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基础知识回顾-腹水
- 格式:docx
- 大小:16.36 KB
- 文档页数:3
腹水待查首次病程录1.肾源性腹水可有慢性肾脏疾病所致,临床出现眼睑与颜面水肿,继而发展为全身水肿,想、常有高血压、蛋白尿、管型尿、眼底改变等其他肾脏病症。
血肌酐尿素氮明显升高。
目前该患者诊断依据不足,暂不考虑。
2.心源性腹水该诊断多有心脏病史,多以胸闷气急,双下肢浮肿,胸腹水多见,扇超检查可明确。
现患者腹水,结合病史目前诊断依据不足,必要时行扇超检查。
腹水待查主治医师查房1.肾源性腹水可有慢性肾脏疾病所致,临床出现眼睑与颜面水肿,继而发展为全身水肿,想、常有高血压、蛋白尿、管型尿、眼底改变等其他肾脏病症。
血肌酐尿素氮明显升高。
目前该患者诊断依据不足,暂不考虑。
2.心源性腹水该诊断多有心脏病史,多以胸闷气急,双下肢浮肿,胸腹水多见,扇超检查可明确。
现患者腹水,结合病史目前诊断依据不足,必要时行扇超检查。
3.营养不良性腹水由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营养缺乏所致,伴有消瘦、体重减轻,如重度烧伤,肿瘤,低蛋白血症等。
目前该患者诊断依据不足,予除外。
腹水待查主任医生查房1.肾源性腹水可有慢性肾脏疾病所致,临床出现眼睑与颜面水肿,继而发展为全身水肿,想、常有高血压、蛋白尿、管型尿、眼底改变等其他肾脏病症。
血肌酐尿素氮明显升高。
目前该患者诊断依据不足,暂不考虑。
2.心源性腹水该诊断多有心脏病史,多以胸闷气急,双下肢浮肿,胸腹水多见,扇超检查可明确。
现患者腹水,结合病史目前诊断依据不足,必要时行扇超检查。
3.营养不良性腹水由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营养缺乏所致,伴有消瘦、体重减轻,如重度烧伤,肿瘤,低蛋白血症等。
目前该患者诊断依据不足,予除外。
4.癌性腹水多有右上腹不适,不规则低热、纳差、消瘦,也可由腹水,且生长迅速,实验室检查多有肿瘤标志物升高,查体提示肝脏增大,上腹部CT多能明确病灶。
待患者腹部CT检查后明确诊断。
定义与分类定义腹水是指腹腔内游离液体的过量积聚,是一种常见临床体征。
分类根据性质可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根据病因可分为肝源性、心源性、肾源性、营养不良性等。
0102肝硬化、心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营养不良等。
涉及多种因素,如门静脉压力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淋巴液生成过多等。
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发病原因及机制临床表现与诊断临床表现腹胀、腹痛、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
诊断方法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手段进行综合诊断。
01腹水常规包括外观、比重、粘蛋白定性试验等,用于初步判断腹水的性质。
02腹水生化测定腹水中的葡萄糖、蛋白质、乳酸脱氢酶等指标,有助于了解腹水的来源和病因。
03腹水细胞学检查通过显微镜观察腹水中的细胞类型和数量,对腹水的良恶性进行鉴别。
03简便易行,可确定腹水量和定位,有助于指导穿刺抽液。
B 超提供更详细的腹部解剖结构信息,有助于发现腹水的原因和并发症。
CT/MRI对于疑难病例,可进行全身扫描以寻找原发病灶。
PET-CT其他辅助检查腹水肿瘤标志物检测如CEA、CA19-9等,用于辅助诊断恶性腹水。
腹水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对于怀疑感染性腹水的患者,可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指导治疗。
腹水免疫学检查如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等,有助于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腹水。
肝硬化导致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引起腹腔内血管床静水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而漏入腹腔。
病因症状治疗腹胀、腹部膨隆、行走困难等。
限制水、钠摄入,使用利尿剂,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等。
030201肝硬化腹水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
病因发热、盗汗、腹痛、腹胀、腹部包块等。
症状抗结核药物治疗,如异烟肼、利福平等,同时加强营养支持治疗。
治疗结核性腹膜炎肾病综合征导致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等,引起腹腔积液。
病因水肿、尿量减少、腹胀等。
症状针对肾病综合征进行治疗,如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同时控制水、盐摄入,利尿消肿。
主治基础知识回顾-腹水
腹水的发病原因
腹水可由许多原因引起,涉及多个脏器和许多疾病。
其中80%以上的病因为肝硬化,其次为腹膜炎症及腹膜本身的肿瘤或转移癌。
此外,还有其他少见病因。
1.肝脏疾病
肝硬化、暴发性肝衰竭、原发性肝癌。
2.心血管疾病
慢性充血性右心衰竭、心包炎(渗出性、缩窄性)、心肌疾病(充血性、限制性)、痨型克山病、Budd-Chiari综合征[肝静脉和(或)下腔静脉阻塞]、肝小静脉闭塞病、门静脉阻塞(门静脉海绵样变性、门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外压性阻塞)
3.腹膜恶性肿瘤
原发:间皮瘤、继发:腹膜转移瘤。
4.感染
结核性腹膜炎、Fitz-Hugh-Curtis综合征(继发于盆腔感染的肝包膜炎症反应性疾病)、淋病奈瑟菌或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肝周围炎伴肝周纤维素性渗出、HIV感染患者之感染性腹膜炎。
5.肾性
慢性肾炎肾病型、肾病综合征、血透患者之腹水。
6.营养不良性。
7.内分泌性
黏液性水肿、Meigs综合征(Meigs' syndrome)、甲状腺肿样卵巢瘤、卵巢刺激综合征。
8.结缔组织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9.其他
胰性、胆汁性、尿性。
10.混合性。
【腹水的诊断】
1.有无腹水
少量——B超。
中等量以上——移动性浊音阳性,诊断性穿刺易抽得腹水,B超及X线摄片可见腹腔内积液,诊断不难。
大量腹水——腹壁紧张,脐变平或突出,液波震颤阳性。
2.鉴别诊断
①肥胖
②胃肠胀气:体检中全腹叩诊呈鼓音;
③卵巢囊肿:体检中患者的腹部向前膨隆,脐向上移位,两侧腹部叩诊呈鼓音,腹部外形不对称;
④腹腔内其他囊肿与肾盂积水:患者的病程长,无明显症状,腹部膨隆不对称。
3.病因诊断
①肝病或腹内疾病引起的腹水通常不伴有外周水肿,而全身疾病则相反。
②肝源性腹水的患者常有病毒性肝炎史、血吸虫病史、酗酒史。
③结核性腹水的患者既往有肺结核、肠结核、胸膜结核或其他器官结核病史。
④恶性腹水的患者有肿瘤病史。
⑤肾源性腹水是在出现面部、眼睑及下肢水肿后再出现腹水。
⑥慢性心功能不全导致的腹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及压痛,除腹水外先在下肢、脚踝等部位出现水肿,再发展至全身水肿。
心包炎引起的腹水,患者有心包疾病史,临床表现为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出现腹水,伴有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及压痛、下肢水肿。
⑦下腔静脉阻塞的患者有肿瘤、血栓形成的病史,临床上表现为上腹痛、肝脏进行性肿大伴压痛,腹水增长迅速、量大,腹壁静脉曲张、肝颈静脉回流异常。
⑧有严重的营养障碍性疾病如恶性肿瘤、结核病的晚期,或者严
重的蛋白丢失性胃肠病,在全身性水肿的基础上出现腹水,在营养改善后腹水能迅速消退。
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者,在原发病加剧时可出现黏液性水肿,腹水;进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症状缓解,腹水消失。
4.诊断性腹腔穿刺
若外观浑浊,中性粒细胞计数超过300~500个/μl,则提示有感染;血性腹水往往提示有肿瘤或结核;
腹水呈稀薄牛奶状(乳糜状),常因淋巴管堵塞或淋巴瘤所致。
肝硬化时腹水透明并呈淡黄色,蛋白浓度低于3g/dl;
检查结果若发现腹水中性粒细胞计数超过300~500个/μl,应考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