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5课开辟新航路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
- 格式:doc
- 大小:76.00 KB
- 文档页数:5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开展第5课开辟新航路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结合?新航路开辟图?或多媒体制作新航路开辟的动画,了解各航海家的航线和所到达的地区,培养从历史地图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认识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
培养从历史资料中搜集有效材料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学会全方位地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注意探索世界开始联成一体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如农作物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并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从生活中找一些现实的证据来证明世界市场形成对我们生活的巨大影响。
学会运用主观和客观、正面与反面等关系来认识历史问题,能够辨证看待历史事件。
学会加强中西方的比较与联系,可与中国郑和下西洋进行比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努力汲取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人物的精神财富,培养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奋斗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正确认识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的影响,不可无视其中的罪恶活动及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认识到追逐利益与理性地人道地处理世界重大问题的对历史开展的不同影响。
二、本课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难点:新航路开辟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的标志。
三、教学方法:本课教学方法为:以讲述法介绍本课根本过程,以讲解法描述重要知识点,通过问题导学,史料探究的方法,指导学生解读材料,归纳课文线索。
四、学情分析初中历史以初步学习过新航路开辟的航海家,对本课有一定的了解。
通过一个学期的高中学习,高一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是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还有待养成。
学生尤其应培养阅读把握教材的学习能力和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在此根底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视频?大国的崛起?片断2分半钟看完视频之后,请同学们思考公元1500年左右,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世界由分散走向联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新航路的开辟——这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开辟新航路。
必修2第5课《开辟新航路》导与练[重点讲解]浅谈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及其过程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通往东方的新航线,通常被叫做。
而把发现新新航路。
西方史学界在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下,一般都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航路的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为“扩X的时代〞、“发现的时代〞。
一、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及其可能性新航路的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还有一定的思想根源和某某根源,商路不畅和转运本钱过高造成的贸易危机那么是一个直接原因,以上因素构成了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同时,欧洲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知识的进步、皇室的支持说明新航路开辟的主客观条件也已具备,远洋航行是可行的、有希望的,构成了新航路开辟的可能性。
1.必要性:新航路的开辟的原因〔1〕新航路的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社会根源──黄金或寻金热。
15世纪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导致自然经济日趋解体,作为普遍交换和支付手段的货币,不仅取代土地日益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象征,而且也日益成为衡量社会地位和权力的重要标志。
因此社会各阶层人士无不醉心于搜寻黄金和财富。
十五世纪转向金本位制以后,黄金成为国内外贸易的惟一支付手段,需求量急增,但是西欧贵金属产量本来就不高,它的很大一部分黄金是靠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队从非洲中部转运而来,这种传统的供给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
同时,与东方贸易中出现的巨额逆差又使某某大量外流,加剧了西欧市场货币的普遍短缺。
当时的欧洲人渴望看得到黄金,并由于《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广泛流传的影响而认定只有到中国等东方国家才可以实现他们梦寐以求的黄金梦,到东方往寻金成为一股社会高潮。
哥伦布就曾阅读过《马可?波罗行纪》,并在书中作了很多批注,可见深受其影响。
“黄金〞是咒语,是魔鬼,是驱使欧洲人不顾一切投向海洋的原动力,由此可见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动机并不纯。
《开辟新航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从教材的编排就可以看出,本课内容上承古代中国,下启近代世界,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真正开始成为一个整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经过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并不断发展。
二、学情分析高一学生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思维活跃,善于表现,有初步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但是对历史现象的分析缺乏深度,历史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1、课程标准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经过;学会辩证的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能够比较正确的认识新航路开辟带来的不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用史料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和学习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过程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五、信息技术应用制作微课解读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让学生用感应笔画出新航路开辟的路线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海洋时代》片段,引入本课主题新航路的开辟(二)讲授新课围绕新航路开辟这条主线,以“梦”为线索,将本课内容分为三个部分:梦中的诱惑(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寻梦之旅(新航路开辟的经过)、美梦?噩梦?(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第一部分梦中的诱惑播放微课视频《新航路的开辟》PPT总结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等着勇敢的航海家们去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
第二部分寻梦之旅展示表格新航路开辟的经过,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分组完成表格每组派一个代表上讲台利用白板画出路线图,并进行阐述第三部分美梦?噩梦?在航海家们的努力下,曾经的梦想实现了,然而对于世界不同地区而言,这个梦应该算是一场美梦还是噩梦呢?合作探究: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将美洲纳入近代文明社会大家庭的先驱,是对人类社会交往作出特殊贡献的人物;有人认为哥伦布是殖民主义强盗,对印第安人来说是邪恶的化身;有更多的人倾向于“进步与正义”两条标准进行评价,认为哥伦布航行美洲具有建立在非正义行为上的客观进步性。
2011级历史系学号:110301029 姓名:王毛毛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五课开辟新航路【高中历史(必修2)】(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15世纪以前世界各地的隔绝状态,15世纪时欧洲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马可波罗行纪》在西欧的流传,葡萄牙西班牙等的海外探险活动。
2.在了解当时欧洲社会面貌、各种航海技术的基础上,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背景,了解其具体过程,整理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与意义。
●能力目标: 1、从文本、图片、视频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有依据史实材料来找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能够通过比较归类等方法对一些相近相似的内容系统全面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积极主动的收集相关史料、踊跃参加小组讨论,在集体学习中体验到协作学习的乐趣,培养积极主动思维的意识和参与集体协作的精神。
2.在学习开辟新航路的主要史实的过程中,认识到新航路开辟的不易,航海家们中间经历的困难,同样也要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虽然伴随着死亡与屠杀,但其对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十分重大。
(二)【重难点】重点:开辟新航路的背景、迪亚士、哥伦布等四位航海先驱的航海路线、评价这些航海家。
难点:新航路开辟的意义与其消极影响、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的影响、(商业革命价格革命)、中国郑和的航行与这些西方国家的航海的异同。
(三)【教学方法】1.结合15世纪前后东方国家对西方国家的诱惑,以及当时欧洲航海技术的发展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2.运用用收集图片和文字史料,阅读归纳的方法,了解四位航海家的航行路线和航行故事;3.分组讨论开辟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以及整个世界的影响,并总结其对世界市场形成的重大意义;4、本节学习应当注意运用地图识记航线,并通过不同时期的航海图,比较和认识开辟新航路的意义。
(四)【教具】多媒体,黑板,粉笔(五)【教学过程】(30分钟)导入新课(3分钟)【教师提问】:想必大家都看过电视剧水浒传,这就是该电视剧中的一个场景(课件中展示图片),仔细看着图片,同学们发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学生回答】:【教师解答】:玉米是在明朝时期才传入中国的,三国时期是不可能出现玉米。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5课早期殖民扩张一、知识梳理(一)、殖民扩张的过程1、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西班牙率先殖民扩张,16世纪,西班牙取得世界之民霸权。
2、荷兰的殖民扩张(1)荷兰殖民扩张的条件:①地理条件:濒临,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②政治条件:1581年摆脱殖民统治赢得独立,为资本主义发展奠定基础。
③经济条件:素有经商和从事手工业的传统,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地区之一,海上贸易发达,有“”之称。
(2)建立殖民帝国:①形式:成立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公司);参与殖民竞争②表现:建立商业殖民帝国地区殖民扩张情况亚洲在印度沿海建立殖民据点;从葡萄牙手中夺取和锡兰;侵入印度尼西亚一带;占领中国的(1624~62)非洲从葡萄牙手中夺取美洲建立新阿姆斯特丹(又称新尼德兰,后改名)殖民地③结果:17世纪时,荷兰建立世界性的商业殖民帝国。
3、法国的殖民扩张新航路开辟后,法国加入殖民争夺的行列,在北美、印度等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并与其建立了直接的贸易联系。
4、英国的殖民扩张——“日不落帝国”(1)英国殖民扩张的条件:地理优势:处于航运中心。
制度优势: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制度。
⑶经济优势:资产阶级革命后,手工业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日益繁荣。
⑷军事优势:资产阶级革命后,大力发展海军力量。
(2)英国殖民扩张途径①发动三次殖民战争第一次:英西海战年打败西班牙“”,标志着西班牙失去海上霸主地位。
第二次:英荷殖民战争原因:英国颁布《》,矛盾激化。
目的:维护英国资产阶级利益(根本)打击荷兰海上贸易(直接)经过:17世纪中期,三次,打败荷兰。
结果:荷兰失去海上殖民霸权,英国夺取北美的新阿姆斯特丹殖民地,改名为纽约。
第三次:英法殖民战争17C末到18C中期,七年战争,英国夺取和新法兰西,在印度扩大殖民势力,建立“日不落帝国”。
1②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17世纪初,东印度公司,在北美和印度建立殖民据点。
第5课 1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1.《马可·波罗行纪》对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表现在( )A.介绍世界地理知识B.介绍航海技术C.提出了地圆学说D.激发了欧洲人对东方财富的向往解析:D。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马可·波罗行纪》记述了马可·波罗在东方和中国的见闻,很多人对书中关于东方国家遍地黄金的描述深信不疑。
这本书激发了欧洲人对东方财富的向往。
2.达·伽马远航印度期间携带了一批衬衫,返航时带回了大量香料。
达·伽马此行的社会背景是()A.西欧商品经济发展B.欧洲“价格革命”C.欧洲“商业革命”D.殖民制度登上历史舞台解析:A。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B、C、D三项都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不是社会背景。
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刺激西欧各国开辟新航路,故选A项。
3.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
对这一点最恰当的解释是()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B.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C.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D.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解析:D。
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题干的总结实质上说出了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即随着资本主义的出现和发展,资本家需要进行资本原始积累,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故选D项。
4.某历史网站上讲述新航路开辟的决定因素,下面是其中的四个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A.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B.大批航海冒险家的涌现C.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人文、地理学的进步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A、B、D三项是进行航海的客观条件,C项是内在的根本原因。
5.墨西哥的征服者迪亚斯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们废除了印第安人中间的盲目崇拜和其他令人憎恶的东西之后,上帝保佑了我们的努力,我们给男人、妇女和所有征服后出生的孩子施洗礼,要不然他们的灵魂可能已下到地狱。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5课《开辟新航路》教案第5课《开拓新航路》一、课标要求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拓新航路的史实,熟悉地理大发觉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本课教学的对象是高一同学,他们思想活跃,爱好广泛,擅长思量,理性思维能力已有较大提高。
但因为他们对学问的把握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分析也没有升高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
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同学自主探索的办法,既符合同学的心理进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三、教材分析新航路的开拓是影响人类历史进展进程的重事件件。
在此以前的世界基本上是彼此隔绝的。
因为新航路的开拓和“新大陆”的发觉,打破了世界各地之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制造了重要条件,世界各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彼此联系、互相影响的人类历史。
因此,让同学充分了解这一历史大事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教学目标(一)学问与能力:新航路开拓的缘由和客观条件;达·伽马开拓直通印度的新航路;哥伦布开拓通往美洲的新航路;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新航路开拓对世界各地的影响。
(二)过程与办法:课堂教学中,老师应立足当今社会,密切联系现实,充分调动同学参加,举行研究式教学。
采纳情境设置、饰演角XXX、设题引思、探索互研、体验感触的模式。
引导同学分组研究、自主探索,由浅入深,由易而难,步步推动。
从广度、高度和深度上开辟同学的思维,也有助于同学形成完整的学问体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新航路开拓的缘由和条件的分析,使同学熟悉新航路的开拓有深刻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和客观条件。
尤其是中国的罗盘针广泛应用于欧洲航海,为航海家开拓新航路和远洋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将爱国主义教导渗透于教学中,激发同学的民族骄傲感,激发同学奋勉图强、报效祖国、再铸辉煌的爱国主义情感。
②通过对新航路开拓过程的分析,使同学熟悉到勇于探究的航海家为世界大部分地区之间的联系做出了重要贡献,使人类开头走向整体世界。
第二单元第五课开辟新航路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2018·广东学业水平测试)新航路开辟前,欧洲的贸易中心在( B )
A.大西洋沿岸B.地中海沿岸
C.太平洋沿岸D.印度洋沿岸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
新航路开辟前,欧洲和亚洲通过地中海的交通要道进行贸易,这时候欧洲的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在地中海沿岸。
2.(2018·山西学业水平测试)16世纪被称为“发现世界”的世纪。
哥伦布因发现“新大陆”成为发现世界的先驱。
这里“新大陆”指的是( A )
A.美洲B.亚洲
C.非洲D.大洋洲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
1492年,哥伦布率船队横渡大西洋,开辟了从欧洲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3.(2018·重庆高一检测)“……沿亚非利加南岸,逾好望角,达印度,回航以归欧洲。
”下列关于这一航海壮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①得到了葡萄牙王室的支持②开辟了欧亚之间新的海上航路③完成于发现美洲大陆之后④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这是达·伽马的航行,④是麦哲伦船队的航行,故错误。
4.(2018·珠海高一期末)1519年麦哲伦进行环球航行时,船队共5艘船,280名船员,总计费用830多万马拉维迪斯(当时西班牙货币单位)。
庞大的费用私人难以募集,而西班牙国王投资占75%。
这反映出的实质是( A )
A.官方支持是进行海外探险的重要条件
B.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规模非常大
C.社会经济发展使欧洲王室财富大增
D.追求贵金属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
[解析]题干信息反映了麦哲伦船队航行需要庞大的费用,而这一切私人根本无法募集。
由此可知,官方支持是进行海外探险的重要条件。
故选A项。
5.(2018·吉林高一联考)新航路开辟以后,远东地区的海上航运逐渐频繁。
某国船员在经过台湾海面时,高呼“福尔摩沙”,即“美丽之岛”。
这里说的某国船员最有可能是
( B )
A.西班牙人B.葡萄牙人
C.荷兰人D.英国人
[解析]新航路开辟后,向西进行扩张,并到达美洲的是西班牙人;向东扩张的是葡萄牙人,他们到达了亚洲地区,故正确答案为B项。
6.(2018·武汉高一检测)“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
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了。
”在这一变化中受益的国家不包括( C )
A.西班牙B.葡萄牙
C.意大利D.英国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
新航路开辟后,大西洋沿岸代替地中海沿岸成为贸易中心,而意大利处于地中海沿岸,故意大利没有在这一变化中受益。
7.(2018·洛阳高一期末)1580年,阿姆斯特丹的一位大商人说:“不用像以前那样要经常到威尼斯去进货和长途奔波了,黄金像水一样直往口袋里流,挡都挡不住。
我打算投资办个工场再赚它一把。
”材料主要反映了( B )
A.荷兰发达的航运业
B.新航路开辟引发的商业革命
C.新航路开辟引发的价格革命
D.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
[解析]“不用像以前那样要经常到威尼斯去进货和长途奔波”反映出欧洲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这一变化是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商业革命”的表现。
8.(2018·南昌高一检测)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价格革命”。
“价格革命”的作用不包括( D )
A.加速社会分化
B.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C.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一步演变
D.使西欧市场金银升值
[解析]“价格革命”是由于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货币贬值,故D项错误。
9.(2018·海口高一期末)一位研究欧洲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学家说:“‘地理大发现’的早期的进行是在中世纪的种种动机和设想的伴随下,独自开始的。
”但其结果却超出了这种“动机”和“设想”,主要表现在( B )
A.实现了宗教扩张的目标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获得了巨额的财富
D.到达了印度和中国
[解析]开辟新航路有传教和到东方寻找黄金的动机,A、C、D三项应是最初的动机,结果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超出了这种“动机”和“设想”。
10.(2018·北京学业水平测试)很多史学家把公元1500年前后作为全球一体化的开端,这可能是因为公元1500年前后( A )
A.各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的状态开始被打破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欧洲同其他地区开始经济文化交流
D.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解析]公元1500年前后是新航路开辟的时期,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文明区域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使人类历史成为真正的全球史,故选A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金、香料、珠宝是西班牙人和哥伦布海外冒险的另一个重要动因。
由于马可·波罗的游记中关于中国与日本的财富无穷的神话在当时的欧洲广为流传,激起欧洲人的无限遐想。
……关于中国的泉州港,则是那里的来往客商之多,“超过全世界其余港口的总和”。
“在这个港口卸下胡椒的船只,一年之中就达一百艘,运进其他香料者还不计算在内”……
哥伦布一行乘小艇上岸后,即举行了占有仪式,宣布以国王和女王的名义占有该岛,并让随行人员做了公证和记录。
材料二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做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
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摘编自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哥伦布海外冒险的动力因素。
[解析]“动力因素”抓住“高效的行政机器”“传播上帝福音”“寻找黄金”等信息,概括即可。
[答案]传播宗教;追求黄金、香料、珠宝和土地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单列举伊比利亚半岛国家的远航尝试,并概括其积极影响。
[解析]首先要清楚“伊比利亚半岛国家”是指西班牙、葡萄牙等,然后列举其航海活
动;“积极影响”从世界的整体性、经济、思想和社会转型等角度概括即可。
[答案]远航尝试: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远航非洲,发现好望角;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到达印度;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哥伦布到达西印度群岛,发现美洲;1519~1522年,西班牙王室支持下的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
积极影响:促进了世界范围内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融合,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推动了西方近代科技文化和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及资本主义的发展,从此,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促进了西欧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了探索新航路的征程,开启了人类大幕。
他们在政府的支持下进行航海冒险,在恩里克王子的指挥下,葡萄牙一代代航海家们开辟了从大西洋往南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线;在伊莎贝拉女王的资助下,1492年哥伦布代表西班牙抵达了美洲。
到16世纪初,当麦哲伦船队完成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后,原先割裂的世界最终连接成了一个完整的世界。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
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且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
过去欧洲人较少食用的稻米、白糖等,销售量也连年增长。
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平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000吨之多。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欧洲人在15、16世纪热衷于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解析]从西、葡王室的支持上分析新航路开辟的条件,从对黄金的追求上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从商品经济的发展上分析其根源,从传播天主教上分析其精神支持等。
[答案]条件上:西、葡王室的支持;社会上:寻金热;经济上: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商业上:奥斯曼土耳其对传统商路的控制;精神上:人文主义的提倡和天主教传播的热情。
(2)材料二从哪些方面体现了欧洲“商业革命”的内涵;结合所学评价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
[解析]材料二共四句话,第一句话体现了贸易中心的转移,后三句体现了交易物品种类的增多和交易范围的扩大,从这几个方面分析“商业革命”的内涵;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要从对东西方国家和对世界的影响等方面辩证地说明。
[答案]内涵的体现: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和扩大;商品贸易种类的增多,丰富了欧洲人民的物质生活;密切了欧洲与亚洲、美洲之间的经济联系。
影响: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世界市
场开始形成;西方国家开始对外殖民扩张,东方国家日益贫困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