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护理常规
- 格式:docx
- 大小:14.55 KB
- 文档页数:6
腹腔镜输尿管手术后护理一、术后评估腹腔镜输尿管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术后评估。
包括但不限于:- 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状况和血压等生命体征;- 检查手术切口的伤口是否有红肿、渗液或感染等异常现象;- 监测患者的尿量和尿液颜色,注意是否有血尿或尿路感染的征兆;- 评估是否出现排尿困难、尿痛或尿失禁等排尿问题;- 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等。
二、伤口护理伤口护理是腹腔镜输尿管手术后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伤口护理的基本注意事项:1. 清洗伤口:使用无菌盐水或生理盐水清洗伤口,确保伤口干净。
2. 更换敷料:根据需要定期更换干净的敷料,避免污染。
3. 注意伤口状况:观察伤口是否有红肿、渗液或感染等异常现象,及时汇报给医生。
三、疼痛控制腹腔镜输尿管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
以下是疼痛控制的常用方法:- 使用镇痛药物:按照医生的指导,合理使用镇痛药物。
- 加强床位护理:提供舒适的床位和姿势,加强观察和关心,给予情绪和心理支持。
四、饮食与活动饮食和活动是腹腔镜输尿管手术后的重要方面。
以下是饮食与活动的建议:1. 饮食: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2. 活动:术后适当的活动有助于舒缓肌肉,促进康复,但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搬运。
五、注意事项术后护理中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遵守医生嘱咐:严格遵守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和复诊。
2. 定期复查:在术后定期复查,确保手术效果和康复进展。
3. 保持伤口干燥:避免伤口浸泡水中,保持伤口干燥清洁。
4.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包括勤洗手等。
以上是关于腹腔镜输尿管手术后的护理事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其他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护理常规【相关知识】胆囊结石多为胆固醇结石或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型结石,往往造成不同程度梗阻而继发胆囊炎。
由于胆囊收缩或结石移位加上迷走神经兴奋,结石嵌顿在胆囊壶腹部或颈部,胆囊排空受阻,胆囊内压力升高,胆囊强力收缩而发生绞痛。
护理问题/关键点1疼痛 2 出血 3 感染 4 黄疸 5教育需求一、术前护理1、执行腹部肿瘤外科疾病一般护理。
2、心理护理:介绍手术的重要性及必要性,LC术的优点,术前宣教以解除患者的顾虑和恐惧。
3、评估和观察要点:(1)生命体征、疼痛和血糖(2)心理/社会/精神状况(3)家庭支持情况(4)体重、营养状况、生活方式,饮食习惯(5)有无过敏史(6)过去史: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7)既往史:有无反酸、嗳气、饭后饱胀、厌油腻食物或因此而引起腹痛发作史;有无进食油腻食物;有关遗传因素;有无既往胆石症发作史或手术史(8)专科疾病早期症状及体征:腹痛(部位、性质、程度、有无放射痛)、恶心、呕吐、皮肤黏膜情况(有无黄染)、寒战、发热、腹部体征(9)辅助检查:BUS、MRCP、上腹部增强CT(10)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4、体位与活动根据病情决定活动方式。
(1)急性发作期卧床休息。
(2)急性期后根据体质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
5、饮食护理与输液:指导患者进低脂普食,对不能进食者应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6、术前准备(1)洗澡或腹部清洗,脐部用松解油或75%酒精清洁。
(2)常规作碘过敏试验,按医嘱作抗生素皮试。
7、症状护理:腹痛: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时间。
对已确诊并准备手术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解痉止痛剂。
二、术后护理1、执行腹部肿瘤外科疾病一般护理。
2、术后评估和观察要点(1)术后回病房当时:手术方式、术中出血、输血、麻醉、止痛药物使用情况;生命体征、氧饱和度、疼痛、血糖;切口敷料、引流情况等。
(2)生命体征、疼痛。
(3)营养状况: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及患者的进食情况。
腹腔镜手术患者护理常规行腹腔镜手术的疾病包括: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肾上腺肿物、输尿管上段结石、精索静脉曲张。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疼痛、发热、恶心呕吐、腹胀,呃逆、尿潴留。
术后常见并发症有:术后出血、切口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血栓性静脉炎、肺不张和肺部感染。
一、评估1.评估患者的病情、配合情况、自理能力、心理状况。
2.评估患者身体状况、生命体征、饮食、睡眠、排便、原发病治疗用药情况、既往病史等。
3.评估患者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程度及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
4.评估女性患者是否在月经期。
二、术前护理1.讲解术前常规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并协助完成各项辅助检查。
(血、尿、粪三大常规检查、肺功能、心电图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2.讲解手术方式、麻醉方式、麻醉相关知识及手术期间的注意事项。
3.术前常规护理1)个人卫生:术前一日督促患者修剪指甲、理发、沐浴及更衣,必要时协助完成。
2)手术区域的皮肤准备:备皮范围应超过术野20,上齐乳头连(线,两侧至腋中线,下至大腿上 1/3 皮肤,注意脐部的清洁。
3) 呼吸道准备: 术前禁止吸烟,控制和治疗肺部感染(根据手术 方式,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教会患者有效咳痰,告知患者戒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4) 胃肠道准备:成人择期手术前常规禁食 12 小时、禁饮 4 小时; 小儿择期手术前常规禁食(奶)4~8 小时,禁水 2~3 小时。
5) 备血:对拟接受大、中手术者,术有应做好血型和交叉配合试验,备血及血液制品。
6) 术前适应性训练:① 床上排泄训练:根据病情,指导患者练习在床上使用便器排便。
② 体位训练:教会患者自行调整卧位和床上翻身的方法,以适应术后体位的变化,根据手术要求训练患者特殊体位,以适应术中和术后特殊体位的要求。
4. 术前交接: 病房责任护士与手术室护士交接,并在手术护理单签 名确认)1) 患者身份核对:手术病人的科别、住院号、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及手术患者身份标志(手腕带)、手术部位标志。
《腹腔镜检查护理常规》一、疾病概述腹腔镜检查是一种微创手术方法,通过在腹部插入几个小的穿刺孔,将腹腔镜及相关器械插入腹腔内,以观察腹腔内器官的形态、结构和病变情况。
腹腔镜检查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妇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等领域的疾病诊断和治疗。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 疾病诊断需求:对于一些腹部疾病,如不明原因的腹痛、腹部肿块、腹水等,传统的检查方法如超声、CT 等可能无法明确诊断,此时需要进行腹腔镜检查,直接观察腹腔内的病变情况,以明确病因。
2. 手术治疗辅助:在一些腹部手术中,如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妇科手术等,腹腔镜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帮助医生更清晰地观察手术部位,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三、临床表现1. 术前表现:患者在进行腹腔镜检查前,可能会因为对手术的恐惧和担忧而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这可能与患者的心理因素或术前禁食等有关。
2. 术中表现:在腹腔镜检查过程中,患者处于全身麻醉状态,一般不会有明显的感觉。
但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可能会通过腹腔镜观察到腹腔内的病变情况,如炎症、肿瘤、出血等。
3. 术后表现: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主要是由于手术切口和腹腔内气体残留引起的。
疼痛程度因人而异,一般在术后24 48 小时内逐渐减轻。
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胃肠道症状,这是由于麻醉药物和腹腔内气体刺激胃肠道引起的。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切口感染等并发症。
四、治疗要点1. 术前准备:完善各项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电图等,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排除手术禁忌证。
肠道准备:术前一天进行肠道清洁,如口服泻药或灌肠,以减少肠道内的粪便和气体,便于手术操作。
饮食准备:术前禁食 6 8 小时,禁水 4 小时,以防止麻醉过程中发生呕吐和误吸。
心理准备:向患者介绍腹腔镜检查的目的、方法、过程和注意事项,缓解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情绪。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手术体位:平卧位
手术物品:腔镜包、11#刀,1、7#线,吸引器,注射器、腔镜保护套
手术步骤:
1.常规皮肤消毒铺单,铺置无菌单
洗手护士递进气管、吸引器管、冷光源线、单极线,协助套好摄像头线、巡回护士连接冷光源线、镜头线、电视系统、气腹机、单极线、吸引器管,并将脚踏放于术者脚侧
2.建立气腹。
递11号刀在脐上缘或下缘做一10MM弧形切口,气腹针穿刺腹壁,证实气腹针已进入腹腔后,连接CO2
3.放置Trocar,观察腹腔、胆囊情况
递10mmTrocar由切口插入,递观察镜插入套管观察,依次置入其余相应的Trocar,巡回护士可将病人置头高脚低位,并向左侧倾斜30o,以便术者操作
4.解剖胆囊三角区,处理胆囊管及胆囊动脉
递弯钳钳夹胆囊底部,电凝分离钩游离胆囊管与胆囊动脉,递钛夹钳分别在胆囊管近端和远端各施加1枚钛夹,递电凝剪剪断,在胆囊动脉近端施加2枚钛夹,递剪刀剪断。
5.切除胆囊,处理肝床创面
递电凝分离钩分离胆囊床,递电凝棒或电凝抓钳对肝床仔细止血,递冲洗吸引器连接温盐水冲洗并检查有无活动出血及胆漏
6.取出胆囊:递中弯血管钳、吸引器头、剪刀备用
7.检查腹腔内有无积血及液体后拔出腹腔镜,打开套管的阀门排出腹腔内的CO2气体,
8.清点器械、敷料,关闭气腹机及光源
9.缝合切口,包扎伤口:7*11圆针7号线缝合腹膜,角针1#线缝合皮肤
- 1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措施有哪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腹腔镜手术,用于治疗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炎等疾病。
这种手术的好处是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但是患者在手术后需要进行一定的护理工作,以保证手术效果和患者的康复。
本文将介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护理措施。
一、术后常规护理1. 住院观察:手术后患者需要在医院观察一段时间,医生会安排相应的检查和观察,以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稳定。
2. 伤口护理:术后伤口需要进行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干燥和清洁,预防感染。
3. 密切观察: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严密观察,注意伤口感染、出血、呼吸困难等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二、饮食护理1. 术后禁食:手术后24小时内严格禁食,之后可以逐渐转为流食,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逐渐过渡为普通饮食。
2. 饮食宜温和:术后患者的饮食应以温和易消化为主,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引起消化不良和胃肠道不适。
三、活动护理1. 避免剧烈运动:术后患者需要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扭曲腰部和过度用力的动作,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和引发并发症。
2. 适度活动:适度的活动有助于促进术后康复,但是要避免长时间站立、过度劳累或负重。
四、药物护理1. 按时服药:术后患者需要按时按量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如止痛药、抗生素等,以预防感染和减轻疼痛。
2. 避免自行用药:术后患者要避免自行服用药物,尤其是抗生素和止痛药,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和引发不良反应。
五、注意事项1. 定期复诊:术后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诊,检查伤口愈合情况和身体恢复情况,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2. 注意休息:术后患者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相对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促进身体康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手术效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患者和家属应该严格遵守医生的护理建议,及时就医咨询,积极配合康复护理工作,以保证手术效果和患者的身体康复。
腹腔镜手术护理
【观察要点】
1、术后评估患者有无特殊主诉,如胸闷、气急、咳嗽、肩酸、腹胀、腹痛、结膜充血、结膜水肿程度等。
2、术后观察患者腹部切口有无渗血、阴道流血及性质。
3、术后观察患者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如皮下气肿、脏器损伤、腹腔内出血、呼吸困难等。
【护理措施】
1、做好心理护理。
2、手术前按医嘱进行阴道准备。
3、手术前一天备皮、沐浴、12小时禁食、8小时禁水。
4、遵医嘱术前一日晚清洁灌肠。
5、手术前半小时遵医嘱给予基础麻醉。
6、手术后按麻醉方式给予相应的麻醉护理常规。
7、手术后遵医嘱及时指导患者进流质、普食。
8、监测生命征,重视患者主诉。
9、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附件手术6小时后可改半卧位,次日鼓励下床活动,子宫手术者酌情延迟。
10、保持尿管通畅及外阴清洁,拔除尿管后,协助患者自解小便。
【健康教育】
1、术前教会患者有效咳嗽的技巧。
2、解释手术后疼痛、腹胀的可能原因及应对措施。
3、如有发热、出血、腹痛等应及时回院就诊。
腹腔镜手术护理常规
腹腔镜手术是在密闭的盆、腹腔内进行检查或治疗的内镜手术操作。将接
有冷光源照明的腹腔镜经腹壁插入腹腔,连接摄像机系统,将盆、腹腔内脏显
示器于监视屏幕上。通过视屏检查诊断疾病称为诊断腹腔镜(diagnostic
laparoscopy);在体外操纵进入盆、腹腔的手术器械,直视屏幕对疾病进行
手术治疗称为腹腔镜(operative laparoscopy)。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
于腹腔镜设备、器械不断更新,腹腔镜手术范围逐渐扩大,国际妇产科联盟
(FIGO)提出在21世纪应有60%以上妇科手术在内镜下完成。
【适应性】
1. 诊断腹腔镜 ①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是该病最准确的诊断方法);
②明确腹盆腔肿性质;③确定不明原因急、慢性腹痛和盆腔痛的原因;④明确
或排除引起不孕的盆腔疾病;⑤计划生育并发症的诊断,如寻找和取出异位宫
内节育器、确诊吸宫术导致的子宫穿孔等。
2. 手术腹腔镜 ①有适应证实施经腹手术的各种妇科良性疾病;②早期
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和早期子宫颈癌化疗前后腹膜淋巴结取样;④计划生育节
育手术,如异位宫内节育器取出、绝育术等。
【禁忌证】
1. 绝对禁忌证 ①严重心肺功能不全;②凝血功能障碍;③绞窄性肠梗
阻;④大的腹壁疝或隔疝;⑤腹腔内广泛粘连;⑥弥漫性腹膜炎;⑦腹腔内大
出血。
2. 相对禁忌证 ①盆腔肿块过大,超过脐水平;②妊娠>16周;③晚期
卵巢癌。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在术前应让患者和家属充分了解手术方案、此
次施行腹腔镜的目的。另外,虽然腹腔镜手术是“微创”手术,但
若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大血管损伤或空气栓塞时,可能危及患者生
命,造成“巨创”。因此,护士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态,
向患者讲解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以减轻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
2 .皮肤护理 术前1日备皮,其范围包括会阴部和腹部较重
汗毛。脐窝部用络合碘棉球擦拭3~5min,去除污垢。告知患者术前
1日沐浴,做好个人卫生。
脐部清洁尤为重要:用棉棒蘸双氧水或软皂液将脐窝内的脏
物擦净,再蘸干。同时备皮范围是上至剑突下,下至耻骨联合,旁
至腋中线,剃去 皮肤汗毛,注意勿损伤皮肤,用肥皂水擦洗腹部皮
肤,然后用热水擦洗干净。避免术后的伤口感染。
3. 肠道准备 术前予以清淡,易消化食物,并禁食易产气食物,
如牛奶、豆浆等,当晚应进流质食物,术前6 h~8 h禁食水,并用0.1%~
0.2%温肥皂水500 ml~1 000 ml灌肠或者用蕃泻叶泡茶口服数杯,
直到排出水样稀便,以清洁肠道。手术前留置尿管和胃管,目的是减
少麻醉引起的呕吐而导致的窒息或误吸并防止胃肠胀气而影响手术。
4.了解患者药物过敏史 遵医嘱进行手术带药的过敏试验。术前1日
晚给予安定5mg口服,以保证患者充分休息。
5. 术前30 min
常规肌肉注射鲁米那0.1 g,阿托品0.5 mg,携带病历及输液瓶将
病人用手术车送往手术室。
二.术后护理
(一) 建立有效的应对措施
病人在全麻清醒后的短时间内有一种全身不适感和躁动、头晕、
不配合护理等表现,要及时告诉本人和家属原因(因全麻后的反应
及氧气管,腹腔引流管,心电监护仪的袖带,夹子和电极片等对身体
的刺激)以稳定病人的情绪,取得配合。
(二) 一般护理
患者回病房后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三)术后特殊护理
术后持续低流量吸氧,4 h~6 h后给予间断吸氧。术后6 h患
者清醒后,可鼓励患者下床做轻微的活动以增加肺通气量,有利于
气管分泌物排出,减少肺部感染,并可促进肠蠕动及胃肠功能恢复,
减轻腹胀,避免尿潴留、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避免剧烈活动或搬动重物,以免损伤刀口部位的肌肉。
(四) 术后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麻醉清醒后取半卧位,每小时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各
一次,至病情平稳。观察患者的面色及精神状况,并观察伤口有无
渗血,有无腹胀、腹痛、出血、腹膜炎、腹壁紧张等体征以及早发
现有无内出血的表现。
(五)术后腹腔引流管护理
感染较重的手术及手术创面大,有污血的病人术后多放置腹腔
引流管,患者术后返回病房要及时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各类引流
管的扭曲、受压、堵塞,要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顺向挤压引流管 ,
避免被血凝块阻塞,同时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及引流的速度,胆
漏的发生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如无异常,2 d~3 d可拔除
引流管。
(六)术后肩背部酸痛
术后病人在改变体位或者平卧时酸痛加重,要向其做好解释工
作,帮助更换舒适体位,按摩酸痛部位,告诉其1 d~3 d后症状会
消失。
(七) 术后血压升高的护理
术后病人的血压有时会升高,应及时查明原因,对症排除情绪
紧张,疼痛或排尿困难的因素,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的病人术后应继
续抗高血压治疗,以防血压持续升高引起腹腔内出血。
(八)术后的饮食
术后8 h,无明显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肠道功能恢复后,
可进少量饮食,注意规律进食,确保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勿暴饮
暴食,一般先以流食为主,逐步添加其他食物,食物应尽可能选择
清淡、易消化、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类饮食,建立良好的饮食
习惯,戒烟酒,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油腻,煎,炸及含脂肪多的
食品,如肥猪肉,奶油,黄油,油酥点心等。
(九)术后的心理护理
术后可通过与他人聊天、看书、听音乐等活动来分散注意力,
帮助患者克服焦虑情绪,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做好各种治
疗及护理,以利于身体早日康复
三、术后不适的护理对策
(一) 术后疼痛
腹腔镜手术切口小,术后疼痛较轻,一般可以耐受,对个别疼
痛明显者,应及时判断是否有出血等并发症,并及时通知医生查房,
置管引流者应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一般引流液不多于50 ml/d,
颜色淡红,多是术中腹腔冲洗液,如发现引流液增多,色鲜红、引
流液中有胆汁样物等异常情况出现,应及时通知医生。
(二) 发热
术后患者体温升高不明显,一般在1℃以内是正常的吸收热,3 d
内逐渐恢复正常。若3 d后体温有上升趋势应及时通知医生。
四、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一) 呕吐
呕吐是腹腔镜术后最常见的症状,一般多为中枢性和反射性呕
吐。腹腔镜后早期呕吐大致有以下原因:麻醉药物所致;术中静脉
滴入的一些药物如芬太尼等,均可刺激呕吐中枢引起呕吐;腹腔镜
手术时腹腔镜灌注大量二氧化碳及手术本身的刺激干扰胃肠道功能;
术后应用甲硝唑等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术后应用杜冷丁等镇痛
药,也可引起恶心、呕吐。因此护理人员要及时观察和记录呕吐物
的量、颜色、次数及持续时间,同时要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协
助患者呕吐及时清洁口腔,防止呕吐物被吸入气管和肺里,造成吸
入性肺炎。
(二) 出血
严密观察患者神志、血压、脉搏的变化及引流液的量和颜色,
若脉搏快、血压下降、引流量短时间内超过100 ml且颜色鲜红,应
考虑出血,立即通知医生。必要时再次手术。若戳洞处出血应及时
更换敷料并压迫止血。
(三) 胆汁漏
术后患者出现剧烈的疼痛,引流管排出大量胆汁样液,要再次
手术,经抗炎输液保守治疗后出院。护理上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
全身情况,有无腹膜刺激症、有无黄疸、胆汁引流的量、性质、颜
色及大便的颜色,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五、出院后饮食
培养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宜进高糖和丰富的维生素,易
消化的食物和低脂肪的饮食,两周后可过渡到普食,切忌暴饮暴食
及刺激性食物。若进食后出现腹痛,应注意腹痛的性质、范围、程
度及伴随的症状,出现异常应及时与医生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