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视双向化建设和改造实施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2.47 MB
- 文档页数:15
青岛有线三网融合“同纤共缆〞网络改造扩容实施方案2021年1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业务需求与分析 (2)1.1.业务需求 (2)1.2.用户带宽需求 (2)1.3.网络接入数据模型 (2)1.3.1.FTTB模型〔50户模型〕 (3)1.3.2.FTTZ模型〔200户模型〕 (3)1.3.3.FTTH模型 (4)1.3.4.接入模型小结 (5)第二章扩容改造技术方案 (6)2.1.总体结构 (6)2.2.HFC主干网络设计 (8)2.3.IP城域网设计 (9)2.3.1.核心层 (11)2.3.2.会聚层 (13)2.3.2.1.分节点设计 (13)2.3.2.2.分布式CDN节点 (14)2.3.2.3.分前端设计 (15)2.4.接入层设计 (16)2.4.1.接入网参考模型 (16)2.4.1.1.应用场景模型1 (16)2.4.1.2.应用场景模型2 (18)2.4.2.设备功能要求 (18)2.4.2.1.RFPON+EOC局端设备 (18)2.4.2.2.EOC终端设备 (20)2.4.2.3.RFPON设备技术指标 (22)2.5.业务系统接入设计 (25)2.5.1.MCC设计 (25)2.5.2.IMS网络设计 (27)2.5.3.分布式CDN设计 (27)第三章IP城域网资源规划方案 (29)3.1.IP规划 (29)3.1.1.根底设施IP地址 (29)3.1.2.用户/业务IP地址规划 (30)3.1.2.1.EOC用户IP地址 (30)3.1.2.2.专线用户IP地址 (30)3.2.路由规划 (31)3.2.1.路由规划原那么 (31)3.2.2.总体路由规划 (31)3.2.3.IGP设计 (32)3.2.4.EGP设计 (33)3.3.组播规划 (35)3.3.1.RP的位置及Anycast RP的工作模式 (35)3.3.2.组播复制点的选择 (35)3.4.MPLS VPN设计 (36)3.5.IP V6设计 (38)3.5.1.IPv6地址申请与分配 (38)3.5.2.IPv6路由规划 (38)3.6.QOS设计 (41)3.6.1.QOS设计原那么 (41)3.6.2.QOS设计 (41)第四章网络、平安管理 (43)4.1.网络管理设计 (43)4.1.1.NTP设计 (43)4.1.2.网管系统 (43)4.1.2.1.EOC设备配置管理 (44)4.1.2.2.链路全程路由故障定位分析 (44)4.1.2.3.网络质量测试 (44)4.1.2.4.接入层设备自动巡检 (45)4.1.2.5.系统接口 (45)4.2.网络平安设计 (45)前言本方案在青岛有线现有的HFC和宽带IP城域网现状的根底上,根据青岛有线业务开展战略要求,按照NGB技术体制和三网融合试点要求,在分析各种“双向化〞技术的根底上,制订出适合青岛有线网络的“宽带化、双向化〞的技术演进路线。
三网融合下有线电视HFC网络双向改造方案分析摘要在国家重点推进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等相关行业企业都在加快调整步伐,以应对未来的激烈竞争。
对于广电运营商来说,传统的线路网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现有的有线电视hfc网络进行双向化改造成为当务之急。
而在众多的接入技术中,基于epon技术+最后100米接入的方案被市场广泛认可,本文通过从分析有线电视网改造双向化的几种方案,详细阐述了其优缺点。
关键词三网融合;epon;接入方案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3-0225-02三网融合是我国的重点发展领域,连续被政府纳入3个“五年规划”,经过前期的摸索阶段,三网融合已经取得较快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面对三网融合,广电加快了技术变革的步伐。
截止2012年12月底,中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已经达到1.56亿户,数字化程度达到76%。
有线电视hfc双向化网络改造后,才能实现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在硬件条件下不至于输给电信网和互联网。
1 基于hfc网络的cm方案hfc(hybrid fiber coaxial)是由光纤与同轴电缆混合的网络,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网络。
网络有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是光纤干线、同轴电缆干线和用户自配线。
在“光进铜退”的必然趋势下,分布式hfc网络凭借其便利性、经济性、可靠性成为众多广电运营商的首选网络。
cm(cable modem)是电缆调解器,是有线电视接入广电系统的终端设备。
基于hfc网络的cm方案总体来说是指,以光纤网络连接总前端、分前端、光节点,而同轴线缆由光节点连接至每个cm,一般在分前端需要配备cmts。
该方案的优势在于集中程度极高,设备量较少,设备管理相对较为方便。
而缺点则是分前端的cmts单位宽带成本太高,上下行带宽逐渐无法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2 基于epon技术+最后100接入部分的方案2.1 epon技术图1 epon网络结构示意图在hfc网络中,光纤接入部分已经成为制约网络发展的瓶颈。
有线电视双向传输网络改造技术方案摘要:本文提出了平度市有线电视双向传输网络改造技术方案,为今后开展双向业务做好网络准备。
关键词:双向传输网络光缆网络用户电缆分配网络传统的有线电视网络传输是由光缆网络(主干网络)和同轴电缆分配网络(用户分支网络)组成,是一个传输有线电视信号的单向网络。
这种传输网络已不能满足当前国家三网融合的需要,要开展宽带上网、视频点播等双向综合性业务,必须对现有的传输网络进行双向化改造。
1、目前有线电视传输网络现状平度市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已于2010年底全部结束,目前采用的是光缆同轴电缆混合传输网络。
主干网络由光缆传输,采用星型树枝型相结合的网络拓扑结构,每个光节点带200至500户,覆盖半径为200至400米,光接收机采用AC60V集中供电,光接收机后一般串1-3级放大器,放大器后采用多级分支分配器带户(详见图1)。
图1这种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1 光缆系统:光节点所带用户太多目前网络的光接收机覆盖半径为200-400米,带200-500用户,能确保数字电视的信号质量,但不能保证今后双向网络的正常传输。
因为一个光节点的用户共享上行信道带宽,用户数量过多,就会使数据传输速率下降,导致回传信号阻塞。
1.2 电缆系统:设备级联和接头过多电缆传输系统,放大器级联数一般为1-3级,分支分配器级联数一般为3-6级,级联数较多,接头也相应增多,不但导致信号传输质量下降,而且由于接头的增多,增加了故障率,在双向传输中加大了回传噪声,严重影响双向业务的开展。
2、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改造技术方案根据目前的网络现状和双向业务的发展规划,有线电视双向网络的改造,光缆网络采用双星型网络拓扑结构,电缆分配网络采用集中分配结构。
2.1 光缆网络双向化改造技术方案光缆网络采用双星型网络拓扑结构,即机房至小区采用一级星型网络结构,在每个小区内加装光分路器,至每个光节点采用二级星型网络结构。
光缆的配置是:机房至小区的主干光缆每500户左右四芯光纤,小区内至光节点的分支光缆每个光节点四芯光纤。
广电网络公司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技术模式选择摘要:本文提出了一个“全网覆盖,灵活接入”的双向网改思路,归纳了双向网改技术方案选择的四项原则,详细介绍了几种适宜广电网络公司双向网络改造的接入技术,分析了这些技术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它们在双向网改应用中的实际表现,给出了三种不同网络存量下可供参考选择的双向网改技术模式。
关键词:广电网络公司;双向网改;FTTB+LAN;EPON;EOC;EPON+EOC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如视频交互业务、视频互动电视、网络电视等新兴业务的产生,已经对用户的消费习惯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模拟到数字,从单向到双向,从看电视到用电视,从网络的单一功能到三重播放,三网融合,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为广电网络公司带来了巨大商机,也为传统的运营市场划分带来了变革,在这个变革的时期,广电网络公司必须居安见危,紧跟这个技术与市场的变革进程。
加快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的步伐,推动有线电视网络向双向、交互、多功能方向发展,把普通电视接收终端变成家庭多媒体信息终端,是广电网络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
虽然许多广电网络公司早已经开始进行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的改造工作,但由于没有一个适宜的双向网改技术模式,导致缺乏更加有效的业务运营模式,双向网改的投资没有一个合理的回收,在与其他业务运营商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被动及劣势地位。
广电网络公司需要一个简单、易于建设、扩张、维护和管理并能够提供多业务运营的双向网改技术模式,来带动网络服务的创新和盈利模式的突破,从而推动双向有线电视网络综合业务的发展。
一、广电网络公司双向网络改造技术方案选择的基本思路数字电视的整转工作正在推进,不同网络间的技术正在进一步发展和融合,不同运营商的业务正在进一步渗透,综合业务的市场剧烈竞争也在所难免,在这个阶段双向综合业务的营销、双向网改的建设时间和成本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所以,广电网络公司选择有线电视双向网改技术模式的一个基本思路应该是: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进行全网的双向业务覆盖,对有双向综合业务需求的用户迅速实现灵活的网络接入,以双向业务的发展带动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的改造。
江苏省有线电视网双向化改造技术方案★免费下载★专业电视系统资料江苏省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技术方案江苏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二〇〇八年五月江苏省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技术方案目录一、背景...................................................................... ........................................... 1 1.1 行业态势...................................................................... ................................... 1 1.2 江苏有线电视网络现状...................................................................... .. (2)二、指导思想、遵循原则和任务目标 (3)2.1 指导思想...................................................................... ................................... 3 2.2 遵循原则...................................................................... .. (3)2.3 任务目标...................................................................... ................................... 4 三、广电业务分析...................................................................... ........................... 4 3.1有线电视网络主要业务类型...................................................................... . (4)3.2江苏省广电网络业务发展预测......................................................................5 3.3带宽测算...................................................................... .................................... 6 四、技术方案...................................................................... ................................... 7 4.1广播网络...................................................................... (7)4.1.1广播网络改造原则...................................................................... . (8)4.1.2 广播网络频谱配置...................................................................... (8)............................. 9 4.1.3网络管理................................................................4.2双向网络...................................................................... (9)4.2.1 光纤到楼、五类线入户(FTTB+EPON+LAN)方案........................10(1)适用网络...................................................................... .. (10)(2)组网方案...................................................................... .. (10)(3)光纤和波长配置...................................................................... .. 11(4)网络管理...................................................................... .. (11)(5)网络特点...................................................................... .. (12)(6)用户带宽优化...................................................................... (12)4.2.2 光纤到小区、同轴缆入户(FTTC+EPON+EOC)方案....................12(1)适用网络...................................................................... .. (12)(2)组网方案...................................................................... .. (12)(3)光纤和波长配置...................................................................... .. 13(4)网络管理...................................................................... .. (13)(5)网络特点...................................................................... .. (14)(6)用户带宽优化...................................................................... (14)4.2.3 光纤到小区、电缆调制入户(FTTC+CMTS)方案........................15(1)适用网络...................................................................... .. (15)(2)总体组网方案...................................................................... (15)(3)光纤和波长配置...................................................................... .. 16(4)网络管理...................................................................... .. (16)(5)网络特点...................................................................... .. (16)(6)用户带宽优化...................................................................... ...... 16 五、网络改造实施策略...................................................................... ................. 17 5.1 几种技术存在的风险...................................................................... . (17)第 1 页共 23 页江苏省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技术方案5.2网络建设、改造分步实施建议....................................................................17 六、引用标准与参考文件...................................................................... . (19)七、缩略语...................................................................... . (20)第 2 页共 23 页江苏省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技术方案一、背景1.1 行业态势(1)广电现状截止2007年底,全国有线电视用户已超过1.5亿,完成有线数字电视转换的用户近3000万,已有超过50个城市完成了市区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还有近100个城市和省市已经启动了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的工作。
1 涟水县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建设和改造实施方案 丁青海 乔东明 秦双华 为了将我县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和改造成为高可靠、高带宽、高承载力、可管理、可运营的双向网络,结合我县有线电视网络的现状,设计了四套建设和改造方案,可因地制宜,选择恰当的方案实施。 一、 FTTB+EPON+LAN方案 (一) 组网方案 采用“光纤到楼、光机直带用户、EPON传输、同轴电缆五类线复合电缆入户、以太网接入”的网络结构。HFC网络传输系统采用860MHz频带,拓扑结构为光链路采用一级1550nm环型光链路、二级1310nm或1550nm星型光链路的结构,楼栋以下接入网采用光接收机直接通过同轴电缆覆盖用户,同轴电缆网络采取“单向传输、集中接入”的原则设计。双向网络采用基于EPON技术的点对多点光以太网传输技术,楼栋至用户采用五类线方式。 (二) 网络结构 接入网线路由分前端、分前端至小区接入线路、小区接入点、小区至楼栋接入线路、楼栋接入点、楼栋至用户终端接入线路、用户终端组成。 根据HFC网络波长配置不同,分为1310nm、1550nm叠加1310nm、1550nm叠加1550nm+三种方式。三种方式的应用环境如下: 1310nm方式适用于一级1550nm光链路、二级1310nm光链路的HFC网络; 1550nm叠加1310nm、1550nm叠加1550nm+方式适用于一级1550nm光链路、二级1550nm光链路的HFC网络。两者区别是本地信号插入的光波长有所不同。 组网示意图如下: 2
1550一级环网分前端小区接入点分前端至小区光缆线路小区至楼栋接入线路ONU楼栋交换机13dBm 1310nm光发射机高频接线模块STBPC用户网关射频混合分配单元预留同轴电缆五类线同轴电缆五类线GE汇聚交换机IPQAM交互电视网络IP城域网单元集中分配器1:2OLTGE正向光接收机分配器楼栋集中楼栋光接收机1310nm1490/1310nmPON1PON n前端IPIP
1:8
1:21:8
楼栋接入点单元接入点楼栋接入线路单元接入线路用户终端
图1 1310nm HFC波长系统组网示意图
分前端小区接入点分前端至小区光缆线路小区至楼栋接入线路楼栋接入点单元接入点楼栋接入线路
ONU楼栋交换机
高频接线模块
STBPC
单元接入线路用户终端用户网关
同轴电缆
五类线
同轴电缆
五类线GE汇聚交换机IP城域网
单元集中
分配器
1:2OLTGE
分配器
楼栋集中楼栋光接收机
1550nm/1310nm
1490/1310nmPON1PON n前端
IPIP1:8
1:21:8CWDM光复用器
IPQAM
交互电视网络1:N
8dBm1310nm光发射机
光放大器1:N
1310nm射频混合预留
1:N光放大器光开关
1550一级环网
图2 1550nm叠加1310nm HFC波长系统组网示意图 分前端小区接入点分前端至小区光缆线路小区至楼栋接入线路楼栋接入点单元接入点楼栋接入线路
ONU楼栋交换机
高频接线模块STBPC单元接入线路用户终端用户网关同轴电缆五类线同轴电缆五类线GE汇聚交换机IP城域网单元集中分配器1:2OLTGE分配器楼栋集中楼栋光接收机1550nm1490/1310nmPON1PON n前端IPIP1:81:21:81550一级环网DWDM光复用器IPQAM交互电视网络1:N1550直调光发光放大器1:N射频混合预留
1550nm传输
1:N光放大器光开关
图3 1550nm叠加(1550nm+)HFC波长系统组网示意图 对于一个500户小区模型来说,各部分结构分别描述如下: 分前端部署光发射机、光放大器等HFC传输设备,汇聚交换机、OLT等数据传输设备,实现HFC下行广播信号的传输和小区双向数据业务信号的汇聚。 3
1310nm模式的工作原理:将广播外调1550nm光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和本地射频信号混合后进入1310nm光发射机,再以1310nm的光传送至小区;1550nm叠加1310nm方式的工作原理:本地信号经1310nm直接调制后与1550nm广播信号进行粗波分复用后向下传送,复用位置必须在1550nm光放大器之后;1550nm叠加1310nm方式的工作原理:与1550nm叠加1310nm方式相似,只是叠加波长由1310nm改为1550nm+, 表示波长的增量,一般为DWDM波长间隔的倍数。 分前端至小区接入线路,布放12芯室外层绞式光缆,平均距离为3000至5000米。分前端至小区接入点的光纤量的计算方法是,按照双纤三波的组网方案计算光纤用量。每60户作为一个楼栋光接入点分配1芯光纤作为数据传输用,每8个楼栋光接入点分配2芯作为数字电视信号传输用,按20%计算冗余,最后按4的倍数取值。对于500户小区,数据传输使用8芯,数字电视使用2芯,冗余2芯,共计12芯。
分前端12芯光缆2芯光缆500户小区
小区接入点60户楼栋
60户楼栋
60户楼栋楼栋接入点
用户终端
2芯光缆2芯光缆8个
图4 光缆线路图 小区接入点放置光交接箱,在交接箱内对主干光缆和小区分配网光缆进
行接续、分配和调度。 小区至楼栋接入线路,布放2芯室外中心束管式光缆,平均距离为200-300米。 楼栋接入点放置楼栋设备箱,对进楼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和分配后,覆盖单元接入点。楼栋接入点覆盖用户数不超过60户。楼栋设备箱由箱体和楼栋光接收机、ONU、交换机、高频模块、熔接单元、供电设备及附件组成。楼栋设备箱采用一体化设施,有效利用箱体空间。有源设备采用本地220VAC供电方式。 4
楼栋接入点至单元接入点布放-7以上同轴电缆和大对数电缆。 单元接入点对电信号进一步的分配,实现HFC射频信号的分配,并实现大对数电缆和入户五类线的对接,覆盖最终用户。单元接入点覆盖用户数不超过为16户。 单元接入点至用户布放-5同轴电缆和五类线的复合电缆。 用户信息终端:用于为用户提供综合业务的线路接口,向用户提供射频和以太网接口。 (三) 箱体 1、 小区接入点-光交接箱 光缆交接箱由箱体、内部金工件、光纤活动连接器及备附件组成,内部可混装光分路器单元。采用室外型,落地安装。 光缆交接箱用于连接主干光缆与小区分配网光缆,满足光缆的固定与保护、光缆纤芯终接、调线、光分路功能。箱体内部结构见图所示。
熔接、终端、分路区域存储区域
光缆固定区域 图5 光缆交接箱结构示意图 2、 楼栋接入点-楼栋设备箱
楼栋设备箱由箱体和楼栋光接收机、ONU、交换机、高频模块、熔接单元、供电设备及附件组成。采用室内型,壁挂或预埋安装。箱体内部结构见图所示。 5
交换机区域配线区域
光缆终端区域、光网络单元区域
楼栋光接收机供电区域
图6 楼栋设备箱结构示意图 3、 单元接入点-单元配线箱
内部配置HFC集中分配器和高频模块。采用室内型,壁挂或预埋安装。
高频模块
CATV
集中分配器
图7单元配线箱结构示意图 (四) 管道要求
有线电视管道需单独敷设,不得与其他通信管道共管和共井。箱体均为
广电网络专用,不得与其它线路、设备共用,一般应选用广电已认可的产品。 楼内管道与各种箱体建设及同轴电缆敷设均应采用集中分配模式。 小区有线电视管道:应与市广电管道连通,一般采用2×Φ110PVC,横越道路时需采用2×Φ110PE管,与其他通信管道平行间距不小于20CM。多层、小高层进单元管道2×G80钢管,-0.5米分别引入楼栋设备箱和楼栋集中分配箱;高层进单元管道G100钢管。 预埋管道方式的单元垂直通道:每层2户的多层建筑,-1层至中间楼层为3×Φ40PVC,中间楼层至顶层2×Φ40PVC,每层需安装120×120过渡盒;小高层、高层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管道数量。弱电井方式的单元垂直通道:设置有线电视专用电缆桥架,或隔出单独桥架空间,桥架尺寸不小于100×50mm。弱电井内可容纳单元分配箱的安装。 入户以及户内管道均采用1 X PVC25或2 X PVC20。高层各层弱电井与 6
本层用户户内多媒体箱之间一般采用1 X PVC25或2 X PVC20星型连通,连通距离超过25米时,中间增设分支箱。 楼栋设备箱:多层建筑宜设于地下室内或1层公共通道侧面墙体内,高层宜设于弱电间内,高度1.6米。箱内均应引入截面2.5 mm2的220V交流电源及大楼接地终端。 楼栋集中分配箱:应安装在楼栋设备箱旁,高度一致,两者之间使用Φ32PVC以上管道连通,其它单元楼栋集中分配箱做过渡箱用。单元集中分配箱多层建筑每8-16户1个,宜设于2-3层公共通道侧面墙体内,小高层、高层应每8-16户安装1个,宜设于中间楼层弱电间内。 用户多媒体箱:每户一个,户内近门处设置,入户电缆应从多媒体箱直接敷设到单元集中分配箱内。箱体能够提供220VAC供电。 每个小区需提供5-10平米全封闭机房1个,机房与小区管道采用2×Φ110PVC连通。与其它弱电设施完全分隔,设置单独门、锁,能够安装空调,提供5KW供电线路,弱电接地(≤4Ω),具备防洪措施。 每楼栋需在地下室提供广电专用弱电间,放置广电网络设备。专用弱电间内提供设备供电,并提供专用管道(管道容积是进线管道的容积的2倍,以桥架方式设计为好)与进单元管道和垂直通道相沟通,对于以弱电井方式的建筑则与该井沟通,管道容积与桥架容积等同。至弱电井如无独立管道可与其他单位的弱电管道共用,但必须留足空间,以不小于进线管道容积的2倍为准。 (五) 系统指标要求 1、 HFC传输系统指标 设计光接收机接收光功率为-4dBm。有线电视网络技术指标分配见下表。
表2 有线电视网络技术指标分配表 指标 国标 设计值
前端 1550一级光链路 1310二级光链路
分配系数 分配值 分配系数 分配值 分配系数 分配值
C/N(dB) 43 44 0.1 54.0 0.2 51.0 0.7 45.5 C/CSO(dB) 54 55 0.05 68.0 0.1 65.0 0.85 55.7 C/CTB(dB) 54 55 0.05 68.0 0.1 65.0 0.85 55.7 注:指标分配公式:C/N = 44-10lgK;C/CSO = 55-10lgK;C/CTB = 55-10lgK。