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方案设计汇报
- 格式:ppt
- 大小:24.03 MB
- 文档页数:43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旨在进一步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实现香港、澳门与内地的紧密联系。
大桥的建设对于完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工程概述港珠澳大桥位于珠江口,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全长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大桥由主桥、香港口岸人工岛、珠海口岸人工岛和澳门口岸人工岛四部分组成。
主桥采用桥隧结合的方式,跨越珠江口,连接香港和珠海。
三、工程方案设计1. 主桥设计(1)桥型选择港珠澳大桥主桥采用双塔双跨悬索桥,主跨为1500米,是世界上最大跨径的悬索桥。
悬索桥具有跨越能力强、造型优美、受力合理等优点,适合用于港珠澳大桥这一跨海工程。
(2)结构设计主桥结构分为桥塔、主梁、吊索和锚碇四部分。
桥塔采用钢混结合结构,高度为268米,是亚洲最高的桥塔。
主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断面为扁平箱形,抗风性能良好。
吊索采用高强度钢绞线,锚碇采用地下锚碇结构。
(3)抗风设计港珠澳大桥位于珠江口,风荷载较大。
针对抗风设计,采用以下措施:①主梁采用扁平箱形断面,减小迎风面积,降低风荷载;②桥塔采用流线型设计,减小涡流效应;③吊索采用抗风性能良好的材料,提高整体抗风能力。
2. 口岸人工岛设计(1)香港口岸人工岛香港口岸人工岛位于香港新界西部的屯门区,占地面积约13.8公顷。
人工岛采用填海造地方式,岛内设有客运站、口岸联检大楼、交通枢纽等设施。
(2)珠海口岸人工岛珠海口岸人工岛位于珠海横琴新区,占地面积约9.6公顷。
人工岛采用填海造地方式,岛内设有客运站、口岸联检大楼、交通枢纽等设施。
(3)澳门口岸人工岛澳门口岸人工岛位于澳门路环岛东北部,占地面积约6.5公顷。
人工岛采用填海造地方式,岛内设有客运站、口岸联检大楼、交通枢纽等设施。
3. 轨道设计港珠澳大桥采用双线轨道,设计时速为100公里。
轨道采用无砟轨道,以提高运行速度和稳定性。
新建铁路成都至重庆客运专线CYSG-4标永川渝昆高速2号双线特大桥(40+64+40)m连续梁方案评审汇报材料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成渝客运专线CYSG-4标第四项目分部一、工程概况永川渝昆高速2号双线特大桥中心里程为DK239+025,全长1695.117m,桥梁下部设计为桩基础配圆端型实体墩,上部结构为(1×24+1×32+(40+64+40)连续梁+1×24+(32+48+32)连续梁+2×24+1×32+(72+128+72)连续梁+2×24+1×32+(72+128+72)连续梁+3×32+1×24+6×32+(40+2×64+40)连续梁+14×32)m连续梁与简支梁组合型式。
其中2#墩~5#墩间为(40+64+40)m连续梁,全长145.65m,以约69°与神女湖大道斜交。
连续梁梁体为单箱单室、变高度、变截面结构,箱梁顶宽12m,底宽6.7m。
梁体各控制截面梁高分别为:端支座处及边跨直线段和跨中处为3.05m,中支点处梁高6.65m,梁底下缘按二次抛物线变化,抛物线方程为y=0.0045245x2;顶板厚度除梁端附近外均为40cm,底板厚度48至80cm,按直线线性变化,腹板厚48至80cm按折线变化;全联在端支点、中跨中及中支点处共设5道横隔板,分别设于中支点、端支点和中间跨跨中截面,横隔板设有孔洞,供检查人员通过。
主桥箱梁中跨在64m的1/2长度内共分9个节段,其中0号块长9m,1#~7号块分别长3m,3.25m,3.5m,3×4.25m,4m;中跨合龙段2m,边跨在40m的长度内共分10个节段,比中跨多一个边跨现浇段7.75m。
二、工期计划本桥计划开工日期:20XX年4月15日;竣工日期:20XX年09月05日。
总工期:147天。
连续梁每节段工期为8天/段。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初步设计方案及重大问题汇报
且能体现出高水准的专业知识
一、主体工程初步设计方案
1、桥梁结构
港珠澳大桥采用典型的双层双车道钢桁架桥,桥梁结构以钢桁架桥结构为主要结构,其桥面基本采用桁架复系结构,叠合钢梁构成。
钢梁由内外两层结构,外层纵向钢梁为三斜梁,外层桁架纵向系由对称的三斜梁与上下横向桁连接构成,内层桁架上下横向各两根梁连接,由横向吊索串联起来。
2、施工方式
3、桥墩结构
桥墩结构采用现浇新木桩桩基结构,新木桩桩基采用支护结构,新木桩桩基高度采用外扩性桩,桩基采用无缝塑料管砌筑,桥墩上部为直立式砌筑结护,下部主要为现浇混凝土结构,中央可加强为钢筋结构,桥墩的施工采用分根施工,桥墩底部深度采用调沙增料、加重混凝土加固,并采用提升法增加桥墩高度实现桥墩基础工程的施工。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需求日益增长,公铁两用大桥作为一种新型交通设施,能够有效解决铁路与公路交叉问题,提高交通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本项目拟建设一座公铁两用大桥,连接两个重要的城市,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工程概况1. 桥梁名称:XX公铁两用大桥2. 桥梁位置:XX省XX市XX县3. 桥梁长度:约5000米4. 桥梁宽度:主桥面宽50米,两侧人行道各宽2米5. 桥梁类型:公铁两用钢混结合梁桥6. 设计荷载:公路荷载:公路-Ⅰ级;铁路荷载:铁路Ⅰ级7. 设计洪水频率:百年一遇8. 抗震设防烈度:7度三、施工组织设计1. 施工总布置(1)施工区域划分:根据工程特点,将施工区域划分为主桥区、引桥区、过渡段、接线路段等。
(2)施工营地布置:在施工现场附近设置施工营地,包括生活区、办公区、材料堆放区等。
(3)临时设施布置:包括临时道路、临时桥梁、临时码头等。
2. 施工顺序(1)主桥区:先进行主桥基础施工,然后进行主桥上部结构施工,最后进行桥面系施工。
(2)引桥区:先进行引桥基础施工,然后进行引桥上部结构施工,最后进行桥面系施工。
(3)过渡段:先进行过渡段基础施工,然后进行过渡段上部结构施工,最后进行桥面系施工。
(4)接线路段:先进行接线路段基础施工,然后进行接线路段上部结构施工,最后进行桥面系施工。
3. 施工方法(1)主桥区:1)基础施工: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径1.2米,桩长根据地质情况确定。
2)上部结构施工: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先进行支架搭设,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最后进行桥面板施工。
(2)引桥区:1)基础施工:采用预制混凝土空心板基础,板厚0.6米,板长根据地质情况确定。
2)上部结构施工:采用预制混凝土空心板结构,板厚0.6米,板长根据地质情况确定。
(3)过渡段:1)基础施工: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径1.2米,桩长根据地质情况确定。
2)上部结构施工:采用预制混凝土空心板结构,板厚0.6米,板长根据地质情况确定。
洪州大桥工程方案设计1.概述洪州大桥是连接两岸的重要交通枢纽,对于城市的发展和两岸人民的交流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城市交通的日益发展,原有的洪州大桥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因此,需要对原有的大桥进行改建和扩建。
本文将就洪州大桥的工程方案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2.项目背景洪州大桥位于某省某市,跨越某江,连接市区和河对岸的新区。
原大桥建于上世纪80年代,由于交通量的不断增加,大桥已接近饱和状态,严重拥堵成为制约两岸城市发展的瓶颈。
为了满足未来交通需求,提高两岸交通效率,改善城市形象,决定对洪州大桥进行改建和扩建。
3.工程方案设计3.1 方案选择对于洪州大桥的改建和扩建方案,我们考虑了多种方案,并最终选择了在原有桥梁东侧增加一座新的双层桥梁的方案。
新桥梁将增加了车辆通行的能力,有效缓解了原大桥的交通压力。
3.2 主要技术方案新桥梁将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结构,桥梁全长800米,上层为城市主干道,下层为快速路。
桥梁采用双向六车道设计,并设有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
为了满足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需求,桥梁还预留了轨道交通走向,以便于未来可以进行轨道交通的延伸。
3.3 桥梁设计参数(1)桥梁跨径:主跨90米,次跨45米,共计10个主跨,11个次跨;(2)桥面宽度:上层20米,下层25米,两层相互独立;(3)桥梁高度:上层5米,下层7米;(4)桥梁荷载等级:与城市主干道相适应的荷载等级;(5)桥梁设计寿命:100年。
3.4 施工工艺为了保障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桥梁将采用预制拼装的工艺进行施工。
首先进行基础工程的施工,然后在水面上进行箱梁的预制,最后将预制的箱梁通过吊装的方式安装到桥墩上。
这种施工工艺可以有效地提高工程的整体施工速度,并且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4.环境影响评价在工程方案设计前,我们还对工程方案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确保工程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可调和的破坏。
评价结果显示,工程将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采取合适的治理措施后,这种影响将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
第1篇一、项目背景胶州湾大桥位于我国山东省青岛市,是一座连接青岛市黄岛区和胶州市的跨海大桥。
该项目旨在加强青岛市与周边城市的交通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缓解青岛市交通拥堵问题。
大桥全长41.58公里,主桥长36.48公里,主跨长度为1092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跨海悬索桥之一。
二、设计原则1. 安全性原则:确保大桥在恶劣天气和地震等自然灾害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2. 经济性原则: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 环境保护原则:充分考虑大桥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4. 可持续性原则:注重大桥的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5. 创新性原则: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提高大桥的科技含量。
三、设计内容1. 工程概况(1)路线走向:胶州湾大桥起点位于青岛市黄岛区,终点位于胶州市,路线全长41.58公里。
(2)桥梁结构:主桥采用双塔双跨悬索桥结构,主跨1092米,两侧桥塔高约150米。
(3)桥面宽度:主桥桥面宽度为40米,双向八车道,设计速度为100公里/小时。
2. 桥梁设计(1)主梁设计:主梁采用钢箱梁结构,梁高3.5米,宽40米,共分为四层。
其中,上层为行车道,下层为非机动车道和紧急停车带。
(2)桥塔设计:桥塔采用混合结构,塔柱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塔冠采用钢结构。
塔柱高度150米,塔冠高度40米。
(3)悬索设计:悬索采用高强钢丝绳,主缆直径为730毫米,共设有4根主缆。
悬索长度约为5400米。
(4)支座设计:主桥采用球型支座,每个支座承受荷载能力为4000吨。
3. 防腐设计(1)钢材防腐:采用热镀锌工艺对钢材进行防腐处理,防腐层厚度为80微米。
(2)混凝土防腐:采用高耐久性混凝土,并采用防水涂料进行表面处理。
4. 防震设计(1)基础设计:采用桩基础,桩径为2.0米,桩长为80米,桩基埋深为20米。
(2)抗震措施:桥塔采用柔性基础,主梁采用橡胶隔震支座,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初步设计方案及重大问题汇报首先,港珠澳大桥的设计需要考虑复杂的地质情况。
跨海大桥的建设受到海底地质条件的限制,其中港珠澳大桥所处地区的地质情况较为复杂。
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包括软弱沉积土层、坚硬的岩石、蛇纹岩等,而不同地质条件对桥梁结构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因此,在设计方案中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技术手段来确保桥梁的稳定和安全。
其次,港珠澳大桥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海洋环境因素。
大桥所处的珠江口水域流速较快,潮汐变化大,同时还存在台风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风险。
这些特殊的海洋环境因素对大桥的结构、抗风性能、涵洞通行能力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为应对这些问题,设计方案中需要充分考虑海洋环境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抗风、抗涌、抗冲击等措施,确保大桥的稳定和安全。
另外,港珠澳大桥的设计还需要充分考虑航道通航要求。
港珠澳大桥所跨越的珠江口是一个繁忙的航道,经过这里的船只很多。
因此,大桥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航道的通航要求,避免对航道通航造成不良影响。
设计方案要满足船舶通行的安全和便利,保证大桥与航道之间的空间尺寸和纵横向的通行要求,同时还要充分考虑航道中的水下障碍物和导航标志等因素,确保大桥的设计与航道通航的协调性。
此外,港珠澳大桥的设计还需要考虑桥梁的使用寿命和维护要求。
大桥的设计寿命一般需要达到几十年甚至更长,而其所处的海洋环境及特殊的地质条件都将对桥梁的使用寿命产生影响。
因此,在设计方案中需要充分考虑桥梁的结构材料、施工工艺、防腐蚀措施等因素,以延长大桥的使用寿命。
同时,还需要制定科学的维护管理计划,对桥梁的定期检查、维护和修复进行科学管理,以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初步设计方案已经完成,但在设计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重大问题。
通过充分考虑地质情况、海洋环境、航道通航要求和桥梁的使用寿命等因素,我相信这些问题可以得到解决,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将能够顺利进行,并成为一座具有重要意义的跨海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