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31 MB
- 文档页数:35
13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联系生活,感知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4、通过阅读领悟“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一句在文中的作用,弄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教学重难点:1、通过阅读课文弄清“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2、通过对信息的收集和利用,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拓展学生知识面,同时也突出了说明文的写作训练。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联系生活,感知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了解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宇航员在月球上仰望太空,最令他们百看不厌的是——(地球)因为它能发出——(蓝色和白色的光芒),它是茫茫宇宙中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2、这蓝色的就是——(水)面对这颗美丽的蓝色水球,你会想些什么3、板书课题:《海洋——21世纪的希望》,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生自读课文要求:读通顺、读正确,理解生词2、学习生词:低廉威胁索取敬畏大显神威望洋兴叹喜怒无常无穷无尽匮乏干旱回眸蔚蓝色(1)读准字音(2)识记生字(3)理解词义:回眸:眸:指眼睛。
是回过头来看的意思。
敬畏:又敬重又害怕。
匮乏:缺乏、贫乏的意思。
慷慨:本课指很大方,不吝惜的意思。
低廉:(价钱)低,便宜。
威胁: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
望洋兴叹:本课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
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3、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4、指导分段:全文可分几部分?哪部分写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1)生读文分段(2)交流分段及段意三、学习第一段1、海洋是人类的摇篮,它曾经孕育了地球上最初的生命。
海洋是一位慈爱的母亲,它曾经哺育了地球上的生灵。
它与人类的关系是那样地密切。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海洋——21世纪的希望》〔目标预设〕1、阅读课文的语言文字材料,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理解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激发学生探究海洋的兴趣。
2、讨论发现“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感受文本内容的纲目与条理。
3、品味体会文本说明方法与语言特色,模仿文本语言进行表达。
〔重点、难点〕感受文本的说明方法与语言特色,理解海洋真正是21世纪的希望。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抓住知识要点,更要引导学生关注知识背后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等。
虽然这篇说明文文体简洁、通俗易懂,但同样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运用语言、感悟形象、晓悟情趣,上出浓浓的“语文味”。
〔教学过程〕一、生字词引文本,感对比说明1、课文预习了吗?出示三个生字:“慷”“蕴”“胁”,指名读读,选择你认为难写的字写一写,注意提醒学生“慷”下面不是“水”。
2、这三个字课文中是怎么组词的?(威胁慷慨地给予蕴藏)3、预习了课文,你能联系文本内容,用其中的一个词说说话吗?适机指导学生读读相关段落。
预设一:人们受到生态环境恶化、食物的匮乏的威胁,海洋慷慨地给予我们高蛋白食品。
适机理解“匮乏”预设二:世界受到能源危机的威胁,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预设三:人类受到电力缺乏的威胁,海洋蕴藏着海浪、潮汐等的无穷无尽的能量,预设四:海洋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水资源,可以慷慨地给予人类以空间。
[设计意图]从词语入手,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引导学生理解词义。
“慷慨地给予、蕴藏”是从海洋这一方面讲的,而“威胁”却是从人类现状方面说的,海洋“慷慨地给予我们了什么?它蕴藏了什么?人类的现状受到了什么威胁?这两个问题涵盖了文章内容的全方面,在这样的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这三个词的意思,还进一步加深并拓展了文本内容的理解:人类面临的困境威胁,“慷慨地给予、蕴藏”突显了开发、利用海洋的美好前景,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