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15运动员生长激素、血睾酮的分泌特点及其对机体心肺功能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588.58 KB
- 文档页数:5
激素对生长发育和代谢功能影响激素是一类分泌于内分泌腺体的化学物质,它们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激素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功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激素在生长发育和代谢功能方面的作用以及其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一、激素与生长发育激素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其中,促生长激素(GH)是最为关键的激素之一。
GH的主要功能是刺激骨骼、肌肉等组织的生长,促进体格发育。
儿童和青少年期是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而GH在这个阶段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GH还可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增加肌肉质量,儿童在生长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GH。
除了GH,睾丸酮和雌激素对生长发育也具有重要作用。
睾丸酮是男性主要的性激素,在青春期男孩的生长发育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睾丸酮可以促进骨骼的发育和增长,增加肌肉质量。
雌激素则是女性主要的性激素,它在女性青春期的女孩的发育过程中很重要。
雌激素可以促进乳房的发育、骨骼的健康以及内脏器官的发育。
此外,甲状腺激素对生长发育也具有关键的作用。
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影响新陈代谢率,进而影响生长速度和体格发育。
甲状腺素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生长发育异常。
二、激素与代谢功能激素对人体的代谢功能广泛影响。
其中,胰岛素是最为重要的代谢调节激素之一。
胰岛素由胰岛的β细胞分泌,其主要功能是促进血糖的吸收和利用,调节血糖水平。
当血糖升高时,胰岛素会促使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降低血糖浓度。
胰岛素的分泌异常会导致糖尿病等疾病的产生。
甲状腺激素也对代谢功能有重要影响。
甲状腺素可以调节新陈代谢,影响能量的产生和利用。
当甲状腺激素水平过高时,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代谢增快,而水平过低则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代谢减慢。
这些情况都会对人体的代谢功能产生显著影响。
另外,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也对代谢功能产生重要影响。
这两种激素属于应激激素,它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调动机体的能量储备,增加血糖水平,提供足够的能量供应。
加强青少年血睾酮的研究,促进青少年运动的科学训练发表时间:2016-04-01T15:13:38.877Z 来源:《素质教育》2016年2月总第197期作者:陈刚黄光明[导读] 文章结合实际对青少年血睾酮和运动的关系加以探讨,分析了血睾酮对青少年运动训练的影响,以期为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杨祥银赵国武(通讯作者);陈刚黄光明四川省攀枝花体育中学617000 摘要:若运动训练的形式和训练强度有所不同,那么其对人体内血睾酮水平的影响也是有所不同的。
如果可以对血睾酮在不同运动训练中的变化加以了解和掌握,就可以借助运动者机体血睾酮水平的测定结果对运动者运动的负荷、运动量加以合理的安排,避免运动中出现过度疲劳情况。
为了实现青少年运动的科学训练,文章结合实际对青少年血睾酮和运动的关系加以探讨,分析了血睾酮对青少年运动训练的影响,以期为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血睾酮青少年运动训练近年来,在青少年运动员的选材和运动员训练中,血睾酮的测定等已经得到广泛关注。
为了了解血睾酮和运动的关系,分析血睾酮对青少年运动训练的影响,特作如下探讨和阐述,以供参考。
一、血睾酮及其对运动的影响相关研究结果提示,睾酮和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可以使人体的机能得以有效的维持。
一般情况下,血睾酮水平在清晨时最高,在夜间时最低;在秋末冬初时比较高,在春季时比较低。
睾酮不仅可以对组织摄取氨基酸起到刺激作用,也可以对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使肌纤维和骨骼的生长速度加快,促进磷酸肌酸的合成,且可以对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起到刺激作用,可以使肌糖元的储备得以增加,使神经和肌头细胞间的兴奋性得以提高,且对维持雄性攻击意识等有重要的作用。
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血睾酮对运动训练的影响,结果发现血睾酮和运动训练中肌肉力量的增长、运动员疲劳的消除等有着一定的关联性。
再结合其他研究结果和实践经验可知,血睾酮可以对人体内的合成代谢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如果对血睾酮的功能加以充分的利用,则可以将力量、速度和耐力的训练效果大幅度提高起来。
对青少年血睾酮与运动中关系的研究摘要:青少年正处在成长的关键阶段,在生理上需要一个比较平衡的内分泌环境,因为这是维持其良好竞技状态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经常运动能够有效的怎强体制,促进生长发育,对内分泌环境的调节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长时间的追踪观察,了解不同时间、不同形式等血睾酮与运动的关系,并对此进行研究,为青少年运动的科学训练提供依据。
关键词:运动训练青少年血睾酮激素正常人血液中睾酮大部分(约98%)以与蛋白质结合的形式存在,血液中与睾酮结合的蛋白质主要有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和白蛋白,血液中约44%的睾酮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结合,约50%与白蛋白结合,游离睾酮只占总睾酮的2%左右。
与白蛋白结合的睾酮和游离睾酮是血液中有生物活性的辛酮部分,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结合的睾酮为无生物活性的睾酮。
目前有关运动性血睾酮降低的机制,多集中于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的调节,睾酮合成的生化过程中的酶包括胆固醇侧链裂解酶、孕醇酮裂解酶、羚类固醇脱氢酶、羚酮固醇还原酶,其中是睾酮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与睾酮的合成高度相关。
1、睾酮的生理睾酮存在于人体内的雄激素是一种含19个碳原子的类固醇激素,可以促进核酸、蛋白质以及糖元和磷酸肌酸的合成,也可以增加肌细胞膜对氨基酸的摄取能力,加快肌纤维和骨骼的生长,刺激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以及生成素分泌复能力。
人体内的血睾酮的含量要比双氢睾酮大很多,它们的生物效能也是远远优越于其他的代谢物,所以,睾酮一般被认为是雄性激素的代表。
女生中的血睾酮是由门细胞与肾上腺皮质网状带与卵巢间质细胞合成的,它们约占总睾酮量的25%,剩下则是5%由雄烯二酮在脂肪,皮质/肝脏,等组织转换而来;男生睾酮主要有睾丸间质细胞分泌,总量经研究表明约为90%,其他部分则是由肾腺上皮质等组织生成。
睾酮对于维持男子性功能和副性特征、维持雄性攻击意识有重要作用。
2、运动对青少年体内激素的影响分析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垂体-睾丸轴的机能发生变化,正如前文所述,这是有运动的强烈与长短有很大的关系。
训练有素的运动员激素水平曲线(最新版)目录1.引言2.运动员与激素水平的关系3.训练有素的运动员的激素水平特点4.训练有素的运动员激素水平曲线的作用5.结论正文【引言】在体育竞技中,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是决定比赛结果的关键因素。
而这些因素与运动员的激素水平密切相关。
激素是人体内分泌系统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以及免疫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因此,研究运动员的激素水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并为提高运动成绩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探讨训练有素的运动员的激素水平曲线特点及其作用。
【运动员与激素水平的关系】运动员在长期的运动训练中,身体会逐渐适应运动负荷,从而提高运动能力。
这一过程中,激素水平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生长激素能够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加肌肉力量;睾酮则可以提高运动员的体能和耐力;皮质醇可以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为运动员提供能量。
【训练有素的运动员的激素水平特点】训练有素的运动员的激素水平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激素水平波动幅度较小:经过长期的运动训练,运动员的身体逐渐适应运动负荷,激素水平的波动幅度相对较小,有利于运动员保持稳定的身体状态。
2.激素水平峰值出现时间延迟:在高强度运动中,训练有素的运动员的激素水平峰值出现时间相较于非运动员会有所延迟,这有助于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较长时间的高效状态。
3.激素水平的个体差异:不同运动员的激素水平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这与运动员的基因、年龄、性别、运动项目等因素有关。
【训练有素的运动员激素水平曲线的作用】训练有素的运动员激素水平曲线对于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和比赛表现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监测运动员的身体状况:通过分析运动员的激素水平曲线,可以了解运动员的内分泌系统状况,为运动员提供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和恢复措施。
2.预测运动员的比赛表现:运动员在比赛前的激素水平变化可以预测其比赛表现,有助于运动员和教练员调整赛前准备和比赛策略。
睾酮的作用及功能主治1. 睾酮是什么?睾酮是一种男性性激素,属于雄激素类别。
它主要由睾丸和肾上腺皮质产生。
在男性身体中,睾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影响男性的性功能和性征发育,还对全身的代谢、骨骼健康等方面起到重要调节作用。
2. 睾酮的作用睾酮在男性身体中有多种作用,包括:•促进性发育:睾酮能促进男性的生殖器官发育,影响男性第二性征的发育,如喉结增大、声音沉稳等。
它还对精子形成和前列腺功能的发育有重要作用。
•维持性功能:睾酮对男性性功能的维持至关重要。
它能促进性欲的产生,维持勃起功能,促进精子的生成和射精过程。
•参与骨骼代谢:睾酮在骨骼健康中有重要作用。
它可以促进骨骼生长,增加骨骼密度,减少骨质疏松的风险。
•影响代谢:睾酮能够促进脂肪代谢和肌肉生长,对维持正常的体重和体脂含量有重要作用。
•调节心脑功能:睾酮对心血管功能和心肌代谢有影响。
它还与认知功能和情绪调节相关。
3. 睾酮的功能主治睾酮在医学上也有多种功能主治,常用于以下方面的治疗:•替代治疗:睾酮替代治疗适用于睾丸功能减退、睾丸切除术后的患者以及睾丸功能不全引起的低睾酮症。
替代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睾酮水平,改善性欲、性功能、精子生成等方面的问题。
•肌肉衰退治疗:睾酮对肌肉生长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肌肉衰退或肌无力等问题中可以使用睾酮治疗。
它能够增加肌肉质量和力量,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
•骨质疏松治疗:睾酮对骨骼健康有积极影响,因此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可以使用睾酮。
它能够增加骨密度,减少骨折的风险。
•性功能障碍治疗:睾酮能够促进男性性功能的正常发育和维持。
对于一些由睾酮缺乏引起的性功能障碍,可以通过给予睾酮来改善患者的性欲、勃起能力和射精功能。
•男性不育治疗:睾酮对精子生成有重要作用,因此在一些由睾酮缺乏引起的男性不育中可以考虑使用睾酮治疗。
睾酮的补充可以改善精子数量和质量,提高受孕的机会。
4. 注意事项在使用睾酮进行治疗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医生指导:睾酮的使用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且需严格遵循医生的用药剂量和使用方法。
血睾酮与运动王文莹;张荷玲【摘要】血塞酮与机体的运动能力关系极为密切.本文综述了血睾酮的生理功能、运动对血睾酮的影响以及血睾酮的检测方法和存在同题,旨在促进国内体育科学工作者对血睾酮有更深的理解、研究和应用.【期刊名称】《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1(025)006【总页数】3页(P72-74)【关键词】运动;窿睾酮;测定【作者】王文莹;张荷玲【作者单位】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太原,030006;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太原,0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9.4睾酮(testosterone)是人体内活性最高的雄激素,对健康有着重要影响,与运动的关系也极为密切。
1 血睾酮的生物学概述睾酮的生物学作用广泛,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有关,并维持其机能。
1.1 产生、灭活和调控男性睾酮90%来自睾丸间质细胞内,其余部分在肾上腺皮质和其他组织生成。
女性睾酮50%来自肾上腺皮质网状带、卵巢间质细胞和门细胞,其余50%主要由雄烯二酮在肝脏、皮肤等组织转换而来。
女性血中睾酮水平大约是男子的l/10。
睾酮以肝脏中灭活为主,以17-氧类固醇的形式排出体外。
其分泌功能受下丘脑和脑垂体分泌的激素调节和控制。
1.2 存在形式睾酮是类固醇类化合物,不易溶于水。
睾酮在血中约98%以结合的形式存在,游离部分仅占2%左右。
在结合型睾酮中,约44%睾酮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结合,约54%与白蛋白和其他蛋白结合,有研究表明,白蛋白结合的睾酮在毛细血管床可以解离,被组织摄取,表明有活性的睾酮应该是游离睾酮以及与白蛋白结合的睾酮之和,大约是血睾酮总量的一半。
血睾酮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睾酮生成的变化。
一般,清晨血睾酮水平最高,夜间最低;秋末冬初较高,春季较低。
2 血睾酮的运动学描述睾酮刺激组织摄取氨基酸,促进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肌纤维和骨骼的生长,加强磷酸肌酸的合成,刺激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增加肌糖元储备,提高神经和肌头细胞间的兴奋性,维持雄性攻击意识等,也与运动训练中肌肉力量的增长和疲劳的恢复密切相关。
运动与血睾酮之间关系浅析【摘要】睾酮是雄激素的代表,其生物学作用十分广泛,尤其对运动能力的影响至关重要,在平常的运动实践中,我们也经常将血睾酮作为评定运动员机能状态的指标。
滥用睾酮(合成类固醇)类兴奋剂将对人体各器官系统产生非常恶劣的副作用,其结果不堪设想。
【关键词】运动血睾酮关系1 认识血睾酮1.1血睾酮是雄激素的代表雄激素是一类含19个碳原子的类固醇激素,分子量约为300;人体内主要有睾酮、双氢睾酮、雄烯二酮、去氢表雄酮、去氢表雄酮硫酸盐等几种形式。
这其中只有睾酮是睾丸组织直接分泌的,其他几种均为睾酮的代谢产物;由于体内睾酮的含量远大于双氢睾酮,其生物效能又明显大于其它代谢物,因此,睾酮常被作为雄性激素的代表。
1.2血睾酮的产生男性睾酮主要由睾丸间质细胞分泌,大约有总量的90%左右,其余部分在肾上腺皮质和其它组织生成。
女性血睾酮由卵巢间质细胞和门细胞与肾上腺皮质网状带合成的约占总睾酮量的25%,其余的50%主要由雄烯二酮在肝脏、脂肪、皮肤等组织转换而来。
1.3存在形式血睾酮约98%以结合形式存在,游离部分仅占2%左右。
在结合型睾酮中,44%-60%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结合,38%-54%与白蛋白和其它蛋白结合。
与白蛋白结合的睾酮在毛细血管床可以解离被组织摄取,因此,有活性的睾酮应该是游离睾酮以及与白蛋白结合的睾酮之和,大约占血睾酮总量的一半。
2 睾酮的内分泌调节男性:睾酮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轴)调控;过程是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进垂体分泌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LH和FSH共同协调促进睾酮分泌细胞的功能。
所以血睾酮水平的高低直接受血浆LH和FSH浓度的影响。
另一方面,血睾酮对下丘脑和垂体分泌GnRH、LH和FSH有反馈抑制作用;既当血睾酮水平升高时,其对下丘脑的反馈抑制作用随之增强,结果使GnRH、LH和FSH水平降低,从而使睾酮降低,维持平衡,反之亦然。
生长激素的生理功能
人体生长激素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蛋白质激素,它是维持成人体型和发育的重要调节因子。
生长激素可以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和其他重要生理过程。
此外,它还可以影响脂肪和糖代谢,并参与抗炎和免疫反应。
因此,生长激素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首先,生长激素可以促进细胞分裂和体内组织增生,从而促进人体生长发育。
它可以促进骨骼的生长,增强骨骼的坚固度,有助于人体的高度增加。
此外,它还可以改善肌肉组织的功能,增强肌肉的收缩能力。
其次,生长激素可以促进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它可以促进体内脂质代谢,有助于控制血脂水平,预防心脏病和高血压的发生。
此外,它还可以抑制体内糖分的吸收,从而有助于预防糖尿病。
再次,生长激素可以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改善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
它可以促进脂肪的燃烧,从而有助于减肥。
此外,它还可以抑制体内胆固醇的合成,从而有助于控制血液中胆固醇水平。
最后,生长激素还可以促进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它可以促进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抑制炎症
反应,减少炎症性疾病的发生。
此外,它还可以促进抗体的生成,有助于抵御外来病原体的侵袭。
总之,生长激素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蛋白质激素,它可以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改善新陈代谢能力和免疫力。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生长激素的重要作用,积极促进它的正常分泌,以保持健康。
2006年11月体育与科学Nov.2006第27卷 第6期(总第163期) Journal of Sport s and Science Vol.27 No.6(Total No.163)运动员一年训练中血睾酮和红细胞参数变化3Changes of The B lood testosterone and R ed B lood Cell parameters of Ath2 letes During One Year’s T raining Period武桂新1,刘海岚1,季师敏1,樊云彩2,盛 蕾1WU Guixin1,L IU Hailan1,J I Shimin1,FAN Yuncai2,SH EN G Lei1摘要:研究优秀运动员一年训练周期中血睾酮的变化规律,分析运动性低血睾酮的发生与训练周期安排的关系;总结优秀运动员一年训练周期中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的变化,分析运动性血红蛋白降低在不同训练周期的表现特点。
研究方法:以一年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训练周期,分为春季赛前(3-5月份),赛季(6-10月份),赛后与冬训期(11-1月份),测试江苏省田径、游泳、体操、划船、自行车、篮球、排球、柔道、手球、现代五项等项目的优秀运动员血睾酮、红细胞与网织红细胞参数,进行统计与分析。
研究结果:运动员血睾酮值均表现出明显的训练与比赛周期特点,冬训后和大赛后较低,赛前较高或一般,出现低血睾酮的运动员不少,且所有项目中都有运动员在训练中出现低血睾酮,恢复较慢。
同样证明了训练周期安排是影响血睾酮的最重要因素;运动员训练中血红蛋白的降低与训练周期无明显相关,在春季赛前血红蛋白低于13g/dl的女运动员比例较其它训练阶段多,达到20%,其它阶段低于10%;在春季赛前血红蛋白低于14g/dl的男运动员比例较其它训练阶段多,达到11%,其它阶段比例较小;除个别女运动员外,未发现发生贫血的运动员;除个别女运动员外,未发现运动员铁营养缺乏;血红蛋白含量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CHR)显著相关(p<0.01)。
运动健身科学训练手册第1章运动健身基础理念 (3)1.1 健康与健身的关系 (3)1.2 运动生理学基础 (3)1.3 运动心理学的应用 (4)第2章运动营养与能量补给 (4)2.1 营养素的功能与食物来源 (4)2.1.1 碳水化合物 (4)2.1.2 蛋白质 (4)2.1.3 脂肪 (5)2.1.4 矿物质和维生素 (5)2.1.5 水分 (5)2.2 运动营养补剂的选用 (5)2.2.1 蛋白质粉 (5)2.2.2 碳水化合物补剂 (5)2.2.3 氨基酸 (5)2.2.4 电解质补充剂 (5)2.2.5 抗氧化剂 (5)2.3 能量补给策略 (5)2.3.1 运动前能量补给 (5)2.3.2 运动中能量补给 (6)2.3.3 运动后能量补给 (6)2.3.4 水分补给 (6)第3章运动器材与场地选择 (6)3.1 常见运动器材的功能与使用方法 (6)3.1.1 杠铃 (6)3.1.2 哑铃 (6)3.1.3 跑步机 (6)3.1.4 拉力器 (7)3.2 运动场地的选择与布置 (7)3.2.1 室内场地 (7)3.2.2 室外场地 (7)3.3 运动器材的维护与保养 (7)3.3.1 清洁 (7)3.3.2 润滑 (7)3.3.3 检查 (7)3.3.4 存放 (8)第4章有氧运动训练 (8)4.1 有氧运动种类及训练方法 (8)4.1.1 慢跑 (8)4.1.2 快走 (8)4.1.3 自行车 (8)4.1.5 跳绳 (8)4.1.6 有氧操 (8)4.2 有氧运动训练计划制定 (8)4.2.1 运动频率 (8)4.2.2 运动时间 (9)4.2.3 运动强度 (9)4.2.4 运动进度 (9)4.2.5 运动类型 (9)4.3 有氧运动训练的注意事项 (9)4.3.1 热身 (9)4.3.2 饮水 (9)4.3.3 穿着 (9)4.3.4 饮食 (9)4.3.5 休息 (9)4.3.6 监测 (9)第5章力量训练 (9)5.1 力量训练的种类与方法 (9)5.1.1 自由重量训练 (9)5.1.2 绑定器械训练 (10)5.1.3 自身重量训练 (10)5.2 力量训练计划制定 (10)5.2.1 训练频率 (10)5.2.2 训练强度 (10)5.2.3 训练动作 (10)5.3 力量训练的技巧与误区 (10)5.3.1 技巧 (11)5.3.2 误区 (11)第6章灵活性训练 (11)6.1 灵活性训练的意义与作用 (11)6.2 灵活性训练的方法与技巧 (11)6.3 灵活性训练的注意事项 (12)第7章平衡与稳定性训练 (12)7.1 平衡与稳定性训练的重要性 (12)7.2 平衡与稳定性训练方法 (13)7.3 老年人平衡与稳定性训练策略 (13)第8章速度与敏捷性训练 (13)8.1 速度与敏捷性训练的意义 (14)8.2 速度与敏捷性训练方法 (14)8.2.1 速度训练 (14)8.2.2 敏捷性训练 (14)8.3 速度与敏捷性训练的注意事项 (14)第9章恢复训练与运动损伤预防 (15)9.1 恢复训练的种类与方法 (15)9.1.2 被动恢复训练 (15)9.1.3 营养补充 (15)9.1.4 心理恢复 (15)9.2 运动损伤的预防策略 (15)9.2.1 充分热身 (15)9.2.2 正确掌握运动技术 (15)9.2.3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15)9.2.4 加强肌肉力量和柔韧性训练 (16)9.2.5 使用运动保护装备 (16)9.3 恢复训练在运动健身中的应用 (16)9.3.1 针对不同运动项目制定恢复计划 (16)9.3.2 结合主动恢复和被动恢复 (16)9.3.3 注重恢复训练的持续性 (16)9.3.4 定期评估身体恢复情况 (16)9.3.5 培养良好的作息规律 (16)第10章运动健身计划制定与实施 (16)10.1 运动健身目标设定 (16)10.2 运动健身计划制定方法 (17)10.3 运动健身计划的实施与调整 (17)第1章运动健身基础理念1.1 健康与健身的关系健康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基石,涵盖了身体、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完好状态。
运动生理学知识:运动的荷尔蒙效应运动是一种重要的生理活动,可以带来许多积极的效应。
除了改善身体健康,增强免疫系统和延寿等益处外,运动还有着显著的荷尔蒙效应。
本文将简要描述运动对人体荷尔蒙水平的影响,包括睾酮、生长激素、催产素和内啡肽等。
睾酮效应睾酮是男性主要的性激素,但女性也会产生少量睾酮。
在运动过程中,睾酮水平会显著增加。
特别是在高强度耐力运动和重量训练后的24-48小时内,睾酮的升高是明显的,这种现象被称为“睾酮激增”。
睾酮的这种效应与肌肉过度疲劳、损伤和反复锻炼有关。
睾酮的升高对于肌肉生长、重建和修复至关重要,同时也能够提高身体的代谢率和性欲等。
生长激素效应生长激素是一种由脑下垂体分泌的多肽激素,也是一种重要的代谢激素。
运动可以引起生长激素的释放,特别是在睡前、睡醒和剧烈运动后等时段和情境下。
这种生长激素的升高对于增强肌肉和骨骼的生长和修复、促进脂肪代谢、提高蛋白质合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催产素效应催产素是一种由下丘脑释放的多肽激素,主要负责促进子宫收缩和乳腺分泌。
然而,运动也能够引起催产素的释放,虽然其效应并不如性行为或乳房刺激那么显著。
催产素的升高对于提高情绪、降低焦虑等具有重要作用,并且能够促进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和修复。
内啡肽效应内啡肽是一种内源性的阿片样肽类物质,能够与人体内的阿片类化合物结合并产生镇痛、抗焦虑和兴奋等效应。
运动能够促进内啡肽的释放,特别是在高强度运动中。
内啡肽的升高对于缓解疼痛、提高情绪、促进睡眠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结论综上所述,运动对人体荷尔蒙水平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对于荷尔蒙的升高都有不同的影响。
但总体而言,运动能够促进睾酮、生长激素、催产素以及内啡肽等荷尔蒙的产生,从而产生一系列积极的生理效应,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
因此,运动不仅是一种健身活动,而且也是一种促进生理、心理和情感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二节主要内分泌腺及其作用•一、下丘脑与垂体下丘脑下丘下丘脑N 垂体下丘脑垂体束腺垂体垂体门脉A-PDF OFFICE TO PDF DEMO: Purchase from to remove the watermark(一)腺垂体分泌的激素及其生理作用1. 1. 生长素生长素(1)促进生长发育分泌异常所致疾病分泌异常所致疾病::幼年时期缺乏幼年时期缺乏→→侏儒症侏儒症;;幼年时期过多幼年时期过多→→巨人症巨人症;;成年后过多成年后过多→→肢端肥大症大症。
(2)促进物质代谢①蛋白质蛋白质::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并加速并加速DNA DNA 和RNA RNA的合成的合成的合成,,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②脂肪脂肪::促进脂肪分解促进脂肪分解,,增强脂肪酸氧化增强脂肪酸氧化,,减少组织的脂肪量少组织的脂肪量。
GH GH过量因脂肪酸氧化过量因脂肪酸氧化过量因脂肪酸氧化↑→↑→↑→抑抑糖氧化糖氧化。
③糖:GH GH生理量可刺激胰岛素分泌生理量可刺激胰岛素分泌生理量可刺激胰岛素分泌→→加强糖利用;GH GH过量则抑制糖的利用过量则抑制糖的利用过量则抑制糖的利用→→血糖血糖↑→↑→↑→垂体性垂体性糖尿病糖尿病。
2.催乳素蛋白质激素蛋白质激素。
催乳素的重要生理作用是促进妊娠期乳腺发育腺发育,,使乳腺开始并维持泌乳使乳腺开始并维持泌乳。
3.促甲状腺素一种糖蛋白一种糖蛋白。
其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甲状腺腺泡细胞的增生和甲状腺激素的合成的增生和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4.4.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含3939个氨基酸的多肽个氨基酸的多肽个氨基酸的多肽。
ACTH ACTH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肾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肾上腺皮质增生和糖皮质激素的合成与释放上腺皮质增生和糖皮质激素的合成与释放。
5.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包括促卵泡激素和黄体生成素促性腺激素包括促卵泡激素和黄体生成素。
前者能刺激卵泡的发育和卵子的成熟激卵泡的发育和卵子的成熟。
《体育生理学》试题总汇(附答案)《体育生理学》试题总汇(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体能量供应的主要来源是(A)A. 糖类B. 脂肪C. 蛋白质D. 无机盐答案:A2. 耐力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B)A. 肌肉力量B. 心肺功能C. 肌肉体积D. 爆发力答案:B3. 关于运动性蛋白尿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C)A. 仅在剧烈运动后出现B. 总是表示肾脏损伤C. 运动后尿液中出现蛋白质,但肾功能正常D. 仅在运动员中出现答案:C4. 运动时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是(A)A. 汗液蒸发B. 皮肤的血流量增加C. 呼吸作用D. 辐射和传导答案:A5. 运动后肌肉酸痛的主要原因是(B)A. 肌肉缺氧B. 乳酸积累C. 肌肉拉伤D. 肌肉炎症答案:B6. 维生素D的主要功能是(D)A. 促进铁的吸收B. 促进钙的吸收C. 提高免疫力D. 增强骨骼强度答案:B7. 下列哪种激素能促进蛋白质合成(A)A. 睾酮B. 肾上腺素C. 皮质醇D. 生长激素答案:D8. 关于运动性贫血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B)A. 仅在长时间剧烈运动后出现B. 运动后血红蛋白浓度降低,但不会影响运动能力C. 运动后血红蛋白浓度升高D. 仅在运动员中出现答案:B9. 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血钾浓度(C)A. 明显升高B. 明显降低C. 略有升高D. 明显下降答案:C10. 肌肉力量训练的主要方法是(A)A. 重量训练B. 间歇训练C. 有氧训练D. 拉伸训练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体能量供应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
答案:糖类2. 运动性蛋白尿是指________。
答案:运动后尿液中出现蛋白质,但肾功能正常3. 维生素D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
答案:增强骨骼强度4. 运动性贫血是指________。
答案:运动后血红蛋白浓度降低,但不会影响运动能力5. 肌肉力量训练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_。
体育理论知识:运动和身体内激素的关系运动和身体内激素的关系运动对人体的好处是众所周知的,它可以增强肌肉、提高心肺功能、改善代谢等。
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运动和身体内激素之间的密切联系。
实际上,合理的运动能够调节人体内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人的健康和身体功能。
本文将探讨运动和身体内激素的关系。
运动和肾上腺素运动后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增加。
肾上腺素是释放在身体内的一种激素,它可以使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提高心肌收缩力,增加心率和心排量,扩张支气管,加速血糖的分解等。
肾上腺素的分泌主要是通过体育锻炼和运动来刺激的。
肾上腺素对身体有一定的益处。
它可以提高人的兴奋度和警觉性,增强人的反应速度。
在紧急情况下,它可以帮助人体快速应对危险情况。
但是,长期过高的肾上腺素水平会导致不良影响。
比如,它会导致情绪波动、焦虑、失眠等不良反应。
此外,过度分泌的肾上腺素还可能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引起心血管疾病。
因此,适量的运动和体育锻炼可以帮助我们调节肾上腺素的分泌,从而提高兴奋度、增强身体反应能力,同时避免激素过量分泌的不良影响。
运动和睾酮睾酮是一种重要的男性激素,它对于男性健康至关重要。
睾酮除了对男性的生殖器官发育起着重要作用之外,还可以增强男性的肌肉力量和骨密度。
同时,睾酮还有抗衰老的作用,它可以增加代谢率,促进脂肪代谢,减轻肥胖等。
运动和睾酮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
根据科学研究,当人们进行高强度的、重量训练等有氧运动时,睾酮的分泌会显著增加。
而且,这种效应随着运动的时间增长而持续。
因此,适度的体育锻炼和运动可以帮助男性增加睾酮的分泌,提高肌肉力量、骨密度、代谢率等。
此外,科学研究还表明,睾酮水平与抑郁症的发病率有一定的关系,较低的睾酮水平会导致情绪低落,甚至诱发抑郁症。
运动和瘦素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激素。
它的分泌量与体内的脂肪量成反比,当脂肪储量增加时,瘦素的分泌量就会降低。
此外,瘦素还可以抑制人的食欲,增强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效率,调节身体的代谢。
竞技体育中的兴奋剂使用和控制使用兴奋剂违反了运动和医学的道德标准.国际奥委会把“使用兴奋剂”定义为:运动员应用任何形式的药物或以非正常量或通过不正常途径摄入生理物质,企图以人为的和不正当的方式提高竞赛能力即为使用兴奋剂.由于体育中最早使用的药物是兴奋药物-刺激剂,尽管后来被禁用的物质并非都是兴奋药,但国际上仍沿用“兴奋剂”这一称呼.目前所称的兴奋剂实为禁用物质和禁用方法的统称.本文根据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1996年最新公布的禁用物质和禁用方法,对兴奋剂的使用、危害和控制等问题作一简要介绍.1 禁用物质1.1 刺激剂1.1.1 局部麻醉剂可卡因是唯一禁用的局部麻醉剂.运动员使用可卡因的目的是以其产生的欣快感来克服比赛中和比赛后的厌烦和孤独感;同时,又以其麻醉或提高痛阈的作用来缓解疼痛,使精神得以放松.可卡因产生强烈的精神依赖性.用药后可产生欣快、过度健谈、烦躁、刻板行为、失眠、体重减轻和中毒性精神病.有的用药者还会产生一种危险的精神状态,即视一切人为敌人,驱使其去攻击别人,造成人身伤害.比赛可进一步加重其对心血管的刺激,造成致命性心律失常、心肌梗塞、脑缺血和脑梗塞,甚至导致猝死.1.1.2 黄嘌吟类药物咖啡因是唯一禁用的甲基黄嘌吟衍生物,尿中的浓度超过12?g/ml 即被认为是阳性.咖啡因对中枢神经系统各主要部位均有兴奋作用,能加强心肌和骨骼肌的收缩力.在能量物质动员和利用方面,咖啡因能刺激脂肪分解,增加血中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的水平,并增加游离脂肪酸的氧化供能;还能提高血糖水平,减少糖原分解.因此,咖啡因能提高长时间耐力运动的能力.但是咖啡因的利尿作用可造成脱水,使体温调节能力降低.咖啡因还可增加基础代谢率,使体温升高,导致在运动中过早疲劳.这些都给运动带来不利的影响.用量过大还会引起中毒:不安、激动、失眠、头痛、反射亢进、肌肉抽搐甚至惊厥;心悸、心动过速;气急或呼吸停止;胃酸分泌增加及腹痛等.1.1.3 拟交感胺这类药在化学上多属胺类,作用与交感神经兴奋的效应相似,故称为拟交感胺.它们的结构中都含有苯乙胺,包括苯丙胺及其盐类和相似的对精神起显著作用的化合物.这类药有很强的中枢兴奋作用.常被运动员选用的还有苯丁胺、甲基苯丙胺、苯二甲吗啉和哌苯甲醇等.这里以苯丙胺为例作一介绍.苯丙胺能产生欣快感,提高情绪,保持清醒,解除疲劳,体验到一种体力和脑力都明显加强的感觉,运动员使用苯丙胺的目的是增加赛前兴奋性,提高攻击性,通过提高肌肉效率和减少疲劳来进行更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反复使用苯丙胺会产生精神依赖性.大量服用引起的中毒性精神病常很难和类偏执狂精神分裂症鉴别.苯丙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刺激还可造成惊厥、昏迷和死亡.其它副作用包括高血压、心绞痛、致命性心律失常、厌食、呕吐、腹痛和体重下降等.1.1.4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也属拟交感胺,也称为儿茶酚胺类.它们的特点是外周作用强而中枢作用弱.这类药中有的能提高心脏的兴奋性、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有的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作用,使血糖升高,促进脂肪分解,使血中游离脂肪酸升高;还有的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常被运动员选用的有麻黄素、伪麻黄素、咳喘宁、舒喘宁和异丙肾上腺素等.1.1.5 中枢兴奋剂中枢兴奋剂是指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活动的药物.这些药物对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均能兴奋,但对不同的部位有一定的选择性.然而随着剂量的提高,不仅强度增加,而且对中枢的作用范围也将扩大.中毒量下,这些药物均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广泛和强烈的兴奋,产生惊厥.严重惊厥随即转入抑制,并可导致死亡.常被选用的包括氨苯唑、香草二乙胺、土的宁、戊四唑、尼可刹米、哌醋甲酯和匹莫林等.1.2 麻醉剂吗啡及其衍生物是这类药物的代表.常被选用的有:吗啡、二乙酰吗啡(海洛因)、杜冷丁、镇痛新、丙氧吩、美散痛等.这些药物有很强的镇痛作用,而且选择性高,在不影响其它感觉及意识的时候即有效.其次,它们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均有效.由于吗啡还有明显的镇静作用,能消除由疼痛引起的焦虑、紧张、不安等情绪改变,明显提高对疼痛的耐受力.运动员在发生伤病无法进行正常训练或在比赛中、比赛后感到厌烦和孤独时使用麻醉剂来缓解疼痛和放松,以延长运动时间.可提高痛阈,使运动员无法分辨是否受伤.这些药物还能产生欣快感或心理刺激,造成战无不胜的假想和超出自身能力的错觉.因此,往往使运动员在过度训练或比赛中造成更严重的损害.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嗜睡、眩晕界、便秘、排尿困难等.急性中毒时表现出昏迷、呼吸深度抑制、瞳孔极度缩小、血压下降、体温降低,可由于严重缺氧致休克、循环衰退、死亡.反复使用这类药物会形成耐受性和成瘾性,停药时会产生很强的戒断症状.1.3 合成代谢剂1.3.1 雄激素和同化激素雄激素(主要指睾酮)不仅有雄激素活性,还有显著的蛋白质同化作用.近年来合成的一些睾酮衍生物,其雄激素活性大为减弱,而同化作用仍然保留或有所增强.这些化合物称为同化激素,包括甲基睾酮、氟羟甲基睾酮、乙诺龙、苯乙酸诺龙、大力补、康力龙和康复龙等.这类药物的主要生理作用是:(1)促进生长、性器官和副性特征的发育并维持男性性功能;(2)促进蛋白质合成,减少蛋白质分解,使肌肉发达和体重增加,但这需要以摄入适量的蛋白质为条件;(3)促进红细胞生成;(4)增强免疫功能和抗感染能力.运动员使用这类药物的结果是:(1)体重(特别是瘦体重)明显增加;(2)肌肉力量增长和肌肉肥大;(3)对不贫血的运动员并不能提高其有氧运动能力.长期大剂量使用这类药物,会产生许多副作用.在主观上可表现为性欲异常,攻击性增强;抑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导致睾丸萎缩和自身睾酮分泌减少;引起肝功能异常,与肝细胞癌变有一定的关系;增加冠心病的危险性,引起高血压;使韧带和肌腱失去弹性,易造成撕裂,肌肉发胀、发紧、变硬甚至痉挛.在男性,可发生精子生成减少,女性样乳房增大和阴囊痛等.在女性,可发生由于声带变厚而使声音变粗,阴蒂增大,脸部毛增多,秃头,皮肤增厚,闭经等.1.3.2 β2激动剂近年来发现,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不仅有拟交感胺作用,用于治疗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还有很强的合成代谢作用,可以增加体重(瘦体重).因此,有些运动员用这类药物作为同化激素的替代物.无论是作为刺激剂还是合成代谢剂.β2激动剂都是禁用的.常用的β2激动剂包括克伦特罗、舒喘宁、特布它林、芬丙喘宁等.1.4 利尿剂利尿剂是一类增加排尿的药物.利尿剂的种类不同,其作用原理也不尽相同.常用的利尿剂包括:氯噻酮、利尿酸、氨苯蝶啶、安体舒通、速尿、汞撒利、双氢克尿塞和甘露醇等.运动员使用利尿剂的目的在于:(1)快速减轻体重;(2)通过稀释和改变服用过的禁用药物的排泄速率来逃避兴奋剂检查;(3)排出体内贮留的水和无机盐;(4)预防和改善急性高山虚弱状态.使用利尿剂造成的脱水,将使血容量减少,在运动时导致每搏输出量减少和心率加快,亚极限运动能力降低.从理论上看,利尿剂的迅速减体重作用,对那些需要克服重力移动自己身体的项目是有益的.利尿剂在造成的电解质和水丢失的同时,会给机体带来各种各样的副作用.(1)低血钾和缺钾:几乎所有的利尿剂都有这种副作用.血清钾低于正常时会产生不适、疲劳、无力、肌痛、痉挛、麻痹甚至肌肉坏死.(2)脂质代谢异常;噻嗪类利尿剂可升高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但不影响高密度脂蛋白.(3)糖代谢改变:低血钾可减少胰岛素分泌,使血糖升高,糖耐量下降;还可增强糖原分解和抑制糖原异生,使糖原再贮存受阻,影响运动能力;(4)其它副作用如听力障碍、消化道反应等.1.5 肽和糖蛋白激素及类似物目前,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禁用的这类激素包括以下4种:(1)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对于男子,HCG睾丸分泌雄性激素.运动员使用HCG 的目的在于:①掩盖使用睾酮而造成的睾酮/表睾酮的比例失常.因为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规定尿中睾酮/表睾酮的比值大于6即认为是使用了睾酮.HCG在刺激睾酮生成的同时也刺激表睾酮生成,可使睾酮/表睾酮的比值保持正常.②HCG可提高睾酮水平和纠正因使用同化激素造成的低睾酮状态.滥用HCG达到一定量时,会产生类似早孕的反应;长期滥用可导致体脂分布的改变,造成乳房女性化.对于非妊娠的女子,很难看到使用HCG对运动能力的作用,恰当地使用HCG可能通过延长月经周期的黄体期模拟出“早期妊娠”,防止因使用同化激素而造成的卵巢萎缩.由于无法区别是外源性的HCG还是早期妊娠时自身生成的HCG,所以对女性不进行HCG的检查.(2)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ACTH由垂体分泌,其主要作用是促进肾上腺皮质生长,促进糖皮质激素和雄激素的合成.注射合成的ACTH还可使成人的生长激素血浓度暂时升高和脂肪组织的脂肪分解.(3)生长激素(GH) 及其相关的释放因子GH由垂体分泌,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生长.GH还有调节代谢的作用.GH使细胞摄入氨基酸增多,促进DNA、RNA及蛋白质合成;铜、钠、钙、磷、硫等进入细胞及骨骼也增多.GH能使机体能量来源从糖转向脂肪,防止在饥饿条件下消耗组织蛋白质.运动员使用GH主要是基于其增加机体蛋白质合成和促进细胞生长的功能.除直接使用GH以外,运动员还使用心得安、加压素、可乐宁、左旋多巴和氨基酸等来刺激垂体释放GH.使用GH可出现肢端肥大症的早期征候,发展下去会造成肌病、末梢神经病和心脏病、长期使用还可导致糖尿病、关节炎等并发症和缩短生命.(4)红细胞生成素(EPO) EPO由肾脏分泌,具有促进骨髓中红细胞系列的增殖、分化、成熟和释放的作用,以及维持血中红细胞数目和血红蛋白的稳定状态.运动员使用EPO后能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升高,有助于氧运输增加而提高耐力.但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升高,使红细胞比积增加至55%~60%,如果在运动时由于出汗,血液粘稠度增加,红细胞比积增加至70%,血流速度明显减慢,可引起组织缺氧,凝血加快,形成静脉血栓,肺栓塞,甚至中风.2 禁用方法2.1 血液兴奋剂血液兴奋剂是指向运动员输入血液、红细胞和相关的血制品.血液的来源可以是运动员本人(血液回输)或其他人(异体输血).使用这种方法的目的在于增加循环系统中的红细胞数目,提高血红蛋白水平,从而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提高最大摄氧量和耐力运动的能力.血液兴奋剂可造成过敏反应(皮疹、发热等)、慢性输血反应(发热、黄疸等)、传染性疾病(肝炎、艾滋病等),还可能造成循环的超负荷,甚至发生代谢性休克.2.2 药物学、化学与物理学的手段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禁止通过任何方法、借用任何物质来影响兴奋剂检查中尿样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规定不准插入导管向膀胱内注入液体,替换或篡改尿样和使用药物来抑制肾的清除.丙磺舒可以降低尿中同化激素的浓度达几十倍,使用表睾酮可使尿中睾酮/表睾酮的比值保持正常,这两种药可用于使用同化激素的运动员逃避兴奋剂检查.3 受一定限制的物质3.1 乙醇作为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之余用来使自己放松的物质,乙醇(酒精)的使用相当普遍.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规定在必要时可对运动员进行乙醇检测.乙醇对运动技能并无明显的作用,长期使用可对身体产生副作用,包括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肝脏的损伤.3.2 大麻大麻是被滥用最广泛的毒品,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规定在必要时可对运动员进行大麻检测.吸大麻使人产生欣快感,损害短程记忆力,降低智力活动能力,对时间的概念发生错乱,损害站立平衡,降低肌张力,引起手震颤,损害驾驶能力;大剂量使用可产生明显幻觉、妄想和类偏执狂感,引起思维混乱、思维崩溃,失去自我洞察力;长期吸大麻者表现出呆滞、淡漠、判断力损害、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受损、人格发生变化,事业上的进取精神减弱,有时会出现攻击行为.3.3 局部麻醉剂注射用局部麻醉剂中,可卡因是禁用的.其它局麻剂如丁哌卡因、利多卡因、卡波卡因、普鲁卡因等,仅限用于局部或关节内注射.血管收缩剂(如肾上腺素)可与局麻剂联合使用.3.4 皮质类固醇激素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广泛而复杂,在生理情况下,糖皮质激素主要影响正常物质代谢过程,如增加肝、肌糖原含量和升高血糖,加速蛋白质的分解代谢等.当应激状态时,机体分泌大量的糖皮质激素,通过“允许作用”等,使机体能适应内外环境所产生的强烈刺激(如创伤、疼痛等).超生理剂量还有抗炎、抗毒素、抗兔疫和抗休克等药理作用.这类药还能刺激骨髓造血机能,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增加;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出现欣快、激动等.皮质类固醇激素是禁用的,除去以下几种情况;(1)局部使用(耳科、皮肤科及眼科),但不能经直肠使用;(2)吸入使用(治疗哮喘和过敏性鼻炎);(3)关节内或局部注射.3.5 β阻断剂β肾上腺受体阻断剂能竞争性地与β肾上腺受体结合,抑制交感-肾上腺系统对心脏的兴奋作用和对支气管和血管的舒张作用等.在射击、射箭、跳台滑雪、摩托车、马术、高尔夫球等涉及手、足、眼协调和需要稳定性的运动项目中,使用β阻断剂可以产生以下作用;(1)降低焦虑水平及赛前的激动.β阻断剂对焦虑症的植物神经中介的躯体性症状(特别是心血管系统)如心率加快、震颤、心悸、呼吸加快等有效.(2)减少肌肉震颤、提高动作的稳定性和协调性.这种作用是通过对β2受体的抑制实现的.(3)减慢心率,使两次心跳之间的间隔延长,减轻由于心脏收缩造成的身体移动,使射击和射箭运动员有更充裕的时间来完成扣动扳机和放箭的动作,有助于提高运动成绩.因此,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规定在某些项目中对β阻断剂进行检测,包括心得安、心得舒、美多心安、氨酰心安、心得怡和心得平等.β阻断剂的副作用主要与它们的阻断作用本身有关.有心功能异常的人,可能出现心功能抑制和继发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哮喘病人禁用β阻断剂,因为它可能导致突发性气管痉挛.心得安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抑郁症(如失眠、恶梦和抑郁).β阻断剂还可引起男子性功能异常(如阳痿等).4 兴奋剂控制除了采用各种训练手段以外,也有人试图借助于使用兴奋剂来提高运动能力.兴奋剂的使用违反了体育运动本来的原则,同时也损害了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因而遭到了全世界运动医学界和舆论界的极力反对.兴奋剂控制工作已经成为竞技体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国际奥委会明确禁止使用兴奋剂,制定了各类禁用物质和禁用方法的清单,规定运动员有接受医务监督和检查的义务并对违反规定者进行处分.运动员由于伤病而需要的正常医疗用药是允许的,但一定要避免使用禁用的药物.因为无论是有意使用还是误用,一旦查出运动员尿中含有禁用药物,都将作为兴奋剂阳性处理.目前主要用尿液来进行兴奋剂检测.其优点在于:(1)取样方便;(2)取样对人体无损害;(3)尿中药物的浓度高于血中的浓度;(4)尿中其它成分的干扰少.根据不同的药物,分别采用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质谱联用法进行分析,要求准确的定性或定量.血样检测的目的仅限于补充尿液分析方法的不足,尚处于研究摸索阶段.目前探讨的血样分析方法主要是针对血液回输、EPO、HCG、GH等的检测,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法和荧光免疫法等.。
浅析运动员心脏张东2011212289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动员人体研究的不断深入,运动员心脏的相关机制和所处现状逐渐被学者们重视。
笔者通过文献阅读和引述,旨在通过系统阐述运动员心脏的形成机制、主要表现和我国运动员心脏的现状,从而对运动员心脏的相关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运动员心脏形成机制表现特征现状前言:运动员心脏是指由长时间训练引起的以心脏增大、新功能增加为主要表现的心脏适应现象。
运动员心脏除增大、心泵血功能提高外,还伴有都行心动过缓、心脏内分泌功能改变等,最终可表现为心泵功能储备的增加。
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表示运动员心脏属于生理代偿性反应。
1.运动员心脏的形成机制1.1血流动力学动物实验表明,心脏血液流动力学负荷增加首先引起心脏细胞内核糖核苷酸合成增加,继而蛋白质合成增加,这为心肌肥厚奠定了基础。
心肌纤维对能量的需求和蛋白质合成的增加又提高了心肌对氧的需求,而缺氧又可以成为刺激心脏结缔组织增生的重要因素。
心室腔增大是容量负荷的结果,也与安静时的心动过缓有关,运动训练引起循环血量增加也可能是导致心肌肥大的原因之一。
1.2内分泌因素随着运动心脏内分泌研究的进展,认为运动性肥大的发生已不仅仅是由于血流动力学超负荷所致的细胞体积增大及其亚细胞结构改变的简单过程,而是在神经——内分泌调节下,尤其是在心脏内分泌机制的调节下的异类结构、功能及代谢诸方面的心脏重塑过程。
运动后血中儿茶酚胺、睾酮、生长激素等浓度的升高,可促使细胞蛋白质合成,进而影响心脏增大,近年来还发现心脏通过自分泌、旁分泌等调节心血管系统功能,心脏可以产生和分泌心钠素、内皮素和肾素血管紧张素,其中血管紧张素可促使心肌细胞的收缩和增殖,起着生长因子的作用,在心肌肥大中具有重要意义。
1.3遗传因素目前,有关训练队心脏结构适应的大量资料中,很少研究遗传因素或其他环境因素对心脏大小的影响,Diano等(1980)用心动超声图研究,发现父母与其子女心脏经线有明显的相关性,即遗传成分可占5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