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编号018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5
深圳市昶宇电子有限公司文件版次:A/O制定日期:2013-3-19文件标题:螺丝来料检验规范制定部门:品质部页次:1/3 1.0目的:确定检验作业条件,确定抽样水准,明确检验方法,建立判定标准,以确保产品品质。
2.0.适用范围:本检验规范适用我司螺丝检验作业。
3.0权责单位:本检验规范由品质部制定,管理者代表核准后发行; 所制定之规格,如有修改时,须经原制定单位同意后修改之4.0应用文件:国家标准GB/T2828.1-2003一般检查水平II)、工程图纸、工程样板。
5.0检验标准:5.1.1国家标准GB/T2828.1-2003一般检查水平II,正常检验、单次抽样计划,AQL订定为 CRI=0 、MAJ=0.65、MIN=1.55.1.2相关抽样标准或判定标准,可视品质状况或客户要求等做修正。
6.0定义6.1缺点分类:6.1.1.严重缺陷(CRI):可能对机器或装备的操作者造成伤害;潜在危险性的效应,会导致与安全有关的失效或不符合政府法规;影响机械或电气性能,产品在组装后或在客户使用时会发生重大品质事件的。
深圳市昶宇电子有限公司文件版次:A/O制定日期:2013-3-19文件标题:螺丝来料检验规范制定部门:品质部页次:2/36.1.2主要缺陷(MAJ):性能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但不至于引起危险或不安全现象;导致最终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和装配;客户很难接受或存在客户抱怨风险的产品6.1.3 .次要缺陷(MIN):不满足规定的要求但不会影响产品使用功能的;客户不易发现,发现后通过沟通能使客户接受的。
7.0检验标准7.1外观:7.1.1 标识与实物一致,无混料。
7.1.2 材料与样品一致。
7.1.3无氧化、刮伤、镀层不良现象。
7.1.4螺钉无开裂、变形、缺损、无螺纹、螺纹残缺等现象。
7.1.5螺钉帽应无异物堵塞。
结构尺寸:结构尺寸符合本厂技术规格或样品要求。
7.3装配:打入相应塑胶件,螺钉无断裂、打花、滑丝。
gmp文件目录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文件目录一、办公室文件目录二、质量技术部文件目录三、生产物控部文件目录四、工程部文件目录五、销售部文件目录六、验证文件目录办公室GMP文件目录序号文件编号文件名称1 SMP-AA-001-00 文件书写格式制度2 SMP-AA-002-00 文件分类管理规程3 SMP-AA-003-00 标准的起草、审核、批准、发放、修订和废除管理制度4 SMP-AB-001-00 部门职责5 SMP-AB-002-00 总经理岗位职责6 SMP-AB-003-00 办公室经理岗位职责7 SMP-AB-004-00 财务部经理岗位职责 8 SMP-AB-005-00 质量部经理岗位职责 9 SMP-AB-006-00 生产物控部经理职责10 SMP-AB-007-00 工程部经理岗位职 11 SMP-AB-008-00 销售部经理岗位职责 12 SMP-AB-009-00 QA岗位职责13 SMP-AB-010-00 QC岗位职责14 SMP-AB-011-00 质量部留样观察员岗位职责 15 SMP-AB-012-00 安全员岗位职责16 SMP-AB-013-00 卫生员岗位职责17 SMP-AB-014-00 采购员岗位职责18 SMP-AB-015-00 仓管员岗位职责19 SMP-AB-016-00 生产车间主任岗位 20 SMP-AB-017-00 生产车间操作工岗位职责 21 SMP-AB-018-00 生产车间技术员岗位职责 22 SMP-AB-019-00 空调系统岗位职责 23 SMP-AB-020-00 配电房岗位职责24 SMP-AC-001-00 档案管理规程25 SMP-AC-002-00 员工健康管理规程 26 SMP-AC-003-00 员工培训和教育管理制度 27 SMP-AC-004-00 人员招聘上岗管理规程 28 SMP-AD-001-00 厂区环境卫生、绿化管理制度 29 SMP-AD-002-00 卫生管理制度30 SMP-AE-001-00 劳动纪律管理条例及考核细则 31 SMP-AE-002-00 外来人、车辆、物资进出公司管理规程32 SMP-AE-003-00 文明办公管理规程质量部GMP文件目录序号文件编号文件名称1 SMP-CA-001-00 生产现场质量检查管理规程2 SMP-CA-002-00 技术、质量分析会管理规程3 SMP-CA-003-00 质量事故管理规程4 SMP-CA-004-00 物料、半成品、成品确认放行管理规程5 SMP-CA-005-00 不合格品管理规程6 SMP-CA-006-00 质量投诉管理规程7 SMP-CA-007-00 退货管理规程8 SMP-CA-008-00 产品收回管理规程 9 SMP-CA-009-00 用户访问管理规程 10 SMP-CA-010-00 GMP自检管理规程 11 SMP-CA-011-00 偏差处理管理规程 12 SMP-CA-012-00 称量管理规程13 SMP-CA-013-00 洁净厂房环境监测管理规程 14 SMP-CA-014-00 工艺用水的监测及管理规程 15 SMP-CA-015-00 留样观察管理规程 16 SMP-CA-016-00 物料供应商审计管理规程 17 SMP-CA-017-00 产品质量档案管理规程 18 SMP-CA-018-00 批记录管理规程19 SMP-CA-019-00 取样管理规程20 SMP-CA-020-00 标签管理规程21 SMP-CA-021-00 仓库监控管理规程 22 SMP-CA-022-00 物料检验管理规程23 SMP-CA-023-00 工艺规程的制(修)订、审批、发放管理规程24 SMP-CA-024-00 工艺查证管理规程 25 SMP-CB-001-00 实验室管理规程26 SMP-CB-002-00 试剂室管理规程27 SMP-CB-003-00 实验室温湿度控制管理规程 28 SMP-CB-004-00 质量检验管理规程 29 SMP-CB-005-00 检验原始记录管理规程 30 SMP-CB-006-00 检验报告单的管理规程31 SMP-CB-007-00 检验方法中技术参数和数据处理管理规程32 SMP-CD-001-00 化学试剂管理规程33 SMP-CD-002-00 标准溶液管理规程34 SMP-CD-003-00 标准品、对照品管理规程 35 SMP-CD-004-00 玻璃仪器管理规程36 SMP-CD-005-00 剧毒试剂管理规程37 SMP-CD-006-00 毒害废液、生物活性物质管理规程 38 SMP-CD-007-00 培养基管理规程39 SMP-CE-001-00 检验仪器设备管理规程STP-CF-001-00 XXXXXX工艺规程STP-CF-002-00 食品中水分测定法STP-CF-003-00 灰分测定法STP-CF-004-00 食品中铅的测定STP-CF-005-00 食品中汞的测定STP-CF-006-00 食品中砷的测定STP-CF-007-00 崩解时限检查法STP-CJ-001-00 洁净区(室)的洁净度监测标准SOP-CA-001-00 批生产记录审核操作规程SOP-CA-002-00 物料、半成品、成品审核放行操作规程SOP-CA-003-00 胶囊质量监控操作规程SOP-CA-004-00 清场检查操作规程SOP-CB-001-00 XX电子天平操作规程SOP-CB-002-00 XXX系列鼓风干燥箱操作规程SOP-CB-003-00 XXX型菌落计数器操作规程SOP-CB-004-00 XXX微波/烧烤炉操作规程SOP-CB-005-00 XXX恒温恒湿箱操作规程SOP-CB-006-00 XXX霉菌培养箱操作规程SOP-CB-007-00 XXXF净化工作台操作规程SOP-CB-008-00 ZB—1D型智能崩解仪操作规程SOP-CB-009-00 箱式电阻炉操作规程SOP-CB-010-00 YJ--A电动匀浆仪操作规程SOP-CB-011-00 XXX型立式自动压力蒸气灭菌器操作程序SOP-CC-001-00 盐酸滴定液配制与标定程序SOP-CC-002-00 硝酸银滴定液配制与标定程序SOP-CC-003-00 硫酸滴定液配制与标定程序SOP-CC-004-00 XXXX配制与标定程序SOP-CD-001-00 取样程序SOP-CE-001-00 玻璃仪器清洗程序SOP-CE-002-00 微生物玻璃器皿清洗消毒操作程序SOP-CE-003-00 微生物检验室使用清洁操作程序SOP-CE-004-00 洁净室工作服使用、清洁与灭菌程序SOP-CE-005-00 微生物检验室物品清洁、消毒和灭菌程序SOP-CE-006-00 取样工具及样品容器的清洗、灭菌、保存及传递程序SOP-CE-007-00 冰箱、冷柜的使用清洁程序SOP-CG-001-00 胶囊塑料瓶检验操作规程SOP-CG-002-01 纸盒、纸箱和纸张印刷品检验操作规程SOP-CG-003-01 洁净区域尘粒检测SOP-CG-004-01 洁净区域沉降菌检测生产物控部GMP文件目录序号文件编号文件名称1 SMP-EA-001-00 生产计划和调度管理规程2 SMP-EA-002-00 批生产指令管理规程3 SMP-EA-003-00 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管理规程4 SMP-EA-004-00 生产过程管理规程5 SMP-EA-005-00 物料平衡管理规程6 SMP-EA-006-00 生产车间状态标志和定置管理规程7 SMP-EA-007-00 生产记录管理规程8 SMP-EA-008-00 生产车间安全管理规程9 SMP-EA-009-00 模具间管理规程10 SMP-EA-010-00 生产废弃物的管理规程 11 SMP-EA-011-00 生产过程可利用物料管理规程 12 SMP-EA-012-00 车间新员工培训上岗管理规程 13 SMP-EA-013-00 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管理规程 14 SMP-EA-014-00 洁净服、洁净工作鞋管理规程 15 SMP-EA-015-00 一般生产区工作服、工作鞋管理规程 16 SMP-EA-016-00 生产事故处理管理规程 17 SMP-EB-001-00 物料采购管理规程18 SMP-EB-002-00 供应商档案管理规程 19 SMP-EB-003-00 印刷模具管理规程20 SMP-EC-001-00 标签库管理规程21 SMP-EC-002-00 仓库管理规程22 SMP-EC-003-00 物料报表和盘存管理规程 23 SMP-EC-004-00 不合格品库管理规程 24 SMP-EC-005-00 仓库虫鼠防范管理规程 25 SMP-ED-001-00 物料入库管理规程26 SMP-ED-002-00 物料发放、退库管理规程 27 SMP-ED-003-00 物料代号及编号管理规程 28 SMP-EE-001-00 清场管理规程29 SMP-EE-002-00 生产车间消毒管理规程 30 SMP-EE-003-00 乳胶手套、一次性口罩管理规程 31 SMP-EE-004-00 洁净区卫生管理规程 32 SMP-EE-005-00 一般生产区卫生管理规程 33 SMP-EE-006-00 洁净区洁净间管理规程 34 SMP-EE-007-00 一般生产区洁净间管理规程 35 SMP-EE-008-00 容器清洗存放室管理规程36 SMP-EE-009-00 除虫灭害管理规程37 SMP-EE-010-00 杀虫剂的使用管理规程38 SOP-EB-001-00 印字包材交付印刷程序 38 SOP-EC-001-00 仓库设备设施清洁维护规程 39 SOP-EC-002-00 人员进出危险品库操作程序 40 SOP-ED-001-00 标签寄入退库、存放、领发程序41 SOP-ED-002-00 请求补料标准操作程序 42 SOP-ED-003-00 物料寄库清洁程序43 SOP-ED-004-00 货位卡填写标准操作程序 44 SOP-ED-005-00 不合格标签的退库与销毁 45 SOP-EE-001-00 XXX产品岗位标准操作程序 46 SOP-EF-001-00 生产操作前检查标准操作程序 47 SOP-EF-002-00 称量岗位标准操作程序 48 SOP-EF-003-00 领退料标准操作程序 49 SOP-EF-004-00 胶囊制剂装量差异检查标准操作程序 50 SOP-EF-005-00 生产过程中紧急、异常情况处理标准操作程序51 SOP-EF-006-00 消毒剂配制和使用标准操作程序 52 SOP-EF-007-00 洁净区地漏消毒标准操作程序 53 SOP-EF-008-00 酒精配制标准操作程序 54 SOP-EF-009-00 传递窗使用程序55 SOP-EF-010-00 进入生产区标准操作程序 56 SOP-EF-011-00 进出洁净区标准操作程序 57 SOP-EF-012-00 车间物料进出洁净区程序 58 SOP-EG-001-00 XXX设备清洁标准操作程序 59 SOP-EH-001-00 公共操作间清洁标准操作程序工程部GMP文件目录序号文件编号文件名称1 SMP-FA-001-00 安全管理规程2 SMP-FA-002-00 安全事故报告管理规程3 SMP-FA-003-00 动火管理规程4 SMP-FA-004-00 消防器材管理规程5 SMP-FA-005-00 防尘、防毒、防职业病管理规程6 SMP-FA-006-00 三废排放管理规程7 SMP-FB-001-00 固定资产管理规程8 SMP-FB-002-00 锅炉、压力容器管理规程 9 SMP-FB-003-00 设备开箱验收管理规程 10 SMP-FB-004-00 设备档案管理规程11 SMP-FB-005-00 设备管理规程12 SMP-FB-006-00 动力设备管理规程13 SMP-FB-007-00 空调净化系统管理规程 14 SMP-FB-008-00 锅炉水质检测管理规程 15 SMP-FB-009-00 备品、备件管理规程 16 SMP-FB-010-00 设备的使用管理规程 17 SMP-FC-001-00 厂房、设施管理规程 18 SMP-FC-002-00 洁净区维修施工管理规程 19 SMP-FD-001-00 配电房管理规程20 SMP-FJ-001-00 计量器具管理规程21 SMP-FJ-002-01 计量器具统一编号管理规程 22 SMP-FJ-003-01 不合格计量器具管理规程 23 SMP-FN-001-00 停电、停汽、停水处理规程26 SOP-FB-001-00 XXX全自动胶囊填充机标准操作程序 27 SOP-FB-002-00 XXX全自动胶囊填充机维护保养程序 28 SOP-FB-003-00 XXXX型热风循环烘箱标准操作程序 29 SOP-FB-004-00 XXXX型热风循环烘箱维护保养程序 30 SOP-FB-005-00 XXXX封口机标准操作程序 31 SOP-FB-006-00 XXXX封口机维护保养程序销售部GMP文件目录序号文件编号文件名称1 SMP-GA-001-00 产品销售管理规程2 SMP-GA-002-00 成品验收、贮存、发放管理规程3 SOP-GA-001-00 成品入库操作规程4 SOP-GA-002-00 成品运输操作规程5 SOP-GA-003-00 成品出库操作规程6 SOP-GA-004-00 产品收回操作规程验证文件目录序号文件编号文件名称1 SMP-ZA-001-00 验证管理规程固体生产线HVAC系统验证 3 STP-ZA-002-004 STP-ZA-003-00 质检区HVAC系统验证5 STP-ZA-004-00 压缩空气系统验证6 STP-ZB-001-00 XX产品工艺验证STP-ZC-001-00 全自动胶囊填充机清洗验证 8XXX全自动胶囊充填机验证 9 STP-ZE-001-0010 STP-ZE-002-0011 STP-ZE-003-00XXXX型热风循环烘箱验证 12 STP-ZE-004-00XXXX封口机验证(DL-500E微电脑电磁感应封口机) 13 STP-ZE-005-00下面是赠送的合同范本,不需要的可以编辑删除~~~~~~教育机构劳动合同范本为大家整理提供,希望对大家有一定帮助。
目的:为加强药品安全监管,保障公众用药安全,规避企业经营风险,规范药品召回流程特制定本规定。
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卫生部令第90号)、《药品流通管理办法》、《药品召回管理办法》。
范围:采购员、销售员、质量管理员工作适用本制度。
责任: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对药品召回实行有效控制管理。
内容:1 药品召回的概念及条件:是指药品供货企业或生产企业按照规定的程序收回已上市销售的存在安全隐患的药品。
1.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已公布责令召回的品种;1.2召回生厂厂家或供货单位主动召回的品种;1.3药品经营或使用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已停止销售使用的药品,经过通知生产单位、供货单位并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需要召回的品种。
2 判定与召回程序的启动2.1业务部在接到供货商召回通知时(含口头、电话通知),应在第一时间通知质量管理部并申请启动召回程序。
对供货商仅以口头或电话方式通知的,由业务部或质量管理部向供货商发出《药品召回确认联系函》,要求供货商必须出具加盖其企业公章的书面“召回通知(内部)”,《召回通知》必须明确所召回的具体品种、批次、召回原因、召回期限及其他必要的实施计划和具体事宜。
2.2符合本规定第1.1、1.2、1.3项下规定的情况,由业务部或质量管理部向供货商发出“药品召回确认联系函”说明情况并要求回复确认。
2.3药品召回程序的启动由质量管理部确定并向业务部发出《药品召回通知》,各部门按各自职责和分工实施召回计划,并按照召回计划的要求及时传达、反馈药品召回信息,控制和收回存在安全隐患的药品,并建立“药品召回记录”。
3 药品召回的分级与召回时限:根据药品安全隐患的严重程度,药品召回分为:3.1一级召回:使用该药品可能引起严重健康损害或者死亡的;3.2二级召回:使用该药品可能引起暂时的或者可逆的健康损害的;3.3三级召回:使用该药品一般不会引起健康损害,但由于其他原因需要收回的。
4 通知传达与召回时限:4.1一级召回:应在1日内通知所有相关下游客户,要求其在3日内退货;4.2二级召回:应在2日内通知所有相关下游客户,要求其在7日内退货;4.3三级召回:应在3日内通知所有相关下游客户,要求其在14日内退货。
X X X X X X X X X公司管理标准文件编号规则2016-1-1发布2016-1-1实施X X X X X X X有限公司发布1 目的规范公司及各部门的文件编号,便于文件的使用及管理。
2 范围适用于公司文件及相关记录表格的编号。
3 职责3.1管理部负责文件编号规则的制定并组织实施。
3.2管理部负责按标准进行公司文件的编号、执行和检查。
4 文件编号规则我公司《文件编号规则》是依据集团公司的文件编号要求,结合本公司的使用要求所形成。
4.1公司文件的分类红头文件、决定、通知、通报、会议纪要、会议记录、部门信函、体系文件、管理类文件(管理标准、规定、作业指导书等)、技术类文件、外来类文件等。
4.2红头文件编号JC+年代号+字+序号(字指:决定为“决”字,通报为“通”字。
)例如:公司2016年的第六个红头文件决定编号为,JC-2016-决-006。
4.3会议纪要编号JC+年代号+会纪字样+部门代号+序号,部门代号以部门名称的前两字拼音首字为代号,如果是公司级的会议纪要则去掉“部门代号”。
例如:2016年管理部开的第18次会议纪要的编号为,JC-2016-会纪-GL-018;又如:公司2016年第18次总经理办公会纪要:JC-2016-会纪-018。
4.4通报编号JC+年代号+通报字样+部门代号+序号,如果是公司级的会议纪要则去掉“部门代号”。
例如:2016年管理部的第6个通报的编号为,JC-2016-通报-GL-006。
4.5通知编号JC+年代号+通知字样+部门代号+序号,如果是公司级的通知则去掉“部门代号”。
例如:2016年财务部的第6个通知的编号为,JC-2016-通知-CW-006。
4.6部门间信函编号JC+年代号+月号+部门代号+序号,例如:2016年12月质检部的第二份信函编号为,JC-2007-12-ZJ-02。
4.7管理类(管理标准、规定、作业指导书等)、技术类、外来类文件编号集团公司的编号如下表:为便于我公司管理类文件的区分和使用,我公司在此基础上增加管理职能代号,管理职能的代号详见管理职能一览表。
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著录的规范和要求(要求录入人员必须重点掌握)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著录要求是:数据的每个项目内容,主要是指页号、正题名、责任者、文件时间、文件编号、解密划控,一定要准确,不能录错、漏录、误录有关信息;差错率控制在5%以内(即100条数据不能出错5条)。
这就要求每录完一条数据,一定要进行检查和校对,将录错的内容修改准确。
当确认数据信息完整无误后,方可导入正式库。
一、全宗号是档案馆给档案已经进馆的立档单位的代码。
(一)各机关、单位应与档案馆联系以明确自己的全宗号。
(二)全宗号用半角著录,长度为4个字节。
如全宗号为“ 16 ”,应著录为“ 0016 ”,但短期卷档案的全宗号要变为两位数的,即把前面的两个0去掉,著录为“ 16 ”,主要是为了同永久长期卷档案区分开来,方便以后档案数据移交进馆。
二、案卷目录号是根据档案的归档年度编写的流水号。
如1990年度的档案目录号为“ 016 ”,1991年度的则为“ 017 ”,1992年度的为“ 018 ” .................. 依次类推来计算。
(一)不同年度的案卷目录号切勿相同。
应与档案馆联系以明确本机关单位各年度的目录号。
(二)目录号用半角著录,长度为3个字节,如目录号为“8” , 应著录为“ 008 ”。
三、案卷号是按先永久、次长期的顺序,每一年度档案从1开始编写的流水号。
(一)在一个年度内,例如永久的档案有5卷,长期的有4卷。
则案卷号依次编为1,2,3,4,5 ;编完永久的后再接着连下去编长期的,长期的依次编为6,7,8,9。
同一年度内案卷号不许重复。
(二)案卷号用半角著录,长度4个字节,如案卷号为“ 3”,应著录为“ 0003 ”。
四、页号是整理档案时在文件材料右上角(双面有字的,背面编在左上角)上逐页编写的流水号。
半角状态下输入。
(一)每卷案卷均必须从1开始编写,两卷档案之间页码不可连接。
档案内凡是有文字的页面都要编写页码。
程序文件保护机密信息程序1 目的保护机密信息不被侵犯和泄漏,维护本科室诚信、独立、公正的形象。
2 范围2.1 临床医生提供的患者信息;2.2 检验结果;2.3 参加能力验证实验室的验证结果;2.4 质量体系的各层文件和相应运行资料;2.5 法定保密的信息。
3 职责3.1 科主任(1)落实保护机密信息的各项措施所需的资源和责任人;(2)批准借阅保密资料。
3.2 综合组组长(1)对各项保密措施的组织进行监督检查;(2)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检验科主任报告。
3.3 各专业组组长(1)批准本组相关人员借阅本专业保密资料,并报科主任最终批准。
(2)协助综合组负责人,对本室人员执行各项保密措施进行监督检查。
3.4 档案管理员做好档案的管理工作3.5 其它有关人员(1)对本人从事和接触到的保密内容保密;(2)对违反保密的行为进行制止,并向上级报告。
4 工作程序4.1 临床医生提供的患者信息对临床医生提供的患者信息由承担检验任务的人员负责接收、保管、保密。
4.2 检验结果4.2.1 检验结果以报告形式发出,通常是向临床医生、患者本人或患者家属报告结果。
只有经患者同意或按照法定的条款才可向其它方面报告。
4.2.2 如要用于诸如流行病学、人口统计学或其它统计分析学,必须是与所有患者识别资料分离后的检验结果。
4.2.3 原始数据由产生该数据的工作人员负责日常管理,不得随意乱放,其他人员不得随意翻阅。
4.2.4 贮存分析结果和检验报告的计算机,科主任指定专人进行管理,检验科工作人员必须通过密码进入操作系统,才能发检验报告单、查阅和修改检验报告;检验报告单一旦审核,只能由检验者和审核者共同负责修改,再由审核者审核才能对结果进行修改。
临床医生可通过局域网对检验报告单的内容进行查阅。
4.3 能力验证和比对结果参加能力验证和室间质评的检验结果需要保密,档案管理员负责保管。
4.4 标本的保密特殊标本按照法定的条款交有关部门保存。
文件类型作业指导制定部门工程部版次:A1文件名称锡炉浸锡作业指导书页次:第1页/共2页版本修订内容描述修订日期制定人审核人批准人A0首版发行2018-5-18李登明张元书付亮亮A1增加锡炉浸锡时刮锡作业动作2018-6-21李登明张元书付亮亮制定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文件发行章张元书/2018.6.23李登明/2018-6-21文件类型作业指导制定部门工程部版次:A1文件名称锡炉浸锡作业指导书页次:第2页/共2页核准/日期:审核/日期:张元书/2018.6.23制定/日期:李登明/2018-6-211.使用范围:本公司所有沾锡类产品使用锡炉沾锡作业均适之。
2.操作前的工作准备2.1将助焊剂放置在适当的位置。
2.2将锡炉提前15分钟打开电源加热。
2.3将相关物品放置在手易拿取位置。
3.作业内容:3.1上班前用温度计量取锡炉温度:3.1.1裁线后整把产品浸锡标准线正常温度:400℃±20℃,非标线温度:360℃±20℃,并将量测结果记入《锡炉温度测试记录表》内。
3.1.2裁线后单根产品浸锡温度300℃±10℃,并将量测结果记入锡炉温度测试记录表》内。
3.2将需要沾锡的线材整齐摆放在桌面上。
3.3用专用治具将锡炉内的氧化物拨开。
3.4将持沾锡端浸入锡炉内,迅速插入锡炉浸锡层内1-2秒后,取出并轻磕沾锡部位,甩掉多余锡渣。
3.5检查沾锡结果,能修则修,不能修则将其放置到不良盒内。
3.6将良品按一定数量用橡皮圈扎成小把,贴上标签放置到指定的位置。
3.7锡炉内焊锡表面的氧化物过多覆盖,要使用刮锡工具清除表面氧化物,使锡炉内焊锡表面清洁光亮后方可进行焊接。
3.8下班时,关掉锡炉电源,并做好5S工作。
4.注意事项4.1大锡炉每两个月清理一次。
4.2浸锡时间要快,避免线材外被烫伤。
4.3手勿直接伸放到锡炉,以避免手被烫伤。
4.4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将情况反应报告部门主管或设备管理员。
文件编号:TY / CX-18
事件调查、不符合控制程序
编写:
审核:
批准:
事件调查、不符合控制程序
1. 目的
在管理体系运行中,确保事件及不符合发生时及时报告,并顺利地开展调查、分析处理,避免同类事故、事件和不符合情况的重复发生。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生产和生活活动中发生的事件(包括人员伤亡、重大设备事故、火灾及重大环境影响、污染、急性中毒等事故)和不符合的报告、调查、分析处理。
3. 相关文件
3.1 TY / CX-15《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3.2 TY / CX-22《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3.3 TY / CX-13《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4. 职责范围
4.1 质量安全处是控制发生事件、不符合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和配合事故、事件的报告、调查、分析和处理。
4.2 项目部负责本项目部事件、不符合的上报,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协调,配合事件、不符合调查分析和处理,制定和实施纠正措施。
5. 工作程序
5.1 作业流程图(见附图)
5.2 事件(不符合)报告、调查、处理的原则
事件发生后,公司、项目部应按国务院令第493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要求进行事故上报、配合调查和处理、不符合发生时采用整改与复查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处理。
5.3 事件、不符合发生的报告
5.3.1 事件发生后,负伤者或事件现场目击者应立即如实向上级报告,项目现场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采取应急措施,抢救人员,保护好事件发生现场,并及时向质量安全处报告事件情况。
5.3.2 质量安全处接到事件报告后,应尽快报告总工程师,并迅速组织相关人员赶赴现场,抢险救援,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防止事件扩大。
5.3.3 公司接到伤亡等事件报告后,应及时报告(在1小时内)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和安检部门,并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赶赴事件现场组织抢险救援。
5.3.4 重大事故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发生部门、时间、地点、简要经过、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影响,已采取的相关措施,可能造成的危害、伤员救治情况及要求帮助解决的问题等。
5.3.5 出现不符合情况时,当事人应及时向本部门领导汇报,以便落实责任人,采取纠正措施,或依据上级检查提出的整改意见及时落实整改处理。
5.4 事件的应急救援
较大事故、突发性事件发生时应急救援的程序、步骤、措施应按《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执行。
5.5 对事件的调查
5.5.1 对于轻伤、轻微事件,由项目部(或事件发生部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并将调查处理报告报质量安全处备案。
5.5.2 对重伤及重大非伤亡(环境影响)事件,由总工程师组织工程处、质量安全处成立的调查组进行调查,并将调查处理报告报总经理审阅。
5.5.3 对死亡及较大伤亡事故由总工程师组织工程处、质量安全处成立调查组,配合上级政府部门组成的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
5.5.4调查资料收集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部门、地点、时间、经过、当事人、目击人、责任者等;人证和物证材料包括调查征询笔录,质量、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致害物,现场照片,录像等资料。
5.5.5 调查组有权向事故发生部门有关人员了解情况和索取相关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和隐瞒,不得以任何方式阻碍、干扰调查组开展工作。
5.6 事件、不符合的原因和责任分析
5.6.1 调查组根据收集到的调查资料、组织相关人员分析,确定事故、事件、不符合产生的原因,明确事件的性质、直接责任人和间接责任人。
5.6.2 不符合发生后,发生部门应及时进行调查分析,确定其产生不符合的原因,以便提出针对性的纠正措施。
5.7 事件调查报告的编写
5.7.1 事件调查报告,由调查组组长组织调查组成员编写。
5.7.2 事件调查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 事件发生部门的概况;
B. 事件发生的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C. 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D. 事件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E. 事件的责任认定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F. 事件防患和整改措施。
事件调查报告附有关证据材料,事件调查组成员在事件调查报告上签名。
5.8 事件的处理
5.8.1 事件处理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未调查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相关人员未得到教育不放过,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未得到落实不放过。
5.8.2 事件责任人的处理按其事故性质和责任大小进行处理,严重的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处罚。
5.8.3 事件、不符合发生后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按《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5.8.4 调查组对事件、不符合的相关资料整理成册并交质量安全处存档保管。
6. 记录
6.1 询问记录
6.2 事件、不符合调查报告
6.3 纠正措施/预防措施表TY/JL-18
附图:作业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