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船舶主机安装

船舶主机安装

船舶主机安装
船舶主机安装

第三章:船舶主机安装工艺..

第三章:船舶主机安装工艺 船舶主机是船舶动力装置的核心,其安装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动力装置的正常运行和船舶的航行性能。 §3-1主机安装工艺概述 一、船舶主机安装方法 1、整机安装和解体安装 对于质量较轻、体积较小的主机或主机与减速箱构成的主机组,一般都采用整机吊装的安装工艺。但是对于大型柴油机,整机质量较大(如),可采取解体安装工艺。若是外厂订货,考虑到交通运输的方便性,大都是拆成部件运输到船厂,再将部件分别吊运到舱内进行组装,即使是船厂自己制造的主机也要在权衡厂内运输和吊运能力,吊运上船的可能性和经济性后,才能决定是选择整体吊装还是解体安装工艺。 2、主机与轴系的安装顺序 主机发出的功率要通过轴系传递到推进器,主机与轴系、推进器必须安装成一个有机整体,因而主机的安装应与轴系的安装一并考虑。造船时,主机与轴系的安装顺序无外乎三种情况。 一种是先装轴系再装主机,即在船台上先安装轴系,船舶下水后,再以轴系为基准安装主机,这种方法容易使主机的输出轴回转中心与轴系回转中心同轴,可以自由地找正主机位置,同时,由于是下水后安装主机,避免了下水后船体对主机安装质量的影响。这是长期以来一直沿用的一种安装工艺,这种方法和缺点是生产周期长。 第二种是先装主机再装轴系,即在船台上以轴系理论中心线为基准,先安装主机,然后再根据主机的实际位置确定轴系的位置并进行轴系安装。 第三种是主机与轴系和轴系同时安装。在主机定位后可以进行管系与各种附属设备的安装,扩大了并行安装工作面,缩短了生产周期。但这种方法往往难以避免船舶下水后船体变形带来的影响,而在安装轴系时由于主机已固定,尾轴也已固定,两者固定所产生的偏差只能由轴系来消化,约束增加,轴系安装难度较大。在造船工程实践中,究竟采用何种安装顺序,要视造船总工艺、工厂的实际条件和工期而定。一般适用于小型及成批建造船舶。 二、主机安装前提条件和工艺内容 主机安装时必须保证主机与传动轴系的相对位置正确,并且在工作时保持这种相对关系。因而必须保证主机及轴系的工作区域内,船舶结构的装配、上层建筑等质量较大的设备吊运安装等工作基本完成后,即形成一个稳定的基础,再进行主机及轴系的安装工作。主机在安装前必须完成下列工作: (1)轴系主机工作区域内船体结构的装配、主机座的装配及焊接等项工作应全部结束并经火工矫正。 (2)机舱及临近部位的双层底、尾尖舱、油舱、水舱等密性试验全部结束,并经稳定24h后方可施工。 (3)轴系区域主要的辅机座也已装配焊接完毕。 (4)船体垫墩、侧支撑合理并牢固可靠,船体基线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并提供船体基线的测量数据,而且还要在工作中定期检查基线变化。 三、柴油机的装配工艺流程 一)装配前的准备工作 1、熟悉柴油机产品的装配图 2、确定柴油机装配方法及顺序,工属具的准备。这需根据各类主机不同的结构特点,确定不同的装配方法和配置相应的工属具; 3、专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4、对相应零件的尺寸形状进行测量和分档,清洗。各零部件在装配前应进行清理、清洗,对相互配合的零部件间的表面粗糙度及配合精度进行测量和配制; 5、对某些零件进行研磨、刮削、动静平衡试验。

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

目录Contents 第一章概述 Chapter 1 General 1.主要内容Main contents 2.适用范围Application 3.引用标准Refer standards 第二章技术内容 Chapter 2 technology 1. 设备的配套Check item before installation 2. 设备安装的基本工艺要求General requirement for equipment installation 3.各类电气设备安装的具体规定Detail requirement for followed units 3.1电机Electric motor 3.2主配电板和应急配电板MSB & ESB 3.3控制设备及分配电设备Control panel & distribution box 3.4蓄电池Battery 3.5舱室照明灯具Cabinet lighting fixtures 3.6照明附具Lighting appurtenance 3.7日用电器Fan & heater 3.8船内通讯,信号设备Internal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4. 设备安装前的准备工作Preparation before installation 5. 设备安装的基本形式Basic form 6. 设备及电缆的接地Earthing of equipment & cable 7. 设备的进线Cable entrance 8.设备的接线Wire connection 第三章闭杯闪点小于60 ℃的油船电气设备安装工艺 Cheaper 3 Additional technology for equipment installation on oil tanker which the flash point less than 60℃ 1. 一般要求general 2. 危险区域或处所的化分及其电气设备的安装Dangerous area division & equipment installation 3. 扩大危险区域或处所的划分及其电气设备的安装Widen dangerous area division & equipment installation 4. 其它处所电气设备及附加要求Additional requirement for other space 5.防爆电气设备的基本要求Basic requirement for ex-proof equipment 6. 防爆电气设备的安装Installation requirement of ex-proof equipment

船舶主机操作须知

29. 主机操作须知 The Instruction For Main Engine Operation 关键性操作(单船操作) 文件编制:THTC-0729 文件版次: 文件编制: 文件审核: 文件批准: 生效日期:

1.目的 制定本须知旨在规范本船船舶主机的操作,确保主机及附属系统的正常运行安全和人身安全。 2.适用范围: 本须知适用于本船两台“8M453MAK”主柴油机及附属系统的操作。 3.职责: 船舶主柴油机及附属系统由大管轮负责管理,并在轮机长的监管之下,所有轮机员在与其当班机工的支持下都能熟练掌握其备车、启动、运行值班、停车的操作技能。 4.操作步骤 4.1.备车: 1).值班人员对主空气瓶放残,检查空气系统的阀门开启是否正确,压力在 15~24BAR范围。 2).值班轮机员、轮机长或大管轮检查待备发电机曲柄箱油位,在集控室启动 待备发电机,检查各系统压力,温度后,在配电板并车。 3).值班轮机员、轮机长或大管轮在集控室启动高、低温水泵,海水泵,左、 右CPP电动油泵,左、右齿轮箱电动油泵,CPP伺服泵,打开高低温及副机节温器。机旁启动主机机油预润滑泵,燃油增压泵。 4).检查警报板上与主机系统有关的指示灯状态是否正常。 5).由值班轮机员检查增压器两端油位、调速器油位主机循环柜油位、CPP油 位。 6).值班轮机员确认CPP工作正常:手动调节左、右CPP螺距,观察其移动 是否平稳、速度是否符合规范,然后将螺距置“0”位。 7).由轮机长或大管轮负责冲车。【冲车前,需得到驾驶台值班驾驶员的许可。】

冲车时应注意无油、水等杂物从示功考克冲出。 4.2.启动(由轮机长或大管轮负责操纵): 在上述的准备工作完成后,主机准备启动了。 关闭示功考克,按启动按钮,主机启动运转位400RPM,将控制选择阀转置“遥控”位置,关闭主机机油预润滑泵。 1).主机转速应稳定在400RPM(已预先设定好),在集控室上离合器,将CPP 备用油泵,齿轮箱备用油泵置于STANDBY位置, 1).操纵调速器控制空气手柄使主机转速达到600RPM。转至配电板模式。 2).轴带并车后,确认主机、CPP系统正常,将转由驾驶台控制。 4.3.运行(值班轮机员): 1).按时巡回检查,确保主机及附属系统正常运转,防止事故的发生。 2).严格控制主机运转各热工参数必须在规定范围内,超偏必须及时调整,发 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并报告机长。 3).如主机因故障必须停车,应先征得驾驶台同意,并即迅速报告轮机长。【如 情况危急,将导致严重机损或人身伤亡事故时,可先停车,同时报告驾驶台和轮机长,并将详细情况记入《轮机日志》】。 4).根据主机运转的需要,督促有关人员及时进行净油、补水等各项工作,保 证日用油柜、水柜有足够数量的储备。 4.4.完车(轮机长或大管轮) 1).完车命令下达后,轴带发电机脱排,降速主机转速置400RPM。 2).脱开离合器,齿轮箱备用润滑泵选择开关转置“手动”位置。 3).启动主机备用润滑油泵、停止主机,打开示功考克,关闭燃油增压泵。 4).值班人员负责停燃油净油机及滑油净油机。 5).为了防止冷却表面过热,及活塞头积碳,有值班轮机员负责主机停止后继

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

电气设备安装工艺

电气设备安装工艺 1.设备安装基本要求 1.1 上船安装的设备,应有制造厂出具的产品合格证。按船检要求需经船检检验认可的重要设备,应具有DNV船检检验合格证或船用产品型式认可证。其出厂年限应在设备的保用年限之内。 1.2 上船安装的设备,必须配套完好。其保护元件的型号、规格和整定值等应符合图纸要求。设备应备有铭牌和原理图。 1.3 设备的安装,应保证安全并便于操作和维护,安装处所应有足够的照明并通风良好。 1.4 设备的安装,不应破坏舱壁或甲板原有的防护性能和强度。在水密舱壁、甲板和甲板室的外围壁上,不应钻孔以螺钉紧固电气设备。 1.5 设备不应安装在船舶外板上。 1.6 设备不应贴近油舱,油柜或双层底储油舱等外壁表面安装。若必须安装时,则设备与此类舱壁表面之间,至少应有50mm的距离。但是象调节电阻、启动电阻、充电电阻、电热器具以及其它在工作时能产生高温的设备严禁在上述油舱、油柜外壁表面安装。 1.7 在易燃,易爆舱室如蓄电池室、油漆间、灯间等有爆炸危险的处所中,只能安装合格的防爆电气设备。 在有爆炸危险的处所中,不准安装插座。 1.8 在蒸汽易于积聚的地方,除该处必须的防水式设备外,不应安装其它设备。1.9 工作时能产生高温的设备如:电热器具、各种电阻器等。安装时应尽量远离易燃物体及其它设备安装。当设备外壳温度超过80℃时,应加防护网或在布置上予以安排。 1.10 安装场所如有剧烈振动并足以影响设备正常、可靠工作时,设备的安装应加设减震器。 1.11 设备的安装均应是可拆卸的。其紧固和连接应牢固。设备安装后其外观应平直、整齐无歪斜现象、不变形。设备安装后应不破坏原设备的防护形式。2.设备安装 2.1 电机 2.1.1 发电机组的安装,其旋转轴应与船舶首尾线平行。其它卧式电机的转轴也应尽量平行船舶首尾线。立式电机的旋转轴,应与船舶水线平面垂直。2.1.2 电机的安装部位应留有足够的空间,以便拆卸、检查和维修。2.1.3 两台或两台以上电机相邻安装布置时,应与控制设备布置序号标准一致。按左一右二设计序号排列。 2.1.4 电机和拖动机械应拥有一共同底座。 2.1.5 电机的联轴器及皮带轮或链动传动部分,必须装有可拆的护罩。2.1.6 机组附件如电磁铁,电磁阀等无接线端子的电气元件,应加装过渡用接线盒。 2.1.7电机接线盒应安装在花钢板以上。 2.2 主配电板和应急配电板

船舶主推进系统操作

船舶主推进系统操作

《船舶主推进系统操作》 实验指导书 轮机综合实验室 2007年10月

《船舶主推进系统操作》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主推进系统实操的目的是对整个系统的认知,对各个系统备车、起动、运行、完车的操作建立一个基本概念,对整个过程中涉及到的性能参数认知和了解。 通过调试柴油机几个工况点,测量记录几组参数,可以认知主机系统的操纵性,了解各系统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可以了解经济和可靠参数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要求 1、正确进行主机各系统的备车、起动、运行、完车操作; 2、了解系统各性能参数的测取部位、正常值范围和变化规律,并能根据各参数值的变化简单分析系统工作状况; 3、认知各系统设备功能,能设计独立系统的实操实验; 4、提交实验报告。 三、实验所用的设备及仪表 轮机综合实验室主推进系统主要由主机、齿轮箱(PTO输出驱动轴带发电机)、尾轴和水力测功器等组成,各总成的性能参数及配置分别为: 1、主机 型号:ZJMD-MAN B&W 6L16/24 额定功率:540KW 额定转速:1000r/min 701A电子调速器:电源为DC24V。可分别将柴油机确定为推进特性或负荷特性两种工作模式。在推进特性工作方式下工作时,接收4~20mA输入信号,根据信号大小增减油门,使主机在怠速-额定转速之间运转;在负荷特性工作方式下工作时,可通过外围电路将柴油机调整在额定转速下工作。 机旁操作控制箱:电源为DC24V,主机本体上安装的各类传感器信号引入控制箱,控制箱面板上有对本机的启动、停止、机旁/集控室遥控方式选择;对本机的转速、温度、压力及报警复位等操作功能键实现对主机推进系统的操作和控制,主机工

船舶主机滑油串油方法详解

(Flushing Procedure for Main L.O System & Main Engine) 2009. 02. 01~7? HHI-EMD

(Contents) 内容(Contents)1.清洗目的(Flushing Purpose) 2.润滑油的清洗范围(Scope of Oil Flushing) 3.造船厂的主要润滑油清洗步骤 (Flushing Sequence of Main Lube Oil Systems –Yard Line)4.主机清洗步骤(Flushing Sequence of Main Engine)5.绕过法兰盖的種類(Kinds of By-pass Blind Flange)6.错误清洗的案例(Case Study of Bad Flushing) 1.清洗目的(Flushing Purpose) 2.润滑油的清洗范围(Scope of Oil Flushing) 3.造船厂的主要润滑油清洗步骤(Flushing Sequence of Main Lube Oil Systems –Yard Line) 4.主机清洗步骤(Flushing Sequence of Main Engine) 5.绕过法兰盖的種類(Kinds of By-pass Blind Flange) 6.错误清洗的案例(Case Study of Bad Flushing)

1)为了清除掉在主要润滑系统,存储箱和管道里的杂质 (To remove particles in Main lube oil system, tanks and piping ,etc.) §喷砂处理(Sand blast)-砂, 鋼片§焊接(Welding)-桿, 棒, 淺 (Spatters) §其他外来材料-衣料等(Other foreign materials -clothes, etc.) u 主机启动之前,所有润滑油要流进主机必须要对它进行清洗 (All oil systems flowing into Main Engine must be flushed before Engine start-up) u 在连接主机管道之前,外部管子应该将汚染物等清洗掉 (External pipes should be free of dirt and particles before connection to engine pipes 2) 为了保持系统清洗油的质量 (To maintain clean oil in the system.) §清洁NAS 9级(Cleanliness NAS grade 9)or ISO 4406 level 19/15 ( Pls contact HHI Supervisor for detail) 3) 防止杂质流进主机 (To prevent Main Engine from particle inflow.)

船舶导航设备安装工艺规范.

船舶导航设备安装工艺规范 本规范是企业标准Q/SWS46-004-2002《船舶导航设备工艺》的修订本 本规范与Q/SWS46-004-200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施工前准备”“人员”及“检验”三个章节的内容。 ——对标准结构进行了调整 本规范代替Q/SWS46-004-2002《船舶导航设备工艺》。 本规范发布时,Q/SWS46-004-2002《船舶导航设备工艺》同时作废。本规范由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提出。 本规范由设计部归口。 本规范起草部门:总装部 本规范主要起草(编制):高越华 标检:朱莉萍 审核:贾金华 本规范由总工程师南大庆批准。 本规范于2003年 4 月首次修订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罗经、计程仪、测深仪、雷达等导航设备及其附件等的安装施工前准备、人员、工艺要求、工艺过程和检验。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船舶导航设备的安装,但不包括有特殊要求的船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Q/SWS46-001-2003 船舶电缆敷设工艺规范 Q/SWS46-002-2003 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规范 Q/SWS46-003-2003 船舶电气设备和电缆接地工艺规范 3 施工前准备 3.1 技术资料 施工前,首先仔细阅读电气设备导电系统图,驾驶室设备布置图、接线图和导航设备托盘表。

3.2 物资材料 施工前,了解导航系统设备的到货情况,设备均应有出厂合格证。掌握设备支架底座的到货情况,及时领取上船安装。 3.3 施工工具施工前,应准备好螺丝刀、万用表、活络扳手、接地线、套管、锡箔纸、接地块等。 4 人员 施工人员安装前应进行专业知识和安全知识的应知、应会培训,并应有工 作经验的船舶电工才能上岗操作。 5 5 工艺要求 5.1 导航设备安装完毕,外观应完好无损。 5.2 导航设备安装位置应符合布置图要求。 5.3导航设备的电缆敷设应符合Q/SWS46-001-2003《船舶电缆敷设工艺规范》 的规定。 5.4导航设备的安装应符合Q/SWS46-002-2003《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规范》的规定。水声设备安装后应达到水密要求。 5.5导航设备的接地应符合Q/SWS46-003-2003《船舶电气设备和电缆接地工艺规范》的规定。 6 6 工艺过程 6.1 操作程序 6.1.1 核对库领设备的清单。 6.1.2 取出随设备进库的配件。 6.1.3 按照设备的体积和重量,根据布置图,决定设备的安装位置和安装形式。 6.1.4 为防止烧焊时底座变形,把设备安装在底座上,然后在合理的位置烧焊底座和接地块。 6.1.5 安装设备。 6.1.7 配合木工施工时,电缆敷设、接线工作。 6.2 工艺方法 6.2.1 磁罗经

船舶机舱主要设备操作须知

机舱主要设备操作须知 1 目的 本须知旨在提供船舶轮机主要机械设备的操作要求,防止因操作失误而影响航行安全和污染水域现象的发生。 2 适用围 本须知适用于公司所属各船舶轮机设备的操作。 3 操作须知 3.1船舶主柴油机及附属系统 3.1.1船舶主机 3.1.1.1备车 柴油机动力装置应在开航前一小时进行备车。备车包括校对时钟、车钟; 校对舵机、暖机;各系统准备;转车、冲车和试车。 .2 暖机 ●主机气缸的预热可以用“副机”冷却水循环加热,也可以用 蒸汽或电加热直接对淡水系统加温。 ●主机滑油系统可以提前采用分油机分油加热。也可直接对循环柜加 温。 .3各系统的准备 (1)滑油系统的准备:检查滑油循环柜,透平油柜(或油池),轴系中间轴 承和尾轴承的液位。开启循环泵,调压至规定值。 ●柴油机在转车前应手摇气缸注油器,向气缸注油。 ●采用油冷却的活塞,滑油泵起动后,要注意各缸回油及油温和温差。 ●强制式废气涡轮增压系统要先启动透平油泵,使其油在轴承中循环。 (2) 冷却系统的准备。首先检查膨胀水箱水位和系统中各阀门的位置,起 动淡水泵。对于水冷却活塞检查各缸冷却水量是否均匀。 (3) 燃油系统的准备。检查日用油柜的油温和油位,放残水,并对其进行 加温,起动低压燃油泵,驱赶系统中的空气,调至规定压力。并使燃 油在日用油柜和高压油泵间循环,对高压油泵预热。 (4) 空气系统的准备。按规定将空气瓶充气至规定压力,并泄放气瓶的残 水和残油,打开气瓶出口阀和主起动阀之间的有关阀门。并打开气笛 出口阀,备驾驶台随用。 (5)供电准备 在备车中,起动大功率的设备较多,应根据需要开发电机并电备足马力。 (6)转车、冲车、试车 ●用盘车机将主机转几圈,在转车确认正常后脱开盘车机,利用压缩空 气对主机冲车。 ●冲车正常后关闭示功阀,正、倒车交替起动,供油发火,各运转数圈。

船舶主机的安装工艺及方法

船舶动力装置安装工艺学题目:船舶主机的安装工艺及方法 学号:2008034128 姓名:封富顺 专业:轮机工程 日期:2011.9.10

船舶主机的安装工艺及方法 船舶主机是推进船舶航行的动力机,现有柴油机、汽轮机和蒸汽机等。主机动力传递给螺旋桨的主要形式有两种:主机直接与轴系、螺旋桨相连接的直接传动;主机通过中间传动装置(离合器或减速齿轮箱)与轴系、螺旋桨相连接的间接传动。因而主机在船上的安装必须与轴系的安装一并考虑。 中、小型主柴油机,通常是整机吊运上船安装;大型主柴油机,如船厂具有大型起吊设备,可采用整机吊装,否则也可以拆散吊进船舱定位总装。对于主汽轮机组,通常是以单独的组件(减速器、汽轮机、冷凝器等)分别吊进船舱定位安装,但也有以主汽轮机组整单元吊船安装。 对于采用直接传动的主柴油机,可直接将柴油机定位安装。而采用间接传动的主柴油机或主汽轮机组,通常先将减速器定位安装,然后再安装柴油机或汽轮机。 主机在船上的安装过程大致有两类:一类是船舶下水后,主机在轴系安装 主机在船上安装工艺过程 完毕后以轴系为基准进行安装。这是长期以来最常见的一种安装工艺。它的优点是使主机或减速器输出轴的旋转轴线能较好地处于轴系中线的延长线上,避免船

舶下水后船体变形的影响。缺点是生产周期较长。另一类是在船台上,主机以轴系理论中线为基准进行安装。这是适应现代批量造船的一种安装工艺。它的最大特点是主机可先于轴系进行安装,也可与轴系安装平行进行,使整个动力装置安装工作与船体建造尽可能多地平行作业,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但是船体变形将影响原有的主机校中位置。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保证小船轴系和主机在船台上实现最终定位安装,避免因船舶下水后船体变形的影响,可通过计算机计算结果,使船体在船台上具有水上的弯曲状态及在船台上将轴系与主机一起作反向弯曲等,从而使轴系和主机在船台上实现最终定位安装。对于大吨位船舶,由于在船台上不可能达到足够精确的挠曲度,或非成批建造的船舶等不在此列。 无论是先装轴系后装主机,还是先装主机后装轴系,主机在船上的安装工艺过程可归纳为如上图。 一、主机安装技术要求 主机在船上定位安装的技术要求与主机类型、大小及其定位方法等有关,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主机(或减速器)输出轴线的位置 当采用按直线性校中主机轴系时,主柴油机曲轴轴线或减速齿轮箱输出轴轴线、汽轮机组减速器输出轴轴线应处于轴系理论中线的延长线上。当大型低速柴油机船舶采用合理校中法安装轴系时,则主机输出轴轴线位置应符合校中计算书要求。 2、主机(或减速器)轴向位置 因主机(或减速器)是与轴系连接的,因此主机可根据轴系的(或减速器)的轴向位置可根据轴系的长度确定。 3、主柴油机曲轴臂距差及机座上平面的平面度 4、主汽轮机组减速器的齿轮轴轴线及与减速器 齿轮轴相连接的转轴轴线位置减速器及汽轮机在基座上固定后,减速器各小齿轮轴之间的平行度偏差,以及各汽轮机主轴与减速器小齿轮相连接的同轴度偏差应在允许范围之内。 安装时,减速器各小齿轮轴的空间平行度误差不得大于0.05mm/m,或允许有0.05ιmm/m的平行度误差(ι为顺轴中线铅丝两端压点的距离);汽轮机主轴

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规范

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规 目次 前言 (Ⅲ) 1 围 (1) 2 规性引用文件 (1) 3 设备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 4 设备安装人员 (1) 5 设备安装的基本要求 (1) 6 设备安装操作要求 (2) 6.1 主配电板及应急配电板 (3) 6.2 控制设备及分配电箱 (3) 6.3 蓄电池 (3) 6.4 舱室照明灯具 (4) 6.5 强光灯、探照灯及航行信号灯 (4) 6.6 照明附具和日用电器 (5) 6.7 舱通讯信号设备 (5) 6.8 设备的安装高度 (6) 6.9 设备安装的基本形式 (10) 6.10 设备安装的紧固要求 (18) 6.11 设备的进线 (18) 6.12 设备的接线 (20) 6.13 特殊电气设备的安装 (24) 7 检验 (27) 图1 居住区电气设备安装高度示例一 (7) 图2 居住区电气设备安装高度示例二 (7) 图3 居住区以下电气设备安装高度示例 (9) 图4 电气设备螺栓直接紧固 (10) 图5 电气设备焊接螺母直接紧固 (10) 图6 电气设备螺钉直接紧固 (11) 图7 电气设备螺栓间接紧固 (11)

图8 电气设备焊接螺柱间接紧固 (12) 图9 落地式旋转工作灯安装 (12) 图10 壁式旋转工作灯安装 (13) 图11 机舱舱顶灯安装 (13) 图12 机舱荧光灯安装 (14) 图13 电气设备在复合岩棉板上直接表面安装 (15) 图14 电气设备在复合岩棉板上直接嵌入安装 (16) 图15 电气设备在复合岩棉板上间接嵌入安装 (16) 图16 电气设备在复合岩棉板上支柱间接表面安装 (17) 图17 电气设备在复合岩棉板上支架间接表面安装 (17) 图18 电缆引入防水设备填料函 (18) 图19 电缆引入高温设备的线芯处理 (19) 图20 接线柱的正确接线 (21) 图21 发电机(电动机)的接线 (22) 图22 防水式分配电箱的接线 (22) 图23 配电板的接线 (23) 图24 防滴式启动(控制)箱的接线 (24) 表1 居住区的电气设备安装高度 (6) 表2 居住区外的电气设备安装高度 (8) 表3 引入电气设备电缆的弯曲半径 (18) 表4 油船危险区域允许安装的电气设备 (25) 表5 油船扩大危险区域允许安装的电气设备 (26) 表6 中压电气设备外壳防护等级 (27)

船舶设备操作规程

《船舶设备操作规程》 轮 公司 人员批准。 轮船舶设备操作规程目录

SOM-MILAN-001 主机操作规程 备车程序 一 运行前的检查: 1 检查膨胀水箱水位及水质;检查淡水冷却系统相关阀门(寒冷气温时注意正确转换暖 缸阀);启动淡水循环泵并检查压力和运转情况。 2 检查主机海水冷却系统及中间轴承冷却水相关阀门是否在相应位置,主海水泵预备 妥。 3 检查滑油循环油柜油位。调速器油位,增压器轴承油位,减速齿轮箱油位,中间轴承 油位。检查滑油系统相关阀门的位置,启动滑油泵,检查滑油压力,并作适当调节。 (低温环境,滑油加温维持40°C)。 4 检查主机燃油日用柜油位和油质并放残,确认燃油系统进出口阀门开关正确,检查滤 器通透性(必要时驱气)。 5 检查燃油调节机构连接和灵活性。并确认各缸油门刻度均在“0”位。 6 保持启动空气瓶压力在以上,空气瓶放残。打开进气道放残考克放残并关闭。 7 确认主机齿轮箱离合器处于脱排状态,示功阀全开。主机及飞轮附近无障碍物。 二待机准备: 1 确保滑油泵预润滑5分钟以上。 2 ,把操纵手柄扳至STOP停车位置,合上盘车机,盘车正常后脱开。将盘车杆插在盘车 杆支架里 3 在与驾驶台对时钟,对车钟后,启动空气管阀门打开1/3,控制空气管阀门打开,操 纵手柄在STOP停车位置,按下启动操作阀按扭,执行吹车,检查有无杂物冲出,确认正常后关闭示功考克。 4 接通控制箱的保护和报警电路,确认报警灯闪亮。 5 启动燃油燃油供应单元,正确设定油泵的工作选择开关,粘度计各参数。 6 确认主机各系统温度压力均正常。主机海水泵可在主机进入工作状态后启动。 三启动: 1 全开启动空气阀。 2 机旁启动,把操纵手柄扳至START启动位置,压下启动操作阀按钮启动主机成功后松 开启动操作阀按钮,操纵手柄扳至运转位置,主机在惰速下运转。 集控室启动,把操纵手柄扳至运行位,按下启动按钮,主机启动,在惰速下运转。 检查主机各系统运转工况,确认一切正常后,关闭启动空气阀。 3 在得到驾驶台确认后,进行正倒车合排试验。 4 确认一切正常后,转至驾驶台控制,由驾驶台进行正倒车合排试验。如一切正常,则 主机就处于备车怠速状态。

船舶主机、副机word讲义教案

第二章船舶主机 第一节船舶柴油机概述 在船舶动力机械中,船舶柴油机是最为重要的机械设备。船舶柴油机工作状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船舶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正确的操纵、保养船舶柴油机,是轮机管理人员最为重要的工作。 一、柴油机与动力机械 机械设备通常可分为动力机械和工作机械两大类。动力机械是将其它形式的能量,如热能、电能、风能等转化为机械能,而工作机械则是利用机械能来完成所需的工作。把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的动力机械称之为热机。热机是最重要的动力机械,蒸汽机、蒸汽轮机以及柴油机、汽油气油机等都是热机中较典型的机型。 热机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完成两次能量转化过程。第一次能量转化过程是将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热能,第二次能量转化过程是将热能通过工质膨胀转化为机械能。如果两次能量转化过程是在同一机械设备的内部完成的,则称之为内燃机,汽油机、柴油机以及燃气轮机都属于内燃机。 动力机械的运动机构基本上有两种运动形式,一种为往复式,一种为回转式。在往复式发动机中,工质的膨胀做功是通过活塞的往复运动实现的;而回转式发动机则是利用高速流动的工质在工作叶轮内膨胀,推动叶轮转动而工作的。 柴油机是以柴油或劣质燃料油为燃料,压缩发火的往复式内燃机。为了使燃料获得燃烧所需的空气,柴油机就必须具有进气过程。在柴油机中,燃油不是靠外界火源点燃的,而是在高温条件下自行发火燃烧的,所以进入气缸的空气还必须达到足够高的温度。这是通过压缩过程实现的。在压缩终点,将雾化的燃油喷入高温高压的空气中,就能发火燃烧。燃油燃烧后放出的大量热能,使燃气的温度和压力急剧升高,推动活塞膨胀做功,产生动

力。膨胀终了时,气体失去做功能力,成为废气排出气缸。 总之,燃油在柴油机气缸中燃烧做功,必须通过进气、压缩、燃烧、膨胀和排气五个过程才能实现,这五个过程称为柴油机的基本工作过程,进行了这五个过程就完成了一个工作循环,接着又重复进行下一个工作循环。 二、柴油机在船舶上的应用 柴油机是一种利用燃油的能量做功的动力机械,因其热效率高经济性好,在各种工业部门得到广泛地应用。发电厂采用柴油机发电,汽车用柴油机作为发动机,以及一些工程设备使用柴油机作为动力机械。在船舶上,目前所使用的动力机械主要是柴油机,称之为船舶柴油机。驱动螺旋桨、为船舶提供动力的柴油机,称之为船舶主机,是机舱最重要的动力机械;驱动发电机为船舶提供电力的柴油机,称之为发电柴油机,即副机。此外,应急发电机原动机、救生艇艇机均为柴油机,应急消防泵、应急空压机的原动机也都有采用柴油机的。 柴油机是机舱机械设备的心脏。船舶在大洋中各种复杂海况下航行,经常会遭遇大风浪,船舶的安全性直接取决于为船舶提供动力的柴油机的可靠性。船舶又是一个营运单位,其中一项主要营运成本就是燃料费用,柴油机运转状况的好坏决定着船舶营运成本的多少,柴油机又关系到船舶营运经济性。对船用柴油机即主副机的管理工作,是轮机人员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船舶柴油机是轮机管理学科的一门重要学科,对柴油机的认识学习是轮机管理专业学生见习及以后专业课学习的重要内容。 三、柴油机的基本结构 1.柴油机的基本结构 柴油机按照结构的不同,分为筒形活塞式柴油机和十字头式柴油机。 图2-1(a)为筒形活塞的示意图。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活塞、气缸、连杆和曲轴。燃料在气缸内部燃烧,燃气膨胀产生力作用在活塞顶,推动活塞下行,活塞通过活塞销与连杆联接,连杆将活塞力传递给曲轴,曲轴驱动机械设备对外做功。活塞是往复运动,曲轴回转运动,连杆左右摆动。

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

编写说明 本工艺根据技术设计图纸及CCS船级社国内航行钢质海船建造规范、海事局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的要求编写; 本工艺执行的行业标准为《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CB/T3909-1999) 1、本船电气特点 本船为适航于近海航行的成品油船,交流电站总容量525KW单发电机最大功率150KW配套电缆芯线 截面积大,外径粗,在电气设备安装时,设备定位、进线、接线,主干电缆至分支电缆、终端设备的安装工艺要综合考虑,既要保证电缆保护的连续性又要方便设备的进线和接线。 2、设备安装的基本工艺要求 2.1电气设备的安装,应考虑安全及便于使用和维修。安装场所应有足够的照明,并通风良好。 2.2电气设备的安装,不应破坏船上舱壁或甲板原有的防护性能及强度。在水密的舱壁、甲板、甲板室的外围板上,不得钻孔以螺栓或螺钉紧固电气设备。 2.3电气设备不应直接安装在船壳板上。 2.4在易燃、易爆的舱室,如蓄电池室、油漆间等处所,除该处必须的防爆设备外(如防爆灯),不应安 装其它电气设备。(蓄电池室防爆级最低为EXd n CT1,油漆间为EXdllBT3,油灯间为EXdllAT3 )2.5在蒸汽易于积聚的地方,除该处必须的防水设备外,不应安装其它电气设备。 2.6安装在有油水浸蚀或易受到机械损伤场所的设备,其防护型式(性能)应与安装场所相适应,露天安装的设备一般应有防护罩。 2.7舱室的封闭板内,一般不应安装电气设备,但线路的分支接线盒(箱)可安装在便于开启的封闭板内,并应有明显的开启标志。 2.8电气设备不应贴近油舱、油柜或双层底、储油舱等外壁表面安装。若必须安装时,则设备与此类舱壁表面之间,至少应有50mm的距离。但工作时能产生高温的电气设备(如各类电阻器),禁止安装。 2.9安装场所如有剧烈震动,对设备足以影响正常、可靠工作时,设备的安装应设有减震装置,如机舱等处所。 2.10工作时能产生高温的电气设备,如电阻、电热器具等应尽量远离木质隔离板等易燃物体,必要时中间 应用绝热材料隔开。温度超过80度时应加防护罩或布置上予以适当安排,以防工作人员偶尔触及而灼伤。 2.11开启式电气设备,应安装在专用舱室内,否则带电部分应加装防护网罩,以防偶然触及。 2.12除工作时电压不超过50V(对交流此项为方均根值,且不得使用自耦变压器取得此项电压),且对无线电收讯机不产生干扰的设备及具有双重绝缘的设备外,其它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可靠接地。 3、设备安装的附加要求 3.1配电板(主配电板及应急配电板) 3.1.1配电板应安装在甲板上的底座上,引入电缆的电缆框应不影响舱室的防火或水密性能,接线完毕应以填料封闭。前、后应有足够的通道、前通道宽应不小于0.8m。后通道宽应不小于0.6m。左、右两侧均设 有通道。配电板的上方和后面,不应装有水,油及蒸汽管,如不可避免时,则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且接口不应在配电板的上方和后面。另外,主配电板前、后地板上,应铺有防滑和耐油的绝缘地毯(橡皮)或经绝缘处理的木格栅。 3.2电动机 3.2.1发电机在安装时(一般是以机组形式由轮机人员安装),其转轴应与船舶首尾线平行,其它卧式电动

船舶机驾合一操作规程

船舶机驾合一操作规程 一、船舶柴油主机动车与加速的操作 (一)备车完毕,驾驶台接到机舱回令信号,“车已备妥”或“运转”方可进入运行状态。 (二)驾驶员操作主机油门,操纵船舶由“静到动”正车或倒车时,一定要缓慢用车,不可突然增减油门。 (三)船舶起动后到正常航速前应先缓慢微速航行一段时间,使柴油主机在夏季有5-10分钟,寒冷季节有10分钟以上的低负荷预热时间,以便柴油主机的滑油,淡水和旋回机的滑油温度达到正常运转的状态。在需要柴油主机加速时要缓慢地分段加大油门,严禁突然加大负荷运转。 (四)当船舶加速时,要迅速通过“共振区”,严禁在“共振区”内运转。 二、船舶柴油主机正航及全速前进的操作 (一)无特殊情况,特别是途中航行应采用经济航速行驶,但杜绝长时间在半功率以下运行。 (二)正常航行或作业,驾驶员要密切注意驾驶台监视板上的转数等各种仪表的指示值和报警板的指示状态,有异常情况应通知机舱轮机人员采取措施。 三、船舶柴油主机减速及靠泊时的操作 (一)船速由快车减至慢车或脱开离合器时,一定要缓慢的分段减少或拉回柴油机油门手柄,以免造成增压器喘振,但要快速通过“共振”区。 (二)船舶靠泊时,使船由动到静时,同样要缓慢用车,不可突然增减油门,不准用频繁脱合离合器的方法靠离码头和拖带作业。 (三)动船结束时,以车钟信号通知机舱当值人员完车,值班驾驶员接到机舱回

令后方可离开驾驶台。

四、船舶柴油主机在大风浪、冰区及浅水区航行的操作 (一)大风浪航行时,应适时适当降低转数,防止桨叶打空,造成飞车。轮机人员要密切注意柴油主机和其它设备的变化,尤其是要防止水冷却系统吸空,以免发生意外。 (二)冰区航行时,由于船阻力的增加,要根据冰情控制转数,当遇到较厚冰层时,柴油主机转数下降,此时增加油门加大转速时要酌情进行,防止柴油主机超负荷运转。 (三)在浅水区航行时,同样由于航行阻力的增加使柴油主机转数下降,此时不可盲目增加柴油主机的转数,无特殊原因,船舶应以中速或慢速通过浅水区。轮机人员要密切注意柴油主机的冷却系统,防止过热现象产生。 五、船舶主机的倒车操作 (一)正常情况下倒车:先减速至慢车,再将操作手柄拉向倒车位置,等船克服惯性停下来并开始后退时,再逐渐增加倒车转数。 (二)应急情况下倒车:在减速的同时可直接操作手柄拉向倒车位置。 . . .

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

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实施细则

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实施细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船舶电气设备安装的定位要求、基本要求、准备工作、设备安装的紧固方法和常用电气设备的安装高度。 本标准适用于油轮、散装货轮、集装箱船等各类常规民用船舶上的电气设备安装。 2 电气设备安装的定位要求 2.1 设备定位时首先要考虑设备安装后能操作方便,拆卸和检修便利。不存在会危及人员和设备安全的隐患。 2.2 大、中型设备和常用的电气设备周围,应有足够的照明和空间。 2.3 一般设备门开启角要大于90°,若因受条件所限,无法达到此要求时,则其门的最大开启位置至少能保证对其内的元器件可进行维修保养的要求。 2.4 电气设备的控制箱、控制开关、遥控按钮,应尽量靠近被控设备附近安装。 2.5 电气设备应避免安装在油、水和蒸汽管路的接头下面,不可避免时应在其顶部加装能有效防止设备受到油、水、汽浸溅危害的防护罩。 2.6 储油舱、油柜、双层底等外壁尽量不安装电气设备。如不可避免时,则电气设备与此类舱壁间至少应有100mm的间距,其基座必须加加强板。但工作时会产生高温的电气设备,如电阻器、电热器等,严禁在上述舱壁安装。 2.7 工作时能产生高温的电气设备,应尽量远离木质隔板等易燃物体和人员。当外壳温度超过80℃时,还要采取防护措施,以防止人员灼伤或引燃易燃物。 2.8 易燃易爆舱室,不准安装低于其防爆等级的电气设备。 3 电气设备安装的基本要求 3.1 电气设备安装时,应平整、无歪斜现象。几只设备靠近一起安装时,要整齐划一,布置合理美观。 3.2 电气设备安装时,不应破坏舱壁或甲板原有的防护性能和强度,也不能使设备箱体受力变形。 3.3 在水密隔舱壁、甲板不应钻孔,以螺钉来固定电气设备。船壳板上严禁安装设备。

《船舶主机安装工艺试卷》(DOC)

武汉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江苏科技大学 南通航院、上海海事大学 《柴油机安装工艺》复习题及试卷 1、整机安装和解体安装 对于质量较轻、体积较小的主机或主机与减速箱构成的主机组,一般都采用的安装工艺。对于大型柴油机,整机质量较大,可采取安装工艺。 2、主机与轴系的安装顺序 一种是先装再装,即在船台上先安装轴系,船舶下水后,再以为基准安装,这种方法容易使主机的输出轴回转中心与轴系回转中心同轴,可以自由地找正主机位置,同时,由于是下水后安装主机,避免了下水后船体对主机安装质量的影响。这是长期以来一直沿用的一种安装工艺,缺点是。 第二种是先装主机再装轴系,即在船台上以为基准,先安装主机,然后再根据主机的实际位置确定轴系的位置并进行轴系安装。 第三种是主机与轴系和轴系同时安装。缩短了生产周期。轴系安装难度较大。一般适用于小型及成批建造船舶。 大型低速柴油机部件吊装有两种,一种是待船舶下水后轴系安装结束再进行主机安装,这是一种传统工艺;另一种是主机在船台上首先定位安装,因而主机、轴系以及船体的某些舾装可以同时进行,为缩短船舶建造周期创造有利条件。 一)机座定位的要求 轴系按直线校中法时,以曲轴与轴系连接法兰上的定位;轴系按合理校中法时,以定位。 机座定位的内容:1、上平面的及误差检验; 1、主机基座的检验与加工2)对基座的要求 (1)基座在机舱中的位置,首尾(轴向)方向是以基座端面至机舱隔舱壁的距离而定(即以为基准)(在造船放样时就已标出主机曲轴输出端法兰端面在船体中纵剖面上的位置),左右方向是以轴系理论中心线为基准而定(即以船舶舯线为基准)上下方向以(船舶基线为基准) 3)垫块形式

船用电气设备安装工艺

概述 一.引用标准 二.生产设计图纸主要内容: 三主体内容与适用范围 3.1 电气设备在上船安装前的检查及准备工作和安装的基本要求3.2 防爆电气设备安装的附加要求: 3.3机泵舱电气设备的安装 3.4主甲板 3.5 主甲上区域 3.6 首部区域(不包括单点区域) 3.7 电气设备安装紧固有以下要求 3.8 设备保护 四.备注

一. 引用标准和资料 CB/T 3909-1999 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 CB*325 灯架、灯座及其附件 CB*326 电气设备支架 各设备配套的安装要求(如有) 二.生产设计图纸主要内容: 2.1综合电装图 2.2电气设备托盘表 2.3电气设备底座托盘表 2.4舱室配置图(壁板) 2.5舱室配置图(天花板) 三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工艺规定了XJ23-1 FPSO一般电气设备安装的基本要求及安装要求、作为对以上生产设计图纸的必要补充。和生产设计图纸配套使用。 电装图中没有安装尺寸的设备应按照本工艺安装要求进行。 安装在舾装板上的电气设备的位置见内装专业“舱室配置图(壁板) TXTE501-310-44 O版”和“舱室配置图(天花板) TXTE501-310-43 O版“。3.1电气设备在上船安装前的检查及准还备工作和安装的基本要求 3.1.1上船安装的所有电气设备,应有制造厂出具的产品合格证。需经船级社检验认可 的重要设备,应出具船用产品证书或船用产品型式认可证书。 3.1.2船上所有电气设备必须按生产设计图纸(综合电装图)及相关工艺文件中所规定的型号、规格、数量进行安装,并标出设备安装位置及设备名称、代号。 3.1.3对防爆电气设备,还应检查其防爆型式是否满足规定要求,并具有防爆合格证书 方能上船安装。防爆证书要由质检部门统一保存,以备BV检验,最后完工时应转交业主。 3.1.4设备上船前,应先进行外观检验,如有破损或不满足技术要求,不能上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