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本质与特征

  • 格式:doc
  • 大小:73.5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美的本质与特征

学习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从词义分析,美学史、我国美学界对美的本质

探讨,以及从哲学层面对美的本质界定,使学生对美学中最大难题,即美的本质问题有一

个比较清楚的认识,进而了解美的各种特征。

第一节美的本质

一、美的词义分析

美的本质和特征问题是关于美的本体的重大理论问题。其中核心是美的本质问题,即回答美是什么的问题。

从词源学和日常生活用语两个角度分析“美”这个词的含义,虽然不能直接揭示美的本质,但可以对深奥的美的本质的哲学探讨提供通俗易懂的经验基础。

现代汉语的“美”字,最早见于甲骨文,由“羊”与“大”字组成。“羊大则美”,肥大的羊可作膳食(“主给膳”,)满足人们饮食的需要,有实用价值,是善也是美,“美与善同意”。另有

解释说,“大,人也”。“大”字像人形,所以“大”就是“人”,所以“羊大则美”也可以说是“羊人为美”。有人说“美”就是羊头或羊角为装饰的人,又有人说“美”就像头上戴羽毛装饰如雉尾之类的舞人之形。但都是装饰之美,都有功利价值。还有人说,“大”是由“火”演变而来,

故“美”是火烧羊,是味美。无论是肥美、味美,还是饰美,都意味着美对人与社会具有价值。有人对《论语》作了统计,“美”字讲14次,竟有10次是“善”、“好”的意思。日本美学家今道友信对“美”的理解还有独到之处,他认为“美”与《论语》中“告朔之饩羊”,即每逢初一人们进行祭祀活动时敬献的生羊有关。他把“美”与其他两个相关的汉字“義”(义的繁体)和“善”联系起来考察。如果一个人在祭神活动中双肩扛上一只羊献上,那么,他的精神就达到“义”的境界。如果有人不仅献上一只羊,而且还用一种容器“豆”给装上,就达到“善”的境界,因为“善”字的下部分是由“豆”演变过来的。如果有人不仅用“豆”装上羊献上,而且他献的羊比别人大,那么他就达到了“美”的境界。仅献上羊是尽了自己的义务;按一定规矩献上羊是遵循了一定的伦理规范,因而是善的;而贡献大则是美的。所以,今道友信认为美的精神价值是大于义与善的。

二、美的本质探讨的历史考察

黑格尔曾经说过: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当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柏拉图的早年著作《大希庇阿斯篇》集中讨论了这个问题。希庇阿斯是一个诡辩者,专门以授辩论为职业,苏格拉底以请教为名,同他展开了关于美的本质的讨论。当苏格拉底问及美是什么时,自负但却迂腐的希庇阿斯先后主要提出三个概念:

第一,“美就是一位漂亮的小姐”。苏格拉底认为这种看法是把美和美的东西混为一谈了,如果“美就是一位漂亮的小姐”,那么一匹漂亮的母马也可以是美的,一个美的竖琴也是美的,一个精制的汤罐也是美的,这就把美的具体事物当作美本身。苏格拉底坚决主张,美的概念

应该能够解释小姐的美,马的美,乐器的美,陶器的美。当苏格拉底提出应该确定事物的本

质特征这一意见时,希庇阿斯马上将此概念转向了物质方面。

第二,“美是黄金”。希庇阿斯认为:“一件东西纵然本身是丑的,只要镶上黄金,就得

到一种点缀,使它显得美了。”苏格拉底反驳说,美本身不等于就是黄金,他以古希腊著名

的雕刻家菲狄阿斯雕刻的雅典娜女神像为例,这个女神像的面孔和手足都是用象牙做的,她

的两只眼睛是用云石做的,没有一处是用黄金镶上的,但它却是公认的艺术杰作。因而,重

要的是材料是否配合恰当,配合恰当,石头也是美的。于是引出第三个概念。

第三,“美是恰当”。所谓恰当,希庇阿斯认为是使一个事物在外表上显得美的,比如一

个相貌不扬的人穿上一件合适的衣服,外表就好看起来了。苏格拉底反驳道,在那种情况下,外表看来是美的,然而是虚假的,隐瞒了美的真正的本质。外表和实质常常是不一致的,不

能把美丽的外表当作“美本身”。所以,“恰当并不就是美”。

看来希庇阿斯无法提出新的概念,于是,苏格拉底试图亲自下一定义,尽快确立使后来

的“对话”变得明朗的那种概念。

第一,“美就是有用的”。说一匹马、一只公鸡美,说器皿美,海陆交通工具、商船和战

船美,说乐器美,其他技艺的器具美,说制度风俗美,知识和能力的美,都是根据一个原则:如果它有用,我们就说它美。而有用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能够产生效果的,但人的目的有好

有坏,效果也有好有坏。出于好的目的,产生好的效果可以为美。出于坏的目的,产生坏效

果不但不美,反而丑了。因此,不能说有用就是美本身。接着,苏格拉底将有用与善联系

起来了,提出新的定义。

第二,“有益就是美的”。人们常说,美的身体、美的制度、美的知识以及其他许多东西

之所以美,是因为它们都是有益的。如果说有益就是指产生一种好结果,那么,产生这种好

结果(善)的原因就是美。但是,原因和结果不能是一回事,他作了形象的比喻:父亲不是儿子,儿子不是父亲。所以,“美不就是善,善也不就是美”。于是,只好转向用快感这个词给

美下定义。

第三,“美就是视觉和听觉所产生的快感”。在实际生活中,一个美的人,一幅美的画,一个美的雕刻刺激人的视听觉器官也能产生一种美的快感。因此,能否说美的定义就是视觉

和听觉产生的快感呢?苏格拉底后来也否定这种看法,他的理由是:一是有些习俗制度是美的,但它却不是由于视听产生的快感;二是如果美本身就是快感,但引起快感不仅来自听觉、视觉,饮食情欲之类也是能产生快感的,人们不认为是美;三是视觉和听觉是两种不同的

器官,它们所产生的快感是各自不同的快感,这意味着美是两种不同的快感。而美只能有一

个本质属性,不能由两个不同的快感所组成,所以,“美就不能说是视觉和听觉产生的快感。”

说着说着,“美是什么”这个问题终无着落,苏格拉底也承认自己无能为力,他对希庇阿

斯说,在这场讨论中,“我得到了一个益处,那就是清楚地了解到一句谚语:,美是难的?”。

“美是难的”一语在希腊文中还有一种含义,即“好事多磨”。因此理解美的本质之难,正

如“好事多磨”一样,至今难以有一定义被大家普遍接受,以致有人据此断定美学不可能成

为一门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