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的符号理论
- 格式:doc
- 大小:100.00 KB
- 文档页数:18
传播学的符号理论参考文献:•1、?传播学与符号学散论?陈道德,?湖北大学学报?1997〔2〕•2、?传播学的"前结构"——符号活动的社会根源和根底?周军,?北京播送学院学报?1994.1•3、?符号学的历史?D.S.克拉克; 孙伟平?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5〔1〕•4、?符号学视域中的身势语?李凤琴?外语学刊?2005〔2〕•5、?符号与意义——巴特符号学与现代语言学的比较研究?吴晓峰?学术研究?2004〔3〕•6、?传播与符号:罗兰·巴尔特思想述略?李彬?国际新闻界?2000〔3〕•7、?从符号学原理解读广告?彭璐?装饰?2004〔11〕•8、?符号学在平面图形设计中的应用?陈大磊?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5〔6〕•9、?符号学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陈武?装饰?2006〔4〕•10、?从<实话实说>看非语言因素在谈话节目中的重要性?柳红•11、?人类传播理论??符号和语言理论?〔第四章〕?话语理论?〔第五章〕•传播本质上为信息的流通,那么信息是怎么流通的呢?•这就涉及到传播活动最根本的要素——符号,因为信息正是凭借符号才能流通。
事实上,信息首先就表现为符号,或者说一种信息的外在形式就是某种符号。
世界上没有离开符号而单独存在的信息,正如没有不包含信息的符号。
•符号总是负载着某种信息,信息总是表现为某种符号。
•符号是信息传播的最重要的工具。
•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并且人类文化的全部开展都依赖于这些条件。
•在现代社会中,符号是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需要。
•李特·约翰:符号及语言理论是传播理论的根本内容之一。
•“一般都认为符号是一切传播活动的根底。
〞〔?人类传播理论?P68〕•“有关语言和符号的研究是传播理论的核心,对于传播学研究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类传播理论?P85〕第一节符号一、符号的定义〔一〕定义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根本要素,表现为有意义的代码及代码系统,如声音、图形、姿态、表情等。
传播学概论符号的含义和主要内容
传播学是研究符号的含义和传播过程的学科。
符号是具有特定意义的标记或表示,可以是语言、图像、姿势等,用于传达信息和交流。
传播学主要研究以下内容:
1. 符号的含义:传播学关注符号的意义和解读过程。
符号的含义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字面意义,还包括象征和隐喻等多个层面。
传播学研究如何通过符号来传达特定的概念、价值观和情感。
2. 传播过程:传播学研究信息是如何从发送者传递给接收者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编码、传输、接收和解码等环节,以及传播媒介的选择和影响。
传播学研究如何有效地将信息传递给目标受众,并在传播过程中产生影响。
3. 观众研究:传播学还关注受众对传播信息的接受和理解。
观众研究包括对观众特征、观众行为和观众态度等方面的研究,以了解观众如何解码和对待传播信息。
4. 媒体研究:传播学还研究不同类型的传播媒介对信息传播的影响。
媒体研究包括对媒体内容、媒体效果以及媒体与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研究,以了解媒体如何塑造和影响社会和文化。
总的来说,传播学旨在研究符号的含义和传播过程,以增进我们对人类交流和社会影响的理解。
传播学概论符号的含义和主要内容(一)传播学概论符号的含义和主要内容符号的定义符号是指代事物、概念或情感的具体表示,它们可以是语言、图像、手势、颜色等形式。
在传播学中,符号是人们相互交流和理解的重要工具,能够传递信息和意义。
符号的种类语言符号语言符号是一种用词汇和语法来构成的具体表达形式,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人们通过语言符号进行沟通和交流,以传递思想、观点和感情。
图像符号图像符号是使用图像、图片、图表等视觉元素来表达信息和意义的方式。
通过图像符号,人们能够以视觉的方式获取信息,理解和分享观念。
手势符号手势符号是基于人体动作和姿势的非语言表达方式。
手势符号在跨文化交流中尤为重要,能够跨越语言障碍,传达简单的信息和意义。
色彩符号色彩符号是通过颜色来传递特定的信息和情感的方式。
不同的颜色在不同文化和背景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它们可以影响人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符号的含义符号的含义是指符号所代表的具体事物、概念或情感。
符号的含义与人们对其的理解和认识密切相关,因为符号本身并没有固定的意义,它们的含义是通过社会和文化的共识来构建的。
符号的重要性符号在人类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是人们相互交流和理解的桥梁。
通过符号,人们能够传递信息、分享观点、传承文化,并建立共同的认知。
符号也是传播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帮助我们理解沟通和信息传递的过程。
符号的解读与解码符号的解读与解码是指人们对符号进行理解和解释的过程。
人们通过各自的知识、经验和文化背景对符号进行解读,从而获取符号所传递的信息和意义。
符号与文化符号与文化密不可分,不同文化中的符号具有不同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人们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学习和理解符号的意义,这些符号与文化共同构成了人们的认知和价值观。
符号的相关理论符号学符号学是研究符号及其含义的学科,它探讨符号的产生、演变和影响等问题。
符号学的主要理论框架包括象征学、符号学和符号建构等。
语义学语义学是研究语言符号的含义和解释的学科,它关注词语和句子的意义以及其语境相关性等问题。
信息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时空之中,因此信息是传播学研究当中最基本也是非常重要的的一个研究领域,信息是用来反映和描述客观世界的,由此而产生了表述信息而存在的符号,今天我要讲的就是有关符号的相关问题。
因此可以说,符号是研究传播学的基础。
信息结构的表现形式:符号✹在信息表达之前,要对表达的意义对象加以命名。
命名就是以某种形式的名称去“指说”某种对象的过程。
命名一旦完成,这个名称也就成为一个符号命名过程表明,符号以某种形式去“指说”某种对象也是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
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名无固实,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实名”荀子从本质上讲,符号与指说对象的联系决定于“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
这也正是不同文化系统运用不同符号体系来表情达意的根本原因。
根据语言学家索绪尔的研究,把语言与语言所要表述的对象分为“能指”和“所指”。
✹符号是一种独立存在,一方面,符号与所代表的事物在本质上是两码事,另一方面,符号又必须与其所代表或表达的事物建立起某种联系,成为某事某物的标记或表现体,才能成为“符号”。
✹“一个符号,可以是一种偶然生成的事物(一般都是以语言形态出现的事物,)即一种可以通过某种不言而喻的或约定俗成的传统,或通过某种语言的法则去标示某种与它不同的另外事物的事物”苏珊朗格符号的类型皮尔士的分类✹图像符号:是某种借助自身和指说对象酷似的一些特征作为符号发生作用的一类符号。
在图像符号中,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或者说符号形式与指说对象的关系,表现出某种性质的共同性,即看起来和听起来具有某种相似性。
✹标志符号:是某种根据自身和对象之间有着某种事实或因果的关系而作为符号起作用的一类符号。
在这一符号中,符号形式(能指)和指说对象(所指)的关系是以标志的方式体现出来的。
✹象征符号:是某种因自身和对象之间有着一定惯常的或习惯的联想“规则“而作为符号作用的一类符号。
能指与所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他之所以作为某种对象的再现体,完全是由于某种规则或约定俗成的惯例,因此,它需要使用者进行创造性的阐释,才能理解其意指作用。
媒体与传播学中的文化符号解读一、Introduction媒体与传播学一直是一门关注人类文化行为的研究领域,而文化符号解读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文化符号解读是指通过对文化媒介中的符号进行分析和解读,来理解文化的含义和文化形成的过程。
本文将从文化符号解读的角度探讨媒体与传播学的内容。
二、文化符号解读的理论基础1. 符号学理论符号学理论认为,符号是表意的,是对现实的引申,有着隐含的意义和价值。
文化符号解读正是借助符号学理论来进行。
2. 文化意义的建构理论文化意义的建构理论认为,文化符号是经过人类文化演化而得到的表达方式,是文化传播的基本媒介。
文化符号解读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
三、文化符号解读在媒体与传播学中的应用1. 广告广告是文化符号解读常见的研究对象。
广告通过特定的符号,引导观众对产品的认知和情感反应。
2. 电影和电视节目电影和电视节目中存在着大量的符号,这些符号不仅体现了制作者的意图,也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观。
对这些符号的深入解读,能够增强我们对社会文化变迁的认识。
3. 社交媒体社交媒体成为新时代中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途径,其中的符号也有其独特的特征和解读方式。
例如,表情符号、emoji和hashtag等,这些符号不仅是文化交流的工具,也是人们情感和价值观的表达。
四、文化符号解读的方法和技巧1. 语境分析符号经常是在特定的语境中产生意义的,因此理解符号的正确意义,就需要对符号所处的语境进行分析和研究。
2. 文化背景理解符号的意义和价值受到其所处的文化背景的制约,在解读符号时,需要了解所处文化的社会背景、历史背景和文化习惯等。
3. 视觉和听觉要素分析符号的视觉和听觉要素是产生讯息的基本形式,因此在解读符号时,需要对符号的视觉和听觉形式进行分析,如颜色、形状和声音等。
五、结论文化符号解读是媒体与传播学中的重要研究主题,通过对文化符号的深入解读,不仅能够深入理解文化的内在含义,还可以增强我们对人类文化演化的认识。
《传播学》传播的意义、符号意义的分类、语言符号的暧昧性、传播过程的意义1、什么是意义所谓意义,就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在与自然和社会打交道的过程中,人不断地认识和把握对象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并从中抽象出意义。
意义本身是抽象和无形的,但可以通过语言及其他符号得到表达和传递。
2、(符号的)意义的分类符号是意义的携带者,任何一种符号都有特定的意义,我们将之称为符号的意义。
符号的意义可以按如下分类:(1)(诗学和语义学)明示性意义和暗示性意义。
前者是符号的字面意义,是意义的核心部分;后者是符号的引申意义,属于意义的外围部分。
(2)(逻辑学)外延意义和内涵意义。
外延是概念符号所指示的事物的集合,内涵则是对所指示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概括。
如“人”,外延则可列举出男人、女人、中国人、外国人等,内涵则是“能够制造使用工具,具有抽象思维能力”。
(3)(符号学)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意义。
指示性意义是将符号与现实世界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思考的意义;区别性意义是表示两个符号的含义之异同的意义。
区别性意义是通过分析符号间的关系来显示的。
3、语言符号的暧昧性:(符号所表达的意义并不总是清晰)(1)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模糊性。
如“水果”一词,包容范围很大,西红柿、西瓜等属于“水果”还是“蔬菜”,一般人很难分清。
再如“潇洒”一词。
(2)语言符号的多义性。
指一种符号具有两种以上的意义。
当然,这种暧昧性所造成的沟通障碍,可以通过传播过程中的其他条件或情境来消除。
甚至还可以借助暧昧性来创造和表达新的意义,如歇后语的使用。
4、传播过程中的意义传播过程中,除了符号本身的意义,还有以下意义也在起作用:(1)传播者的意义。
传播者通过符号来传达他所要表达的意义,但符号有时并不能正确传达我们的意图或本意。
符号本体的意义与传播者的意义未必是一回事。
(2)受传者的意义。
对同一组符号构成的文本,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第五章传播与符号符号:符号是用来指称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符号是传播者和受众者之间的中介物,它承载着交流双方向对方发出的信息。
编码:是位于传播者的一端。
就是传播者将自己要传播的讯息或者意义转换为语言声音文字或其他符号的活动。
译码:是位于受传者的一端。
是编码对的逆变换,是传播对象对接收到的符号加以阐释和理解,读取其意义的活动。
符号的特征:任意性,约定性(社会共有性),组合性,传授性,跨越性符号的功能:1、指代功能:首要功能2、表意功能3、自律功能4、显示功能5、认识功能6、交流功能易读性与易读标准:1、字词的形式2、句子的形式3、行段的形式4、难度指数5、人情味成分迷雾指数:指文章中词汇的抽象程度、艰涩程度以及句子让人困惑不解的程度。
语言的误用1、死线上的轴绎(死线抽象)温德尔·约翰逊总结出的一种语言误用现象。
指人们在某一级抽象阶梯的层次上使用语言的现象。
2、潜意识的投射(自我投射)指的是人们再用语言表达事物时,会不自觉的将自己的主观认识投射到客观事物。
非语言符号的特点1、连贯性2、相似性3、通义性4、协同性5、即时性6、真实性非语言符号的作用(功能)1、补充作用2、替代作用3、强调作用4、否定作用5、重复作用6、调节作用第六章传播媒介一、媒介的概念:传播学意义上的媒介,是指承载并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与机构,是传者与受者之间进行传通活动的桥梁。
二、传播媒介的构成要素1、物体:物质实体是传播媒介存在的首要因素2、符号:构成传播媒介的第二要素3、信息:构成传播媒介的重要因素这三个要素是构成传播媒介的核心要素,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三、传播媒介的基本特点1、传播媒介:指传播媒介者与受传者之间用于负载、传递、延伸、扩大、特定符号的物质实体。
2、传播媒介间的基本特点:a、实体性:具体,真实,有形的物质存在。
b、中介性:居间性、桥梁性c、还原性:符号经编码、译码形象不能改变。
d、负载性:负载符号e、扩张性:多人共享四、媒介分析的标准:1、时空偏倚2、参与程度3、传播速度4、保存时间5、媒介威望6、传播过程第二节传播媒介类型一、书写媒介:是指由自然简单加工而成的负载有文字与图像的物质实体。
1、人类传播是一种交流和交换信息并由此发生社会联系和社会互动的行为。
2、传播学中的符号学定义:只要在事物X和事物Y之间存在着某种指代或表述关系,X能够只带或表述Y,那么事物X便是事物Y的符号,Y便是X指代的事物或表述的意义。
3、任何事物只要它独立存在,并和另一事物有联系,而且可以被解释,那么它的功能就是符号(符号及其相关要素的三个特征:代表事物的形式;被符号所指涉的对象;对符号的意义解释。
即媒介关联物、对象关联物和解释关联物。
符号是在一定的指代和表述关系中产生的;符号可以在形式上独立;人们以符号为介质从事信息传播。
)4、所谓意义,就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5、象征行为是指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情感的行为。
6、象征性互动理论:人是一种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类的象征火哦的那个看作是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过程,是人类创造出广泛的文化的一种活力,人为研究象征行为不仅对揭示人的本质,而且对理解现实的社会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7、象征性社会互动: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1、意义交换的前提:交换的双方都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1对传播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含义的共通的理解;2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社会互动过程传播的重要意义在于扩大传播双方共通的意义空间。
2、自我是主我和客我的统一,前者是个人的主体意识,后者是从周围观察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和角色期待。
自我的形成是个人社会化过程,即个人适应社会的过程,但形成后的自我反过来积极地作用于社会。
论述:语言是人类传播的基本符号体系。
根据皮尔士的符号二分法,将符号分为信号和象征符。
信号与其表示的对象事物之间具有天然的因果性,并且信号与其表示的事物之间通常具有一对一的固定对应关系。
象征符具有那些特性?象征符必须是人工符号,随着人们劳动产生;象征符不仅表示具体的事物也能表示抽象事物;象征符不是遗传的,而是通过学习的;象征符可以自由创造,与其指代的对象事物之间不需要必然的联系;象征符具有自由性和随意性(一种对象事物可以用多种象征符表示,一种象征符也可以表达多种事物)。
传播符号是指能被感知并揭示意义的现象形式,即能还原成“意思”的传播要素。
人类传播信息,主要靠语言符号,也经常借助非语言符号。
根据传播符号的语言性质进行分类,人们常常将传播符号分为语言文字符号和非语言文字符号两大类型。
其中语言文字符号又包括自然语言文字符号、人工语言文字符号两种。
其实我们更应该根据符号的功能来区分传播符号的类型,比如分为一阶符号和二阶符号,其中一阶符号是传播的基本符号单元,包括自然语言符号、“动态语言”符号以及形象化符号(如照片中的线条、色彩、构形等);二阶符号则是构造出来表达某种特定含义的符号,如几何学中“△”、“∥”、“”符号,古代报警用的狼烟,船只之间互通信息的彩旗,等等。
这些符号是人工设计出来的,作为某种意义的“象征物”和“代用品”,是一种代用性的传播符号。
当然,这样的列举未必是完全的。
传播现象作为人类社会中最为普遍的现象之一,随时随地都会发生,人类在如此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已经掌握了如此发达的传播能力,能够随时随地利用各种符号(那怕是那些我们想都没想过的任何东西)自如地传播信息,因此任何对传播符号进行精确分类的尝试都有可能遗漏某些重要的符号类别。
传播学引论核心知识点之语言符号
语言符号是指用来表示意义的语音或文字。
在传播过程中,语言符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是信息传递的核心。
以下是传播学引论中关于语言符号的核心知识点:
1. 意义与符号:符号是一种表示事物或概念的标记,而意义是对这些符号的理解和解释。
意义是主观的,可以因人而异,而符号则是客观存在的。
2. 符号的构成:语言符号由字母、音节等基本单位组成,这些基本单位可以组合成词汇、短句或长篇文字。
不同的符号组合可以传达不同的意义。
3. 符号的表达方式:语言符号可以通过口语或书写来表达。
口语符号是通过声音传递的,如说话、歌唱等;而书写符号是通过文字表达的,如书面文字、标志等。
不同表达方式也会对符号的意义产生影响。
4. 符号的意义共享:语言符号的意义是通过社会共享的。
人们在学习语言时,通过社会互动和共同经验来理解和解释符号的意义。
符号的意义是动态的,会随着社会、文化和历史的变化而改变。
5. 符号的多义性:同一个符号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意义,这就是符号的多义性。
多义性使得信息的传递存在歧义和误解的可能性,因此在传播过程中需要注意符号的正确理解和使用。
总之,语言符号在传播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是信息传递的基本单位,通过符号的使用和理解,人们可以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布鲁默“符号互动论”与传播研究》篇一一、引言布鲁默(Herbert Blumer)的“符号互动论”在传播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
这一理论旨在揭示人们如何通过符号进行互动,以及这种互动如何影响社会传播过程。
本文将探讨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在传播研究中的应用,分析其理论框架、核心观点及其对传播学研究的贡献。
二、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概述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强调人们在社会互动中通过符号进行沟通和理解。
该理论认为,人们通过解读他人的符号行为来理解其意义,从而进行互动。
这一理论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符号的重要性:符号是人们互动的媒介,通过符号,人们传达信息、表达意义。
2. 意义产生于互动:意义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过程中产生的,而不是预先存在的。
3. 主体间性:互动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他们在互动中共同构建意义。
三、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与传播研究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为传播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在传播过程中,人们通过符号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而这些符号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
因此,理解符号的意义及其在互动中的产生过程对于传播研究至关重要。
1. 传播过程: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认为,传播过程是主体间通过符号进行互动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人们通过解读他人的符号行为来理解其意义,从而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2. 媒介分析:在媒介分析方面,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强调媒介作为传递符号的渠道,在人们之间的互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不同的媒介形式(如口头、书面、电子等)在传递符号时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效果。
3. 文化与社会背景:在文化和社会背景方面,布鲁默的理论指出,符号的意义是在特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产生的。
因此,在传播研究中,需要关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对符号意义的影响。
四、布鲁默“符号互动论”的贡献与局限性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为传播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和方法,推动了传播学的发展。
传播学的符号理论参考文献:•1、《传播学与符号学散论》陈道德,《湖北大学学报》1997(2)•2、《传播学的"前结构"——符号活动的社会根源和基础》周军,《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4.1•3、《符号学的历史》D.S.克拉克; 孙伟平《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5(1)•4、《符号学视域中的身势语》李凤琴《外语学刊》2005(2)•5、《符号与意义——巴特符号学与现代语言学的比较研究》吴晓峰《学术研究》2004(3)•6、《传播与符号:罗兰·巴尔特思想述略》李彬《国际新闻界》2000(3)•7、《从符号学原理解读广告》彭璐《装饰》2004(11)•8、《符号学在平面图形设计中的应用》陈大磊《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5(6)•9、《符号学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陈武《装饰》2006(4)•10、《从<实话实说>看非语言因素在谈话节目中的重要性》柳红•11、《人类传播理论》《符号和语言理论》(第四章)《话语理论》(第五章)•传播本质上为信息的流通,那么信息是怎么流通的呢?•这就涉及到传播活动最基本的要素——符号,因为信息正是凭借符号才能流通。
事实上,信息首先就表现为符号,或者说一种信息的外在形式就是某种符号。
世界上没有离开符号而单独存在的信息,正如没有不包含信息的符号。
•符号总是负载着某种信息,信息总是表现为某种符号。
•符号是信息传播的最重要的工具。
•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并且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依赖于这些条件。
•在现代社会中,符号是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需要。
•李特·约翰:符号及语言理论是传播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
•“一般都认为符号是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人类传播理论》P68)•“有关语言和符号的研究是传播理论的核心,对于传播学研究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类传播理论》P85)第一节符号一、符号的定义(一)定义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表现为有意义的代码及代码系统,如声音、图形、姿态、表情等。
•《韦氏大字典》:一种代表思想的通用的记号或标志。
•《辞海》:信息的携带者。
•《现代汉语词典》:记号;标记;佩带在身上表明职别身份等的标志。
•从人类传播活动的角度来考察符号:•美国的伦德伯格认为“传播可以定义为通过符号的中介而传达意义”(沙莲香,1990)。
•日本学者永井成男认为,只要在事物X和事物Y之间存在着某种指代或表述关系,“X能够指代或表述Y”,那么事物X便是事物Y的符号,Y便是X指代的事物或表述的意义(永井成男,1989)。
•1、能指与所指•任何一种符号系统都具有两个部分,一是它的外在形式,一是它的内在含义。
•索绪尔:能指和所指。
•能指即语言的声音形式,所指即语言的意义内容。
•索绪尔说:“我们把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叫做符号……符号这个词表示整体,用所指和能指分别代表概念和音响形象。
”•能指是形式,所指是意义,符号是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
•符号由能指与所指互相联接而成。
•2、任意性与约定性•索绪尔认为,符号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任意约定的,毫无“根据”。
•符号和自己所代表的事物完全是两回事情。
符号和事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在社会生活中,符号中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完全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所谓约定俗成,就是社会成员协调行为的社会契约。
•符号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文化的过程。
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虽然在形成时期是任意的,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进行能指和所指的关联。
符号的任意性只是相对能指与所指的关系而言的,对任何人而言,它不仅仅不是任意的,恰恰相反,任何人不得随心所欲地改变它。
在这个意义上,不是人在说“话”,而是“话”在制约着说话的人。
•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关系一旦形成,就成了约定俗成的东西而具有了规定性,从而保证符号在传播活动中的有效。
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能指与所指的关系绝非墨守成规、泥古不化,而是在逐渐变化。
(二)学界的分歧需要注意的是,对二者的翻译名称还有待确定。
有学者认为,“信号(Signal)和符号(Symbol)常合译为“符号”,而记号或征象(Sign)则常常译为‘信号’”(吴文虎,1988)。
而也有学者认为,“符号是sign,包括信号(signal)和象征符(Symbol)两大类”(郭庆光,1999)。
二、信号与象征符信号与象征符号的划分是根据能指和所指发生关系的机制。
(皮尔斯提出三种可能性:标示或征候index;图像icon;象征symbol)卡西尔:“信号具有物理性质,而象征符则具有语义性质。
”(一)信号信号具有以下特点(教材P44):1、信号与其表示的对象事物之间只有自然的因果性2、信号与其表示的事物之间通常具有一对一的固定对应关系。
(二)象征符象征符的特点:1、象征符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2、象征符不仅能够表示具体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的事物;3、象征符不是遗传的,而是通过后天习得而继承的;4、象征符是可以自由创造的,这就是说象征符在与其指代的对象事物之间不需要有必然的联系,它们的关系具有随意性。
语言就是一种典型的象征符体系。
象征符具有自由性和随意性,还在于一种对象事物可以用多种象征符表示,而一种象征符也可以表达多种事物。
象征符和信号有某种共同点,即“指说性”。
简而言之,就是信号也好,象征符也好,都是指出某事物,而不是事物本身。
三、符号的功能符号是人类传播的介质,人类只有通过符号才能相互沟通信息。
概括起来说,符号的基本功能有三个方面:表述和理解功能;传达功能;思考功能。
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
即斯图亚特霍尔所说的“编码encoding/解码decoding”。
第二节语言与传播•人类拥有最完整的符号体系。
人类的符号体系既包括信号,也包括象征符。
由于语言(包括文字)是人类最基本的符号体系,因此,传播学一般将人类使用的符号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大类。
语言符号系统语言在社会中产生,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变革。
语言符号包括语言与文字两种类型,即所谓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在所有的符号中,人们日常的口头语言是最基本、最主要的。
正是由于口头语言的存在,其他的符号才成其为符号,才成其为具有意义的代码。
假如没有口头语言,其他符号也就变得无法言说。
文字表面上看像一套独立自主的符号体系,其实它无非是语言的代表,或者叫符号的符号。
•萨皮尔:“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做出这样的结论:除了正常言语之外,其他一切自主的传达观念的方式,总是从口到耳的典型语言符号的直接或间接的转移,或至少也要用真正的语言符号做媒介。
”•教材P28:“人类以语言为核心的信息传播系统的形成,也是一个体内信息功能体外化和社会化的过程。
”•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P45:“谈到传播技术,有两种变革的催化剂最显突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两者都巨大地延伸了人类传播系统,并在文明的进化和传播中起到中心作用。
”一、语言符号的特性1.随意性语言符号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音与义的结合是任意的,是社会约定俗成的。
音义结合的任意性是形成人类语言的重要因素。
2.线条性语言符号只能一个接一个的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延续,而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随意展开。
符号的线条性使符号能够一个接一个地进行组合,构成不同的结构。
3.组合性语言符号是一个开放系统。
运用有限的语言符号可以创造出若干个各不相同的短语和句子。
4.传播性人的语言能力是先天具备的,但掌握什么语言则是后天学会的。
没有现实的语言环境就无法学会一种语言。
简而言之,语言可以代代相传。
5.形式与内容非对称性在逻辑上,语言的形式与内容是相互依存的,但同时我们应当看到,在人们的心理上,在人们的实际使用中,语言的形式和内容又常常是非对称性的,语言的形式常有多种暗示的内容。
6.跳跃性语言的使用不受时空限制,可以描述远古时代人类生活形态,可以再现别国的生活风貌;可以表达深远的哲理。
运用语言的跳跃性,人类可以在理想的王国里纵横驰骋,可以在现实世界中表达喜怒哀乐。
7.社会性作为一定社会成员信息交流的工具,语言的社会性表现得最为显著。
附:几种语言学理论(一)结构主义理论(L·布卢姆菲尔德)(二)行为主义理论(斯金纳)(三)乔姆斯基语言结构理论二、语言与传播语言在人类传播中最重要的功能是传递信息。
语言产生于人们相互交流的动机,而文字的创立一开始并非由于迫切的传播愿望所致。
在没有文字的条件下,信息的传播往往得当面进行,传播各方往往处于同一时空之中。
而文字的发明则把传播从这种口耳相传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置于时间的绵延之中。
对所表达的事物而言,语言是直接符号,文字则是间接符号,或者说是代表符号的符号。
对传播研究来说.符号问题的焦点在于所指,即在于符号的内容层面、意义层面。
具体到语言符号,传播学主要关心的是研究所指的语义学,而不是研究能指的语音学。
三、语义与传播普通语义学普通语义学是一种强调语言影响决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哲学理论。
1933年,美籍波兰人柯日布斯基发表了《科学与精神健全:非亚里士多德体系与普通语义学概论》一书。
1938年,普通语义学研究所成立,柯日布斯基任所长。
虽然普通语义学思想较为复杂,甚至有荒唐之处,但战后的美国许多大学仍开设了普通语义学课程,许多人接受普通语义学的训练。
普通语义学甚至成为很有影响的学派。
温德尔·约翰逊《困惑中的人:个人调节语义学》早川一荣《行动中的语言》柯日布斯基的主要理论是:世界没有完全相同的东西世界处在变动之中事物的特征是无限的事实不属于推断,推断不等于价值判断;语言与符号不等于客观世界本身,就如同地图不等于领土一样。
普通语义学家们在论述语言的特性时认为,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人用语言进行演绎的过程,意义是演绎后的结论。
(一)语言特点(《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运用》P88):1、语言是静态的,而真实是动态的;2、语言是有限的,而真实是无限的;3、语言是抽象的,而真实是具体的;4、语言中有假定。
(二)、语言的误用:1、固定层次抽象法错误的抽象,将事物看成一个层次的或者高层次抽象,或者低层次抽象,即“死线上的抽绎”。
2、指认不当把“同类”误为“同一”,把个别现象当作普遍现象,以偏概全,忽视事物的差异性。
3、二元价值评判评价极端化。
非此即被,没有中间层次。
4、自我投射自我表现,不自觉的倾向性,以自己的见解代替客观事实。
第三节非语言传播(Noverbal communication)福尔摩斯经常与华生医生说:“通过一个男人的手指甲,通过他的衣袖、靴子、裤子膝盖处,食指和拇指的老茧、衬衣袖口——通过每样东西,你就能很清楚地知道这是一个什么人。
而面面俱到往往反而最不能给调查者以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