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37.59 KB
- 文档页数:5
2023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共50分)1. 下列四个地理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是:A. 亚洲B. 非洲C. 欧洲D. 南美洲答案:A2. 太阳能和风能属于以下哪种资源?A. 可再生资源B. 水能资源C. 煤炭资源D. 天然气资源答案:A3. 世界通行开发中的最重要的铁路干线是:A. 纵贯线B. 京九线C. 沪宁线D. 济南线答案:A...二、简答题(共30分)1. 请简述地壳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案:地壳运动包括地震、火山活动等,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形成地形地貌的变化,如山脉的抬升、河流的改道等。
- 对人类活动产生影响,如地震会导致建筑物倒塌、道路中断等。
- 影响生态环境,如火山喷发会造成大规模的生态灾害。
2. 请简述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分布的影响。
答案: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分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影响动植物的分布,使得某些物种栖息地发生变化,甚至灭绝。
- 影响农作物的种植分布,如气温升高导致某些作物无法生长在原有的地区。
- 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分布,如海洋温度升高导致某些海洋生物数量减少。
...三、解答题(共20分)1. 请解释人口迁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并以中国为例进行说明。
答案:人口迁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进城,推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
- 人口迁移使得城市规模扩大,城市设施建设得到改善。
- 由于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给城市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如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等问题需要解决。
以中国为例,中国的人口迁移现象非常明显。
大量农民工涌入一线城市,推动了城市的经济增长,但也给城市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就业压力、住房紧张等。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缓解这些问题,如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推动农业现代化等。
2. 请解释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季节的影响。
答案: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季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地球自转使得地球上不同地区的阳光照射不均匀,导致了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季节差异。
山东省2023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常住人口的是()A.外来人口B.户籍人口C.流动人口D.旅游人口答案:D2. 下列不属于地球物理学研究范畴的是()A.地磁场B.地震波C.板块构造D.水系形态答案:D3. 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集中,并产生城市化地区的现象。
以下城市化的现象错误的是()A. 城市人口增加B. 城市化地区面积扩大C. 城市经济发达D. 农村人口滞涨答案:D二、填空题1.南北向的主要山脉有__神农架山脉__和__太行山脉__。
答案:神农架山脉太行山脉2.东西向的主要山脉有__长白山__、__大兴安岭__和__喜马拉雅山__。
答案:长白山大兴安岭喜马拉雅山3.山体垮塌、滑坡、泥石流等是山地灾害的__三__大类型。
答案:三三、简答题1. 请简述气温和纬度的关系。
答: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原因是纬度高的地方太阳的斜射角度较小,地表受到的辐射能较少,气温就相应地较低。
2. 请简述中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
答: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水资源的矛盾尤其是水资源质量的矛盾突出。
其中,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大规模水利工程中的一项重点战略。
四、论述题请简述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答:城市化使得城市人口和城市化地区面积不断扩大,导致大量征用农田和耕地。
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水体污染严重,自来水水质不佳。
2.空气污染日益严重,PM2.5浓度居高不下。
3.垃圾固体处理不当。
4.大量钢筋混凝土建筑难以消化,耗能耗水严重。
以上就是山东省2023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和答案。
2023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A. 圣诞节- B. 愚人节- C. 国庆节- D. 情人节- 答案:C2. 以下哪个是世界上最高峰?- A. 珠穆朗玛峰- B. 北京市中心- C. 尼亚加拉大瀑布- D. 埃菲尔铁塔- 答案:A3. 以下哪个是地球的自转周期?- A. 24小时- B. 1年- C. 12小时- D. 1个月- 答案:A第二部分:填空题1. 北京位于______地区。
- 答案:华北2. 长江是中国的最长的______。
- 答案:河流3. 中国最大的沙漠是______。
- 答案:塔克拉玛干沙漠第三部分: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地壳运动的种类以及对人类的影响。
- 答案:地壳运动包括地震、火山喷发、地质变化等。
这些地壳运动会导致灾害,并对人类造成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
2. 请简要介绍中国的四大自然区划以及各自的特点。
- 答案:中国的四大自然区划包括东部沿海地区、中部丘陵地区、西部高原地区和西北干旱地区。
东部沿海地区气候温和,适宜农业和工业发展;中部丘陵地区地势起伏,适合旅游和水资源开发;西部高原地区海拔较高,气候寒冷,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西北干旱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燥,适宜开展沙漠治理和旅游等。
第四部分:论述题请写出关于如何保护环境的个人观点。
- 答案:我认为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
我们应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
同时,政府和企业也应该制定更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以上为2023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的部分内容。
---。
2023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地理学关心的核心问题?A. 空间B. 时间C. 环境D. 社会2. 以下哪个是地壳构造学关注的内容?A. 气候B. 生态C. 重力D. 地震3. 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平均时间是多少?A. 12小时B. 24小时C. 48小时D. 72小时4. 以下哪个是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A. 实地考察B. 实验研究C. 文献研究D. 统计分析5. 地球上最大的洲是?A. 亚洲B. 非洲C. 北美洲D. 南美洲第二部分:填空题6. 世界上最大的河流是__尼罗河__。
7. 长江的主要水源是__青藏高原__。
8. 长江上最大的梯级电站是__三峡电站__。
9.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__格陵兰岛__。
10. 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国家是__中国__。
第三部分:简答题11. 解释地壳运动与地震的关系。
地壳运动是指地球地壳的内部部件(包括板块、洋中脊、板块边界等)在地球内部发生的运动和变形。
当地壳运动的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引发地震,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地震通过释放地壳运动积累的能量,使地球表面产生剧烈震动,导致地震波传播。
12. 介绍一下地球的气候带分布。
地球的气候带分布由纬度和地形等因素决定。
根据纬度划分,地球可以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三个主要气候带。
其中,靠近两极的地区为寒带,气温极低,气候严寒。
介于两极和热带之间的地区为温带,幅员较大,气候适中。
靠近赤道的地区为热带,气温高,气候炎热。
此外,地球上的气候带分布还会受到海洋暖流、大陆形态和海陆分布等地形因素的影响。
答案:1. A2. C3. B4. A5. A6. 尼罗河7. 青藏高原8. 三峡电站9. 格陵兰岛10. 中国11. 地壳运动是地球地壳内部部件发生的运动和变形,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地震通过释放地壳运动积累的能量,使地球表面产生剧烈震动,地震波传播。
12. 地球的气候带分布由纬度和地形等因素决定。
2023 年江苏省一般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60 分〕2023 年12 月14 日21 时11 分,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在月面虹湾区着陆。
月球外表昼夜温差很大,夜晚温度低至零下 180 多摄氏度,白天温度高达 100 摄氏度以上。
右图为“月面虹湾区域影像图”。
据此完成 1~2 题。
1.猎取“虹湾”区域影像,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技术C.地理信息技术D.数字地球2.月球外表昼夜温差大的缘由之一是A.月球较地球更接近太阳B.月面缺少大气调整作用C.月球没有自转和公转运动D.月面形态比较单一索契冬奥会于 2023 年2 月7 日20 时14 分〔东四区区时〕正式开幕,此时北京时间为 2 月8 日0 时14 分,以以下图为“北半球局部区域图”。
据此完成 3~4 题。
3.“时间去哪儿了?”索契和北京两地产生时差的缘由是A.纬度差异B.地球自转C.大气运动D.太阳活动4.索契冬奥会历时 17 天,在此期间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B.北半球昼长夜短C.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渐渐变小D.地球公转速度变快以以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2023 年2 月3 日某时刻近地面天气形势图”。
读图答复5~6 题。
5.此时,M 地的风向是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6.此时,在N 地过境的天气系统是A.气旋B.反气旋C.冷锋D.暖锋以以下图为“地球各圈层间的水分循环示意图”。
读图答复7~8。
7.图中①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A.蒸发B.下渗C.降水D.径流8.以下关于各圈层间相互联系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生物生长参与了岩浆岩的形成过程B.水循环是围绕生物圈进展的C.地壳物质循环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D.季风环流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我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经过 45 天的施工,于2023 年 2 月 8 日竣工并开站运行。
以以下图“南极地区图”。
据此完成 9~10 题。
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湖北卷地理试卷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是决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做题前,要认真阅读题目要求、题干和选项,并对答案内容作出合理预测;答题时,切忌跟着感觉走,最好按照题目序号来做,不会的或存在疑问的,要做好标记,要善于发现,找到题目的题眼所在,规范答题,书写工整;答题完毕时,要认真检查,查漏补缺,纠正错误。
总之,在最后的复习阶段,学生们不要加大练习量。
在这个时候,学生要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答题方式,最重要的是以平常心去面对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产村景”一体化融合是我国乡村振兴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发展模式。
图示意该模式中“产、村、景”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
完成下面小题。
1. 该模式发展的基础是()A. 人口规模B. 基础设施C. 生产水平D. 资源禀赋2. “产、村、景”各要素融合的主要途径是()A. 乡村旅游开发B. 生态环境建设C. 农副产品加工D. 电子商务推广3. 该模式的特色在于()A. 推动城镇服务业逐渐向周边传统村落转移B. 促进传统村落人口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C. 体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高度融合D. 协调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均衡发展浙江嘉兴水果市场创办于1992年,21世纪初随着上海部分水果批发市场的迁入,规模不断壮大,目前已成为长三角地区交易规模最大的果品集散中心。
近年来,嘉兴积极拓展进口水果市场,打造世界水果交易中心。
图示意嘉兴交通运输布局。
完成下面小题。
4. 21世纪初上海部分水果批发市场迁入嘉兴的原因是()①产业附加值低②运输成本较高③城市规划调整④市场竞争激烈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5. 嘉兴作为长三角地区交易规模最大的果品集散中心,其优势是()①交通便利②市场广阔③资金雄厚④信息通达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6. 嘉兴打造世界水果交易中心应重点采取的措施是()A. 大量引进外资,扩大产业规模B. 扩大种植面积,丰富水果种类C. 对接水果产地,降低市场价格D. 提升物流能级,注重品牌建设由大数据和智能算法加持的智慧交通“大脑”正助力重庆市交通管理部门打通城市交通“肠梗阻”。
2023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含答
案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个地层是寒武纪最重要的化石地层?
- A. 奥陶纪地层
- B. 寒武纪地层
- C. 奥陶纪地层
- D. 石炭纪地层
2.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深渊是:
- A. 马里亚纳海沟
- B. 南太平洋海洋深渊
- C. 智利海沟
- D. 科尔迪勒拉海渊
3. 欧洲地中海地区以什么农业为主?
- A. 果树种植业
- B. 粮食种植业
- C. 葡萄酿酒业
- D. 牲畜养殖业
4. 下列哪个国家不位于北美洲?
- A. 美国
- B. 加拿大
- C. 墨西哥
- D. 巴拿马
5. 以下哪个国家没有世界最大的岛屿?
- A. 丹麦
- B. 澳大利亚
- C. 加拿大
- D. 印尼
二、简答题
1. 描述并解释地球的四个圈层。
- 地球的四个圈层分别为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
- 地壳是最外层,包裹着地球的固体表层,最浅的部分是陆地,最深的部分是海洋。
- 地幔是地壳下面的一层,由固体和部分熔融的岩石组成,平
均厚度约为2900公里。
- 外核是地幔的下层,主要由液态铁和镍组成,厚度约为2300
公里。
- 内核是地壳最内层,由固态铁和镍组成,厚度约为1220公里。
2. 介绍下列地理名词的含义:
- 赤道:赤道是地球上与南北半球分界线最接近的一条平行线,与地球的纬线相交的大圆。
- 地理经度:地理经度是指地球表面某一点到本初子午线(0
度经线)的角度,以东经和西经表示。
- 湖泊:湖泊是由地表或地下水聚积而成的淡水或咸水水域,
具有自身的边界,并且与周围环境相互接触。
- 地震:地震是地球表面的地壳发生变动时产生的震动现象,
通常由地壳的断裂和地震波传播引起。
三、解答题
1. 什么是自然灾害?简单介绍三种常见的自然灾害。
- 自然灾害指的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对人类和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突发事件。
- 三种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地震、洪水和台风。
- 地震是指地壳内部快速的震动,通常由地壳的断裂引起,造成建筑物倒塌、道路毁坏等严重破坏。
- 洪水是指大量的水涌入陆地上,通常由降雨过多、河流水位上涨等因素引起,造成低洼地区积水、农田受灾等问题。
- 台风是强烈的热带风暴,通常伴随着狂风、暴雨和强烈的海浪,造成风雨破坏、海上交通中断等灾害。
2.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衡的原因有哪些?
-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衡的原因主要有自然环境、资源分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 自然环境因素:地理条件、气候、土壤肥沃程度等自然环境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居住和生存条件,导致人口分布不均衡。
- 资源分布因素:资源的分布不均衡会引起人口的不均衡分布,例如,水资源丰富的地区通常会有更多的人口。
- 人类活动影响:人类的生产活动、经济发展等因素也会影响
人口的分布,例如,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向城市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