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天津生态城国家动漫产业园主楼项目节能案例的分析共26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58 MB
- 文档页数:26
生态道路"和旭路"“以人为本、人行优先”“机非分离、人车分离”“右转为主、减少左转”“中间隔离、行车安全”“新型光源、节能能源”1.规划设计理念“绿色交通、绿色出行”道路断面全部设置中央隔离带和满足自行车及居民步行需要的慢行系统,且慢行系统宽度占道路宽度的50%,体现了以人为本、人行优先,完全实现“人车分离、动静分离”。
2.生态环保——道路材质、能源利用慢行系统采用全透水结构,着力构建水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实现了雨水的有效收集;有效避免雨天积水,通过采用生态砂基透水砖,消除了传统透水路面空隙大、易堵塞的通病,达到了透水和防滑效果好、非机动车通行舒适等优点;广泛应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全部采用节能效果显著的LED灯,充分体现生态环保、节能减排。
3.景观长廊大面积增加道路绿化,整个绿化宽度占道路宽度的50%,并以绿化带进行道路功能区分隔。
同时,各绿化带实行分层种植,实现了良好的视觉景观效果;道路标志更加鲜明,具有生态城的特色。
指标体系简介前言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新两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节约资源能源、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合作项目。
生态城将致力于建设成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蓬勃、社会和谐”的新型城市,为中国其他同类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
为实现上述目标,生态城认真借鉴新加坡等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选址区域的实际,围绕生态环境健康、社会和谐进步、经济蓬勃高效和区域协调融合四个方面,确定了22项控制性指标和4项引导性指标。
指标体系的制定为生态城的规划建设提供了依据。
指标选取原则科学性与操作性相结合原则既要考虑理论上的完备性、科学性和正确性,又要避免指标的重叠和简单罗列;同时,应具有操作性,既要有一定的现实统计基础,又要在实践中可以测量得到或通过科学方法聚合生成。
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衡量指标要以量化为主,但对于一些在目前难以量化且意义重大的指标,进行定性描述。
3.特色与共性相结合原则尽可能采用国内外普遍使用的综合指标,以利于其在不同区域复制和推广;同时,也要突出自身特点,形成区域特色。
中新生态城建设案例研究晓山中新生态城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战略性合作项目,生态城的建设显示了中新两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决心,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积极的探讨和典型示。
1.区位及自然条件选址用地区位优势明显,距中心城区45公里,距150公里,距50公里,距滨海新区核心区15公里,距滨海国际机场40公里,距港20公里,距妃甸工业区30公里,便于利用各种城市资源。
选址用地东临正在建设的北疆电厂循环经济示区,北接汉沽老城,西南为滨海新区核心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港、港保税区和正在规划建设的滨海中心商务商业区)。
选址具有良好的城市和产业依托。
中新生态城区位图从自然条件来看,选址地三分之一是废弃的盐田,三分之一是有污染的水面,三分之一盐渍化荒地,水质性缺水,自然条件恶劣。
2.工作阶段2.1第一阶段该阶段始于2007年4月,至2007年9月。
依据中方确定的中新生态城的“四项要求”和选址“两条原则”,明确选址。
具体事件时序如下:2007年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来访的新加坡国务资政吴作栋,共同商议在中国合作建设一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型的生态城市,作为中国其他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样板。
2007年7月9-12日,国务院副总理吴仪访问新加坡,提出中新合作建设生态城的“四项要求”和选址的“两条原则”:体现资源约束条件下建设生态城市的示意义,以非耕地为主,选在水资源缺乏地区;靠近中心城市,依托大城市交通和服务优势,节约基础设施建设成本。
按照这一要求,乌鲁木齐、、、四个城市被列为备选城市推荐给新方。
2007年7月25日,市专门成立生态城选址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市规划局牵头。
2007年8月,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驻华大使考察生态城选址。
2007年9月,国务院秘书二局转来国务院领导同志对《关于滨海新区需要国务院有关部门帮助解决的问题》的批示,原则同意在滨海新区建设生态城。
浅谈中新天津生态城动漫园03地块创意大厦项目地基处理与质量控制摘要: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动漫园03地块创意大厦项目施工工程中,由于场地包括饱和粉细砂与粉土地基、少量盐渍土地基、软弱土地基等不良地基情况,原为大面积坑塘,后吹淤至现地面,场地内吹填淤泥未经处理,针对此问题,对地基处理与质量控制的浅谈。
关键词:地基处理,质量控制Abstract: in the new tianjin an eco-city anime 03 plot projec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of creative building, because the location include saturated silty sand and powder ground, a few saline soil foundation, weak, such bad foundation land, originally for large area KengTang, blow to current ground after sedimentation, field on filling the silt without treatment, according to this problem, the foundation treatment and quality control on the.Keywords: foundation treatment, quality control我国地域辽阔,从沿海到内陆,由山区到平原,分布着多种多样的土类。
在天津市滨海地区受海潮侵袭或海水倒灌,经地面蒸发后形成盐渍土。
盐渍土中的含盐,主要来源于岩石中盐类的溶解,海水和工业废水的渗入,而盐分迁移和在土中的重新分布,靠地表水,地下水流和风力来完成。
中新天津生态城位于中国国家发展的重要的战略区域——天津滨海新区范围内,毗邻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海滨休闲旅游区,地处塘沽区、汉沽区之间。
中新天津生态城可再生能源利用综述王婷;李雪松【摘要】文章分析了可再生能源在我国的利用现状,根据天津中新生态城的地理位置以及发展理念,结合各种新能源技术的特点,阐述了可再生能源技术在生态城的规划利用.【期刊名称】《天津建设科技》【年(卷),期】2010(020)005【总页数】3页(P29-31)【关键词】中新生态城;可再生能源;新能源【作者】王婷;李雪松【作者单位】天津生态城能源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天津创业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01+9可再生能源是指可以再生的能源总称,包括生物质能源,太阳能,光能,沼气,风、河流、波浪和潮汐的动能,地下水、污水中的热能等。
水力水电已经大量开发;商业化的生物质发电工程不断建成;风能发电技术日益成熟;太阳能技术已在我国得到广泛利用。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进一步成熟,在供电、供暖等领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必将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中新天津生态城(以下简称“生态城”)位于滨海新区东北部的汉沽地区,坐落在滨海休闲旅游区内;规划面积约34.2km2;北邻汉沽新城,南望滨海新区核心区;距离天津港约1km,距离滨海新区核心区约15km,距离天津中心城45km,距离北京150km。
在《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2008-2020)》中,对生态城的城市定位为以下3点。
(1)综合性的生态环保、节能减排、绿色建筑、循环经济等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的平台。
(2)国家级生态环保培训推广中心;现代高科技生态型产业基地。
(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宜居示范的国际化新城;参与国际生态环境建设的交流展示窗口。
天津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型气候,四季明显,长短不一;降水不多,分配不均;季风显著,日照较足;地处滨海,大陆性强。
年平均气温12.3℃。
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可达26℃;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为-4℃。
天津汉沽地区阳光充足,太阳总辐射各月分布不均,在80~240W/m2。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研究园区简介: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战略性合作项目,是继苏州工业园之后两国合作的新亮点。
生态城市的建设显示了中新两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决心,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积极的探讨和典型示范。
生态城位于中国国家发展的重要的战略区域一—天津滨海新区范围内,毗邻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海滨休闲旅游区,地处塘沽区、汉沽区之间,距天津中心城区45公里,距北京150公里,总面积约31.23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35万。
该项目于2008年9月启动。
主要措施:第一,坚持生态理念和原则选址,变废为宝,借力发展。
生态城选址有两条原则:一是要体现资源约束条件下建设生态城的示范意义,特别要以非耕地为主,在水资源匮乏地区建设(中新天津生态城地处盐碱地,1/3为水面,1/3为荒滩, 属于缺水地带;人口稀少,原住居民约2000人)。
二是与中心城区的距离控制恰当,既不能太近,又不能太远,要依托大城市交通、服务各方优势,节约生态城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生态城距离天津中心城区45公里,距离北京150公里)。
这样选址的结果即是让闲置无用的盐碱地变成可供给35万人生活工作的生态新城;并借助中心城区的资源发展为一座功能齐全的独立新城。
第二,构建多级生态社区,让生活工作便捷舒畅。
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根据生态型规划理念和我国社区管理要求,结合新加坡“邻里单元”理念,形成了符合生态城示范要求的“生态社区模式”,包括基层社区、居住社区、综合片区三级。
这一模式既能满足人们的日常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的需求,也能使之触及高一级的管理、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
第三,以生态型新型服务产业为主导,剥离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
本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要求,中新生态城确定了八大产业发展方向,包括节能环保、科技研发、教育培训、文化创意、服务外包、会展旅游、金融服务以及绿色房地产等,设立管理生态城发展建设的量化标准,提高企业准入门槛,对于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从产业体系中予以剥离。
中新天津生态城动漫园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李琼;陈冠益;郑雪晶;颜蓓蓓【摘要】结合中新天津生态城动漫园的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采用Energyplus模拟计算了建筑全年冷热电负荷,以寿命周期成本(LCC)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优化模型,对联供系统设备配置方案和运行策略进行了探讨.根据优化模型确定的燃气冷热电联产方案具有更好的节能性、经济性.【期刊名称】《煤气与热力》【年(卷),期】2012(032)012【总页数】5页(P25-29)【关键词】燃气冷热电联供;优化模型;设备配置;运行策略【作者】李琼;陈冠益;郑雪晶;颜蓓蓓【作者单位】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072;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072;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072;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951 概述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与新加坡两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战略性合作项目,是国家间合作开发建设的生态城市。
其指导思想为探索“能复制、能实行、能推广”的城市发展模式。
中新天津生态城动漫园由文化部与天津市合作共建,是文化部确认的第一个国家级动漫产业园。
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以下简称联供系统)是以天然气为一次能源,产生电和可用冷热能的能源系统[1]。
利用燃气轮机、内燃机等发电机组与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进行优化组合,可实现终端能源的梯级利用和高效转换,避免远距离输电损失,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2-12]。
然而联供系统只有在合理的设备配置与运行策略下才能充分发挥节能、环保、综合效率高的优势。
目前国内对于联供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往往只进行方案对比,且仅考虑以热、冷定电或以电定热、冷,孤立了设备配置与运行策略,经济性评价的准确性也无法保证。
因此,寻求合理的设计方法实现联供系统的最佳配置,是联供项目成功的关键。
本文采用Designbuilder软件建立了建筑模型,结合能耗分析软件Energyplus进行详细参数设定,获取动漫园全年(8 760 h)的动态冷热电负荷,以及联供系统的能耗。
某生态宜居型智慧能源小镇案例解析1.区域基本情况某生态宜居型智慧能源小镇位于天津滨海新区中新天津生态城区域内,规划面积800万m2,规划人口4万。
按照城市规划,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将不低于20%,100%为绿色建筑,绿色出行比例达到90%,人均能耗比国内城市人均水平要降低20%以上,为世界其他同类地区提供发展借鉴和参考的方案。
2.建设基础在智能电网方面,该小镇已接入光伏发电11MW,风电4.5MW,建成了动漫园区域多微电网、智能供电营业厅等10余项微电网典型示范工程;构建了10kV电缆双环网网架,实现配电网自愈;建成100%电力光纤到户,实现智能电能表全覆盖;形成拥有19座充电站和248个充电桩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建成2个智能家居样板间,5000余户居民参与家庭能源管理,200户大用户参与电网互动。
目前,小镇产业结构日趋完善,入驻企业和常住居民走向高端化对以电为中心的智慧能源供应和互动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智慧城市方面,作为首批国家智慧城市一类试点,该小镇近年来建设了批智慧项目,涵盖交通、社区、家居等方面,建成了诚信居民系统、诚信企业系统、区域感知系统三大系统平台。
初步形成智慧交通体系,建设了行人守护系统;以公屋为试点,探索推进智能社区、智能家居建设;积极争取无人驾驶汽车、公交车在小镇试验,为技术应用走向市场化积累数据;以智慧网厅智慧大厅为抓手,打造“互联网+”电子政务服务体系,把智能产业作为未来产业的主攻方向,为智慧能源小镇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小镇产业结构不断完善提升,对供能品质和能源信息服务水平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开展能源物理网、能源信息网、能源服务网建设,从物理、信息、服务三个层面提升小镇能源服务智能化水平。
3.特色指标基于智慧城市物理基础和数据资源,以高度数字化、高度低碳化为主题,建设800万m2生态宜居型智慧能源小镇。
建成全域可控资源融合的虚拟电厂和综合储能系统,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提高非侵入式负荷量测系统覆盖率实现市政数据与电网数据深度融合,提升用户参与度和社会感知度,推动小镇人民生活方式变革。
绿色建筑视角下中新天津生态城7号地块探析车元元【摘要】Based on the new ecological green building design in Tianjin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explores and proves the green building design method and procedures, preliminarily testifies the effectiveness, and explores the main green building design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trend in future, with a view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buildings.%通过天津中新生态城绿色建筑设计的实例,对绿色建筑设计的方法、步骤进行了探讨和实证检验,初步检验了方法的有效性,探讨了绿色建筑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以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2(038)017【总页数】3页(P27-29)【关键词】绿色建筑;生态居住区;绿色理念【作者】车元元【作者单位】建学建筑与工程设计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2003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01.5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将绿色建筑作为我国建筑业发展的重要基调,同时伴随着可持续绿色建筑的飞速发展,却衍生出来众多的“伪绿建”。
依据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给出的绿色建筑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作为民用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居住建筑发展为绿色居住建筑或可持续发展住宅建筑也将成为绿色建筑研究重要课题之一。
基于前馈仿真模拟的绿色建筑运营优化实践——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低碳体验中心为例发表时间:2018-04-05T15:02:16.32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1期作者:王颖黄雅贤黄瑶陈秀华[导读] 本文以天津生态城低碳体验中心为例,在项目运营初期,借助计算机仿真模拟分析绿色运营管理策略的节能贡献。
中新天津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天津 300467 摘要:建筑的运行阶段占整个建筑全生命时限的95%以上,因此运行管理模式和策略关系到绿色建筑建设的成败,是真正实现绿色建筑内涵的关键之一。
本文以天津生态城低碳体验中心为例,在项目运营初期,借助计算机仿真模拟分析绿色运营管理策略的节能贡献,探索适宜的绿色运营模式,进而对实际运营管理提供指导,助力项目能效的进一步提升,使得能效目标能够更快达到。
关键词:前馈模拟运营策略节能Key words:Feedforward simulation;Operation Strategy;Energy saving 1.引言绿色建筑最大特点是将可持续性和全生命周期综合考虑,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角度考虑和因地制宜地运用技术策略,才能实现建筑的绿色内涵。
而建筑的运行阶段占整个建筑全生命时限的95%以上[1],因此要实现绿色生态目标,不仅要将绿色理念体现在规划、设计和建造阶段,更需要提升和优化运行阶段的管理技术水平和模式,并在建筑运行阶段得到落实。
在我国,建筑领域长期以来过多的注重建筑的形体设计,而运行过程的技术管理则有待提高。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只有运用合理、先进的运行管理策略才能赋之以生命。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行管理策略,提高绿色建筑的运行管理技术水平是重中之重。
2.项目绿色亮点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和探索,天津生态城低碳体验中心借鉴了中国和新加坡的绿色建筑理念、经验,面向公众展示低碳设计特色,以注重降低运营碳,最大化清洁能源为理念,在设计上回归自然,呼应气候、资源与环境,实现了生态科技与社会文脉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