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数学数与式总复习教案

初三数学数与式总复习教案

初三数学数与式总复习教案
初三数学数与式总复习教案

考点2 数轴、倒数、相反数、绝对值 【知识要点】

1、若0≠a ,则它的相反数是______,它的倒数是______。0的相反数是________。

2、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____________;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_______;0

的绝对值是_____。?

??<≥=)0____()

0____(||x x x

3、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与___的距离。

【典型考题】

1、____的倒数是21

1-;0.28的相反____。

2、0|2|)1(2=++-n m ,则n m +的值为________

3、实数c b a ,,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2所示,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有

①0>+c b ②c a b a +>+ ③ac bc > ④ac ab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考点3 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 【知识要点】

1.若)0(2≥=a a x ,则x 叫a 做的_________,记作______;正数a 的__________叫做算术平方根,0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当0≥a 时,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__________。

2.非负数是指__________,常见的非负数有(1)绝对值0___||a ;(2)实数的平方0___2a ;(3)算术平方根)0(0___≥a a 。

3.如果c b a ,,是实数,且满足0||2=++c b a ,则有

__________,_____,===c b a

【典型考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3的平方根是3

B.7的算术平方根是7

C.15-的平方根是15-±

D.2-的算术平方根是2- 2. 9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 38-等于_____

(第8题)

【典型考题】

1、当x ____时,分式5

2

+-x x 有意义,当x ___时,分式242--x x 的值为零

2、下列分式是最简分式的是( )

A.ab a a +22

B.a

xy

36 C.112+-x x D 112++x x

3.(四川内江)化简:

23224

x x

x x +-+=+- . 4.(重庆)先化简,再求值:22

221(1)11x x x x x x --÷---+,其中1

2

x =.

练习

一、选择题

1.明天数学课要学“勾股定理”,小敏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勾股定理”,能搜索到与之相关的结果个数约为12 500 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1.25×105 B .1.25×106 C .1.25×107 D. 1.25×108 2.四个数-5,-0.1,

2

1

,3中,为无理数的是( ) A .-5 B .-0.1 C.

2

1

D. 3 3.已知实数m 、n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m >0

B .n <0

C .mn <0

D .m -n >0

4.-2的倒数是( )

A .2

B .-2 C. 21 D .-2

1 5.下列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 a 2+a 3=a 5 B .(a +b )2=a 2+b 2

C .(2ab 2)3=6a 3b 6

D .(x -a )(x -b )=x 2-(a +b )x +ab 6.如果3x 2n -

1y m 与-5x m y 3是同类项,则m 和n 的取值是( )

A .3和-2

B .-3和2

C .3和2

D .-3和-2

7.设m >n >0,m 2+n 2=4mn ,则mn

n

m 22-=( )

A .32 B.3 C.6 D .3

初三数学教学课件

初三数学教学课件 初三数学教学课件 初三数学教学课件已经为大家准备好啦,老师们,大家可以参考以下教案内容,整理好自己的授课思路哦! 第一课时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初步了解统计知识是应用广泛的数学内容. 2.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3.当一组数据的数值较大时,会用简算公式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2.渗透数学来源于实践,反地来又作用于实践的观点.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渗透数学公式的简单美和结构的严谨美,展示了寓深奥于浅显,寓纷繁于严谨的辩证统一的数学美.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平均数的概念及其计算.

2.教学难点:平均数的简化计算. 3.教学疑点:平均数简化公式的应用,a如何选择. 4.解决办法:分清两个公式,公式②的运用要选择一个适当的a.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与数据打交道,例如,电视台每天晚上都要预报第二天当地的最低气温与最高气温,商店每天都要结算一下当天的营业额,每个班次的飞机都要统计一下乘客的人数等.这些都涉及数据的计算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下面问题.(教师出示幻灯片)为了从甲乙两名学生中选拔一人参加射击比赛,对他们的射击水平进行了测验.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命中的环数如下:甲78686591074 乙9578768677 1.怎样比较两个人的成绩2.应选哪一个人参加射击比赛 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并可以分成小组讨论解决办法. 对于这个问题,部分学生可能感到无从下手,部分学生可能想到去比较两组数据的平均,让学生动手具体算一下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结果它们相等在学生无法解决此问题的情况下,教师说明,这正是本章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写出课题).这样做的目的是教师有意创设问题情境、制造悬念,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引起学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数与式的计算)

20XX 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数与式的计算) 试题特点:通过学习孝感市07年——14年的本类考题,参考湖北省其他地市的命题,作以下预测: 1.继续保持原来的命题模式,一个6分的考题。 2.一个实数计算题,再加一个分式化简求值(或解分式方程)。20XX 年黄石、宜昌、咸宁等市是这样命题的。3.解不等式组及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1.题型①分式化简求值②将多项式变形为x+y ,xy ,x-y 的形式计算 ③解分式方程④实数计算 考查学生的数感、式感、符号感、计算能力,灵活运用知识能力。 .知识点:负指数,平方根,立方根,绝对值,分式四则运算,因式分解,解分式方程。 常见错误: ① 00 =a (a ≠0)② p p a a -=- (a ≠0,p 为正整数) ③ 2323-=- ④ () 52522 -=- ⑤漏掉负号 ⑥解分式方程漏乘,移项不变号,无检验。 ⑦解分式方程与分式化简混为一谈。 应对措施: 1.牢固记忆及正确使用概念,公式,性质. 幂米的运算法则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分式的基本性质,等式性质及其区别。 2.在易错处讲清来龙去脉,说透缘由;作业及时纠错。 3.按法则计算,按步骤计算,不跳步,慎用口算,确保准确无误,立足一次成功。 4.回头看:教师将错题整理,让学生再做一遍。 5.将 含计算技巧的题目总结规律,提炼方法。 19.(2010湖北孝感,19,6分)解方程:21 133x x x -+=--. 19、(2011?孝感)解关于的方程:1 2 13-+ =+x x x . 19.(2012?孝感6分)先化简,再求值:??? ? ? ?--÷-a b ab a a b a 2 2,其中13+=a ,13-=b .

新初中数学概率技巧及练习题

新初中数学概率技巧及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如图,由四个直角边分别是6和8的全等直角三角形拼成的“赵爽弦图”,随机往大正方形区域内投针一次,则针扎在小正方形GHEF 部分的概率是( ) A . 34 B . 14 C . 124 D . 125 【答案】D 【解析】 【分析】 求出AB,HG的边长,进而得到正方形GHEF 的面积和四个小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求出比值即可. 【详解】 解:∵AH=6,BH=8, 勾股定理得AB=10, ∴HG=8-6=2,S△AHB=24, ∴S正方形GHEF =4,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96, ∴针扎在小正方形GHEF 部分的概率是1004=125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几何概型的实际应用,属于简单题,将概率问题转换成求图形的面积问题是解题关键. 2.岐山县各学校开展了第二课堂的活动,在某校国学诗词组、篮球足球组、陶艺茶艺组三个活动组织中,若小斌和小宇两名同学每人随机选择其中一个活动参加,则小斌和小宇选到同一活动的概率是( ) A . 12 B . 13 C . 16 D . 19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画树状图(国学诗词组、篮球足球组、陶艺茶艺组分别用A 、B 、C 表示)展示所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再找出小斌和小宇两名同学的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 画树状图为:(国学诗词组、篮球足球组、陶艺茶艺组分别用A. B. C表示) 共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小斌和小宇两名同学选到同一课程的结果数为3, 所以小斌和小宇两名同学选到同一课程的概率=31 93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概率.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列表法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用于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3.欧阳修在《卖油翁》中写道:“(翁)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构酌油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可见卖油的技艺之高超.如图,若铜钱半径为,中间有边长为的正方形小孔,随机向铜钱上滴一滴油(油滴大小忽略不计),则油恰好落入孔中的概率是() A.B.C.D.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用中间正方形小孔的面积除以圆的总面积即可得. 【详解】 ∵铜钱的面积为4π,而中间正方形小孔的面积为1, ∴随机向铜钱上滴一滴油(油滴大小忽略不计),则油恰好落入孔中的概率是, 故选:D. 【点睛】 考查几何概率,求概率时,已知和未知与几何有关的就是几何概率.计算方法是长度比,面积比,体积比等. 4.将三粒均匀的分别标有:1,2,3,4,5,6的正六面体骰子同时掷出,出现的数字分

初三数学中考复习-数与式-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天津市和平区普通中学2018届初三数学中考复习 数与式 专题练习题 1.下列实数中,是有理数的为( ) A. 2 B .3 4 C .π D .0 2.餐桌边的一蔬一饭,舌尖上的一饮一酌,实属来之不易,舌尖上的浪费让人触目惊心,据统计,中国每年浪费的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千克,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5×109千克 B .50×109千克 C .5×1010千克 D .0.5×1011千克 3.若|a -1|=a -1,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1 B .a ≤1 C .a <1 D .a >1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4x 3·2x 2=8x 6 B .a 4+a 3=a 7 C .(-x 2)5=-x 10 D .(a -b)2=a 2-b 2 5.如果a +a 2-4a +4=2,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0 B .a ≤2 C .a ≥-2 D .a ≥2 6.在代数式2x ,13(x +y),x π-3,5a -x ,x (x -y )x ,x +3(x +1)(x -2) 中,分式有____个. 7.如图,数轴上点A ,B 所表示的两个数的和的绝对值是____. 8.分解因式:8-2x 2=____ . 9.若a <6<b ,且a ,b 是两个连续的整数,则a b =____. 10.若分式x 2-2x -3x +1 的值为0,则x 的值为____. 11.计算: 8+|22-3|-( 13 )-1-(2015+2)0;

12.已知x+y=-7,xy=12,求y x y +x y x 的值. 13.先化简,再求值:a2-b2 a ÷(a- 2ab-b2 a ),其中a=2+3,b=2-3; 14.观察下列等式: 31=3,32=9,33=27,34=81,35=243,36=729,37=2187,…. 解答下列问题: (1)32016的末位数字是多少? (2)3+32+33+33+…+32016的末位数字是多少?

初三数学概率初步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概率初步单元测评附参考答案 (时间:100分钟,满分:110分)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 A.明天天气是多云转晴 B.农历十五的晚上一定能看到圆月 C.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放广告 D.在同一月出生的32名学生,至少有两人的生日是同一天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能性很小的事件在一次实验中一定不会发生 B.可能性很小的事件在一次实验中一定会发生 C.可能性很小的事件在一次实验中有可能发生 D.不可能事件在一次实验中也可能发生 3.下列模拟掷硬币的实验不正确的是() A.用计算器随机地取数,取奇数相当于下面朝上,取偶数相当于硬币正面朝下 B.袋中装两个小球,分别标上1和2,随机地摸,摸出1表示硬币正面朝上 C.在没有大小王的扑克中随机地抽一张牌,抽到红色牌表示硬币正面朝上 D.将1、2、3、4、5分别写在5张纸上,并搓成团,每次随机地取一张,取到奇数号表示硬币正面朝上 4.在10000张奖券中,有200张中奖,如果购买1张奖券中奖的概率是() A. B. C. D. 5.有6张背面相同的扑克牌,正面上的数字分别是4、5、6、7、8、9,若将这六张牌背面向上洗匀后,从中任意抽取一张,那么这张牌正面上的数字是3的倍数的概率为() A. B. C. D. 6.一个袋子中有4个珠子,其中2个是红色,2个蓝色,除颜色外其余特征均相同,若在这个袋中任取2个珠子,都是红色的概率是() A. B. C. D. 7.有5条线段的长分别为2、4、6、8、10,从中任取三条能构成三角形的概率是() 1

A. B. C. D. 8.一个均匀的立方体六个面上分别标有1,2,3,4,5,6,下图是这个立方体表面的 展开图,抛掷这个立方体,则朝上一面的数恰好等于朝下一面的数的的概率是() A. B. C. D. 9.四张完全相同的卡片上,分别画有圆、矩形、等边三 角形、等腰梯形,现从中随机抽取一张,卡片上画的恰好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概率为() A. B. C. D. 10.把一个沙包丢在如图所示的某个方格中(每个方格除颜色外完全一样),那么沙包落在黑色格中的概率是() A. B. C. D. 11.如果小明将飞镖随意投中如图所示的圆形木板,那么镖落在小圆内的概率为() A. B. C. D. 12.中央电视台“幸运52”栏目中的“百宝箱”互动环节,是 一种竞猜游戏,游戏规则如下:在20个商标中,有5个商标牌的背面注明了一定的奖金额,其余商标的背面是一张苦脸,若翻到它就不得奖.参加这个游戏的观众有三次翻牌的机会,某观众前两次翻牌均得若干奖金,已经翻过的牌不能再翻,那么这位获奖的概率是() A. B. C. D. 2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优质课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教案 九年级下册 2015—2016学年度

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 26.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 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二、重点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电流I 、电阻R 、电压U 之间满足关系式U=IR ,当U =220V 时, (1)你能用含有R 的代数式表示I 吗? (2)利用写出的关系式完成下表: 当R 越来越大时,I 怎样变化?当R 越来越小呢? (3)变量I 是R 的函数吗?为什么? 概念:如果两个变量x,y 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0(≠=k k x k y 为常数,的形式,那么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x 不能为零。 (二)、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1.一个矩形的面积为202cm ,相邻的两条边长分别为x cm 和y cm 。那么变量y 是变量x 的函数吗?为什么? 2.某村有耕地346.2公顷,人数数量n 逐年发生变化,那么该村人均占有

耕地面积m (公顷/人)是全村人口数n 的函数吗?为什么? (三)、举例应用、创新提高: 例1.(补充)下列等式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 (1)3 x y = (2)x y 2- = (3)xy =21 (4)25+=x y (5)31+=x y 例2.(补充)当m 取什么值时,函数2 3)2(m x m y --=是反比例函数? (四)、随堂练习 1.苹果每千克x 元,花10元钱可买y 千克的苹果,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 系式为 2.若函数2 8)3(m x m y -+=是反比例函数,则m 的取值是 (五)、小结:谈谈你的收获 (六)、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四、教学反思: 26.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 教学目标

初三数学复习-数与式(知识点讲解)

初三数学复习数与式 第一课时实数的有关概念 【知识要点】 (一)实数的有关概念 (1)实数的分类 当然还可以分为:正实数、零、负实数。 有理数还可以分为:正有理数,零,负有理数 (2)数轴: 数轴是研究实数的重要工具,是在数与式的学习中,实现数形结合的载体,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我们还可以利用这种一、一对应关系来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 (3)绝对值 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是这个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 (4)相反数、倒数 若a、b两个数为互为相反数,则a+b=0。 若m、n两个数互为倒数,则m·n=1。 (5)三种非负数: “几个非负数的和等于零,则必定每个非负数都同时为零”的结论常用于化简,求值。 (6)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a(a≥0)的平方根记作.一个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a(a≥0)的算术平方根记作.

(7)科学计数法、有效数字和近似值的概念。 1.近似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 2.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为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3.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用(1≤ <10,n为整数)的形式记数的方法叫科学记数法. 【典型例题:】 P2例1、(2012贵州六盘水,5,3分)数字,,,,,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 (1)有理数都可以化为小数,其中整数可以看作小数点后面是零的小数,例如5=5.0;分数都可以化为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2)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其中有开方开不尽的数. (3)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化为分数,也就是说,一切有理数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而无限不环小数不能化为分数,它是无理数. P2例4、(2012·湖北省恩施市,题号16 分值 4)观察下表: 根据表中数的排列规律,B+D=_________. 例题补充、(2012河北省17,3分)17、某数学活动小组的20位同学站成一列做报数游戏,规则是:从前面第一位同学开始,每位同学依次报自己顺序的倒数加1,第1位同学报,第2位同学报,…这样得到的20个数的积为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公开课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 全 册 教 案 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 21.1 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ax2+bx+c=0(a≠0),分清二次项及其系数、一次项及其系数与常数项等概念. 2.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概念,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通过丰富的实例,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让学生体会一元二次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培养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情感态度 使学生经历类比一元一次方程得到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过程,减少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ax2+bx+c=0(a≠0)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等概念,并能用这些概念解决简单问题. 难点:一元二次方程及其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系数的识别. 教学设计 活动一:创设情境 1.什么是方程?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2.指出下面哪些方程是已学过的方程?分别是什么方程? (1)3x+4=1;(2)6x-5y=7;(3)-=0;(4)y=5;(5)x2-70x +825=0;(6)7+=4;(7)x(x+5)=150;(8)-=0. 3.什么是“元”?什么是“次”?

活动二:一元二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的学习 自学教材第2~3页,思考教师所提下列问题: 1.问题1中列方程的等量关系是________,所列方程为________,化简后为________. 2.问题2中列方程的等量关系是________,为什么要乘?所列方程为________,化简后为________. 3.观察上面化简后的方程,会发现:等号两边都是________,只含有________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_______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4.任何一个方程都要化成它的一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________(a≠________).为什么? 5.说出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二次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在确定各个系数时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设问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解,排除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理解的障碍,让学生体会到一元二次方程也是刻画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同时,通过设问也给学生学习探究搭建了交流平台. 活动三:尝试练习 1.判断下列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 (1)3x+2=5y-3;(2)x2=4;(3)3x2-=0;(4)x2-4=(x+2)2;

初中数学概率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概率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转盘中8个扇形的面积都相等,任意转动转盘1次,当转盘停止转动时,估计下列4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其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最大的是() A.指针落在标有5的区域内B.指针落在标有10的区域内 C.指针落在标有偶数或奇数的区域内D.指针落在标有奇数的区域内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可能性等于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分别求出每种情况的可能性,再按发生的可能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即可,从而确定正确的选项即可. 【详解】 解:A、指针落在标有5的区域内的概率是1 8 ; B、指针落在标有10的区域内的概率是0; C、指针落在标有偶数或奇数的区域内的概率是1; D、指针落在标有奇数的区域内的概率是1 2 ;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了可能性大小,用到的知识点是可能性等于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关键是求出每种情况的可能性. 2.下列诗句所描述的事件中,是不可能事件的是() A.黄河入海流 B.锄禾日当午 C.大漠孤烟直 D.手可摘星辰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不可能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 【详解】

A、是必然事件,故选项错误; B、是随机事件,故选项错误; C、是随机事件,故选项错误; D、是不可能事件,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理解概念是解决这类基础题的主要方法.必然事件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不确定事件即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3.某小组做“频率具有稳定性”的试验时,绘出某一结果出现的频率折线图如图所示,则符合这一结果的试验可能是() A.抛一枚硬币,出现正面朝上 B.掷一个正六面体的骰子,掷出的点数是5 C.任意写一个整数,它能被2整除 D.从一个装有2个红球和1个白球的袋子中任取一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取到的是白球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频率折线图可知频率在0.33附近,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 A、抛一枚硬市、出現正面朝上的概率为0.5、不符合这一结果,故此选项错误; B、掷一个正六面体的骰子、掷出的点数是5的可能性为1 6 ,故此选项错误; C、任意写一个能被2整除的整数的可能性为1 2 ,故此选项错误; D、从一个装有2个红球1个白球的袋子中任取一球,取到白球的概率是1 3 ,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频率的折线图,利用频率估计事件的概率,正确理解频率折线图是解题的关键.

初中数学公开课教学反思

初中数学公开课教学反思 怎么写初中数学公开课教学反思?将教学作为一种技术,按照既定的程序和一定的练习使之自动化。它使教师的教学决策是反应的而非反思的、直觉的而非理性的,例行的而非自觉的。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数学公开课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初中数学公开课教学反思篇一 思之不慎,行而失当”反思意识人类早就有之。“反求诸己,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就是佐证。而当今社会反思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何况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也应适时反思教育的得与失,消去弊端,得教益。 今年,我担任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目前学期工作已基本结束,就此,我作了以下反思。 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新教材数学教学的特殊性,我的讲解基本上还拘泥于教材的信息,而开放型的、能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和发散学生思维的课堂比例还较小。在课堂教学中,有时缺乏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部分课时过于注重讲授,没有以精讲精练的要求正确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导致教与学不合拍,忽视对学生的基础、能力的关注。 2、课堂教学不能针对学生实际,缺乏“备学生”、“备学案”这一必要环节;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仍然拘泥于教材,没有进行有效地取舍、组合、拓展、加深;课堂教学没有真正做到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点、中考热点和中考难点的渗透,学生原有的知识不能得到及时、适时地活化;课堂密度要求不足,学生参与

机会少、参与面小;课堂留给学生自疑、自悟、自学、自练、自得的时间十分有限。 3、对中考的研究不够,对中考的考试范围、要求、形式、出题的特点及规律的了解不够明确,在课堂教学中依赖于复习资料,缺乏对资料的精选与整合,忽视教师自身对知识框架的主动构建,从而课堂教学缺乏对学生英语知识体系的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 4、课堂设计缺乏适当适时的教学评价,不能及时获悉学生在课堂上有没有收获,有多大收获等学情;课前设计“想教学生什么”,课堂反馈“学生学到什么”和课后反思“学生还想学什么”三个环节没有得到最大程度上的统一。 二、学生数学学习存在的问题。 由于课堂教学中以上问题的存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与复习出现了许多问题。 1.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在数学课堂上不积极参与,缺少主动发言的热情或根本不愿意发言;另外,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听新课时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或不能理解教师相对较快的指示语。 2.学生对数学课堂知识的掌握不实在、理解不全面,课外花的冤枉时间多;而大部分学生对书本知识不够重视,找不到数学学科复习的有效载体,不能有效的利用课本,适时地回归课本,数学复习缺乏系统性,数学学习缺乏主动性。 3.部分学生缺少教师明确的指导,在复习时缺乏系统安排和科学计划,或者学习和复习没有个性化特点,导致学习效果不明显。 4.基于以上情况,我认为作为学生中考的把关者,初中数学教师首先要有正确地意识,应充分认识到:一节课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

初三数学总复习数与式测试题的

初三数学总复习数与式测试题的初三数学总复习数与式测试题的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4的算术平方根是()A.2B.―2C.±2D.2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9的立方根是-3B.0的平方根是 0C.31是最简二次根式D.3-21)(等于81 3.若代数式532xx的值为7,则代数式2932xx的值是()A.0B.2C.4D.6 4.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电脑价格不断降低,某品牌电脑按原售价降低m元后,又降低20%,现售价为n元,那么该电脑的原售价为()A .元)54(mn B元)45(mn C.元)5(nm D.元)5(mn 5.比较83和411的大小是()A.83>41B.83<411C.83=411D.不能确定大小 6.若x2+2(m-3)x+16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是()A.- 5B.7C.-1D.7或-1 7.把分式3xx+y中的x,y都扩大两倍,那么分式的值()A.扩大两倍B.不变C.缩小D.缩小两倍 8.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1243aaa B.743aa C.3632baba D.043aaaa 9.用激光测量两座山峰之间的距离,从一座山峰发出的激光经过秒到达另一座山峰,已知光速为米/秒,则两座山峰之间的距离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米B米C米D

10.估计54的大小应为:()A.在7.1~7.2之间B.在7.2~7.3 之间C.在7.3~7.4之间D.在7.4~7.5之间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3-л的绝对值是______,3-8的倒数是____________. 12.一个实数的平方根为3a和32a,则这个数是 13.计算:20072009-20082=__________________. 14.如果332nmx和-444ynm是同类项,则这两个单项式的和是 ________,积是________. 15.在分式4222xxx中,当x___________时有意义;当 x____________时值为零. 16.研究下列算式你会发现有什么规律: 4×1×2+1=324×2×3+1=524×3×4+1=724×4×5+1=92……请你将找 出的规律用含一个字母的等式表示出来: 17.请你写一个能先提公因式、再运用公式来分解因式的三项式,并写出分解因式的结果 18.计算:(2+1)(2-1)-(2-3)2=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将多项式42x加上一个整式,使它成为完全平方式,试写出 满足上述条件的三个整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有50个同学,他们的头上分别戴有编号为1,2,3,……,49,50的帽子.他们按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顺时针方向围成一圈做游戏:从1 号开始按顺时针方向“1,2,1,2……”报数,报到奇数的同学再次 退出圈子,经过若干轮后,圆圈上只剩下一个人,那么,剩下的这 位同学原来的编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二、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21.计算:2-0221)32003(|22|4)( 22.计算:)543182(18342421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数学教案(七年级上册) 第1章有理数 第2章整式的加减 第3章一元一次方程 第4章图形认识初步 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 教学目标: 1、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 2、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 不是负数。 3、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重点:正、负数的概念 重点:负数的概念、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2、正数和负数 教师:如何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我们现在来解决问题4提出的问题。 结论:零下5℃用-5℃来表示,零上5℃用5℃来表示。 为了用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如零上、向东、收入和高于等规定为正的,而把与它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正的用小学学过的数(0除外)表示,负的用小学学过的数(0除外)在前面加上“-”(读作负)号来表示。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读作正)号。 注意:①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不仅仅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一个确定的量,如温度计中的0℃不是没有表示没有温度,它通常表示水结成冰时的温度。②正数、负数的“+”“-”的符号是表示量的性质相反,这种符号叫做性质符号。

三、巩固知识 1、课本P3 练习 2、课本P4例 义。 四、总结 ①什么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②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③引入负数后,0的意义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课本P5习题1.1第1、2题。 1.2.1有理数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能够准确区分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2、掌握有理数的分类方法,会对有理数进行分类,体验分类是数学上常用的处理问题的方法。 重点: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重点:有理数的分类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导入新课 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 问题1:学习了负数之后,我们对数的认识范围扩大了,你能写出三个不同类型的数吗?(请三位同学上黑板上写出,其他同学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出,如果有出现不同类型的数,同学们可上黑板补充。)问题2:观察黑板上的这么数,并给它们分类。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接着讨论和交流分类的情况,得出数的类型有5类: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二、讲授新课 1、有理数的定义 引导学生对前面的数进行概括,得出:正整数、零、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可以看作分母为1的分数,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即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让学生在总结出5类数基础上,进行概括,尝试进行分类,通过交流和讨论,再加上老师适当的指导,逐步得出下面的两种分类方式。 (1)按定义分类:(2)按性质分类:

初中数学概率分类汇编及答案

初中数学概率分类汇编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6个除颜色外均相同的乒乓球,其中3个是黄球,2个是白球.1个是绿球,从该袋子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的不是绿球的概率是() A.5 6 B. 1 3 C. 2 3 D. 1 6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先求出摸出是绿球的概率,然后用1-是绿球的概率即可解答.【详解】 解:由题意得:到的是绿球的概率是1 6 ; 则摸到不是绿球的概率为1-1 6 = 5 6 .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概率公式,掌握求不是某事件的概率=1-是该事件的概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在一个不透明的袋中,装有3个红球和1个白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 搅均后从中随机一次模出两个球 .......,这两个球都是红球的概率是() A.1 2 B. 1 3 C. 2 3 D. 1 4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列举出所有情况,看两个球都是红球的情况数占总情况数的多少即可.【详解】 画树形图得: 一共有12种情况,两个球都是红球的有6种情况, 故这两个球都是红球相同的概率是 61 = 122 , 故选A.【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列表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解题时要注意此题是放回实验还是不放回实验.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3.将一个小球在如图所示的地砖上自由滚动,最终停在黑色方砖上的概率为( ) A.5 9 B. 4 9 C. 1 2 D. 1 3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用黑色方砖的面积除以正方形地砖的面积即可.【详解】 停在黑色方砖上的概率为:5 9 ,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简单概率的求取,熟练掌握相关方法是解题关键. 4.如图,在方格纸中,随机选择标有序号①②③④⑤中的一个小正方形涂黑,与图中阴影部分构成轴对称图形的概率是( ) A.1 5 B. 2 5 C. 3 5 D. 4 5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根据题意,在方格纸中,随机选择标有序号①②③④⑤中的一个小正方形涂黑,共有5种等可能的结果,使与图中阴影部分构成轴对称图形的有②④⑤,3种情况,因 此可知使与图中阴影部分构成轴对称图形的概率为 3 35 5÷=

日历中的数学公开课教案

课题:日历中的数学 一、教学设计: 六年级第一学期第四章的一元一次方程是在小学简单方程的基础上,较系统地介绍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法和其应用,是初中代数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今后学习其他方程、方程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等内容的基础。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则是让学生通过对题目的分析和思考,培养如何把题意转化成数学语言,从而寻找相应的等量关系,以提高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字模型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和综合的能力,并且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加深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解,有利于明确学习数学的社会意义,看到数学的实际价值,体验数学学习的重要,激发和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模式 引导——探究教学模式 三、教学目标 1、分清题目中的未知量、已知量;会分析数量关系,找出体中等量关系,设立恰当未知量,列方程;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数学源于实践的认识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社会意义,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沟通,让学生体验和交流成功的喜悦,融洽师生关系。四、任务分析 学生具备的能力: (1)学生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2)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思考、分析和推理能力; (3)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会审题,寻找数量之间的关系,合理设置未知数,列出方程。 难点:明确学习数学的社会意义,看到数学实际价值,如何建构数学模型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九年级数学专题复习《数与式》教学设计

九年级数学专题复习教学设计《数与式》 ——万安中学成冬琴 【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实数的有关概念,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实数; 2.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的意义,掌握求实数相反数、绝对值和倒数的方法; 3.掌握科学计数法表示一个数,能按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 【重点难点】 实数的有关概念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考点一 实数的有关概念 1.数轴 规定了____、______、_____的直线,叫做数轴.____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2.相反数 (1)实数a 的相反数为____;(2)a 与b 互为相反数?______________; (3)相反数的几何意义:在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且到原点的距离__________ 3.倒数 (1)实数a 的倒数是______,其中a____0;(2)a 和b 互为倒数?___________ 4.绝对值 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离开_____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即一个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_____,0的绝对值是___,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__________. 即|a|=???? ? a a > 00 a = - a a < 考点二 实数的分类

考点三 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 1.若________(a ≥0),则x 叫做a 的平方根,记作______;正数a 的_________叫做算术平方根,记作______ 2.平方根有以下性质 (1)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_____________;(2)0的平方根是____;(3)_________没有平方根. 3.如果x 3=a ,那么x 叫做a 的立方根,记作________ 考点四 科学记数法、近似数、有效数字 1.科学记数法 把一个数N 表示成____________(__≤|a|<____,n 是整数)的形式叫科学记数法. 2.近似数与有效数字 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这时从__边第一个不为0的数字起,到______数字为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二、合作交流 例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33--= B .3 )3 1(1-=- C 3=± D 3=- 例 ) A . C . D 例3.实数a b ,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必有( ) A .0a b +> B .0a b -< C .0ab > D .0a b < 例4.有一个运算程序,可以使: a ⊕ b = n (n 为常数)时,得 (a +1)⊕b = n +2, a ⊕(b +1)= n -3 现在已知1⊕2 = 4,那么2013⊕2014 = . 0 a 0

初中数学概率难题汇编

初中数学概率难题汇编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①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经过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遇到红灯是必然事件;③若甲组数据的方差是0.3,乙组数据的方差是0.1,则甲数据比乙组数据稳定;④圆内接正六边形的边长等于这个圆的半径,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去判断①;根据必然事件的定义去判断②;根据方差的意义去判断③;根据圆内接正多边形的相关角度去计算④. 【详解】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也有可能是等腰梯形,①错误;必然事件是一定会发生的事件,遇到红灯是随机事件,②错误;方差越大越不稳定,越小越稳定,乙比甲更稳定,③错误;正六边形的边所对的圆心角是60 ,所以构成等边三角形,④结论正确.所以正确1个,答案选A. 【点睛】 本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要熟悉平行四边形的常见判定;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等的区分;掌握方差的意义;会计算圆内接正多边形相关. 2.一个盒子内装有大小、形状相同的四个球,其中红球1个、绿球1个、白球2个,小明摸出一个球不放回,再摸出一个球,则两次都摸到白球的概率是() A.1 2 B. 1 4 C. 1 6 D. 1 12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画树状图求出共有12种等可能结果,符合题意得有2种,从而求解.【详解】 解:画树状图得: ∵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两次都摸到白球的有2种情况,

∴两次都摸到白球的概率是: 21 126 =.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画树状图求概率,掌握树状图的画法准确求出所有的等可能结果及符合题意的结果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3.岐山县各学校开展了第二课堂的活动,在某校国学诗词组、篮球足球组、陶艺茶艺组三个活动组织中,若小斌和小宇两名同学每人随机选择其中一个活动参加,则小斌和小宇选到同一活动的概率是() A.1 2 B. 1 3 C. 1 6 D. 1 9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画树状图(国学诗词组、篮球足球组、陶艺茶艺组分别用A、B、C表示)展示所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再找出小斌和小宇两名同学的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计算即可.【详解】 画树状图为:(国学诗词组、篮球足球组、陶艺茶艺组分别用A. B. C表示) 共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小斌和小宇两名同学选到同一课程的结果数为3, 所以小斌和小宇两名同学选到同一课程的概率=31 93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概率.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列表法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用于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4.袋中有8个红球和若干个黑球,小强从袋中任意摸出一球,记下颜色后又放回袋中,摇匀后又摸出一球,再记下颜色,做了50次,共有16次摸出红球,据此估计袋中有黑球()个. A.15 B.17 C.16 D.18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共摸球50次,其中16次摸到红球,则摸到红球与摸到黑球的次数之比为8: 17,由此可估计口袋中红球和黑球个数之比为8: 17;即可计算出黑球数.

初中数学九年级《二次函数》公开课教学设计

22.1.1 二次函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二次函数的概念 (2).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二次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感悟----练习”,采用探究、讨论等方法进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几个特殊的二次函数的讲解,向学生进行一般与特殊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函数解析式 2.难点: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 1、知识回顾 (1).什么是变量,常量? (2).函数的定义是什么,有什么表现形式? (3) 函数的图象怎么构成,如何作函数的图象? 2、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 问题1: 正方体的六个面是全等的正方形,如果正方形的棱长为x ,表面积为y ,那么y 与x 的关系可表示为? y=6x 2 问题2: n 个球队参加比赛,每两队之间进行一场比赛.比赛的场次数m 与球队数n 有什么关系? m=21122 n n 问题3: 某工厂一种产品现在的年产量是20件,计划今后两年增加产量.如果

每年都比上一年的产量增加x 倍,那么两年后这种产品的数量y 将随计划所定的x 的值而定,y 与x 之间的关系怎样表示? y=20x 2+40x+20 观察以上三个问题所写出来的三个函数关系式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从自变量最高次数思考。 经化简后都具有y=ax2+bx+c 的形式,(a,b,c 是常数, a≠0 ). 我们把形如y=ax2+bx+c(其中a,b,c 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称:a 为二次项系数,ax 2叫做二次项;b 为一次项系数,bx 叫做一次项;c 为常数项. 又例:y=x2 + 2x – 3 满足什么条件时 当,是常数其中函数c b,a,)c b,a,c(bx ax y 2++= (1)它是二次函数? (2)它是一次函数? (3)它是正比例函数? 3、巩固练习: 1.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 (1)y=3x-1 ; (2)y=3x 2+2; (3)y=3x 3+2x 2; (4)y=2x 2-2x+1; (5)y=x 2-x(1+x); (6)y=x -2+x. 2.做一做: (1)正方形边长为x (cm ),它的面积y (cm2)是多少? (2)矩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如果将其长增加x 厘米,宽增加2x 厘米,则面积增加到y 平方厘米,试写出y 与x 的关系式. 4、例题讲解: 例1: 关于x 的函数是二次函数, 求m 的值. 解: 由题意可得 注意:二次函数的二次项系数不能为零 m m x m y -+=2)1(012 2≠+=-m m m 时,函数为二次函数。当解得,22 =∴=m 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