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裂酸化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4
压裂酸化技术哎呀,说起压裂酸化技术,这可真是个技术活儿,一般人可能听都没听过。
不过,别急,我这不是来给你细细道来了嘛。
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跟着师傅去了一趟油田。
师傅是个老油田工人,对这些技术门儿清。
我们开着那辆破旧的皮卡,一路颠簸到了井场。
那地方,风沙大得能把人吹跑,但师傅说,这算啥,比这更恶劣的环境他都见过。
到了井场,师傅指着那口井说:“看,这就是我们要进行压裂酸化的井。
”我瞅了瞅,心想,这不就是一口普通的油井嘛,有啥特别的。
师傅好像看出了我的疑惑,笑着说:“小伙子,这你就不懂了吧,这井下面可是大有文章。
”师傅开始给我讲解压裂酸化技术的原理,他说这技术就像是给井下打个“小针”,让油和气能更容易地流出来。
他边说边比划,我听着听着,觉得这技术还挺有意思的。
接下来,师傅带我看了压裂车,那家伙,真是个大家伙,轰隆隆的声音震得地都在抖。
师傅说,这车得用高压把酸液打进井里,让岩石裂开,这样油和气就能顺着裂缝流出来。
我看着师傅操作,那手法,那叫一个熟练,我心想,这得练多少年啊。
操作过程中,师傅还不忘给我讲些趣事。
他说有一次,他们压裂的时候,酸液不小心溅到了一个新来的工人身上,那家伙吓得脸都白了,以为要完蛋了。
结果师傅淡定地拿水一冲,啥事没有。
我听了哈哈大笑,心想,这油田工作还真是刺激。
压裂结束后,师傅带我看了井口的油流,那油流得跟小河似的,我看着都激动。
师傅说,这就是压裂酸化技术的效果,能让油井的产量翻几番。
我看着那油流,心里想,这技术还真是神奇。
回到皮卡上,师傅点上一支烟,深吸一口,然后对我说:“小伙子,这技术看着简单,其实里面学问大着呢。
”我点点头,心里对这压裂酸化技术充满了敬意。
那天的经历,让我对压裂酸化技术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技术,虽然听起来高大上,但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默默地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着能源。
下次再听到这个词,我可不会再觉得陌生了。
HSE要求1、执行的相关安全环保法律法规与标准要求(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国家法律。
(2)严格执行《陕西省石油勘探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陕西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油井所属地方的安全、环境保护和健康法规。
(3)严格执行GB18599-2001/XG1-2013《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SY/T 6690-2016《井下作业井控技术规程》、SY/T 6276-2014《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SY/T 5225-2019《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SY/T 5974-2020《钻井井场、设备、作业安全技术规程》、SY/T 6610-2017《含硫化氢油气井井下作业推荐作法》、SY/T 6277-2017《硫化氢环境人身防护规范》、SY/T 5325-2013《射孔作业技术规范》、SY/T 6549-2016《复合射孔施工技术规范》等国家与行业标准。
(4)严格执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环境保护禁令》、《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放射性污染防治管理规定》(中油安〔2012〕54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带压作业技术规程》(中油工程〔2010〕494号)、《长庆油田分公司油田井下作业井控实施细则》、《长庆油田分公司林区石油生产作业消防安全管理办法》长油防火委〔2013〕5号、《长庆油田分公司油气田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实施细则》长油〔2012〕144号、《长庆油田分公司林区石油生产作业消防安全管理办法(试行)》(长油防火委〔2013〕5号)、《长庆油区高气油比油藏井下作业(修井)井控安全管理暂行规定》(长油开字〔2009〕43号)、《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生产性建设项目健康、安全与环境HSE“三同时”管理办法》长油字〔2008〕95号、《长庆油田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办法》长油字〔2008〕95号、《放射性污染防治管理办法》长油〔2014〕310号、《长庆油田分公司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及管理办法》(长油〔2015〕105号)、《长庆油田公司生产经营六条禁令》(长油字【2008】88号)、《长庆油田公司承包商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长油【2015】102号)、《长庆油田分公司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暂行办法》(长油安字【2014】1号)等公司文件要求。
压裂酸化工程方案一、工程概述1.1 工程背景近年来,我国石油工业快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油田产量下降和地质条件复杂化。
为了提高油田产量,压裂酸化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增产工艺。
该工艺通过注入压裂液和酸液,改善油藏渗透性和孔隙度,从而提高原油产量。
1.2 工程目标本工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压裂酸化工艺,提高油田原油的产量,并延长油田的生产寿命。
同时,通过该工程,还能够减少注水量,提高采收率,降低单位采油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1.3 工程范围本工程的范围包括油田压裂酸化的整个工艺流程,包括工程设计、施工过程、监测和调整等环节。
同时,还需要考虑油田地质条件、油藏特性和设备状态等因素。
二、工程步骤2.1 压裂酸化前准备在进行压裂酸化工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对油田地质条件和油藏状态的调查和分析,确定施工方案和相关设备。
同时,还需要做好安全防护和环境保护工作。
2.2 压裂酸化工艺设计在确定压裂酸化工程方案后,需要进行详细的工艺设计,包括压裂液和酸液的配方设计、注入方案、注入参数及监测方案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油藏地质条件、油藏特性和设备状态等因素。
2.3 压裂酸化实施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压裂酸化工程的实施。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操作人员安全,设备正常运行,并严格控制注入压力、注入速度等参数,以确保施工质量。
2.4 压裂酸化效果监测施工结束后,需要对压裂酸化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
通过监测油藏产量、渗透率、压裂液和酸液的分布情况等指标,评估压裂酸化的效果,并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
2.5 压裂酸化效果评估根据监测结果,对压裂酸化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油田产量增加、采油成本变化、油藏寿命延长等指标,并对工程方案进行总结和评价,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参考。
三、工程设计3.1 压裂酸化工艺设计针对具体的油田地质条件和油藏特性,进行详细的压裂酸化工艺设计。
包括对压裂液和酸液的配方设计、注入方案、注入参数及监测方案等。
FracproPT软件压裂酸化模拟操作步骤⽬录⼀、压裂设计的基本任务 (2)⼆、压裂设计参数 (2)1、油⽓井参数 (2)2、油⽓层参数 (2)3、压裂参数 (3)4、经济参数 (3)三、压裂模型与压裂⼏何尺⼨ (7)四、压裂设计及设计的优化 (9)五、绿10井加砂压裂PT软件设计与模拟 (13)1、绿10井压裂设计界⾯ (13)2、绿10井压裂裂缝拟合界⾯ (33)3、绿10井加砂压裂产能预测模拟 (54)六、中古16井酸压PT软件设计与拟合 (60)1、中古16井Fracpro PT酸压设计界⾯ (60)2、中古16井Fracpro PT酸压拟合界⾯ (70)七、附件⼀:中古16井酸压PT软件设计与拟合 (88)⼋、附件⼆:酸压软件介绍 (122)⼀、压裂设计的基本任务1、在给定的储层与注采井⽹条件下,根据不同裂缝长度和裂缝导流能⼒预测井在压后的⽣产动态2、根据储层条件选择压裂液,⽀撑剂等压裂材料的类型,并确定达到不同裂缝长度和导流能⼒所需要的压裂液与⽀撑剂的⽤量3、根据井下管柱与井⼝装置的压⼒极限,确定泵注⽅式,泵注排量,所需设备的功率与地⾯泵压4、确定压裂施⼯时压裂液与⽀撑剂的泵注程序5、对上各项结果进⾏经济评价,并使之最优化。
6、对这⼀优化设计进⾏检验。
设计应满⾜:开发与增产的需要;现有的压裂材料与设备具有完成施⼯作业的能⼒;保证安全施⼯的要求。
⼆、压裂设计参数1、油⽓井参数1)、井的类别与井⽹密度2)、井径、井下管柱(套管,油管)与井⼝装置的规范、尺⼨及压⼒定额3)、压裂层段的固井质量4)、射孔井段的位置、长度、射孔弹型号、射孔孔数与孔眼尺⼨5)、井下⼯具的名称、规范、尺⼨、压⼒定额、承受温度与位置2、油⽓层参数1)、储层有效渗透率、孔隙度与含油饱和度以及这些参数的垂向分布2)、储层有效厚度及其在平⾯上的延伸3)、储层压⼒梯度与静压⼒4)、储层静态温度5)、储层流体性质(包括密度、粘度与压缩系数等)6)、储层岩⽯⼒学性质,如泊松⽐,杨⽒模量,抗压强度,与岩⽯布⽒硬度等7)、储层地应⼒的垂向分布及最⼩⽔平主应⼒的⽅位8)、遮挡层的岩性,厚度与地应⼒值3、压裂参数1)、使⽤⼆维设计模型时压裂施⼯所形成的裂缝⾼度或使⽤三维模型时储层与上、下遮挡层的地应⼒差2)、裂缝延伸压⼒与裂缝闭合压⼒3)、压裂液粘度、流态指数和稠度系数4)、压裂液初滤失和综合滤失系数5)、压裂液流经井下管柱与射孔孔眼的摩阻损失6)、压裂液纯滤失⾼度的垂向分布7)、⽀撑剂类型,粒径范围,颗粒密度,体积密度8)、作为裂缝闭合压⼒函数的⽀撑剂导流能⼒与⽔⼒裂缝中⽀撑剂层的渗透率9)、压裂施⼯时的泵注排量10)、动⽤的设备功率及其压⼒极限4、经济参数1)、压裂施⼯规模2)、压裂施⼯费⽤3)、油⽓产量及产品的价格4)、计算净收益的时间以及净贴现值有效渗透率在多孔介质中,如有两种以上的流体流动,则该介质对某⼀相的渗透率称之为有效渗透率(um2 或10-3 um2或MD),有效渗透率与压裂液综合滤失系数的⼆次⽅成正⽐,与裂缝长度成反⽐,因此,在压裂设计中,最佳裂缝长将随有效渗透率的增加⽽变短。
浅谈压裂酸化返排液处理技术方法摘要:酸化技术是一种利用酸液与近井或储层中矿物反应、提高渗透率、提高油气井产量或增加注水井注入量的技术措施。
酸化施工结束后,残酸液会排至地面继而形成酸化废液。
酸化废液pH低、成分复杂,对其处理后回注储层或外排对保护环境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压裂酸化,返排液,处理,技术前言酸化技术是提高储层中油、气渗流能力及增加油气井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酸化过程是通过井眼向地层注入一种或几种酸液或酸性混合溶液,利用酸与地层或近井地带部分矿物的化学反应,溶蚀储层中孔隙或天然裂缝壁面岩石,增加孔隙和裂缝的导流能力,从而达到油气增产或注水井增注的目的。
酸化作业完成后,残酸通过注入井返排至地面,形成酸化废液。
为了提高对储层的改造效果,常将压裂与酸化过程相结合,在足以压开油气层形成裂缝或张开油层原有裂缝的压力下,对油气层酸压的一种工艺。
酸化压裂液体系由增粘剂、盐酸、有机酸等主剂及缓蚀剂、铁稳定剂、杀菌剂等组成,致使返排出的酸化压裂废液具有污染物含量高、酸性及腐蚀性强等特点,未经处理外排对环境会产生严重污染。
对其处理后回注或回配酸化压裂液是其重要出路。
1压裂酸化废液污染物的种类污染物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压裂酸化施工中产生的废液。
其主要有压裂施工中压裂液的废液,施工过程中设备发生刺漏产生的冻胶,各种液体添加剂的残液,酸化施工中的残酸,施工后清洗罐体时产生的废水废液,尤其是用液量大的工程要求大罐数量多,产生的废液不可忽视;压裂后返排产生的废液,不同地区,不同井别的返排率在30%到85%,还有各种生活污水等;第二,压裂酸化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比如,破胶剂使用中产生的残渣;支撑剂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残渣;各种化工料的包装袋。
这些污染物处理不好,极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第三,因压裂酸化产生的气体污染源。
其主要包括酸化作业中盐酸挥发产生的废气、泵车造成的尾气等;第四,其他污染源。
比如,压裂酸化过程中的噪声污染;作业过程中人为产生的各种垃圾;特殊添加剂造成的污染。
分析酸化压裂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酸化压裂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油气田开发技术,通过注入高压酸液将油气层岩石打碎并形成裂缝,方便油气流动,从而提高油气产量。
酸化压裂技术广泛应用于页岩气、致密油等非常规油气田的开发,也被用于常规油气藏的提高采收率。
1. 提高裂缝网络:酸化压裂技术能够将注入的酸液在油气层岩石中发生化学反应,溶解岩石中的矿物质和水溶性物质,形成裂缝和孔隙,从而扩大油气层的有效渗透面积和裂缝网络,改善油气的流动性。
2. 提高产能:通过酸化压裂技术,可以将油气层打碎并形成裂缝,增加油气的渗透性和渗透率,从而提高油气的产能。
裂缝网络的增加可以提高原油及天然气的渗流面积,增加流体的储集和流动性。
3. 释放残余油气:在常规油气藏中,酸化压裂技术可以被用来释放油气藏中的残余油气,即通过打开已经几乎干涸的油气藏来提高残余油气的采收率。
这对于老旧油气田的开发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4. 降低井底流体阻力:油气藏开发中,岩石的孔隙和裂缝是油气流动的通道,而水和气泡的存在会降低孔隙和裂缝的连通性,从而降低井底流体的流动能力。
酸化压裂技术能够通过扩大孔隙和裂缝来削弱水和气泡的阻力作用,提高井底流体的导流能力。
5. 加强水驱和气驱效果:在油气田开发中,常常需要利用水驱或气驱来推动原油或天然气的流动,提高采收率。
酸化压裂技术可以扩大油气层的有效渗透面积,改善渗水和渗气能力,从而增强水驱和气驱的效果。
中国石化西北分公司企业标准Q/XB KF02—20072007-03-01发布 2007-03-01实施QB酸化压裂施工规范前言酸化压裂施工是石油天然气开采中的一项重要增产工艺,为了改善西北分公司酸化压裂作业施工条件与环境,保护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和健康,保证储层改造作业成功,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开发处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批准。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本标准起草人:陈朝刚张烨米强波耿宇迪焦克波本标准从2007年3月1日起实施,代替2004版酸压/酸化施工规范标准(Q/XB KF02-2004)。
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目次1 范围 (1)2 施工准备 (1)3 现场施工 (3)4 施工后返排 (3)5 施工资料录取及提交 (4)6 施工质量评价 (4)7 QHSE要求 (5)附录A(提示的附录) 酸压施工公报格式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油井酸化、酸压和压裂施工作业的一般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西北分公司油田酸化、酸压和压裂施工作业。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的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时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SY/T5225-2005 石油与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管理规定SY/T 5127-2002 石油井口装置额定工作压力与公称通径系列SY/T 5323-2004压裂管汇与节流管汇SY/T 6137-2005含硫气井安全生产技术规定SY 6277-2005 含硫油气田人身防护安全管理规定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压裂利用各种方式产生高压,作用于储层形成具有一定导流能力的裂缝,可使井达到增产(注)目的的工艺措施。
《压裂酸化用助排剂技术要求》压裂酸化用助排剂技术要求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发布Q/SH 0054―2022年前言本标准参照了SY/T 5755-1995《压裂酸化用助排剂性能评价方法》中的试验方法,对加药浓度和质量指标进行了具体规定,将“助排率”重新定义为“返排性能提高率”。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部提出并归口。
中国石化采油助剂与机电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本标准起草单位:检测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娜杜灿敏王亭沂周海刚张志振张晶曹金林Q/SH 0054―2022年压裂酸化用助排剂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压裂酸化用表面活性剂类助排剂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质量检验单、使用说明书、运输、贮存以及安全环保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压裂酸化用表面活性剂类助排剂的准入、采购、质量监督检验、入库验收和性能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549 表面活性剂用拉起膜法测定表面张力GB/T 6678-2022年化工产品采样总则GB/T 6680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SY/T 5370-1999 表面及界面张力测定方法SY/T 5753-1995 油井增产水井增注措施用表面活性剂的室内评价方法SY/T 5764 压裂用瓜尔胶和羟丙基瓜尔胶3 术语与定义3.1 返排性能提高率:助排剂对岩心中残液的相对返排能力的提高程度。
3.2 配伍性:体系中各成分间或体系与环境间不发生影响其使用性能的化学变化和(或)相变化的性质。
4 要求压裂酸化用助排剂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l的规定。
分析酸化压裂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酸化压裂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油气田开发方法,主要用于增加油气井的产量。
该技术通
过注入酸液和高压水来破坏油气层岩石的结构,从而提高油气的流动性和采集率。
酸化压裂技术主要应用于低渗透油气藏的开发。
低渗透油气藏指的是储层渗透率较低,油气流动性差的油气层。
而酸化压裂技术可以通过在油井注入高压酸液和水,破坏储层岩
石的结构,扩大油气流通通道,提高渗透率和产能。
在低渗透油气藏中广泛采用酸化压裂
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储层采收率。
酸化压裂技术还在油气田开发中起到了提高采收率和延长油藏寿命的作用。
在油气井
开发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油藏中的压力会逐渐降低,导致油气产量下降。
而酸化压
裂技术可以通过注入高压酸液和水,重新破坏油气层的结构,恢复油气流动性,提高产能。
酸化压裂技术还可以清除油藏中的沉积物和杂质,延缓油藏的老化和堵塞,从而延长油藏
的寿命,提高采收率。
酸化压裂技术是一种在油气田开发中广泛应用的技术。
它可以提高低渗透油气藏的采
收率,开发页岩气和致密油等特殊油气层,同时还能延长油藏的寿命。
随着油气开发技术
的不断进步,酸化压裂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大。
压裂酸化技术难点和挑战
正如在我国石油工业“十五”规划报告指出的一样:现在我国石
油工业面临的形势是新区勘探开发困难,老区的增产挖潜还有大量
的工作要做。其中,常规的井网加密已经效果不大,对酸化压裂措
施的认识不够。同时,增产措施改造的对象越来越复杂,改造目标
已经从低渗、单井发展到了中、高渗和油田整体,主要的难题集中
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复杂岩性油气藏
指的是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粘土矿物以一定比例均匀存在,
没有任何一种成份占主导地位。典型的代表是玉门酒西盆地的清溪
油田,该油田储量高、品位好,但是储层矿物组成十分复杂。由于
矿物的不连续分布,酸压后只能形成均匀、低强度的刻蚀;而水力
压裂由于发生支撑剂嵌入和粘土矿物的水敏、碱敏现象严重,因此
目前酸压和水力压裂技术对这类储层多为低效或无效。只能考虑从
液体体系上改进工艺措施。
2、高温、超高温、深层、超深层和异常高压地层
以准葛尔盆地、克À玛依、塔里木和吐鲁番为代表,如柯深101
井,压力系数为2.0,温度135摄氏度,千米桥潜山地区井深4000m
—5700m,温度在150摄氏度到180度之间。这种地层的技术难点
往往是需要的施工压力和压裂酸化液体不能达到要求;酸液的反应
时间短,酸蚀作用距离短。
3、低渗、低压、低产、低丰度“四低”储层
如中石油的长庆苏里格气田压力系数在0.8—0.9,渗透率为0.5
—3.0达西,中石化的大牛地油田压力系数0.67—.0.98,渗透率
仅为0.3—0.9达西。类似的这种储层在我国占很大的比例,由于
产生水锁现象进而产生很难解除的水相圈闭,如果不采用特殊的工
艺手段,很难得到高效开发。
4、凝析气藏
代表有千亿方的塔里木迪那气田和中Ô白庙深层凝析气藏。这类
油田酸化压裂最大的问题是由于压力降低后凝析油的析出产生凝
析油环,大大降低了天然气的产量。
5、高含硫,高含二氧化碳油田
这类油田有被誉为“南方海相勘探之光”的普光气田(储量高达
1144亿立方米);580亿立方米的罗家寨气田。这两个气田的含硫
量都在10%—12%,远远超过3%的行业标准。硫化氢的高还Ô性和
化学反应活性容易产生单质硫和硫化亚铁沉淀,在酸化压裂施工中
造成二次伤害。同时,高含硫还会加大钻、采、集、输、外运的困
难,尤其是在地形复杂,自然条件恶劣的四川丘陵地区。
6、异常破裂压力油藏
这种油藏埋藏深度和破裂压力不成正比,以川西致密须家河组和
赤水地区为例:2000多米的井深破裂压力高达90多兆帕,现场经预
处理措施之后,施工压力仍然高达80多兆帕。造成的直接后果就
是压不开地层,酸液不能进入,对设备的损害比较大。
7、缝洞型、裂隙型碳酸盐岩
我国“九五”规划最大的整装油田——塔河油田就是这类油田的
代表。塔河油田560万吨产量中有80%是依靠压裂酸化措施取得的。
而压裂酸化中最大的难题是注入液体的滤失,因为这种缝洞型、裂
隙型油藏已经并非常规意义上的裂缝和孔隙,而是体积巨大的溶洞
和裂隙。
8、低渗稠油
这类油田由于稠油的流动性差,向井流动困难,导致初期增产效
果差或无效,酸化压裂有效期短。
9、水平井、多分支等复杂结构井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海上应用水平井,水平井的采油工
艺远远落后于钻井技术的发展。水平井等复杂结构井压裂核心问题
是起裂裂缝条数和裂缝方位的控制,水平井酸化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酸液的均匀置放和长时间浸泡下酸岩反应机理。目前,在这方面已
经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酸化压裂技术发展现状及创新
(1)、压裂裂缝延伸数学模型研究
目前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为由西南石油学院率先提出的三维
裂缝模型和控缝高技术以及“四变”:变排量、变粘度、变支撑剂
类型和支撑剂粒径技术。
(2)、重复压裂技术
重复压裂定义为压裂同一口井,同一个层位,同一个地方,区别
于常规的人为的第一次压裂无效后的再压裂或是压开不同层段。其
技术核心可以概括为“堵老缝,压新缝”,即:堵已经成为储水通
道的缝,堵控制区域已经完全或大部分产出的老缝。压新缝的关键
是把握新缝压开的时机,新缝的压开总是发生在最大最小应力场改
变时。
(3)、高含硫油田
目前国外常用的方法是用互溶剂吸收生成的单质硫。现在又提出
了“双管齐下”的解决办法:即同时降低铁离子浓度和用硫化氢吸
收剂把单质硫的形成扼杀在摇篮中。
(4)、低渗低压油田
目标是减少水锁和水相圈闭,可以考虑的途径有:尽量减少进入
气层的液量,减少滤液的表面张力,减少毛管阻力。目前的措施包
括:
①提高返排速度:液氮伴注,分段破胶,强制闭合,高效返排;
②二氧化碳泡Ä压裂;
③自生气/生热增压助排;
④表面活性剂压裂液。
(5)、异常破裂压力
降低摩阻,增加酸液的密度和强度是治标的方法。治本的途径包
括:高能气体压裂、酸化预处理、射孔参数优化。现场实践表明,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分别减小井口压力10MPa,4—10MPa,5MPa左右。
(6)、复杂结构井压裂机理和技术
关键的技术是合理设计压开裂缝条数,优选裂缝长度。以前的观
点认为水平井相当于一口水力压裂井,但是最新完井思想认为水平
井钻成后必须要做增产措施才能发挥其全部产能。因此完井方式上
要预先考虑有利于裂缝的形成,有利于后续的酸化压裂改造。
(7)、酸化压裂新观点:
传统观念认为碳酸盐岩水力压裂会造成矿物脱落,堵塞裂缝和孔
隙,一般增产措施应该采用酸压和基质酸化;而砂岩油藏由于胶结
疏松,容易压破地层边界,酸液均匀溶蚀岩石,不能形成沟槽,酸
压后裂缝大部分闭合,没有形成导流能力等Ô因,经典教科书上都
不推荐采用酸压。现场作业已经大大地挑战了上述传统观点,如采
用酸基压裂液,冻胶酸的碳酸盐岩水力压裂以及砂岩储层的酸压都
取得了不错的增产效果,但其机理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