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与血睾酮之间关系浅析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4
火龙液外用结合按摩对运动性疲劳及血睾酮和血乳酸的影响杜晓宁
【期刊名称】《江苏中医药》
【年(卷),期】2008(40)9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火龙液外用结合按摩手法对运动性疲劳的治疗效果,以及对运动导致的血睾酮和血乳酸变化的缓解作用.方法:被试者为河北体育学院篮球专业
大学生83人,单盲法分为实验组、传统组、对照组.先进行中等强度和中等运动量
训练1周,再进行最大强度和最大运动量训练2周,每次训练后进行干预治疗.传统组采用传统的中医手法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外用中药火龙液方法治疗,对照组不采
用任何干预方法,观察三组运动员治疗前后心理障碍积分、情绪积分、记忆力积分、血睾酮、血乳酸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实验组运动员的心理障碍积分、情绪积分、记
忆力积分、血乳酸、血睾酮指标试验前后均无明显变化;传统组和对照组的心理障
碍积分、情绪积分、血乳酸明显高于实验组,记忆力积分、血睾酮明显低于实验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实验组优于传统组,传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火龙液配合按摩治疗运动性疲劳综合征疗效明显,对运动后血乳酸、血睾酮的变化有很好的缓解作用.【总页数】3页(P60-62)
【作者】杜晓宁
【作者单位】河北体育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872.7
【相关文献】
1.原位肝移植病人术中输入乳酸林格氏液对动脉血乳酸浓度及酸碱平衡影响的研究
2.醋酸钠林格液和乳酸钠林格液对血乳酸、血糖及电解质的影响
3.消积安神散对运动性疲劳小鼠血乳酸影响的研究
4.北虫草提取物对机体血乳酸和睾酮等指标的影响
5.原位肝移植病人术中输入乳酸林格氏液对动脉血乳酸浓度及酸碱平衡影响的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兴奋剂的化学成分与作用机制兴奋剂是指能够通过化学物质的作用,刺激神经系统,提高机体的兴奋状态和运动能力的物质。
这些物质常被运动员用来增强体力和表现,但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的危害和副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兴奋剂的常见化学成分及其作用机制。
一、激素类兴奋剂激素类兴奋剂常见的有睾酮类、雌激素类以及生长激素等。
它们通过影响机体的内分泌系统,调节物质代谢,以达到增强机体兴奋状态和运动能力的作用。
睾酮类兴奋剂可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加肌肉量和力量,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和耐力。
雌激素类兴奋剂则能够提高运动员的耐力和运动表现,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性别倒错等副作用。
而生长激素则主要用于促进肌肉生长和修复,以提高运动员的肌肉质量和恢复能力。
二、神经递质类兴奋剂神经递质类兴奋剂主要有阿片类物质和兴奋剂类物质。
阿片类物质如海洛因、吗啡等能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疼痛反应,提高机体的兴奋状态和耐力。
兴奋剂类物质如可卡因、苯丙胺等则能够增加神经传递物质的浓度,促进脑部的兴奋,提高反应速度和运动能力。
三、血液增氧类兴奋剂血液增氧类兴奋剂主要包括红细胞生成激素和血红蛋白制剂。
红细胞生成激素能够促进机体红细胞的生成,提高血液中氧分压,增强机体的耐力和负氧能力。
血红蛋白制剂则能够增加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提高氧运输能力,改善运动员的耐力和爆发力。
兴奋剂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蛋白质合成:兴奋剂能够增加机体的蛋白质合成速率,提高肌肉量和力量。
2. 改善肌肉恢复能力:某些兴奋剂可以促进肌肉的修复和恢复,从而减少运动后的疲劳和损伤。
3. 提高氧运输能力:血液增氧类兴奋剂能够增加血液中的氧含量,提高氧运输到肌肉组织的效率,延缓乳酸堆积,延长运动时间。
4. 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神经递质类兴奋剂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提高机体的兴奋状态和反应速度。
然而,兴奋剂的滥用可能导致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和道德问题。
长期使用兴奋剂可能对心血管、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增加患病风险。
高校运动选材学必考复习资料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1.运动选材:就是依据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挑选优秀运动员苗子的过程。
2.力量:力量是指人体或身体某部分肌肉在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
力量包括:最大力量、相对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等3.速度: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是运动素质选材中重要的测评内容。
速度素质可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
4.耐力:耐力素质是指人体或身体某部相对较长时间抗疲劳的能力。
耐力素质受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共同影响。
耐力素质可以分为必血管耐力和肌肉耐力。
心血管耐力又可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速度耐力),其中无氧耐力又分为非乳酸供能无氧耐力和乳酸供能无氧耐力。
5.有氧耐力:是指机体在氧气供应比较充分的情况下,能坚持较长时间工作的能力。
无氧耐力:又称为速度耐力,它是指机体在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能坚持较长时间工作的能力。
6.柔韧:柔韧素质目前通常是指跨过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或指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
柔韧素质可分为一般柔韧性和专门柔韧性。
7.灵敏:灵敏素质是指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运动员能迅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身体运动的能力。
8.灵敏:灵敏素质是指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运动员能迅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身体运动的能力。
9.平衡和韵律:1.平衡素质是指人体保持某种稳定姿势的能力。
2、韵律是指运动员在完成运动时表现的节奏、动作速度平稳(或快慢适宜)和流畅程度。
10.肺活量测试:的是人体呼吸时的最大通气能力,反映了肺的容积和扩张能力。
11.睾酮:是一种雄性激素,也是雄性激素中最具代表的一种激素,男性主要由睾丸细胞分泌,少量来自肾上腺皮质;女性主要来自肾上皮质,其次来自卵巢。
它与红细胞、发育程度、骨龄、肌等关系密切,对运动能力有着特殊的功能。
12.运动技能:是指人体运动中学据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
兴奋剂与运动成绩的关系运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通过参与各种形式的运动来增强体质、保持健康,并且在竞技比赛中追求更高的成绩。
然而,有些个体为了追求更出色的表现,可能会借助兴奋剂来提升自己的运动成绩。
本文将探讨兴奋剂与运动成绩的关系,并且对兴奋剂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兴奋剂的定义和分类兴奋剂,也被称为药物增强剂,是指那些能够提高运动员体能、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耐力和加速康复的物质。
根据不同的作用机制和用途,兴奋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类固醇类兴奋剂:如睾酮和类固醇激素,可促进肌肉生长和力量增加。
2. 血液增强剂:如红细胞生成素(EPO),通过增加红细胞数量来提高氧运输能力。
3. 中枢神经兴奋剂:如阿莫西林、可卡因和咖啡因,可提高注意力和反应速度。
4. 肌肉酸化剂:如肌酸和β-丙氨酸,可增加肌肉储能,延缓疲劳。
二、兴奋剂对运动成绩的影响虽然兴奋剂在短期内可以显著提高运动员的表现,但其对运动成绩的长期影响是复杂而负面的。
以下是兴奋剂对运动成绩的影响:1. 短期效果:兴奋剂能够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耐力和反应速度,使其在短时间内达到更好的竞技状态。
然而,这种效果往往只是暂时的,一旦停止使用兴奋剂,个体的运动成绩会迅速下降。
2. 健康风险:长期使用兴奋剂对人体健康带来严重隐患。
例如,类固醇类兴奋剂会导致心血管问题、肝脏损伤和精神问题等。
此外,滥用血液增强剂可能引起血液凝结问题,增加患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的风险。
3. 竞争公平性:使用兴奋剂的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的成绩可能会受到质疑。
兴奋剂的使用违反了体育道德和公平竞争原则,会给其他运动员带来不公平的竞争环境。
三、反兴奋剂政策和教育的重要性为了维护公平竞争和保护运动员的健康,各国都普遍实行了反兴奋剂政策,并对使用兴奋剂的行为进行打击和处罚。
此外,加强教育对于预防兴奋剂滥用至关重要。
教育运动员兴奋剂的危害性和合理的训练方法,可以提高他们的意识并加强他们的道德自觉。
补充蒺藜皂甙对中长跑运动员睾酮、EPO 和红细胞相关参数的影响作者:崔恩来源:《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02期摘要:为了研究蒺藜皂甙对中长跑运动员睾酮、EPO以及红细胞相关参数的影响,将20名中长跑运动员随机分为服药组和对照组。
服药组运动员服用美瑞克斯硬铁激励皂甙,每次1粒,每天3次。
对照组运动员服用相同剂量的装有淀粉的胶囊。
研究结果表明:服药组运动员的睾酮值与对照组相比出现显著提高,并且睾酮/皮质醇比值也出现上升。
服药组运动员的EPO水平也较对照组运动员显著,并且与睾酮的升高存在相关性,r=0.70。
服药组运动员的相关红细胞参数也较对照组出现显著提高。
本研究表明补充含有蒺藜皂甙的营养品可以提高运动员的睾酮和EPO水平,进而促进运动员合成红细胞以及血红蛋白,提高机体的合成与运氧能力,提高中长跑运动员的运动能力。
关键词:蒺藜皂甙;睾酮;EPO;红细胞参数中图分类号: G 804.5文章编号:1009-783X(2013)02-0170-04文献标志码: A蒺藜皂甙是中药蒺藜的主要有效成分,蒺藜具有性强壮作用[1-2]。
大量的研究表明蒺藜皂甙可以提高人体中性激素的含量,特别是雄性激素的含量[3]。
雄性激素,特别是睾酮在增强合成代谢,促进运动员恢复,预防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中长跑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对于其运动成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但目前采用单纯补铁或补充蛋白质的方法并不能很好地解决运动员的运动性贫血问题。
雄性激素的下降与红细胞的生成存在重要联系,因此本研究希望通过补充蒺藜皂甙的形式观察中长跑运动员睾酮以及EPO、红细胞相关参数的影响,以此为通过营养补剂提高中长跑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提供一定依据。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1研究对象男性中长跑运动员20名,年龄17~25岁。
所有研究对象均无肝、肾及内分泌疾病史,未服用过影响红细胞代谢的药物。
将20名运动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营养补充组,每组运动员均为10名。
浅谈拳击运动员训练效果的运动生理学评定石建东(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摘要:各项运动机能评定的内容和方法均有所侧重,但都包含了该项目的特点、生理变化、形态要求和评定的方法。
客观了解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态是教练员制定合理训练计划的前提,因此,及时而准确地掌握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态,对提高成绩防止过度疲劳等有重大意义。
运动员主要器官系统应包括那些影响或决定他们整体工作能力和运动能力的系统。
这些系统机能的综合表现就是通常所说的"身体工作能力"和"专项能力"。
关键词:运动生理学训练效果机能评定引言:评定人体工作能力,对于随时掌握运动员机能状态及阶段训练效果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鉴于目前用于评定拳击运动员身体工作能力的方法都存在着某些不足,对该项目训练、比赛过程中各种机能指标变化情况还未系统研究,对该项目专项特点、疲劳恢复过程、机能评定手段认识不足,特进行该项目地研究。
拳击运动以能量代谢为基础,随着机能水平的提高,比赛强度后生理、生化指标发生变化、规律和方式,可以定量地了解拳击运动员机能水平的变化情况。
1.拳击运动员的形态及一般素质拳击运动能培养灵敏、速度、力量、爆发力、耐力等素质和迅速判断周围情况的能力。
具有对抗激烈、连续性强、用力突然等特点。
这就决定了对拳击运动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及心理生理各方面的机能评定内容有较高的要求。
拳击需要身材高、体脂少、体重大及手臂粗的运动员。
运动员要动作灵活、速度快、突破能力强,身材可稍降低。
拳击运动员的上肢力量在完成进攻技术中最为重要。
拳击队员的腿部力量大小,与攻防应变能力有关,要求男队员伸膝绝对力量>240Nm;屈膝力量男队员应> 150Nm,肌肉的疲劳指数伸肌要在60%,屈膝在50%。
拳击场上需要运动员,灵活多变,平衡稳定,减少失误。
1.1.机能水平的横向比较横向比较是指将某一个体与其生物学年龄相同的群体进行机能指标比较。
对某一人体进行机能评定时,应考虑个体与其所在群体之间的因素。
浅谈赛艇运动中的周边因素[摘要] 影响赛艇训练、比赛的因素很多,有来自于体能、技术、心理等方面的核心因素,也有来自于医学、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周边因素。
本文着重讨论了诸多方面的周边因素。
[关键词] 赛艇赛艇运动核心因素周边因素赛艇,英文名“Rowing”,是“划船”的意思,所以确切地说,“赛艇运动”应该叫“划船运动”。
顾名思义,赛艇运动是人体借助于器材的一项水上竞速体育运动项目。
一、赛艇运动的特点1.1 项目特点赛艇运动有众多的项目特点。
有单人项目——单人艇,又有多人项目——双人艇、四人艇和八人艇。
多人项目又有单桨和双桨之分,具体分为双人双桨、双人单桨、四人双桨、四人单桨、八人单桨(国内赛制和奥运会赛制中没有八人双桨项目)。
根据桨手的体重可以划分“轻量级”和“公开级”两个级别。
女子轻量级体重控制在59Kg以下,男子轻量级体重控制在72Kg以下。
公开级队员不受体重的限制。
赛艇的赛程都是2000米(国内个别赛制中有10000米)。
赛艇运动是人体借助于器材的水上运动,由于人体对水和器材的物理特性的感受各不相同,因而产生的影响也不同。
例如:水的浮力、水的阻力、器材的适应性以及气候因素等等,都可以直接对比赛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于这些因素的影响,本文将在后面的章节作详细的阐述。
1.2生理特点赛艇运动的生理特点比较复杂,有的相关因素将在后面的章节有所阐述,所以在此只做简要的介绍。
1.2.1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变化特点赛艇运动属于周期性往返练习,本身容易建立起动力定型。
但由于人体既要体会水的特性(水的浮力、水的阻力),还要熟悉器材的特性。
在划船过程中,为了能使船体保持直线行进,运动员需要时刻感受船体的晃动情况,并用身体来调节船体的平衡,这对赛艇运动员在水上的发力有很大的影响。
不同的运动员有着不同的平衡调节能力,在赛艇运动中,我们称之为“水感”。
所以在训练中,对运动员建立起的基本划船动作的动力定型,一定要加以巩固,以防止各种因素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扩散,破坏动力的定型。
运动与血睾酮之间关系浅析
【摘要】睾酮是雄激素的代表,其生物学作用十分广泛,尤其对运动能力的影响至关重要,在平常的运动实践中,我们也经常将血睾酮作为评定运动员机能状态的指标。
滥用睾酮(合成类固醇)类兴奋剂将对人体各器官系统产生非常恶劣的副作用,其结果不堪设想。
【关键词】运动血睾酮关系
1 认识血睾酮
1.1血睾酮是雄激素的代表
雄激素是一类含19个碳原子的类固醇激素,分子量约为300;人体内主要有睾酮、双氢睾酮、雄烯二酮、去氢表雄酮、去氢表雄酮硫酸盐等几种形式。
这其中只有睾酮是睾丸组织直接分泌的,其他几种均为睾酮的代谢产物;由于体内睾酮的含量远大于双氢睾酮,其生物效能又明显大于其它代谢物,因此,睾酮常被作为雄性激素的代表。
1.2血睾酮的产生
男性睾酮主要由睾丸间质细胞分泌,大约有总量的90%左右,其余部分在肾上腺皮质和其它组织生成。
女性血睾酮由卵巢间质细胞和门细胞与肾上腺皮质网状带合成的约占总睾酮量的25%,其余的50%主要由雄烯二酮在肝脏、脂肪、皮肤等组织转换而来。
1.3存在形式
血睾酮约98%以结合形式存在,游离部分仅占2%左右。
在结合型睾酮中,44%-60%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结合,38%-54%与白蛋白和其它蛋白结合。
与白蛋白结合的睾酮在毛细血管床可以解离被组织摄取,因此,有活性的睾酮应该是游离睾酮以及与白蛋白结合的睾酮之和,大约占血睾酮总量的一半。
2 睾酮的内分泌调节
男性:睾酮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轴)调控;过程是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进垂体分泌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LH和FSH共同协调促进睾酮分泌细胞的功能。
所以血睾酮水平的高低直接受血浆LH和FSH浓度的影响。
另一方面,血睾酮对下丘脑和垂体分泌GnRH、LH和FSH有反馈抑制作用;既当血睾酮水平升高时,其对下丘脑的反馈抑制作用随之增强,结果使GnRH、LH和FSH水平降低,从而使睾酮降低,维持平衡,反之亦然。
女性:睾酮分泌不具有LH与性腺之间的反馈调节,一定程度上是通过SHBG 的合成量与激素代谢廓清率来调控的。
当睾酮降低或雌激素升高,SHBG合成增加,睾酮廓清率变慢,使游离激素恒定;相反,当睾酮升高或雌激素降低,SHBG 合成受抑制。
雄激素廓清率加快,其结果也使游离激素恒定。
3 血睾酮的生理作用
3.1对身体组成成分的影响
所谓身体成分,生理学上包括两个概念,即体脂肪和瘦体重。
体脂肪是指人体上脂肪组织的总量和分布;瘦体重则是除脂肪组织外身体其他成分的总和,包括骨骼、肌肉和内脏器官等,又称为去脂体重,其中肌肉占瘦体重的比例最大,其次是骨骼。
睾酮可导致身体成分的改变,出现氮保留令肌肉发达,瘦体重增加和体脂下降,最终使肌肉增加,脂肪丢失。
这主要与睾酮对肌肉的蛋白合成的影响有关。
睾酮对代谢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机体蛋白质的合成。
它能使体内的蛋白质合成增加,氨基酸的分解代谢减弱,尿中排氮量降低,出现正氮平衡。
其直接结果就是使肌肉得体积增大合力量增加。
3.2对骨骼系统的影响
睾酮可以促进骨组织的蛋白质合成,因而使骨基质总量增加,有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
还能促使骨组织对钙的摄取、保留和沉积,使骨皮质增厚,有利于骨骼坚硬度的增加,同时还能促进长骨的骨骺融合。
3.3对血红细胞生成的影响
正常人体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8%,按每千克体重为标准,男性成人的血容量比女性成人的要多9%左右,形成这种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男性体内雄性激素的分泌量比女性成人大得多。
而睾酮对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生
成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睾酮促进红细胞生成增加的原理有两方面:(1)增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分泌;(2)直接促进骨髓造血。
3.4其他作用
使体内肌糖元储量增加;有利于磷酸肌酸的合成;改善神经肌肉接头部位的营养状况。
4 运动对血睾酮的影响及血睾酮测定在实践中的运用
4.1运动对血睾酮的影响
大量研究表明,运动引起血睾酮变化主要受运动的密度、负荷强度、负荷量、持续时间等因素影响。
总体上讲,一次运动首先引起血睾酮升高,随运动时间延长会升高到一个峰值,随后便下降,如果运动继续,血睾酮会明显低于运动前的水平。
运动后血睾酮恢复速度也受上述因素影响,如短时间大强度运动,中等强度1-2h的自行车运动或12-14h内完成一次100km跑,运动后1天左右血睾酮即可恢复;而3-4h内完成42.2km跑后48h内血睾酮仍未回复。
另外,适宜的训练或锻炼使安静状态下血睾酮有所升高或不变;长期大运动量训练或过度训练,血睾酮常常下降。
4.2血睾酮测定在实践中的运用
一般来说,身体机能良好时,血清睾酮水平变化不大,且有体能增强伴有血睾酮增加的趋势。
而在疲劳、过度训练或机能状态不好时,血睾酮水平则会下降,所以可将血睾酮作为评定运动员机能状态的指标。
在某一训练周期中可做定期血睾酮测试,如在集训前、集训中起、训练后评价,也可以根据运动员的主观表现来进行不定期的检查。
需要注意的是训练前后取样比较时,运动员的状态应保持一致取样前一天运动负荷应大致相同,以避免短期因素掩盖长期训练队血睾酮的影响。
当运动员血睾酮身高是,可认为机体合成代谢旺盛,可继续大强度训练,以获得更好的训练效果。
当运动员血睾酮持续出现明显下降时,应考虑有血睾酮相对不足和HGP轴功能下降的可能。
由于血睾酮值的个体差异较大,因此,仅用某一次血睾酮测值来评价运动员血睾酮水平是不全面的,应注意积累资料进行比较更为有意义。
当运动员增加训练量后血睾酮值低于训练前的25%以上,并持续不回升,即应进行调整。
5 滥用血睾酮(合成类固醇)的副作用
5.1引起运动系统的损伤
雄性激素对骨质的钙化作用很强,如果在青少年发育成熟以前使用雄性激素类固醇,会促使其骨骺过早的钙化,过早的融合,从而限制了少年运动员身高的发展,这对青少年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对成年人来说,使用雄性激素后,由于肌肉体积增长速度很快,而韧带、肌腱等组织没有明显的增长和加固,在剧烈运动时张力平衡不协调,极易引起韧带和肌腱的损伤,严重时还会造成骨折。
5.2诱发心脑血管等循环系统的疾病
长期使用合成类固醇会影响体内的脂质代谢,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胆红素增多,促使心脑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而导致高血压,诱发冠心病,心肌梗塞,脑动脉硬化和脑血管破裂等严重疾患。
5.3抑制正常的内分泌功能
使体内HGP轴的精确调节发生紊乱,引起下丘脑的肽类激素释放受到抑制,最后造成自我反馈失灵,引起各种并发症,影响机体各系统的正常功能,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6 小结
睾酮是雄激素的代表,其分泌受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轴)调控,它对于人体有十分重要的生理作用,尤其对于运动能力的影响更为明显。
滥用睾酮(合成类固醇)类兴奋剂将对人体产生非常恶劣的副作用,其结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