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部按摩技巧(图解手法)
- 格式:pdf
- 大小:232.10 KB
- 文档页数:3
二十四式国际按摩手法(面部按摩)1、两手上下来回安抚,最部四周上下来回安抚,上唇至鼻翼以中指为主上下来回安抚,于鼻翼向下打圈,眉头`鼻翼及嘴角三点上下来回拉推,按攒竹;2、用第3及第4指于印堂向上交替揉捏,再交替以x型于眉头间揉捏;3、合并两手用第3`4指于额上向上拉,放松推落;4、第3`4指交替额上打圈,至太阳穴打“8”字,按太阳穴;5、第3`4指于额部中央开始,分三行向上打圈至太阳穴按;6、左右手交替向横向安抚,再向上安抚;7、双手于眼部向下安抚,至太阳穴打“8”字按;8、用中指于眼袋位置打小圈至鼻旁,拉上至眉头后,用第2及3指交替向上拉,按攒竹,用拇指及中指捏着眉骨,至丝竹空穴按;9、双手向上打圈,于攒竹`睛明及鼻通穴,每穴位向下原位转小圈;大拇指落至眼眶按内眼角`承泣`球后及瞳子僚,转手上太阳穴“8”字按;10、双手向上打圈安抚,用第2`3及4手指托上眼眶穴位攒竹及鱼腰;11、双手向下安抚再交替向外安抚眼袋及眼尾位置,向安抚一边,再另一边,十指交叉按眼部,稍微停顿后,往外拉出;12、双手交替于额上向下压,分开双手向下伸至下巴;13、大拇指于鼻翼向下打圈,再来回推动眉头`鼻翼及嘴角,双手转变方向,用中指来回推动眉头`鼻翼及嘴角,再于鼻翼向下打圈,按迎香穴,用2`3及4指于颧骨位向下打圈;14、第2`3及4指托巨僚及颧僚穴,再托圈僚及下关穴,再托下巴及颚骨位置;15、面部叩抚法,第2`3`4及5指于两边脸旁同时向外依次弹动,再用双手2`3`4及5指交替于每边脸向外依次弹动;16、双手于脸来回往返面部做按抚法;17、用3至4只手指在面部分三行向上打圈,由下巴中央位置至翳风穴按,嘴角至听宫穴按,鼻翼旁至太阳穴按;18、在面部及额头做捏按法;19、在上额`下巴及两脸旁做震动法;20、大拇指交替向下揉捏下巴;21、拇指及食指弯位夹着下巴及颚骨位置往后拉,轻力带回,22、再用拇指于嘴四周来回往返推动揉捏,按承浆穴,再推动拇指至人中穴按,分开拇指推至承浆拉回地仓穴按;23、双手交替向外横扫安抚嘴部至脸旁及下巴位置;24、、双手向下打圈安抚颈部,胸锁乳突肌位,顺延至风池穴按。
面部按摩的手法
面部按摩作为皮肤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们的生理及心理方面均能起到积
极的作用。
从心理上来讲,通过面部按摩可以使人身心得到放松和休息,还可以美容。
如
何开始?
一、掌心用力贴致颈纹处,提升至发际线定位三秒,肩颈部提升到发际线定位三秒,
此手法重复九次。
二、掌心贴住下额,兜住脂肪,提升至翳风穴,定位三秒,此手法重复九次。
三、由上下唇滑至地仓,按地仓穴、颧膫穴,拉至听宫,定位三秒,此手法重复九次。
四、鼻翼两侧打圈,此手法重复九次。
五、从鼻翼两侧滑至迎香穴,并按压迎香穴、巨膫穴,手指紧贴面部,拉至太阳穴定
位三秒,再拉至发际线,此手法重复九次
六、眼轮匝肌打圈安抚,此手法重复九次。
七、眼部振颤法十字点穴,睛明对瞳子膫,承泣对鱼腰,此手法重复九次。
八、在上下眼睑处推脂拉至太阳穴,再拉至发际线,此手法重复九次。
九、中指安抚手法沿上眼眶滑至太阳穴到发际线,此手法重复九次。
十、从鼻翼两侧拉鼻梁至印堂再拉至发际线,此手法重复九次。
十一、掌心贴住额头提升至发根,虎口贴住脸部,拉至发际线,定位三秒,此手法重
复九次。
十二、弹指法点击额部加营养水。
十三、用掌心贴至颈纹处,提升至发际线,定位三秒,此手法重复九次。
O3面部按摩时间为三十分钟,所有动作需双手尽量贴至顾客面部,按摩过程中需不断
添加产品,保持面部湿润,所有手法均重复九次。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面部按摩基本手法
面部按摩是一种常见的美容方法,基本手法包括:
1. 用双手轻轻地托住脸部,从下巴开始,沿着脸部轮廓向耳垂方向按摩。
2. 从鼻翼两侧开始,以画圈的方式向外按摩至耳垂。
3. 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眉心,向两侧轻轻拉伸。
4. 用双手的食指和中指沿着下眼睑轻轻按摩,直至太阳穴。
5. 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颧骨,向两侧轻轻拉伸。
6. 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下巴,向上轻轻拉伸。
这些手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放松面部肌肉,有助于减少皱纹、改善肤色、缓解疲劳等。
在进行面部按摩时,应该注意手法轻柔,避免过度用力,同时选择适合自己肤质的按摩霜或按摩油,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十四式国际按摩手法 (面部按摩)1、两手上下来回安抚,最部四周上下来回安抚,上唇至鼻翼以中指为主上下来回安抚,于鼻翼向下打圈,眉头`鼻翼及嘴角三点上下来回拉推,按攒竹;2、用第3及第4指于印堂向上交替揉捏,再交替以x型于眉头间揉捏;3、合并两手用第3`4指于额上向上拉,放松推落;4、第3`4指交替额上打圈,至太阳穴打“8”字,按太阳穴;5、第3`4指于额部中央开始,分三行向上打圈至太阳穴按;6、左右手交替向横向安抚,再向上安抚;7、双手于眼部向下安抚,至太阳穴打“8”字按;8、用中指于眼袋位置打小圈至鼻旁,拉上至眉头后,用第2及3指交替向上拉,按攒竹,用拇指及中指捏着眉骨,至丝竹空穴按;9、双手向上打圈,于攒竹`睛明及鼻通穴,每穴位向下原位转小圈;大拇指落至眼眶按内眼角`承泣`球后及瞳子僚,转手上太阳穴“8”字按;10、双手向上打圈安抚,用第2`3及4手指托上眼眶穴位攒竹及鱼腰;11、双手向下安抚再交替向外安抚眼袋及眼尾位置,向安抚一边,再另一边,十指交叉按眼部,稍微停顿后,往外拉出;12、双手交替于额上向下压,分开双手向下伸至下巴;13、大拇指于鼻翼向下打圈,再来回推动眉头`鼻翼及嘴角,双手转变方向,用中指来回推动眉头`鼻翼及嘴角,再于鼻翼向下打圈,按迎香穴,用2`3及4指于颧骨位向下打圈;14、第2`3及4指托巨僚及颧僚穴,再托圈僚及下关穴,再托下巴及颚骨位置;15、面部叩抚法,第2`3`4及5指于两边脸旁同时向外依次弹动,再用双手2`3`4及5指交替于每边脸向外依次弹动;16、双手于脸来回往返面部做按抚法;17、用3至4只手指在面部分三行向上打圈,由下巴中央位置至翳风穴按,嘴角至听宫穴按,鼻翼旁至太阳穴按;18、在面部及额头做捏按法;19、在上额`下巴及两脸旁做震动法;20、大拇指交替向下揉捏下巴;21、拇指及食指弯位夹着下巴及颚骨位置往后拉,轻力带回,22、再用拇指于嘴四周来回往返推动揉捏,按承浆穴,再推动拇指至人中穴按,分开拇指推至承浆拉回地仓穴按;23、双手交替向外横扫安抚嘴部至脸旁及下巴位置;24、、双手向下打圈安抚颈部,胸锁乳突肌位,顺延至风池穴按。
按摩脸部方法1 –放松抬头纹运用大拇指与食指的指腹,沿着眉毛,重复运用深度的大挟捏动作。
运用大拇指与食指的指腹,以小挟捏的动作轻滑挟捏肌肤表面,指腹与抬头纹的接触面需呈90度。
2 –平滑蹙眉纹运用大拇指与食指的指尖,以小挟捏的动作轻滑挟捏肌肤表面,指腹与蹙眉纹的接触面需呈90度。
3 –调理鱼尾纹运用大拇指与食指指腹,以轻柔的小挟捏的动作轻滑挟捏肌肤表面,指腹与鱼尾纹的接触面需呈90度。
4 –强化颧骨运用大拇指与食指的指腹,在颧骨部位,运用深度的大挟捏动作,以刺激肌肤的承托组织。
5 –提拉法令纹运用大拇指与食指的指腹,沿着法令纹,以轻柔的小挟捏动作轻滑挟捏肌肤表面。
6 –重塑面部轮廓从下巴尖延下颌骨至太阳穴运用深度大挟捏动作。
将手指往手心卷曲,运用画圆的方式按摩。
按摩的方法及要点由于按摩结束后,脸部皮肤需要休息,所以,按摩最好是在睡前进行。
洗脸或出浴后,脸部皮肤清洁而湿润,是按摩的最佳时机。
此时一定要先涂上一层按摩霜(一般知名化妆品牌都有专门的按摩霜),也可以涂一些化妆专用的橄榄油。
按摩霜或橄榄油的作用是使脸部皮肤光滑,从而使手指和手掌动作顺利。
如果不涂任何东西,会很容易拉伤面部皮下纤维,使皮肤粗糙。
因此,不能「干搓」。
按摩的基本动作是「搓」、「敲」、「捏」,要把这三种动作协调起来进行按摩。
按摩手法一、摩擦类手法:推法、擦法、摩法、抹法二、按压类手法:按法、点法、掐法三、揉搓类手法:揉法、揉捏法、滚法、搓法四、提拿类手法:拿法、弹筋法、捏脊法五、叩击类:叩法、击法、捶法六、动摇关节类:抖法、运拉法、拔伸法按摩注意事项1、按摩者的双手应保持清洁、温暖、指甲应修剪,指上不戴任何装饰品,以免损伤被按摩者的皮肤2、为了按摩顺利进行,取得良好的效果,按摩者的体位应便于操作,被按摩者的肌肉应充分放松3、全身按摩时应注意操作方向,要顺着血液和淋巴液回流的方向4、按摩时,要注意顺序,用力要由轻到重,再逐渐减轻而结束5、按摩的禁忌症:急性软组织损伤早期不能按摩患部;各种急性传染病;各种恶性肿瘤的局部;各种溃疡性皮肤病;烧、烫伤;各种感染、化脓性疾病及结核性关节炎;月经期、妊娠期妇女的腹部;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各种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血友病、白血病;骨折及关节脱位;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年老体衰的危重病人、经不起按摩者6、按摩的手法一定要注意:均匀、柔和、持久、渗透、有力。
常见面部穴位一、常见的面头部穴位1.百会穴:定位:将耳廓向前对折,由两耳间连线跨越头顶,与头部前后正中线中点作用:主治头晕、休克、高血压、神经衰弱等2.神聪穴:定位:百会穴的前后左右各旁开一寸,共4个作用:主治头晕、头痛、失眠、健忘等3.神庭穴:定位:在前发际线正中直上寸作用:主治眩晕、头晕4.头维穴:定位:额角直上寸作用:主治而神经痛、面部神经麻痹等一、常见的面头部穴位5.上星穴:定位:前发际线正中直上一寸处作用:主治头痛、目痛6.太阳穴:定位:眉梢与外眼角向后约一寸作用:头痛、眼部疾痛等7.风池穴:定位:颈后枕骨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间的凹陷处作用:眼部近视、鼻炎等8.风福穴:定位:后发际直上一寸处作用:颈部强痛、中风不语等二、眼部穴位1.印堂穴:定位:两眉连线中点作用:眼头痛、眩晕、鼻病等2.攒竹穴:定位:眉头内部凹陷中作用:头痛、流泪、目赤肿痛等3.鱼腰穴:定位:眉毛中间作用:眼部疾病等4.丝竹空:定位:眉梢外侧凹陷处作用:偏头痛、眼部疾病等5.瞳子髎:定位:外眼角外侧寸作用:头痛、目肿痛等二、眼部学位6.晴明穴:定位:内眼角上方寸作用:远视、视网膜炎等7.球后穴:定位:眼眶下缘1/4与内侧3/4交界处作用:远视、视网膜炎等8.承泣穴:定位:眼平视瞳孔直下,眼下眶缘边缘止作用:远视、视网膜炎等9.四白穴:定位:眼平视瞳孔直下一寸作用:眩晕、头痛等三、鼻周穴位1.素髎穴:定位:鼻尖正中作用:鼻炎、鼻塞等2.迎香穴:定位:鼻翼旁开寸,鼻唇沟中作用:鼻炎、鼻塞等四、唇周穴位1.地仓穴:定位:口角处侧旁开寸作用:面部N麻痹等2.人中穴:定位:人中沟中1/3处作用:面瘫、面肿等3.承浆穴:定位:下颌正中线,下唇缘下方凹陷处作用:面瘫、面肿、吃痛等五、面颊部1.颊车穴:下颌角上约一寸处,咀嚼肌肉隆起处作用:牙痛、腮腺炎、面部神经麻痹等六、耳部穴位1.听宫穴:定位:耳屏前寸为张口取之作用:耳部疾病2.听会穴:定位:耳屏下切际前寸作用:耳部疾病3.耳门穴:定位:耳屏上切际前寸作用:耳部疾病4.翳风穴:定位:耳垂后方凹陷处作用:耳部疾病第三节面部按摩方法作用升高皮肤温度、促进血液循环,使氧化和营养物质通向按摩部位保证皮肤组织新陈代谢正常进行。
脸部指压按摩
①眼周下方分成五个点至太阳穴位置。
②依照图示顺序,利用中指定点加压。
①眼周上方分成五个点至太阳穴位置
②依照图示顺序,利用中指定点加压
③图示顺序2将大拇指翻过来继续定点加压。
④图示顺序5利用无名指定点加压。
①额头位置,利用双手的四只手指头,依照图片顺序,定点加压
②将额头区分成六区,横向移动定点加压
③每一横列移动两次,依序往额头顶部按摩。
如图示。
①鱼颧骨位置,可以依照手及脸的大小,使用三~四根手指头
②依照图片顺序1、2、3,由内往外平行移动,定点加压
③最后停留在太阳穴。
①脸颊位置,可以依照手及脸的大小,使用三~四根手指头。
②依照图片顺序1、2、3,由内往外平行移动,定点加压。
③最后停留在耳朵边缘。
①嘴角位置开始,可以依照手及脸的大小,使用三~四根手指头
②依照图片順序1、2、3,由内往外平行移动,定点加压
③最后停留在耳朵边缘。
①下巴位置,可以依照手及脸的大小,使用三~四根手指头
②依照图片順序1、2、3,由内往外平行移动,定点加压
③最后停留在耳朵边缘。
①下腮腺位置,手呈C字型,做捏的动作
②依照图片順序1、2、3,由内往外平行移动,定点加压
①正下颚位置,如图示利用双手大拇指,交叠往上定点加压。
③照图片顺序1、2、3,由内往外平行移动,定点加压。
所有动作流程重复三次!。
面部经络按摩指压手法欧式经络按摩:特点:将欧式掌面服贴、中式穴点指压、日式力道三者融会贯通,作用:促进营养的吸收,加快角子代谢,疏解脸部疲劳。
1、展油(按摩膏在手中打开):双掌合实交替包下巴3下至耳下——双掌交替侧包右脸颊3下——包额头过渡——侧包左脸颊3下——双掌服帖交替横向拉抹额头3下——双手四指服贴向外平抚眼部3圈至太阳穴点按。
2、左手固定于左太阳,右手横向拉抹额头,四指顺势从额中滑至右太阳:换另侧,手法同。
重复一遍手法作用:改善“川”字纹,放松头部神经。
3、右手拇指指腹轻滑鼻头、鼻梁至印堂顺左侧眉头、眉尾方向滑出,掌跟顺势服贴拉滑印堂至发际,三指顺势弓起施力加强两攒竹、印堂后拉滑至发际。
(换左手做,动作同)重复一遍手法作用:舒展抬头纹,缓解头部压力4、单边眼部打圈(双手交替做)左手固定于左太阳,右手中指由外眼角向内绕眼部打3圈(注:下眼眶稍带力,上眼皮轻抚),第3圈时点按睛明至攒竹滑至眉上,然后三指压滑眉头、眉骨至太阳穴(另侧同)。
手法作用:疏通眼部经络,改善黑眼圈5、眼部同时打圈双手中指同时在眼部由外向内打3圈,第3圈时中指点按睛明至攒竹滑至眉上,然后三指压滑眉头、眉骨至太阳穴。
手法作用:舒缓眼部疲劳6、眼部打小∞(双手交替做)右手中指从右眼角经下眼脸滑至左侧眉上,经左侧眼下,加强左侧睛明到攒竹,双手三指同时加强眉头滑至太阳穴(另侧相同);重复一遍手法作用:改善眼部皱纹及眼袋7、过渡动作:同动作5。
8、鼻子打圈,点迎香:双手从太阳穴滑额头至鼻翼向外打3圈后,中指点弹迎香3下;过渡:从鼻侧滑至额头、太阳穴至脸颊。
9、脸颊打大圈:四指腹以打圈的方式向上提拉脸颊颧骨处(下轻上重)。
6圈手法作用:提升、紧致脸颊肌肉10、爬拉咬肌(手法动作:提升嘴角)双手四指指腹微弓起来交替爬拉右嘴角至耳下,交替6下(换另侧手法同)。
11、握拳打圈(手法作用:深度疏通面部经络,增强肌肉弹性)(过渡动作:双手拉抹下颌)双手轻握拳以第二指关节面从下巴打圈至耳下——脸颊——眼下——太阳穴,左手固定,右手在额头打圈往返1遍后换左手在额部握拳打圈,手法同一双手握拳太阳穴同时加压。
脸部按摩
从脖子开始,画圈的方式:1、依照图片顺序1从耳下到脖子方向按摩。
2、换手到顺序2,一样画圈的方式按摩。
如图从下巴往两边脸颊轮廓画圈按摩到耳后。
重复3次。
依照图示,从人中到脸颊,画圈按摩,重复3次。
利用中指及无名指交替,在眼周区域,由内往外来画圈,重复3次。
从眉心开始,用中指及无名指:1、依照图示顺序1由上往下在鼻子位置往下滑动按摩。
2、接着由上往下滑动至额头在太阳穴位置停留。
步骤六与步骤五方式相同,换手做按摩动作。
从眉心开始,用中指及无名指,1、依照图示顺序1由上往下在鼻子位置往下滑动按摩。
2、接着由上往上滑动至额头在太阳穴位置停留。
接续步骤五及步骤六停留在太阳穴的中指及无名指,依照图示顺序1、2、3的轨迹,来回滑动按摩。
最后停留在太阳穴。
接续步骤七,停留在太阳穴,画圈按摩太阳穴。
图解10个脸部穴位一按就瘦脸承泣穴--眼袋松弛位于眼球正下方,约在眼廓骨附近。
由于有胃下垂的人眼袋容易松弛,所以此穴能提高胃部机能,从而防止眼袋松弛。
图解10个脸部穴位一按就瘦脸(2 /10张)攒竹穴--缓和眼睛的疲劳和浮肿眉头下方凹陷之处即是。
眼睛疲劳以及头痛,都会引起眼部四周的浮肿。
此穴位可以缓和不适。
图解10个脸部穴位一按就瘦脸(3 /10张)太阳穴--消除眼睛疲劳、浮肿眼睛与眉毛间的侧面,向后约1横指处,快接近发际处。
此穴位可促进新陈代谢。
图解10个脸部穴位一按就瘦脸(4 /10张)颊车穴--消除脸颊的浮肿沿脸部下颚轮廓向上滑,就可发现一凹陷处,即为此穴位。
它可以有效消除因摄取过多的糖分所造成的肥胖。
图解10个脸部穴位一按就瘦脸(5 /10张)迎香穴--减轻肩膀酸痛及鼻塞眼球正下方,鼻翼的旁边即是。
此穴位不仅可以消除眼部浮肿、预防肌肤松弛,还能减轻肩膀酸痛。
图解10个脸部穴位一按就瘦脸(6 /10张)承浆穴--消除胸颈浮肿下唇与下颚的正中间凹陷处即是。
它能控制荷尔蒙的分泌,保持肌肤的张力,预防脸部松弛。
图解10个脸部穴位一按就瘦脸(7 /10张)地仓穴--抑制食欲嘴角旁约0.5cm处即是。
胃部如果持续处于高温状态,就会促进食欲,所以此穴的功能是降低胃温、抑制食欲。
图解10个脸部穴位一按就瘦脸(8 /10张)球后穴--提高小肠的机能眼尾正下方,脸颊头下处。
能调整小肠机能,帮助吸收。
图解10个脸部穴位一按就瘦脸(9 /10张)百会穴--预防过量饮食、便秘左右两耳洞向上升,在头部连结后的那条线的顶点,即是百会穴。
它可以起到安定精神预防饮食过量。
图解10个脸部穴位一按就瘦脸(10 /10张)天突穴--促进水分的排除位于喉斜下方肌肤的内侧。
它能刺激甲状腺,促进新陈代谢,去除脸部多余的水分。
官场里流传的真理、领导的逻辑:领导说让你看着办,不是不让你办,而是让你抓紧办;领导说再想想,不是他没想好,而是要你别再想了;领导征求你的意见,不是真的广开言路,而是在寻求同谋;领导找你吃饭,不是让你品评美食,而是让你去买单;领导表扬你,不是因为你真干的好,而是在笼络人心;领导批评你,不是你真的有什么过错,而是提醒你别站错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