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健康饮食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05 MB
- 文档页数:10
胆囊炎患者的饮食禁忌,帮助恢复健康!胆囊炎患者进食油腻以后会引起胆囊收缩导致疼痛,所以胆囊炎患者饮食要清淡。
胆囊炎胆石症不论在发作期或静止期,含有丰富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等均应少吃为宜。
★慢性胆囊炎疗★饮食★法胆囊炎胆石症除用药物和外科手术治疗外,营养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尤其在疼痛缓解和手术后健康恢复阶段更不容忽视营养治疗的要求及饮食治疗原则如下:(1)营养治疗的总目的,是通过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减轻或解除患者的疼痛和预防结石的发生。
急性发作期的重症患者应禁食,可静脉补给各种营养素;当能进食时,应禁食脂肪和刺激性食物,短期可食用含高碳水化合物的流质饮食。
随病情逐渐缓解可给予低脂半流质或低脂少渣软饭。
每日应少食多餐,仍须限制肉及含脂肪多的食物。
慢性胆囊炎应给予充足热量的高蛋白质、高碳水化合物和适量限制脂肪的饮食,同时要有丰富的维生素。
(2)要有足够热能,方能保证患者的需要。
如果患者体重过重,应给予低热能饮食,使患者体重减轻。
低热能饮食中含脂肪量也要少,以适合对胆囊病患者限制脂肪的要求。
一般每日供给热量7531.2~8368焦耳(1800~2000千卡)。
(3)对慢性胆囊炎患者,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增进食欲、促进胆囊收缩利于胆囊排空,应尽可能提高饮食中蛋白质比例。
每日蛋白质供给量以每公斤体重l~1.2克为宜,但要避免随着蛋白质摄入过量的胆固醇。
(4)由于脂肪能促使病变的胆囊收缩而引起剧烈疼痛,故在发作期应对其严加限制。
每日脂肪供给量应低于40克或禁食,病情好转后可适量进食。
(5)在食用碳水化合物的流质饮食时,主要的营养物质是糖。
可给充足的碳水化合物,每日供给300~350克,特别是在发作期应予静脉补给。
(6)要供给丰富的多种维生素,特别要注意补充维生素B、K。
(7)忌用刺激性食物和酒类。
★★急性胆囊炎饮食治疗(1)急性发作胆绞痛时应予禁食,可由静脉补充营养。
(2)慢性或急性发作缓解后,可食清淡流质饮食或低脂、低胆固醇、高碳水化合物饮食。
胆囊炎及胆石症患者的饮食建议胆囊炎和胆石症是胆道中最常见的疾病,两者常同时存在,互为因果。
饮食营养与两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有着密切的关系。
针对胆囊炎和胆石症患者的饮食营养建议:1.急性发作期如发热、呕吐、剧烈疼痛时,应采取禁食、静脉补充营养、抗炎等治疗。
在缓解期或无症状时,应采取低脂肪、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的饮食治疗;2.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患者,要维持理想体重,适当运动;3.低脂肪饮食:高脂肪可促进缩胆素的分泌,使胆囊收缩,发生疼痛。
故需严格限制脂肪摄入量,每日<40g,缓解期可<50克,且应严格限制动物性脂肪,烹调用植物油脂,忌肥肉、煎炸食品或油腻的糕点,食物以汆、煮、炖、拌、卤等少油烹调方法制备为主;4.低胆固醇饮食:每日胆固醇摄入量<300毫克为宜,免用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鱼子、蟹黄、蛋黄(一个蛋黄含250mg左右胆固醇)等食物;5.适量蛋白质:摄入过少不利于受损胆管组织的修复,摄入过多会增加胆汁分泌。
故宜适量给予1克/公斤体重,可选用鸡肉、牛肉、鱼、豆制品等;蛋白摄入不足时可以加餐补充低脂高蛋白营养制剂(咨询营养科医生或技师);6.多吃粗杂粮、新鲜的蔬菜水果及木耳、香菇等菌类:其富含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胆固醇的排泄而降低胆固醇,降低血脂。
少用单糖,如砂糖、葡萄糖,不吃过甜的食品,对合并高脂血症、冠心病、肥胖者更应予以限制。
少量多餐,有利于刺激胆汁的分泌,并建议多饮水以稀释胆汁利于排出;7.饮食禁忌:禁吃油煎油炸、刺激性食物和强烈调味品,如辣椒、咖喱、芥末、酒、咖啡等;少吃产气食物,如牛奶、洋葱、蒜苗、萝卜、黄豆等;8.如果长期进食的食物种类受限,容易出现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缺乏,应适应补充复合维生素(如金施尔康或善存,1粒/日)和营养制剂(请咨询营养科医师或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