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神往的日内瓦
- 格式:docx
- 大小:22.92 KB
- 文档页数:3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令人神往的日内瓦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了解日内瓦的概况和历史地位;2.理解并朗读课文;3.掌握课文中的词语、句子和情感,并进行表达。
二、教学重点1.了解日内瓦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中的生词;2.引导学生进行情感表达。
四、教学准备1.课文:《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令人神往的日内瓦》;2.图片:相关图片(居多为风景)。
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教师先出示一些日内瓦的风景图片,向学生介绍日内瓦的地理特点。
然后,给学生放一段介绍日内瓦的地理位置的视频,引导他们全方位了解日内瓦。
Step 2 学习新课1.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有机会去游览日内瓦,你最想去哪里?为什么呢?2.欣赏播放语音,让学生跟读,学生可以多次跟读,尝试在情感上融入声音:日内瓦,是瑞士联邦的一部分,是瑞士的第二大城市,也是世界著名的金融、银行中心之一,有着“欧洲之窗”的美誉。
3.解读教师板书生词,简单解释。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旨。
在学生对课文理解后,教师可以进行课文大声朗读,引导学生跟读。
4.感悟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为什么日内瓦的经济发达?(地理位置优越)•日内瓦的情景是什么?(和平)•我们如何才能过上和平的生活呢?(珍爱和平)Step 3 拓展与巩固1.给学生分发日内瓦的简介、地图等资料,让他们自己阅读和学习,进一步加深对日内瓦的认识。
2.请学生用课本上学过的知识,制作一个关于日内瓦的海报,并在课堂上分享。
六、课后作业1.阅读同类书,进行阅读素养训练;2.写一篇关于日内瓦的文章,文章中应对日内瓦进行略微深入的讲解和介绍。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较为流畅,学生也积极参与了课堂互动。
但在具体实施中,由于有的学生对地理的理解尚不深入,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引导。
最后,布置的作业要在课后体现出实际效果。
文章结构:《令人神往的日内瓦》是一篇典型的写景文章。
课文第一节为全文的总起,概括地介绍了日内瓦的地理位置,景色特点。
日内瓦是全世界游人神往的地方。
第二节叙述日内瓦是一个旅游胜地。
从三个方面来写:一是写日内瓦城,通过介绍罗讷河的走向,交待地理位置;二是写日内瓦湖,先介绍湖的整体形状,再写湖南岸的阿尔卑斯山,接着写湖畔的公园,最后写湖中的大喷泉;三是写日内瓦人,描绘了人与动物和谐共存的动人画面,体现了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的和平幸福。
城、湖、人三位一体,使日内瓦成为令人神往的旅游胜地。
最后一节介绍了日内瓦是一座国际城市。
文章主线:全文围绕“风光绮丽、和平幸福”这两个词展开,特殊的地理位置,人与自然,自然与环境融为一体,造就了日内瓦绮丽的风光和幸福的生活,展现出了和谐之美。
(白板上插播“日内瓦风光”的视频)文章主旨:通过对文本的研读,我们认为要想上好《令人神往的日内瓦》一课,关键之一就是得理解什么是“神往”,到底什么才是日内瓦令人神往之处。
对“神往”一词的理解,咋一看很简单,神往就是向往,细细品味,神往又不同于向往,其程度远远高于向往。
如果日内瓦仅仅是风光绮丽,那么一个向往大概也就可以了,可偏偏不是,人们对日内瓦的神往,还具有某种精神层面上的意义,那份对和平与幸福憧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建构起了这个“和平之都”在人们心中的神圣地位。
就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我们想前者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后者也不可弃置不顾,需要一些渗透。
通过对文本的理解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最终把目标定为能去理解词语,积累描写日内瓦风光的句子。
在此基础上借助资料的补充,收集了解日内瓦是一座国际城市,是个充满和平与幸福的地方,令人神往。
从情感这个角度而言,最好还有那么一点点的憧憬。
(白板拖曳“令人神往”与“令人向往”,再随机插入些图片。
)落实目标:那么如何借助电子白板技术,去帮助学生理解词语,优化教学呢?1、创设有效的情境助教课文第一小节中的“碧水青山”一词不仅写出了景,而且也表明了日内瓦背山面水,为下文的描写作了铺垫;“风光绮丽”一词对景色特点作了高度概括。
小学语文课文《令人神往的日内瓦》教案教学目标:1、在阅读中认识本课生字,理解并积累“令人神往”、“白雪皑皑”、“旅游胜地”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看清型近字字形,并组词;能摘录文中一、二句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能向周围同学推荐。
4、知道瑞士的日内瓦是一个旅游胜地,也是一个重要的国际舞台。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和平的情感。
5、能介绍一个自己了解的旅游景点。
重点难点:1、理解“旅游胜地”、“白雪皑皑”等词语的意思。
2、会联系上下文,查阅工具书,找近意词,看课后注释等方法理解词语。
教学工具:多媒体工具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1.师:同学们,你们出去旅游过吗?到过什么地方呢?(生交流。
)2、今天这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到世界旅游胜地――瑞士的日内瓦去旅游一番。
3、出示课题:23、令人神往的日内瓦(指名读课题、齐读)4、质疑:读了课题,你在想什么?在“令人神往”这个词语上打“?”二、整体感知1、为什么说日内瓦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带着这一问题听老师读课文2、听了老师的介绍后,你们想去这个地方吗?那就请你们读读课文,亲自去感受一番。
读时,请大家做到:(出示要求)(1)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圈划不理解的词语,想想准备用什么方法去理解?3、学习生词(1)出示生字新词。
(齐读)(2)重点指导“皑”的字型,书空“皑”的右下部分。
3)考考你眼力:请看清字型,然后组成词语。
瑞()纳()椅()撞()端()呐()绮()幢() 4)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板书这些词语:令人神往白雪皑皑旅游胜地师:这些词语可用什么方法去理解呢?让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再寻求方法来解决。
三、朗读感受1、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游览令人神往的日内瓦,好吗?2、日内瓦是一个怎样的地方?谁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节(重点读好“碧水青山”、“风光绮丽” )。
3、师:是啊,日内瓦碧水青山、风光绮丽,一个多么令游人神往的地方啊!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听着老师介绍,一边脑海里显现出这样的画面。
令人神往的日内瓦课文_令人神往的日内瓦教学设计课文《令人神往的日内瓦》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日内瓦在瑞士的西南部,碧水青山,风光绮丽,是全世界游人神往的地方。
罗讷河是一条贯穿全境的河流,它把市区一分为二:左岸是老城,右岸是新城。
沿着罗讷河走到日内瓦东北郊,令人向往的日内瓦湖就展现在你的眼前。
湖的形状略像一弯新月,水色湛蓝,犹如翡翠铺成。
湖的南岸,高耸的雪峰上,白雪皑皑。
沿湖公园密布,一幢幢造型奇特的别墅掩映其间。
湖中有一座高达130米的人工喷泉,群群白鸽在湖畔漫步,天鹅、海鸥、野鸭在湖中追逐嬉戏。
这些水上“居民”受到日内瓦人的精心保护,也充分享受着和平的幸福。
每当鸟儿的产卵季节,湖畔居民给它们送来了干草、棉花、塑料等,供它们营建产房。
如果“小宝宝”在早春降临,市民们给它们送来面包、蛋糕、牛奶等营养品。
如果它们得了病,人们就会把它们抱进怀里,送到医院。
日内瓦还是一座国际城市。
全市30多万人口中,有三分之一是外国人。
许多国际会议在这里召开,不少国际会议约在这里签订,很多国际组织的总部也设在这里。
世界旅游胜地日内瓦,也是一个重要的外交舞台。
【前言】《令人神往的日内瓦》是上教版第五册第26课,本文介绍了世界旅游胜地——瑞士的日内瓦。
课文的第一节为全文的总起句,介绍了日内瓦是全世界游人神往的地方。
课文的最后一句进行总结,日内瓦既是世界旅游胜地,也是一个重要的国际舞台。
课文第2节叙述了日内瓦的景色优美,人们注重自然与环境融为一体,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人与动物和谐共存的动人画面。
【学习目标】1.在阅读中,认识本课生字10个“湛绮略鸽畔福卵供签订”。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令人神往、白雪皑皑、旅游胜地、绮丽”等词语。
3.能摘录文中喜爱的句子,并向同学推荐。
4.知道瑞士的日内瓦是旅游胜地,也是重要的国际舞台,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和平的情感。
【教学建议】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1、谈话引入,欣赏风光。
沪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令人神往的日内瓦》教课设计三篇导读:本文沪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令人神往的日内瓦》教课设计三篇,仅供参照,假如感觉很不错,欢迎评论和分享。
篇一教课目的:1、指导学生在阅读中识记10 个生字,理解“神往、绚丽、降临”等词语的意思。
2、指引学生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并让学生了解日内瓦既是旅行胜地,又是重要的外交舞台。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第二小节,品读有关的词句。
4、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和平的感情。
教课要点:1、能用找近义词的方法试试理解词语:“神往、绚丽、降临”。
2、能正确、流畅地读课文,并能有感情地朗诵第二小节。
教课难点:经过朗诵,让学生充足感觉日内瓦的绚丽风光、和睦之美,同时让学生能够品尝、累积有关的词句。
教课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课时间:1课时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激趣揭题。
1、讲话引入,赏识风光。
2、你感觉这是一座怎么样的城市?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3、理解“神往”的意思。
4、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内预习:预习要求:(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生字多读几遍。
(2)达成填空题:日内瓦在瑞士的四南部,碧水青山,风光绚丽,是,也是。
2、反应预习状况。
读准生字。
读准“讷”“绮”;找近义词理解:“绚丽”;正确书写“卵”;。
三、研读课文,深入学习。
(一)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课文哪一小节写了日内瓦是世界旅行胜地呢?2、指名分句读课文第二小节,其余同学圈出所写景点。
3、哪个景点最吸引你?请你读读文中描绘这个景点的语句,并谈谈原由。
沟通:(1)湖的形状略像一弯新月,水色蔚蓝,如同翡翠铺成。
指名读。
理解“略像”:形状有点像一弯新月,可又不是特别像,“略”字用得正确。
学习比喻句,谈谈把什么比作什么。
指导感情朗诵句子。
(2)湖的南岸,高耸的雪峰上,白雪皑皑。
理解“高耸”:山高而直;“白雪皑皑”:雪十分洁白的样子指导感情朗诵句子。
(3)沿湖公园密布,一幢幢造型奇异的别墅掩映此间。
《令人神往的日内瓦》教学反思《令人神往的日内瓦》是上教版第五册第26课,本文介绍了世界旅游胜地——瑞士的日内瓦。
课文的第一节为全文的总起句,介绍了日内瓦是全世界游人神往的地方。
课文的最后一句进行总结,日内瓦既是世界旅游胜地,也是一个重要的国际舞台。
课文第2节叙述了日内瓦的景色优美,人们注重自然与环境融为一体,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人与动物和谐共存的动人画面。
全文语言清新简炼。
本课我经过研究,并和平行班的语文老师一起研讨、说课、修改,最终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在阅读中,认识本课生字10个“湛绮略鸽畔福卵供签订”。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令人神往、白雪皑皑、旅游胜地、绮丽”等词语。
3.能摘录文中喜爱的句子,并向同学推荐。
4.知道瑞士的日内瓦是旅游胜地,也是重要的国际舞台,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和平的情感。
教学重点是理解“令人神往、白雪皑皑、旅游胜地、绮丽”等词语的意思,并总结归纳理解词意的方法:如联系上下文、查阅工具书、找近义词、看课后注释等。
回顾这堂课的课堂教学,在以下方面做得较好:在教学过程中寻机进行生字词语的教学,除了运用找近义词、查阅工具书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如:绮丽、神往、胜地,还运用图片法,直观又形象地理解词义,如:湛蓝、翡翠、高耸、白雪皑皑,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省去了好多琐碎的言语描述,使课堂容量大、节奏也快,加强了学生对词语字形、意思的掌握和记忆,突破了教学重点。
在深入感知课文环节中,将学习的主动权交于学生自己——让学生和同学一起分享自己喜爱的句子。
用自己的方式理解课文句子,挑选自己喜欢的句子交流,读出自己的感情、对句子的理解。
并说出喜欢的理由,让别的同学也喜欢,然后请喜欢同一个句子的同学也来说说理由,并一起朗读,读出自己的感情,再全班一起来朗读体会体会。
媒体激发了学生情感的释放,日内瓦风光片的欣赏,让学生不但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还真正领略优美风光,感受人与自然友好共处的和谐境界,帮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学校三班级语文《令人神往的日内瓦》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令人神往的日内瓦》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介绍了世界旅游胜地――瑞士的日内瓦。
课文的第一节为全文的总起句,介绍了日内瓦是全世界游人神往的地方。
课文的最末一句进行总结,日内瓦既是世界旅游胜地,也是一个重要的国际舞台。
课文第2节叙述了日内瓦的景色精致,人们着重自然与环境融为一体,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人与动物和谐共存的动人画面。
这篇课文我去年上过,感觉不好,当时我抓住了字词的训练,而忽视了课文总体把握,好像没有脱离低班级的教学思路。
现在重拾此课,就想*以往的教学思路,把语句的训练作为重点,想以渗透写作方法为这次教学的突破口。
在这个背景之下,我上此篇课文的操作流程如下:图片引入,感知美景――学习第1、3节,概括日内瓦总体印象――细读第2节,查找美景佳句――课外拓展,读写结合。
一、设定情景,引入新课。
亮点设计一:从标题上看,令人神往的意思需要同学理解?如何感知较为抽象的词意呢?就这个问题我设计:1、先观看风光图片,体味精致风光。
2、谈感想,领词义。
二、学习总起、总结段,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课题质疑,学习第一节。
运用“由于…所以…”这组关联词,理解“为什么日内瓦令人神往?”2、齐读第3节,理解“国际城市”。
利用直观图片,援济同学理解“国际城市”。
亮点设计二:课文第1、3节在课文中起到总起、总结的作用,如何援济同学总体把握本课主体?我设计了一道填空,来反馈同学阅读1、3节的质量:日内瓦在瑞士的西南部,清水青山,风光绮丽,是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
三、细读第2节,查找美景佳句1、同学寻读课文。
找找有关描写美景的句子。
2、课堂沟通,品析字词3、细读人们与动物和谐共存的一段话,教会同学写作方法:先总起后分述。
(这为同学的写埋下铺垫。
四、课外拓展,读写结合1、同学沟通自己所了解的旅游景点。
亮点设计三:如何把教材中所学到的写作方法在实践中运用?如何让班级中每个层次的同学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我的思考是2、以图片的形式向同学介绍“音乐之都――维也纳”。
23 令人神往的日内瓦顾路中心小学徐瑛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绮、讷、略、鸽、畔、福、卵、供、签、订”,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词语“神往、绮丽、降临”,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并积累词语“白雪皑皑、湛蓝、掩映、追逐嬉戏”。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感情朗读第2小节。
3、能摘录文中喜爱的句子,并向同学推荐。
4、学习按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并仿写。
5、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和平的情感。
教学重点:1.学习本课生字“绮、讷、略、鸽、畔、福、卵、供、签、订”,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词语“神往、绮丽、降临”,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并积累词语“白雪皑皑、湛蓝、掩映、追逐嬉戏”。
2.学习按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并仿写。
教学难点:学习按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并仿写。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一张学习小菜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揭题。
1.同学们请欣赏大屏幕上这张图片,用一两句话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请按照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的顺序,逐个来说。
湖面风平浪静,犹如一面镜子一道水柱直冲云宵,激起朵朵浪花远山苍茫,连绵起伏,绵延不断一幢幢别墅鳞次栉比一朵朵白云在天上飘浮2.说的真好,同学们,这就是位于瑞士西南部的第三大城市,也是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日内瓦。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一起来感受异国他乡的别样风情吧!3.谁来读课题?神往指的是内心向往的意思,所以它的近义词就是——向往。
4.说的真好。
来,强调“神往”,一起读课题——23 令人神往的日内瓦二、整体感知过渡:日内瓦为什么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它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呢?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
(2)读通句子,注意适当停顿。
(3)思考:日内瓦是一座怎样的城市?2.交流:(1)大部分同学已经读好了,这些词语你会读吗?(开火车读,找近义词:绮丽;教师注意正音:罗讷河、湖畔、产卵;领读)(2)卵字笔顺比较复杂,看我写一写(指导书写:卵)。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令人神往的日内瓦引言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中的《令人神往的日内瓦》这篇课文,以讲述学生小明参观日内瓦的经历为主线,生动地展示了这个国际城市的魅力和特色。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本教案将从课文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一、课文分析1.1 课文内容《令人神往的日内瓦》是一篇以日内瓦为背景的故事性课文。
通过小明参观日内瓦的经历,描绘了日内瓦的美景、建筑和人文特色。
课文内容生动有趣,既能帮助学生了解国际城市的知识,又能引起学生对旅游的兴趣。
1.2 课文结构《令人神往的日内瓦》由小明参观日内瓦的过程组成,包括小明坐船、欣赏湖光山色、参观国际红十字会博物馆等。
课文结构紧凑,层次清晰,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了解日内瓦的地理位置、美景和人文特色。
•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型。
2.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考能力。
2.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国际城市的向往和兴趣。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特别是与日内瓦相关的知识。
•运用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子进行表达和写作。
3.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特别是对于长篇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过程4.1 情景导入•教师可通过展示日内瓦的照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日内瓦的好奇心和兴趣。
4.2 预习导入•让学生翻阅课文,并提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推测和思考。
4.3 正文教学1.第一段教学–教师带领学生读第一段,理解小明坐船的经历,引导学生描述船的形状和颜色。
–教师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帮助学生记忆和运用。
2.第二段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湖光山色的描写,并让学生描述自己眼前的美景。
–教师介绍日内瓦的地理位置和名胜古迹,引发学生对日内瓦的进一步探索兴趣。
小学语文课文《令人神往的日内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日内瓦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1.3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3.2增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激发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1.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
2.教学难点1.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
1.2如何让学生将课文中的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日内瓦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1.2学生分享自己对日内瓦的了解。
2.自主学习2.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2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标注出生字词,并查找字典了解其意思。
3.课堂讨论3.1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语句。
3.2学生讨论作者为什么对日内瓦如此神往,感受作者的情感。
4.生字词学习4.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2学生进行生字词的书写练习。
5.课堂小结5.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6.课后作业6.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一步: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日内瓦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如:日内瓦位于瑞士,是联合国欧洲总部所在地,拥有美丽的湖光山色。
1.2学生分享自己对日内瓦的了解,如:曾在电视或书本上看到过日内瓦的风景图片,了解日内瓦的气候特点等。
第二步:自主学习2.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在阅读过程中,注意体会作者对日内瓦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2.2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标注出生字词,如:“日内瓦”、“湖光山色”、“喷泉”等,并查找字典了解其意思。
第三步:课堂讨论3.1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语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令人神往的日内瓦6沪教版()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10个。
能自己想方法明白得令人向往白雪皑皑旅行胜地等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明白得课文内容。
3、能看清形近字字形,并组词;能摘录文中一、二句自己喜爱的句子,并能向周围同学举荐。
4、明白瑞士的日内瓦是一个旅行胜地,也是一个重要的国际舞台。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和平的情感。
5、能介绍一个自己了解的旅行景点。
教学重点、难点:1、感受文中和平宁静的气氛。
2、积存好词好句。
教学过程:一、导入。
1、师述:今天老师要带大伙儿去日内瓦看一看出示:日内瓦2、观赏图片。
3、扫瞄了日内瓦的有关图片,你有什么方法?各抒己见,说话练习:日内瓦,我真想。
4、出示:向往内心向往。
(学习词语)二、整体感知。
1、轻声自读课文,说说你明白了什么?2、交流。
3、反馈预习情形。
改为:我会读:碧水青山风光漂亮向往罗讷河湛蓝犹如翡翠高耸白雪皑皑湖畔白鸽追逐嬉戏幸福产卵供应条约签订旅行胜地皑皑形容霜雪洁白。
胜地有名的风景优美的地点。
三、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找找课文哪些地点深深吸引了你,并把他们圈划出来。
(2)交流。
沿着罗讷河走到日内瓦东部犹如翡翠铺成。
a)学习词语:湛蓝、翡翠、略b)比喻句写得专门美。
c)指导朗读。
湖的南岸,高耸的雪峰上,白雪皑皑。
沿湖公园密布,一幢幢造型奇特的别墅掩映期间。
a)学习词语:高耸、白雪皑皑、掩映期间b)指导朗读。
湖中有一座高达130米的人工喷泉人们就会把他们抱进怀里,送到医院。
a)抓住群群湖畔闲逛追逐嬉戏精心爱护迎接小宝宝降临抱进怀里,送到医院体会和平宁静的气氛。
b)学习词语:追逐嬉戏、产卵c)指导朗读第三小节。
自读小节质疑。
a)解疑,明白得词语:签订、条约b)自读后完成练习:因为,因此日内瓦是一个重要的外交舞台。
c)齐读四、积存拓展。
1、我会说:闲逛在日内瓦湖畔,你会看到。
说一说2、小节过渡:日内瓦3、你还明白哪些旅行景点,想大伙儿介绍一下。
23 令人神往的日内瓦教学目标:1.能正确书写“略、签”,能用近词的方法理解“神往、绮丽”,能借助字源理解“白雪皑皑,贯通”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有情感的朗读第2小节。
3.能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能了解本文是总分总的结构。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请欣赏大屏幕上这张图片,用一两句话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由近及远,逐个说来:花儿朵朵姹紫嫣红湖面风平浪静,犹如一面镜子一道水柱直冲云宵,激起朵朵浪花远山苍茫,连绵起伏,绵延不断2.同学们映入你眼帘的就是瑞士的第三大城市,也是闻名于世界的旅游胜地——日内瓦。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欢快的心情,一起来欣赏异国的风土人情,一起来感受异国他乡的别样情怀!来,一起读课题——23 令人神往的日内瓦3.重点读课题:同学们这个课题你想怎么读。
为什么这么读?对于本课来说比较合理的读法是强调“神往”,读的时候还要加上自己的表情,(示范)。
理解神往:换词理解,令人向往的日内瓦4.同学们,日内瓦是令人神往的,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来此观光,让我们自由轻声的朗读课文,请用一两句话借助大屏幕上的提示来说说日内瓦是怎样的一座城市?5.我们看看大屏幕,文中是怎么写的?老师请**来读,要求通顺,你们边听,边思考从这小节都获得了哪些信息?地理位置——西南部碧水青山风光绮美——说明自然景观优美。
理解绮丽,非常美丽。
是全世界游人神往的地方——说明国际化程度很高二、质疑提问重点解决6.了解了这些让我们一齐来读一读,同学们再次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要提?(日内瓦为什么令人神往?)同学们这是我们这节课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先来学习第二小节的第一部分。
(1)老师请**来读,要音正,读通顺。
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是否字正腔圆?(2)全班齐读,读通顺。
(3)在读通顺的基础上理解文意。
下面老师来读,你们伴着音乐边欣赏美景边思考这一部分重点介绍的是什么景观。
(日内瓦湖)。
生一边想象一边齐读后交流。
23、令人神往的日内瓦(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在阅读中理解“贯穿”、“略”、“掩映其间”等词语意思。
2、品读、积累文中描写日内瓦湖景物的语句,并能运用文中语句,介绍日内瓦湖的风光。
3、感受日内瓦人与动物和平相处的和谐之美。
教学重难点:品读文中描写日内瓦湖景物的语句,并能运用文中语句,介绍日内瓦湖的风光;感受日内瓦人与动物和平相处的和谐之美。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开火车读词语。
2、谁能用简要的语言来介绍一下日内瓦?引读第1小节。
板书:旅游胜地/国际城市(外交舞台)二、研读课文,深入体会。
(一)研读课文第2段描写罗讷河和日内瓦湖的部分,体会日内瓦的景色怡人。
1、师述:既然是旅游胜地,那它到底有那些地方值得我们前去游览一番呢?课文第2段为我们介绍了两个旅游景点,请你默读课文第二小节找到这两个旅游景点,并把它圈起来。
2、课文介绍罗讷河是因为它特殊的地理位置。
罗讷河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殊的?(1)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
(2)结合图示理解:贯穿(贯穿——穿过,通过。
)(3)“全境”指哪里?3、课文重点描述了日内瓦湖这个西欧最大的湖泊,请在第2段中,用“——”划出描写日内瓦湖的句子。
(1)湖的形状略像一弯新月,水色湛蓝,犹如翡翠铺成。
①师:作者说“湖的形状像——新月”②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湖比作新月写出了日内瓦湖的形状)③师:作者说湖的颜色是——湛蓝。
我们在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中已经学到了这个词,它的近义词是……(生:深蓝)没错,湛蓝就是天空和大海的颜色,深蓝色。
作者说它犹如翡翠,“犹如”就是——好像、宛如、好似、如同。
④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湖比作翡翠写出了日内瓦湖的颜色的美。
)⑤请你美美地读读这句句子。
(指名读,齐读)(2)湖的南岸,高耸的雪峰上,白雪皑皑。
①高耸——耸立。
②白雪皑皑——形容积雪洁白。
③齐读句子(3)沿湖公园密布,一幢幢造型奇特的别墅掩映其间。
令人神往的日内瓦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10个。
能自己想办法理解“令人神往”“白雪皑皑”“旅游胜地”等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能看清形近字字形,并组词;能摘录文中一、二句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能向周围同学推荐。
4、知道瑞士的日内瓦是一个旅游胜地,也是一个重要的国际舞台。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和平的情感。
5、能介绍一个自己了解的旅游景点。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文中和平宁静的气氛。
2、积累好词好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述:……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日内瓦看一看……
出示:日内瓦
2、欣赏图片。
3、浏览了日内瓦的有关图片,你有什么想法?各抒己见,说话练习:日内瓦,我真想。
4、出示:神往心里向往。
(学习词语)
二、整体感知。
1、轻声自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
3、反馈预习情况。
改为:我会读:
碧水青山风光绮丽神往罗讷河湛蓝犹如翡翠高耸白雪皑皑湖畔白鸽追逐嬉戏幸福产卵供应条约签订旅游胜地
皑皑—形容霜雪洁白。
胜地—有名的风景优美的地方。
三、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找找课文哪些地方深深吸引了你,并把他们圈划出来。
(2)交流。
沿着罗讷河走到日内瓦东部……犹如翡翠铺成。
a)学习词语:湛蓝、翡翠、略
b)比喻句写得很美。
c)指导朗读。
湖的南岸,高耸的雪峰上,白雪皑皑。
沿湖公园密布,一幢幢造型奇特的别墅掩映期间。
a)学习词语:高耸、白雪皑皑、掩映期间
b)指导朗读。
湖中有一座高达130米的人工喷泉……人们就会把他们抱进怀里,送到医院。
a)抓住“群群”“湖畔漫步”“追逐嬉戏”“精心保护”“迎接小宝宝降临”“抱进怀里,送到医院”体会和平宁静的气氛。
b)学习词语:追逐嬉戏、产卵
c)指导朗读
第三小节。
自读小节质疑。
a)解疑,理解词语:签订、条约
b)自读后完成练习:因为,所以日内瓦是一个重要的外交舞台。
c)齐读
四、积累拓展。
1、我会说:漫步在日内瓦湖畔,你会看到……。
说一说
2、小节过渡:日内瓦……
3、你还知道哪些旅游景点,想大家介绍一下。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