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符号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传播学符号的功能
传播学符号具有以下功能:
1. 表达意义:传播学符号是用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意义的工具。
它们可以代表具体的事物、概念、想法或情感,通过符号化的方式将这些含义传达给接收者。
2. 沟通交流:传播学符号可以作为一种共同的语言,让不同个体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符号的使用使得人们能够使用共同的符号系统来理解和解释世界。
3. 传递信息:符号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信息传递工具。
通过使用符号,信息可以以简洁、明确和快速的方式传达给接收者。
符号可以携带大量的信息,并且可以在不同的传播媒介中传递,如文字、图像、声音等。
4. 创造文化:传播学符号不仅仅是一种表达工具,它们还具有创造文化的能力。
符号可以代表一个社会群体的价值观、信仰、习俗和传统,通过使用符号,人们可以传承和传播文化,表达身份和认同。
5. 形塑认知:传播学符号可以影响人们的知觉和认知。
符号通过建立和激发相关联的认知结构和联结而产生作用,它们可以塑造和改变人们对特定事物的看法、态度和行为。
总的来说,传播学符号具有表达、沟通、传递信息、创造文化
和形塑认知等功能,它们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促进了信息传播、交流和文化的发展。
信息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时空之中,因此信息是传播学研究当中最基本也是非常重要的的一个研究领域,信息是用来反映和描述客观世界的,由此而产生了表述信息而存在的符号,今天我要讲的就是有关符号的相关问题。
因此可以说,符号是研究传播学的基础。
信息结构的表现形式:符号✹在信息表达之前,要对表达的意义对象加以命名。
命名就是以某种形式的名称去“指说”某种对象的过程。
命名一旦完成,这个名称也就成为一个符号命名过程表明,符号以某种形式去“指说”某种对象也是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
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名无固实,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实名”荀子从本质上讲,符号与指说对象的联系决定于“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
这也正是不同文化系统运用不同符号体系来表情达意的根本原因。
根据语言学家索绪尔的研究,把语言与语言所要表述的对象分为“能指”和“所指”。
✹符号是一种独立存在,一方面,符号与所代表的事物在本质上是两码事,另一方面,符号又必须与其所代表或表达的事物建立起某种联系,成为某事某物的标记或表现体,才能成为“符号”。
✹“一个符号,可以是一种偶然生成的事物(一般都是以语言形态出现的事物,)即一种可以通过某种不言而喻的或约定俗成的传统,或通过某种语言的法则去标示某种与它不同的另外事物的事物”苏珊朗格符号的类型皮尔士的分类✹图像符号:是某种借助自身和指说对象酷似的一些特征作为符号发生作用的一类符号。
在图像符号中,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或者说符号形式与指说对象的关系,表现出某种性质的共同性,即看起来和听起来具有某种相似性。
✹标志符号:是某种根据自身和对象之间有着某种事实或因果的关系而作为符号起作用的一类符号。
在这一符号中,符号形式(能指)和指说对象(所指)的关系是以标志的方式体现出来的。
✹象征符号:是某种因自身和对象之间有着一定惯常的或习惯的联想“规则“而作为符号作用的一类符号。
能指与所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他之所以作为某种对象的再现体,完全是由于某种规则或约定俗成的惯例,因此,它需要使用者进行创造性的阐释,才能理解其意指作用。
传播符号是指能被感知并揭示意义的现象形式,即能还原成“意思”的传播要素。
人类传播信息,主要靠语言符号,也经常借助非语言符号。
根据传播符号的语言性质进行分类,人们常常将传播符号分为语言文字符号和非语言文字符号两大类型。
其中语言文字符号又包括自然语言文字符号、人工语言文字符号两种。
其实我们更应该根据符号的功能来区分传播符号的类型,比如分为一阶符号和二阶符号,其中一阶符号是传播的基本符号单元,包括自然语言符号、“动态语言”符号以及形象化符号(如照片中的线条、色彩、构形等);二阶符号则是构造出来表达某种特定含义的符号,如几何学中“△”、“∥”、“”符号,古代报警用的狼烟,船只之间互通信息的彩旗,等等。
这些符号是人工设计出来的,作为某种意义的“象征物”和“代用品”,是一种代用性的传播符号。
当然,这样的列举未必是完全的。
传播现象作为人类社会中最为普遍的现象之一,随时随地都会发生,人类在如此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已经掌握了如此发达的传播能力,能够随时随地利用各种符号(那怕是那些我们想都没想过的任何东西)自如地传播信息,因此任何对传播符号进行精确分类的尝试都有可能遗漏某些重要的符号类别。
第三章传播符号·信息传播第一节传播符号与符号意义一、传播符号(就现代符号学研究看符号的特点、作用)二、符号意义1、符号意义显现;2、符号意义的分类;3、符号在传播过程中的意义第二节符号传播与信息传播一、符号传播1、传播中的编码和译码;2、传播中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及其关系;二、信息传播1、信息ABC ;2、大众媒介信息的传播本章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符号、语言符号的特性、功能以及非语言符号的特点、作用和类型,辨别符号与表述、文本的关系和符号学与传播学的关系,解释符号、语言、编码、译码、语言抽绎阶梯等术语。
掌握信息与讯息、知识、符号、媒介的关系以及大众传播信息的特点和种类,知道信息爆炸、知识匮乏、信息污染、信息侵略的表现,懂得信息传播的基本规律和如何治理信息污染、抵御信息侵略等。
第一节传播符号与符号意义符号的传播意义的解释信息的传播一、符号传播1.符号是人类传播的要素,载送信息的代码。
符号是人类的标志。
1.首先就当代符号学的有关内容对符号学研究的特点、符号的作用以及与意义的联系、符号的作用和分类等作些介绍。
(参见《言语交际学一、二、三章》教案,此处略)2.符号为人类独创和独有符号是人类的特征,人类借助符号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达到社会互动,完成个体人、群体乃至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微观、中观、宏观三层面)。
可以说,人类依靠符号在地球上生存和发展,符号帮助人类实现横向、纵向的对话,跨时代、跨文化成为现实,给予人类无限的空间和自由的时间,也使人类冲破了直接经验或意识的牢笼。
更可以说,符号是人类生命渲化漫长进程中创造的可以优化生命品质,磨砺人类精神的特殊“武器”。
只有人类社会才拥有符号。
这是因为符号虽然在形式上是可观的,具有可视的形象,但实质上,这种具象式经过抽象而来,也就是说,其实际上是种抽象的理性形成,属于意识范围。
(抽象的具象)。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社会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不是先天性的存在,而是人类独创,通过生命的长期演化而得的结果和表现。
传播学引论核心知识点之语言符号
语言符号是指用来表示意义的语音或文字。
在传播过程中,语言符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是信息传递的核心。
以下是传播学引论中关于语言符号的核心知识点:
1. 意义与符号:符号是一种表示事物或概念的标记,而意义是对这些符号的理解和解释。
意义是主观的,可以因人而异,而符号则是客观存在的。
2. 符号的构成:语言符号由字母、音节等基本单位组成,这些基本单位可以组合成词汇、短句或长篇文字。
不同的符号组合可以传达不同的意义。
3. 符号的表达方式:语言符号可以通过口语或书写来表达。
口语符号是通过声音传递的,如说话、歌唱等;而书写符号是通过文字表达的,如书面文字、标志等。
不同表达方式也会对符号的意义产生影响。
4. 符号的意义共享:语言符号的意义是通过社会共享的。
人们在学习语言时,通过社会互动和共同经验来理解和解释符号的意义。
符号的意义是动态的,会随着社会、文化和历史的变化而改变。
5. 符号的多义性:同一个符号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意义,这就是符号的多义性。
多义性使得信息的传递存在歧义和误解的可能性,因此在传播过程中需要注意符号的正确理解和使用。
总之,语言符号在传播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是信息传递的基本单位,通过符号的使用和理解,人们可以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1.符号:符号是用来指称或达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者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一个符号包括“用什么来代表”和“代表的是什么”,即符号的形式和内容或符号具和符号义,符号学中称之为“能指”和“所指”。
能指和所指的结合具有任意性,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过程中约定俗成的。
符号一般可以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没有符号,人类的传播活动和一切社会交往都无从进行,由符号所组成的符码和语言,是任何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
2.受众受众是传播活动的对象,是信息传播的接受者。
在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中,受众是明确的,且人数较少。
受众和传播者相对存在,一定条件下,两者的角色可以相互转化。
而在大众传播中,受众具有多、杂、散、匿的特点。
大众传播者和受众构成了社会传播的两级,两者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和冲突的关系,构成了现代社会信息系统运行的重要特色。
3.媒介环境:媒介环境是指由各种媒介营造的一种社会情境,这种社会情境是传者,受者和广告商等多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
随着大众传播日益发达,社会个体与群体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依赖媒介环境,人们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来感知世界,大众传媒用各种手段搭建起一种仿真环境,人们在这个仿真环境中生活。
媒介环境对新闻受众的人格的影响分为消极和积极的两反面。
由于当今社会大众传播日益发达,个体对外部环境的感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媒介,因此,社会环境和很大程度上与媒介环境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人们的社会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媒介影响,而且社会化的很多阶段都是在媒介环境中完成的。
正因为这样,媒介环境的健康直接影响着受众人格健康与否。
媒介环境对受众人格也存在着消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电视暴力和电视色情方面。
4.把关人把关人,又指守门人,是指那些在新闻媒介系统中居于决断性的关键位置,对信息进行过滤和加工的热或组织,而这种对信息进行的过滤和加工的过程就是把关。
传播者先驱库尔特。
卢因最先提出这个概念,传播者怀特对把关人进行系统的个案研究.5.地球村:麦克卢汉最早提出“地球村”的概念,他认为,印刷媒介的出现,使得人类从语传播时代的部落化阶段进入了脱离部落花阶段。
信息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时空之中,因此信息是传播学研究当中最基本也是非常重要的的一个研究领域,信息是用来反映和描述客观世界的,由此而产生了表述信息而存在的符号,今天我要讲的就是有关符号的相关问题。
因此可以说,符号是研究传播学的基础。
信息结构的表现形式:符号
✹在信息表达之前,要对表达的意义对象加以命名。
命名就是以某种形式的名
称去“指说”某种对象的过程。
命名一旦完成,这个名称也就成为一个符号
命名过程表明,符号以某种形式去“指说”某种对象也是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
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名无固实,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实名”荀子
从本质上讲,符号与指说对象的联系决定于“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
这也正是不同文化系统运用不同符号体系来表情达意的根本原因。
根据语言学家索绪尔的研究,把语言与语言所要表述的对象分为“能指”和“所指”。
✹符号是一种独立存在,一方面,符号与所代表的事物在本质上是两码事,另一方面,符号又必须与其所代表或表达的事物建立起某种联系,成为某事某物的标记或表现体,才能成为“符号”。
✹“一个符号,可以是一种偶然生成的事物(一般都是以语言形态出现的事物,)即一种可以通过某种不言而喻的或约定俗成的传统,或通过某种语言的法则去标示某种与它不同的另外事物的事物”苏珊朗格
符号的类型
皮尔士的分类
✹图像符号:是某种借助自身和指说对象酷似的一些特征作为符号发生作用的一类符号。
在图像符号中,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或者说符号形式与指说对象的关系,表现出某种性质的共同性,即看起来和听起来具有某种相似性。
✹标志符号:是某种根据自身和对象之间有着某种事实或因果的关系而作为符号起作用的一类符号。
在这一符号中,符号形式(能指)和指说对象(所指)的关系是以标志的方式体现出来的。
✹象征符号:是某种因自身和对象之间有着一定惯常的或习惯的联想“规则“而作为符号作用的一类符号。
能指与所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他之所以作为某种对象的再现体,完全是由于某种规则或约定俗成的惯例,因此,它需要使用者进行创造性的阐释,才能理解其意指作用。
索绪尔的分类
✹语言符号,
✹非语言符号
✹1、物体语言符号:人类生活中所使用的物体,如衣服、装饰品化妆等物体言语交际:
✹2、体态语言符号:人们用来表情达意的动作、姿态、表情、眼神等身体语言。
每一种动作都在传递关于人体运动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的信息。
眼睛传神—瞳孔的大小
✹3、伴随语言符号:人类在传播活动中伴随言语交际而发出的具有一定语言功能的符号包括类语言和副语言:
副语言是指词汇读音之外的“声音因素“,如音调、音色、音量、轻重、节奏、速停顿等类语言是指表示一定身心状态的功能性发声。
如伤心的哭泣,高兴的笑声,疲惫的叹息痛苦的呻吟、吃惊的呼叫等
✹4、时空语言符号;任何传播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的,因此时间和空间也就成为传播过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且人们也总是自觉地利用时空因素来传达有关信息。
爱德华。
霍尔(Edward hall)《沉默的语言》人类对于自身周围的空间具有一种领域感,人们总是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这种空间领域,不允许他人随意侵入。
他根据研究,把个人周围的空间领域或者说交流距离划分为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公众距离四种类型
亲密距离:45厘米
个人距离:45—120
社交距离:120—360
公众距离:360以上
信息结构的本质意义
✹符号
✹阐释对象
✹意义和符号的阐释是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符号的意义、价值
主旨和本质都是在传播活动中,通过受者对文本符号的阐释过程而生发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