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4、地球上陆地的地形种类主要有山脉、平原、高原、盆地、丘陵五种。 5、世界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世界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 6、4月22日被定为“地球日”。每逢这一天,许多国家都开展纪

念和宣传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活动。 7、哥伦布发现了美洲。 8、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成地球仪,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等。 9、现今世界上最大、最重的动物是蓝鲸。海底美丽的珊瑚其实是动物。 10、第一个环球航行的人是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1519年9月至1522年9月,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探险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的航行。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意义是: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 11、新西兰旅行家约翰.布根和詹姆斯.欧文创下了在6个月旅行国家最多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12、站在海边看航船,总是先看到船桅,后看到船身。 二、判断题 1、地球表面积是平面。(×) 2、1552年葡萄牙探险家麦哲伦完成了绕地球一周的环行。( ×) 3、世界七大洲中,国家和地区较多的洲是大洋洲和南极洲。(×) 4、世界上最古老的海是地中海。( √) 5、在南北半球,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北半球。(×) 6、通过观察世界地图,我们会发现世界上地形主要可分为高原、平原、盆地、山地、丘陵五种。(√)

小学语文:可爱的地球

18、可爱的地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地球的可爱之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自主阅读,体会可爱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懂得地球的可爱。 2、学会善意地看待事物,客观地评价事物。体会全文简练的结构和精练的语言。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准备: 1、地球仪以及相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师: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母亲。―― 齐说——地球 2、作为地球的儿女,我们对于这颗养育自己的行星又有多少了解呢? 学生交流对地球的了解。 3、在你的眼里,这是一个怎样的地球? 4、这是我们对地球的认识,但飞出地球的宇航员他们是怎样看地球的呢? 5、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2.反馈交流。 (1)出示下列词语,指名读一读。 窟窿炽热笼罩二氧化碳混合斜轴脆弱 批评摔断陨石寒暄妥善维护安德斯 (2)全班一起读读。 3、读了课文后,你觉得应抓住课题的哪个词展开今天的学习?再齐读课题,强调“可爱” 。默读课文,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它的可爱之处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三、各抒己见 1、这个微小、美丽而脆弱的星球可爱之处表现在哪呢? 2、学生结合课文的语句,自由地反馈。 地球的可爱之处表现在: (1)非常适合我们居住。 (2)它有个美妙的大气层,有益我们的身心健康。 (3)地球围绕斜轴自转,带给我们美丽的四季。 (4)地球自转一周二十四小时,正好符合人类的生活规律。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童年的朋友》个性化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童年的朋友》个性化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童年的朋友》个性化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重点:感受外祖母慈爱的形象。 难点:感受浓浓亲情。 教学方法: 探究、质疑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 查阅资料,了解高尔基的创作生平。 通过查工具书,读准生字词,理解词义。 一、导入课文: 播放歌曲《朋友》导入。朋友人人有,在你快乐的时候和你分享快乐,在你悲伤时和你分担悲伤,在你遇到困难时和你一起克服困难……

(指名让学生谈谈自己有哪些朋友。) 那么,高尔基童年的朋友是谁呢?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给加点字注音(指名上黑板注音)。 诅咒噗噗发绺鬃咕哝 惩罚嗅胸脯果脯 2.简介作者及背景。 高尔基:苏联无产阶级作家,出生于一个木匠家庭,幼年丧父,童年是在外祖母家度过的。11岁就结束了童年生活,到“人间”独立谋生,后通过自学成为作家。列宁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他的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剧本《小市民》。 三、整体感知: 1.明确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6):写外祖母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 (1)着重描写了外祖母的长发,揭示了外祖母慈祥、可爱的性格特征。 (2-5)外祖母的语言,突出了外祖母对“我”的疼爱和关心。 (6)写外祖母的外貌和动作,表现了她年轻、仁慈、善良和可爱。 第二部分(7)点题,外祖母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最知心的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 2.思考: (1)我为什么把外祖母称为“童年的朋友”?她给我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2)作者是通过哪些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第一单元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

【第一单元】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 1.可爱的地球 教材简析: (1)本课是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设计安排了能让学生较为全面地认识地球的重要内容。本课分“从太空看地球”、“神奇的陆地和海洋”、“形形色色的环球旅行”三个板块,让学生通过“读一读”、“做一做”、“动一动”等系列活动从地球形状、地球表面的陆地与海洋、多种环球航行等不同的侧面来认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2)重视培养正确的人地观是本课蕴涵的一条主线,。“地球日”资料卡片是本课中人地关系最直接的展示。教学中要将“只有一个地球”的理念贯穿始终,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 (3)激发学生研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是本课的情感目标之一。认识地球、了解地球是为了热爱地球,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给出的材料,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将学生带入对地球的科学探索之中。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面,并且市区孩子课外阅读更广,对于宇宙更是孩子孩子们的探秘所向,所以关于太空、神奇的陆地海洋、形形色色的环球旅游,说不定孩子们比教师了解更多,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给孩子们展示自己知识的机会,让他们在展示中找到乐趣,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能力。 3.通过收集材料,展开主题活动,使学生能从中发现并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 教学准备: 1.请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相关报道和资料。 2.让学生收集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有关材料。 3.地球的图片,地球仪。 4.收集形形色色的环球旅行材料。 教学重点: 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表面海陆分布的状况,熟悉世界海陆分布以及主要地形等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童年的朋友学习导航苏教版(1)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童年的朋友学习导航苏教版(1) 高手支招1阅读导航 读前要热身 自学成才的高尔基 高尔基4岁丧父,11岁起独立谋生,当过学徒、搬运工和面包师.在饥寒交迫的生活中,高尔基通过顽强自学,掌握了欧洲古典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只上过两年小学的高尔基在24岁那年发表了他的第一篇作品,那是刊登在《高加索日报》上的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小说反映了吉卜赛人的生活,情节曲折生动,人物性格鲜明.报纸编辑见到这篇来稿十分满意,于是通知作者到报馆去.编辑见到高尔基时大为惊异,他没想到,写出这样出色作品的人竟是个衣衫褴褛的流浪汉.编辑对高尔基说:“我们决定发表你的小说,但稿子应当署个名才行.”高尔基沉思了一下说道:“那就这样署名吧:马克西姆·高尔基.”在俄语里,“高尔基”的意思是“痛苦”,“马克西姆”的意思是“最大的”.从此,他就以“最大的痛苦”作为笔名,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而他的原名是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 夫. 淘宝路标 ◎学习通过生动细腻又饱含感情的语言描写人物的写法. ◎学习通过描写眼神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写法. ◎体会“外祖母对世界无私的爱”的深刻含义. 知识应储备 作家作品 高尔基(1868~1936),苏联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高尔基11岁就外出谋生,1892年发表了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字音识记 1.字音 噗(pū)兜(dōu)绺(liǔ)马鬃(zōng)胀(zhàng) 镶(_iāng)嗅(_iù)驼背(tuó)颊(jiá) 2.多音字 字形辨析 文题解读 外祖母是长辈,可是作者在文章中却说外祖母是他的“朋友”,这是因为外祖母不仅像一般的长辈那样爱自己,而且和“我”之间有着一种特殊的友情;外祖母能像朋友一样尊重自己,平等地对待自己;外祖母是自己最知心的人,自己内心的话都能和外祖母交流. 高手支招2感受鉴赏 文本需精研 童年的朋友 高尔基 我醒来时,轮船又颤动着噗噗地响了.船舱的窗户明晃晃的,像一个太阳.外祖母坐在我身旁梳头,皱着眉头,老是自言自语【[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地咕哝【[咕哝]小声说话(多指自言自语,并带不满情绪).】着.[一方面写出外祖母的老人特征,另一方面也写出外祖母生活的不如意,同时也是后面写外祖母对“我”态度温和的一个反衬.]她的头发多得出奇,密密地盖着两肩、胸脯、两膝,一直垂到地上,乌黑乌黑的,泛着蓝光.她用一只手

小学六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案全册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课可爱的地球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能力。 3.通过收集材料,展开主题活动,使学生能从中发现并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教学准备: 1.请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相关报道和资料。 2.让学生收集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有关材料。 3.地球的图片,地球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看看说说,认识地球 1.出示杨利伟的图片资料。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有关报道和资料。

2.从卫星上看,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3.看书上插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天地对话——“我看到咱们美丽的家了”。 4.提出疑问:杨利伟从神州五号飞船上看到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组织小组讨论,得出地球形状的初步结论。 二、探究学习——地球的形状与面貌 1.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那么古代人类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球体的呢?时至今日,我们能在自然界找到那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 2.学生交流。 3.对比实验:模拟“海边看船”。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地球是一个球体。 4.出示地球仪: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 学生观察总结,教师补充。 引导学生说说地球仪的主要构成。 学生发言后,简单介绍地球仪上的地轴、经线、纬线、赤道、北极、南极。 5.地球表面真实的原貌是怎样的呢? 读加加林的描述,讨论。 6.小组比赛:在地球仪上找大洲大洋。 三、知识拓展——复习与巩固 活动:《科学畅想,遨游太空》 分若干小组,每小组模拟乘坐一架飞船,飞船名称由各组自定。要求将本课学习的只是进行串联,模拟宇宙飞行,说说看到的情况。必须反映的内容是:地球形状特点,宇宙中的星球。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形状特点,了解地球表面大洲大洋的基本知识。

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品德与社会知识点大全[1]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复习题 第一单元 1、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它们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新问题)。电脑(给我们和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许多方便),但是电脑有(辐射),长期使用电脑会给人的(视力和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农药可以(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但是,(农药有一定的毒性,人长期食用,会引起中毒)。 2、我们要(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邪教)。 3、我们要学会在公共场所兼顾他人的(利益),尊重他人的(权利)。这样就是一个(有教养)的人,一个(讲文明)的人。 4、你喜欢的休闲生活有哪些:(阅读、运动、听广播、下棋)等 5、生活中的陷阱有:(赌博、暴力游戏、烟酒、黄色录相、吸食毒品)。 6、吸烟对人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生殖系统均有影响)。 7、毒品是人类公害,这已是全世界的共识,吸毒不仅使吸毒者本人的(身心受到伤害),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危害。 8、克隆就是(复制)1996年,科学家克隆的小羊(多利)出生了。 9、科学的进步,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是现在社会中仍存在着一些(迷信)和(伪科学)现象,我们应当学会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已的头脑,用(科学)的眼光去判断、分析、和认识事物,这样才不会因愚昧无知,走入精神误区。 10、在银行取款台前和安检入口处都有一道黄色的线,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一米线) 11、保持你、我、他之间的距离不仅仅是空间的概念,也体现了对他人(隐私)和(权利)的(尊重)。 12、我们要注意自已的行为给别人带来的影响,学会在公共场所兼顾他人的(利益),尊重他们的(权利)。这样就是一个有(教养)的人,一个讲(文明)的人。 13、(文明),是人类和谐相处的金钥匙;讲文明不仅为别人,受益的也是我们(自已),文明礼貌不仅给他人、给社会带来(愉快和谐),也会给自己带来(快乐),带来(温馨)。 14、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冰毒)等能够使人上瘾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15、判断(1)当别人打电话时,我们可以靠近。() (2)当别人填写包裹单时可以上前去看。() (3)当别人在交谈时可以过去听。() 16、下面的说法正确吗? (1)吸烟不像吸毒,吸两口没关系。()(2)我吸烟是为了好玩。() (3)我觉得吸烟、大碗喝酒很豪爽,像个男子汉。() (4)网上游戏很好玩,每过一关,就有一种成就感,还想过二关、三关……有时打打杀杀,真过瘾。() (5)网上聊天,无拘无束,有些在现实生活中不敢说的话,和网友说没关系。()(6)游戏只

【精品】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童年的朋友课时训练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第1课童年的朋友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嗅.烟草( ) 两颊.( ) 发liǚ( ) zhòu( )纹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①她马上表示同意,一面编辩子,一面往沙发那边瞧,母亲就在沙发上躺着,脸朝上,身子直得你一根铉。 ②她的衣服全是车黑的,但通过好的眼睛,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勇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茫。 3.在下列横线上填写指定对象的童年朋友或敬畏的人。 “童年朋友”敬畏的人 (1)高尔基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迅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艾青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魏巍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著阅读。 他计划写一部关于英勇的科托夫斯基骑兵师的中篇小说,书名不假思索就出来了:《暴风雨所诞生的》。从这一天起,他把整个身心扑在这部书的创作上。他缓慢地,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地写着。他忘却一切,全部身心都沉浸在书中的人物形象当中,也初次尝到了创作的艰辛。 (1)这段文字出自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原苏联作家____________,文中的“他”指的是小说主人公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说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名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分析。 (一) 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好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但这面孔却被松软的鼻子、胀大了的鼻孔和红鼻尖儿给弄坏了。她从一个镶银的黑色鼻烟壶里嗅烟草。她的衣服全是车黑的,但通过好的眼睛,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她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并且柔软得也像这个可爱的动物。 在她没来以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连结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

1、站立起来的xx人 设计理念:本教学设计以体验为基点,通过了新旧社会分别在经济上与政治上的四次对比,点燃孩子体验的情感火花,使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的道德认知→形成爱国的道德情感→落实到爱国的道德行为实践中。教学设计力求使扎根在 “生活体验”沃土中的自豪情感,在学生身上结出美丽的爱国之花!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取得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2.能力目标:让学生知道,随着中国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行为目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回顾激动人心的时刻。 人们不会忘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当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的喜讯传来时,北京沸腾了,全国沸腾了。(播放申奥成功录象) 师:为什么一个体育运动会申报成功,会牵动那么多人的心?

(向世界证明了xx的体育实力。) 师:对,中国申奥成功不单单是向世人证明了中国的体育实力,更重要的是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体育事业的发展竟和国家实力挂钩?答案是肯定的,如果还要出示什么证明的话?就让我们从“东亚病夫”到“相约2008”这段历史中寻找证据吧! 活动一:在资料展示体验中引发情感萌动,提高道德认识 师:在旧中国,由于政府腐败无能,中国人被讥笑为“东亚病夫”。从1896年至1948年,奥运会举办了14届,而拥有4亿人口的中国仅仅参加过3次。均因国力衰败而留下了“零的记录”谁搜集了资料,请小组出示图片等资料汇报一下: (中国参加1932年奥运会,刘长春作为中国唯一的运动员代表中国参加了奥运会,他的两项比赛在预赛中即被淘汰。(教师随即访问:假如你就是刘长春或者就是看台上(遭人耻笑)的中国人,当时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中国参加1936年奥运会,中国队被称为“鸭蛋队”中国队全军覆没。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体育的落后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真实写照。 中国参加1948年伦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困顿他乡,比赛结果无一进入决赛。可叹的是,在奥运会结束之后,代表团连回国的路费也没有着落。) 师:从中国人参加这三届奥运会情况,你看到了什么? (旧中国国力衰败,运动员训练条件差,无法取得好成绩,) 师:你能从中领略到政府腐败无能、国力衰败带给我们是什么? (羞耻。 耻辱。 气愤。 ……)

第1课 可爱的地球

第1课可爱的地球 教学目标: 1.情感和态度:通过对麦哲伦环球航行等事例的学习,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意志品格,深化爱国主义情感;帮助学生了解人类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唤起人类热爱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 2.知识和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从中发现并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形状特点,了解地球表面大洲大洋的基本知识。 3.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材料,展开主题活动,培养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并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能力。 第1课时 一、课前准备 1.准备地球仪若干只。 2.课前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其他学科知识,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请教老师和家长等多种途径,收集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有关知识。 3.准备有关地球的图片。 4.准备“海边看船”的实验材料。 5.关于地球的一段录象。 二、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走近地球 1.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出示太阳图片);在农历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亮像明亮的圆盘(出示月亮图片)。那么,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生活的地球,他又是什么形状的呢? 2.学生简单交流。 3.教师小结:对,地球也是球体的。 4.(出示卫星拍摄的地球全景图片)这张照片是科学家从卫星上拍摄下来的,你能说说从卫星上看,谁能做做小导游来介绍一下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吗? 5.地球是球体的,现在大家都知道,但人类认识到这一点,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出示有关录象。 6.时至今日,你知道我们能在自然界中找到哪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先说给同桌听一下。 7.学生自由交流,再大堂交流。 8.其实,我们虽然现在不能像宇航员叔叔们一样到太空去看我们的地球是什么样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地球球体的,想不想试一下? 9.对比实验:模拟“海边看船”。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共203人,本地农村学生,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与品行表现较好,对教材知识的学生有兴趣,但少数学生学习相对困难,个别学生上课纪律也较差,平时表现不很乐观。 二、教材分析: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高年段最后一年学习的教材,本册教材在体现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中、高年级教材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学习内容更加深刻,学习视野更加开阔。六年级上册教材内容十分丰富,包含了品德、科学、历史、地理、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学习内容。 (二)教材内容的综合程度更高,注意引导学生综合学习。由于六年级教材内容涉及的面广,教材采用了一定的主题将相关知识进行了高度综合,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如第一单元以文明为主线,将科学、不迷信、社会文明、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等内容统整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和认识到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也在不断改变和完善着自己的物质生活,一步步走向文明。 (三)强调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线来统领历史和地理内容的学习。史地内容在六年级上册教材中所占的比例为四分之三。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历史内容学习与初中的历史、地理学习的价值观不同之处是: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史地内容是以“散点”式的方式呈现,重点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四)重视史地内容的学习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六上教材在史地内容编写时,重视历史与现实、乃至未来之间的关系;历史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的沉淀、浮现;儿童在生活中能发现、理解和感受到的一些社会现象、社会事实,引导儿童走进历史中,去感悟,去认识,去理解。 (五)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材注重让学生通过学习,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让他们懂得看待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应当联系地看、历史地看、辩证地看。如第二单元,教材通过新旧中国的纵向事实比较,如两次洛杉矶奥运会;两个世纪开端的不同性质的两个事件;中国在世界上国际地位不断增强的事实和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历史地、发展地、联系地看待祖国的发展。如第三单元教材通过新旧中国的纵向事实比较,引导学生从餐桌上的变化,即农产品的变化,以及日常工业用品从无到有的变化,体会祖国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及其对人民生活的影响,让学生体会和思考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之间的联系,学会综合地、联系地看待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如第四单元,教材引导学生认识周边国家人们的生活习俗与该国地域环境、气候特点、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让学生学会联系地看问题的

小学六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案全册

第一课可爱的地球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能力。 3.通过收集材料,展开主题活动,使学生能从中发现并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教学准备: 1.请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相关报道和资料。 2.让学生收集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有关材料。 3.地球的图片,地球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看看说说,认识地球 1.出示杨利伟的图片资料。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有关报道和资料。 2.从卫星上看,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3.看书上插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天地对话——“我看到咱们美丽的家了”。

4.提出疑问:杨利伟从神州五号飞船上看到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组织小组讨论,得出地球形状的初步结论。 二、探究学习——地球的形状与面貌 1.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那么古代人类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球体的呢?时至今日,我们能在自然界找到那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 2.学生交流。 3.对比实验:模拟“海边看船”。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地球是一个球体。 4.出示地球仪: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 学生观察总结,教师补充。 引导学生说说地球仪的主要构成。 学生发言后,简单介绍地球仪上的地轴、经线、纬线、赤道、北极、南极。 5.地球表面真实的原貌是怎样的呢? 读加加林的描述,讨论。 6.小组比赛:在地球仪上找大洲大洋。 三、知识拓展——复习与巩固 活动:《科学畅想,遨游太空》 分若干小组,每小组模拟乘坐一架飞船,飞船名称由各组自定。要求将本课学习的只是进行串联,模拟宇宙飞行,说说看到的情况。必须反映的内容是:地球形状特点,宇宙中的星球。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形状特点,了解地球表面大洲大洋的基本知识。 2.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能力。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 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 教学案例 姚安元(湖南省安化县东坪镇闵家完小)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战争的巨大破坏力,感受战争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感悟战争带给人类的深重灾难,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 2.通过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 教学重点 战争引发的多种灾难和影响。 教学难点 1.如何拉近战争与儿童生活的距离,让儿童感悟战争带来的灾难。 2.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搜集、整理资料,探究性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预习,搜集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并作好准备以恰当的方式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和探究。 2.教师:结合课文内容,布置课前预习。 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资料和相关历史知识水平等学情。 根据教学需要,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话题 师:同学们,与过去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祖辈们相比,我们今天生活在和平安静的环境里,战争似乎离我们非常遥远。但是,战争是否离我们真正遥远呢?我们先来交流一下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你知道近百年来,全世界发生过哪些战争?(先小组交流,再派代表汇报。) 生1:我们组知道发生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生2:我们组知道发生过中越战争、中印战争、科索沃战争、海湾战争…… …… 师:了解这些资料,你有什么感觉? 生1:我觉得世界上经常发生战争,可以说战火不断。 生2:我觉得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 师:是啊,世界并不十分太平,冲突和战争时有发生,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虽然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但我们一定知道战争会给人类带来什么。 生:痛苦和灾难。 师:是的,我们来看一段介绍伊拉克战争的短片。(播放短片,出示课本48页图片1、图片2) 师:在炮火的轰炸和摧残下,伊拉克人们对这个世界只剩下恐惧。战争究竟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痛苦和灾难呢?今天我们要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与思考。(板书课题:《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新)教案

第一课可爱的地球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能力。 3通过收集材料,展开主题活动,使学生能从中发现并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 重点难点: 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教学准备: 1.请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相关报道和资料。 2.让学生收集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有关材料。 3.地球的图片,地球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看看说说,认识地球 1.出示杨利伟的图片资料。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有关报道和资料。 2.从卫星上看,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3.看书上插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天地对话——“我看到咱们美丽的家了”。 4.提出疑问:杨利伟从神州五号飞船上看到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组织小组讨论,得出地球形状的初步结论。 二、探究学习——地球的形状与面貌

1.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那么古代人类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球体的呢?时至今日,我们能在自然界找到那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 2.学生交流。 3.对比实验:模拟“海边看船”。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地球是一个球体。 4.出示地球仪: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 学生观察总结,教师补充。 引导学生说说地球仪的主要构成。 学生发言后,简单介绍地球仪上的地轴、经线、纬线、赤道、北极、南极。 5.地球表面真实的原貌是怎样的呢? 读加加林的描述,讨论。 6.小组比赛:在地球仪上找大洲大洋。 三、知识拓展——复习与巩固 活动:《科学畅想,遨游太空》 分若干小组,每小组模拟乘坐一架飞船,飞船名称由各组自定。要求将本课学习的只是进行串联,模拟宇宙飞行,说说看到的情况。必须反映的内容是:地球形状特点,宇宙中的星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形状特点,了解地球表面大洲大洋的基本知识。 2.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能力。 3通过收集材料,展开主题活动,使学生能从中发现并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 重点难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