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天津生态城水务管理导则体系
- 格式:pdf
- 大小:150.37 KB
- 文档页数:2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4—2035年)》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4.08.14
•【文号】发改环资〔2024〕1198号
•【施行日期】2024.08.14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土地资源
正文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4—2035年)》的通知
发改环资〔2024〕1198号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交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国家外汇局:
《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4—2035年)》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24年8月14日。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推进滨海新区国资工作二十条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7.25•【字号】津滨政发〔2010〕72号•【施行日期】2010.07.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滨海新区,国有资产监管综合规定正文关于印发推进滨海新区国资工作二十条措施的通知各管委会,各委、局,各有关单位:现将《关于推进滨海新区国资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二〇一〇年七月二十五日关于推进滨海新区国资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国有企业是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建设的主力军,在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维护社会稳定、实现滨海新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大十一届三次会议天津代表团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区委一届二次全体会议精神,结合新区实际,特制定本措施。
第一条滨海新区国资监管工作的总体思路。
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大十一届三次会议天津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所提出“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创新”的要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以战略调整重组为主线,以大项目、大集团为依托,以资本运作为平台,推进国有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引导国有企业将发展方式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上来,推动企业优化整合、做大做强、创新发展。
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力争用3至5年时间,使新区国有资产总量达到1万亿元,实现翻番。
第二条积极推动滨海新区国有企业的改革创新。
本着“抓大放小、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通过推进新区国有企业的改革、调整、重组,逐步确立新区国有企业合理的布局结构和发展方向,使企业个数有所减少,企业资产总量、权益有所增加,企业效益、保值增值率、社会满意度有所提高,走出一条“一减、两增、三提高”的新路子。
天津中新生态城22项指标体系1.区内环境空气质量指标解释:指区内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有关功能区标准要求,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现行标准执行数据来源:环保部门指标值:好于等于二级标准的天数≥310天/年(相当于全年的85%)在此基础上要求SO2和NOx好于等于一级标准的天数≥155天/年(相当于达到二级标准天数的50%)。
2.区内地表水环境质量指标解释:本指标体系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现行标准为依据,对区内地表水体按其使用功能进行水质监测考核。
区内景观娱乐用水,应同时满足《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12941)现行标准要求。
数据来源:环保部门指标值:2020年之后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现行标准Ⅳ类水体水质要求3.水喉水达标率指标解释:满足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现行标准,同时满足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水质规则》现行标准的水喉水水质达标率。
数据来源:城建部门、水务部门指标值:100%4.功能区噪声达标率指标解释:环境噪声达标区,指在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现行标准中适用区域划分的基础上对工业噪声、交通噪声、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进行强化管理,综合治理,达到规定要求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指在建成区内建成并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环境噪声达标区的总数及面积。
数据来源:环保部门指标值:100%5.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指标解释: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即单位GDP经济活动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折算成碳的数值。
与常规同等规模城市相比,中新天津生态城的能源结构、绿色交通出行方式、产业结构、环保建材的使用等,可以保证规划建设实施后二氧化碳少排80%。
其中45%来自于能源结构的贡献,24%来自绿色交通的实施,5%来自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同时,按照规划建设实施的生态结构,其中的绿地、屋顶绿化和水面还可以进一步实现二氧化碳的吸收,折算成少排碳的比率为6%。
什么是“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EOD模式是以生态资源保护和利用为导向的开发模式,其核心理念为: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以特色产业经营为支撑,以区域综合开发为手段,在系统工程思想指引下构建的创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
生态环境部于2018年起,开始提到生态环境导向的城市开发模式,并于2020年9月23日《关于推荐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试点项目的通知》环办科财函〔2020〕489号一文中给出了如下定义:EOD模式是以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以特色产业运营为支撑,以区域综合开发为载体,采取产业链延伸、联合经营、组合开发等方式,推动公益性较强、收益性差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统筹推进,一体化实施,将生态环境治理带来的经济价值内部化,是一种创新性的项目组织实施方式。
EOD模式将生态引领贯穿于规划、建设、运营的全过程,从生态环境、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城市布局等方面综合考虑,按照项目进度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重构生态网络。
通过环境治理、生态系统修复、生态网络构建,为城市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基底,带动土地增值。
第二阶段,城市环境的整体提升。
通过完善公共设施、交通能力、城市布局优化、特色塑造等提升城市整体环境质量,为后续产业运营提供优质的条件。
第三阶段,资源导入,激活经济。
通过产业导入、人才引进等手段,激活经济,使整体溢价增值,包括税收、自然资本等。
总结来说,EOD项目操作模式就是通过生态网络建设、环境修复、基础设施配套以及产业配套建设促使该区域及周边的土地升值,并为产业引入和人口流入提供良好的生态基底。
一方面,以产业发展增加居民收入、企业的利润和政府的税收;另一方面,依靠人口流入带来政府税收的增加及区域经济的发展。
最终实现,生态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生活三者协调发展。
EOD项目落地方式主要有3种:1、PPP在政府财政支出额度较大,但支出额度未超过财政部规定的上限,且项目实施不紧迫的区域,EOD模式可采用PPP方式实施项目。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的通知正文:----------------------------------------------------------------------------------------------------------------------------------------------------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的通知各管委会,各委、局,各街镇,各单位:随着我区的进一步开发开放,持续高强度的开采地下水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地面沉降;由地面沉降引发的地面标高损失、排水系统失效、防汛能力降低、建筑物地基下沉等灾害已经严重危胁到我区的城市建设和区域开发。
为缓解因地面沉降对城市建设和区域开发造成的影响,切实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地下水资源禁采、限采管理城市建成区(包括核心城区及汉沽城区、大港城区)禁止开采地下水,不再审批地下水取水许可。
开发建设区(包括高新产业区、临港经济区、东疆保税港区、滨海旅游区、中新生态城、北塘经济区、中心渔港经济区、南港工业区、轻纺经济区)限制开采地下水,年均地面沉降≥30mm的,不予审批地下水取水许可,年均地面沉降<30mm且无地表水源的,可视情况审批地下水取水许可。
二、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取用地下水的建设项目(包括设施农业、园林绿化项目)必须进行水资源论证,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建设项目规模较小或开凿农业机井的可编制水资源论证报告表,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办理取水许可证。
对未依法完成水资源论证工作的建设项目,审批机关不予批准。
三、严格规范地热(温泉)井的审批管理凡在新区行政区划范围内开凿地热(温泉)井的,必须报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再报市有关部门办理取水许可证。
凡未经批准开凿地热(温泉)井并取用地热水的,由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按照《天津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予以处罚。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滨海新区质量强区建设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7.06•【字号】津滨政发〔2024〕15号•【施行日期】2024.07.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质量管理和监督正文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滨海新区质量强区建设纲要的通知津滨政发〔2024〕15号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委办局、各街镇、各单位:现将《天津市滨海新区质量强区建设纲要》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2024年7月6日天津市滨海新区质量强区建设纲要为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服务质量强国战略,按照《天津市质量强市建设纲要》部署,深入推进质量强区建设,结合滨海新区实际,制定本纲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天津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区第四次党代会精神,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人民满意为根本目的,突出高标准、高效益、高品质,推动质量变革创新,发力全方位质量提升,促进全面建设生态、智慧、港产城融合的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美丽“滨城”。
(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满意度明显增强;质量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产业质量竞争力持续增强。
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工业战略性新型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发展,建成质量卓越产业集群。
——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水平显著提升。
质量供给和需求更加适配,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8%以上,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到98.5%以上,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5%,消费品质量合格率有效支撑高品质生活需要,建筑产业现代化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工程质量抽查符合率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满意度全面提升。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滨海新区土壤污染防治—加强灌溉水水质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05.19•【字号】津滨政办发〔2020〕13号•【施行日期】2020.05.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壤环境保护正文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滨海新区土壤污染防治—加强灌溉水水质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委局、各街镇、各单位: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天津市滨海新区土壤污染防治—加强灌溉水水质管理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5月16日天津市滨海新区土壤污染防治—加强灌溉水水质管理实施方案目录前言一、农田灌溉基本情况与灌溉水水质调查评价1.区域概况2.河湖基本情况3.农田灌溉面积4.灌溉水源情况5.存在的主要问题二、工作目标1.指导思想2.基本原则3.工作目标三、编制依据1.法律法规2.相关规划及文件3.有关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四、主要任务1.建立监测体系2.建立管理体系五、经费预算六、保障措施1.明确分工,落实责任2.落实资金,保障实施3.加强监督,公众参与前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根据《天津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津政发〔2016〕27号)的要求,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围绕“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环保目标,切实加强滨海新区灌溉水水质管理工作,保护灌溉水水质安全、预防土壤污染,加大土壤保护和生态修复力度,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滨海新区按照《天津市土壤污染防治——加强灌溉水水质管理实施方案编制指南》的要求,结合本区实际情况,以现状农田灌溉水水源、水质调查为基础,以水质监测为手段,编制本方案。
一、农田灌溉基本情况与灌溉水水质调查评价1.区域概况滨海新区地处华北平原北部,位于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交汇点上、海河流域下游、天津市中心区的东面,渤海湾顶端,濒临渤海,北与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为邻,南与河北省黄骅市为界,地理坐标位于北纬38°40′至39°00′,东经117°20′至1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