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寿县安丰中学201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 格式:doc
- 大小:853.00 KB
- 文档页数:16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学案课标解读: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掌握基因突变的实质及应用举例说明基因重组的两种类型;理解基因重组的意义;掌握杂交育种流程。
基础知识梳理(见能力培养P117, 填完空缺后,对照课本检查、讨论矫正)1.尝试比较建立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他们间的关系2.完成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比较1.判断:基因突变是由于DNA片段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 )2.绘出下列基因片段突变后可能的碱基序列(至少3个)并注明碱基对的变化形式。
例1:(07山东理综7)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A.胸腺嘧啶B.腺嘌呤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D.胞嘧啶对点训练1:5-BrU(5-溴尿嘧啶)既可以与A配对,又可以与C配对。
将一个正常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接种到含有A、G、C、T、5-BrU五种核苷酸的适宜培养基上,至少需要经过几次复制后,才能实现细胞中某DNA分子某位点上碱基对从T—A到G—C的替换A.2次B.3次C.4次D.5次对点训练2:( 能力培养P118.2)二、基因突变的原因、特征与性状、与进化的关系判断正误:指出错误并改正!1.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但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 )2.引起基因突变的外界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
( )3.无论是低等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突变。
( )4.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突变。
( )5.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
( )6.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
( )7.不同基因突变的概率是相同的。
( )8.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 )9.一个基因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
( )10.突变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突变就是指基因突变()11.细菌、蓝藻等原核生物和病毒的可遗传变异只有一种:基因突变()例2:下面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亲代的突变基因一定能传递给子代B.子代获得突变基因一定能改变性状C.突变基因一定由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诱发D.突变基因一定有基因结构上的改变讨论:基因突变对性状的影响三、基因重组:写出甲图、乙图、可能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描述产生原因。
一、基因突变的实例和概念1.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形成的原因形态:中央微凹的圆饼状镰刀状运输O2:正常下降想一想(1)造成该病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2)(真题再现)能否用显微镜检测出21三体综合征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3)基因突变发生在DNA复制、转录、翻译的哪些过程中?2.概念判一判(1)基因突变是由于DNA片段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2)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但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3)基因突变一定是可遗传变异,但不一定遗传给后代( )原因内因DNA分子中发生________的______、增添和______,从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外因某些诱变因素:________、________和生物因素等特点(1)________: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2)________: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部位(3)________:突变频率很低(4)________:可以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5)____________:一般是有害的,少数有利发生时间DNA复制时,如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意义①________产生的途径;②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③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判一判]1.无论是低等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 2.基因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 ) 3.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 ) 4.不同基因突变的概率是相同的( ) 5.一个基因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 ) 6.在没有外来因素影响下,基因突变不会自行发生( )7.细胞分裂的中期一定不发生基因突变 ( )三、基因重组1.范围:________的生物______分裂过程中。
2.类型⎩⎪⎨⎪⎧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 自由组合——减数第一次分裂基因工程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提醒 (1)受精过程中未进行基因重组。
(2)亲子代之间差异主要是基因重组造成的。
(3)基因重组只能产生新基因型和重组性状,不能产生新基因和新性状。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一、书本基础知识整理1.基因突变概念类型原因特点时间意义2.基因重组概念类型意义二、思维拓展1.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与遗传密码的特点之间的联系(1)遗传密码是连续的。
两个密码子之间没有任何其他核苷酸予以隔开,正确地阅读密码必须从一个正确地起点开始,以后连续不断地一个一个往下读,直至读到终止信号。
假设在密码上插入一个或删除一个碱基,就会使从这一密码子起的以后的密码全部发生错误(移码突变)。
(2)密码子的简并性。
密码子有64个,氨基酸只有20个,因此多数氨基酸都有几个密码子,如亮氨酸有6个密码子。
密码子的简并性对遗传的稳定性有一定意义,如UUA变为UUG时,依然是亮氨酸。
(3)密码子的专一性。
氨基酸主要由前2个碱基决定,第3位碱基的改变,常不引起氨基酸的改变,也就是密码子第3位发生改变时,密码子的意义不变。
如UUA改为UUG时,其决定的氨基酸仍是亮氨酸。
(4)64个密码子中有3个密码子不编码任何氨基酸,是肽链合成的终止密码子。
AUG 既是甲硫氨酸的密码子,又是肽链合成的起始密码子。
(5)密码子的通用性。
无论是病毒,还是原核生物或真核生物,密码子都是通用的。
2.与基因突变相关的知识点3.与基因重组相关知识点跟踪训练(一)选择题1.自然界中,一种生物某一基因及其三种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正常基因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突变基因1 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突变基因2 精氨酸亮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突变基因3 精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酪氨酸丙氨酸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这三种突变基因DNA分子的改变是()A.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B.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增添C.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D.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2.将纯种小麦种于生产田,发现边际和灌水两侧的植株总体上比中间的长得好。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如语文资料、数学资料、英语资料、历史资料、地理资料、化学资料、生物资料、物理资料、政治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learning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anguag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historical materials, geographic materials, chemical materials, biological materials, physical materials, politic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高三生物复习教案:《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高三生物复习教案:《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教学目标1.说明基因突变的定义、特征和原因。
基因的突变和基因重组1、情景导入:看到上面的图片,你有什么感受?2、导思、导研【合作探究一】基因突变情境问题:(1)镰状细胞贫血(也叫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发生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2)某双链DNA的核苷酸序列如下图,请查密码子表完成以下问题。
—ATGGATATCCTCGGGTAA——TACCTATAGGAGCCCATT—(模板链)①写出这段DNA编码的氨基酸序列。
②若将第6位的TA替换为CG,写出改变之后编码的氨基酸序列。
③若在第3位的GC和第4位的GC之间插入GC,写出改变之后编码的氨基酸序列。
④若在第3位的GC和第4位的GC之间插入3对GC,写出改变之后编码的氨基酸序列。
思考探究:(1)基因突变是否一定会引起性状的改变?(2)通过②和③的比较,分析哪一个影响更大一些?(1)图中①②表示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分别是:①②。
过程①发生的时间是,场所是。
(2)α链碱基组成是,β链碱基组成是。
(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属于性遗传病。
(4)Ⅱ代6号基因型是,Ⅱ代6号和Ⅱ代7号婚配后生出患病男孩的概率是,要保证Ⅱ代9号婚配后子代不患此病,从理论上说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须为。
(5)若正常基因片段中的CTT突变为CTC,由此控制的生物性状 (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理由是: 。
对接高考1.(2022·广东,11)为研究人原癌基因Myc和Ras的功能,科学家构建了三组转基因小鼠(Myc、Ras及Myc+Ras,基因均大量表达),发现这些小鼠随时间进程体内会出现肿瘤(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癌基因的作用是阻止细胞正常增殖B.三组小鼠的肿瘤细胞均没有无限增殖的能力C.两种基因在人体细胞内编码功能异常的蛋白质D.两种基因大量表达对小鼠细胞癌变有累积效应2.(2022·湖南,5)关于癌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成纤维细胞癌变后变成球形,其结构和功能会发生相应改变B.癌症发生的频率不是很高,大多数癌症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的累积效应C.正常细胞生长和分裂失控变成癌细胞,原因是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D.乐观向上的心态、良好的生活习惯,可降低癌症发生的可能性3.(2021·湖南选择性考试)血浆中胆固醇与载脂蛋白apoB100结合形成低密度脂蛋白(LDL),LDL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将胆固醇运输到细胞内,从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含量。
都听说过蜘蛛侠,绿灯侠等等一系列电影中的大侠,这些侠最初都是普通人,之后遭到一些变故变得有了特异功能。
电影固然夸张,但也并不无科学道理,这科学道理是什么?一起来进入今天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习了生物的遗传,了解了性状为什么能够遗传以及性状遗传时遵循的规律。
知道生物的性状是由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性状的表现除了与遗传物质有关外,还与外界条件有关。
当性状由亲代传递到子代时,不会一成不变,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差异。
这是因为生物体不仅具有遗传还具有变异。
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子代与子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上表现有差异的现象。
那么生物的变异又是如何产生的呢?生物的变异又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变异的两种形式——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二)讲授新课学习内容:1、基因突变的概念:(重点)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内部结构的改变,叫基因突变。
2、基因突变的原因(P81)(1)物理因素如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2)化学因素如硝酸、碱基类似物等(3)生物因素如病毒此外,在没有这些外来因素时,碱基突变也会由于DNA分子复制偶尔发生错误、DNA的碱基组成发生改变等原因自发产生。
3、基因突变的种类:自发突变和人工诱变4、基因突变的意义:由于基因突变产生的新性状是生物从未有过的性状,因此它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也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
5、基因突变的特点:(重点)(1)基因突变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植物、动物和人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这也说明基因突变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无论是低等生物,还是高等动植物以及人,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
这种突变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叫自然突变,在人为条件下诱发产生的叫诱发突变。
(2)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生物体的任何细胞。
我们以植物个体发育过程为例。
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经过分裂形成胚,种子萌发长成一个新个体,其间任何时期任何细胞都可能发生突变。
第1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12页[基础突破——抓基础,自主学习] 1.基因突变的实例与概念(1)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①直接原因:血红蛋白分子的多肽链上发生了氨基酸的替换。
②根本原因: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DNA分子中的碱基序列由正常的=====CTTGAA 突变为=====CATGTA,所以转录后相应mRNA中的密码子由GAA(谷氨酸)变成了GUA(缬氨酸)。
(2)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2.基因突变的原因、特点、结果与意义(1)发生时期:主要发生在DNA复制时(有丝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2)原因(3)基因突变的特点:①普遍性;②随机性;③低频性;④不定向性;⑤多害少利性。
(4)基因突变的结果: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重难突破——攻重难,名师点拨]1.基因突变的原因及与进化的关系2.基因突变对蛋白质与性状的影响(1)基因突变对蛋白质的影响(2)①突变可能发生在没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上。
②密码子的简并性:基因突变后形成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
③基因突变假设为隐性突变(如AA→Aa),不会导致性状的改变。
④构成蛋白质的活性部位或必需基因没变,即使某些氨基酸改变,性状也不会改变。
[特别提醒](1)基因突变的时间:主要发生在DNA复制时期,但在其他时期也可能因为外界环境因素而发生基因突变。
(2)基因突变的利与害:取决于环境或研究对象的不同,如小麦的高秆对小麦本身有利,但对增产不利。
(3)基因突变不一定都产生等位基因病毒和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简单,基因数目少,而且一般是单个存在的,不存在等位基因。
因此,真核生物基因突变可产生它的等位基因,而原核生物和病毒基因突变产生的是一个新的基因。
(4)基因突变不一定都能遗传给后代①基因突变如果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一般不能遗传给后代,但有些植物可能通过无性生殖传递给后代。
7.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
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Ⅱ)。
一、基因突变1.基因突变的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2.基因突变要点归纳3.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连一连)二、基因重组 1.实质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2.类型⎩⎪⎨⎪⎧自由组合型: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型: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 互换人工重组型:转基因技术,即基因工程3.结果产生新的基因型,导致重组性状出现。
4.意义基因重组的结果是导致生物性状的多样性,为动植物育种和生物进化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
高频考点一 基因突变类型的判断例1.(2015·海南,19)关于等位基因B 和b 发生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等位基因B 和b 都可以突变成为不同的等位基因 B.X 射线的照射不会影响基因B 和基因b 的突变率C.基因B 中的碱基对G -C 被碱基对A -T 替换可导致基因突变D.在基因b 的ATGCC 序列中插入碱基C 可导致基因b 的突变 【答案】B【变式探究】下图表示基因突变的一种情况,其中a 、b 是核酸链,c 是肽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c 表示基因的复制和转录B.图中由于氨基酸没有改变,所以没有发生基因突变C.图中氨基酸没有改变的原因是密码子具有简并性D.除图示情况外,基因突变还包括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增添 【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a→b→c 表示基因的转录和翻译,A 项错误;只要DNA 中碱基对发生改变,该基因就发生了基因突变,B 项错误;图中氨基酸没有发生改变,是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C 项正确;染色体片段缺失和增添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D 项错误。
高频考点二 基因突变的特点分析例2.(2014·江苏,13)下图是高产糖化酶菌株的育种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出发菌株――――→X 射线处理挑取200个单细胞菌株――→初筛选出50株――→复筛选出5株――――→X 射线处理多轮重复筛选 A.通过上图筛选过程获得的高产菌株未必能作为生产菌株 B.X 射线处理既可以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染色体变异 C.上图筛选高产菌株的过程是定向选择过程 D.每轮诱变相关基因的突变率都会明显提高 【答案】D【解析】A 项,图示育种过程为诱变育种,因未进行酶活性检测等,故该过程获得的高产菌株不一定符合生产要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基因突变的实例和概念1.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形成的原因形态:中央微凹的圆饼状镰刀状运输O2:正常下降想一想(1)造成该病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2)(真题再现)能否用显微镜检测出21三体综合征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3)基因突变发生在DNA复制、转录、翻译的哪些过程中?2.概念判一判(1)基因突变是由于DNA片段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2)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但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3)基因突变一定是可遗传变异,但不一定遗传给后代()[判一判]1.无论是低等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2.基因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 ( ) 3.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 ( ) 4.不同基因突变的概率是相同的 ( ) 5.一个基因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 ) 6.在没有外来因素影响下,基因突变不会自行发生 ( ) 7.细胞分裂的中期一定不发生基因突变( )三、基因重组1.范围:________的生物______分裂过程中。
2.类型⎩⎪⎨⎪⎧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 自由组合——减数第一次分裂基因工程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提醒 (1)受精过程中未进行基因重组。
(2)亲子代之间差异主要是基因重组造成的。
(3)基因重组只能产生新基因型和重组性状,不能产生新基因和新性状。
1.教材81页[思考与讨论]中,明确该病的直接原因——血红蛋白异常,根本原因—— =====TA 替换成=====AT。
2.教材83页[思考与讨论]中,计算精子类型223种,卵细胞类型223种,则保证两个完全相同的个体子女数至少223×223+1=246+1。
考点63 核心概念突破——生物的变异概念及分类1.下列叙述中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的有( )①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②基因突变 ③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⑤染色体数目变异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排雷(1)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给后代≠可育。
例如,基因突变一定是可遗传的变异,但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会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若发生在生殖细胞中可以遗传;三倍体无子西瓜、骡子、单倍体等均表现“不育”,但它们均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其遗传物质已发生变化。
(2)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
例射线、太空环境、化学诱变剂引起的一般会导致遗传物质的改变,属于可遗传变异,而水、肥、阳光、温度、激素或手术处理引起的性状改变,遗传物质不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例生长素处理得到无子果实;赤霉素处理使植株长高(tt矮秆长高后基因型仍为tt);多指切除后变成正常指(基因型仍为TT或Tt);骨髓移植治疗血友病(血型可以改变,但精卵原细胞基因型不变)。
1.变异的概念生物的亲子代之间及同一亲代所生的各子代之间,均有或多或少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变异。
提醒变异强调亲子代之间或子代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而遗传强调亲子代之间的相似性。
2.生物变异的类型(1)不可遗传的变异生物的变异仅仅是由环境的影响造成的,并没有引起遗传物质改变,这样的变异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
特点:①只在当代显现,不能遗传给后代;②变异方向一般是定向的。
(2)可遗传的变异由细胞内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变异称为可遗传的变异。
通常所说的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①基因突变;②基因重组;③染色体变异。
提醒病毒和细菌、蓝藻等原核生物的可遗传变异只有一种:基因突变。
1.下列哪种是不可遗传的变异()A.正常夫妇生了一个白化儿子B.纯种红眼果蝇的后代出现白眼果蝇C.对青霉菌进行X射线照射后,培育成高产菌株D.用生长素处理得到无子番茄考点64核心概念突破——基因突变2.(2011·上海卷,8)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起重要作用,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A基因突变为a基因,a基因还可能再突变为A基因B.A基因可突变为A1、A2、A3……,它们为一组复等位基因C.基因突变大部分是有害的D.基因突变可以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排雷(1)图示(如右图)(2)信息:①A、A1、A2、A3都是基因突变产生的等位基因,彼此间可相互突变。
②体现基因突变的特点:不定向性。
③A、A1、A2、A3称为复等位基因,遗传时遵循分离定律,不是自由组合定律(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才符合)。
④实例:ABO血型系统涉及到IA、IB和i三个复等位基因,对应基因型有6 种。
1.基因突变的原因分析提醒①无丝分裂、原核生物的二分裂及病毒DNA复制时均可发生基因突变。
②基因突变不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只改变基因的结构,即由A→a或a→A,而A、a的本质区别是其基因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即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发生了改变。
2.类型(1)显性突变:如a→A,该突变一旦发生即可表现出相应性状。
(2)隐性突变:如A→a,突变性状一旦在生物个体中表现出来,该性状即可稳定遗传。
3.基因突变对性状的影响(1)基因突变改变生物性状突变引起密码子改变,最终表现为蛋白质的功能改变,从而影响生物的性状,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2)基因突变不改变生物性状①突变发生在基因的非编码区域。
②若该亲代DNA上某个碱基对发生改变产生的是一个隐性基因,并将该隐性基因传给子代,而子代为杂合子,则隐性性状不会表现出来。
③根据密码子的简并性,有可能翻译出相同的氨基酸。
④性状表现是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在某些环境条件下,基因改变了可能并不会在性状上表现出来。
(3)基因突变对后代性状的影响①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突变可通过无性生殖传给后代,但不会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
②基因突变发生在精子或卵细胞形成的减数分裂过程中,突变可能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
③生殖细胞的突变率一般比体细胞的突变率高,这是因为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对外界环境变化更加敏感。
4.基因突变的多害少利性基因突变可能破坏生物体与现有环境的协调关系,所以一般是有害的;但也有少数基因突变可使生物产生新的性状,适应改变的环境,获得新的生存空间。
提醒①基因突变的利害性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如昆虫突变产生的残翅性状若在陆地上则为不利变异,而在多风的岛屿上则为有利变异。
②有些基因突变既无害也无利。
2.(2010·江苏卷,6)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这种现象是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引起的B.该变异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D.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考点65核心概念突破——基因重组3.依据基因重组的概念,下列生物技术或生理过程没有发生基因重组的是()排雷(1)基因重组使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因此会产生不同于亲本的新类型(同胞兄妹间遗传差异与父母基因重组有关),但只是原有的不同性状的重新组合,并不会产生新的性状。
(2)基因重组发生的时间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和四分体时期,而不是在受精作用过程中,但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后代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基因组合。
(3)基因重组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4)基因重组在人工操作下也可实现,如基因工程、肺炎双球菌转化中都发生了基因重组。
(5)纯合子自交不会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1.概念理解(1)范围:真核生物有性生殖。
(2)实质:非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重组。
2.识图析图由图获得的信息:(1)图中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点断裂、均等分裂,应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不可能为次级卵母细胞。
(2)造成B、b不同的原因有基因突变(间期)或交叉互换(前期)。
①若为体细胞有丝分裂(如根尖分生区细胞、受精卵等)则只能是基因突变造成的;②若题目中问造成B、b不同的根本原因,应考虑可遗传变异中的最根本来源——基因突变;③若题目中有××分裂××时期提示,如减Ⅰ前期造成的则考虑交叉互换,间期造成的则考虑基因突变;④若亲代基因型为BB或bb,出现上述情况应考虑基因突变;⑤若图示为有丝分裂图像,只能是基因突变;⑥若图示对应染色体部分有两种颜色(大部分黑一小部分白或相反),则只考虑交叉互换。
3.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是生物体遗传变异的主要方式之一,可产生新的基因B.同源染色体指的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两条形态大小一定相同的染色体C.基因重组仅限于真核生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D.基因重组可发生在四分体时期的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探究某一变异性状是否是可遗传变异的方法1.两类变异的本质区别即遗传物质是否改变,改变则能遗传给后代,环境引起性状改变但遗传物质未变则不能遗传;故是否发生了遗传物质的改变是实验假设的切入点,新性状能否遗传是实验设计的出发点。
2.若染色体变异,可直接借助显微镜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结构是否改变。
3.与原来类型在相同环境下种植,观察变异性状是否消失,若不消失则为可遗传变异,反之则为不可遗传变异。
4.自交观察后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
典例玉米子粒种皮有黄色和白色之分,植株有高茎、矮茎之分。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种皮的颜色是由细胞中的色素决定的,已知该色素不是蛋白质,那么基因控制种皮的颜色是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
(2)矮茎玉米幼苗经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可以长成高茎植株。
为了探究该变异性状是否能稳定遗传,生物科技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请你写出实验预期及相关结论,并回答问题。
①实验步骤:a.在这株变异的高茎玉米雌花、雄花成熟之前,分别用纸袋将雌穗、雄穗套住,防止异株之间传粉。
b.雌花、雄花成熟后,人工授粉,使其自交。
c.雌穗上种子成熟后,收藏保管,第二年播种观察。
②实验预期及相关结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问题:a.预期最可能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对上述预期结果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误解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典例(2010·福建卷,5)下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