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阳陵泉等下合穴对急性胆囊炎豚鼠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786.46 KB
- 文档页数:5
电针阳陵泉穴对慢性胆囊炎患者胆囊容积和胆囊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曹子洋;张延彬;张宏春;郑英【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6(022)009【摘要】目的:探讨电针阳陵泉穴对慢性胆囊炎患者胆囊容积及胆囊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5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应用超声测量胆囊最大长径L、横径W及H,计算胆囊容积;运用CDFI测量胆囊动脉Vmax、Vmin、RI.试验组应用电针仪电针双侧阳陵泉穴,对照组电针假穴,电针穴位15 min、30 min后分别测量以上数据.结果:试验组电针阳陵泉穴后较电针前,胆囊容积、胆囊动脉Vmax、Vmin减小,RI增大,对照组各参数无明显变化.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电针穴位30 min后较电针15 min后上述参数变化更为显著,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阳陵泉穴可促进胆囊排空,胆囊动脉血流速度减慢,阻力指数增加,其机制可能为电针使胆囊平滑肌收缩.由于胆囊平滑肌收缩使胆囊动脉受压,胆囊动脉血流动力学产生相应变化.【总页数】4页(P1228-1231)【作者】曹子洋;张延彬;张宏春;郑英【作者单位】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临清252600;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临清252600;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临清252600;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临清252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5.9+7【相关文献】1.彩色多普勒对胁腹宁治疗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时胆囊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观察[J], 杨玉洁;刘铁军;张景洲2.慢性胆囊炎患者电针针刺阳陵泉穴后胆囊收缩素变化与胆囊动脉血流动力学观察[J], 曹子洋;张延彬;张宏春;郑英3.柴胡疏肝散联合阳陵泉电针对慢性胆囊炎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J], 周荣双;宋双敬;刘秀芝4.膈下逐瘀汤加减对慢性胆囊炎患者胆囊容积和胆囊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J], 陈朝露;张仁卓;李滨5.实时彩超对电针阳陵泉穴影响正常胆囊运动功能的评价 [J], 傅景霞;彭国平;熊源胤;金蕾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刺阳陵泉穴对慢性炎性胆囊运动影响的时效规律初探
郭珊珊;徐庆会;陈少宗
【期刊名称】《针灸临床杂志》
【年(卷),期】2011(027)011
【摘要】目的:探讨60 min内不同留针时间对胆囊运动影响的时效规律,为临床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最佳留针时间、针刺频次提供参考.方法:将18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两组,记录B超下两组中不同时间点的胆囊容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0 min时两组胆囊容积均达到最小值,并与针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针30 min组在50 min时达到半衰期,而留针60 min组在检测结束后尚未进入半衰期状态.结论:针刺阳陵泉穴能够明显促进慢性炎性胆囊的张力性舒缩运动,最佳留针时间以30 min为宜;对于慢性胆囊炎的针刺治疗,以每天针刺2次,饭前为宜.【总页数】3页(P31-33)
【作者】郭珊珊;徐庆会;陈少宗
【作者单位】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14;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山东潍坊261041;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1
【相关文献】
1.针刺肝胆募穴对炎性低张力胆囊运动影响的时效规律初探 [J], 杜帅;魏凌波;陈少宗
2.针刺期门影响慢性炎性低张力胆囊运动的时效规律初步观察 [J], 陈少宗;徐庆会;郭珊珊;卜彦青;宋世庆
3.慢性胆囊炎患者电针针刺阳陵泉穴后胆囊收缩素变化与胆囊动脉血流动力学观察[J], 曹子洋;张延彬;张宏春;郑英
4.手针与电针对炎性低张力胆囊运动影响的时效规律初探 [J], 杜帅;魏凌波;陈少宗
5.针刺阳陵泉对慢性炎性高张力胆囊运动影响的时效规律初步观察 [J], 陈少宗;宋世庆;张媛;王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针足三里和阳陵泉穴对家兔胃胆运动及脑肠肽的影响常小荣;严洁;刘玉群;张泓;易受乡;林亚平【期刊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年(卷),期】2006(14)17【摘要】目的:研究经脉-脏腑相关理论及经穴对相应脏腑的特异性作用.方法:静脉滴注阿托品造成家兔(n=50)胃和 Oddi括约肌运动抑制状态,观察电针家兔足三里穴及阳陵泉穴对胃电及Oddi括约肌肌电的影响并检测血浆和胃窦平滑肌及Oddi括约肌组织中胃动素(MTL)胆囊收缩素(CCK)的含量.结果:静滴阿托品后家兔胃电和Oddi括约肌肌电慢波高活动相平均振幅(P=0.001和快波平均振幅(P=0.028,P=0.001)明显降低;慢波平均频率变化不明显.电针足三里穴和阳陵泉穴对家兔胃电(P=0.020,P=0.0001及Oddi 括约肌肌电(P=0.021,P=0.001)平均振幅有不同程度的兴奋作用,表明经脉-脏腑之间既有直接相关又有间接相关.电针足三里穴和阳陵泉穴可升高胃窦平滑肌、Oddi括约肌组织及血浆中MTL(P=0.000)、CCK((P=0.001)含量.电针足三里穴对胃窦平滑肌和血浆MTL (P=0.020,P=0.001)及血浆CCK(P=0.001)含量升高最显著,差异有显著性意义.Oddi括约肌MTL及胃窦平滑肌、Oddi括约肌CCK以电针阳陵泉穴明显.提示MTL和CCK是参与针刺调整消化道运动的重要脑肠肽物质.结论:电针足三里和阳陵泉穴可促进胃和 Oddi括约肌运动,其机制之一可能为针刺影响外周MTL、CCK的释放,进而调整消化道运动.这种经穴对相应脏腑的调整作用具有相对特异性.【总页数】7页(P1662-1668)【关键词】电针;足三里;阳陵泉;Oddi括约肌;胃动素;胆囊收缩素【作者】常小荣;严洁;刘玉群;张泓;易受乡;林亚平【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2;R57【相关文献】1.络合足三里穴Ca2+对针刺足三里抑制家兔亢进胃运动的影响 [J], 郭义;张春煦2.电针足三里穴对家兔胃运动、胃电的抑制效应 [J], 牛淑冬;张英博;刘雅芬3.电针足三里穴对运动应激性溃疡大鼠几种脑肠肽含量的影响 [J], 胡柏平;范学辉4.尾核中P物质参与电针"足三里"穴对家兔胃运动、胃电的抑制效应 [J], 牛淑冬;王月飞;李成军5.电针"足三里"穴对家兔胃运动、胃电的影响及与蓝斑核关系的研究 [J], 于航;贾庆波;王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刺阳陵泉、胆囊穴治疗急性胆囊炎胆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蒋海锋;赵聪;汤雪峰;孔宪诚;沙粒;阎良;刘令圭;饶文龙;黄建平【摘要】目的观察针刺阳陵泉、胆囊穴对急性胆囊炎胆绞痛的临床镇痛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我院普外科的急性胆囊炎胆绞痛患者共60例,随机平均分成针刺组及药物组.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并检测患者外周血浆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后5、10及15 min这三个时间点,针刺组的疼痛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而在治疗后20、25及30 min,两组的疼痛治疗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组在降低血浆CRP方面优于药物组,有统计学差异(=0.004),但血浆β-EP及CCK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此次研究证实针刺对于急性胆囊炎胆绞痛治疗效果优于麻醉镇痛药联合抗胆碱能药物的镇痛效果,具有起效快、效果好、持续久的优势,同时能降低胆绞痛患者的CRP水平,安全可靠.【期刊名称】《肝胆胰外科杂志》【年(卷),期】2016(028)006【总页数】4页(P481-483,488)【关键词】针刺;胆囊穴;阳陵泉;胆绞痛;急性胆囊炎【作者】蒋海锋;赵聪;汤雪峰;孔宪诚;沙粒;阎良;刘令圭;饶文龙;黄建平【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普外科,上海20002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普外科,上海20002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普外科,上海20002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普外科,上海20002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普外科,上海20002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普外科,上海20002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普外科,上海20002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普外科,上海20002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普外科,上海20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6;R459.2胆绞痛是急性胆囊炎最主要的临床症状,是由于结石在胆道系统内位置的改变,引起胆囊管或胆总管一过性的阻塞或压力升高,导致Oddi括约肌痉挛而产生的疼痛。
针刺阳陵泉穴、胆囊穴及非经非穴对胆囊收缩功能即刻效应的对比观察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胆囊是肝胆系统的一个重要器官,主要负责储存及浓缩胆汁,对消
化起着重要作用。
胆囊收缩功能障碍是常见的胆囊疾病之一,常表现为
胆囊疼痛或消化不良等症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负面影响。
中医治疗是胆囊收缩功能障碍的常用方法之一,其中针刺疗法被广
泛使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阳陵泉穴和胆囊穴是中医针刺治疗胆囊疾病的常用穴位,阳陵泉穴
位于足太阳膀胱经,胆囊穴位于足少阳胆经。
此外,还有一部分非经非
穴也能对胆囊收缩起到一定的影响,如悬颈厥阴、三阴交等穴位。
然而,这些穴位之间的针刺效应差异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旨在比较针刺阳陵
泉穴、胆囊穴和非经非穴(悬颈厥阴、三阴交)对胆囊收缩功能即刻效
应的差异。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采取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将参与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针刺
阳陵泉穴、胆囊穴、悬颈厥阴、三阴交穴位。
评估胆囊收缩功能的方法
为超声波检查,记录收缩时间、收缩强度以及胆囊容量等指标,对比观
察不同穴位对胆囊收缩功能即刻效应的影响。
数据将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方差分析(ANOVA)和卡方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三、预期结果及意义
本研究主要探讨针刺阳陵泉穴、胆囊穴和非经非穴(悬颈厥阴、三
阴交)对胆囊收缩功能即刻效应的差异,预期结果可为临床中医针灸治
疗胆囊疾病提供指导,为寻找治疗胆囊疾病的优化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电针患侧曲池、阳陵泉穴对脑梗死后肢体痉挛大鼠的影响与机制研究绽晟;黄麟荇;易丽贞;陈瑞雪;黄慧源;岳增辉【期刊名称】《康复学报》【年(卷),期】2024(34)2【摘要】目的观察电针患侧曲池、阳陵泉穴对脑梗死后肢体痉挛(PSS)大鼠皮质损伤及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谷氨酸(Glu)、丙二醛(MDA)、核黄素激酶(RFK)和还原性辅酶氧化酶2(NOX2)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脑损伤的机制。
方法方法选择SPF级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与造模组,每组10、20只。
造模组采用Zea-Longa线栓法联合内囊注射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制备PSS大鼠模型。
造模成功后,造模组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
模型组采用鼠板固定大鼠,但不进行干预;电针组接受电针干预,穴位选择患侧阳陵泉穴(左)、曲池穴(左),每穴直刺1针,电针波型:密波;频率:100 Hz,强度以大鼠肢体轻微抖动为度,30 min/次,1次/d,连续治疗7 d。
分别于造模第1天和治疗第7天采用Zea-Longa神经功能评分评估大鼠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分别于造模第2天和治疗第7天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评估大鼠患侧肢体肌张力;采用HE染色观察大脑皮质的病理学改变;行为学测试完毕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MDA、Glu含量和大脑皮质中IL-6、TNF-α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RFK、NOX2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T-PCR法分析RFK、NOX2 mRNA转录水平。
结果结果①Zea-Longa神经功能、M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电针组治疗后Zea-Longa 神经功能、M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治疗前Zea-Longa神经功能、MAS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治疗后Zea-longa神经功能、M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
《针灸“相对穴”阴陵泉与阳陵泉经内质网应激途径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影响》篇一针灸“相对穴”阴陵泉与阳陵泉经内质网应激途径对大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影响一、引言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就是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
这一疾病往往会导致排尿功能丧失或出现尿频、尿急等严重困扰患者生活的症状。
尽管当前有众多治疗方式被探索并应用,如药物疗法、手术治疗等,但在一些特定病例中仍存在着恢复缓慢甚至无果的现象。
而作为传统的中医疗法之一,针灸的疗效得到了众多实践的证实。
其中,针灸“相对穴”的阴陵泉与阳陵泉对于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影响更是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这一穴位对于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治疗方法。
二、材料与方法本实验采用SD大鼠作为实验对象,通过制造脊髓损伤模型来模拟人类脊髓损伤。
在针灸治疗方面,我们主要采用阴陵泉与阳陵泉的相对穴位进行针灸治疗。
同时,我们还将通过内质网应激途径来探讨这一治疗的内在机制。
三、实验过程与结果1. 模型建立与分组首先,我们通过手术的方式制造了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并将大鼠分为四组:模型组(不进行治疗)、假手术组(仅进行手术操作而不造成实质性损伤)、针灸治疗组(采用阴陵泉与阳陵泉的相对穴位进行针灸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2. 针灸治疗与观察指标在针灸治疗过程中,我们观察了大鼠的排尿情况、膀胱功能等指标。
同时,我们还通过免疫组化、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了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
3.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针灸治疗组的大鼠在治疗后排尿功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膀胱功能也得到了显著的恢复。
同时,我们还发现针灸治疗后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这表明针灸治疗可能通过调节内质网应激途径来改善大鼠脊髓损伤后的神经源性膀胱症状。
四、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针灸“相对穴”阴陵泉与阳陵泉对于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恢复具有显著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